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陶瓷史 明代陶瓷工艺

中国陶瓷史 明代陶瓷工艺

举报
开通vip

中国陶瓷史 明代陶瓷工艺null明代陶瓷工艺明代陶瓷工艺主讲人:陈正义 副教授 兰州大学历史学系null我国的陶瓷工艺,经过宋代的普遍发展,到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说,在明代以前,我国陶瓷的釉色,是以青瓷为主,明代以后,则主要是白瓷。白瓷的发展,为陶瓷工艺的装饰,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唐宋时期流行的普遍采用的刻花、划花、印花等方法,已经渐渐衰落。画花的装饰方法,主要是青花、五彩等,成了陶瓷的主要...

中国陶瓷史 明代陶瓷工艺
null明代陶瓷工艺明代陶瓷工艺主讲人:陈正义 副教授 兰州大学历史学系null我国的陶瓷工艺,经过宋代的普遍发展,到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说,在明代以前,我国陶瓷的釉色,是以青瓷为主,明代以后,则主要是白瓷。白瓷的发展,为陶瓷工艺的装饰,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唐宋时期流行的普遍采用的刻花、划花、印花等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已经渐渐衰落。画花的装饰方法,主要是青花、五彩等,成了陶瓷的主要装饰方法。 明代以来,景德镇已形成全国制瓷的中心。常量最多,规模也最宏大,最盛时有官窑五十多个,民窑达九百多。所谓“工匠来四方,器成天下走”。法人曾记述当时制瓷的盛况:“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 明代官窑器,开始用年号作款,一直延续明清两代,达五、六百年。陶瓷生产分工很细,技术提高,以吹釉代替蘸釉,以陶车旋坯代替竹刀旋坯。陶瓷品种繁多,大如龙缸,薄如卵幕,陶瓷工艺进入又一个发展高潮。 明代的陶瓷工艺,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并有新的创造!null 明朝时期,陈设品,高45.8厘米、口径8.1厘米、足径14.8厘米 此瓶是由景德镇御窑厂制造的。它圆口、长颈、扁圆腹、平底,腹的两面饰满青花海水,各有一条白龙,扬爪腾身,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颈部用青花饰以卷草纹、缠枝莲纹各一道。这是宣德年间(公元l426~l435年)青花瓷器中的典型产品。明永乐、宣德年间是中国青花瓷器生产的成熟阶段,其产品以造型清秀典雅,胎体薄,纹饰凝重,青花颜色鲜艳而著称于世。青花海水云龙扁瓶null 明朝时期陈设品高19厘米、口径6.3厘米、底9.5厘米 石榴尊是宣德窑的新品种,它以胎体精细,釉色鲜明而浓艳,造型新颖,装饰生动而影响后代。此瓶的纹饰以灵芝和石榴为主,灵芝代表长寿,石榴代表喜庆,喻意吉祥长寿。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从波斯带回制造青花瓷的上等釉料"苏勃泥青"'从而官窑青花釉料则多以进口料为主。人们发现,使用进口釉料烧制的成品,其色彩更为鲜畅明快,对比性极强。宣德青花灵芝石榴樽null 明朝时期,盛器,高9.4厘米、口径10.3厘米、底径14.3厘米 这是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的白瓷产品。“甜白釉”实是“白釉”,在“白釉”的生产过程中把铁的含量减少到最低程度,又在脱胎、半脱胎的洁白胎体上施纯净的透明釉,经高温烧制就能使“白釉”更加诱人,被称之为“甜白釉”。明代的“甜白釉”受到后代的极高评价,被称为“甜白”、“堆蜡美玉”、“纯净无杂”、“透亮明快”等等。甜白釉暗花三系罐null 明朝时期,陈设品,高36.3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11.5厘米 素三彩是明代新出现的瓷釉新品种,它以黄、绿、紫三种釉色为主,不用红色,在白瓷胎体上直接加彩或刻绘,然后罩一层“雪白”,再次入炉经低温烧制而成。其中以三色中某一色为地,则被称为某色地三彩,如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素三彩成器后明净优雅素三彩菊花耳瓶null 明朝时期,陈设品,罐高9.3厘米、口径7.4厘米、足径9.4厘米 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影色相结合的影色资工艺。在明代一般称为青花五彩,其制法是在器物上先勾画出青花花纹轮廓,青花烧成后再上五彩釉,再次入炉用700~800℃的低温烘烤而成。特点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釉争奇斗明,故后人称为"斗彩"。