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规律及实践价值

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规律及实践价值

举报
开通vip

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规律及实践价值 !!!!!!!!!!! !!!!!!!!!!! 学 术 探 讨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 %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市东城区北新仓胡同 %,号#%’’-’’* . 中国中医研究院 收稿日期".’’%/’,/’% 论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规律及实践价值 程昭寰% 王永炎. 摘要 从方剂气味配伍的内涵0规律0具体运用 1个方面探讨 了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的规律及实践价值2认为在研究方剂配 伍理论或规律时+应当高度重视气味配伍理论2 主题词 中药配伍 中药性...

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规律及实践价值
!!!!!!!!!!! !!!!!!!!!!! 学 术 探 讨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 %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市东城区北新仓胡同 %,号#%’’-’’* . 中国中医研究院 收稿日期".’’%/’,/’% 论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规律及实践价值 程昭寰% 王永炎. 摘要 从方剂气味配伍的内涵0规律0具体运用 1个方面探讨 了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的规律及实践价值2认为在研究方剂配 伍理论或规律时+应当高度重视气味配伍理论2 主题词 中药配伍 中药性味 3 叶天士 我们认为+方与药最好的融合点是气味组合+不同 气味的药物配伍与相同气味的药物配伍有不同的效 果2之所以有不同的效果是因为有的药物在配伍后失 其性而减效+而有的药物在配伍后而全其性进而使其 增效+这就是从药物的气味组合之中去探求方的配伍 规律的原因所在2而清代医家叶天士最为4推重气味5+ 据6清史稿7称谓其4切脉望色如见五脏+治方不出成见 885+4病有见证0有变证+必胸有成竹+乃可施之以 方+其治病多奇中8852然而+叶氏用方简而精+又4治 方不出成见5+这于他4推重气味5以制方的制方思想有 很大关系2本文就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规律作一论述2 % 方剂气味配伍的内涵 6素问9至真要大论7指出"4辛甘发散为阳+酸苦 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2六者或收或 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 其气+使其平也25这里4辛甘504酸苦504咸淡5+是指五 味+药性的寒热温凉便是4四气5+依据药物的气味进行 配伍制方便成为气味配伍理论2这一理论较君臣佐使 配伍理论更具有实用性2这是因为研究的重点放在单 味药的气味与多味药物配伍后对药效药理所发生新的 效应及关系+所以叶天士在6临证指南医案7中云"4论 药必首推气味5+4黄帝论病+本乎四气+其论药方+推气 味254论药方+推气味5就明确地揭示了气味配伍在方 剂配伍中的地位2 . 