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太极拳的身型身法及其在技击中的运用

太极拳的身型身法及其在技击中的运用

举报
开通vip

太极拳的身型身法及其在技击中的运用 山东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太极拳的身型身法及其在技击中的运用 姓名:赵晓峥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 指导教师:姜周存 20060407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 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 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太极拳的身型身法及其在技击中的运用
山东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太极拳的身型身法及其在技击中的运用 姓名:赵晓峥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 指导教师:姜周存 20060407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 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 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当譬举 新签字丢,氩蚕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堂撞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堂 垄L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丞谚妒 签字日期:2006年午月f7曰 々 导师签字: 5 (瓠7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倦 签字日期:200‘年午月/7曰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太极拳的身型身法及其在技击中的运用 中文摘要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内容丰富、形势多样、风格独特、 运动简便、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 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太极拳在各种健身运动项目中显示了东方文化的特色 和魅力,展示了在强身健体方面的巨大潜能。 有关太极拳身型、身法的论述是太极拳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学好太极 拳,必须注重身型、身法的要领和运动规律。身型、身法的理论最直接体现了太 极拳所要求的人体内在物质的辨证运动。研究太极拳的内涵和精义必须从最基本 的身型、身法入手。本文从太极拳身型、身法的概念界定入手,论述了太极拳身 型的具体要求,对太极拳身法的运动规律和表现形式进行了总结和系统分类。 太极拳的本质特性具有御敌制胜的技击作用。太极拳的身型、身法在攻防技 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技击是武术的灵魂,太极拳也不例外。虽然太极拳的 内涵极其丰富,有它独特的养生价值,但其精髓仍然在于它阴阳互变的技击功能。 如果丢掉了它的技击含义,则失去了太极拳的本质特征。不清楚太极拳的技击含 义,眼神不知所向、力点不知所在、身法不知如何运用,就永远难以打出太极拳 应有的气势和神韵。所以研究太极拳的身型、身法及其在技击中的运用具有一定 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身型、身法的理论研究为基础,从九个方面论述了太极拳身 型、身法在技击中的运用。 太极拳是通过源动腰脊、缠绕圆转的螺旋劲达于四稍,全身各部位协调一致, 具有内外统一、整体合一的运动方式。在这种运动方式中,躯干是四肢运动的枢 纽,是力量传递的媒介,是整体运动的关键。因此,研究太极拳的技击作用必然 要从基本的身型、身法入手。目前,国内外关于太极拳运动的研究成果已有很多。 有些涉及太极拳身型、身法的研究,内容不够丰富,论述的也不够系统和深入。 在练习太极拳时,很多人未得其要领,或效颦于一招一式,或形不似意不达,虽 常年练习却事倍功半,难以深入其境,使得太极拳应有的功能大大降低。只有从 理论上把握太极拳的精髓,才能在实践中收到好的效果。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本文先从太极拳基本的身型、身法谈起,论述了太极拳 身型、身法的具体要求和运动规律及其在技击中的运用,最后得出: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太极拳对身型的要求是:含胸、实腹、拔背、松腰、敛臀。2.太极拳的身 法运化符合三条规律:一是内外结合、以气催力。二是身法的运化必须符合躯干 各部位的生理结构和运动特征。三是周身相随、一动全动。3.太极拳身法的表现 形式有以下七个方面:立身中正、胸背开合、前后俯仰、上下提沉、左右旋转、 缠丝旋拧、斜向侧倾。4.太极拳的身型、身法在技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引进落空、舍己从人、人背我顺、周身相随等等太极拳的九项技战术的运用都离 不开保持正确的身型和合理的运用身法。 太极拳的身型、身法符合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和生理机制,有着独特的 规律性。要想达到更好的技击效果,必须按照太极拳身型、身法、技法的要求进 行科学的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掌握正确的太极拳身型、明确各种身法 的运化规律,是达到攻防技击效果的前提。