斗彩在明朝宣德时开始出现、成化年|同(公元1465~1487年)成就最突出,是影怪的新成就。这件花蝶纹罐,色彩明快鲜艳、青花与彩釉交相辉映,艺术效果非凡。《天工开物》中详尽地介绍了当时烧造瓷器的过程与工艺,并且配有图示。成化斗彩花蝶纹罐及《天工开物》制瓷图null 明朝时期,陈设品,通高46厘米、底径24.8厘米 这件大罐的肩部绘莲瓣纹一周,腹下部绘蕉叶一周,腹部绘荷花、水藻、游鱼,整体图绘疏密有致。底部用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明代继各种单色釉成功之后,斗彩、五彩相继大放异彩,嘉靖五影较前代更加光影夺目。五彩纹饰多以青在为底色,再加红、黄、蓝、绿、紫五色。不过根据图纹需要,五色不定俱全。五彩瓷可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前者亦称之为斗彩,是经两次烧制而成;后一种则是青花和五彩同时上釉, 一次成器。这件五影鱼藻纹罐届青花五彩工艺,是明代影瓷中的精品。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null明朝时期 通高62.6厘米 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是净土宗的主要供奉神,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接引信徒前往西方净土。他有十三个名号,如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无边光佛、超日月光佛等。这尊阿弥陀佛像、头顶螺髻,双目微闭,面目和蔼慈祥、身披袈裟,坦胸露臂,双手叠加腹前,掌中握一宝珠、跏趺坐在莲花座上。这尊佛像造型端庄秀雅、表情生动,把慈祥大度、超度众生的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明朝皇帝及后妃多信奉佛教和道教,全国各地寺庙道观也很多、供奉的佛像有泥塑、金属铸造、三彩、瓷塑、木雕等多种形式。米黄釉阿弥陀佛瓷像null明朝时期,陈设品 1966年江苏省苏州市虎丘王锡爵墓出土,高58厘米、口径6.4厘米、足轻19.2厘米 葫芦是中国道教的用品,既可装水,也可装药。此瓶小口、束腰、平底,上部呈困形,下部呈四面形。上部纹饰除飞行的仙鹤外,还有八卦符号。下部四面有八仙形象:张果老手持鱼鼓、吕洞宾手持宝剑、汉钟离手持扇子、铁拐李手持葫芦、曹国舅手持阴阳鼓、蓝采和手持横筒、韩湘子手持花笼、何仙姑手持笊篱。国风生动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明中后期,皇帝多信奉道教,尤以嘉靖和万历皇帝最为迷恋。从而,与道教内容有关的器物和织绣用品层出不穷。青花八仙葫芦瓶null 白釉刻花玉兰纹尊,高33.5cm,口径12cm,底径16.2cm。   尊广口,圆唇,短颈,丰肩,肩下渐收敛,圈足浅而宽,略向外撇。通体施乳白色釉,俗称猪油白。外壁暗刻玉兰两枝,或含苞,或怒放。   此尊造型古雅,釉质如象牙般温润,纹饰构图别致,玉兰素雅俏丽,增添了纯白釉瓷的风韵。德化窑白瓷一般均小巧玲珑,如此大件琢器是明德化白瓷中罕见的精品。白釉刻花玉兰纹尊 null 釉里红牡丹纹军持,高14cm,口径2.3cm,足径7.1cm。      军持直口,长颈,颈中间出沿,扁圆腹,肩部一侧有一短流,无柄。器身绘釉里红缠枝牡丹纹,花叶布满器身,釉里红发色红艳纯正。      明初洪武时,景德镇窑烧造釉里红瓷器已很盛行,这件釉里红牡丹纹军持为佛教僧侣用以饮水或净手的器皿。其造型独特,纹饰色彩纯正,堪称洪武釉里红制品中的珍品。釉里红牡丹纹军持 null 青花折枝花卉纹大盘,高8.5cm,口径45.7cm,足径26.9cm。 盘敞口,折沿,弧腹,圈足,细砂底呈火石红色。通体施白釉,里外绘青花纹样。折沿处绘缠枝菊纹一周,共18朵。内腹绘缠枝石榴、菊花及牡丹纹。盘心绘折枝莲花一枝,周围绘4组如意头云纹,云纹内各绘一折枝菊花纹,云纹间由缠枝纹相连。盘外腹绘缠枝菊花8朵及莲瓣纹。 此盘胎重体大,形制完整,反映出洪武时期制瓷的风格与水平。所绘花卉纹饰笔法流畅,充满活力,特别是盘心的折枝莲花,别具清淡高雅之韵味。这种豪放潇洒、疏密有致的装饰风格充分显示出明初青花艺术的特色。青花折枝花卉纹大盘null 青花折枝菊纹执壶,高27.8cm,口径7.7cm,足径11.7cm。 壶撇口,细长颈,斜肩,丰腹,下部饱满,圈足,一侧有长流,流与颈肩连以横片,另一侧有曲柄,连于颈腹之间。通体青花纹饰:口沿下饰回纹,再下为蕉叶纹、回纹、缠枝纹、灵芝纹各一周,腹部饰折枝菊纹和牡丹纹;近足处饰变形蕉叶纹,流及柄均绘缠枝花卉纹。壶有系,系面绘缠枝花纹。 此器是洪武青花瓷器中的佳作,造型优美,纹饰布局繁密,描绘细致。青花折枝菊纹执壶null釉里红折枝牡丹纹花口盘,高8.6cm,口径45cm,足径22.1cm。 盘菱花形口折沿,瓣形的弧壁与花口对应,圈足呈梯形,细砂底,泛火石红色。盘胎体厚重。图案采用釉里红线绘装饰技法,颜色鲜亮。盘心为主题纹饰,内绘折枝牡丹纹,盘心与内壁转折处绘两两对称的花卉图案,装饰繁缛,勾绘娴熟。 