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的规律 6伤寒明理论9序7云"4是以制方之体+欲成七方 之用者+必本于气味生成而制方焉2其寒热温凉四气者 生于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者成乎地+生存而阴阳造化 之机存焉+是以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 矣2主对治疗+由是而出+斟酌其宜+参合为用+君臣佐 使+各以相宜+宜摄变化+不可胜量25这里成无己已经 把话讲得很明白"4主对治疗5是由气味与理性而出4君 臣佐使5的配伍+也是基于气味0理性4斟酌其宜+参合 为用5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君臣佐使配伍理论 是基于气味配伍和药物理性#即药物功能主治*理论 的+所以无怪叶天士制方4首推气味5+不仅首推气味+ 而是在实践中摸索了气味配伍的一整套规律2 以辛味而论+叶氏认为辛味具有散0开0逐0通0补 等多种效用+而其配伍+如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有辛温和辛凉之分+如 辛温解表宣肺的豆豉苏梗汤#豆豉0苏梗0杏仁0桔梗0 连翘0通草*;%<+辛凉清解0止咳化痰的牛蒡薄荷汤;%<0 桑叶石膏汤;%<等:再如开0通之用则配伍更广泛+如清 肝熄风的苦辛酸降法#石斛0橘红0白蒺藜0秦皮0草决 明0桑叶0钩藤0白芍*;%<:辛能通痹0辛滑通阳化浊的加 味瓜蒌薤白汤#瓜蒌0薤白0半夏0桂枝0茯苓0生姜*;%<: 而尤其在治疗络病中+叶氏制方有辛香通络0辛温通 络0辛润通络诸方+其区别在辛味为主+或配伍芳香之 品+或配伍性温之品+或配伍体润之品+从而产生不同 的作用+代表方如桂枝桃仁方;%<0桃仁牡蛎方;%<0辛润 宣络方;%<等:再如4苦辛酸以清阳明厥阴邪热5+4辛以 理肝用5+4辛甘化风以补肝5+4辛化阳5制大建中汤+ 4辛香辟燥5+4辛味润肾燥5等均为制方之规2 以甘味而论+叶氏主要制方在于"#%*甘淡之品4味 淡轻扬5+多味甘淡之品以渗湿于热外+如茯苓0薏苡 仁0滑石0通草0猪苓0白术配伍:#.*甘温除热+对于阴 虚津枯的发热+以复脉汤例+并强调4甘温生津可以除 热5:#1*酸味与甘味配伍+配甘化阴+养胃阴以制肝阳 之扰+实为叶天士一大发明+如甘缓养阴和阳的甘缓和 阳方#生地黄0炙甘草0知母0麦冬0酸枣仁0白芍*;%<用 以治疗阳动烁津的消渴0失眠0眩晕等症+即是其例2 以酸味而论+叶氏主要强调"#%*酸涩收敛精气以 制方+如治久咳急痰多胸闷的熟地萸肉方#熟地黄0山 茱萸0龟甲0阿胶0牛膝0茯苓0远志0五味子0磁石0秋 石*;%<+就是一首以酸甘温为主的收涩之方:#.*酸甘济 9(=%9中医杂志 .’’.年 1月第 )1卷第 1期 万方数据 阴的济阴方!乌梅"人参"生地黄"阿胶"麦冬"白芍#$%& 用以治疗肝因胃汁枯槁后的噎膈"眩晕"虚劳等病症’ !(#酸味能泄热)常配苦味)以达酸苦泄热)并明确指 出*+议厥阴阳明同治)酸苦泄热为先,)+必有暑湿内 结)暂以酸苦泄阳明厥阴邪热,’代表方如连梅汤"椒梅 汤等’!-#酸味以治肝体)如生地黄"天冬"麦冬"山茱 萸"阿胶"白芍等!眩晕门张案#. 以苦味而论)苦味主要是苦寒清热泻火)苦味单用 时)则远不及配伍为佳.叶氏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的规律主 要有*!%# +苦辛酸)清泄阳明厥阴邪热,)+热在至阴)咸补苦泄,) 咸苦配伍在温病后期尤多应用)如黄芩乌梅汤!黄芩" 乌梅"青蒿"白芍"橘红"鳖甲#$%&’!/#苦味泄降)多配伍 辛味)尤其是肝病及胃)+味苦则降,如黄连"黄芩"枳 实"杏仁"茵陈"金银花等’!(#由于+湿热非苦辛寒不 解,)+上中湿热)主以淡渗)佐以苦温,)如厚朴"滑石" 杏仁)白通加猪胆汁等’!-#咸苦坚阴是叶氏运用苦味 配伍一大特色)如*+湿蕴化热00当以苦味坚阴,)+肝 阳内扰)风木乘土00咸苦坚阴,)如黄柏"白芍"白薇" 鳖甲等. 以咸味而论)叶氏运用咸味配伍主要在*!%#作为 佐药)润补下焦)入阴和阳)+用药之法)填实精气以固 其下)佐咸味以达之,)如固摄下焦的桑螵蛸散"桂枝 加龙骨牡蛎汤等’!/#治内风常咸寒"咸苦并用.+咸味 入阴,)+风淫于内宜咸寒,)+咸寒濡润)亦和阳泄内风 之义,)方如*龟甲"阿胶"玄参"鸡子黄"方诸水"鳖甲" 淡菜等’!(#由于咸味能直入阴分.+伏邪在至阴之中,) 多+参入苦寒)以清伏热,)如人中白"童便"知母"黄柏" 蚌水的配伍)即是其例’!-#咸以软坚)如消症瘕的地鳖 虫鳖甲方$%&等. 