首页 叙事取向生涯咨商中当事人之改变历程

叙事取向生涯咨商中当事人之改变历程

举报
开通vip

叙事取向生涯咨商中当事人之改变历程 1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中當事人之改變歷程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Clients in their Career counseling- the Narrative Approach 蕭景容 Ching-Jung Hsiao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生輔導中心研究助理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Counseling Center, Research Assisstant 通訊地址:台北市建國南路二段號...

叙事取向生涯咨商中当事人之改变历程
1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中當事人之改變歷程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Clients in their Career counseling- the Narrative Approach 蕭景容 Ching-Jung Hsiao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生輔導中心研究助理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Counseling Center, Research Assisstant 通訊地址:台北市建國南路二段號五樓 Address:5F., No.167, Sec. 2, Jianguo S.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 Taiwan (R.O.C.) 聯絡電話:0910025200 Tel:0910025250 傳真:02-27005301 Fax:02-27005301 金樹人 Shuh-Ren JIN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University of Macau Faculty of Education, Professor 通訊地址:澳門氹仔徐日昇寅公馬路,澳門大學教育學院 Av. Padre Tomás Pereira Taipa, Macau, University of Macau Faculty of Education 聯絡電話:+(853) 8397 8733 Telephone: +(853) 8397 8733 傳真:+(853) 2883 1695 Fax: +(853) 2883 1695 備註:本論文係蕭景容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之碩士論文的部份 內容,在金樹人教授指導下完成。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中當事人之改變歷程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中當事人之改變歷程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中當事人之改變歷程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中當事人之改變歷程 2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敘事取向生涯諮商當事人改變之歷程。研究者由知識與實務間落差產生 的陷落為起點,透過閱讀文獻與參與敘事治療的工作坊,形成敘事取向生涯諮商的先前理解,並 設計八種生涯諮商的情節,以為諮商架構。透過兩位研究參與者,七到八次的諮商歷程中得到的 逐字稿與一次訪談逐字稿為敘事研究的分析文本進行分析,以理解瞭解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中當事 人之改變歷程;其次,也欲釐清敘事取向生涯諮商架構下,當事人對於諮商歷程的理解與再敘說; 並探討本來信仰生涯適配觀的生涯諮商師在融合敘事取向生涯諮商後,對於生涯諮商的反思與理 解。研究結果發現: 一、 敘事事取向生涯諮商中當事人改變歷程如同紡錘體般的轉變歷程。研究參與者改變的面相 有下列數種:1.由部分到整體研究參與者改變的面相有下列數種:1.由部分到整體 2.認同改 變的歷程 3.力量感的生成與主導權的轉移 4以「生命主題」為改變的主軸。 二、 研究參與者對於敘事取向生涯諮商歷程主體的理解與再敘說。分成以下幾點:1.產生看待 自己的不同視框。2.改變的位移由生涯的混沌不明到清朗。3.研究參與者對八種生涯諮商情 節力量的理解。4.諮商師的傾聽與溫暖的態度,形成信任的關係,創造了對話的空間。5. 不舒服的感受,來自於關係未建立時,陌生所引發的不舒服,以及包面對核心生命議題的 壓力。 關鍵詞 關鍵詞關鍵詞 關鍵詞: ::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敘事取向生涯諮商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 、、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情節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情節敘事取向生涯諮商情節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情節、 、、 、改變 改變改變 改變 3 Abstract The goal of the research was to understand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clients