明洪武釉里红器装饰以植物题材为主,其植物种类之繁多,内容之新奇,是以前各时期所无法比拟的。这件洪武釉里红大盘纹饰富丽多彩,釉面发色纯正鲜艳,较好地体现了明初釉里红的烧制成就,在品种、数量都不甚多的明初釉里红器中堪称珍品。釉里红折枝牡丹纹花口盘null 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高33cm,口径8.8cm,足径11.3cm。 瓶撇口,细颈,圆腹,平底,圈足。通体釉里红纹饰:里口沿绘卷枝纹一周,颈部绘蕉叶纹,颈、腹之间绘变形海水、卷枝纹各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松竹梅,衬以山石、芭蕉、灵芝纹。近足处绘莲瓣纹一周,圈足上亦绘卷枝纹。 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个品种,烧成难度大。此件玉壶春瓶继承元代釉里红的烧制技术,红呈色较纯正,纹饰清晰,是明初景德镇釉里红之佳作。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null 釉里红四季花卉纹尊,高53cm,口径26.5cm,足径23.2cm。 尊石榴形,撇口,短颈,丰肩,肩下渐敛,通体起瓜棱。外壁釉里红纹饰,共10层。口沿饰回纹一周,其下饰如意头纹。肩部纹饰顺序为变形莲瓣纹内绘折枝花,变形云头纹,如意头纹内绘折枝花。腹部绘四季花卉12组,均配以湖石。腹下饰变形莲瓣纹内绘朵花,胫部饰回纹一周。足上饰变形莲瓣纹内绘折枝花,足边饰卷草纹。底无釉无款。 国内传世或出土的元末明初之釉里红器极少,成功者更为少见。此尊不仅釉下铜红色纯正,釉面匀净,且造型高大规整,四季花的描绘更是细腻精致,自然生动,其纹饰繁密但层次清晰,体现了元末明初瓷器粗犷豪放的艺术特色。釉里红四季花卉纹尊null 青花压手杯,高4.9cm,口径9.2cm,足径3.9cm。 压手杯是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制的新型瓷杯。杯体如小碗状,口微撇,直壁,丰底,圈足。此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内外均绘青花纹饰,青花色调深翠。杯心有葵花一朵,花中心青花篆书“永乐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绘朵梅一周,腹部饰缠枝莲纹。压手杯的特点为胎厚体重,重心在杯的底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时,正压合于手的虎口处,给人以稳重贴合之感,故有“压手杯”之称。 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是明代瓷器中能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一种实物,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明人谷应泰撰写的《博物要览》一书中特别提到了这种杯:“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篆书‘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细若米粒,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次之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有双狮绣球内书年款和花心内书年款的压手杯,另有杯心为鸳鸯卧莲图案者,系万历时期仿制。此种精致高雅且带有永乐年款的压手杯,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仅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三件。青花压手杯null 青花双耳葫芦式扁瓶,明永乐,高25.2cm,口径3.3cm,足径6cm。 瓶葫芦式,收口,束颈,圆形扁腹,浅圈足。中部两节葫芦间有如意形双耳。瓶上部饰缠枝花纹,下腹部两面各绘轮花一朵,周围环绕花叶纹一周。无款识。 明永乐青花呈色浓艳,可见结晶斑。此瓶应是受西亚器物风格的影响而烧制的。青花双耳葫芦式扁瓶null 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明永乐,高41cm,底径12.2cm。 瓶小口,带盖,盖上有宝珠形纽,圆肩,肩下渐收,平底。盖纽及盖面中央饰莲瓣纹,盖之立壁上绘折枝花卉。梅瓶肩饰正反连贯的如意云纹,如意云纹内绘折枝花卉。腹部主题纹饰绘竹石芭蕉,衬以坡地、花草,宛如园中小景。足部绘莲瓣纹及卷枝纹各一周,莲瓣内绘各种折枝花卉。 此梅瓶造型秀美,青花色泽浓艳而有变化,使画面具有层次感,为永乐青花瓷器中的佳品。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null 青花花卉锦纹双耳扁瓶,明永乐,高24.3cm,口径3.5cm,足径7.4cm。 