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当代战争暴力性质的思考

关于当代战争暴力性质的思考

举报
开通vip

关于当代战争暴力性质的思考 ★★世纪期刊网-专业期刊论文原文服务网站★★ 【关于我们】 世纪期刊网专业提供中文期刊及学术论文、会议论文的原文传递及下载服务。 【版权申明】 世纪期刊网提供的电子版文件版权均归属原版权所有人,世纪期刊网不承担版权问题,仅供您个人参考。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 support@verylib.com 【网站地址】 世纪期刊网 http://www.verylib.com 【网上购书推荐商家】 当当网 卓越网 读书人网 京东IT数码商城 本次文章生成时间:2011-4-30 6:25:48 文章内容从第二页开始! ...

关于当代战争暴力性质的思考
★★世纪期刊网-专业期刊论文原文服务网站★★ 【关于我们】 世纪期刊网专业提供中文期刊及学术论文、会议论文的原文传递及下载服务。 【版权申明】 世纪期刊网提供的电子版文件版权均归属原版权所有人,世纪期刊网不承担版权问题,仅供您个人参考。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 support@verylib.com 【网站地址】 世纪期刊网 http://www.verylib.com 【网上购书推荐商家】 当当网 卓越网 读书人网 京东IT数码商城 本次文章生成时间:2011-4-30 6:25:48 文章内容从第二页开始! 请将本站向您的朋友传递及介绍! Reflections on the Violent Nature of Contemporary Wars 关 于 当 代 战 争 暴 力 性 质 的 思 考 · 46- 口 曹煜阳 内容提要:当代战争的暴力特征呈现新的面貌。暴力直接 目的 震慑性、实现过程的不对称性、作用效果的高效性等,更加突出地展 现了战争暴力性质,不是使战争发生了“慈化”、“软化”和“人道化” 的异变。正确认识经济方式转变和军事变革对战争暴力形式的影 响,对于理解战争依然是政治的继续这一基本的战争规律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战争形态 战争性质 中图分类号:E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492(2003)04一OO46 — 07 作者:曹煜阳,军事科学院军事思想博士生 推荐者:梁必骚,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少将,博士生导师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人类社会的战争形态从机械化战争迈开 了向信息化战争转型的步伐,海湾战争开启了这一转型的序幕,伊拉 克战争则使人们窥见了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雏形。战争面貌的巨大变 化使战争的暴力性质问题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特别是伊拉克战争 结束后,这个问题更加尖锐地摆在人们面前。“低伤亡”理论、“非接 触”作战、“嵌入式”报道、“人道化”战争等新的现象成为军事评论和 社会舆论普遍谈论的话题。这些都涉及军事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即如何看待当代战争的暴力性质问题。我认为,当代战争的暴力表 现形式虽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但战争的暴力性质并未改变。正确 地认识这种“变”与“不变”,对于深刻认识当代战争的本质以及发展 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 、 当代 战 争 的暴 力性 质 的 表现形式呈现 出新 的面貌 战争的暴力性质是指战争的要素、过程和后果都具有明显的对 抗性、破坏性和残酷性特征。战争的暴力性质正是通过这些具体的 曹煜阳:关于当代战争暴力性质的思考 医圆圈 表现形式得以彰显的。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 战争过渡的过程中,战争的目的、手段、过程均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集中反映了当代 战争暴力性质的新面貌。 1.战争暴力的直接 目的呈现 出震慑性。 战争的目的是摧毁敌人的抵抗意志。在不同战 争形态,贯彻战争目的有不同的表现:机械化战 争及其之前的战争形态都把“消灭敌人,保存 自己”作为直接的战争目的;而信息化条件下 的战争则以“震慑敌人,保存自己”作为战争的 直接目的。它将战争的主要攻击对象转向敌方 具有战略凝聚力的目标和作战重心,把推翻对 方的统治阶层和政权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确定为主要作战目 的,从总体上对敌人进行震慑,从而摧毁敌人的 意志,瓦解敌人的抵抗。它不再像以往的战争 那样,以单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或简单地瓦解 敌人的战斗力为根本法则。