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清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

明清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

举报
开通vip

明清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明清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 明清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 吴翔 姚星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 明清经济史的研究是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图从政治因素的角度来分析明清政治对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明清统治阶级在改朝换代之初的经济恢复政策和为了改善财政进行的赋役改革都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促成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但是为了维护统治的长久,明清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都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压制和摧残,破坏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成长。 对...

明清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
明清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 明清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 吴翔 姚星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 明清经济史的研究是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图从政治因素的角度来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明清政治对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明清统治阶级在改朝换代之初的经济恢复政策和为了改善财政进行的赋役改革都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促成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但是为了维护统治的长久,明清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都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压制和摧残,破坏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成长。 对明清经济史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在以现代化的框架来反思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过程中,现代化前夜的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是所有研究者都倍加关注的问题。在肯定明清经济有较大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明清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既有推动的一面,也有压制和摧残的一面。本文试图抓住明清政治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明清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因素。 (1)改朝换代之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对经济恢复的积极影响明清两朝都是在长期的战乱之后才建立起统一的全国政权,在政权建立的初期,都面临着社会经济凋敝的严重困难。社会经济的残破,不仅使人民饱受苦难,也是新政权统治基础稳固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明清两个政权,在改朝换代之初,都果断地采取了由政府强制推行的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本文仅就明初的情况为例,来分析两个政权建立之初,经济发展过程中政治因素所起的积极作用。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主要财富。所以,政府首先便采取了认可和鼓励农民自由垦荒的 办法 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 。洪武元年,朱元璋下令,各处荒田,农民垦种后归自己所有,并免赋役三年;原业主若还乡,地方官于旁近荒田内如数拨与耕种。这就否定了逃亡地主对抛荒田的所有权,排除了垦荒的障碍。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又下令,山东、河南在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在此之外,政府还多次组织大规模水利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的兴修。到洪武二十八年,也就是1395年,全国府县计开塘堰四万零九百八十七处,浚河四千一百六十二处,修陂渠堤岸五千零四十八处。政府这种积极的扶持政策,有效地弥补了小农经济一家一户力量单薄的弱点。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激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元末战争破坏了原来存在的社会秩序,于是,手工业者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受到了削弱。明朝政权建立之初,统治者在法律上承认了这一事实。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对于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应该忽视的。这种积极的政策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初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以棉纺织业、制瓷业、矿冶业和造船业最为迅速。到永乐十七年,政府共征收棉布一百二十万零六千八百八十七匹。永乐、宣德年间的制瓷业已经非常繁荣。 在矿冶业方面,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命罢各处铁冶,允许民间采炼,交纳铁课后即可自由售卖。此后,民矿发展,官矿衰落,甚至被民矿取代。明初的造船业更是居世界首列。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技术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必然促进商业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南京、北京、苏州、松江、常州、镇江、仪真、扬州、淮安、杭州等城市,都是当时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在建立之初采取的恢复经济的措施都是通过国家政策的制订和执行,来促进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从而达到稳固新生政权的目的。但是在客观上推进了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 (2)明清政府的赋税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明清时期的政治发展,其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高度的中央集权。从朱元璋废除丞相到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皇权的膨胀一步步走向高峰。高度的中央集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皇权的集中,导致了以皇帝为首的贵族大地主庄田的建立和膨胀。