瓶蒜头口,束颈,圆形扁腹。口肩连以对称的如意耳,腹两侧正中各凸饰一乳钉纹,璧形底足,无款识。瓶口边绘如意纹,腹部纹饰以六角星开光向四周伸展构成六边形锦式开光,开光内绘折枝花、缠枝花、朵花、团花、江崖海水等纹饰,足边绘朵梅纹一周。 此瓶造型仿自阿拉伯铜器,纹饰的题材与布局都具有西亚风格。青花花卉锦纹双耳扁瓶null 青花缠枝莲纹花浇,高14.7cm,口径8cm,足径4cm。 花浇直口,直颈,溜肩,硕腹,足内凹,一侧以螭龙为柄,柄两端各有一头,一衔于外口,一作柄尾。通体绘青花纹饰,口部边沿绘缠枝莲纹,颈部绘海水江崖及花瓣纹各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莲纹,近足处绘变形如意头纹一周。 此花浇青花色泽浓艳,有黑色结晶斑。其造型风格系仿西亚黄铜壶器物。青花缠枝莲纹花浇null 青花缠枝花纹扁壶,通高54cm,口径6.5cm。 壶小口,两环耳,器身圆形如龟状。壶背面素胎,中心凹入一圈。壶正面隆起。釉色青白光洁,青花浓翠,深入胎骨,有铁锈斑点。正面中心隆起部绘八角锦纹,以海水江崖为地,中心四周为缠枝莲,外环以海水江崖。壶颈凸起弦纹一道,上下绘缠枝花及海水江崖一周。壶盖圆顶。盖面绘四株折枝花,叶蔓清秀,运笔流畅,花大而叶小,叶纹为纤细齿状。 此壶纹饰精美,式样别致,是当时受西亚金属器皿的影响而烧制的新器型。青花缠枝花纹扁壶null 青花缠枝花纹折沿盆,高13.9cm,口径31.6cm,底径21.5cm。 盆折沿,腹垂直,平底露胎。里外青花装饰。盆里沿绘缠枝花一周,内壁绘缠枝花7朵,盆底绘回纹一周,回纹内绘八瓣团花,花瓣呈变形蕉叶纹,纹内又绘暗八仙。盆外沿绘折枝花卉8朵,外壁绘缠枝花卉7朵,底边绘变形朵花纹一周。 此盆青花呈色浓艳,有晕散现象,为苏泥勃青料所致。纹饰繁复生动,层次分明,是永乐时期受西亚国家金银器的影响而创烧的一种新器型。青花缠枝花纹折沿盆null青花枇杷绶带鸟纹大盘,高9.2cm,口径51.2cm,足径34.5cm。 盘折沿,菱花口式,通体作16瓣莲花形,盘心宽大平坦,圈足,细砂底,无款识,露胎处呈现火石红色。青花底釉青白亮丽,厚润透明。盘心主体图案是一只栖于枇杷枝上的绶带鸟,正回首啄食饱满的枇杷果。内壁绘石榴、桃实、荔枝、枇杷等折枝花果,沿面绘大小缠枝莲花,外沿下绘海水江崖纹,外壁绘折枝菊花纹。 永乐、宣德两朝是我国青花瓷器史上的黄金时代,其青花瓷之胎质、底釉、绘画,无一不精。此盘使用永乐时由西洋进口的“苏泥勃青”料,浓重艳丽,渗入胎骨,并有自然晕散形成的“铁锈斑”,手抚之有凹凸不平之感。国内外现存传世的永乐青花瓷,大盘往往以花卉为装饰题材,用枇杷绶带鸟为主题图案的较少见,就目前已掌握的资料来看,完整的只有三件: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一件,天津艺术博物馆一件,而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的这件最为精美。青花枇杷绶带鸟纹大盘null 青花云龙纹盘,高3.1cm,口径19.4cm,足径11.7cm。盘撇口,弧壁,圈足。盘内壁与内底交接处暗划弦纹一周。内底暗划云纹三朵,呈“品”字形排列。内壁模印云龙纹。外壁以青花绘二云龙赶珠纹。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盘胎薄体轻,造型优美,青花发色艳丽,所绘龙纹笔触细腻,生动传神。盘内印、划花纹承袭了元代及明洪武瓷器的作法,反映了景德镇窑瓷器从元至明永乐朝一脉相承之关系。青花云龙纹盘null 翠青釉三系罐,高10.4cm,口径9.9cm, 足径14.1cm。罐直口,扁腹,圈足。肩部有3个环形小系,系下凸起海棠托饰,花瓣上有横线纹。罐里及足内施青白釉,外施翠青釉。直口盖合于罐口。此罐制作规整,胎体细腻,釉色青翠。翠青釉瓷器为永乐时所创,传世品极少。翠青釉三系罐null 鲜红釉高足碗,高9.9cm,口径15.8cm,足径4.2cm。 碗撇口,弧腹,高圈足微外撇。碗外壁及足满施鲜艳的宝石红釉,内壁为白釉,有暗云龙纹装饰。碗心暗刻篆书“永乐年制”四字款。 此碗造型秀美,鲜红釉纯净无瑕,亮丽匀净,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唯一带有永乐官窑年款的红釉器。 高足碗盛于元代,又称靶杯,在明代初年亦十分流行。永乐红釉高足碗弥足珍贵,最负盛名。鲜红釉高足碗null 青花缠枝花卉纹梅瓶,高53.1cm,口径8cm,足径16.5cm。 梅瓶小口,圆唇外卷,短颈,丰肩,肩下渐收,圈足。肩及足部饰上覆下仰的莲瓣纹各一周,莲瓣纹为青花地上绘饰白色轮廓线及圈点纹。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菊花、茶花等花卉图案。肩部自右向左横书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明宣德时期50cm以上的琢器传世较少,此件梅瓶形体高大,端庄规整,纹饰精美,堪称明宣德时期大件器物中之精品,体现了宣德时期高度的制瓷技艺。青花缠枝花卉纹梅瓶null 青花人物纹高足碗,明宣德,高10.2cm,口径15.5cm,足径4.5cm。 