战争过程可以不通 过量的积累来达成质的变化,数量对抗转化为 质量对抗,战争成为达成政治、经济目的的更加 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在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科索沃战争的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时,盟军空军司 令指出,在“联盟力量”行动中,为北约的胜利 铺平道路的是对塞尔维亚的作战重心实施战略 打击,而不是消灭在科索沃的塞尔维亚坦克与 部队。打击这些重心严重瓦解敌人的意志或战 斗能力。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美军同样先是 轰炸塔利班的防空目标,接着轰炸塔利班的油 料、军械、物资等战略储备目标,然后轰炸塔利 班电厂、电视台等政治经济目标,最后才大规模 轰炸塔利班的前线武装人员、重武器等战术目 标。塔利班武装在美军的轰炸下迅速土崩瓦 解。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首先采取“斩首行 动”,而后主力直取巴格达,在短期内使敌方政 权崩溃,迅速达成战争目的。“美军这次没有 采用过去战争中歼灭敌人的战略,而是集中兵 力打击伊拉克领导层及其权力支持系统。”①战 争的目的超越了战役、战术目标而具有了战略 意义。 2.战争暴力的实现过程呈现出不对称性。 由于当代战争是机械化战争与信息化战争并存 或交织的战争,因此新的战争暴力实现形式与 旧的战争暴力实现形式在同一次战争实践中呈 现,暴力实现过程呈现出不对称性。信息化战 争形态要求战争暴力的实现遵循新的法则,如 快速性、决定性、精确性、低伤亡、体系对抗、质 量对抗等;而机械化战争形态则仍强调实现持 久消耗、数量对抗、消灭有生力量等目标。 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 伊拉克战争中,敌对双方追求着不同的暴力实 现方式:美军和北约都尽量发挥空中力量的优 势,集中并精确地摧毁敌方重要战略目标,力图 使敌人屈服,并尽量避免附带损伤。而伊拉克 与科索沃则将希望寄托在传统的地面部队常规 决战的方式上,期望实现持久作战、大量杀伤敌 军的目标。随着世界范围内新军事变革的深入 发展,各国都把以信息化为本质的高技术战争 形态作为战争准备的基点和目标。新的战争形 态的日益成熟,预示着与其相适应的战争暴力 表现形式将登上战争舞台并成为主角。同时, 在旧战争形态向新战争形态过渡的长期发展过 程中,不同的战争暴力实现方式将共存,使得同 一 场战争中双方追求的暴力实现方式呈现出不 对称性的特点。 3.战争暴力的实现手段呈现出复合性。 当代战争暴力的实现手段复合化,火力战、心理 战、网络战、电子战等多种手段交相呼应,融为 一 体,形成整体性打击力量。一方面,高技术武 器的使用,增强了火力战的威力。武器作为实 现暴力意志的根本手段,其发展和更新标示战 争运动水平的高低,也最终决定暴力实现方式 的差别。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转变, 决定“精确作战”成为基本指导思想,高技术武 器成为战争中的主角和宠儿,“非接触”成为基 本作战形态。通过使用C‘ISR系统与精确制导 武器,使信息与火力高度结合,极大地强化了火 力战的威力。另一方面,心理战、电子战、网络 战等新作战样式同火力战结合在一起,强化了 ① 《美军方开始评估伊拉克战争),栽《参考消 息》,2003年 4月 18日。 · 47· 中■军■科掌 2003年第4期 第16卷第4期 战争暴力手段。美军非常重视利用大众传媒来 扰乱敌军心、瓦解敌士气。他们或是展示高技 术武器增加敌人心理压力,或是妖魔化对手及 其领导人以获得支持,或是威逼利诱以分化敌 方阵营,或是使用现代传媒手段强化对己有利 对敌不利的信息。美军还利用电子战、网络战 造成敌方雷达迷盲、通信中断、指挥瘫痪、武器 失控,等等。新的战争样式同传统的火力战结 合在一起,拓展了战争暴力的实现方式,增大了 作战效能。 4.战争暴力的作用效果呈现 出高效性。 当代战争同以往战争相比,战争暴力的作用效 果更加高效:兵力节约、进程加快、伤亡减少、附 带损失小、作战效能高。同冷战前各次战争中 动辄千万人死亡的状况相比,当代战争伤亡率 大大降低。海湾战争中参战的50万美军中只 有 184人死亡,伊拉克方面估计约 8万 ~10万 人死亡。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大约2000人死 亡,北约则无人伤亡。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 死亡人数不超过200人,伊拉克在开战头一个 月就有 3240名平民丧生①。两次世界大战及 其后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苏联 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两伊战争等,都经年累 月,历久不息。而海湾战争只有 42天,科索沃 战争历时 78天,阿富汗战争进行了两个月左 右,伊拉克战争只打了一个多月。与此同时,兵 力趋于节约,作战效能却前所未有地提高。伊 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总兵力为24万左右,约为 海湾战争时的三分之一,担任进攻任务的美军 只有 6.5万人左右,同35万伊拉克陆军的比例 为 1:5.4,按照传统攻防作战理论 ,攻方应为 守方的3~5倍,而现在守方却为攻方的5.4 倍。②高质量的军队极大提高了作战力量使用 的效能。不仅如此,由于综合运用兵力机动、精 确打击和信息优势,使得作战行动更加“基于 能力与效果”。