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性空学探源 印順法師 繁體橫版 90頁

性空学探源 印順法師 繁體橫版 90頁

举报
开通vip

性空学探源 印順法師 繁體橫版 90頁性空學探源目次 第一章 引論………………………………………………………1──14 第一節 泛論空為佛法之宗極………………………………………1  第一項 空為佛法之特質…………………………………………1  第二項 空宗………………………………………………………4 第二節 空有之關涉…………………………………………………6  第一項 依有明空…………………………………………………6  第二項 知空不即能知有…………………………………………8  第三項 沈空滯寂……………………………………………… 10 第三節 空義之研...

性空学探源 印順法師 繁體橫版 90頁
性空學探源目次 第一章 引論………………………………………………………1──14 第一節 泛論空為佛法之宗極………………………………………1  第一項 空為佛法之特質…………………………………………1  第二項 空宗………………………………………………………4 第二節 空有之關涉…………………………………………………6  第一項 依有明空…………………………………………………6  第二項 知空不即能知有…………………………………………8  第三項 沈空滯寂……………………………………………… 10 第三節 空義之研究……………………………………………… 12 第二章 阿含之空………………………………………… 15──98 第一節 總說……………………………………………………… 15  第一項 阿含為空義之本源…………………………………… 15  第二項 真.實.諦.如……………………………………… 17  第三項 世俗與勝義…………………………………………… 21  第四項 思擇與現觀…………………………………………… 25 第二節 空之抉擇………………………………………………… 30  第一項 無常為論端之蘊空…………………………………… 30  第二項 無我為根本之處空…………………………………… 43  第三項 涅槃為歸宿之緣起空………………………………… 50  第四項 我法空有……………………………………………… 60 第三節 空之行踐………………………………………………… 72  第一項 空與禪………………………………………………… 72  第二項 空.無相.無所有…………………………………… 76  第三項 空義之次第禪定化…………………………………… 87 第三章 阿毘曇之空…………………………………………99──265 第一節 總說……………………………………………………… 99  第一項 學派之分流與毘曇…………………………………… 99  第二項 空義之開展……………………………………………106   第一目 經說之綜集…………………………………………107   第二目 理論之要求…………………………………………110   第三目 觀行之所得…………………………………………116  第三項 二諦之建立……………………………………………119 第二節 實相與假名………………………………………………140  第一項 有如實知有‧無如實知無……………………………140  第二項 假名有…………………………………………………151   第一目 辨假有………………………………………………152   第二目 假施設之我…………………………………………170  第三項 法體假實………………………………………………183   第一目 過現未來……………………………………………183   第二目 蘊處界………………………………………………194  第四項 從法相到名言分別……………………………………200 第三節 終歸於空…………………………………………………203  第一項 無為常住………………………………………………203   第一目 無為法………………………………………………204    甲 略說……………………………………………………204    乙 滅性之無為……………………………………………206    丙 世相之無為……………………………………………212    丁 理則性之無為…………………………………………214    戊 道果之無為……………………………………………218   第二目 涅槃…………………………………………………224   第三目 法身…………………………………………………232  第二項 法性空無我……………………………………………236   第一目 空與無我之定義……………………………………236   第二目 傳說中之法空論者…………………………………239   第三目 大眾系之空義………………………………………249  第三項 見空得道………………………………………………257 第一章 引論 第一節 泛論空為佛法之宗極  第一項 空為佛法之特質   「性空」,根原於阿含經,孕育於部派的(廣義的)阿毘曇論;大乘空相應經,開始發展出雄渾博大的深觀;聖龍樹承受了初期大乘,主要是「般若經」的「大分深義」,直探阿含經的本義,抉擇阿毘曇,樹立中道的性空(唯名)論。所以,不讀大乘空相應經與『中論』,難於如實悟解性空的真義;不上尋阿含與 [P2] 毘曇,也就不能知性空的源遠流長,不知性空的緣起中道,確為根本佛教的心髓。   「空」為佛法特質的所在:不問大乘與小乘,說有的與說空的,都不能不說到「空」,缺了空就不成究竟的佛教。佛法的目的,主要在轉迷啟悟,轉染還淨。從現實的人生出發,覺悟到人生之所以有重重的痛苦不自由,由於所行的不正;行為的所以不能合乎正道,由於知見的不正,對於人生真相缺乏正確的悟解。佛法是針對此點,勘破虛妄以見真實,遠離邊邪而歸中道;必如此,才能得解脫而自在。這解脫自在的佛法,可由悟理、修行、證果上去說明。但有一共同要點,即無論為悟理、修行與證果,都要求一番革新,要求對於固有解行的否定(太虛大師曾作『大乘之革命』,即據空立論)。一般人以為如此,以為應該如此,現在一一的給予勘破、否定──並不如此,不應該如此。表示遮妄離邪的否定,可以有種種的名稱,而最適當的就是「空」。從悟解與證入說,「空」不但為虛妄戲論的遮遣,也就是如實寂滅的開顯,遮情與顯理統一。