in career counseling- the narrative approach. The researcher started from the ga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rough reading literatures and taking part in workshops on narrative therapy, formed the pre-knowledge on career counseling-the narrative approach. Eight plots of career counseling were designed as the basis of counseling sessions. With two participants of the research, transcriptions obtained from seven to eight counseling sessions ,and one transcription of one interview were taken as the referencing analytical texts in narrative research. The texts were analyzed to understand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clients in career counseling-the narrative approach. Moreover, under the structure of career counseling-the narrative approach, the researcher expected to clarify clients’ understanding and re-narrating about counseling process.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1. The transforming process of clients in career counseling of narrative approach was a spindle-like change process. The directions of shifts were: (1) From part to the whole. (2) Recognition to the changing process(3) The generation of power and the shift of domination (4) “Life themes” became the center of change and strung up every fragment that of every here and now,and the past in life experience. 2. The comprehension and re-narrating of participants to the counseling process of career counseling-the narrative approach were as follows: (1)Producing different frames for viewing themselves. (2)The changes in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of counseling shifted from chaos of career to lucidness. (3) The participants showed understanding to the power in eight career counseling plots.(4) The listening and warmth of the counselor formed a trusting relation and created rooms for dialogue. (5) The uneasiness perceived by the participants in counseling process came from the uneasiness triggered by the sense of strangeness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counseling relation. Besides, the uneasiness also involved the pressure from facing the core themes of life. Keywords: career counseling, narrative approach; plot of career counseling, narrative approach; change 4 前言 前言前言 前言 一 一一 一、 、、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本研究試圖藉由敘事取向生涯諮商歷程來瞭解當事人在其中所經歷的變化 與變化生成的力量緣由,並探討生涯諮商師對於敘事取向生涯諮商實踐後的反 思。故事緣起於從生涯諮商實務工作中的省思-「不滿」、「缺」與「懷疑」而生。 以前,服膺於理性規範性(Prescriptive)理想模式,無論是 Super(1996)生命全期理 論、Holland的類型論、Dawis和 Lofquist的工作調適理論、Krumboltz的社會學 習理論。這些觀點都讓我相信圓滿的生涯是透過理性分析後,找到適配的職業與 工作,就可以確定生涯方向。但是在自己的探索與諮商實務經驗中,卻常經歷當 事人即使清楚考慮的因素,也知道未來的大方向,甚至有明確的決定,但仍有莫 名不確定的感覺,並拉扯著當事人。