海湾战争中,“战斧”式巡航导 弹能识别伊拉克掩体并破门而入摧毁之,多国 部队在巴格达摧毁了大约50个军事目标,却没 有对城中其他 50万个建筑和设施造成大的损 害。阿富汗战争中,一架装载十几枚智能导弹 · 48· 的B一52轰炸机摧毁目标的能力,相当于海湾 战争期间一个由 18架 F一16战斗机组成的空 军中队。到伊拉克战争 时,“斩 首行动”中 100%使用精确制导炸弹,“定点”攻击了萨达 姆的藏身之处、高官官邸、共和国卫队等战略目 标,作战效能很高。 二 、当代 战 争依 然是 暴 力 与 暴力的对抗 虽然战争暴力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如此大的 变化,但暴力作为战争的根本特质,其实质并未 改变。只要战争依然存在,其暴力性质就会存 在。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不难看到对抗性、破 坏性、残酷性依然贯穿当代战争的始终。 1.战争作为敌我对抗最高形式的实质没 有改变,暴力 目的始终明确。战争是使用武力 迫使敌人服从 自己的意志的暴力行为,战争作 为“流血的政治”,始终未改变它的暴力本质。 暴力性是战争与生俱来的性质,也是贯穿战争 始终的性质,这是由战争作为敌我矛盾对抗发 展到最高阶段的特征所决定的。在当代,每一 场战争的具体目的有所不同,有的是为了打击 地区霸权 ,有的是为了争夺石油利益,有的是为 了推翻敌对政府,等等,但这些战争的根本目的 均是为了摧毁敌对力量的意志,使其屈服于战 争发起者的意愿,敌我对抗的本质并未改变。 正因为如此,当代战争的对抗性、破坏性和残酷 性也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消除。“现代战争有时 把攻击目标锁定在民用设施上,如第二次世界 大战期间对德国德累斯顿和东京的狂轰滥炸 ⋯ ⋯ 总体来说,信息战也许能避免常规热战的 流血和伤亡,但任何战争都是残酷的,而这一点 ① 据报道:从 3月20日至 4月20日,仅伊拉克 医院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的平民死亡人数为3240名。转 自《美公布伊 拉克战争伤亡情况》,《参考消.~.}2003年6月12日。 ② 樊高月:《美军对伊作战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栽《外国军事学术》,2003(6)。 曹煜阳:关于当代战争暴力性质的思考 窟圃圈 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D美军在 自海湾战争以 来的历次战争中都实现了低伤亡的目标,但在 总结教训时,却特别指出战争的暴力性,“没有 理由要造成更多的死亡,但却有十足的理由让 国防部教育公众,使他们懂得战争真正的危险 性,并在公开宣传中强调任何一场冲突中都存 在死亡的可能。”②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交 战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暴力对抗形成严重的不 对称;如果双方势均力敌,则战争中的暴力对抗 形式将更为激烈。在未来信息战中,由于战争 形态的改变,完全有可能出现“兵不血刃”的状 况,但这必然以双方军事力量的对峙为后盾,战 争的暴力基础并未从根本上被推翻。那种认为 高技术战争已经“慈化”或“非暴力化”的认识 未免过于片面。 2.各种新式武器不断提高打击和杀伤能 力,暴力手段得以强化。海湾战争中,双方使用 了许多新式武器,美军使用的“战斧”式巡航导 弹射程达2500千米,精度差小于30米。“爱国 者”导弹和“西北风”式导弹都具有极强的摧毁 目标的能力。包括F一117A隐形轰炸机和B一 52战略轰炸机在内的各式战机,均具有不同以 往的作战能力。伊拉克拥有的“火毯”油气弹 破坏力相当于常规炸弹的1O至20倍。科索沃 战争中美国和北约首次使用 B一2隐形轰炸 机、石墨炸弹、感应引信武器、联合防区外武器、 联合直接攻击弹药,以及更先进的精确制导武 器等。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又首次使用了新型 集束炸弹,这种新型的精确制导集束炸弹对风 速和其他天气因素的干扰进行了修正。较先进 的双用途集束炸弹,其子炸弹不仅有击穿 125 毫米装甲的破坏力,而且爆炸后形成的碎片可 以在足球场大小的范围内产生巨大的杀伤力。 除此之外,美军还使用了几种威力更大的新型 炸弹,例如GBU一28型钻地炸弹,采用 GPS制 导,可穿透 30米厚的土层或 6米厚的混凝土, 摧毁防普通原子弹的掩体。再如高空危爆弹, 空爆后产生的热冲击波可摧毁和杀伤300米范 围内的所有 目标。新式武器对敌方军队具有巨 大杀伤与震慑作用。武器装备的发展直接强化 了战争暴力手段。 3.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暴力后 果更加严重。当代战争使用的许多武器对人类 生存环境的破坏是致命的。从海湾战争到伊拉 克战争,都使用过贫铀弹。贫铀弹爆炸后产生 的细微颗粒将长期破坏生态环境,并对人体带 来多种伤害。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对诺维萨德、 贝尔格莱德和潘切沃等地的石油化工厂轰炸 后,导致多瑙河上出现了长 15千米、宽 4OO多 米的石油污染带,河中沉淀物的重金属含量平 均超标两倍,其中锌的含量超标20到25倍,对 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海湾战争结束 后,参加这一战争的美军,一部分人回国后不久 便感觉身体欠佳、四肢乏力、全身疼痛,严重者 还出现脱发、呼吸困难和记忆力严重衰退等症 状。