碗撇口,下腹内收,下承以高足。碗内口绘青花双线,内底中央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碗外壁绘仕女赏月图,一童子侍于侧,辅以山水树石,并绘有云气纹。足柄上绘松竹梅纹。 明宣德青花使用进口青料,此种高铁低锰料在烧成过程中青料易晕散,故所绘纹饰不够清晰。此碗青色较为淡雅,纹饰比较清晰,实为难得。其云气纹用粗、细线勾画轮廓,此画法对后世瓷器纹饰亦有影响。明宣德时陶瓷器物中以人物纹为题材者较为少见,故此碗为宣德时期人物纹器物的代表作品。青花人物纹高足碗null 青花花卉纹执壶,高32.1cm,口径7.5cm,足径10.7cm。 壶直口,细长颈,折肩,长腹,圈足。颈一侧为壶柄,另一侧为长方形流,流口呈葫芦形。壶颈部绘缠枝花,肩部饰莲瓣纹,腹部饰八面方形开光,每一开光内饰上下两朵花卉,足部饰卷枝纹。 明初青花仿伊斯兰银、铜器造型者很多,除执壶外,还有折沿盆、花浇、盘座、烛台、扁腹瓶等。此器形仿自伊斯兰银水注。青花花卉纹执壶null 青花海水蕉叶纹尊,明宣德,高15.1cm,口径16.5cm,足径10.9cm。 尊广口,扁圆腹,圈足。通体绘青花纹饰,颈部绘蕉叶纹,腹部绘海水波涛,海水上为如意云头纹。足底青花双圈内有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蕉叶与海水纹是宣德青花瓷器上的常见纹饰。此器纹饰以写实与图案化布局相结合,自然而和谐。青花海水蕉叶纹尊null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合碗,高7.4cm,口径17.4cm,足径9.3cm。碗敞口,折底,圈足。碗外青花红彩饰海水龙纹,以青花绘云及海水,红彩绘双行龙,下腹部饰凸起的弦纹两道。碗里光素无纹饰,中心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这种类型的合碗应有盖,此碗失盖。 宣德青花加彩器物比较少见,此碗造型秀美,为当时首创。所绘龙纹下辅以海浪纹饰,愈显生动。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合碗null青花梵文出戟盖罐,高28.7cm,口径19.1cm;盖口径22cm,底径24.7cm。   罐直口,平肩,硕腹,下部微向内收,平底,口上有槽,肩部凸起8个长方平面扳手,附圆盖。胎体厚重,釉色青白,青花浓艳并有黑疵,以渲染手法描绘纹饰。罐身分层饰海水纹、八宝、蓝查体梵文及莲瓣纹。罐盖面饰4朵云纹,间以五个蓝查体梵文,是佛种子字,盖之外壁饰海水纹;盖内顶面莲瓣纹环围,九瓣之上各书一蓝查体文字,中央双线圈内从左至右篆书“大德吉祥场”五字,与罐内底面同样的五字相对应。 盖内九字中,前五字为五方佛中的五佛种子字,后四字分别代表前四佛双身像中的四女像种子字。罐外壁中间一行梵文为密咒真言,其上下两层文字相同,代表各方佛双身像中的女像种子字。此种文字组合图案被密宗信徒称为“法曼荼罗”。   此器在宣德青花中极为少见,其造型、花纹均充满宗教仪式的含义,当为佛教徒作道场时所用的法器,是景德镇专为宫廷烧制的佛事用具。青花梵文出戟盖罐null青花缠枝莲纹瓶,高19.8cm,口径3.8cm,足径7.1cm。 瓶直口,圆唇,细长颈,扁腹,圈足。通体青花纹饰。口沿下饰朵梅纹,身部饰缠枝花卉,足墙外饰卷枝纹。口沿下从右至左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此器造型朴实,青花明艳,瓶口沿下横书款者较为少见,是明宣德青花瓷器之佳作。青花缠枝莲纹瓶null青花缠枝花天球瓶,高46.1cm,口径8.9cm,足径15.2cm。瓶直口,长颈,硕圆腹,平底。颈部为缠枝莲纹,绘上仰变形如意头纹一周,纹内绘花蕾。腹部为缠枝花卉纹饰。素底无釉。 明代是中国古代青花瓷器生产的黄金时期,青花瓷作为瓷器生产的主流亦在宣德朝达到了其制作的顶峰。宣德年间使用的青料,大部分是进口钴料,即所谓“苏泥勃青”料。因含铁量高,含锰量低,在适当的火候下,能烧出像蓝宝石一样鲜艳的色泽,且烧成后往往在青花部分会出现有金属光泽的黑色斑点,形成宣德青花瓷器的重要特征。这件宣德青花天球瓶的青花色泽与一般宣德青花发色不同,从其发色清淡的呈色效果上看,宣德青花器并不全都使用进口钴料,也还使用部分国产青料。其纹饰题材以花卉瓜果为主,云龙海水为辅,构成了四季鲜花竟相开放,四时瓜果同时飘香的独特风格。石榴花、菊花、莲花、牡丹、百合、茶花、宝相花、牵牛花、射干花等较为常见。每件器物多以偶数种类的花卉,通过不同形式组合在一起,形成变化丰富的花纹装饰。反映了明代瓷器装饰所取得的艺术成就。青花缠枝花天球瓶null 鲜红釉菱花式洗,高3.8cm,口径15.9cm,足径13cm。 洗通体作十瓣菱花式,敞口,浅身,腹壁近直,平底。通体施鲜红釉,釉面匀净,色鲜艳。口沿与腹壁花瓣出筋处显露洁白的胎色,与器身的红釉相映生辉。底施白釉,无款。 纯红釉瓷器创始于元代晚期,至明永乐年间完全成熟。宣德红釉与永乐红釉齐名,釉层肥润,呈色鲜红,釉面多有桔皮纹,口沿有整齐的“灯草边”,红白分明。器物以碗、盘、洗多见。