系统的研究太极拳的身型、身法及其 在技击中运用的理论问题,将能有效的促进太极拳教学、训练的创新与发展,提 高太极拳练习者的技术水平,对普及推广太极拳运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太极拳;身型;身法;技击 分类号: G852.11 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hePhysicalFormandMovementofShadowboxingandTheir ApplicationtotheArtofAttackandDefense Abstract AsabeautifulflowerofChinesekongfu,shadowboxing,whichhasrichcontents, multipleforms,specialmanner,andconvenientmethod,isappropriatefortheoldand theyoung,SOithasabroadadaptabilityandprofoundmassfoundation.Along晰t11 thesocialdevelopmentandtheimprovementofpeople’Sspirituallife,shadowboxing showsitsuniqueeasternculturalfeaturesandfascination,andushersitsimmense potentialonstrengtheningpeople7Sphysique. Thediscussiononthephysicalformandmovementisanimportantelementin theshadowboxingtheory.TolearnShadowboxingwell.onemustfocustheirattention ontheessentialsoftheirbodyformandmovementandaswellthe1awofmotion.The physicalformandmovementtheoryisthemostdirectexpressionoftherequirement ofshadowboxing,thatiS,thedialecticmovementofmaterialswithinhumanbody. Theresearchonconnotationandessentialsofshadowboxingmuststartwiththebasic physicalformandmovement. Theshadowboxing’Sessentialfeaturelies’inthatfactthatoneCaneasilydefeat hisenemyinpractice.Thephysicalformandmovementarequiteimportantintheart ofattackanddefense.TheartofattackanddefenseiSthesoulofmartialarts.The Shadowboxingisnoexception.Althoughshadowboxinghasanextremelyrich connotationanditsuniquehealth.keepingvalue.itsessencestillliesinattackand defensefunctionofthemasculineandfeminineelements.Oncetheattackanddefense functioniSdiscarded,onehaslosttheshadowboxing’Sessential,thedirectionofeyes, thepointofforce,theuseofphysicalmovement.Inthatway,theoverwhelming mannerandthecharmofshadowboxingexistnolonger.Thereforetheresearchonthe physicalformandmovementandtheirapplicationtoattack.anddefensehascertain practicalsignificance. Shadowboxingisawayofmovementbymovingthewaistthroughthespiral vigorwhichtransferstofourlimbs.Thevariouspartsofwholebodycoordinate.Asa result,theinsideandoutsideofone’Sbodyunify.Inthismodeofmotion,the’torsoiS thehingeoffourlimbsmovement,themediumofstrengthtransmission,andsticking pointoftheoverallmovement.Therefore.theresearchonattackanddefensefunction ofshadowboxingmustbeginwiththebasicphysicalformandmovement.Atpresent, quiteafewdomesticandforeignscholarshavecarriedouttheresearchon shadowboxingmovement.Eventhoughsomepapersinvolvetheresearchonphy’sical formandmovementofshadowboxing,thecontentisinsu伍cient,andtheelaboration isalsonotsystematicandthorough.W11ilepracticingshadowboxing,manypeopleCan notcatchitsmainpoint,ortrytoimitatefalselythegestureandmotions,orjustact unlikelyata11.Afterpracticingforages,theywastedtheireffortbutCannotenjoythe truebeautyofshadowboxing.Therefore,thefunctionwhichtheshadowboxingshould havereducesgreatly.Onlyonetheoreticallygraspstheessenceofshadowboxing,he 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angetgoode虢ctinthepractice. Afterconsultingpertinentdata,thisarticlebeginswiththebasicphysicalform andmovementofshadowboxing.andthenelaboratesthelawofmotionandits applicationintheartofattackanddefense,andfinallygetsthefollowingconclusion: TheShadowboxingtothebodyrequestis:Containsthechest,thesolidabdomen, pullsouttheback,theloosewaist,collectsthebuttocks.TheShadowboxingbodVlaw movementconformstothreerules:OneiSinsideandoutsideunifies.wasmadurges thestrength.Transportsittothemodelofdomesticvirtueisthepubicregioninternal circulation,reallyiSmadthemovement,theformofexpressioninexternaliseach kindofbodymethodtransports.Twoisthebodvmethodutilizationmustconformto thetorsovariousspotsphysiologicalstructureandthemovementcharacteristic, cannotviolatewithit.Threeisbecauseeachkindofbodvmethodutilization interdependence,mutuallyaffects,thereforemustenablevariousspotstoachieveone kindofwholebodVfollows,thecoordinationstateofequilibriumwhichassoonas movesallmoves.TheShadowboxingbodylawmovementmanifestationhas followingsevenaspects:Setsupinthebody,openandclosethechestandback, arounddealswith,aboutraisessinks,aboutrevolves,entanglesthesilktoturnon lathetwists,isslantingothersaidleans.Finally,taketheaboveresearchasthe foundation,from”machineisinpower,theshedoneselffromtheperson”,”thewhole bodyfollows.assoonasmovedallmoves”andSOonnineaspectsindetailto elaboratetheShadowboxingbodv’thebodylawintheartofattackanddelense utilization. Thephysicalformsandmovementsofshadowboxingabidebymechanical principleandthephysiologicalmechanismofhumanbody.Ithasuniquerulesofits own.InordertoachievethebettereffectofaRackanddefense,onemustpractice scientificallyaccordingtothephysicalformsandmovementofshadowboxingSOasto achievetwicetheresult谢thhalftheeffort.Itisnecessarytocomprehendthecorrect shadowboxingmovementandthelawofmotioninordertoachievetheattackand defenseeffect.Thesystematicresearchonthephysicalformandmovementof shadowboxingandtheirapplicationtoattackanddefense.willbeabletoeffectively promotetheshadowboxingteaching,tobringforththetraininginnovationand development,toraisetheshadowboxingamateur'stechnical1evel.andaftera11to havean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inpopularizingShadowboxing. Keywords: Shadowboxing;physicalform;physicalmovement; attackanddefense Categorynumber:G852.11 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导论 1研究现状与分析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获知,目前有关太极拳身型、身法以及技击方面的研 究成果如下: 武冬、刘卉在2001年3月第1期《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发表的《杨式大 架太极拳主要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分析》一文,从生物力学角度揭示杨式大架太 极拳的技术特征,对杨式大架太极拳身型的技术要求,下肢步型的膝角等关节角 度进行分析研究,充分说明太极拳动作的技击特点。 田金龙在2000年3月第l期《南京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太极拳“引 进落空”的学理研究》一文,通过对太极劲与外力运动规律的探索,进一步分析 太极拳“轻重沉浮”的外部特征,从内外两个层次展开了对太极拳“引进落空” 技术的学理研究。 王长炎在1998年第1期《湖北体育科技》上发表的《技击手法在太极拳教 学中的运用》一文,阐述了技击教学的原则与方法。认为在太极拳的教学中,应 讲解主要的技击手法,使学生学的主动、活泼。目的是结合技击来进一步掌握技 法。 任宗方在1998年9月第3期《河南大学学报》上发表的《太极拳基本技法》 一文,论述了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尾闾中正等太极拳的 基本身型、技法。 蒋林华在2002年8月第3期《安庆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的《试析太极拳 技击运动中的力学原理》一文,着重分析了太极拳技击运动中的力学原理,使太 极拳的技术动作更趋规范化。 纪志华、黄雁平在1998年第3期《内蒙古师大学报》上发表的《太极拳八 门劲法的分析与研究》一文,认为八门劲法是太极拳运用劲力的八种方法。其中 拥劲是基础,贯穿于八法之中。