这种趋势在明朝的中期已经表现出来了,皇亲国戚带头大量设置皇庄,掠夺地产。而清朝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出现了地权日益集中和自耕农佃农化的现象。土地的集中带来的赋役不均,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危机,明中期以后,由于中央权力的膨胀,导致了政府支出的与日俱增。皇室奢侈、冗官冗食,财政的亏空严重影响了政府的活动。到了隆庆年间,财政的拮据已到了必须改变的边缘。为了扭转这种危机,张居正对整个明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展开了全面改革。在清查全国土地的基础上,针对当时赋役制度的流弊,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实质内容,就是田赋、徭役的折银征收。张居正的改革,从政治上以法律的形式来进一步松弛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为城镇的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源。赋、役折银,货币地租的产生,加强了农产品的商业化趋势,使小农与市场的联系进一步紧密起来。这种趋势在清朝中期进一步发展。在雍正时期,清政府遂采取了彻底的“摊丁入亩”的征收丁银办法,即把固定下来的丁银以与具体丁户相脱离的方式全部摊入田赋银中征收。“摊丁入亩”实际上是对张居正财政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促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以来长期以人为科征根据的丁役制基本上被废除,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愈益松弛化。明清时期,为了稳固中央集权而进行的赋税改革,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改变了封建社会的结构。这主要表现在货币地租的出现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在明代的中后期,江南地区的某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发。这种资本主义萌芽的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大户”的出现和机工寻求雇主的固定劳动力市场的出现。应该说,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统治而采取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对商品经济的繁荣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作用。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根本上就是源于这种商品经济的繁荣。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此认为明清时期的高度专制集权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为,明清时期的统治者,仍然是在经济上采取传统保守的经济观念。这种情况在清代也是一脉相承的。初步发展的手工作坊和工场受到封建国家的直接控制和政策限制,不能按市场需要自由发展,始终处于微利状态和小规模状态。 (3)君主专制的加强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赋税改革的出现和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但是,其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统治的稳固,维护王朝的安全。这种明确的目的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明清两代对经济的政策缺乏一种积极的精神。虽然严格的执行中央集权,却并不是把集中的权威去扶助先进的经济部门。君主专制的结果,使得明清的经济政策变得退缩和收敛。这种退缩和收敛最终禁锢和压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它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是推行“禁榷制度”,限制商业发展。所谓“禁榷制度”是指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对某些重要的商品实行专营的制度。禁榷制度从西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制度,到了明、清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凡是禁榷的工商产品,违禁制造或贩卖者,都要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这种制度,对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起到了极大的阻碍和破坏作用,严重窒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其次是加强矿冶管辖,限制民间开矿。明、清两代都对矿冶业严加管禁,极力限制民间自由开矿。明朝法律规定,金银等贵金属矿藏基本上只能由官府经营,一些与国计民生关系较大的铁、铜、铅、锡矿也由官府设局采冶;民间一般只许开采贵金属以外的其他矿藏,并须取得官府的批准,交纳一定的课税,未经官方许可,私人不得开矿,否则以“准窃盗罪”论处。清代对矿冶业的管辖也是严厉的。贵金属的开采、冶炼基本上由官府经营,私采者“正犯处以极刑,家口迁化外”。在这样严密的控制监督之下,厂商不但无法扩大再生产,即使是维持营业也难。除了对国内的手工业和商业进行干预和破坏,明清两代的君主都实行了破坏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明代杭州有绸缎商到暹罗、吕宋等处贸易,回国后竟被判刑。清代时期,在嘉庆以前,中国在国际贸易上始终保持着出超地位。但是,由于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地大物博,一切应有尽有,无需同外国贸易来互通有无。再加上维护统治的需要,害怕中国人同外国人接触会对统治不利,因此采取了闭关自守的政策,不断发布谕旨,对百姓出海经商和外国人来华贸易实行厉禁。这不仅严重地阻碍了正常的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国内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上面三个方面的分析来看,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政治因素。明清两朝建立之初的经济恢复政策,使社会经济从凋敝的困境中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家重点扶持的农业和手工业率先复苏,并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了商业的繁荣和兴旺。随着国家制度的稳固,明清统治阶层开始加强君主专制的权力。统治阶级的权威膨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土地的集中。原有的赋役制度不能满足现状,于是统治阶级对其进行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愈益松弛,资本主义的萌芽开始出现。但是,明清政权的政治目的都是要维护统治的长远,所以,在经济方面,统治者都持保守观念,重农抑商,压制和摧残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之后无法进一步生长的原因。 参考文献 [ 1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第一章. [ 2 ]明太祖实录. 卷二四三,洪武二十八年十二月壬辰. [ 3 ]顾炎武. 日知录. 卷一二,水利. [ 4 ]明太宗实录. 卷二一九,永乐十七年十二月末附. [ 5 ]正德会典. 卷一五七,工部一一·铜铁. [ 6 ]朱绍侯主编. 中国古代史,第十四章. [ 7 ]黄仁宇. 放宽历史的视界. 明代史和其他因素给我们的新认识.(上接第55页)
本文档为【明清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2479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4KB
软件:Word
页数:2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5-28
浏览量: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