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普通心理学北大笔记

普通心理学北大笔记

举报
开通vip

普通心理学北大笔记41 41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   42. 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认知结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及稳定性和清晰性三个变量,是( )的观点。   A.相同要素说 B.认知结构迁移说 C.概括说 D.关系转换说   43. 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4. 培养儿童自制...

普通心理学北大笔记
41 41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   42. 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认知结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及稳定性和清晰性三个变量,是( )的观点。   A.相同要素说 B.认知结构迁移说 C.概括说 D.关系转换说   43. 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4. 培养儿童自制力的关键时期是( )。   A.2—3岁 B.5—7岁 C.学龄前期 D.学龄中期   45. 某小学生经过努力依然因为有两门功课不及格而留级,按照Erikson的人格发展理论,该小学生很可能发展出( )。   A.羞愧和怀疑感, B.停滞感, C.孤独感, D.自卑感   46. 皮亚杰认为,儿童内在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征系统发展的最早表现是( )。   A.象征 B.符号 C.延迟模仿 D.平衡   47. 吉卜森所作的视崖实验有力地表明2个月的婴儿已经具有( )。   A.方位知觉 B.深度知觉 C.距离知觉 D.图形知觉   48.( )是婴儿掌握语法的关键期。   A.12-18个月 B.18-24个月 C.20-30个月 D.24-36个月   49. 在一定反应后呈现厌恶刺激可以使有机体反应概率降低或终止,这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恐惧性条件作用   50. 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 )。   A.反馈信息 B.合理设置课堂环境 C.创设问题情境 D.作业难度   51. 通常由主试者给予不同的指导语造成的自变量属于( )。   A.刺激特点自变量 B.环境特点自变量 C.被试特点自变量 D.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52. 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因素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我们说这种变量是( )。   A.可行的 B.有效的 C.敏感的 D.有信度的   53. 费希纳在制定等距量表时应用的方法是( )。   A.最小变化法 B恒定刺激法 C.平均差误法 D.差别阈限法   54. 在感觉剥夺的实验中,比较有效的测量感觉剥夺程度的指标为( )。   A.是否产生幻觉 B.是否减少了抽烟 C.智商的变化 D.忍耐感觉剥夺的时间   55. 心理旋转实验体现了( )技术的应用。   A.加法反应时 B.减法反应时 C.开窗实验 D序列加工   56. A、B两变量线形相关,变量A符合正态分布的等距变量,变量B也符合正态分布且被认为划分为两个类别,计算它们两个变量是相关的,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积差相关推 B.点二列相关 C.二列相关 D.肯德尔和谐系数   57.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九是( )的量表。   A.以5为平均数,以2为标准插 B.以10为平均数,以5为标准差   C.以50为平均数,以10为标准差 D.以100为平均数,以15为标准差   58. 有一个满分为5分的测验项目,全体被试在此项目上的平均分为3分,则此项目的难度P是( )。   A.20% B.40% C.60% D.80%   59. 下面属于主试效应的有( )。   A.罗森塔尔效应 B.空间误差 C.霍桑效应 D.安慰剂效应   60. 假设80个被试被分配到5个不同的实验条件组,那么要考察各组被试在某症状测量上的差异,F比率的自由度为( )。   A.5,79 B.5,78 C.4,79 D.4,75   61. 某班级一次英语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全班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8分,一个学生成绩为80分,他在全班的名次为前( )。   A.10% B.15% C.20% D.30%   62. 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 )。   A.消除系统误差 B.消除测量误差 C.减少随机误差 D.减少样本的偏性   63.下面四个概念中,与效标效度无关的是( )。   A.同时效度 B.预测效度 C.效标测量 D.因素效度   64. 放弃比率智商,开始采用离差智商的智力测验是( )。   A.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B.斯坦福-比纳量表C.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 D.认知诊断成套测验   65. 对于成就测验,信度系数一般应为( )之间。   A.0.50-0.60 B.0.60-0.70 C.0.70-0.80 D.0.80-0.90   二、多项选择题:66~7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66. 长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会发生( )的变化。   