拥劲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体现出来,就是所谓的太 极八法。八门劲法可以互相转化,都具有刚柔相济的特性。 陈振勇在2002年3月第一期《四川科学》上发表的《陈式太极拳发力动作 机制初探》一文,对陈式太极拳中具有代表性的发力动作“掩手肱捶"技术动作 进行了分析,说明神经系统调控下的“松紧转换"是陈式太极拳发力动作质量优 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劣的技术核心。并进一步对陈式太极拳松紧转换机制和人体机能健康的关系和作 用进行阐述,利用陈式太极拳技法中的实例说明了技法的具体运用。 冯胜刚在1998年第一期《山东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初论太极拳之“缓 慢轻柔"》一文,分析了太极拳独特的“缓慢轻柔"的运动方式,认为太极拳是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与传统武术相结合的产物,阐述了太极拳这种缓慢轻柔的运动 方式的特征、具体的技术要领、规格要求及这种运动方式的意义和作用。 姜周存在2000年9月《体育教育研究》上发表的《太极推手的力学分析及 其运用》一文,分析了太极推手的力学原理以及如何在技击中运用。文章论述了 太极推手中包含的生物力学因素,并对如何把这些原理运用到技击中做了详细的 阐述,对提高练习者的水平有很大作用。 姜周存在1999年9月《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的《论太极推 手拳架与劲力的训练方法》一文,详细论述了太极推手的拳架要求和劲力运用, 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拳架与劲力的训练方法和原则。为习练者更好的练习太极推 手提供了理论指导。 李成银在1995年第2期《山东体育科技》上发表的《试论太极推手的战术 与发力》一文,阐明了推手运动中战术的种类和运用方法,以及与发力的配合。 为研究太极推手提供了理论依据。 徐美玲在2001年12月《浙江体育科技》上发表的《呼吸在太极拳运动中的 作用》一文,阐述了在太极拳运动中,通过利用呼吸与动作意识的紧密配合,来 调节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应激性、兴奋性以及适应性。练习者在练习太极拳时采 用合理的呼吸方法,能起到提高技术水平的作用。 陈恩在2000年6月第4卷第2期《体育科学研究》上发表的《试论陈式太 极拳缠丝劲的形成与特征》一文,分析了陈式太极拳缠丝劲的形成及区分缠丝劲 的方法,结果认为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表现在上肢是旋腕转膀,表现在下肢则 是旋踝转腿,表现在身躯是旋腰转脊,表现于内里则是丹田储存、遇用外放,四 者结合起来,形成一条根在于脚,主宰于腰、丹田,而形于手足的空间旋转曲线。 说明了太极拳的缠丝劲能提高上下肢的灵活性。 索奇山、陈浩在2000年7月《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试析习练太 极拳的行功走架》一文认为,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而在内,平日行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功走架需要研究松空圆活之道。两手高低屈伸皆能灵活自如,两脚进退旋转无不 随意所欲。熟练身法,善于用意,巧于运气,日久功自深。 任思录在1995年6月第2期《甘肃中医学院学报》上发表的《太极拳对身 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一文,阐述了太极拳对头颈部、胸背部、腰腹部、上肢、 下肢各部位姿势的要求。为进一步掌握太极拳的技法,继而提高练习者的身体健 康提供了理论依据。 田林在2001年6月第5期《阴山学刊》上发表的《太极拳中圆弧形动作的 特点及意义》一文,认为太极拳上肢多呈圆形、弧形、螺旋形动作,这种动作不 仅独特并且有着的科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圆弧形动作符合人体解剖的 生理结构,符合技击中的动力学原理。 闰丽军、张薇在2005年4月《赤峰学院学报》上发表的《太极拳中的矛盾 运动》一文,揭示了太极拳的矛盾运动中的动与静、虚与实、刚与柔、攻与防的 矛盾原理。为更好的习练太极拳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国相在2002年第10期《太极世界》上发表的《太极拳的技击技术四要》 一文,论述了不引不能进,不进不能化,不化不能空,不空不能击的技击原则, 对于习练者在练习太极拳时明白其蕴含的技击含意有着很大的帮助。 李伟、沈红明在2001年3月《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试论太 极拳的技击思想》一文,以太极拳的历史和阴阳五行学、《孙子兵法》以及一些 太极拳的论著为理论依据,探讨太极拳技击思想的核心内容,指出了它们对太极 拳技击思想的影响,为研究太极拳的技术特征提供了依据。 张力在2004年9月第3期《湖南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学院学报》上发表的《技击一武术发 展的核心支柱》一文,从武术的基本涵义出发,分析了武术的本质特征和技击研 究中的两种表现形势的地位,以及技击在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技击是影 响武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武术发展的核心支柱,只有正确认识了武术的本质特 征,才能找到武术走向世界的历史发展之路。 张明科、纪志华在2004年3月第1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的《关 于太极拳控制技术的研究》一文,从运动学视角审视太极拳推手运动,将其精巧 复杂的技击手段、方法及步骤归结为控制、击打和控制击打一体技术,并从控制 技术入手,分析探讨其力学本质及一般规律。 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联聪、陈恩在2004年9月第3期《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陈 式太极拳“松”的研究》一文,对练习太极拳放松方法和遵循的规律进行探讨, 揭示了练习陈式太极拳时“松”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几种练习的方法和手段,对 完善陈式太极拳训练理论提供了一些借鉴。 ,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当前对于太极拳的身型、身法理论研究较多,但是把它们和技击结合起来系 统分析、论述的研究相对较少。如何保持正确的身型、身法?身型、身法在技击 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从身型、身法入手,进一步论述太极 拳的技击。 本文的研究意义是在太极拳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太极拳运动 中的身型、身法的运动规律及其在攻防技击中的运用,试图进一步丰富太极拳运 动的理论体系,为今后太极拳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3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 阅读了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等有关书籍,并收集和查阅了山 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 部分关于太极拳的古典著作和近几年太极拳方面的研究资料。查阅数据库中近几 年来的300余篇关于太极拳身型、身法和技击的论文,进行综合分析,全面了解 关于太极拳运动的研究现状。 3.2专家访谈法 通过和多年从事太极拳运动教学与训练的专家教授、高级教练员以及权威人 士交流,听取他们的看法和见解,开拓思路。其中有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姜周 存教授、李成银教授,德州市体委王长臣老师,山东体育学院崔志强老师,德州 民间武术拳师刘连玉等。在论文完成过程中,他们给予正确的引导,对本文的撰 写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3.3系统分析法 通过查阅太极拳的资料和听取武术名家的见解,运用系统性原则对太极拳运 动中的身型、身法及其在技击中的运用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1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正文 1.引言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是独具风骨、自成体系的--1"7人体 科学,把它看作是东方文化的一颗明珠,可说是当之无愧。太极拳与其它拳种一 样,是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它以增强体质和防身技击为主要目的。它 能够培养坚强、勇敢、果断、机智等优良的精神品质。它的动作和谐优美、富于 变化,有良好的医疗健身效果,于身心健康有很大益处。正是因为它有多方面的 功能,所以久为人民群众所喜欢。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追求强健的 体魄成为必然的趋势。太极拳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拳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增强人们的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太极拳运动的 研究成果已有很多,但大多数是侧重于谈太极拳在健身方面的内容,而对于技击 的论述相对较少。太极拳是中国武术里的一颗明珠。作为一种拳术,攻防技击应 是其最根本的本质。要想练好太极拳就必须明确各个拳式中蕴含的攻防原理和技 击技术。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同时也会影响它在健身方面的效果。 身型、身法是太极拳的基本要素。太极拳的攻防技击都是通过身型、身法的 运用来体现,而身型、身法的合理运用则是达到技击效果,实现攻防目的的方法 手段。当前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阐明和发 掘太极拳身型、身法的基本要素和攻防技击的深邃内涵,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其精 华,更科学的进行研究、教学和习练。本文从太极拳基本的身型、身法入手,对 其进行系统分类,详细论述太极拳的身型、身法及其在技击中的运用。 2.概念界定 太极拳是通过源动腰脊、缠绕圆转的螺旋劲达于四梢,全身各部位协调一 致,具有内外统一、整体合一的运动方式。在这种运动方式中,躯干部位是四肢 运动的枢纽,是力量传递的媒介,是整体运动的关键。所谓躯干部位正是指身。 身型、身法则是指人体躯干部位的形态和运动方式。通过查阅辞源和其它文献资 料得到下列相关概念和论述:“身:名词,身躯的总称。引申为人、动物的躯体, 物体的主体部分。”[11“身:物体的主干或主体部分。”【2】“身,躬也。象人之形。"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按,身的本义是指人的躯干)。“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 亦谓之身。’’【4】‘‘型:名词,类型,样式,形态。”【51身型是指人体躯干部位的形 态。太极拳的身型是指在太极拳运动中身体躯干各部位所保持的某种身体形态。 “法:名词,方式、方法。"【6】身法:指练习武术的人的身体的动作、技术,是 运动的方式、方法。太极拳的身法则是指在太极拳运动中身体躯干部位的各种活 动方法。通过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型”指的是一种外部形态。“法’’则是指运动 的方式、方法。二者有着本质区别。同时,型是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法是一个 动态的过程。太极拳的攻防技击过程正是通过这型、法二者的动静转换来最终实 现。首先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身型(彼不动,我不动),然后是运动中攻防转换的 身法运用(彼若动,我先动),最后又复归于以静制动的身型。动静转换循环往 复,从而达到攻防技击的目的。 3.太极拳的身型 3.1 含胸 胸部姿势在武术中分为三种:挺胸、凹胸、含胸。