宣德以后,红釉趋于衰落,历朝虽仍有少量制作,但成功者罕见。此洗凭其造型和红釉特征来判断,应为稀有的宣德红釉器珍品。鲜红釉菱花式洗null鲜红釉描金云龙纹碗,高8.8cm,口径20.9cm,足径9cm。 碗撇口,弧腹,瘦底,圈足。通体施红釉,口沿一周呈白色,称“灯草边”。内外壁均以金彩描绘二龙戏珠纹,外壁近底处以金彩绘变形莲瓣纹一周,金彩虽已脱落,但图案依稀可见,可以想见原初金彩与鲜红釉相辉映的富丽气度。足内施白釉,无款。 清乾隆帝曾于丁酉年作诗赞此宣德红釉碗: “雨过脚云婪尾垂,夕阳孤鹜照飞时。沼澄铁旋丹砂染,此碗陶成色肖之。” 明宣德红釉的胎、釉都较永乐时期略厚,红釉发色微深,有的呈暗红色,器型也多于永乐时期。由于铜红釉对窑室气氛极度严格,烧制困难,宣德以后红釉制品渐少。今日所见明永乐、宣德红釉器物皆为精品,弥足珍贵。鲜红釉描金云龙纹碗null 蓝釉白花鱼莲纹盘,高4cm,口径19.2cm,足径12.7cm。盘敞口,弧壁,圈足。内外均以宝石蓝釉为地,并饰白釉鱼莲纹装饰。盘心在白色圈栏内绘莲池游鱼图,两尾游鱼潜游于飘浮的水草与盛开的莲花之间,外壁亦绘莲池游鱼纹,荷莲与游鱼规则地相间排列。足内施白釉,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此盘器型规整,胎体厚重,蓝釉厚润莹亮,白釉鱼莲纹刻画得精美生动,既有天然意趣,又富装饰美感。鱼纹是我国传统的工艺装饰题材,由于“鱼”“余”谐音,因而民间有“连年有余(鱼)”、“宝贵有余”等吉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null 斗彩缠枝莲纹罐,通高8.3cm,口径4.3cm,足径6.5cm。盖口径5.6cm。罐直口,丰肩,圈足。口外有青花双弦纹两道,均填以黄彩。肩上以青花绘下覆莲瓣纹一周。罐身以青花绘缠枝莲花6朵,茎、叶为绿色。胫部绘一周上仰莲瓣纹,近足处有黄彩及青花弦纹各一道。足内青花楷书“天”字,俗称“天字罐”。盖平顶,中央青花绘图案式团莲一朵,上敷红彩,外环以青花双线,线内填黄彩,盖边饰青花卷枝纹一周,近口处亦绘青花双线一道。 此罐造型端庄秀丽,色彩鲜艳柔和,是明成化时瓷器的典型器。斗彩缠枝莲纹罐null 斗彩高士杯,高3.4cm,口径5.9cm,足径2.7cm。 杯敞口,口沿微撇,口下渐敛,浅圈足。足内双方栏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杯外壁绘两组斗彩纹饰,一为“王羲之爱鹅”,一为“俞伯牙携琴访友”,故有“高士杯”之称。画面中王羲之着红衣,临池俯视水中游鹅,身后一绿衣童子手捧书卷,四周环以垂柳、野花,彩云轻飘。另一面俞伯牙服绿衣,头扎双髻,稳步前行,一红衣书童抱琴相随,四周松柏苍翠,野菊丛簇。两组画面之设色以釉下青花、釉上红彩及水绿为主,略施黄、赭二彩,鲜丽明快。此杯造型轻巧,画面构图虚实得当,主次分明。斗彩高士杯null 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高13.3cm,口径8.7cm,足径11.2cm。 罐短直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盖平顶无纽。罐外施斗彩纹饰:肩部及近足处饰仰覆蕉叶纹,腹部饰海水双龙纹,盖顶饰海水龙纹。 此器胎体细腻洁白,釉汁莹润平滑,红、绿、黄诸彩搭配,谐调亮丽。罐盖与罐体的色彩和纹样有别,是清雍正时期所配。罐底青花楷书“天”字,故有“天”字罐之称。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null 斗彩婴戏图杯,高4.8cm,口径6cm,足径2.7cm。   杯深式,直口微敞,腹下渐收,圈足。杯里口绘青花线纹一条,外部通景绘婴戏图:天空彩云飘浮,一童双手持线放风筝,另一童观看,作欢舞状,其余三童持花为戏,空地辅以葵树、芭蕉、桂石、花草等纹饰。除青花外,还填以红、绿、赭三彩,足内双栏中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 斗彩初创于明宣德年间,是一种以釉下青花勾线,再以釉上彩绘填彩的方法。此件斗彩婴戏图杯即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此杯造型轻盈秀雅,胎体洁白细腻,所绘婴戏纹饰为成化器中少见的题材,愈益珍贵。明嘉靖年间有此件器物的仿品。斗彩婴戏图杯null 仿哥窑八方高足杯,杯高9.7cm,口径8cm,足径3.9cm。杯呈八方形,敞口,深腹,折底,喇叭式高足。口沿作八方式,延至腹底起八条棱线,足上凸起弦纹一周。此杯胎体较厚,里外均施仿哥釉。口、足施酱紫色釉,以摹仿宋哥窑“紫口铁足”的效果。内、外均以开片青釉为饰,淡淡的青灰釉上黑、黄色纹片交织,呈现出宋哥窑“金丝铁线”的特征,外壁开片较大,内里及足部的片纹细碎。足内自右向左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 明代景德镇仿宋代哥窑瓷器始于宣德时期,此时,景德镇除烧制传统品种外,还创烧了许多新品种,仿哥窑瓷是其中之一。成化时期继承前制,并形成了自己的时代风尚。