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脊针疗法 最新

脊针疗法 最新

举报
开通vip

脊针疗法 最新脊针疗法 转贴 ============================= 发布时间:2009-07-05 12:03 (支气管炎、哮喘、胃炎、胃溃疡、胃痉挛、糖尿病、尿崩症、前列腺炎、遗尿、遗精、阳痿、闭经、中风偏瘫、外伤截瘫、小儿麻痹后遗症) 脊针疗法是针刺夹脊穴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脊椎与经络有广泛的联系。足太阳经“挟脊”;足少阴经“贯脊”;足阳明经筋“上循胁属脊”;督脉“挟脊”、“贯脊”,诸阳经并与此交会。脊椎通过经络系统与五脏六腑相关系,针刺之可以调节全身脏腑气血,以治疗疾病。 【操作方法】 一、穴位...

脊针疗法 最新
脊针疗法 转贴 ============================= 发布时间:2009-07-05 12:03 (支气管炎、哮喘、胃炎、胃溃疡、胃痉挛、糖尿病、尿崩症、前列腺炎、遗尿、遗精、阳痿、闭经、中风偏瘫、外伤截瘫、小儿麻痹后遗症) 脊针疗法是针刺夹脊穴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脊椎与经络有广泛的联系。足太阳经“挟脊”;足少阴经“贯脊”;足阳明经筋“上循胁属脊”;督脉“挟脊”、“贯脊”,诸阳经并与此交会。脊椎通过经络系统与五脏六腑相关系,针刺之可以调节全身脏腑气血,以治疗疾病。 【操作方法】 一、穴位定位 脊椎穴位均位于脊椎棘突下两旁,分布于颈椎、胸椎、腰椎、骶椎4段。 1.颈夹脊颈夹脊穴1~3穴分别位于第4、5、6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每侧3个穴,双侧共6个穴位。 2.胸夹脊胸夹脊穴1~12分别位于第1~12胸椎棘突下旁开O5寸处。每侧12个穴,双侧24个穴位。 3.腰夹脊腰夹脊穴1~5分别位于第1~5腰椎棘突下旁开 O5寸处。每侧5个,双侧共10个穴位。 4.骶夹脊骶夹脊位于第1骶椎棘穴(假棘突)下旁开o.5寸。 ” 二、取穴原则 1.对症取穴根据病症和穴位主治不同,按病症选取相应的穴位。一如腹泻、腹痛选胸11、12及腰1。 2.压痛点取穴可用推法和压法检查压痛点。疾病压痛点与取穴有一定规律,如下述: (1)呼吸系统:胸椎1~5。 (2)循环系统:胸椎5~8。 (3)消化系统:胸椎5~12。 (4)神经系统:颈椎4~6,胸椎6~8。 (5)运动系统:(上肢)胸椎1~3;(下肢)腰椎1~5。 (6)代谢系统:胸椎8~9,腰椎1~4。 (7)内分泌系统:颈椎4~6,胸椎3~5。 (8)五官疾患:颈4~6。 (9)泌尿生殖系统:腰椎1~5,骶椎1。 (10)产科泌乳:胸椎6~7。 三、操作 病人俯卧位,常规消毒,术者持5cm(1.5寸)长毫针与椎体呈75。(针尖向着脊椎方向)刺入椎体下方,根据病人胖瘦刺入1寸左右,行捻转手法,使针感沿肋间或脊椎传导。如无感传,可调整针刺方向,再行手法,留针30分钟。 【主治病症】 一、支气管炎、哮喘 用脊针疗法。取胸椎6,配胸椎3、5。 二、胃炎、胃溃疡、胃痉挛 用脊针疗法。取胸椎6,配胸椎12。 三、糖尿病、尿崩症、前列腺炎、遗尿、遗精、阳痿、闭经 用脊针疗法。取胸椎6,配腰1、4。 四、中风偏瘫、外伤截瘫、小儿麻痹后遗症 用脊针疗法。取胸椎6,配胸5、腰4、骶3。 【 注意事项 软件开发合同注意事项软件销售合同注意事项电梯维保合同注意事项软件销售合同注意事项员工离职注意事项 】 严格掌握进针深度和角度,免伤内脏及引起外伤性气胸。 (咳嗽、哮喘、心悸、胸痛、腰痛、阳痿、早泄、遗尿、遗精、失眠) 背俞针疗法是针刺背部俞穴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素问气府论》指出:“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五脏之俞各五,六脏之俞各六。”