對理性思維「適配觀」的生涯諮商模式不滿 足,開展了我對生涯諮商的思索?我想生涯諮商不應只是切割成一塊又一塊的向 度(興趣、性向…),經由拼圖的過程,來看待當事人,每一個向度的探索是有 意義的,但我更看重,每個部分合在一起後,所產生的連貫性、整體性的意義。 我想生涯諮商不僅是「工作」、「職業」的適配而已?在工作的名稱下,也許還有 個部分是工作對當事人的「意義性」與透過工作想要「成就」的是什麼。如同但 丁(義大利文學家)所說,迷失在人生旅途中晦暗不明的森林中。想要找到前進 的道路,就必須深入省思:什麼事情能帶給我們真正的滿足,並在工作與生活中 產生自我完全投入的感覺(引自 Timothy & James, 1997/民 92)。 敘說取向的生涯諮商認為生涯決定的理性過程乃是侷限在於有關工作世界 興趣、能力及知識上的適配,經由診斷、心理分析資料及職分類資料所組成,卻 鮮少注意到個人互動的系統。但諮商的功能不只是幫個體尋找適配的工作。生涯 議題若是獨立於個人議體之外會過度簡化。在後現代的生涯諮商中建構主義方 法,不再認為諮商過程中,只是將焦點於在做職業選擇而已。相反地,是處理一 連串伴隨著當事人生涯問題的心理議題。此外,個體被視為社會環境的一部分, 5 且其涉及個體的整個的生涯發展。所以建構主義的生涯發展模式是指人們無法從 其環境中分離,人類行為唯有從其發生的脈絡中才能獲得理解,且個體會自己去 定義他們自己和其所屬的環境(Brott, 2001)。因此,生涯諮商,不只是「職業」 諮商,更包含了生命脈絡與環境互動下的「生命」管理。 因此,我開始好奇,當敘事諮商的概念應用在生涯諮商時可以有什麼樣的結 合。那在後現代社會建構主義風潮下的生涯諮商師可以如何善用生涯興趣量表來 協助當事人看見自己?力量生成的來源是什麼?在敘事取向生涯諮商歷程中的 當事人感受到、經歷的改變又是什麼?生涯諮商師諮商歷程中,對於敘事取向生 涯諮商,又會產生什麼樣的覺察與反思呢?探尋相關研究,目前僅有張德聰、楊 淳皓(民 91)試圖以焦點解決諮商法為架構,來理解後現代典範生涯心理測驗 解釋的諮商效果,其餘付之闕如。同時,近幾年來,敘事治療概念的引進,在國 內形成一個風潮,在敘事取向生涯諮商的研究上,有些研究者試圖瞭解敘事取向 生涯諮商在不同對象中的應用(田秀蘭,民 93;田秀蘭,民 97;金樹人,民 92; 吳芝儀,民 93;黃慧森、廖鳳池,民 97;簡文英、陳增穎、連廷嘉,民 96;蕭 景容,民 92),有些研究者著重在研究參與者生命主題的探索(田秀蘭,民 93; 金樹人,民 92;黃慧森、廖鳳池,民 97;蕭景容,民 92)。有些研究者則是採 取團體諮商的方式(黃慧森、廖鳳池,民 97;簡文英、陳增穎、連廷嘉,民 96)。 有些研究者想瞭解效果與療效(田秀蘭,民 97;簡文英、陳增穎、連廷嘉,民 96),但從當事人的角度來看,其所經驗到的力量來源是什麼?在敘事取向生涯 諮商歷程中的當事人感受到、經歷的內涵為何?相關的研究較少,因而,我採取 敘事研究法設計,試圖了解後現代典範中,敘事取向的生涯諮商過程中,當事人 所經驗到的改變歷程,當事人對於諮商歷程的理解與再敘說。 二 二二 二、 、、 、敘事 敘事敘事 敘事諮商 諮商諮商 諮商的內涵 的內涵的內涵 的內涵 ( (( (一 一一 一) )) )敘事治療的人性觀與基本假設 敘事治療的人性觀與基本假設敘事治療的人性觀與基本假設 敘事治療的人性觀與基本假設 敘事治療強調社會脈絡對人的影響,吳熙琄(民 90)統整了敘事治療對人 的看法與重要的基本假設:許多問題是由文化環境所創造出來的,因此看問題不 6 是看這個「人」出了什麼問題,而是去看這個人背後的文化脈絡。敘事諮商主張 我們個人及生活是社會建構的,是在所屬的社會文化互動中建構並形成意義。 (Freedman & Combs, 1996)。「問題」才是問題,人不是問題,人與問題是分開的。 同時,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專家」,問題的專家,沒有人比他更瞭解他自己。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作者,在重新詮釋故事時,人們會尋找各種遺忘的情節, 有力的資源、成功或例外經驗,以創作可能的替代性故事(alternative story)。因 此,敘事治療抱持著正向立場,為當事人重新灌注力量,讓當事人成為自己生命 故事的代理人、作者,在故事中創造個人意義(Monk, 1998)。其也反對病理化、 反對用藥後現代治療反對將人分類、制式化、標籤化。強調人能發現自我資源, 就能取得主導權(agency),就有能力脫離被害(victim)的角色,透過這種「去病態 化」(de-pathologization)的方式,可以幫助當事找回自主力量,重新對自己的生 命有「主導權」(agency),進而產生內在力量去對付困擾的問題(Tomm, 1989), 問題不會百分之百的操縱人,人的一生中,總有不被問題影響的例外經驗,因為 這個「相信」,治療師會把焦點放在「獨特結果」的問話上。 ( (( (二 二二 二) )) )由看待 由看待由看待 由看待「 「「 「人與問題的關係 人與問題的關係人與問題的關係 人與問題的關係」 」」 」引伸而出的治療目標 引伸而出的治療目標引伸而出的治療目標 引伸而出的治療目標 反思主流文化與論述對個人適應及困擾的壓迫與影響是敘事諮商的特色之 一。敘說諮商便是要擺脫社會文化下充滿問題的強勢故事之壓迫,要將問題自人 們或家庭隔離,使「問題才是問題」(The problem is the problem)(White & Eptson, 1990)。如同 Gottlieb和 Gottlieb(1996, 轉引自廖本富,民 90)即明確指出敘事諮 商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去病態化,經由外化對話,試圖將個體與已經內化的病理文 化故事分開,還給當事人本然面目,進而反思地(他)所敘說困擾。在原有的社 會主流論述之外,找回個人原有的建構經驗的自主力量,去對付困擾問題。此外, 諮商的目標也在於透過探索個人如何透過語言來建構和維持其問題(林杏足,民 91;Etchison & Kleist, 2000);鬆動主流論述的壓迫,發現一些不同於主流,尚未 被敘說的替代故事(alternative stories),透過尋找特殊結果的事件及其意義,引入 更多的新語言、新景象,來豐富(thicken)經驗及意義,以重新編寫一個新的故事。 