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陈那论师的正量》

《陈那论师的正量》

举报
开通vip

《陈那论师的正量》关于陈那论师的正量 杭州佛学院 刚晓 一 量,究其本义,是尺度、度量,所以,关于量的说法有很多很多,比如在《正理经·第一卷·第一章·第二节》中就说有四量: 1.1.3 量有现量、比量、譬喻量、圣言量(四种)。 1.1.4 现量是根与境结合产生的,与名称概念无关的、确定无误的。 1.1.5 比量以它(指现量)为先(即有了现量之后才有比量),比量共有三种:有前比量、有余比量、平等比量。 1.1.6 譬喻量是从与已知事物的相似点中得到关于待认识事物的认识。 1.1.7 圣言量是指一个可靠的人说的话。 1.1.8 它(圣言...

《陈那论师的正量》
关于陈那论师的正量 杭州佛学院 刚晓 一 量,究其本义,是尺度、度量,所以,关于量的说法有很多很多,比如在《正理经·第一卷·第一章·第二节》中就说有四量: 1.1.3 量有现量、比量、譬喻量、圣言量(四种)。 1.1.4 现量是根与境结合产生的,与名称概念无关的、确定无误的。 1.1.5 比量以它(指现量)为先(即有了现量之后才有比量),比量共有三种:有前比量、有余比量、平等比量。 1.1.6 譬喻量是从与已知事物的相似点中得到关于待认识事物的认识。 1.1.7 圣言量是指一个可靠的人说的话。 1.1.8 它(圣言量)有两种,因为有指可见事物的,也有指不可见事物的。1 而在《数论颂》中则说有三量: 4.现量、比量、圣言量被认为是三种量,因为所有的量都被证明包括在了这三种量中。确实,可被证明之物是通过量证明的。 5.现量是(根)取境。比量被认为(有)三种,它以相和有相为基础,圣言量是可信赖之人(的言教)和(来自吠陀的)耳闻。 6.借助基于类推的比量,根不(直接)感知(之物被证明)。不能由这(比量)证明(之物)和超验(之物),由圣言量证明。2 瑜伽派的《瑜伽经》中说有三量: 7.现量、圣教量和比量是正知。3 胜论派则说量有现量、比量: 现量者——于至实之色等与根等和合之时,而有了相生。比量者——此有二种:一见同故比,二不见同故比……4 弥曼差派说有六量: 一现量,二比量,三比喻量,四义准量,五圣言量,六无体量。5 其实,古印度还有很多种量,见于文献的至少有十种量:现量、比量、圣教量、比喻量、义准量、无体量、世传量、姿态量、外除量、内包量等6。基于我们的宗教情感,我们把这些说法叫成错误的说法,即使胜论派也说只有现量、比量,我们也说它是错误的——对量的解释法是错误的。 二 在佛教中,通常的说法是三量,现量、比量、圣言量7。比如《瑜伽师地论》卷十五中说: ……现量、比量及与正教,建立顺益道理。8 接下来还有对现量、比量、正教量的详细解释,文太长,所以这里略去。在《显扬圣教论》卷六中有说: 依现、比、至教三量,极善决择智所行所知事。9 《摄大乘论·世亲释》第一卷中说: 与四道理及三量不相违故名随顺。10 这里并没有明确说三量到底是指什么,在第五卷中有说: 依证、比、圣言三量,寻求其体,实不可得。11 《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第十六卷中有说: 成因者,谓三量,一、现量;二、比量;三声量。12 三量的说法仍然是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我举一下印顺导师的例子。他在《妙云集中编之二·中观今论》中说: ……现在,就以现量、比量、至教量──也名声量或闻量的三量去说明。(第53页) 他在《杂阿含经论会编(中)》有说: 应知一切所依三量,若见、若知二种言说,是依现量;若觉言说,是依比量;若闻言说,依至教量。(第21页) 三 前边说的是外道的说法以及佛教中的通常说法,而陈那论师(梵文dignāga或dinnāga,藏文Phyogs-kyi glaṅ-po,约440—520年)的观点则是独特的:只有现量一量! 当然,一般说来都说陈那论师是二量说,在其《因明正理门论》、《集量论》等中都有论述,比如: 为自开悟唯有现量及与比量……13 接下来有对现量的论述: 谓若有智于色等境,远离一切种类、名言、假立、无异、诸门、分别,由不共缘、现现别转,故名现量……(同上) 还有对比量的论述,也就不引用了。这个《因明正理门论》相对来说,艰涩了些,可能在当时就流传不是甚广,陈那论师的弟子商羯罗主菩萨(śaṃkara-svāmin,约六世纪人)就给编了一个简编本,叫作《因明入正理论》,在开始的总纲颂中说: 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14 在这部《因明入正理论》中,商羯罗主菩萨把现量、比量、似现量、似比量给算到自悟门,但其实似现量、似比量是不能起到自悟的作用的。沈剑英先生说: 似现量、似比量旨在纠正个人认识和思维中的谬误15。 也就是说,因为似现量、似比量本意是自悟,虽然没有起到实际作用,但用心是好的。