人们给这种在医学典籍中无从查询并使医 学专家们一筹莫展的怪病,起名为“海湾战争 综合症”。而伊拉克战争则很可能使“海湾战 争综合症”的患者人数激增。同时,核、生、化 武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威胁更是灾难性 的。核冬天的阴影、人类基因的改变等对人类 社会长远发展的威胁,难以从根本上消除。 三 、正确 认识 当代 战争 暴 力 性质 及 其 新 的 表 现 形 式 的 辩证 统一 战争是社会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有自身 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逻辑。正是由于经济 水平提高、政治文明进步、科学技术长足发展等 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使当代战争的暴力性质改 变了其表现形式。但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还 未达到从根本上消除战争的地步,因而战争作 为敌我对抗矛盾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暴力性质 依然没有改变。 ① 韦奇 译:美 《Time)周 刊 与 《San Francisco chrmficle),《国外科技动态》,1996(5)。 ②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科索沃战 争》(中),78页,军事科学出版社,20O0。 · 49· 中一覃事科掌 2003年第4期 第 16卷第4期 1.战争领域的变革直接促成战争暴力表 现形式发生变化,但战争表象的变化不能掩盖 战争的暴力性质,因而必须切实认清战争的发 展与实质。战争在不同时期有明显的代次差 别:金属化战争、火药化战争、机械化战争都是 以体力角逐或以枪炮及各种作战平台为手段的 接触式战争;20世纪后期萌芽的信息化战争则 是以高技术武器为媒介的非接触或非线式的新 型战争。处于同一代次的战争,其暴力表现形 式基本相同。不同代次的战争,其暴力形式则 有所区别。而在战争形态转型的过程中,非对 称性战争往往是必然现象,这也决定了转型期 战争暴力实现方式的非对称性,即处于不同战 争形态的军队追求并承受着不同的战争暴力实 现方式。在金属化战争向火药化战争转型、火 药化战争向机械化战争转型的历史时期发生的 战争,同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型时期发 生的战争一样,都是非对称性的。1898年,在 英国陆军元帅基切纳率军镇压埃及马赫迪起义 的恩图曼战斗中,英军凭借先进的武器,半个上 午就消灭了 11000名伊斯兰教钵僧,而自己的 部队只损失了48人。两次鸦片战争,英军或英 法联军出动兵力最多时不超过 1.7万人;八国 联军入侵时的京师保卫战中联军只死伤 450 人,清军死伤4O00余人,义和团伤亡更多。战 争的非对称性决定了强弱双方承受的暴力后果 极为不同。 当代战争由于对抗双方的军事实力具有明 显的“代差”,由此决定当代战争也往往是非对 称战争。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和控制权的发达国 家,利用其军事技术上的优势,在战争中积极发 挥机动和灵活性的作用,改变了消耗战和单纯 暴力杀伤在战争中的地位,率先实现了战争暴 力形态的改变。而战争中处于劣势的一方,其 战争实践仍然带有以往战争实践的显著特点, 机械化及前机械化战争中的暴力形式仍然居主 导地位。但只要战争爆发的基础还存在,战争 就不可避免,战争形态的改变也不等于改变了 战争的暴力性。同时,还应看到,人类社会的发 展又将从根本上消灭战争产生的土壤,伴随着 · 50· 暴力表现形式变化的战争形态的演变,又必然 成为这一质变过程中的量的积累过程。 面对当代战争的变化,首先要使思想观念 与思维方式转变到与新的战争要求相适应的轨 道上来。如果依然用机械化甚至于前机械化战 争形态的经验和观念去看待、分析和应对当代 战争甚至信息化战争,必然遭到失败。这一时 期,强者与弱者的对比十分明显,战争主导权发 生转移,弱者很难通过数量优势来弥补质量的 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弱者要保障国家安全,从 根本上说,必须把握军事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 进行军事领域的改革和建设。20世纪 50、60 年代,中国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国防基础 和军队战斗力都处于非对称的地位,但正因为 这一时期我们瞄准了当时最尖端的核技术、卫 星技术、导弹技术,下大气力抓住这些“龙头”, 才保证我们在不对称的实力背景下,取得了与 霸权主义国家进行对等较量的国际地位。面对 当前战争形态的转型,以及由此带来的战争暴 力实现过程中的新面貌,我们同样要瞄准世界 新军事革命的制高点,努力实现军队现代化跨 越式发展的双重历史任务。 但我们也要认清自身所处的实际环境,要 以具有超前性的理论为牵引,以现实条件为基 础,应对当代战争的巨大变化。美国防部长唐 纳德 ·拉姆斯菲尔德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闪击战的革命性和创造性不在于德国人所拥 有的新能力,而在于他们把新能力和现有能力 结合起来的前所未有的革命性方式。