遮情,顯理,不是徒 [P3] 托於名句的論辨,而是要從篤行中去實踐體驗的。釋尊本教,與大乘空相應經及『中觀論』,都是這樣的。如『雜阿含』八0經(依大正藏經編次)即如此說:    「 心樂清淨解脫,故名為空。」   總之,佛法提供一種「不主故常」的超世間的大事。實踐此大事,必須透過空,就是對世間固有的來一次突破,否定。空,不是抹煞一切,是陶汰;依現代的術語說,是揚棄。是從思想與行為的革新中,摧破情執中心的人生,轉化為正覺中心的人生。所以,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的「無見」,反而因為空,才能實現覺悟的、自在的、純善的、清淨的。假使行為、見解一切都安於現狀,世人如此,我也如此,那又何需乎佛法?必須面對現實,否定而超越他,才見到佛法的特質,見到性空為佛法唯一的特質。只要是佛法,不論大乘小乘,此宗彼派,都不能不提到空。因此,聖龍樹是特別詳盡而正確發揮空義的大家,但空卻不限於龍樹學。如唯識,必須明無境,明遍計所執無性,就是空義。聲聞學者明無我無我所,空、無相、無願,都無非是空義。就是強調一切有者,也不能不談這些。所以 [P4] ,我們應該知道:空是佛法中最通遍重要的大事,是大小學派所共的,不過有程度上的深淺、偏圓,正確或錯誤吧了!     第二項 空宗   空為佛法共同的特質,但佛法又有不共的空宗,就是與有宗對立的空宗。論到空宗,應該記著:佛教中任何學派,不能不說空,也不能不說有,所以並非說空的就是空宗。更應該承認:空宗與有宗的分流,是佛教史上不可否認的事實。雖然真空不空、妙有非有的真常論者,可以高唱空有二宗的無諍而融會他;虛妄唯識論者,可以根據自宗的遍計空與依圓有去貫通他;但有宗還是有宗,空宗還是空宗,並不因此而融貫得了。從佛教思想發展史去看,早在聲聞學派中,已形成此空有二流。後代的中觀與唯識宗,不過承此學流而深化之,或者說分別得明白一點而已。空有的分化,無論如何的錯綜,互相融攝對方,而根本的不同,是始終存在。所以自學派分流以來,佛教中儼然的成為兩大陣營,徹始徹終的存在 [P5] ;與西洋哲學中唯物與唯心的對立一樣。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必須加以承認;不應預存成見而抹煞事實,應虛心的探求彼此差別的根源!   那末,誰是有宗?誰是空宗?佛法以空為特質,不僅聲聞學者以涅槃空寂為宗極,大乘佛法也立基於此,如說:「阿字本不生」;「菩薩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發菩提心,為一切法本性空故發菩提心」。所以針對世間的戲論實執,創樹佛教,可說佛教就是空宗。佛教初分為四大派,隱然的形成兩大流,可以說:大眾系與分別說系是空宗,犢子系與說一切有系是有宗。此兩大流的發展,引出大乘小乘的分化,小乘是有宗,大乘(經)就是空宗。等到大乘分化,如虛妄唯識者的依他自相有,真常唯心者的真如實不空,就是有宗;而龍樹學系,才是名符其實的空宗(空宗並非不說有)。從世間凡情的實有為宗,到佛法智證的性空為宗,存有種種的層級。所以,空宗與有宗,可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而中間的有而兼空、空而不徹底的學派,應隨觀待的對方而判別他。   何為空宗?何為有宗?此義極明白而又極難說。扼要的說,空宗與有宗,在 [P6] 乎方法論的不同。凡主張「他空」──以「此法是空,餘法不空」為立論原則,就是主張空者不有、有者不空的,雖說空而歸結到有,是有宗。凡主張「自空」 ──以「此法有故,此法即空」為立論原則,就是有而即空,空而即有的,雖說有而歸結到空,是空宗。依著此項原則,在認識論上,「緣有故知」是有宗,「無實亦知」是空宗。在因果依存的現象論上,「假必依實」是有宗,「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是空宗。此等空有分宗的差別,在大乘中充分發揮;而思想的根原,早已在阿含經與毘曇論中顯出他的不同。所以對於空義的研究,雖應以「大乘空相應經」及『中觀論』為中心,但能從阿含及毘曇中去探求,更能明確地把握空與有的根本歧異,更能理解大乘空義的真相,不被有宗學者所惑亂。本論就是想在這方面給以概略的研究。    第二節 空有之關涉  第一項 依有明空 [P7]   一提到空,便關連到有;佛法不能不談空,佛法也就不能不說有。無論說的是實有、幻有或(中國說的)妙有,總都是有;所以要明空,應該依有明空。依佛法,修學的程序,應該先學「有」。這不是什麼「先學唯識,後學中觀」的先學有,是說對於緣起因果法相之「有」,必須先有個認識。從否定虛妄的空義說,絕不能離有去憑空否定,必在具體法(有)上去勘破一般人的錯誤認識。從深入法性的空理說,這空理──空性,也必需在具體法相上去體悟它。聲聞乘經說的「諸行空、常空、我空、我所空」,不都是從具體的「行」(有為法)而顯示空的嗎?就是大乘經,如『般若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也是從具體的五蘊法上照見空的。行從佛法的修上說,要離邊邪,就必須拿正確的行為來代替,不是什麼都不做就算了事。要解脫生死,必須先有信、戒、聞、施等善行為方便,也不是什麼都不要。所以無論是理解、是行為,從有以達空,是必然的過程。『雜阿含』三四七經說:    「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P8]   先有通達緣起法相的法住智,然後才能證得涅槃智,這是必然不可超越的次第;超越了就有流弊。一般學空的無方便者,每覺得空義的深刻精微,而對因果事理的嚴密、行為的謹嚴,反以為無足輕重,那是大大的錯誤了!     第二項 知空不即能知有   一般以為能理會緣起不礙性空、性空不礙緣起,便算是不忽略有,善於知有了。凡是正確的從空明有,當然能夠體會到性空緣起的無礙不相衝突的。但明理並不就能達事,體空也不就能知有。如桌上的瓶,如確乎是有,我們觀察它是因緣和合的幻有,是無常、無我、無自性、空的;雖空而緣起假瓶的形色、作用還是有的。這樣的依有明空,是緣起性空無礙;可是,桌子上到底是不是有瓶?是怎樣的有?甚至那邊屋裡是不是有香爐等等,則須另用世俗智才能了解,不是明白了總相的空理就可明白事相的一切有。佛弟子周利槃陀伽,證了阿羅漢果,對於空理不能說不了達,了達的也不能說是錯誤,可是他不能說法,因為缺乏了知 [P9] 有的世俗智。