说明背俞穴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上。《内经》对背俞直接以脏腑冠名,提示了其与脏腑经脉的特殊关系。足太阳膀胱经交巅入络脑,络肾属膀胱,在巅顶、风府等处与督脉直接交会,它通过与足少阴的表里关系以及督脉与手足三阳经的交会关系,决定了它是“诸阳之属”这一特殊地位,而背俞穴则因此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灵枢卫气》云:足少阴……标在背俞与舌下两脉;足厥阴标在背俞;手少阴标在背俞。即背部为脏腑经脉之气输注之所,所以针刺背俞可以通调脏腑经脉之气机以达到治疗全身疾患之目的。 【操作方法】 一、穴位定位 背俞穴均在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1侧线上,即在背后正中线旁开15寸线上。大体依据脏腑位置而上卞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分别 f立于第3、4、5、9、10、1l、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三焦俞、肾俞分别位于第1、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大肠俞则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小肠俞、膀胱俞分别位于第1、2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共12个穴。 二、取穴原则与配穴方法 1.按与疾病相应的部位取穴 因每个背俞穴均有其所主疾病,当某一部位出现疾患时,取其相应的背俞穴。如肠炎取大肠俞,胃痛取胃俞等。 2.按中医脏象学说配穴如肺主皮毛,皮肤疾患即可取肺俞等。 3.按表里经配穴如心火上炎的舌疮可以心俞配小肠俞等。 4.俞募配穴法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位,募穴为脏腑经气汇聚于胸腹的特定穴,十二经各有募穴1个。二者相配,具有很好的疗效。如肾俞配京门治水肿、肾虚腰痛、遗尿、遗精等。 5.俞原相配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穴位,十二经各有原穴1个。如心俞配神门治胸痛、心悸、怔忡、失眠等。 三、操作 常规消毒,以30~32号3.3cm(1寸)毫针,轻轻进针,针刺0.5~0.8寸左右,手法以捻转为主,得气后留针15分钟,根据病情,有的不留针。 【主治病症】 本疗法主治病症很广泛,尤其长于治疗内脏病,如咳嗽、哮喘、心悸、胸痛、腰痛、阳痿、早泄、遗尿、遗精、失眠等病症。取穴请参考体针疗法。 “ 【注意事项】 背俞穴不宜进针过深,免伤内脏,尤其对肺气肿、肝脾肿大者,要特别注意。术者针刺时精神需要高度集中,患者体位要适中,严格掌握进针角度。如背部刺过深,伤及肺脏,可致创伤性气胸,轻者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重者呼吸困难、唇甲发绀、汗出、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应及时采取急救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 (中风后遗症、震颤麻痹、癫痫、高血压病、神经官能症、偏头痛、失眠、感冒、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 颈针疗法,是指针刺颈部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颈部与十二经脉有密切联系,《灵枢》经脉、经筋、经别及《难经》中均有论述,如“膀胱足太阳之脉……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足阳明之别……上络头项”;足太阳经别“从膂上出于项”;手太阳之筋,其支者“循颈”;手阳明之筋,直者,“从肩髑上项”;足少阳“循颈”;足少阴经别“系舌本,复出于项”;“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下至风府,入于脑”。