这件仿哥窑八方高足杯为成化时期新创品种,其形制玲珑俊秀,装饰典雅精美,富有成化器的特色。釉面虽仿宋代哥釉,但其釉质肥润,平整光亮,光泽度较强,故无宋哥窑的“酥润含蓄”之美。口、足釉色及金丝铁线纹也较宋哥窑片纹规整,少天成之趣。仿哥窑八方高足杯null 青花团花纹卧足碗,明成化,高5cm,口径13.7cm,足径6.9cm。碗浅式,敞口,卧足。底釉白润细腻,碗外口边饰青花弦纹2道,腹部绘6朵图案式团花,团花以青花双勾方法绘制,青花呈色淡雅。足底青花双圈内双行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 成化青花器物以各式小碗、小杯居多,青花原料采用国产的平等青,色泽淡雅,与白润的釉质和小巧的器形相配,自成一种清新淡雅之风格。青花团花纹卧足碗null 青花缠枝花纹瓜棱瓶,明成化,高27.8cm,口径4.3cm,足径6.7cm。 瓶为4瓣瓜棱形,口微撇,长颈中部起一圈凸棱,将颈分为上下两部分,丰肩,腹下内收,圈足外撇。底白釉无款。颈部共有纹饰三层,凸棱以上为海水纹、折枝花卉纹,其下为缠枝花卉纹,肩及足部边缘饰海石榴一周,腹部饰缠枝宝相花纹。 明成化时期的瓜棱瓶造型比永乐时期更为清秀,其足变矮,胎更薄。成化时期的瓶、罐等琢器传世较少,类似此件形制的瓜棱瓶更属少见,此瓶为成化时期琢器中的代表作品。青花缠枝花纹瓜棱瓶null 青花缠枝莲八宝纹三足炉,高9cm,口径10cm,足距9.5cm。炉呈鼓式,直腹,下承三蹄形足。口及足边分别饰一周鼓钉纹,腹部为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炉底中央双圈内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 三足炉式在宋代龙泉窑已有烧制,明初龙泉窑延续,景德镇窑亦有烧制。明成化时的三足炉与明初比较体积明显减小,莲花上八宝纹的双勾画法也带有成化时的特有风格。青花缠枝莲八宝纹三足炉null 青花海水龙纹碗,高7.8cm,口径17.2cm,足径7cm。碗敞口,圈足。外口绘钱纹一周,外腹部海水地上绘不同形态的9条龙。碗内心双圈内饰海水龙纹,底书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 此器纹饰构图生动,腹部轻描海水,重绘九龙,形态威猛生动,气势夺人。成化青花器以青色淡雅著称,此器青花深浅相衬,更烘托出神龙之矫健,为成化青花瓷中的罕见佳作。青花海水龙纹碗null 明成化鲜红釉盘,高5cm,口径20.9cm,足径13.5cm。 盘敞口,弧壁,圈足,底微塌。因形似鸟窝,俗称“窝盘”。盘里及足内均施白釉。外壁施高温铜红釉。红釉釉层肥腴,呈色鲜艳,灿若天然红宝石。由于釉层气泡大且密集,釉面泛桔皮纹,使入射光线发生散射,视之柔和悦目。圈足外墙积釉处红里透黑,宛如青虾之背。口沿因高温烧成时釉料熔融、垂流而显露白色胎骨,形成一道圆润的白边。胎体较厚,外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色泽淡雅,顿挫有力。明成化鲜红釉盘null 黄釉描金双兽耳罐,高32cm,口径19cm,足径17.5cm。罐广口,短颈,溜肩,腹部上丰下敛,平底,肩两侧置牛头形耳。罐内施白釉,外施黄釉。外壁自上而下饰金彩弦纹9道。底素胎无釉,无款。   明代黄釉瓷器造型以盘、碗居多,罐则少见,而为弘治朝所独有。除双兽耳罐以外,还有绶带耳罐。   明代黄釉瓷器除作御用餐具外,据文献记载,还被用作方丘(地坛)的祭祀用器。《大明会典》卷二零一载:“嘉靖九年定四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行江西饶州府如式烧解。”黄釉描金双兽耳罐null 青花人物套盒,高23.9cm,口径16.1cm,足径10.6cm。 盒为圆筒式三层套盒,平顶盖,圈足。盖面中心绘3人骑马,辅以云山松亭,外围绘如意云纹一周,盖边绘龟背锦纹。盒上、中两层各绘仕女、庭院,辅以花卉、卷云等。底层及近足处分别绘龟背锦及莲瓣纹各一周。无款识。 人物间之云气纹的画法虽然尚有前朝遗风,但从其青花呈色、器物造型上看,则体现了正德时期青花器物的特点。此盒造型秀丽端正,保存完整,是极为罕见的明代传世套盒。青花人物套盒null 青花阿拉伯文烛台,明正德,高24.6cm,口径6.7cm,足径13cm。 烛台分上下两层,上层托盘小而浅,下承以细长的支柱,下层托盘为敞口,折底,盘下承喇叭形外撇高足。小托盘外壁绘如意云头纹一周,大托盘外壁饰双勾花枝纹,间以菱形纹饰。支柱及足壁上中央纹饰为圆形开光内写阿拉伯文,开光之外围以双勾花纹及菱形纹,再外之上下边缘分别饰以连珠纹及如意云纹。盘底青花双圈内双行楷书“大明正德年制”六字款。 明初常以梵文、阿拉伯文装饰瓷器,正德时期阿拉伯文更为流行,它出现在各类器物上,文字一般多含吉祥祈福之意。有时内容已不重要,相当一部分文字已无法释出原意,而只是作为装饰纹样。青花阿拉伯文烛台null 素三彩海蟾纹三足洗,高10.8cm,口径23.7cm,足距17.8cm。   洗口内敛,平底,下承三如意头式足,口沿黄彩暗刻楷书“正德年制”四字款,内施青白釉,外壁刻划16个海中嬉游的蟾蜍,纹饰构图简练。