多少講空者,說到性空不礙緣起,以為什麼都可以有,而不注意事實。結果,空理儘管說得好聽,而思想行為儘可與那最庸俗最下流的巫術混做一團。所以究竟是有沒有,究竟有何作用,究竟對於身心行為、人類社會有否利益,究竟障不障礙出世解脫──這些問題,不是偏於談空所能了解的。   根本佛法與後來的一分大乘學者,有點不同。佛說,必須先得世俗法住智,對緣起法相得到正確認識,然後才能體驗涅槃的空寂。但有些學者,不能事先深切決了世俗,下手就空,每每為空所障,偏滯於總相空義,不能善見緣起,往往流於懷疑或邪正混濫的惡果。應該記著:知空不即能知有,空並不能證明有的正確與否。   不過,佛法的知有,不是要知道世間一切的有(能知道當然也好),主要在對無始來的生命緣起有個正確認識。明白了這樣的有,依以通達空性而證解脫。至於菩薩的無邊廣大智,及世間的一切事物,即使不知道,並不障礙解脫。佛法在因果緣起上所顯發的空理,是一種普遍的必然理則,所以說無常,必普遍的說 [P10] 「諸行無常」;說無我,必普遍的說「諸法無我」;說空,必普遍的說「一切法空」。這如哲學上的最基本最一般的原理。它遍於一切法,一切法都不能違反它。能體驗得這個必然理則,就能解脫,所以對其他問題,「不要故不說」。從有情自身出發,直捷地求解脫生死,並不需要知得太廣大。至於菩薩的廣大智,遍學一切法門去化導眾生,則那就要有世俗智的善巧了。空有空的意義,不容許誇大了去包辨一切、解決一切。     第三項 沈空滯寂   有人說:佛法講空太多,使人都沈空滯寂而消極了,所以今後不應再多說空了。實則,空與沈空滯寂是有些不同的。沈空滯寂,本是大乘對小乘的一種批評。到底小乘是不是開口閉口講空呢?事實上大大不然。不要說一切有部,就是談空知名的成實論者,及大眾系他們,也大分還在說有。說有儘管說有,始終免不了落個沈空滯寂的批評,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他們從無常門發,厭離心深, [P11] 既缺乏悲願,又愛好禪定,於是急急的自求解脫,甚至法也不說一句的去住阿蘭若;這才真正的沈空滯寂。這種消極,並不是說空說壞了的;相反的,大乘的說空,就是要對治這般人的。因為空重知見、重慧學,可以改變這些偏重禪定的人。沈空滯寂,絕不是空病,病在他們對於有的方面用心偏失──悲願不足,偏好禪定,急求證入。經中說的阿蘭若比丘或辟支佛,就是他們──從自心清淨解脫上說,獨善也大有可取,不過不能發揚悲願而利濟世間,不足以稱佛本懷吧了!悲願較切的聖者們,依於空,不但消極的自己解脫,還注重弘法利人;空、無我,正可以增長其同情眾生痛苦的大悲心,加強其入世的力量。大乘批評小乘不能善巧用空,缺乏世俗智,所以一入空就轉不出來了。大乘善用空者、不沈空滯寂者,還是這個空。所以沈空滯寂,不是空的錯誤;空是不錯誤的,只是他們不能領會佛陀中道的意趣,還不能實現菩薩的甚深空義。所以,沈空滯寂與惡取空不同,惡取空是對於空的謬解,不但不成菩薩,也不能成聲聞賢聖。   說到這裡,我們應該特別認清:第一、說空並不就會使佛法消極;第二、只 [P12] 求自己解脫而不教化眾生則已,要化他,就不只是明空而已。空固然是佛法的要旨,但須與其他一切事相配合起來的。單談理性,不與實際行為相配合,空是可能會沈空滯寂的。不只是空,專重真常妙有的理性而忽略事行,也還是一樣的要沈滯消極。獨善與兼濟的分別,不在於解理,主要在於行為的不同。    第三節 空義之研究   對於空義,第一、不要站在宗派見解上來研究。空是遍於佛法的特質,大家都在說空,並不限於什麼三論宗或應成派的。各方面說的有所不同,我們應該抉擇而條貫之,攝取而闡發之,使它更接近空的真義,不要形成宗派與其他宗派對立起來。到底是佛法,即使空得不徹底,總還有點空的氣息,總還是佛法,不要以宗見來排拒一切!   第二、佛乘的空義,本以生命為中心,擴而至於一切法空。一切法空,空遍一切法,依以明空的有,也就包括一切法了。這「有」的一切法,為對於有情而 [P13] 存在的世間,善惡邪正不可混。而事相,古人大都於現實時空而說的;世間以為有,佛也就以為有。可是這有的一切,是不斷在隨時代而進步改變的。歐陽竟無說:「闡空或易,說有維難」。具體事實的條理法則是難得知道的,何況還要與法性空相應!說有實在不易。對這具體的有,必須在不礙空義中,另以世間的智光來觀察他。現代各種學術的進步,對「有」的說明是更微細精確了!學空的人,應該好好的注意採用。『雜阿含經』三七經中佛說:   世間與我諍,我不與世間諍。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   佛法的目的,並不在與世間諍辯這些有的現象,而是在這有的現象上去掘發其普遍必然的真理,從智慧的證知去得解脫。所以我們研究佛法,應該注重他的思想原理,借現代世間智者以為有的一切事物,相應而闡發之,這才能使佛法發生新的作用。   第三、古德雖極力說明性空的不礙緣有,但實際是對於有發揮得太少了!大 [P14] 都依有明空,忽略反轉身來,從空去建立正確合理的有──一切實際的思想行為。今後應該在這方面特別注重發揮;否則空者忽略有,而談有者又不能圓解空義,使佛法不能得到健全的開展,汩沒佛法的覺世大用。 [P15] 第二章 阿含之空 第一節 總說  第一項 阿含為空義之本源   『阿含經』是從佛陀展轉傳來的根本教典,空義當然也是以阿含為根源。有些學派,因對阿含的看法不同,影響到他對於空的看法不同;阿含對於「空」的重要,可見一斑了。處在現今,要想對於古典的阿含,得個圓滿的認識,本是很困難的。假使我們願意在觀察各種佛教的發展情勢中,彼此同異的比較中,時時回過頭來注意這根本教典,從本教去觀察發展的佛教,那將會別有會心;將發現多少學者在發展流衍中數典忘袓,把阿含都忘記了。那麼,我們在研究空的時候,是應該怎樣的注意到這根本教典阿含中的空義。 [P16]   聲聞學者或明我空,或明法空,思想都直接出於阿含,這是不用說了。就是大乘學者,如龍樹、無著他們所顯了的空義,也有出於阿含的。如龍樹『中論』裡,引『虛誑妄取經』及『化迦旃延經』以明空;『十二門論』引『裸形迦葉經』以明空;『大智度論』三門中的空門,全引阿含;四悉檀中的第一義悉檀,即根據『小部』的『義品』(『智論』譯為『眾義經』)而說明的。無著師資的『瑜伽師地論』,不但「聞、思地」都依據阿含,「菩薩地真實義品」所引的三種經,除『轉有經』而外,「義品」與『迦旃延經』,也都是出於阿含的。