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_汉书_贾捐之传_所见商代疆域考

_汉书_贾捐之传_所见商代疆域考

举报
开通vip

_汉书_贾捐之传_所见商代疆域考 �读史札记 � �汉书 �贾捐之传 所见商代疆域考 李 ! ! 民 商代的疆域问题, 是一个令人迷惑但又十分注目的课题。由于文献之匮缺与考古发掘的局 限, 遂使这一问题长期以来游移不定, 甚至人言言殊, 各执一词。有一种意见认为, 商代的疆 域范围不大, 大致应如 �战国策�魏策 中所说 ∀左孟门而右漳滏, 前带河, 后被山#, 其范围 当在今之河北的南部, 河南的北部与中部。又有一种看法以为, 商代的疆域很广, 应与 �淮南 子�泰族训 所言相符, ∀左东海, 右流沙, 前交趾, 后幽都#, 其地范围几乎等...

_汉书_贾捐之传_所见商代疆域考
�读史札记 � �汉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贾捐之传 所见商代疆域考 李 ! ! 民 商代的疆域问题, 是一个令人迷惑但又十分注目的课题。由于文献之匮缺与考古发掘的局 限, 遂使这一问题长期以来游移不定, 甚至人言言殊, 各执一词。有一种意见认为, 商代的疆 域范围不大, 大致应如 �战国策�魏策 中所说 ∀左孟门而右漳滏, 前带河, 后被山#, 其范围 当在今之河北的南部, 河南的北部与中部。又有一种看法以为, 商代的疆域很广, 应与 �淮南 子�泰族训 所言相符, ∀左东海, 右流沙, 前交趾, 后幽都#, 其地范围几乎等于秦、汉时期。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 商人既然继承夏代的疆域, 因此 �禹贡 的 ∀九州# 也是商代的势力之所 至, ∃ 这个范围就更大一些, 超过了 �淮南子 的说法。 研究商代的疆域, 应先找出一条可信的文献为切入点, 并参照其他文献, 特别是与考古发 掘资料相整合, 为寻求解决这一问题另辟一条途径。鉴于此, 笔者认为汉代人使用历史文献是 比较慎重的, 而且他们手中掌握和收集了大量的有关先秦时期的文献资料, 以至形成了汉代的 典籍。两汉时期的典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史记 、�汉书 皆为其典型。这些可信的文献能 经得起长时间的历史检验。准此, 笔者选择 �汉书 �贾捐之传 中所记载的商代疆域为切入点, 并结合相关文献及考古资料, 对商代疆域进行如下探索。 一 ! 贾捐之所言商代后期的域限 贾捐之是贾谊的曾孙, 西汉元帝时的名儒。他博学强记、精通经史。当此之时, 西汉王朝 正在大规模地搜集、整理和校勘先秦典籍。无疑, 身为待诏金马门的贾捐之, 手中掌握了大量 的先秦典籍资料, 在他应答汉元帝的奏对中足以看出他能旁征博引, 对先秦史、先秦典籍运用 娴熟。最为难能可贵的是, 在奏对中贾捐之多处征引先秦时期有关域限 (即后世所说的疆域) 的实例。在先秦的典籍中, 只要涉及当时的域限, 绝大多数文献只是笼统提及, 不能确指, 往 往给人以模糊的概念。而贾捐之在奏对中却能常常依据先秦文献, 说出先秦时期的具体域限。 兹举例如下: 臣闻尧、舜, 圣之盛也, 禹入圣而不忧, 故孔子称尧曰 ∀大哉#, �韶 曰 ∀尽善#, 禹 曰 ∀无间#。以三圣之德, 地方不过数千里, 西被流沙, 东渐于海, 朔南暨声教, 迄于四 海, 欲与声教则治之, 不欲与者不 治也%%武丁、成王, 殷、周之大仁也, 然地东不过 �160� ∃ 邵望平先生在 � &禹贡∋ ∀ 九州# 的考古学研究 (载 �考古学文化论集 2,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8 年) 中认为: ∀ 考古学已证明商王朝的势力、影响所及已达于 (九州) 。# 江、黄, 西不过氐、羌, 南不过蛮荆, 北不过朔方。是以颂声并作, 视听之类咸乐其生, 越裳氏重九译而献, 此非兵革之所能致。及其衰也, 南征不还, 齐桓捄其难, 孔子定其文。 