A.存储信息的数量随时间迁移逐渐下降 B.有些不重要的细节会逐渐消失   C.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 D.内容变得更加具体   67.一般来说,1岁的婴儿处在言语发展的( )。   A.理解言语发展的阶段B.积极言语能力发展的阶段C.单词句D.双句词   68. 目前解释认知老化的理论主要有( )。   A.工作记忆理论B.加工速度理论C.抑制理论D.感觉功能理论   69. 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 )。   A.统计回归 B.主试-被试的相互作用 C.实验仪器的使用不当 D.样本缺乏代表性   70. 拉丁方设计的主要作用是( )。   A.平衡实验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误差   B.降低实验误差 C.收集更多的实验数据 D.合理分配实验材料或者实验处理   71. 被试的个体差异是每个实验都会遇到的额外变量,哪些实验设计的目的是解决被试个体差异问题?( )   A.组间设计B.区组设计C.组内设计D.随机化设计   72. 在做反应时的实验时常用的防止出现假反应的方法有( )。 A.让选择反应的数目和要辨别的刺激的数目相等 B.安插侦察实验 C.改变每次刺激呈现与预备信号之间的距离 D控制被试   73. 与组间设计相比,组内设计的优点有( )。 A.被试量大大减少B.每个被试进行实验的时间大大缩短 C.更容易控制实验过程 D.可以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74.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律、舒张压和收缩压,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 )。   A.配对t检验 B.t 检验C.多元方差分析D.独立样本检验   75.下列关于内部一致性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分半信度系数的推广B.项目间相关系数的指标 C.该测验所测特质的度量D.推测测验的结构效度   三、简答题:76~80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76. 简述三山实验。   77. 简述你是如何看待知觉和表象的功能等价问题。   78. 简述减法反应时分析法与加法反应时分析法的优缺点。   79. 如何解释相关系数?   80. 简述方差分析的适用条件。   四、综合题:81~8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81. 请对你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设计一个心理学研究,指出研究假设,研究方法,数据数理等。   82. 试比较皮亚杰与维果斯基关于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   83. (1)在一项研究中,让11名被试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操作某项作业,结果所花费的时间如下表所示(单位:秒)。假如作业时问呈正态分布,请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检验方法A是否显著优于方法B。( )   (2)从事某项作业所需花费的时间服从均值为80分钟、标准差为10分钟的正态分布。假设让100名被试进行该项操作,并要求在90分钟内完成。请估计有多少人将无法按时完成。2007-7-8 17:08:00 jeany818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D 5.C 6.D 7.B 8.A 9.C 10.D 11.A 12.B 13.A 14.B 15.D 16.A 17.A 18.D 19.C 20.D 21.D 22.D 23.A 24.C 25.D 26.B 27.A 28.D 29.B 30.C 31.A 32.D 33.A 34.A   35.D 36.B 37.D 38.A 39.A 40.C 41.A 42.B 43.B 44.A 45.D 46.C 47.B 48.C 49.C 50.C   51.D 52.B 53.D 54.D 55.B 56.C 57.A 58.C 59.A 60.D 61.C 62.C 63.D 64.C 65.C   二、多项选择题   66.ABCD 67.AC 68.ABCD 69.ABC 70.ABC 71.BCD 72.ABC 73.AD 74.AC 75.ABD   三、简答题   76.答:三山实验是皮亚杰设计的用以表明前运算思维的基本特征是自我中心性,即从自我的角度去解释世界。实验过程中有一个包含三座山的模型,三座山以不同的颜色来区别,一座山上有间房屋,另一座山顶上有一个红的十字架,第三座山上覆盖着白雪。让儿童坐在桌子的一边,桌子放着这个模型。实验者把一个娃娃放在桌子周围的不同位置,问被试,“娃娃看到了什么?”幼儿很难回答。在第二个实验中,向儿童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三座山”的照片,让儿童挑出娃娃多看到的那张照片。第三个实验则给儿童三张硬纸板,要儿童按娃娃所见把三座山排好。实验结果发现8岁以下儿童一般不能成功完成任务。大多数6岁以下儿童选择的照片或搭建的模型,与他们个人的观察角度一致,而不是娃娃的。据此,皮亚杰认为幼儿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能采纳别人的观点。也有一些研究者通过改进实验,提出当场景是儿童熟悉的,问题也容易让儿童理解时,幼儿是能够考虑到别人的观点的。   77. 答:(1)表象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表现和知觉中的形象具有相似性。心理学将表象看作已经贮存的知觉象的再现,或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的形象。Neisser认为,表象活动就是应用知觉时所用的某些认知过程,将表象看作是由相应的知识所激活的对知觉的期待。Kosslyn将视觉表象看成类似于视知觉的人脑中的图画,或者类似图画的信息表征。