阿含是古代大小乘學者的共同依據,空義有一切理論的共同本源(有人說阿含明有,那是很錯誤的)。源淨而後流淳,研究空義的人,對這根本教源的阿含,應該如何的注意!    現存的阿含經,有兩種譯本,就是南傳巴利文三藏的五部,與漢譯的四阿含。阿含中,尤以『雜阿含經』的性質,更早出、更重要,下文所說,大部分的根據都出於此。長阿含與中阿含(『長部』與『中部』),時代遲一點,說明空義 [P17] 的較少。漢譯本的『增一阿含』,說空的地方不少,而且有些特別的意義。可是拿它和巴利文的『增支部』對勘一下,這些含有別義的經,都是巴利文中所無。就漢譯本的內容看來,明顯的與大眾部(末派)有關。因為它的學派色彩太濃厚,留在下面談學派佛教的時候,再去注意它。     第二項 真.實.諦.如   真、實、諦、如,這幾個名辭,這裡有一加解釋的必要,因它的意義很重要。   佛法中無論說空說有,都是以修行的應離應行為主的。修行中最重要的,是要具足如實智。「如實」,其所知所觀的對象,就必定是真、是實、是諦、是如。小乘說到它,大乘也說到它;說空的依之說空,說有的依之明有,所以這是佛法中通常而又重要的幾個名辭。   這幾個名辭,阿含經中說到的,一、在明緣起處說到,如『雜阿含』二九六 [P18] 經說:   「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   這一經文,『瑜伽』等都有引證,不過文字少有出入。如『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三,引作:「法性、法住、法定、法如性;如性非不如性,實性、諦性、真性、無顛倒非顛倒性」。『法蘊足論』卷十一,引作:「此中所有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舍利弗毘曇』卷十二,引作:「此法如爾,非不如爾;不異不異物,常法、實法、法住、法定」。比較各譯,意義差不多,只是『雜阿含』中「法空」的「空」字,應該是「定」字的誤寫。經義是說緣起法中前後為緣的關係法則,是法爾如是必然不謬的。所以在表詮方面,說它「是真、是實、是諦(諦是不顛倒義)、是如」;在遮遣方面,說它「非妄、非虛、非倒、非異」。   二、在明四聖諦處說到的,如『雜阿含』四一七經說: [P19] 「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   不要以為這些經文是在說實有自性。這是說:緣起因果,「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其緣起流轉與緣起還滅此彼之間的因果理則,確確實實是如此。佛能照其如此如此的理則而如實覺,依所證覺而如實說;這所說的因果必然理則,就是緣起支與四聖諦。緣起、聖諦的必然性、確實性的因果法則,就是事理的正確判斷,是理智與對象的一致。如此的就見其如此,所證與法的真相完全吻合,沒有一點錯誤,這就是真理。所以釋尊讚嘆而形容他說:「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切勿誤認這些形容辭,是在說某法有真實自性。   緣起聖諦的因果法則,是理解與對象、能說與所詮的一致,而且是必然的、普遍的,所以經中又說:「法性、法住、法定、法位、法界」。緣起法是本來如此的,「非佛作,亦非餘人作」,所以說是法性;性有本來如此的意義。「住」是不動不變的意義;緣起法則,過去如是,現在如是,未來也如是,有其不變性 [P20] ,所以說是「法住」。「法定、法位」,是秩然不亂的意思;在緣起法則下,因者因,果者果,前者前,後者後,上者上,下者下,有其一定的決定的秩序與位次,絲毫不亂。「法界」的界字,作類性解,即是普遍性;如生者必死,此地的也好,彼處的也好,此人也好,彼蟲也好,生者必死的共同性,總是一樣,絕不會有例外。   緣起、聖諦的因果法則,是本來如是,必然如是,普遍如是而又確實如是的;釋尊如實不謬的證悟到,所以讚嘆形容它「是真、是實、是諦、是如」。後來的學者,把形容緣起法則的話,拿去放在具體事實上,認為一切具體法是真是實是諦是如。如薩婆多學者的執一切有,原因就在此。大乘經中很多名辭──涅槃的同義詞,都脫胎於此,如法性、法住、法界,……真實、真諦、真如,非虛妄性。不變異性……,如『般若經』的真如十二名。於是有一分學者,依文執義,又大談其真常的勝義實有了。阿含經裡的緣起、四諦,都是從因果生滅中的必然法則說的。因為緣起法則的深隱難知,於是或者在具體(形而下)的事物上,或 [P21] 者在深隱(形而上)的真實上,來說明顯示它;但緣起法則,並不就是具體的事物或形上的真實。後人解釋這「真實諦如」,不注意到認識與對象之統一的緣起法則的必然確實性,別以為具體事物或真實勝義是真實諦如,於是問題就多了!     第三項 世俗與勝義   二諦是佛法的綱要,若空若有,都是依此而開顯的。可是現有的阿含中,未見有明白的說明。不過,照『俱舍論』卷二十二所說的「餘經復說諦有二種」,阿含應該有明闡二諦的經文,只是漢譯本中未曾譯出吧了。況且二諦是大小空有一切部派共同承認而無異議的,那是根本佛教所有,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諦」,是正確不顛倒義,與實在不同,它是真實而不顛倒的,是從認識的符合對象而說的。真實只應有一個,不會是多的,為什麼說「諦」有二種呢?這是後代學者所深切注意到的,小乘如『婆沙』、『正理』,大乘如『大般涅槃』、『仁王般若』等,都曾討論過這問題。在這裡,我們要承認:所謂確實性,所 [P22] 謂「是真是實是諦是如」,只要認識與對象的某種合一就是了。在世俗立場說,只要人人認識以為如此不謬的,就可以安立其確實性──世俗諦了。若是真實而非一般人所能認識的,那是聖者同證的特殊境界,是第一義諦。世俗的真實,只要世俗立場以為真實就可以了,不必是理想所欲證達的究竟真實──聖者的證境,因為那是依第一義的立場說的。   所以,二諦是從不同的認識而安立的兩種真實;雖不是彼此無關,但卻是各就所見而說。釋尊不像庸俗者的固執世俗,能引凡入聖,闡述這即俗而真、隨順第一義的世俗法,稱之為中道的立場,如『雜阿含』三00經說:    「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中道立場的說法,不落凡夫二邊的惡見,而能即俗明真,是恰到好處的說法。