由于气味配伍理论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系统)本 文只能对叶天士常用单味的主要配伍规律作一阐述) 复杂性的气味配伍则很难涉及)如辛凉苦甘酸辛温法 的白虎加桂枝汤方)苦寒微辛法"辛甘兼苦法"苦辛寒 兼酸法等等)还需要在深入研究中作出更全面阐述. ( 气味配伍规律在辨证中的具体运用 方证对应是制方的主要原则)+证以方名)方随证 附,)+据方分证)方不分经,)+有是证必用是方,)这已 被历代医家所公认.而叶氏在是实践并发展这一学术 思想的典范. (1% 卫气营血辨证与气味配伍理论的应用*叶天士认 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 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00入血就 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这里的+汗,"+清气,"+透 热转气,"+凉血散血,等法都是针对卫气营血辨证而确 立的治法.围绕这些治法)也都可以有在卫辛凉解表法 方如牛蒡薄荷方$%&)在气甘寒清气生津的如竹叶石膏 汤加花粉)入营咸寒苦甘合法的清营汤’热入血分)用 清血凉血的加味犀角地黄汤)或甘润存津的加减复脉 汤"辛凉合甘寒法的青蒿鳖甲汤.值得指出的是)叶天 士在强调卫气营血辨证的同时)在治法上更突出两个 特点*其一)透邪外达)而透邪外达又分为!%#辛凉透 表)如银"翘"桑"菊"薄荷等’!/#辛苦温清气透邪如薄 荷"豆豉’!(#透热转气)仍重辛凉或甘寒如清营清宫’ !-#凉血透斑)甘寒苦寒合化如化斑汤等)这里强调透 邪)而透邪必用辛凉甘寒之品.其二)务在先安未受邪 之地)一方面常用甘寒却热如生地黄"麦冬"石斛"竹叶 等免其液涸津伤’另一方面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如玄参" 阿胶"龟甲"知母等以免肾水素亏之后而伤及下焦)肾 阴更亏. (1/ 三焦辨证与气味配伍理论的应用*叶氏提出三焦 辨证)在2临证指南医案3中云*+凡伤寒必究六经)伏气 须明三焦,)在2幼科要略3述之更详*+须分三焦受邪孰 多)或兼别病累瘁)须细体认.上焦药用辛凉)中焦药用 苦辛寒)下焦药用咸寒.上焦药)气味宜以轻)肺主气) 皮毛属肺之合)外邪宜辛胜)里热宜苦胜)若不烦渴病 日多)邪郁不清)可淡渗以泄气分.中焦药)痧火在中) 为阳明燥化)多气多血)用药气味)苦寒为宜’若日多胃 津消烁)苦则助燥劫阴)甘寒宜用.下焦药以咸苦为主) 若热毒下注成痢)不必咸以软坚)但取苦味坚阴燥湿,) 总之)+上焦如雾)滑石之甘淡以驱之’中焦如沤)石膏 之甘辛寒以清之’下焦如渎)寒水石之甘咸寒以泄之, !2眉寿堂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3#.+先理上焦)与苦辛轻剂,)中焦+肝病 及胃)当苦辛泄降,)治下焦+治法总在足三阴)勿参入 乱药为正)质重益阴)佐以介类潜藏立法,!以上所引均 见2临证指南医案3#.由此可见)叶氏治上焦用轻剂轻 扬)辛开宣肺)微苦降气)方如杏仁"薄荷"桑叶"豆豉" 紫苏梗"浙贝母"牛蒡子"枇杷叶)治心则芳香辟秽)重 镇压惊)方如牛黄"珍珠"苏合香"金箔等’治中焦辛开 苦降"酸苦泄热"甘润苦寒通腑)如人参黄连方!人参" 黄连"半夏"姜汁"枳实"茯苓#$%&)酸苦涌泄方!人参"牡 蛎"白芍"乌梅"黄连"半夏"陈皮"姜汁#$%&’治下焦常用 介类潜阳)咸味下行)酸味内敛)方如熟地龟板方!熟地 黄"龟甲"牡蛎"天冬"山茱萸"五味子"茯神"牛膝"远 志"磁石#$%&. (1( 脏腑辨证与气味配伍理论的应用*叶氏对杂病的 辨证也有建树)多是以+脏腑阴阳升降44在经!气#入 络!血#44奇经,为轴$%&)而尤其脏腑阴阳升降之辨更 为突出)其制方也多以气味配伍理论为指导)如*!%#肝 566%5 789:1:;<1/==/)>?@1-()A?1( 万方数据 之体用即肝之阴阳!体用失调则肝病!他指出"阴虚阳 亢!#乃体不足用太过之象!法当辛酸甘缓!两和肝之阴 阳!而苦降走泄!不但妨胃!且助劫耗$%&眉寿堂医 案’(!而#脏阴久耗!素多郁勃!厥阴化风!内燔扰土!为 泄为热!宜用甘缓化风法$%&未刻本叶氏医案’()总之! 叶氏治肝体有辛酸甘缓*养阴涵阳*甘缓化风*甘酸化 阴等法!