咱们中国的古人也说: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既然是论心,所以干脆就把似现量、似比量也给放到自悟里边了。 但是,把似现量、似比量给放到自悟里,是会起到负面的影响的,因为佛教毕竟是宗教,既然是宗教,就是以生命的解脱为目的的,可似现量、似比量实际上不但担负不起自悟的功能,而且搅了自悟的局,妨害了解脱,成了解脱的绊脚石。 在佛教的教义里,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的,为啥本心是自悟的似现量、似比量实际上却是走到了自悟、悟他的反面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不过这里不讨论。 到了《入论》的正文中,对于现量、比量、似现量、似比量的解说,相对于能立、似能立来说,简单多了,对于现量的论述是这样的: 此中现量,谓无分别。若有正智,于色等义,离名种等所有分别,现现别转,故名现量16。 对于比量是说: 言比量者,谓藉众相而观于义。相有三种,如前已说,由彼为因于所比义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无常等,是名比量17。 似现量是: 有分别智,于义异转,名似现量,谓诸有智,了瓶衣等分别而生,由彼于义不以自相为境界故,名似现量18。 似比量是: 若似因智为先,所起诸似义智,名似比量。似因多种,如前已说。用彼为因,于似所比,诸有智生,不能正解,名似比量19。 陈那论师关于因明的著作,著名的有八部,号称陈那八论:《观三世论》、《观总相论》、《观境论》、《因轮论》、《似因门论》、《理门论》、《取事施设论》、《集量论》,这是义净法师(635—713)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上说的。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集量论》,这部论传到藏地后,被称为《量经》20,可见其地位的崇高。根据杨化群先生的《集量论略解序》,这部《集量论》是陈那论师在后期把自己的量学思想给进行集中整理的结果。法尊法师在为此论的归敬颂“为成量故从自论,集诸散说汇为一”所作的长行解释中也说,“为欲成立诸正量故,陈那菩萨从自所著《理门论》等诸部论中,集诸散说汇于一处,造此《集量论》21”在《集量论·现量品》的开篇颂子,陈那论师这样说: 现与比是量,二相是所量22。 也就是说,现量、比量都是正量。为啥只有这两种量,当时那么多的量数,咋在陈那论师这儿都不给算作正量了呢?陈那论师解释说: 由所量唯有二相,谓自相与共相……除自相共相外,更无余相为所量故。23 这句话就解释了:因为认识对象只有二种,自相、共相,所以量只有二种就可以了。 因为《集量论》是“陈那菩萨从自所著《理门论》等诸部论中,集诸散说汇于一处”而造的,所以我们干脆就以《集量论》为本来说。 陈那论师在这儿说了现量、比量是量,是不是否定了其他的量呢?并没有!我们来看什么是量: 梵语 pramāṇa 之意译。有广狭二义,狭义而言,指认识事物之标准、根据;广义言之,则指认识作用之形式、过程、结果,及判断知识真伪之标准等。又印度自古以来,在认知范畴中,一般皆将量知对象加以认识论证,泛称为量。24 这是通常的说法。 量,其性相为“新起无欺诳的识”。25 “新证自境之知觉,为量之性相”。26 这是祖师们给出的定义。现在先不讨论“新起”、“新证”这两个字,这个定义中的主词是“识”、“知觉”,“新起无欺诳”、“新证自境”是对“识”、“知觉”的修饰限制。至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量是识、是知觉。这是大原则。对应的,还有一个叫非量,也就是“不是量”,量和非量括尽整个论域,所以非量实际上是对量的否定。 从量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外人列出的那么多种量,其实也错不到哪里去27,不过是那么些量,甚至有十多种,这个划分法子,实在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显得混乱而已,并不妨害实质。陈那论师也不过是给出了一个标准——认识对象,因为认识对象只有两种:自相、共相,所以对应的,量只要两种就可以了,也就是现量、比量。但陈那论师给出二量只是清晰明了而已,但并不能证明他的证量28。 随后,陈那论师又对现量、比量进行解释: 现量离分别,名种等合者。 此总说若识离诸分别,是为现量……29 吕澂先生说: 用离分别这一条件来限定现量的性质,是陈那论师的创见,在他以前,佛家旧说和他宗异说,都是从现量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即各种感官和它们对象接触的关系上找解释,但陈那着眼于思维的阶段,而以没有达到分别的程度为现量的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便不是真正现量,或者竟成为比量了。