以至乎秦, 兴兵远攻%%然地南不过闽越, 北不过太原。∃ 这是一篇贾捐之向汉元帝谏言止兵、重教化、重安抚的奏对, 其中所引的三个例证, 都涉及域 限问题。他说到尧、舜、禹时期, 则认为西到流沙, 东到海, 北到朔, 南到岭南, 那只是尧、 舜、禹时期的文化影响所及, 绝不是指其统治范围, 在奏对中明言欲与 ∀声教# 则治, 不欲与 者则不强治。∀声教# 范围, 乃是指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圈。�汉书�贾捐之传 颜注曰: ∀言皆 有德可歌颂。# 这与我们今天所掌握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相互影响范围十分合拍。再看奏 对中的第三例, 说秦时疆域北到太原 (即大原, 今之河套一带) , 南到闽越, 这则是秦王朝的统 治区域 (即疆域) , 在秦王朝的行政区划之内, 正与今天所掌握的秦王朝疆域范围的资料相符 合。至于第二例, 则说的是商代后期与周代前期的统治区。这也十分符合商代后期与周前期的 历史实际, 特别是对商代后期的行政管理所及, 给予了具体指实。 有商一代的统治域限是历来所十分重视的一个有待深入探研的课题。由于其问题十分复杂, 加以文献之不足征, 而不同的文献又从不同的角度涉及这一问题, 因而歧说纷起。有的文献说 ∀殷纣之国, 左孟门而右漳滏, 前带河, 后被山。# ∗ 那说的是商代后期的王畿, 即直辖区。有的 文献说: ∀殷之地, 左东海, 右流沙, 前交趾, 后幽都。# + 这显然是指殷王朝的影响所及的地 区, 而不是指其统治区, 与上述所言 ∀声教# 相类。贾捐之奏对中所说的 ∀ 地东不过江、黄, 西不过氐、羌, 南不过蛮荆, 北不过朔方# 则指的是商代的政治统治域限, 指的是商王朝行政 所及、信息所达的范围, 是后世所概括商代疆域的最具体、最确切的文献记载。 可见, 至商代后期在商王朝域限问题上, 实际存在着三个层次: 一是商王朝的 ∀王畿#, 如 �战国策�魏策 所言, 犹后世之直辖区; 二是商王朝的政治统治区, 如贾捐之所言; 三是商王 朝与周边各方国、各地区的相互影响所及的地区, 如 �淮南子 �泰族训 所言。 二 ! 江黄是商后期的东南门户 依贾捐之所言, 商王朝的疆域应是 ∀西不过氐、羌#, 氐、羌应在今陕西西部和甘青东部, 此成定论, 不必再考。 ∀北不过朔方#, 此朔方据 �尚书 �尧典 : ∀申命和叔宅朔方。# 伪 �孔 传 曰: ∀北称朔。# �诗 �小雅�出车 : ∀城彼朔方。# �孔疏 曰: ∀北方大名皆言朔方。# �贾 捐之传�注 曰: ∀师古曰: 朔, 北方也。# 是知, 朔方应在商代的统治区以北, 地当今河北、 山西北部以至河套地区。 ∀南不过蛮荆#, 蛮荆其地, 当在今湖北西北部。 �诗 �商颂 �殷武 : ∀挞彼殷武, 奋发荆楚。深入其阻, 裒荆之旅。有截其所, 汤孙之绪。# 楚有时自称蛮夷, 蛮荆 应指楚而言。�汉书 �地理志 : ∀楚地%%周成王时, 封文、武先师鬻熊之曾孙熊绎于荆为楚 子, 居丹阳。# 又 �史记 �楚世家 曰: ∀楚武王三十五年, 楚伐随, 随曰: (我无罪) , 楚曰: (我蛮夷也%%我有敝甲, 欲以观中国之政, 请王室尊吾号。) # 可见直至春秋时期, 楚国仍将自 己列入蛮荆之列。以此可知, 商后期的蛮荆之地当在今湖北西北部, 这里是商王朝统治区以外 的南部地区。李学勤先生曾说: ∀殷代没有在楚狩猎的记载。�左传 定公四年记载卫国之封是 �161� �汉书� 贾捐之传 所见商代疆域考 ∃ ∗ + �汉书 卷 64 下 �贾捐之传 ,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年, 第 2831页。 何建章: �战国策注释 , 北京: 中华书局, 1990 年, 第 813 页。 �淮南子 卷 20 �泰族训 , 北京: 中华书局, 1954 年, 第 361 页。 �162� 历 ! 史 ! 研 ! 究 2006 年第 5 期 ! �163� �汉书� 贾捐之传 所见商代疆域考 从新石器以来就与中原文化基本一致。