治肝用有辛甘化风*潜阳熄风*清肝熄风等法+ %,(肺为娇脏!宣发与肃降是其功能产生的基本矛盾! 如风寒与风热犯肺均不能少于辛温*辛凉之间审度!若 肺有燥热则以辛润止咳化痰为主!代表方如桑叶贝母 汤-./+尤其多见的是肺气不通!风温*咳喘*胸痹*脘痛 等病中都可见到!其治疗宜宣开肺气法!而方又多苦辛 泄降*辛润宣下*辛香开痹!代表方如苏子降香方-./*紫 菀杏仁方-./!常用辛香开痹基本方为杏仁*桔梗*栀子* 豆豉*枇杷叶*瓜蒌皮*郁金为主药化裁+%0(心主血属 营!为火脏)叶氏之心病!或痰火扰心*痛厥闭诸症!必 用芳香清透*辛温宣透!代表方如犀角菖蒲丸-./+或心 阴不足!见于心悸*眩晕*少寐诸病中!治宜甘缓熄风! 方选养营宁心方-./+若心之气阴两亏!治宜甘缓化阴* 补养气阴!代表方如人参熟地方%人参*熟地黄*五味 子*炙甘草*湖莲*茯神*牡蛎(-./)它如心气不足!也多 甘温佐以重镇安神!如人参龙骨方-./*人参阿胶方-./) 而尤其心阳不通!表现出清阳失展*痰气凝结之胸痹! 必用辛滑通阳化浊之法!方如加味瓜蒌薤白汤-./+%1( 脾宜升则健!宜动则运!宜暖则和!是以宜甘温助运以 建中)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而叶天士则主张辛甘化 阳!黄芪建中汤以维其营卫!#补中益气汤仅升脾营$! 而#营气困耳!治以辛甘$!在脾病辨证中!尤其多见的 是波及到肾!因为一主先天!一主后天!易#上下交损$! 而治疗仍宜#当治其中$!以中损阳虚的甘温建中汤理 虚为宜+同时也因为脾胃互为表里!叶氏治胃!仍#宜用 甘药以养胃之阴$!#甘凉益胃以制龙相!胃阴自立$!故 叶氏发明的养胃阴之法!被医界公认为其建树)它如胃 阴虚用大半夏汤辛温以通补胃阴!湿痰中阻用半夏泻 心汤辛甘苦降!这都是叶氏活用气味配伍理论以制方 的结果+%2(肾为先天之本!#坎中真阳!内藏而主封蛰! 奇经得司其间!冲阳由前直起$!治法#宜固之摄之$! #保真为要$!故叶氏治肾病很有次第)其一!#凡肾虚恶 燥!以辛润温药$!如扶阳汤%鹿茸*熟附子*人参*桂枝* 当归*炒花椒(!痢之而肾阴阳两虚!治宜酸甘温涩之三 神丸%五味子*补骨脂*肉豆蔻(!#由精伤及神气!法当 味厚填精!质重镇神!佐酸以补之!甘以缓之$!如加减 复脉汤以理虚!通补奇经以补阳!重镇摄纳以敛其气! 其组方也都无失气味配伍制方之旨) 由上所述!叶天士不失为是一代名医!其创建的卫 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为临床医家所必用!其于脏腑辨证 也有建树)然而就论治而言!始终保持其自成为一家的 本色!如方药精简%一方多 345味药(*药量轻灵%一般 每药都在 04.67(+用药平允%选药不过 1.1味!茯苓 使用率最高!其他都是常用药(-./+效法仲景等!然而制 方尤其注重气味!如用甘味药作为疗损补虚用药大旨! 对甘温用得最多!其次为甘平*苦寒*辛温等!在叶案中 常见有辛凉清上*辛温开达*辛甘化风*酸甘化阴*辛酸 熄风*咸酸坚阴*咸苦镇逆*酸苦豁痰*芳香开窍*甘以 缓急*苦辛酸甘并用等法)于酸苦甘辛咸淡及寒热温凉 中以穷尽其配伍制方之变化!实是叶天士一大贡献!也 是他造诣极深*疗效卓著的关键所在) 应当指出!叶氏强调辨证论治!八纲辨证*六经辨 证*经络辨证*病因辨证等都具有得心应手之笔!其运 用气味配伍理论制方也都有点睛之处!因限于篇幅!不 多论述)我们认为!在研究方剂配伍理论或规律时!气 味配伍理论是不能忽视的!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 陈克正8叶天士诊治大全99叶天士医案研究8北京"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 :::::::::::::::::::::::::::::::::::::::::::::::::::: !.;;2!03<.3,8 &中国医药科技优秀论文荟萃’征稿 为了反映新世纪到来之际我国医药科技的学术水平!同时为广大 的医药科技人员提供发表论文的机会!由新世纪医药科技推广交流中 心*中国民间医药科技推广交流中心将联合主编大型医药科技文集 99&中国医药科技优秀论文荟萃’!特征稿如下) .8凡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乡镇卫生院%所(工作的中西医药护技 各科人员!