7 使當事人可以獲得個體主導權(personal agency)以及力量感(empowerment)。協助 當事人找出自己全新的自我認同(吳熙琄,民 90)。 ( (( (三 三三 三) )) )諮商師的角色與治療關係 諮商師的角色與治療關係諮商師的角色與治療關係 諮商師的角色與治療關係: :: :分享知識權力 分享知識權力分享知識權力 分享知識權力/合作諮詢的諮商關係 合作諮詢的諮商關係合作諮詢的諮商關係 合作諮詢的諮商關係 敘事諮商則採取「好奇式的治療」(therapy of curiosity)與現代主義迥異的觀 點,其不認為諮商師具有專家的角色,反而重視合作、諮詢的風格(金樹人,民 86,436 頁)。當事人才是自己問題的專家,因此治療過程中會賦予當事人諮詢 顧問的角色,而諮商師亦對未敘說的故事情節展現持續的好奇心態度。(Monk, 1998)敘事治療強調尊重、瞭解個案的生命故事,諮商師與個案之間是一種合作 的治療關係(O’Hanlon, 1994),諮商師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專家」,而是站在暫 時性試驗性,以「不知道」的好奇立場來傾聽當事人的故事,以尊重式好奇心 (respectful curiosity)的態度傾聽當事人的有問題的故事,同時也探索這個問題故 事對當事人生活的影響,並敏銳地聽到有關問題以外的點滴線索(Windlade & Monk, 1999),協助當事人擴展並說出「未說出的話」,不斷藉由對話發展新的主 題和故事。 ( (( (四 四四 四) )) )敘事治療的治療歷程與技術 敘事治療的治療歷程與技術敘事治療的治療歷程與技術 敘事治療的治療歷程與技術: :: :以 以以 以「 「「 「外化 外化外化 外化」 」」 」為新的故事開啟空間 為新的故事開啟空間為新的故事開啟空間 為新的故事開啟空間, ,, ,重寫 重寫重寫 重寫 新的故事 新的故事新的故事 新的故事 敘事治療強調透過心理師與當事人對話塑造一個無病理觀、非缺陷論的諮商 關係與互動,一起共同建構(1)外化對話(externalizing conversation);(2)解構 (deconstruction)(3)重寫(re-authorizing)(吳熙琄,民 90)三階段的對話過程。首 先,在諮商初期,重點在發現支配性的主流故事,心理師運用的方式為:以外化 的語言幫助案主將問題與自己分離,為新故事開啟空間(Payne, 2000);以「無知」 的態度傾聽故事對當事人的意義;以解構式的傾聽,來尋找可能與不同,理解從 人們身上分離出來的問題;以「問題外化」的問句來「客體化」問題(洪雅琴、 陳祥美,民 90);以「偏好問句」(peference questions)來確認當事人的自主性與 主導權(廖本富,民 90)並以「相對影響」的問句來打開空間(Tomm, 1989)。 此時,當問題全面性的被探索與瞭解後,治療的另一個重要的目標是解構 8 舊故事的影響力找尋獨特的結果(Payne, 2000; White & Epston, 1990),並去豐富當 事人對「問題」有正面、積極影響的故事情節如獨特結果、閃亮事件,使之成為 舊有的問題故事 (problematic story)中所缺乏的豐富選擇性、取代性情節 (alternative),一旦情節厚實,便進而可能成為當事人所偏好故事(preferred story)。 所謂獨特結果指的是那些無法由充滿問題的主要故事所預測的情節或經驗 (Freedman & Combs, 1996/民 89)。當獨的結果被確認後,另一個治療目標就是與 當事人共同創造、並重寫新的意義並延伸到未來的故事(Freedman & Combs, 1996/民 89; Payne, 2000; White & Epston, 1990)。當人們看到、找尋到在過去主流 故事敘述中被忽略或隱藏的故事線時,能更自由地不受限於過去被問題主宰的故 事時,也就能夠展望、期待和計畫一個比較沒有問題的未來憧憬並發展被遺漏的 故事線,賦予新的意義,(Freedman & Combs, 1996/民 89)。 綜上所述,在後現代脈絡中興起的敘事治療,主張心理師秉著對每個人獨 特的尊重,治療師抱持著「不知道」的好奇,與當事人一同走入當事人生命的脈 絡中,解構、鬆綁主流論述對當事人的宰制,共同欣賞、豐厚生命中本來就屬於 自己,但蒙塵的閃亮時刻與獨特事件,尋回自主的力量,讓「主導權」發聲,在 行動與意義間交織未來的願景,延伸、創造、繼續寫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 三 三三 三、 、、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敘事取向生涯諮商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的概念與 的概念與的概念與 的概念與情節設計 情節設計情節設計 情節設計 後現代的生涯諮商師視諮商為創造意義的努力,在人際互動情境中,心理 師使當事人能夠理解其自我狀態,並試圖改變當事人對自己的敘說方式(Savickas, 1995)。此外,不同於邏輯實證論生涯諮商強調的「適配」功能,敘事取向生涯 諮商強調「授權」(enable),亦即將適配的主導權及解釋權交在當事人手上,讓 當事人自行繪出自己的人生圖。 ( (( (一 一一 一) ))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的目標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的目標敘事取向生涯諮商的目標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的目標 生涯諮商的目標乃在於幫當事人解決像生涯決定這樣的困難,解決未來的 問題。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幫助其了解自己,另一個則是幫助其了解工作世界。 