這所說的就是「此有故彼有……」的緣起法。中道,本形容中正不偏。阿含經中,就行為實踐上說的,是離苦樂二邊的不苦不樂的中道行(八正道)。在事理上說的,即緣起法。緣起法是佛教的中道法,為什麼呢?因為緣起法可以離諸邊 [P23] 邪執見。如『雜阿含』三00經與九六一經,說緣起以離常斷二邊見;九二六經與二六二經,說緣起以離有無二邊見;二九七經說緣起以離一異二邊見。這斷常、有無、一異等偏邪執見,均可由這緣起法來遠離它;反過來,可顯示緣起法的不斷不常、非有非無、不一不異。一面破諸外道的偏邪,一面顯示諸法的實相,所以緣起法是中道。   這中道立場所說的緣起法,到底是世俗呢,還是第一義呢?是世俗。『雜阿含』三三五經(『第一義空經』)說:   「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   『增一阿含』「六重品」第七經,也有相同的文句:   「云何假號因緣?所謂緣是有是,此生則生。」   中道立場所說的「此有故彼有」的緣起法,經中說是「俗數法」,是就世間一切因果生滅的假名因緣建立的。即假名緣起以離我我所、常斷、有無、一異等邪見。因離執而悟入的,是第一義空,故『中論』說:「如來說空法,為離諸見 [P24] 故」。緣起生滅法是俗數假名法,於中能離諸錯亂,便是第一義空。是正確不顛倒的世俗諦,能即此緣起法以顯示第一義諦,所以稱為中道。   如不細心的思考,將覺到如來說法的矛盾。前說緣起是真是實,此卻說是俗數假名法,到底是真是假?空者見假,有者執實,各走極端了。其實並不矛盾,如來說法是不會矛盾的。緣起法則確實如是,認識與對象符合,確然不謬,所以說是真是實。此因果的具體法是實有自體嗎?是有常住不變性嗎?有主宰獨立性嗎?沒有!緣起的生滅法,確是俗數的假名法;緣起假名,不失其為世俗的諦實。至於見常、見一、見我、見我所,只是凡夫的錯見;現在佛以超越凡情──第一義的立場否定之,所以是空。阿含即現實人生的立場以說明空;這生命緣起之空,約聖者深刻的理解到究竟真實說,是第一義諦。真諦,也是形容其正確,並不是實有自性。這種覺解,是常人所不能了解的,所以叫「第一義」,就是「勝義」。就聖者與眾生共同所有的因果現象說,是俗數法,是假名安立的。如來了解體驗到第一義真實之空,所以解脫,所以能知世俗諦是假名;凡夫不能了解, [P25] 執此假名為真實有,只說某一些是假名的、是空的,所以就生死流轉了。 圖片 解脫─────────────────﹁ ↖空 有| \ 故 故| \ 實 名| \ 真 假| 世……(中道說法、生滅依緣)……俗 | 空 有\ | 故 故\ | 名 實\ | 假 真↘ ﹂───────────────────流轉     第四項 思擇與現觀   上面所談,是關於事理的,現在來說「思擇與現觀」。佛法說空,有體驗的方法,這是屬於修行實踐的,也可說是「空的方法論」。學者每因所用方法的不同,而對空也就說得不同,這可見方法論的重要。 [P26]   先說現觀。經中說的知法、現法、入法,正見、正觀、如實知……等,都是現觀的別名。現觀,是一種親切、直接而明明白白的體驗;是一種直覺到的經驗,不是意識的分別,不是抽象的說明,也不是普通生活的經驗;它是內心深入對象的一種特殊經驗。拿個現代名辭來說,就是一種神秘經驗。這種直覺的神秘經驗,本來為世界各宗教所共有,而且作為他們的理想境界,所追求到達的目的,不過內容與佛法不同吧了。他們在狂熱的信心中,加上誠懇的宗教行為,或祭祀、或懺悔、或禁食、或修定時,由精神的集中,迫發出一種特殊的經驗;在直覺中,或見神、或見鬼、或見上帝,有種種神秘的現象。佛法中的現觀,也就是這種直覺經驗。如聲聞乘的「阿毘曇」,譯為對法或現法;大乘的般若無分別智等,都是這類直覺。假使學佛法,但著重這直覺的現觀,容易與外道──其他宗教相混,失卻佛法的特質,或不免走上歧途。因為這種沒有通過理智的直覺,混入由於信仰及意志集中所產生的幻象,確有其內心的體驗,但不與真相符合。所以這種不正確的境界,是有非常危險性的。得此境界的人,儘管可以發生堅強的自 [P27] 信心,但對身心修養、社會、國家,不能有什麼實際的利益,或者有小利而引起極大的流弊。佛法的現觀,與外道的不同,是正覺,在乎特重理智,是通過了理智的思擇。佛法中,在未入現觀前,必先經過多聞、尋思、伺察、簡擇種種的階段;這一切,此地總名之曰「思擇」。思擇,是純理智的觀察。在思擇中,得到一種正確的概念之後,再在誠信與意志集中之中去審諦觀察,以達到現觀。所以,佛法的方法,可說是信仰與理智的合一,一般知識與特殊體驗的合一。從現觀去體驗空性之前,必先經過分別智慧的思擇,所以阿含中說:「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從聞而思,從思而修,從修而證,這是佛法修行的要則,絕不容踰越躐等;踰越,就踏上了錯誤的歧途。   現觀成就的結果,可得到一種離絕一切思惟分別、能知所知平等平等、融然一體的直覺,這是大小經論所共認的。不過,在這以前的思擇,學派間就有所不同。佛說:人們種種思想見解的不同,是為了界的不同。界,是類的意思;環境、文化、觀點、方法的不同,影響到所得的結論不同。佛法中學派思想的分歧, [P28] 也是因為方法不同,結果各走極端,到了無可調和的餘地。在佛法「見和同解」的意義上說,思想見解是不容許混亂的;那麼,我們對於方法也就不能不注意求其統一了。   阿含的觀察方法,最重要的一點,是以有情的生命之流為中心對象的。這生命之流有多方面:一、身心相關,如經中說的六處,是說明這方面的。二、心境相知,有情是有意識活動的;有能知的精神,就發現到所知的境界。經中說的五蘊,就是說明這差別的。三、業果相續,從認識到發為行為的活動,影響於未來。將這身心相關、能所相知、業果相續各方面的綜合,就是緣起法。緣起法是生命之流較具體圓滿的說明;佛法觀察的對象,就是以此為中心的。所以佛法的探究,可說是對生命之流的一種觀察與體驗,故佛法是宗教,也可說是徹底的生命哲學。假使忽略了有情本位的立場,便是破壞佛法的根本立場。   以有情生命為對象去觀察,其方法可以有三種:一、靜止的分析:將有情作一種靜的觀察而加以分析,分析而又綜合它。這在因果事相的辨析,佛教做到相 [P29] 當的嚴密;西北印的佛學者,於此用力最勤。二、流動的觀察:在生命不斷的發展變化中,作一種推理演繹的功夫,去把握生命演變的必然法則,與因果的必經階段。這方法比較活潑,近乎推理派。