同样,在 阿富汗的马扎里沙里夫之战中,作战方式也发 生了一次变革。联盟军队使用了从最先进的激 光制导武器到老式的已有 40年光荣历史的 B一52轰炸机⋯⋯甚至最原始的骑兵等现有军 事能力,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它们结合起来运 用,给敌人的阵地和士气以毁灭性打击⋯⋯”④ 这意味着,即使是高级战争形态依然需要根据 己方和敌方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战争样式 ① (美)唐纳德 ·拉姆斯菲/g.德:《美国军队21 世纪的发展方向》。 曹煜阳:关于当代战争暴力性质的思考 圜圃圈 和作战力量组合,通过多种暴力实现方式达成 战争目的。 2.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成战争暴力表 现形式的变化,但经济利益矛盾的存在与发展 依然从根本上规定着战争的暴力性质,因而不 能脱离经济的深层影响来认识战争。战争的根 本目的受制于经济利益目标,战争的形态又从 根本上受制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 对战争暴力性质及其表现形式具有基础作用。 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认识到时代的发展对 战争领域的新要求,并从根本上理解战争在当 代发生如此巨大变革的原因。 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经济对战争形态的 要求完全不同,信息时代的战争形态又同这二 者有根本差别,不同经济发展方式促使战争暴 力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在农业时代,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取决于人口、土地、生产工具等有形 生产要素的数量,因此,掠夺和占有这些生产要 素成为战争的最终目的,这必然要求战争中攻 城掠地,屠杀敌人,占有财富,而与这种生产力 水平相适应的金属兵器和火药兵器使得战争异 常残暴。在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 立使得对资源、市场、资金、劳动力的争夺日益 激烈,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发展和扩 散,战争无论在规模和影响上都达到前所未有 的程度。这一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进步,武器装 备的杀伤力也登峰造极,特别是核武器的出现 使人类面临毁灭的危险,战争暴力也向无限化、 极端化发展,人类因战争而遭受了难以估量的 损失。在信息时代,由于经济增长的方式较以 往发生了变化,拥有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和掌 握具有垄断意义的高新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 决定性因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从客观上加 深了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的联系。传统的战争 暴力方式难以在这种新的经济条件下获得最大 利益,突出有限性、震慑性、速决性的新暴力方 式因符合时代要求而占据主导性的地位。 但无论哪种社会经济条件下的战争暴力方 式,均不能改变战争暴力的性质。本质上,战争 暴力源于经济利益的对抗,这种经济利益对抗 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物质利益对抗,它也是不 同生产方式之间的对抗。在经济利益矛盾依然 存在的条件下,战争必然成为其最终解决方式, 因而必然具有暴力性。 3.政治因素对战争暴力表现形式的制约 作用突显,政治对抗作为引发战争的直接因素 始终决定着战争的暴力性质,战争依然是政治 的继续。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实现政治 目的 的工具。当代战争具有快速、有限、强度高、伤 亡小的特点,因而能在短期内就迅速达成政治 目的。战争暴力的表现形式变了,但其服务的 对象没有改变,当代战争成为在新的时代条件 下贯彻政治目的的最佳手段。世界政治文明在 决定战争问题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 面,国家政治对战争暴力的制约作用有所增加。 一 国内不同政治派别的反对意见及各种反战力 量的兴起成为制约战争暴力的重要因素,参战 国的国内政治压力空前增大。特别是对己方人 员伤亡的承受能力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程度,都成为发动战争时不能不考虑的制约性 因素。如果己方伤亡超出民众的承受能力,或 是发动战争的理由不够充分,则战争的合理性 与合法性就会受到怀疑,这迫使战争发动者要 尽力美化发动战争的借口,并降低战争暴力对 己方的损害程度。