Cochran(1997)認為生涯諮商的立即性目標在於使用實踐性智慧;發展性目標則是 9 在於促進實踐的路徑。此外,Cochran(1997)亦主張生涯諮商的目標在於幫助個人 作決定,並且促進個人的實踐性智慧,有能力在未來做出明智的決定。生命中的 美好事物唯有透過行動才能有所經驗。我們透過敘說來呈現出行動,也透過行動 來經驗敘說。 ( (( (二 二二 二) ))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的歷程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的歷程敘事取向生涯諮商的歷程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的歷程-共構 共構共構 共構、 、、 、解構 解構解構 解構、 、、 、重新建構的故事性方法 重新建構的故事性方法重新建構的故事性方法 重新建構的故事性方法 生涯諮商的故事性方法強調透過個人的生命故事來統合經驗,其過程包 括:共構個人的生命故事、解構沒有生產性的故事及建構具生產性的新故事。共 構指的是當事人和諮商師共同將當事人過去及現在經驗顯露出來;解構則是「打 開」(unpack)這些故事,進一步,看到更多不同的觀點;而建構則是當事人重寫 未來導向的故事過程。共構階段可以透過生命線來幫助當事人探索過去的記憶, 透過解構來發現例外,想像不同的經驗,及辨別不同的觀點,以指引未來的方向。 在這樣的過程中,諮商師必須注意故事是如何被建構的,以及有哪些限制,並且 協助探索更多可能的故事。故事被命名(故事標題),相關的問題如何被提出來, 尋找當事人及其故事間的關聯為何,都是心理師要關注的點。而故事發展包括過 去、現在、及未來的生命經驗。故事的內容含括了生命經驗與生命角色有關:家 庭、學校、工作、休閒者及社群的角色(Brott, 2001)。 ( (( (三 三三 三) )) )敘說取向生涯諮商的情節 敘說取向生涯諮商的情節敘說取向生涯諮商的情節 敘說取向生涯諮商的情節 Cochran(1997)認為生涯諮商的單位應是情節(episodes)而非步驟(steps)。不同 的當事人需要不同的情節,為了要了解當事人的問題,情節應被設計為能促進當 事人的實踐性智慧及擁有自主的力量。情節包含以下七種:精緻化生涯問題、組 成生命故事、建立對未來的敘說、建構真實、改變生命建構、扮演角色、具體化 決定。而在七種情節與劇本的歷程中,情節是循環階段,個人建構故事的包含了 引導方向的意圖線與真實的行動的故事線 (Weston, 1970, 轉引自 Cochran, 1997)。身為共同編撰者(coauthor)的諮商師可以透過個人建構理論、個人歸因論、 引出內在動機的方式,來調和及整合這些詮釋及行動,進而完成一條清楚的行動 路徑。 10 ( (( (四 四四 四) )) )敘事諮商的五步驟 敘事諮商的五步驟敘事諮商的五步驟 敘事諮商的五步驟 Savickas(1995)所提出的敘事諮商五個步驟分別為:聽取當事人的故事,並 用心聽出其中的生命主題;將此一生命主題反映給當事人,讓當事人思索此一生 命主題;回到當事人所呈現的生涯困境,並探索生涯困境與此一生命主題之間的 關連;嘗試將生命主題延伸至未來;發展並練習做決定所必須具備的技巧。 綜上所述,如果人生是一本書,生命中的每一個部份組成了這本書的章節, 此時此刻,書未完成,但是它可能已經包含了一些有趣的和已經形成的章節,每 天的經驗成為這本書的基石。生涯的主觀再建構歷程,找出生命歷史的意義,與 當事人共同找出其內在深層的願望與渴求,活成生命本然而非應然(living as life will be, no to make life should be)。 四 四四 四、 、、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瞭解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中當事人之改變歷程,並凸顯歷程中所隱含的 個人意義。 (二)釐清敘事取向生涯諮商架構下,當事人對於諮商歷程的理解與再敘說。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一 一一 一、 、、 、研究參與者 研究參與者研究參與者 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選取研究參與者的方式乃是採取立意取樣(purposeful sample)中的深 度抽樣(intensity sampling)(Patton, 1990),並兼採滾雪球的方式,以期能尋找到目 前能提供豐富資料的研究參與者參與本研究,本研究的取樣標準為:在生涯猶豫 的狀態中,想要藉由生涯諮商釐清生涯方向者,願意參與研究過程並分享者,且 同意接受錄音者。在本研究中以其中兩位參與者為研究對象。基於研究倫理的考 量,在研究參與者的基本資料上並無法詳細說明,僅列出部分與本研究相關的基 本資料,如表一。 11 表一 研究參與者之基本資料一覽表 研究參與者 性別 學歷 B 怡宇(匿名) 女 某國立大學研究所碩三學生 C 思珍(匿名) 女 某國立大學研究所碩三學生 二 二二 二、 、、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 (( (一 一一 一) )) )研究者 研究者研究者 研究者 在研究過程中,第一位研究者身兼諮商師與研究者,在進行研究前曾接受 生涯諮商碩士層級課程的相關訓練並從事生涯相關的實務工作,在進行研究前定 期進行敘事諮商相關技術及理念之研讀、演練、及討論。為維持諮商師與訪談者 角色立場之明確性,在褪去諮商師的角色後,間隔六週後方進行追蹤訪談,讓原 本沈浸在諮商脈絡中的諮商師能拉遠距離,跳出諮商的脈絡,得以進入訪談者的 角色。 ( (( (二 二二 二) )) )諮商取向內容 諮商取向內容諮商取向內容 諮商取向內容 在本研究中,諮商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為研究理念實踐的過程,而諮商方案亦為研究的核 心,架構諮商介入的策略與歷程的經、緯,分別是 Cocrhan(1997)敘事取向生涯 諮商的精神、態度、問話的方式與 Burlew 與 Morrison(1996)的諮商策略。