通过这些经脉联系,使颈部与脏腑密切联系起来,针刺其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及经络的功能活动,取得治疗效果。《灵枢本输》载有针刺颈部的人迎、扶突、天窗、天牖、天柱、风府等穴以治病。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中载有针刺扶突、人迎以治咳嗽气喘,针刺廉泉以治音哑等。 【操作方法】 一、穴位定位 取颈部正中3个穴:哑门、风府、下脑户(在枕骨粗隆下方取之,约风府上1寸),并自风府穴旁开至完骨,沿颅骨下缘分6个等份,每相隔1个等分距离为1个穴位,左右两侧各取6个。颈部共15个穴。 二、取穴原则 颈针是一种多针刺疗法,一般15个穴位全部针刺。 三、操作 用5cm(1.5寸)长,28号或30号的不锈钢毫针,针刺方向除下脑户一穴稍偏下斜刺外,其余诸穴均与皮肤垂直为度。多采用提插捻转行针,针深1寸左右。行针达酸麻胀为度,留针20~30分钟。 【主治病症】 主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震颤麻痹、癫痫、高血压病、神经官能症、偏头痛、失眠、感冒、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病症。 用颈针疗法。取全部15个穴。 【注意事项】 因颈部穴位与延髓贴近,故操作当慎,切忌深刺 (高血压病、中风偏瘫、中风舌强不语、舌麻、舌体歪斜、木舌重舌、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心动过速、心动过缓) 舌针疗法是针刺舌体上穴位为主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脏腑气血上营于舌,而舌与脏腑的联系又是通过经脉实现的。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体、散舌下;足少阴之脉系舌本;足厥阴之脉络于舌本;足太阳之正贯舌中;足太阳之筋,支别入结于舌本;手太阳之筋,入系舌本。舌直接或间接地与许多脏腑经络联系,脏腑经脉的病变亦可从舌反应,亦即舌不仅具有辨滋味、调声音、拌食物等生理功能,而且它和机体是一个整体,为脏腑的外候。从生理上说,脏腑精气必荣于舌;从病理上讲,脏腑气血的病变也反应于舌。基于舌与全身脏腑器官的整体联系,针刺舌上的穴位可以治疗全身疾病。《灵枢终始》已有记载:“重舌,刺舌柱以铍针也。” 【操作方法】 一、穴位定位 1.管氏基础舌穴 (1)心穴:位于舌尖部。 (2)肺穴:位于心穴两旁3分。 (3)胃穴:位于舌面中央,心穴后1寸。 (4)脾穴:位于胃穴旁开4分。 (5)胆穴:位于胃穴旁开8分。 (6)肝穴:位于胆穴后5分。 (7)小肠穴:位于胃穴后3分。 (8)膀胱穴:位于小肠穴后3分。 (9)肾穴:位于膀胱穴旁开4分。 (10)大肠俞穴:位于膀胱穴后2分。 (11)阴穴:位于大肠穴后2分,舌根部。 (12)聚泉:位于舌面中央,肾穴前2分。 (13)上肢穴:位于肺穴与胆穴之间,舌边缘。 (14)下肢穴:位于阴穴旁开1寸,近舌边缘。 (15)三焦穴:从聚泉穴引一横线,舌尖部分统称上焦穴;通过小肠穴引第2横线,1、2横线之间为中焦穴;通过大肠穴引第3条横线,小肠穴与大肠穴横线之间为下焦穴。 (16)额穴:将舌向上卷起,舌尖抵上门齿,舌尖正下3分是穴。 (17)目穴:位于额穴斜下3分。 (18)鼻穴:位于舌边缘与舌下静脉之间,目穴下2分。 (19)耳穴:位于鼻穴斜下2分。 (20)咽喉穴:位于耳穴正下2分。 (21)海泉:将舌卷起,系下中央系带上。 (22)金津玉液:舌尖向上反卷,上下门齿夹住舌,使舌固定,舌下系带两侧静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 (23)舌柱:舌上举,在舌下之筋如柱上。 (24)中矩:舌上举,位于舌底与齿龈交界处。 2.舌针新穴 (1)神根穴:舌底舌下系带根部凹陷中。 (2)佐良穴:舌底舌下系带两侧肉阜近舌下腺导管开口处。 (3)液旁穴:左右舌下静脉内侧距舌根1/3处。 (4)支脉穴:左右舌下静脉外侧距舌根部分处。 二、取穴原则与配穴方法 舌针必须在辨证前提下取穴,辨证首先要验舌。主要方法是,辨色分经脉,按五行理论,五脏六腑配五色,舌色所反映的正是所属脏腑的病症。如舌见青色,主肝胆经疾患。以形态辨脏腑之寒热虚实,如舌卷挛缩,多属肝气竭绝、筋脉失养等等。 舌针的取穴原则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体舌相应,循经定穴。”主要配穴方法有: 1.单独配穴法按照脏腑经络学说,根据疾病与舌穴相应的原理辨证取穴,用于治疗局部或全身病症,如取心穴、脾穴、金津玉液治口舌糜烂;耳穴及心穴、肾穴、额穴治不寐健忘。 2.内外配穴法 主要为舌穴与邻近腧穴相配,如胆穴配风池治疗偏头痛,中矩配廉泉治中风舌强不语等。 3.上下配穴法主要为舌穴与任督及下肢经穴相配,如膀胱穴配中极治尿急、尿痛;阴穴、肾穴配命门、关元治遗精阳痿。 4.左右配穴法主要为舌穴与四肢穴相配。 (1)同侧的舌穴与经穴相配,如右侧肺穴、咽喉穴配右侧少商,治右侧咽喉肿痛。 (2)舌穴与对侧经穴相配,如右侧上肢穴、脾穴配左侧曲池、合谷,治左上肢瘫痪、手臂肿痛。 三、操作 1.舌针治疗前,一般给予患者3%过氧化氢或1/5000高锰酸 钾液漱口,以清洁口腔。针舌面穴位,患者自然伸舌于口外。针舌底穴位,患者将舌卷起,舌尖抵住上门齿,将舌固定或将舌尖向上反卷,用上下门齿夹住舌,使舌固定;亦可由医生左手垫纱布敷料,固定舌体于口外,进行针刺。针刺可采用快速点刺进针,进针1寸左右。 2.针刺补泻法选用30号3.3cm(1寸)或5cm(1寸半)毫针,在选定穴位上,拇指向前小弧度捻转3~9次,稍停,为一度补法,一般行三度或九度补法,不留针,在捻转时,进针0.5~1分许,勿令太深。补法好似“蜻蜓点水”。选用28号3.3cm(1寸)或5cm(1寸半)毫针,在选定穴位上,进针1~2分许,拇指向后大弧度捻转6次,稍停,为一度泻法,一般行六度或八度泻法,不留针。由于进针稍深,捻转弧度较大,个别穴位可能会出血。泻法如同“蚊喙着体”。 3.舌穴刺血法一般采用26号5cm(1.5寸)长毫针,在选用穴位上快速浅刺放血。 【主治病症】 一、高血压病、中风偏瘫 用舌针疗法。取舌针新穴。也可配合体针疗法。 二、舌麻、舌体歪斜、木舌重舌、中风舌强不语 用舌针疗法。取聚泉、舌柱、心穴、脾穴,金津与玉液放血。也可配合体针疗法。除上病症外,还可治口内异味感、咽痛等病症。 三、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心动过缓或过速 用舌针疗法。取心穴、胃穴、肝穴、额穴、脾穴。也可配合体针疗法。除上述病症外,还可治膈肌痉挛。 【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避免针刺感染或口腔污染。 2.严防毫针脱落而被患者吞咽。 3.注意针刺深度及手法。舌穴刺血严格掌握针不宜过粗,刺不宜过深,血不宜过多。
本文档为【脊针疗法 最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4734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3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5-12
浏览量: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