太极拳采用腹式呼吸,因 此胸部采用“含胸"的方式,即在不增加呼吸频率的情况下加强呼吸的强度和深 度,借以减除运动中气喘的现象,它跟采用胸式呼吸的运动项目的“挺胸”正好 相反。胸微收,胸部自然含蓄,两肩向前微合,即是含胸。含胸不同于凹胸的紧 张内收,含胸是胸部要有宽舒的感觉。它在肩锁关节放松,两肩微向前合,两肋 微敛的姿势下,通过动作,使胸腔上下径放长,横膈有下降舒展的机会。一般都 是胸部平正,不凹不凸的,可以很自然的形成横膈式深呼吸。 含胸的方式使腹腔和肝脏受到时紧时松的腹压运动,对输送血液和促进肝脏 机能活动很有帮助。由于胸肌的上下左右旋转运动,使含胸在技击上起了重要作 用,凡是要运用化劲的手法都离不开含胸的辅助。所以很多太极拳家都强调紧要 全在胸中和腰间运化。含胸是身型的要求,是太极拳发劲的需要。含是自然含, 只有含了以后,才能力由脊发,如果挺胸就发不出去。含胸是胸部的“蓄势”, 能含胸才能蓄势。练拳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以身带手,以手领身,顺势转圈,’ 胸也随着手转圈。这时胸肌不但起到伸缩的作用,而且起到上下左右弧形旋转的 作用,因此对健身和技击的作用也就更大了。 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把意念贯注在身型中,加上含胸的姿势,上身的身法就能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够正而不散,做到身有主宰。胸的虚实管两手,胸微内含,两锁骨微松沉,做动 作时左右胸肌交替变换虚实,就能够正确的、有效的发挥攻防作用。同时下肢虚 腿也与含胸相吸相系,使上下对称,这样虚腿便能灵活而不至于偏浮。胸这一躯 干部位,必须保持正确的姿势,不允许左歪右斜、前俯后仰。同时,另一方面又 要求它松柔,灵活,屈伸自由,旋转自如,有开有合,能吞能吐。既要中正,又 要灵活。 3.2实腹 太极拳对腹部的要求是实。要达到腹实的状态就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静, 二是松,三是沉。 静是对腹部的一种内在要求。古人称腹部为“气海”,认为气海安静,邪欲 就不能产生,可以保持精全而腹实的状态。因此很多拳论都提出“腹静”的要求。 由于“气沉丹田”的原因,腹部是时松时紧运动着的。腹部充实圆满、富于弹性, 就好像打足气的皮球,可以经受起打击。长时间练习太极拳,会产生腹内松静、 内气腾然的景象,那就是感觉到腹内产生了一种气流在旋转运动。 松是指腹部肌肉的自然放松,它是一种蓄势的状态。只有先松才能后紧,才 能最大限度的发力。腹部肌肉的放松有助于增强腹肌的韧性和弹性,有助于身法 运化和劲力发放,有助于气沉丹田。“气腾然"是腹部不断左旋右转,膈肌一上 一下的运动,功夫练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一种内在的身体感觉;“腹鸣”是内肠 蠕动与腹内气体相摩擦振荡而产生的,是生理上的自然现象,是功夫到一定程度 时自然而然体现出来的。练习者不应该刻意去追求这些现象,而应当注意放松腹 部肌肉。 所谓沉是指腹部肌肉在放松的同时,有微微下坠之感。在体内则表现为气沉 丹田。气沉丹田主要是腹式呼吸横膈肌的作用,但是姿势上的配合也极为重要。 在姿势上做到尾间中正、含胸拔背、腹部松沉、提顶吊裆、胸背部肌肉弧形下沉、 肋骨有从外往内合之意,才能达到气沉丹田的要求。腹部松沉在放劲发力时,有 助于稳定重心、增强两足力量,稳固下盘、加大爆发力,利用地面反作用力使发 出的劲力沉着松静,牵动对方重心,使之失去平衡、露出破绽,从而为我所制。 不论练拳或是推手,都应该注意腹部的松沉。在以意运劲贯穿于脚跟的一瞬间, 绝不可下蹲做势,否则就会形成缺陷、凹凸、断续之病。气势一旦出现断续,便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会形成两股劲,而不是一股劲;便不是气势鼓荡、周身相随、一气贯通。由此可 见腹部的充实、松沉是整体蓄势的关键。 3.3拔背 “含胸"和“拔背”是联系在一起的,拔背是指当胸部略内含时,背部肌肉 向下松沉,而两肩中间脊骨似乎有鼓起上提之意。经络学说中的督脉下起骶骨尾 部中央尾骨末端的长强穴,沿督脉上行至颈部背面的大椎穴,而腧穴也都在人体 的背部。腧穴是人身气血的总汇,脏腑经气都由腧穴而相互贯通。太极拳重视脊 背的锻炼,可以起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开通闭塞的作用,从而达到阴平阳秘 (阴平指体质适宜,阳秘指官能相称,即阴阳对立、互相并存的阴阳相对平衡), 由此可见脊背的重要性。太极拳讲究以气催力、节节贯穿。脊背是气血上下贯穿 的重要位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保持脊背的正确姿势有利于发力和运 劲;有利于周身相随的身法运用和上下贯穿的气血循环。 “含胸"的作用是为了有利于化劲,而“拔背”的作用是为了有利于播劲和 放劲,所以它们在技击上是蓄发相变的关系。拳理中常提到“力由脊发,,【71,“若 问此中真消息,须寻脊背骨节中"等等论述,都说明“拔背”在播劲和放劲时的 主要作用。人体脊背部位的运动幅度较小,最多不过30度,这是由其生理结构 决定的。变动脊柱的背部椎骨(以胸椎为主),能够做到从前弓形转向后弓形的 调剂活动,使得脊髓神经获得良好的锻炼。其次,是在运动时能使肩背部分的肌 肉得到更多的舒展而富有弹性,使得脊椎骨坚强有力。由此可见拔背的好处有四 点:1、可以起到支持和调节体重的任务。2、在主宰于腰的前提下同腰部联合起 来带动四肢运动,使得周身相随,“一动无有不动”。18]3、维持姿势和动作的正 确性以及中正不偏。4、在发劲技巧上同腰部联合起来能起到发动机的作用,使 内劲起于脚跟,通于脊背,形于手指。正如拳理中常说的“力由脊发"。 3.4松腰 腰部是连接上下肢体的中枢,是上下肢体转动的关键,对全身动作的变化, 调整重心的稳定,以及对推动劲力到达肢体各部分,都起着主要作用。太极拳对 腰部的要求是松、沉、直。为了防止后背内凹或外凸,腰部要求直(有往上顶和 拔长之意就能直)。腰直就表明这一转动的中轴不弯曲、不摇晃、不变形。只有 这样才能使得内劲达到支撑八面的灵活功用,而不至于偏向某一侧。偏于前后就 1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俯仰病,偏于左右则成为歪斜病。由于练习太极拳要求全身放松的原因,腰以 上的体重自然下沉,其重量全部由腰部来负担,所以腰部必须竖直才能坚强有力, 腰杆才能挺得起来。就像举重运动一样,只有腰杆挺直,才能使劲力传导通畅, 发挥最大功效,避免震伤。 太极拳对腰部的要求除了“直”还有“松’’和“沉"。腰部要求“松沉”,是 为了“气沉丹田”能够沉的充分,使得上体气不上浮,下肢稳当有力而又运转灵 活。所谓松沉,就是在放松之中有沉坠的意思。首先是放松、松开。松不是松软, 是松开、放展。