中西医结合人员及乡村医生等均可投稿!来稿要求总结某一 个方面的临床经验或研究成果*理论探讨等!题材不限!每稿限 ,666字 以内!必须打印!另附 366字以内的论文摘要),8本书由著名医学研究 专家王建*余治平教授等担任编委会主任!聘请著名医学专家任编委) 来稿经专家评审合格后即发入编通知!凡入编的文章均发给#优秀论文 证书$等)08稿件请在 ,66,年 1月 06日前邮寄至湖北省麻城市台湾街 ,0=号中国民间医药科技推广交流中心!邮编"105066!信封上请注明 #医科论文$字样!电话及传真"%6=.0(,;,315;) &中华医药研究与创新’杂志征稿 &中华医药研究与创新’杂志为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 热枕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中医药*西医药*中西医结合人员*乡村医 生*民间医生*医药卫生管理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致力促进医 药研究与创新) 征稿范围"中医药*西医药*中西医结合*医疗护理*医疗技术等方 面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学术成果*临床经验+乡村医生*民间医生* 特色专科*一技之长*医学教育*预防保健*医院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与研 究成果均可!题材不限!只要具有创新性均可交流报道)来稿必须打印! 论文发表后颁发#论文证书$!并推荐参加优秀论文评选和相关学术会 议)每篇来稿请寄 06元审稿费!收稿后 06天作出处理回复) 来稿请寄"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东路 ,0号鹏程花园 .栋 .单元 5楼 >信箱&中华医药研究与创新’杂志通联部吴玲收!邮编"10663,) 常年征稿!信封上注明#杂志投稿$) ?=3.?中医杂志 ,66,年 0月第 10卷第 0期 万方数据 论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规律及实践价值 作者: 程昭寰, 王永炎 作者单位: 程昭寰(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市东城区北新仓胡同18号,100700), 王永炎(中 国中医研究院) 刊名: 中医杂志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 2002,43(3) 引用次数: 5次 参考文献(1条) 1.陈克正 叶天士诊治大全棗叶天士医案研究 1995 相似文献(9条) 1.期刊论文 欧阳建华 浅谈临床用药体会 -新中医2005,37(9) 中医学具有悠久历史,是先贤留下的宝贵遗产,如何运用中医学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有着重要意义.笔者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已30余年,在实践中认 识到要提高疗效,辨证要正确,遣方用药也要符合治疗法则.现将临床用药体会总结如下,用以抛砖引玉. 2.期刊论文 王顺治 矛盾用药法临证应用举隅 -新中医2005,37(3) 矛盾用药法是采用药性和功能完全相反的药物组合,以一方为主、一方为佐之药,从而达到相反相成的治疗目的.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 医临床的一大用药特色.根据前人的用药经验,矛盾用药法可以归纳为以下7类. 3.期刊论文 邵凤凤.王秀玲 从四气五味谈酸味药的临床配伍运用 -河北中医2004,26(12) 药有四气五味,在临床上如能合而用之,气味互兼,配伍得当,则变化无穷,从而大大提高临床疗效.酸味药有收敛、固涩作用,能治疗自汗、盗汗、遗精、泄 泻、崩漏等多种病症,常用药物:五味子、山茱萸、酸枣仁、乌梅、罂粟壳、诃子、金樱子、石榴皮等.下面从几方面论述酸味药在临床配伍应用. 4.