# ∃ 河南信阳市罗山县 (正处于江、黄范围) 莽张乡后李 村发现的商代墓地, 其葬制与随葬器物特征基本上与殷墟相同, 此地与古黄国仅为潢水一水之 隔, 距古江国也很近。可见江、黄确在商王朝的控制区内。 从以上的探索中可以明确看出, 商王朝鼎盛时期的统治域限, 北到今河北、山西的北部, 西到今陕西东部, 南到湖北北部, 东南方向则到淮河中、下游地区。这个政治统治范围与贾捐 之所言之疆域相差无几。 三 ! 政治疆域在历史进程中逐步扩大 或以为商代的疆域应该比贾捐之所言大得多, 尤其是在现今的大江两岸如湖北黄陂盘龙城 遗址乃至长江以南的江西、湖南等地都发现了重要的商文化遗址, 因此认为商代的疆域在南方 已扩展到长江以南。∗ 其实, 这应该首先要分清商代的统治区和文化相互影响圈的关系。文化间 的相互影响往往超出了政治管理的界限, 有些地区受到了商王朝文化的影响, 发现了一些商文 化遗存, 这些重要的遗址和遗存, 有的可能是与商王朝关系较为密切但又不受商王朝统辖的方 国, 有些又可能是由于交通方面的原因, 与商王朝往来频繁, 因此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 深深 地打上了商文化的烙印, 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商文化的发展, 殷墟妇好墓发现的大量的玉器和 青铜器都有边远地区文化的烙印。尽管如此, 这些相互影响的区域不同于商王朝管辖的地区, 不在商王朝的疆域之内。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 上古时期的疆域显然有别于后世, 开始, 其政治疆域要小得多。 在商王朝时期, 由于当时受到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制约, 加以山川阻隔、丛林荒地遍布, 交通不 畅, 信息传递迟滞, 其政治管理区域大体如贾捐之所言。 古代国家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是历史的必然, 随着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发展, 其 疆域也在逐步扩大。在商王朝以后, 历经西周、春秋战国, 历代疆域逐步向南发展, 至秦统一, 其政治疆域已扩展到长江以南, 扩展到闽越和岭南地区。其时距商末已有千余年。可见一个大 的疆域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交融中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所逐步 形成的。 四 ! 汉代典籍的可信度 中国古代以典籍传承文明, 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从未中断, 这在世界历史上实属罕见。∀惟 殷先人有册有典#, 即是说至少从商代开始就有了典籍, 经西周传之春秋战国, 更是典籍充盈, 公、私典籍并举, 呈现出一派典籍繁盛的局面。此后由于秦火以及楚汉之争, 不少书之于竹木 简册的典籍被焚或毁于战乱, 又有一些典籍遂散流于民间。 至汉代, 特别是文、景以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统治的稳定, 逐步显示出典籍的 重要性。先是废除 ∀挟书律# (惠帝四年) , 随之私藏于民间的古代典籍纷纷重出, 接着国家又 大量组织、搜集、整理书籍。设 ∀校书郎# 等职, 专门校定典籍。设 ∀石室#、 ∀ 金匮#、 ∀东 观#、∀兰台# 等管理典籍的部门, 甚至还召开一些专门会议, 搜集、讨论和校定典籍。因此汉 �164� 历 ! 史 ! 研 ! 究 2006 年第 5 期 ! ∃ ∗ 赵全嘏: �记河南省潢川、商城、光山所见的几处古代文化遗址 , �文物参考资料 1955 年第 11 期。 