松腰是有意识的使腰部关节、肌肉和骨骼达到松开、放展的状态, 使得韧带松弛、肌腱拉长、骨节张开、经脉顺畅,从而避免僵硬。在松的同时有 一种沉重的自我感觉。这种感觉应该介乎软硬之间,既不是软也不是硬。就好像 橡胶的性质:硬中有软,可以在一定程度下变形;软中带硬,变形后还可以再恢 复其本来的样子。而由松沉产生的的力,似软非软,是柔。高温溶解的铁水经过 锤炼,可以转化为钢,而这种由松沉产生的柔则可以转化为劲。欲松先沉,欲沉 先松,松沉之中有运化,运化之中有松沉,二者相辅相成。 太极拳内劲的运转要通过腰部来带动四肢,所以拳论中常常说“主宰在腰’’。 【9】拳论说的‘‘腰为车轴,气如车轮”,㈣就是要求腰部要像车轴那样的竖直、稳 定、圆转、不摇摆,徐徐转动来带动内劲和四肢如车轮般的旋转。定势时,腰和 胯微微松沉,就有助于使动作灵活、重心稳定,使内劲通过腰轴旋转的离心力来 推动四肢运转,贯注于四肢尖端。腰部不松沉,不正直,臀部就容易过于突出, 尾间也就不能中正,对”神贯顶”、“力由脊发"都会发生不良影响。腰胯松沉则 尾闾中正自然,骶骨有力,后腰命门自然松开,配合会阴内收和虚领顶劲,则脊 椎自然竖直,中气贯穿于脊柱中,上下一线穿成,上下前后皆能合住劲,转动时 自然无所偏倚。 太极拳首重身法,因此总的虚实主要在腰部,次在胸。腰部在做动作时,通 过左右腰隙的交替抽换来分清虚实。腰隙管两腿,腰隙实的一面,下边的腿也实; 腰隙虚的一面,下边的腿也虚,这是两腿与腰相随的锻炼方法。在身法运用的过 程中仍须贯彻“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原则,使实而不偏沉,虚而不偏浮。定 势时腰须下坠,有助于沉气和贯劲于四梢,桩步也更加稳定。拳论说“命意源头 在腰隙”【1l】,“腰隙”指的是两肾,俗称腰眼,古人认为肾是体内气体的源头,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所以很多拳论、拳理都说“气由肾发”。肾壮则精足、气充、神清、目明、身强, 所以太极拳强调“刻刻留心在腰间"【12】。腰中虚空则左右腰隙转换自如。左右腰 隙即左右腰肾,腰隙转换其实是左右两。肾抽换,显于外则是左右腰侧的旋转。祖 国医学认为:肾乃藏精之舍,生气之源,性命之根;气始于此亦归于此,所谓气 归丹田,其实是气归于肾。精水足气自足,若要气足,就要清心寡欲,养精保精。 两肾之间谓命门,乃气出入之门,动则出,静则入,出肾入肾是真诀。命门与两 肾之间又有阴阳两窍,命门属火,两肾属水,两窍居中调和,以达水火相济,阴 阳调和,精气转化,还精补脑。由此可见,左右腰肾抽换的重要性:一在于转换 虚实;二在于活腰壮肾:三在于精气转化。所以,习练太极拳者应“刻刻留心在 腰间”,时时想着两肾抽换,处处都要两肾抽换。 3.5敛臀 臀部的生理构造是微向外突的,但在练拳时如果过于外突,就会造成低头弯 腰的毛病,所以太极拳对臀部要求是不要过于突出而应注重向里收进,称作“敛 臀’’。敛臀是腰部松沉竖直和尾闾正中后的自然收进的姿势。但要注意向内收进 的幅度应以自然为主,过于强调收进,练成没有自然外突的臀部,反而是违反生 理上自然形态的,会减弱下肢的支撑力,造成重心不稳。敛臀的主要作用是在气 沉丹田和裆部会阴微微上提的配合下能使气团聚积于小腹,加强横膈式呼吸运动 的作用,同时能使腹肌、大小肠、泌尿系统获得有规律的锻炼,也有助于提高腹 肌的弹性和韧性。其次,敛臀后易于保持中正,不像突臀时容易扭臀,从而使尾 闯中正受到影响。尾间在骶骨附近,它是自然中正,不偏不依的,是生理上固定 的姿势,与骨盆倾斜约40—50度。敛臀后加上头部的“虚领顶劲”,全身就易于 中正安舒。所以《十三势行功歌诀》说:“尾间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U3] 0 此外,敛臀不但有利于做好平衡动作,也有利于推手时的化劲和放劲。因为 敛臀能使整个脊柱下端的尾闾内敛和沉着,这样就固定了脊柱的下端,成为整个 上体的支座,可使身体重心下降。有了这个尾阊中正的支座,使腰骶固定,则有 助于增强脊柱的灵活性和背肌的弹性,这也是劲力由脊背发出的根源。如果臀不 内敛,尾闾后凸,不中正,则会使发劲成为偏向一边的手臂劲,这种劲容易失去 平衡,不能专注一方,因为它不是发于腿,主宰于腰脊的整体劲。 1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臀部在技击中也有很大的作用。例如:为应付背后近身的敌人,或移步进身 将臀部贴住敌方小腹,配合手法,俯身将臀部上挑,使敌方从我背后前翻倒地。 另外臀部也可猛坐身后敌方的胯部或膝关节,使之倒地。 4.太极拳的身法 太极拳舒展大方、优美规范、高雅文静、内外兼修,融入了力学、中医等多 门科学的内容,具有强身健体的养生功能和防身克敌的技击功能。对于太极拳的 养生功能绝大多数论文都做了详细论述,但对于太极拳身法的系统论述却相对较 少。太极拳是源动腰脊、缠绕圆转,全身各部位协调一致的运动方式。身法是太 极拳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在攻防技击中,身法的合理运用对克敌制胜起着关 键作用。 太极拳的身法是在遵循人体生理机能的前提下,合理运用身体运动的方法。 它既符合力学的基本原理,又融入了古代中医的很多理论。而且经过历代太极拳 练习者的体悟,使其越来越科学完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将身法运 化的生理结构和运动规律进行阐述,并将身法的运动方式进行系统分类。 4.1身法运化的生理结构和规律 身法是衡量太极拳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其要旨在于强调以丹田为枢纽 的躯干部位的松柔、灵活而有力的运化功能。人体躯干部位的运动,必须符合其 生理结构、机能的客观规律。由于胸、腹、腰、臀、脊背等各个位置的生理结构 不同,从而导致了它们各个部位的运动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各个部位并不是独 立运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必须使各部位达到一种协调平衡的状 态,才能合理的运用身法。由此可以看出,要弄清身法运化的规律,首先要弄清 人体躯干部位的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 4.1.1身体躯干部位的生理结构 人体的胸部和腰部,是由起支柱作用的脊柱贯穿其间的。脊柱构成人体的中 轴,成年人脊柱共有26节,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一个骶骨和一个 尾骨,通过椎间盘、韧带连接而成。脊柱上端连着头颅,其胸段、腰段和骶尾段, 分别构成胸腔、腹腔和盆腔的一部分。