以下 試說明敘事取向的生涯諮商歷程與情節設計: 1. 雙方的對焦、看見當事人的位置:確認研究參與者想參與研究的動機與 期待,並說明研究倫理以及請研究參與者簽參與同意書、錄音同意書,並進行場 面構成、建立關係,確認諮商目標。 2. 生涯興趣量表的施測、解釋:採用測驗出版社的生涯興趣量表(增訂版) 為諮商輔助工具,並藉由敘事諮商的方式,將測驗結果由概念層次引導至當事人 的經驗層。 3. 淬取核心特質在生命故事中的意義:這諮商策略參考 Burlew與 Morrison(1996)的確認(validation)策略及Toman(2001)在故事中重要句子及段落底 12 下畫線,以引發當事人更多的故事的作法,期望深度的回顧測驗結果,在其中找 出意義。 4. 測驗結果與生命故事的二重奏:這次的諮商策略以 Burlew與 Morrison(1996)的結合(concrescence)概念為主軸,期望透以測驗結果(R, I, A, S, E, C)為架構,聚焦於當事人經歷過的生命、工作經驗,結合當事人的測驗結果與工 作史,成對的呈現於一個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中,藉以描繪出與測驗結果相關的工作、生命史, 以讓當事人瞭解到人格特質與未來選擇間的關係。 5. 生命線:「生命線」是一種質化的評量工具(Goldman, 1992; Sukiennik, Bendat & Raufman, 1989),用來協助當事人從對於過去生命史的回顧當中,理解 其中的生命主題,進而解決目前的困境(金樹人,民 92)。此外,在這次的諮商 中,也試圖讓當事人隨著生命線上故事歷程的推衍,聚斂出當事人的生命主題。 Savickas(1995)認為在諮商過程中邀請當事人去回顧他的生命並聚焦於覺察,從 部份中去理解整體,以掌握其生命主題(theme),當其面對這樣的轉換,並對其生 命主題做一番新的澄清與再定義,就好像在地圖中,重新為自己找一個新的位置。 6. 解構老故事、重新建構新故事:Brott(2001)認為故事取向的生涯諮商過 程包括三個階段:共構個人的生命故事、解構沒有生產性的故事及重新架構具有 生產性的新故事。如同White(1990)相信問題在經歷過外化與解構的過程所發現 的獨特結果可以幫助當事人重寫其未來的生命故事(White & Epston, 1990)。 Cochran(1997)則認為生命情節依個人的發展分為正負向的形式,負向腳本的具體 化,正向腳本就會形成。這次的諮商目標希望以當事人較期待的自我認同取代有 問題的自我認同。 7. 從老年的我看現在的自己:Hermans等人(1992)提出「對話的自我」(the dialogical self),「自我」透過過去時間與空間的移動,同時站在不同時空的許多 「位置」上,進行「多位置的我」(multiplicity of I position)或「可能的自我」(possible selves)彼此間的相互對話。透過「時空位移」的關係,建立相互對話的關係,產 生互動,每一個位置的「我」會從那個「位置」的角度、觀點來「看」事情,說 13 故事,達到自我反思歷程。在這次的諮商中,期望透過不同時空的對話,由當事 人身上找到力量與資源,創造可能。 8. 未來圖像的描寫:許多學者的研究指出,對於未來目標或願景的描述, 有助於願景的實現。Gollwitzer, Heckhausen, and Ratajczak(1990)的研究發現,構 想一個渴望實現的路徑,能帶出實現的意圖,如果未來目標的描繪越是清晰鮮 明,實現的動機也越強。因此在此次的諮商中,期望延續前次案主破土而出的力 量到未來的願景,並透過證書、文件的方式對未來重要的改變做出承諾(Freedman & Combs, 1996/民 89),釘下改變之錨於生活中實踐。 諮商師在不同工具下有著共同的諮商精神與態度,敘事治療的目的在「解 構」當事人帶來諮商室的病理敘說、或充滿問題的強勢故事(dominant story)經由 外化的對話,將個體與內化的病理文化故事分開,以還原當事人生命的本然面 貌。透過這種「去病態化」(de-pathologization)的方式,可以幫助當事找回自主 力量,重新對自己的生命有「主導權」(agency),進而產生內在力量去對付困擾 的問題(Tomm, 1989)。透過生涯的主觀再建構歷程,找出生命歷史的意義,與當 事人共同找出其內在深層的願望與渴求,活成生命本然而非應然。 三 三三 三、 、、 、實施過程 實施過程實施過程 實施過程 本研究之研究過程分成諮商方案的建構、前導性研究、以及正式研究三個階 段。諮商方案的建構歷經了三個月的時間,其間,蒐集、閱讀相關文獻,建構諮 商方案的歷程與情節設計,同時,進行研究參與者的招募、說明與邀請的工作。 接下來三個月,進行前導性的研究,同時間與四位研究參與者諮商,並進行錄音, 在過程中評估本研究的可行性,紀錄諮商的省思與 心得 信息技术培训心得 下载关于七一讲话心得体会关于国企改革心得体会关于使用希沃白板的心得体会国培计划培训心得体会 ,調整諮商的情節,並藉 此修改諮商方案的歷程與情節設計。接下來的兩個月,進入正式的研究,同時間 與四位研究參與者諮商,每週一次,每次一小時,每位研究參與者因其生涯議題 的差異,晤談七到八次。並於諮商結束六週後,進行訪談一次,於諮商期間同時, 也請騰稿者進行騰稿的工作,生涯諮商每次約一小時,共進行七到八次。接著就 兩位研究參與者的逐字稿進行分析與撰寫研究報告的工作。分析方式以 Lieblich 14 et al. (1998)「整體-內容」分析方式進行,內容資料是分段的,我藉著理解每一 個句子的片段內容,並進一步整合出對故事整體意義的理解。 四 四四 四、 、、 、資料整理與分析 資料整理與分析資料整理與分析 資料整理與分析 資料整理部分,兩位研究參與者的編號分別從 B、C,諮商師、訪談者的編 號為 J,諮商次數為第二組代碼,編號從 1-8 以及訪談,談話段落序號為第三組 代碼,對話編號從 001到 999。例如:B1-21即是指研究參與者 B在第 1次諮商 中第 21談話的編號。 在分析方法的選擇上,採用敘事研究中的整體內容分析法。敘事研究取向所 邀請的研究參與者不多,但能夠提供分析的素材卻相當豐富,且能夠傳達深入的 情感及意圖。