三、可說是直觀的洞見:在有情生命和合相續中,去體察一一法的當體;在彼此相互的關係中,前後相續的連絡中,顯露一一法的本性,這是一種直覺的透視(直觀有兩種:一、現觀的經驗,一、思擇的體察。這是後一種)。所得的,不再是它的表象,而是深入它的本性;直顯一切法如幻皆空的,就是用的這類方法。但這需要建立於前二者的基礎上,即依於同時的彼此析合,前後的起滅斷續,否則,不過是孤立而靜止的神我見。   佛陀用這分析、推理、直觀方法來觀察,我們也應合理善巧的應用。依修學的次第可以這樣:初學的,先作事理的辨析,然後推理以求其條貫之理則,然後去體驗當體的空性。大體如此,而實際上仍須有機的適當配合起來。這些方法都是不可缺的,後代佛弟子也都應用過,只因偏用不周,而致分化各走一端。我們應該善巧運用,勿再蹈前人的覆轍! [P30] 第二節 空之抉擇  第一項 無常為論端之蘊空   如來對五蘊法門,曾說道:「觀五蘊生滅」。可見佛多半是在生滅無常的觀點去觀察五蘊性空的。   佛法常說有三法印或四法印;這前面,可以加兩法印的一種。由二句而三句而四句,茲依次明之。   最簡要的,是兩句的說明。世間上色等一切法是生滅無常的;而佛法的目標,亦即人類的最後歸宿,在涅槃解脫。可是常人不知從何去把握涅槃,如來善巧的就五蘊無常為出發來說明它。如『雜阿含』二六0經說:   「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 一切法,有情也好、器界也好,都在滅的過程中前進;一切法的本性,都是歸於滅,都在向著這個滅的大目標前進。我們只要使它滅而不起,就是涅槃。「涅槃 [P31] 」譯曰寂滅;不擾動,不生起,體證到本性滅,就是涅槃。一切是本性自滅的,不過常人滅了要再生而已,所以『雜阿含』九五六經說:   「一切行無常,悉皆生滅法;有生無不盡,唯寂滅為樂。」   上面是無常生滅與涅槃寂滅的兩句,如『雜阿含』二七0經加上「無我」,就成為三句:   「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從無常出發,以無常為因,成立無我之宗;以無我而達到涅槃。眾生之所以永在無常生滅中而不涅槃,佛說:問題在執我。佛經說的生死因,如我見、我所見、我愛、我慢、我欲、我使等,都加個「我」字。如能斷了我見,就可證須陀洹果,能將我慢等(修所斷惑)斷除得一乾二淨,就能證得阿羅漢的涅槃果。所以這無常到無我、無我到涅槃的三法印,不但是三種真理(法印),而且是修行的三種過程。   又有在無常下加「苦」而成四句的,如『增一阿含』「四意斷品」第八經云 [P32] :   「一切諸行皆悉無常,一切諸行(應作「受」)苦,一切諸行(應作「法」)無我,涅槃休息。」 這樣的經文很多,這不過舉例吧了。這無常、苦、無我、涅槃,就叫四法印或四優陀那。經中常說:「無常故苦,苦故無我」。這四印的次第,是有因果的關係。在學派中,有主張三法印的,有主張四法印的。其實,三法印就夠了,因為苦是五種無常所攝,說無常就含有苦的意義了。如『雜阿含』一0八五經云:「無常,不恆,不安,非穌息,變易之法」。這就在無常變易中顯示其不安樂之苦;所以,可不必別立苦為一法印的。   又,三法印中的無我印,有分析為二句的,如『雜阿含』第九經說:   「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 這在無常、苦、無我之後,加「無我所」成為四句。又如『雜阿含』第一及一二一四經等,則說「無常、苦、空、無我」四句。這樣一來,把「空」的意義看小 [P33] 了,使它局限為苦諦四行相之一。於是有部學者,說這個「空」是無即蘊我,「無我」是無離蘊我。『成實論』則說:「空」是我空,「無我」是法空──法無我(但在單說「無我」的經文,也仍舊解作人無我)。細勘經文,『雜阿含』第一經,漢譯雖分為無常、苦、空、無我四經,而巴利文卻只有三經;如第一二一四經的四句,現存大藏經裡的別譯『雜阿含』,也只說「無常無有樂,並及無我法」,沒有空的一句。直到後來的大般涅槃經,還說涅槃的常、樂、我,是對治無常、苦、無我「三修比丘」的。所以,佛法的初義,似乎只有無常、苦、無我三句。把空加上成為四行相,似乎加上了「空」義,而實是把空說小了。這因為,照『雜阿含』其他的經文看來,空是總相義,是成立無常、苦、無我的原則,如二六五經云:   「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 又二七三經云: [P34] 「空諸行;常恆住不變易法空,無我我所。」 這都先空而後無常、苦、無我;空的是總一切的「諸行」;空是貫穿了常與我我所。以總相義的空來否定常,及我、我所,指出常、我、我所的不可得。依這見地,不但我空、我所空,無常也是空。『雜含』二三二經,說得最為明白:   「眼空,常恆不變易法空,(我)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 一般學者,在世間生滅現象上,對無常作肯定表詮的解釋,以為無常是法的生滅,並不是沒有自體,不是空。不知如來的本意,不在說有,是要在生滅流動中,否定其常性的不可得。常性既空,我我所當然也無所有了。「終歸磨滅」與「終歸於空」,在阿含中是完全一致的。所以,空是遍通諸行「此性自爾」的──後代大乘的本性空、法性空等皆出此;因為空,所以諸行無常,所以諸法無我。空是深入諸法本性的,深而又遍,不應把它看小,局限在「無人我」或「無即蘊我」上;這僅是空義的少分吧了!總之,蘊法門是以無常為論端的,即諸行之生滅無常,群趨於滅,而顯示其皆空,達到涅槃寂滅。 [P35]   在這裡,順便談談無常、苦、無我的理由。   在一切流變的世法中,佛見出它的無常,就在現實的事象上指示我們去認識。本來,一切法都在變動,絕對常性的不可能,世間學者每能體會到此;就是一般常人,也可以知道多少。但是,人們總不能徹底,總想要有個常性才好,或以為生滅無常現象的後面有個常住的實體,或以為某分是無常,某分是常──如唯心論者之心。以佛教的觀點看,不管內心外物,一切都是無常的。對這個道理,釋尊曾用多少方法譬喻來顯示。現在且說兩點:   第一,以過未顯示現在無常,如『雜阿含』第八經云:   「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 這個見解,在常識上或以為希奇。其實,那是時間觀念的錯誤。佛說三世有(姑且不問是實有或是幻有),既有時間相,必然是指向前有過去相,指向後有未來相。只要有時間性的,必然就有前後向,有這過去與未來。