期刊论文 黄丽敏 《得配本草》的学术特色探讨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9) <得配本草>由清*严西亭、施澹宁、洪缉B158共同编纂,是一部对单味中药及药物间配伍都很有研究的本草学专著.笔者从事中药工作20余年,常以<得配本 草>指导实际工作,收效良好,今对其学术特色,作如下探讨. 5.期刊论文 陈蓉.夏德贵 "对药"临床应用举隅 -甘肃中医2003,16(3) 中药配伍中常见二药配对而用,在临床上能互增其效,各显其功.现浅谈体会如下. 6.学位论文 高铸烨 基于数据挖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辨证论治规律的探索性研究 2006 本文分为两部分: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 文献综述:本部分分别从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临床研究概况和数据挖掘在中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两个方面 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临床研究的特点及不足,并对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了简要阐述,展望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临床研究:目的:1.在个体化原则的指导下,利用冠心病临床科研一体化电子病历采集系统,实时性采集ACS患者的临床信息,将客观真实的数据用于临床 研究,实现冠心病电子病历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新理念。 2.分析ACS的证型特点,探索ACS证候要素及辨证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客观化的研究方法。 3.分析 ACS的辨症用药特点,探索ACS的辨证论治规律。 4.通过对ACS主症疗效的评价,探索ACS临床疗效评价的新方法。 方法:1.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 和广东方略公司联合开发的冠心病临床科研一体化电子病历采集临床信息并录入数据。 2.利用ORACLE工具合并三家协作单位9台电脑的临床信息数据库 ,并完成临床信息的数据预处理。 3.利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证候要素采用R聚类的K-means法进行聚类分析。 4.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数据库对中药性味归经进行联机分析处理(OLAP)。 5.利用WEKA工具实现的Apriori算法对辨症用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6.利用ORACLE、WEKA工具实现ACS主症随机行走模型评价。 结果:1.临床一般资料:应用本系统共采集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372例,数据库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信息达 16万多条。372例ACS患者中男性191人,女性181人。患者中年龄最大91岁,最小41岁,平均年龄68.67±10.39岁。约三分之一以上的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冠 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 2.37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辨证情况:372例ACS患者现病史症状中,胸闷出现的频率最高,有353例,占94.89﹪,胸痛有 228例,占61.29﹪,乏力184例,占49.46﹪,气短182例,占48.92﹪,心悸148例,占39.78﹪,喘憋142例,占38.17﹪;代表了ACS的主要症状。 