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英国 内关于政府是否利用或制造假情报,误导国家 投入战争的质疑,明显地影响到政府的可信度 及其地位的稳固,这表明,现代国家的民意对战 争的制约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另一方面,联盟 政治对战争暴力的实施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军事同盟中的各成员国由于各种原因,对具体 的暴力打击目标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可能持不同意见。为协 调各成员国的利益,军事同盟必须在暴力实施 方式上达成妥协。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的 目标选定和军事行动还要受到各个欧洲国家的 制约,它们有权否定选定的打击目标,甚至否定 某些打击任务。”① ①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科索沃战 争》(中),4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 5l· 中一军■科学 2003年第4期 第 16卷第4期 更重要的是,国际政治与国际社会成为制 约战争暴力的重要因素。国际法、国际条约、国 际组织,都是参战国必须考虑的政治因素。海 湾战争中,美国千方百计使联合国通过相应决 议,并争取到大多数西欧国家和 日本及阿拉伯 国家的支持。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 约绕过联合国发动了战争,受到国际社会的强 烈谴责,最后也不得不回到联合国政治解决的 道路。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国最大限度地谋求 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而且使联合国同意美国 可以单方采取反恐行动,从而使本 ·拉登和塔 利班势力陷入空前的孤立。伊拉克战争中,美 国虽然最后选择了同英国单独动武,但在战前 及战中仍积极谋求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承认,战 后也不得不缓和同法、德、俄等反战国家的关 系。只有缓解了国际政治压力,战争发起国才 能比较顺利地实施战争暴力。不仅如此,在实 施过程中追于种种压力,还不得不调整暴力的 实施方式,不得不顾及人道主义灾难问题。 从短期看,国际政治对战争的制约作用有 所减弱。这主要是因为,国际战略格局对超级 大国的遏制作用降低,但这种情况并不能够持 久。联合国的前身——国际联盟的成立是大国 操纵的结果,是强权政治的工具。但随着时代 的发展,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显著变化, 日益朝着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前进。历 史的进步包括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多元。 这些改造世界的客观力量并不以大国的意志为 转移。逆世界潮流而动,只会导致包括大国在 内也难以承受的恶果。当前,各国虽然难以撼 · 52· 动美国一超独霸的地位,但还是通过寻求合作 以保障各自利益;即使是美国,也仍然希望最大 限度地争取支持者。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 争,美国都不遗余力地建立最广泛的联盟。英 国舆论也认为:“伊拉克危机证明了多边机构 对于全球舆论的非凡影响。一个又一个国家的 民意调查表明,如果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二份 决议,舆论就会有30%至40%倾向于支持军事 行动。由于美国的立场明显缺乏国际合法性, 因此美军无法从土耳其领土上开辟第二条战 线,而战争费用很可能主要落在美国头上。”因 此,要看到国际政治对战争的遏制作用具有两 面性,尽可能争取形成对霸权主义进行制约,从 而遏制战争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梁必驶主编.军事哲学.北京:军事科学 出版社 ,1995 2 梁必驶,赵鲁杰著.高技术战争哲理.北 京:解放军出版社,1995 3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海湾战 争.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 4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科索沃 战争.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5 李巨廉著.战争与和平——时代主旋律 的变动.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收稿日期:2003—06—28 责任编辑:王生荣 ☆ ☆ ☆ ☆ ☆
本文档为【关于当代战争暴力性质的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1572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7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5-05
浏览量: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