眾生對當前執著,同時也不斷的顧戀過去,欣求未來。佛法上過現未之分別是:已生已滅的叫過去, [P36] 未生未滅的叫未來;現在,則只是過去與未來的連接過程;離過未,現在不能成立。現在,息息流變,根本沒有一個單獨性的現在,所以說它是「即生即滅」。過去已滅,未來未生,現在即生即滅,正可表示其無常。現在依過未而存在,過未尚且無常,何況現在!佛觀無常,在過未推移中安立現在,過未無常不成問題,就依之以表示現在常性的不可得,而了達於空。   第二,以因緣顯示無常。如『雜阿含』十一經云:   「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 諸行是依無常因生的,所以無常。這與一般人的常識觀念又不同;一般人雖談因果,但總以為推之最後,應該成立一個常在的本因。佛則說:凡為因緣法,必定都是無常的。因果的關係是不即而不離的,所以,因無常,果也必然的無常。何以知因是無常呢?在時間上說,因果不同時,說果從因生的時候,早就意味著因的過去,這怎麼不是無常呢?──因果若同時現在,那一法是因,那一法是果,到底如何確定,這是無法解決的。所以安立世諦因果,多約時間的先後說。 [P37]   另提出一點與無常有關的問題。問題是這樣的:一般凡夫,對於色法,很能夠知道它的無常,而對心法卻反不能。本來,色法有相當的安定性,日常器皿到山河大地,可以存在得百十年到千萬年,說他是常,錯得還有點近情;但一般還能夠知道它的變動不居。偏偏對於心法,反不能了達其無常而厭離它,這是什麼緣故呢?佛法說:這是我見在作祟。一切無常,連心也無常,豈不是沒有我了嗎?它怕斷滅,滿心不願意。所以,在眾生看來,法法可以無常,推到最後自己內在的這個心,就不應再無常了,它是唯一常住的。循著這思想推演,終可與唯神論或唯我論、唯心論相合。至於佛法,則認為心與色是同樣的無常,所以『雜含』二八九經說:   「凡夫於四大身,厭患離欲背捨而非識,……心意識日夜時刻須臾轉變,異生異滅,猶如獼猴。」 色法尚有暫時的安住,心法則猶如獼猴,是即生即滅的,連「住」相都沒有,可說是最無常的了。對這色心同樣無常的道理,假使不能圓滿的理解接受,必然要 [P38] 走上非無常非無我的反佛教的立場。   其次,說明苦的理由。無常是否定的,否定諸行,說它終究是要毀滅的。終要毀滅,正是赤裸裸的現實真相,釋尊不過把它指出,要求我們承認而已。這不使人感到逼迫痛苦嗎?在佛法,理智的事實說明與情意的價值判斷,常是合一的。所以無常雖是事實的說明,而已顯出「終歸於滅」的情感;「無常故苦」,這是更進一步了。一般說:受有三種或五種,人生並不是沒有樂受、喜受。不過「無常故苦」,是就徹底的究竟的歸宿說的;人生雖暫有些許的快樂,可是絕不是永久可靠的。『雜阿含』四七三經說:   「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諸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世間快樂的要隨時變化,不可保信,所以本質還是苦的。佛說,對於快樂的得而後失所感受到的痛苦,比沒有得過的痛苦要猛烈得多。所以說天人五衰相現將墮落時,是最痛苦的;在人間,先富貴而後突然貧賤,所感受的痛苦也更大。所以樂受是不徹底的。其次捨受,常人之無記捨受,是苦樂的中間性,不見得比樂受 [P39] 高。唯定中的捨受,確比樂受勝一著。常人的快樂,心情是興奮緊張的,不能保持長久,終於要鬆散而感疲勞之苦。捨受,如四襌以上的捨受,心境恬淡、平靜、寬舒、適悅,是一種與輕安相應的而更高級的。這種心境雖夠好了,可還不能徹底,定力退失後,還是要到人間三途的苦樂中去輪迴打滾。「無常故苦」,是在一切不徹底,終歸要毀滅的意義上說的。如只說無常變化,那樂的可變苦而稱為壞苦,苦的不也同樣可變樂嗎?這種苦的認識,是不夠深刻的。在徹底要磨滅的意義上看,苦才夠明顯、深刻。   其次,說明無我的理由。簡單說一句:「苦故無我」。無我,或分為「無我」、「無我所」二句。『雜阿含』中也常把它分為三句,如說色:「色是我,異我,相在」。反面否定辭則說:「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這初句是說無即蘊我,第二句說無離蘊我,第三句也是無離蘊我,不過妄計者以為雖非蘊而又不離於蘊的。如說色蘊,若執我的量大,那就色在我中;如執我的量小,那就我在色中(若我與蘊同量,沒有大小,則必是即蘊我了)。對這不即蘊而不離蘊的 [P40] 執見,佛陀破之,蘊不在我中,我也不在蘊中,所以說「不相在」。此第三句的「不相在」,又可分為二句,每蘊就各四句,五蘊就共有二十句;就是所謂「二十種我我所見」。這在各蘊的當體上說無我,比一般的分析五蘊而後我不可得的無我觀,要深刻得多!分析有情為五蘊,一合相的我執雖可不生,但色等各蘊還是實有,我執仍有安立的據點,我執仍舊破不了。這裡說的無我,純從無常觀點出發:無常變動故苦,苦就要求解決,對好的追求,不好的拒離,這離此求彼的意欲,就是痛苦。因有欲求的意志,等於承認不得自在,不自在就是無我。梵文的「我」字就是自在──平常釋我曰主宰,主宰也就是自在,含有自主而控制裁決諸法為我所有的意義。現在,諸行是變動的、痛苦的、不能自在的,所以無我。這種理論體系,純從無常出發,小至一色一心,都沒有建立自我的可能。   無常、苦、無我的反面,就是常、樂、我。根本佛教時期,正是婆羅門教發展到梵書、奧義書的階段,是梵我思想發揮成熟的時代。梵我是宇宙的大元,也是人生的本體;奧義書學者的解釋,雖極其精微玄妙,但扼要點不外說這梵我是 [P41] 常在的,妙樂的,自在主動的。他們依這梵我來說明宇宙與生命的現象。同時,經過某種宗教行為,把這常樂自在的梵我體現出來,就是痛苦的解脫,依之建立常樂的涅槃。釋尊平日不和他們爭談這些玄虛的理論,針對著他們想像中的常、樂、我,拿出現實事相的無常、苦、無我,迫他們承認。釋尊的立場,是絕對反婆羅門的。對這,我們應該切實認識!   順便一談涅槃。涅槃為佛子終究的目的所在,一切問題都歸結到這裡來。綜合上文看,五蘊法門是以無常為出發,成立苦、無我,而後達到涅槃。不過,也有不經苦、無我,而直用無常來成立涅槃的。無常是生滅義,生者必滅,一切一切,確都是滅盡之法。世人固或知之,但他們偏注重到生生不已的生的一面,忽略了滅。生生不已,佛法並不否認;但生者必然要滅,一切痛苦依此生生不已而存在,確又是赤裸裸的事實。佛法就是要在這生滅不已之中,設法使它滅而不生,以之解決一切痛苦。