参见宋新潮 : �殷商文化区域研究 ,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第 251 , 254 页。 代的典籍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一方面它搜集和保存了大量先秦典籍, 一方面这些典籍又 为后人甚至是两千年以后的人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可以说汉代对典籍的这种极为珍 视的态度, 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信的典籍资料。例如, 著名的 �史记 、 �汉书 等书的形成, 就是依据了作者手中掌握的大量可贵资料所成书的。 汉代的不少文献可以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如 �史记 中所说的殷人先公先王的世系, 到底 是否可信, 一直游移不定, 至 �史记 书成两千年以后 ( 1899 年) , 甲骨文的发现印证了 �史 记 的说法是基本可信的, 因为卜辞所载殷人先公先王世系与 �史记 �殷本纪 所说大体相合。 王国维先生依据 �史记�殷本纪 及相关文献与卜辞作了详细比较, 认为: ∀今由卜辞证之, 则 以 �殷本纪 所记为近。# ∃ 其说甚是。以此可见, 司马迁写 �史记 绝非空穴来风, 而是确有 实据的, 只不过司马迁所掌握和使用的大量典籍, 今天我们已无法见到。再如 �汉书 , 仅以其 �地理志 而言, 就留下了先秦时期的许多地理概念、地名和区划, 实在难能可贵, 为我们今天 研究先秦及秦汉地理提供了绝好的资料。举一个例子: 在 �汉书 �地理志 中的 ∀河南郡 �偃 师# 下, 班固自注曰: ∀尸乡, 殷汤所都#。依班固所言, 商汤在尸乡建有亳邑都城。那么尸乡 在偃师的什么方位, 班固未明言。至唐人的 �括地志 则说: ∀亳邑故都在洛州偃师县西十四 里, 本帝喾之墟, 商汤所都也。# ∀汤即位居南亳, 后徙西亳, 在偃师县西十四里, 本帝喾之 墟。# ∗ 现今的考古发掘, 正是在今偃师县 (现为偃师市) 以西十余里处, 发现了商代早期的西 亳城址。从 1983年至今, 经过发掘和钻探, 发现了偃师商城有大城、小城和宫城, 大城的东墙 长约 1640米, 西墙长约 1710 米, 北墙长约 1240 米, 城内发现有宫殿基址、水池和青铜作坊 等。+ 极为可喜的是唐代的偃师县相距今偃师以东约五里, 若按唐时的里程计算, 距现今发现的 西亳都城遗址几乎也正是十四里。以上仅举一例, 此外, 班固 �汉书 所言之地名与现今考古 发掘所见相合之处甚多, 此不一一列出。以此可见汉代人的典籍确实保存了大量的可信的历史 资料, 以此又可以看出, 在 �汉书 中的 �贾捐之传 , 其可信程度同样是毋庸置疑的。 −作者李民, 教授。郑州大学殷商文化研究所 ! 450052. (责任编辑: 王 ! 和) �165� �汉书� 贾捐之传 所见商代疆域考 ∃ ∗ + 见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及 �续考 , 载 �观堂集林 第 2 册, 北京: 中华书局, 1961 年, 第 445页。 李泰等著, 贺次君辑校: �括地志辑校 卷 3,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年, 第 170 页。 详见杜金鹏: �偃师商城初探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 第 144 , 145 页。
本文档为【_汉书_贾捐之传_所见商代疆域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504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5-04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