脊柱中央的椎管,内藏有脊髓。脊柱两侧 为脊神经和血管的通道。如同链条一样的脊柱,对人体躯干部位的屈伸弯立起连 1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接和推动作用。按照中医理论来讲,它又是督脉上下相通之路,起着重要的沟通 作用。 从正面看,脊柱腰椎、骶椎部分最为宽阔,因为脊柱下部负重较大。从侧面 看,可见脊柱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曲线。其中颈曲、腰曲凸向前;胸曲、 骶曲凸向后。从其生理构造来看,为了保证脊柱对上体的支持作用,胸椎运动幅 度最小,颈部、腰部运动幅度较大。但是在太极拳运动中要求头部百会穴虚领顶 劲,头部不允许低头仰颌,不允许任意转动,只能随着胸部转动,所以在太极拳 运动中颈椎运动幅度不大。胸椎也只有微度的屈伸和旋转,胸腔和脊背之间的开 合幅度也较小。由此可见,身法的运化,其核心还是在于腰部灵活多变的运化功 能,仍然是拳论中所云:“主宰在腰"。而腰部的运动,又必须是以腰椎为骨干、 丹田(小腹)为动力与骨盆协同作业。而骨盆的前后左右转动,又有赖于髋臼与 股骨头之间的松活(即所谓“松胯”)。同时还有赖于腰肌、腹肌、背肌的配合。 当然,胸部、背部的开合,也不可忽视。因为它是腰劲贯穿到上肢的关键。它的 微量运动,却可以影响到上肢的大幅度运动。正因为如此,太极拳家才把“胸腰 运化”合二为一提了出来,谓之“紧要处全在胸中腰间运化”。从人体的生理结 构来看,这种提法是有科学道理的。 4.1.2太极拳身法运化的规律 丹田内转是身法运化的“万向轴",而体内真气的运行则是身法运化的“能 量流”。从人体结构和生理机能的整体性来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的运动, 都离不开各个部位的协调配合,身法运化更是如此。人体的丹田部位对胸腰运化 起着枢纽核心的作用,身法的运化离不开丹田内转的带动。所谓丹田内转,实质 上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小腹内部气体以及各种脏器的多向蠕动。这种蠕动离不开 腹肌、腰肌、髋关节、骨盆等多方面的配合,离不开内呼吸的鼓荡作用,离不开 意念力的引导作用。太极拳是内外兼修的拳种,丹田内转、真气运行是其内劲发 放运用的根源。所以应该是内外兼练,以丹田内转为枢纽轴,以真气运行为能量 流。运之于内则是丹田内转、真气运行;形之于外则是各种身法的运化。由此可 见,内外结合、以气催力是身法运化的规律之一。根据上述身体躯干部位的生理 结构可以看出,身法的运化必须符合躯干各部位的生理机能和运动特征,不能与 之相违背。否则就会造成各种错误,出现我背人顺的状态。同时,由于身体躯干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部位并不是独立运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必须使各部位达到一种 周身相随、一动全动的协调平衡状态,才能合理的运用身法。综上所述,太极拳 身法运化的规律有以下三条:一是要符合身体躯干部位的生理机能和运动特征。 二是要做到内外结合,以气催力。三是要达到周身相随、一动全动的协调平衡。 总之,身法运化是以脊柱为支柱(链条式的),以腰椎和丹田为枢纽,来保 证胸背开合,上下届伸,前后播放,左右旋转等等整个躯干部位运动的高度灵活 自由,并达到协调平衡的过程。 4.2太极拳身法的表现形式 根据上述身体躯干部位的生理结构和身法运用的运动规律,太极拳的身法应 包含以下几种运动方式:1.立身中正2.胸背开合3.前后俯仰4.上下提沉5.左右旋 转6熊丝旋拧7.斜向侧倾。 4.2.1立身中正 太极拳的练习讲究中正安舒,这是基本身法的要求。有的人常常是一起势身 体就倾斜,不能够保持中正,打起拳来也俯仰歪斜,影响练习的效果。立身中正, 既能让练习者端正体形,又能保证气血通畅,否则就淤气、憋气,容易产生疾病, 外形也不美观。一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端正是人体的最佳“本位”状态,能使 ,El,理达到平衡,压力减到最低。太极拳的各种身法都以立身中正为基础。在立身 中正的前提下才能合理的运用各种身法。身法的运化起始于中正,最后又复归于 中正。 要想立身中正首先要保持中正不偏的身体姿态。太极之道即中庸之道,不偏 不倚,无过无不及。拳法虽然是小道,却符合太极阴阳变化的大道。无论于内于 外、于神于形、于体于用,凡一阴一阳都要择中而行、一开一合都要择中而运、 一收一发都要由中而起、一虚一实都要居中而换、一动一静都要从中而变。总之, 都要以中和之道而行之,使全身上下中气贯通,周身内外一气流转。无所偏倚则 不惧他人推倒,无过无不及则不犯顶、丢、抗之病,中气贯足则物来无不顺应。 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即“中正”之谓。中正在身法上的体现就是立身中正,无 偏无倚。其中以躯体的中正为主,四肢为辅。它有四个要点: 其一在于“头正项竖,虚领顶劲”。头为六阳之首,一身之主。头正则身躯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自然中正端凝,项竖则脑后两条上下贯穿的大筋就自然竖直,中气上下流通,避 免气滞胸中。 其二在于“胸空腹实,上虚下实”。胸要松空,胸空则横隔膜下降,左右两 肋下沉,有利于胸背开合与技击。腹部自然充实,气沉于丹田则上虚下实,上体 松活圆转,下体固若磐石。 其三在于“塌腰敛臀,脊柱竖直”。腰为上下肢体之枢纽,腰要松又要虚, 腰能松虚而后能塌;塌腰又须敛臀,臀部不内收便不能塌腰。敛臀则骶骨有力, 尾闾中正。塌腰敛臀则腰劲下贯,上体虚,中部活,下体沉稳,身法运化灵活自 如,全身劲力收放自由。脊柱竖直,则后腰命门自然张开,中气贯于脊背,上下 一线贯穿。 其四在于“坐胯松沉,垂直相对”。腰劲能否下贯、周身能否相合、上下能 否相随、中气能否贯通、虚实能否转换、一身能否中正、左右能否平准皆在两胯。 胯和腰是相关联的,言胯必及腰,言腰必及胯,所以称“腰胯”。首先,两胯要 松开,松开则圆裆,所谓开胯圆裆即此意。松胯则回转灵活,上下才能台住劲。 再者要松胯下坐,能坐胯则足能平实踏地,从而可以自然抓地,落气到足底方能 稳
本文档为【太极拳的身型身法及其在技击中的运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2747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5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1-05-08
浏览量: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