Lieblich, Tuval-Mashiach與 Zilber(1998)也對分析過程提出兩個重要 的組織向度,其一為整體相對於類別(holistic vs. categorical),其二為內容相對於 形式(content vs. form)。兩個向度交叉形成四種分析方式,分別為:整體-內容、 整體-形式、類別-內容、類別-形式等。整體-內容類似於臨床上的「個案研究」, 將焦點放在個體完整生命故事的內容呈現上。故事文本資料是分段的,敘述的內 容是開放或封閉的句子,研究者藉著理解每一個句子的片段內容,並進一步整合 出對故事整體意義的理解(林美珠,民 89)。同時在資料分析的歷程中,歷經了 Riessman(1993)的五個經驗表徵層次:注意、說出、謄寫、分析、閱讀。 為了提升資料分析的一致性,將故事文本給兩位研究參與者閱讀,進行資料 的檢核、調整與修正的工作。在檢核符合百分比上,研究參與者 B認為故事文 本與真實經驗符合百分比達 100%,研究參與者 C認為達 90%。結果的撰寫亦引 用原始的諮商或訪談資料,藉此增加資料的說服力。此外,研究者以 Lieblich等 人(1998)對於敘事研究判准的觀點為本研究的視框。包含了:廣度(coherence)、 一貫性(coberence)、富於內省(insightfulness)、精簡性(parsimony)。研究者引述文 本中的原文,以提供讀者做為評判的依據。同時力求內在各個部分是互相吻合; 外在與已有的理論或先前的研究作對照。同時,期待以精簡的文字能促進研究者 與讀者對敘事取向生涯諮商當事人經驗內涵的理解。 15 六 六六 六、 、、 、研究倫理 研究倫理研究倫理 研究倫理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基於對於維護研究參與者的福祉,從下面數個向度來 堅持研究倫理的執行。首先,在保密的部分,除了諮商歷程的保密外,事後訪談、 逐字稿的謄寫,研究者、逐字稿謄錄者皆謹守保密原則,在呈現研究結果時,所 有足以辨識研究參與者的資料,加以隱匿,且在謄稿完成後,將錄音檔刪除,並 善盡保管相關資料的責任。此外,在知後同意的部分,在充分說明研究目的、意 義與歷程後,研究參與者決定是否參與研究,並簽訂研究同意書,同時,研究參 與者並保有「歷程同意」的權利。同時,研究過程中,研究者敏覺於研究者的權 力,以及這權力對於研究參與者或是研究結果的影響。同時,研究者覺察與研究 參與者間的關係,不因其性別、生命經驗、人格特質的差異,而有不同的態度, 公平的對待每位研究參與者。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在本章中主要以生命故事敘寫的方式,扣回研究目的,呈現在生涯興趣量表 解釋過程中,諮商互動的歷程、研究參與者改變的脈絡,以及研究參與者的理解 與詮釋。 一 一一 一、 、、 、 研究參與者 研究參與者研究參與者 研究參與者 B「 「「 「怡宇 怡宇怡宇 怡宇」 」」 」在諮商中的歷程 在諮商中的歷程在諮商中的歷程 在諮商中的歷程 ( (( (一 一一 一) )) )第一次與 第一次與第一次與 第一次與「 「「 「怡宇 怡宇怡宇 怡宇」 」」 」相遇 相遇相遇 相遇, ,, ,聚焦 聚焦聚焦 聚焦「 「「 「怡宇 怡宇怡宇 怡宇」 」」 」對諮商的期待 對諮商的期待對諮商的期待 對諮商的期待 怡宇對於諮商的期待是「我想知道我最想要做什麼?我自己最想要的生活規 劃是什麼?」(B1-5)。在她的內心,有著不同方向衝突的聲音,讓她不知如何選 擇。「從我爸媽眼光看。他們希望我回到我們家那邊可以當一個國、高中的老師, 就這樣子,跟家人住在一起。」(B1-8)「還有一方面是我論文的指導老師!他也 有他的期待,我覺得他的期待也會影響我。」(B1-9) 他人的期待對她的拉扯是 「蠻大的!所以我很衝突」(B1-45)不同聲音的扯得她東倒西歪,習於當乖小孩 的她無法拒絕別人的期待,也讓自己好累好累。 ( (( (二 二二 二) )) )透過生涯興趣量表看見 透過生涯興趣量表看見透過生涯興趣量表看見 透過生涯興趣量表看見「 「「 「怡宇 怡宇怡宇 怡宇」 」」 」 16 「人、文、理」是她在興趣量表中呈現的組型。她也發現,與人接觸對她是 重要的,因為「獨處是一個壓力,我不會一個人相處。我不會一個人打發時間。」 (B2-51)。她喜歡的是與人互動。我們討論著屬於她「愉快的種子培訓營的活動 經驗」。她發現:「讓人家注意到我、注意聽我講或是覺得我講的很有趣,我很喜 歡那種感覺,覺得很有成就感。」(B2-57)「我自己會覺得我自己很有能力。」 (B2-60)。 ( (( (三 三三 三) )) )以 以以 以「 「「 「特質 特質特質 特質」 」」 」為門 為門為門 為門, ,, ,進入怡宇的故事中 進入怡宇的故事中進入怡宇的故事中 進入怡宇的故事中 我邀請她在 Holland六個類型的描述中,在屬於自己的特質下畫一條線。並 請她選擇其中三個她最在乎的特質,她選了「樂觀」、「精力充沛」與「自主」。「樂 觀是我最期待擁有的。」(B2-66)怡宇想要的是「在人前人後都是真的快樂」。(B2-83) 「精力充沛」是怡宇渴望的另一個特質,她期待擁有了精力充沛後,就不會做事 提不起勁了。此時,怡宇覺察到她期待身上沒有的特質,「不在乎已經有的,因 為擁有,而覺得那些特質,不那麼重要了。」(B2-95) 在這講述過程中,怡宇看 見肯定自己的困難。成長歷程中,暴食也左右了怡宇對自己的看法,我與怡宇一 同努力的找尋「比較不暴食的時刻?」(J2-136)「有人陪的時候。只要有人陪著 我,我比較不容易。可是我又很不喜歡依靠別人來幫助我。」(B2-136)我看見怡 宇眼中無能為力的哀傷。怡宇期待「把行動力找出來?」(B2-145)我聽見怡宇的 渴望,期望能相信自己,也渴望改變行動力的出現。 ( (( (四 四四 四) )) )測驗結果與生命故事的二重奏 測驗結果與生命故事的二重奏測驗結果與生命故事的二重奏 測驗結果與生命故事的二重奏 在這次的諮商中,透過不同職業、活動、喜歡的科目來進入怡宇的世界,也 在表格中劃下了怡宇認為喜歡的原因屬於那個類型。在嚮往的工作中,怡宇嚮往 當個大學老師,因為「可以作研究」又可以「上台表現」(B3-15),「那是一個很 有成就感的事情」(B3-52)而且「有一點權威,讓人家佩服!覺得你還蠻厲害的。」 (B3-57)怡宇也想當心理醫生。「我是喜歡的是厲害的分析能力,讓人家信服。」 (B3-75)吸引她的是展現能力與成就感。記者的工作「清楚的思考模式、組織能 力」(B3-94)「專業性的權威、敏銳善分析」(B3-95)也吸引著怡宇。 17 在愉快的經驗中,怡宇喜歡出去玩與上台的感覺。「就是知道人家會關注你。 不是在群體外面的,是在群體內的人。」(B3-108)「很有歸屬感。」(B3-109)在 度假島嶼的選擇上,怡宇發現自己最快樂的時候「都是不用想的時候。」(B3-123) 怡宇喜歡自己的樣子是「很有創造力然後很有想法,然後有批判、思考的能力。」 (B3-182)休閒時的怡宇,無論是在度假島嶼或是快樂畫面中的她,期待的是「自 然!放鬆!自在!」(B3-214)探索了各個面向中的怡宇,我們一同看了我們記錄 的表格,五顏六色的色彩中,怡宇發現自己「休閒跟工作很兩極」(B3-238)怡宇 發現自己喜歡的特質精力充沛、樂觀令人信服都落在商。這次的諮商就在怡宇的 疑惑聲音「可是有成就感,我並不見得快樂。」(B3-263)中結束。 ( (( (五 五五 五) )) )生命線中的怡宇 生命線中的怡宇生命線中的怡宇 生命線中的怡宇 生命線成了這次諮商的主軸。怡宇述從頭說著生命線上每個標示點下的故 事。父親的肯定對她是重要的,「我覺得他肯定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然後我 真的有幫他爭光。印象蠻深刻的。」(B4-19) 高三畢業後的大學聯考也讓怡宇看 見父親的評價對她的重要。「聯考就是沒有考好的時候,考到醫學院的護理系。」 (B4-21)「他親口告訴我說他覺得護理系不好之類的,我就打死都不唸這樣子。」 (B4-24)「我都覺得我應該要唸國立,我唸私立會讓他丟臉。所以那時候我是跟 他說我一定要唸國立,所以我要重考。」(B4-31)重考後的科系,成了怡宇生命 中的轉折。「我覺得我真的是碰上了!就是幸運碰上了適合我的系,那我也適合 去唸,在那邊碰到一直很好的朋友,也影響我很大。」(B4-35)「我發覺原來我 也可以成績好。我覺得那個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B4-39)「我覺得那個 是動力的開始。」(B4-41) 爸爸在怡宇心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爸爸的話、爸爸的眼神,左右了怡宇 的方向。「就覺得不可以讓他丟臉」(B4-45)爸爸的期待,影響著怡宇生涯的方向, 「其實我不知道我選擇心理醫生,是不是也跟我爸的期待有相關性!」(B4-50) 看著生命線高高低低的起伏,怡宇看見,「成就對我來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B4-93) 「我覺得現在好像有點釐清那個成就重要是因為我爸可以認同吧!」 18 (B4-102)也許「當我不再 care他們的感覺的時候,我的壓力就不會這麼大了, 我可能要做什麼都會比較敢。」(B4-99)。 時空轉到了大學生活。大學時的怡宇,有種突破規範與限制的快樂。大三營 隊的經驗,讓怡宇看見自己能力開展的可能性,也成了生命的轉捩點。「在大三 以前,我都覺得自己是不能站上台的,因為我只要上台,我就會很緊張、會發抖、 會害怕,自從那個時候帶營隊之後踏出去,剛開始很害怕,可是當你被肯定之後, 就會衝,很快突然好像真的都會了!那個時候真的是比起現在的成就感,都是最 大的肯定。」(B5-13)「從那個時候開始,才知道自己原來是有能力。」(B5-68) 聽怡宇的故事,從過去到現在,我邀請他為自己的故事命名。「自信吧!」(B5-47) 「我需要的就是要相信自己是能夠做一些事情,或是能夠主宰自己的。」(B5-48) ( (( (六 六六 六) )) )解構老故事 解構老故事解構老故事 解構老故事, ,, ,建構新故事 建構新故事建構新故事 建構新故事 以生命線回顧生命歷程後,在我的邀請下,怡宇寫下了她看見自己生命中的 老故事:「一個不信任自己的孩子,在充滿愛與管束的家庭成長,當她慢慢覺察 到自己是有想法、有能力的時候,她開始因此感受到『改變』的壓力,無論是外 在 or自己的內在,她必須開始學習『如何相信自己』。」於是,我們開始尋找什 麼時候的怡宇是比較不會被舊故事影響的?在專業工作上的時候、在與人討論事 情的時候,唸書的時候。看見怡宇老故事中影響力薄弱時,是可以有力量主導自 己的,我好奇,可以主導自己的怡宇「會去創造什麼樣新的一個生命故事?」(J5-43) 怡宇寫下她的新故事「開始有著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再視別人的眼光為第一要 務,關注著自己與他人的需求,又能夠量力而為的處理事務,並且信任自己的決 定,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不會逃避,坦然面對自己的一切。」看見老故事,也看 到新故事,怡宇覺得老故事中的自己是辛苦的,但也是安全的。對於新故事的坦 然,怡宇覺得需要勇氣,她想她還不夠勇敢。「可是我不敢動,我明明知道什麼 是我想要的!」(B5-64) ( (( (七 七七 七) )) )老年的怡宇寫了一封信給動不了的怡宇 老年的怡宇寫了一封信給動不了的怡宇老年的怡宇寫了一封信給動不了的怡宇 老年的怡宇寫了一封信給動不了的怡宇 此時,我邀請怡宇想像如果很多年後的自己,來到這個時空,看見正在受苦 19 的怡宇,她會說些什麼?「她會叫我拚拚看吧?!」(B5-72)聽見老年自己的聲 音,怡宇哭了,「她一定會希望我勇敢一點…」(B5-75)「不然我一定會後悔。」 (B5-76)老年的怡宇,寫了一封信
本文档为【叙事取向生涯咨商中当事人之改变历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344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2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6-07
浏览量: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