30 佛教有佛说佛法、佛说非佛法、非佛说佛法、非佛说非佛法的不同,其中的“佛说非佛法”是被人误解最大的。什么是“佛说非佛法”呢?其实就是佛陀所说的五蕴、十二处等,这些法虽然是佛陀所说,但实际上是世间法,是当时的世间共说,就象原子、分子是现在世间人的共说一样,这并不是佛法,这些恰巧是佛教所要破斥的对象。体现佛陀的证量的,绝对不应该是这世间法,我们不能因为释迦牟尼佛说了五蕴、十二处,就说它是佛法! 同理,体现陈那论师的证量的,并不是量的“二分”。从量这个角度来说,体现陈那论师的证量的,应该是只有现量! 我的这个说法——只有现量——能说得通吗?这里我来拉一些祖师的论述作一下虎皮。先看陈那论师自己的说法,《集量论略解》中有这样几句颂子: 迷乱世俗智,比与比所生,忆念及悕求,似现有膜翳31。 这是陈那论师列出的七种似现量,其中就有比量。 因为只有现量,比量被陈那论师给列到了似现量中,所以可以列出这样一个对应关系。 量 非量 现量 现量外一切(似现量) 量与非量括尽论域,量只有现量,则现量、现量外一切也要括尽论域。陈那论师在这里把现量外的叫成似现量,所以这里的似现量其实就是非量、就是现量外一切。 第二,在《释量论》中,有这样几句颂子: 自相一所量,观见无求义,由彼成办故32。 僧成大师对这几句颂子的解释是: 能作义之所量决定唯一自相,以诸观察有无取舍之果者,其所求义唯由自相所成办故33。 这就很明确了,只有自相,共相是增益出来的而已。 第三,在《正理滴点论广释·现量品》中,在解释“不迷乱”处有这样一句话: 如是由说不迷乱虽是排除比量……比量者,即是迷乱。由自显现本无有义而进入执著为义故。34 很明确,“比量者,即是迷乱”,它怎么符合“新生无欺诳之识”呢? 第四,在《量理宝藏论·观境品》中,有这样的话: 所量相唯一。 所知境是唯一自相故,一切取舍于有无自相转……35 既然所量只有唯一的自相,当然能量只能有现量一量了。 这都是古代的祖师的说法,现在人有没有类似的看法呢?有, 第五,比如剧宗林先生在他的《藏传因明史略》中有说: ……则陈那把“共相”与“自相”摆在一个平面上来观察显然是错误的……36 剧宗林先生作为一个学者,明确地说陈那论师错了,我作为一个僧人,不会说这样的话,我只能说这是陈那论师的方便说。 其实现与比只在“正确不正确”这一点上有相似处,除此之外,全是差别……37 这句话的前面分析了现量、比量的诸多不同之处,在最后强调了现量与比量其实是不同之处更明显。按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就是把差别处挑明,这样最易于认识。 剧宗林先生在给笔者的《正理滴点论解》写序的时候,还特意提出了现量和比量是否可以平行并列的问题38。 再举一个例子, 第六,杨新宇先生在他的《真实的存在与存在的真实相》中有说: ……比量见的东西永远是“虚假的存在”,就象不可能存在的色块人。即便是基于特异经验的高级的比量见也是“虚假的存在”……39 这句话中的“色块人”,是杨新宇先生文章中举的电视画面的例子而有的。 如此,陈那论师的正量确实只能有一量:现量。 既然陈那论师只承认一量,为啥在论典中说有现量、比量呢?按佛教义理来解释,就是度众生的方便,因为我们凡夫愚痴,不得不随顺有情的习气(或者干脆说这是按世俗层面说的)。但是自相是事物本身40,而共相是在自相上抽提出来的41,也就是说,根本就是增益!既然共相根本就是增益,与共相对应的比量又何能是(正)量呢? 附:还有一个语言与事实不重叠的问题,本文没有讨论,其后当写专文。 1 刚晓著,《正理经简释》,台北,法明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266页。 2 姚卫群编译,《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第1版,第147-148页。实际上在陈真谛法师所译的《金七十论》中,对应的颂子是这样的:4.证比及圣言,能通一切境,故立量有三,境成立从量。5.对尘解证量,比量三别知,相有相为先,圣教名圣言。6.依平等比量,过根境得成,若依比不显,随圣言则现。(见大正藏第54册第1245页下栏至第1246页上栏) 3 姚卫群编译,《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第1版,第190页。 4 汤用彤著,《印度哲学史略》,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4月第1版,第117页。 5 汤用彤著,《印度哲学史略》,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4月第1版,第146页。 6 在笔者的《汉传因明二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36-37页中有详细说明。 