滅,不是佛法的故意破壞,它是諸法本來如是的必然性(法性自爾)。因有了某種特殊的因緣連繫縛著了,所以滅了之後又要生;現在把 [P42] 這連繫截斷;就可以無生滅而解決痛苦了。所以經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或依三法印,從諸行生滅無常,體解我性的不可得。眾生因妄執常、我而生死,現在能夠了解蘊性無常、無我,離常、我的執見,則因無常生滅而厭、離欲,便可以達到涅槃之滅。   還有,如『雜阿含』二六二經云:   「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 空,不僅在生滅有為法的否定上講,而更是直指諸行剋體的空寂不可得;本性空,就是涅槃。了空寂,離愛欲,而實現涅槃的當體,就是空寂。這樣,從無常說,無常是生滅義,主要的是滅義(故生老病死之死,亦曰無常);使諸行滅而不生,恢復其滅的本性,就是涅槃的當體。就無我說,一切諸法本來無我,只是眾生執著不了,故起流轉;故『雜阿含』第五七經云:   「凡夫於色見是我;若見我者,是名為行。」 諸法本來無我,能了達而不起執,歸於本性的空寂,就是涅槃。總之,不問從無 [P43] 常說涅槃,或從無我說涅槃,都不離空義,都是以空義而說涅槃的。空,不但空常、空我,涅槃的本性就是空寂。一分學者把涅槃說在離有為無常之外,把它實在化了,於是空與涅槃脫了節。須知涅槃就是有為法本性的空寂,只不過以無我、無常,經過愛盡、離欲而已。這樣,空與涅槃打成一片,一切法本性涅槃,即此一根本要義的申說。     第二項 無我為根本之處空   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處。也有分內六處、外六處為十二處的。釋尊說處法門的注重點,與蘊法門的重在無常不同,它是特別注重到無我── 空上面。『雜阿含』第一一七二經(篋譬經),說蘊如拔刀賊(顯無常義),處如空聚落。從這譬喻的意義,可見處法門與空無我義是更相符順的。   阿含中從五蘊和合假名眾生的當體,說明無我義,固亦有之;但大多是五蘊分開說的,如識蘊是我,前四蘊是我所等。又多從「無常故苦,苦故無我」,從 [P44] 無常的觀點出發展轉地來說明,即偏從主觀(情意的)價值判斷來說明的;很少從生命總體,從事實觀察上,用一種直接的方法去說明無我的。從有情自體直接辨析其空無我的,大都在處法門裡。看阿含經講的蘊與處,很容易生起兩種不同的概念:說蘊都曰無常、苦、無我,少說到空,易生我無而色等蘊法可以有的觀念。六處法門,則說到我是依法建立的;我之所以是無,因法就是假的,我沒有立腳點了。法若是常在實有,則依此法可以立我;若此法不能依以立我,必此法非常、非實。說不可執著我,必然說到法的不實。所以,從六處法門,容易生起法空的見解。   『雜阿含』二七三經裡,提出這樣的幾個問題:   「云何為我?我何所為?何法是我?我於何住?」   第一個問題,是問我的自體,就是說依之成我的是什麼?釋尊答道: 眼色為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譬如兩手和合相對作聲,如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 [P45] 將十二處分為內根與外境二類。在內外相待接觸的關係下生起識來,經中喻如兩手(根境)相拍成聲(識)。二合生識,三和合觸,有了根、境、識三的關係,就有觸(照阿含的本義看,識與根境之聯絡就是觸,與經部假觸說相近)。如是六受、六想、六思,都跟著生起了。這個就是我,就在這內外處關涉的綜合上建立曰我。六處法門確與五蘊法不同,開頭就以有情生命自體──六根和合為出發。緣起的存在,不是單獨的,人的存在,必然就有世界的存在,於是六根的對象有六境存在。有生命自體,有待於自我的外界,內外接觸,就有心識的精神活動;於是六觸、六受,六想、六思都起來了。所謂我,就是如此。   第二問題,問我的動作事業,釋尊的解答道:   「此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非恆非安隱變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謂生老死沒受生之法。」 這內外和合之假名我,是在息息流變中,毫無外道所想像的常、樂;它的事業,就是受生、衰老、疾病與死沒。 [P46]   答第三問的何法是我,則云:   「比丘!諸行如幻如炎,剎那時頃盡朽,不實來、實去。」 十二處應特重六內處,所謂「諸行」,就是這眼等六內處。它的性質,如幻、如陽燄,剎那變壞的。是因緣和合法,緣合而生,所以生無所從來。緣散而滅,所以滅無所從去。雖然有,卻不是實在的。這六處,就是如幻諸行,就是空寂、無自性的緣起。所謂我,就是這六根的緣境生起識、受、想、思來的活動的綜合;世俗諦中的我,不過如此而已。   這如幻假我,即空寂無我的道理。更提出明顯正確的說明它,就是解答第四個問題──我於何住。  「是故比丘!於空諸行,當知當喜當念空諸行常恆住不變易法空,無我我所。」 這是說:我無所住。如我有所住(立足點),所住必是真實、常恆的。但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不實不恆的,所以欲求真實的我,是不可得的。它只是六根和合 [P47] 作用的假名我,真實自體是不可得的。處法門中,特別注重到我的建立,無真實自我,唯有假名的諸行生滅。生是空法生,滅是空法滅,意義比蘊法門要明顯得多。與這經的意義相同的,還有『雜阿含』三0六經,現在也錄下來作參考。 「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眼(則是)色(陰)。此等法,名為人,於斯等法
本文档为【性空学探源 印順法師 繁體橫版 90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4053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30KB
软件:Word
页数:9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5-11
浏览量: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