这些观点都强调表象与知觉的等价机能。   (2)其不同点在于:①知觉形象鲜明生动;表象形象却比较暗淡模糊。②知觉形象持久稳定;表象形象不稳定、易变动。③知觉形象完整;表象形象不完整。   78. 答:(1)减法法:是一种用减数方法将反应时间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是有唐德斯首先提出的,又称唐德斯减数法。   优点:减数法的反映时间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作业反应,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处理(加工)阶段,并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反应时间之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这种实验在原则上是合理的,在实践上是可行的。认知心理学也正是应用减数法反应时间实验提供的时局来推论其背后的信息加工过程的。   缺点:使用这种方法要求实验者对实验任务引起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心理过程有精确的认识,并且要求两个相减任务中共有的心理过程要严格匹配。这一般是很难的,这个弱点大大限制了减数法的广泛使用。   (2)加因素法:斯顿伯格推出加法原则,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实验逻辑是: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效应分别独立,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优点:①实验者可以通过操作变更阶段的持续时间,完成这项工作的自变量就称之为因素(不止一个)。②这些因素又可分为二类:一类为影响反应时间的附加因素,亦为非交互作用的因素,这类因素称之为影响反应的附加因素;另一类因素为影响同一阶段的因素,为交互作用的因素。因此,斯顿伯格认为,一旦找到交互作用和附加因素的模型,心理学家就揭示了加工阶段是怎样相关的。   缺点:因为加因素法反应时实验是以信息的系列加工而不是平行加工为前提的,因而有人认为其应用会有很多限制。加因素法并不是对减数法反应时间的否定,而是减数法的发展和延伸。   79. 答:相关系数是两列变量间相关程度的数字表现形式,或者说是用来表示相关关系强度的指标。作为样本间相互关系程度的统计特征数,常用r表示,作为总体参数,一般用p表示,并且是就线性相关而言。事物之间的相关不能直接做出因果关系的解释。有时,相关被解释为两种特征相伴随的变化。   (1)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一1.00≤r≤1.00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表明:   ①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介于-1.00至+1.00之间,它是一个比率,常用小数形式表示。   ②相关系数的“+、一”(正、负)号表示双变量数列之间相关的方向,正值表示正相关,负值表示负相关。   ③相关系数r=+1.00时表示完全正相关,r=一1.00时表示完全负相关,这二者都是完全相关。r=0时表示完全独立,也就是零相关,即无任何相关性。   ④相关系数取值的大小表示相关的强弱程度。如果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在1.00与0之间,则表示不同程度的相关。绝对值接近1.00端,一般为相关程度密切,接近0值端一般为关系不够密切。   (2)在对相关的强弱程度做具体判定时,尚须考虑计算相关系数时样本量的大小。如果样本量较小时,受取样偶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很可能本来无关的两类事物,却计算出较大的相关系数。例如,欲研究身高与学习有无关系,如果只选3~5个人,很可能遇到个子愈高学习愈好这一类偶然现象。这时计算出的相关系数虽然可能接近1.00,但实际上这两类现象之间并无关系。   因此,在判定相关是否密切时,要把样本量大小与相关系数取值大小综合起来考虑,一般要经过统计检验方能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另外,若是非线性相关关系,而用直线相关计算r值可能很小,但不能说两变量关系不密切。   80. 答:运用F检验进行的方差分析是一种对所有组间平均数差异进行的整体检验。进行方差分析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数据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基本假定条件,否则由它得出的结论将会产生错误。   (1)总体正态分布   方差分析要求样本必须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   (2)变异的相互独立性   总变异可以分解成几个不同来源的部分,这几个部分变异的来源在意义上必须明确,而且彼此要相互独立。   (3)各实验处理内的方差要一致   各实验处理内的方差彼此应无显著差异,这是方差分析中最为重要的基本假定。在方差分析中用MSw作为总体组内方差的估计值,求组内均方时,相当于将各个处理中的样本方差合成,它必须满足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各实验处理内的方差彼此无显著差异。这一假定若不能满足,原则上是不能进行方差分析的。   四、综合题   81. 答:我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抑郁者和非抑郁者对消极词汇的回忆能力是否有差异。   研究假设:大学生抑郁者和非抑郁者相比,对消极词汇的回忆成绩高,在中性词汇上的没有差异。   研究方法:问卷筛查;实验部分。   问卷筛查是指通过测量抑郁的问卷对大学生进行施测,然后根据问卷得分,筛查出高分组(27%) 和低分组(27%)。高分组是在抑郁量表上得分较高的学生,就是抑郁者,低分组就是在抑郁量表上得分较低的学生,就是非抑郁者。   实验部分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材料、仪器、实验过程。   实验设计:被试类型(抑郁者、非抑郁者)×词汇类型(消极词、中性词)的两因素混合设计。