7 有些书中把圣言量给叫成圣教量、正教量,甚至有些给叫成声量。 8 大正藏第30册,第0356页下栏。 9 大正藏第31册,第0507页中栏。 10 大正藏第31册,第0156页下栏。 11 大正藏第31册,第0182页上栏。 12 大正藏第31册,第0769页中栏。 13 大正藏第32册,第0003页中栏。 14 大正藏第32册,第0011页上栏。 15 沈剑英著,《因明学研究·修订本》,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10月第1版,第3页。 16 大正藏第32册,第0012页中栏。 17 大正藏第32册,第0012页下栏。 18 同上。 19 同上。 20 陈那造,法尊译编,《集量论略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杨化群序第11页。 21 陈那造,法尊译编,《集量论略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第1页。陈那论师自己给《集量论》作了一个注释,法尊法师的《集量论略解》其实就是把陈那论师的自注给进行了一下编译。 22 陈那造,法尊译编,《集量论略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第2页。 23 同上。 24 佛光大辞典,电子版。 25 宝僧译,《藏传佛教般若中观因明宝鬘集》,教内流通,据序言所署时间,为2003年3月,第249页。 26 中国逻辑史研究会资料编选组,《中国逻辑史资料选·因明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第429页。 27 比如说其中的世传量,对具体的张三来说,也可以是新起无欺诳的认识,若不是的话,划到非量里就行了。所以说外人列的量,也不能说错,只不过确实是太混乱。 28 证量,佛教专用术语,此人有证量是表示此人的修行达到了某个很高的境界。 29 陈那造,法尊译编,《集量论略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第3页。 30 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三》,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7月第1版,第1576页。吕澂先生这句话其实不完整,实际上一超过这个界限,可能是比量,也可能是错误的了。 31 陈那造,法尊译编,《集量论略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第5页。 32 法称论师造,法尊法师译,《释量论》,北京,中国佛教协会1981年印行。 33 同上书,第182页。 34 胜自在慧著,韩镜清译,《正理滴点论广释》(张忠义、光泉主编,《因明·第二辑》第3页,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35 中国逻辑史研究会资料编选组,《中国逻辑史资料选·因明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第272页。 36 剧宗林著,《藏传佛教因明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62页。 37 剧宗林著,《藏传佛教因明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100页。 38 刚晓著,《正理滴点论解》,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序二》第9页。 39 重庆缙云山慈氏内学研究院编,《第一届慈氏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非正式出版),2008年9月25日印,第36页。 40 祁顺来《藏传因明学通论》(青海民族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75页中说自相是“非由声与分别假立,由自之性相极成之法,如瓶。” 41 祁顺来《藏传因明学通论》第75页中“共相”的定义是,“由声与分别假立,非自性成立之法,如虚空。”
本文档为【《陈那论师的正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72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6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5-07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