以黄彩绘蟾蜍,绿彩绘海水,白彩绘浪花,紫彩涂口、足,色彩和谐分明,清爽悦目。传世的正德素三彩已屈指可数,这件洗可谓是稀世珍品。素三彩海蟾纹三足洗null 青花三羊纹碗,明嘉靖,高10.5cm,口径16.3cm,足径5.5cm,故宫旧藏。此碗是一件明代嘉靖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宫廷用瓷器。碗呈仰钟式,内外均为青花装饰。碗心绘麒麟,辅以松、石、花草。碗内近口沿处绘锦纹。外壁绘神态各异的三羊,一羊正面伫立,一羊侧面作行走状,一羊回首观望。三羊间衬以松、竹、梅及杨柳、芭蕉。外底署青花“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双圈。     此碗所施白釉莹润泛青,青花发色浓重艳丽,所用青料当系嘉靖朝盛行的“回青”。所绘三羊图案为吉祥图案,寓意“三羊开泰”。“三羊开泰”谐音“三阳开泰”,“三阳开泰”本意是《周易》的“泰”卦,为最吉利的一卦,是以三阳爻开始的,象为   ,其意之所以吉利,是因其寓意“天地交而万类通,上下交而其志同。” 青花三羊纹碗null 青花人物图钟,高19.6cm,足径14.5cm。钟为铜钟式,顶置双头龙纽。器里白釉无纹饰,器外通体以青花为饰,钟顶舞部与边部绘缠枝花卉,腹部绘十八罗汉图,肩部环刻阴文“大明天启元年孟夏月造”铭。   明天启朝历时仅7年,传世品数量极少,此件带有明确纪年款的青花钟实属罕见珍品。此钟形制系模仿周代青铜打击乐器中的青铜钟。其造型秀丽,线条圆滑流畅,龙头钮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巧妙,使精巧的瓷钟平添几分庄重气派。钟体洁白莹润的釉面上,以工整细腻的淡描青花描绘十八罗汉图,画中人物或卧或立,各持法器,各显神通,形象鲜明生动。此钟在天启青花大多画意粗率的器物中堪称精美之作。青花人物图钟null 青花出戟花觚,高31.8cm,口径10.3cm,足径10.2cm。 觚四方形,撇口,长颈,腹部四方呈弧形微鼓,四棱饰凸起的4条花边戟,高足外撇。颈四面绘洞石花卉,一面口沿下方栏内有“天启年米石隐制”七字横款。腹部四面分别绘折枝花,各托轮、螺、伞、盖4件宝器。腹部之下四面绘折枝葡萄,颈下近腹部及足边各绘火焰纹一周。 花觚整体造型修长秀美,其纹饰采用勾边填色,技法精湛,色泽淡雅,在天启青花瓷器中尚属少见。另外,在传世的天启瓷器中,带有年款者不多,此件花觚有明确的天启年款,实为珍贵。青花出戟花觚null 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高49.5cm,口径15cm,足径17.2cm。瓶洗口,长颈,垂腹,圈足。颈两侧贴饰狮耳。通体以褐色或赤褐色勾勒轮廓,用釉下青花及红、黄、绿、茄紫、孔雀绿诸彩装饰,全器共绘八层纹饰。瓶腹镂雕9只凤凰飞翔于祥云之间,构成了器物的主题纹样。瓶口镂空如意云头纹,颈部环绘五彩蕉叶纹,并镂雕若干飞舞的蝴蝶。颈部两侧堆雕的狮耳上有青花篆书“寿”字。颈下饰朵花和八宝纹。无款识。   整个器物自口至底,层层花纹密布,无纤毫隙地,可称艳丽之至。这时期的五彩,一反明成化时彩瓷之疏朗、优雅、宁静,变为浓艳热烈的风格,纹饰繁密杂乱,布满器身。华丽俗艳有余而高雅秀美不足,为万历年五彩之特征,此瓶即典型器物。   这件镂空云凤纹瓶不仅成功地运用了五彩装饰,而且以熟练的镂雕技艺,给人以巧夺天工之感。如此繁密的镂空与五彩装饰相结合的工艺,反映出当时瓷匠们高超的技能,是万历时期官窑五彩瓷中的稀世珍品。五彩镂空云凤纹瓶null 青花鱼藻纹蒜头瓶,明万历,高37.5cm,口径7.7cm,足径18cm。 瓶直口蒜头式,长颈,溜肩,圆腹,圈足。直口下蒜头部分饰莲瓣纹,颈部饰花卉纹,肩部饰一周卷枝纹,腹部绘鱼藻纹。鱼儿呈各种姿态游弋,衬以淡色细笔绘出的水波纹,生动自然。口部书写“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横款。青花鱼藻纹蒜头瓶null 明隆庆青花龙凤纹盒,高15.3cm,口径20.9cm,足径19.2cm。 盒扁圆形,盒盖平顶微隆,子母口,圈足。盖面绘青花龙凤穿枝花纹。盖、盒外壁亦绘龙凤穿枝花纹,盖、盒口沿绘卷草纹,上下呼应,各组纹饰间以双弦纹相隔。足内青花双圈内署“大明隆庆年造”六字款,隆庆时期款识书“造”而不书“制”,成为一明显的时代特征。 明隆庆帝在位时间短暂,仅六年,其间又遇洪灾,因此官窑产量相对较少。今就存世品观察,其产品以青花、五彩为主,但造型多样,富于变化,其中仅盒的造型就有四方、长方、八方及银锭式、盘肠式、瓜棱式等,新颖奇特,且制作精细,独具风格。 此盒造型古朴大方,设色浓重艳丽,纹饰繁复,观赏性与实用性俱佳。明隆庆青花龙凤纹盒谢谢您的欣赏! 回首页 下一讲 谢谢您的欣赏! 回首页 下一讲
本文档为【中国陶瓷史 明代陶瓷工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6938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4-24
浏览量: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