被试类型是组间因素,词汇类型是组内因素。   实验材料:根据大辞典,选取高频次的消极词和中性词各20个,共40个词。然后将这   些词随机排序。在实验过程中随机呈现给被试。   实验仪器:采用电脑,用 ppt 关于艾滋病ppt课件精益管理ppt下载地图下载ppt可编辑假如ppt教学课件下载triz基础知识ppt 的方式将实验材料呈现给被试。   实验过程:在实验开始时,告诉被试这是一个记忆实验,然后呈现40个词汇,每个词呈现时间为2秒,两秒后自动呈现下一个词汇。呈现完所有词后,进行30秒的分心作业,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然后呈现指导语要求被试回忆所有词汇,不用考虑顺序,时间为4分钟。   计分:将消极词和中性词的回忆成绩单独进行计分,如果回忆出一个消极词,消极词回忆成绩记1分,如果回忆出一个中性词,中性词回忆成绩记一分。然后统计出每个被试的消极词汇成绩得分和中性词汇成绩得分。   数据处理: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可以检验被试类型、词汇类型的主效应,还可以检验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如有交互作用再进行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   82. 答:(1)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和动物不同的高级心理机能。他进一步探讨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实质。他认为人类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和教育作用下,从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机能发展的过程。同时,他着重研究了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系,并提出恶劣以下三个重要的思想:第一,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第二,提出了“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第三,提出了“学习的最佳期限”的思想。维果斯基是智力发展内化学说的最早提出者之一。   (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对世界各国的心理发展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最有影响的心理发展观。他的理论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第二,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高中生智力发展的路线;第三,首次将数理逻辑作为刻画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工具;第四,构造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第五,创造了一套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的独特理论。   (3)维果斯基和皮亚杰都注重个体内外交互作用。前者更注重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后者主要强调个体对外部信息主动的建构。前者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后者提出了心理发展的具体阶段。两种理论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4)对教学实践的启示: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启发我们要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同时要探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由此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另外还要注意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皮亚杰的理论启发我们要对儿童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建构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儿童所处的不同思维阶段来设计教育训练活动。   83. (1)答:根据题意,可以采用相关样本t检验来检验方法A是否显著优于B。具体检验过程如下所示:   首先计算出两组对应值的差(di)、 和。   经计算所得实验组的平均数 = 87.72,对照组的平均数=78.36,di的方差S2d=11.03。   相关样本t检验公式,得到t=2.816   由于 ,计算所得t>t0.05/2,所以分析结果表明在0.05的水平上,方法A是否显著优于B。   (2)答:根据题意,从事某项作业所需花费的时间服从均值为80分钟、标准差为10分钟的正态分布。根据正态分布进行估计。   根据正态分布规律,90分钟正处于均值上一个标准差处,所以90分钟以下的比例为84%,16%的人所需时间要超过90分钟。所以100×16%=16,即估计有16个人无法按时完成。 --------------------------------------------------------------------------------
本文档为【普通心理学北大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2008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4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6-05
浏览量: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