患者 舌质多见暗红、淡暗、紫暗,苔质多见腻苔、薄苔、厚苔,苔色多见白色、黄色,说明ACS患者多见血瘀、痰湿之象。患者脉象总体上比较散乱,说明脉象的 个体差异较大。 参照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按本虚标实归类汇总后,瘀证271例,占72.85﹪,痰证176例,占47.31﹪,气虚证118例,占31.72﹪,气阴 两虚证67例,占18.11﹪,阴虚证33例,占8.87﹪,气滞证24例,占6.45﹪,显示了瘀证、痰证、气虚、气阴两虚、阴虚、气滞分别是ACS较常见的基本证候 。 3.37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证候要素的聚类结果: 将四诊信息聚成2-11类后,发现聚成8类与中医某些证型相类似。第一类可归属“气虚证 ”,证见气短,动则气喘,乏力,神疲,纳差,舌淡红,苔白,苔薄,脉细;第二类可归属“痰瘀互结证”,证见头晕,咯痰,唇色紫暗,形体偏胖,苔黄 ,苔腻,舌暗红,脉弦滑等;第三类可归属“痰浊偏热证”,证见咯痰,形体偏胖,咳嗽,咽干,耳鸣,苔黄,苔厚,苔腻,舌红,脉弦滑;第四类可归属 “阴阳两虚证”,证见心悸,喘憋,手足心热,水肿,遇寒加重,舌红,苔白,苔腻,脉结代等;第五类可归属“气阴两虚证”,证见乏力,气短,咽干 ,自汗,手足心热,心烦,舌淡,苔白,苔薄,脉细等;第六类可归属“肝肾阴虚证”,证见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淡红,脉结代等;第七 类可归属“心血瘀阻证”,证见胸痛,乏力,舌紫暗,舌有瘀斑,苔白,苔腻等;第八类可归属“气虚血瘀痰阻证”,证见胸痛,胸闷,乏力,气短,自汗 ,心悸,喘憋,唇色紫暗,舌淡,舌暗红,苔薄,苔腻,脉弦滑等。 聚类结果的类别间距离进行方差分析表明,类别间距离差异的概率值P<0.01,即 聚类效果较好。 4.37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情况: 常用治法依次是活血化瘀法、化痰法、补气法、养阴法、理气法、益气活血法等。常用 方剂依次是自拟方、瓜蒌薤白半夏汤、温胆汤、生脉散、二陈汤、炙甘草汤、血府逐瘀汤、四君子汤等。常用中药依次是茯苓、丹参、党参、陈皮、半夏、 赤芍、当归、桃仁、川芎、红花、麦冬等。中药性味依次是温性、平性、寒性,甘味、辛味。中药归经依次是脾、心、肝、肺、胃、肾经。常有中成药依次 是生脉针、三七总皂甙针、丹参针、葛根素针等。常用西药依次是抗血小板类药物、硝酸酯类、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降脂药。 5.37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辨症用药规律的关联规则挖掘: 胸闷的辨症用药规律:治疗ACS患者胸闷症状时,常用的中药配伍有:五味子配麦冬、桃 仁配红花、炙黄芪配丹参、半夏配丹参等;胸闷兼有乏力、气短症状时,常用的药味有茯苓、炙甘草;胸闷兼有舌暗红时,常用的药味是丹参;胸闷兼有苔 腻时,常用的药味是茯苓。 胸痛的辨症用药规律:治疗ACS患者胸痛症状时,常用的中药配伍有:竹茹配茯苓、陈皮配茯苓、麦冬配丹参、桃仁配枳壳 配红花、桃仁配茯苓配红花、赤芍配川芎配桃仁配红花等;胸痛兼有乏力症状时,常用的中药配伍有白术配茯苓、党参配麦冬配五味子等;胸痛兼有乏力和 气短症状时,常用的中药配伍有五味子配麦冬、党参配丹参等;胸痛兼有舌暗红时,常用的中药配伍有红花配丹参;胸痛兼有苔黄时,常用的中药配伍有半 夏配丹参;胸痛兼有苔腻时,常用的中药配伍有桃仁配红花,栝蒌配半夏。 乏力的辨症用药规律:治疗ACS患者乏力症状时,常用的中药配伍有:麦冬 配丹参、川芎配五味子配麦冬、党参配麦冬配五味子配丹参、赤芍配丹参配党参、薤白配栝蒌配丹参等;乏力兼有气短症状时,常用的中药配伍有党参配麦 冬配丹参等;乏力兼有气短及/或苔腻时,常用的中药配伍有茯苓配炙甘草。 气短的辨症用药规律:治疗ACS患者气短症状时,常用的中药配伍有:白 术配茯苓、赤芍配桃仁配红花、丹参配栝蒌配半夏等;气短兼有乏力/苔腻症状时,常用的药组有党参配麦冬配丹参、五味子配丹参配麦冬等。 心悸的 辨症用药规律:治疗ACS患者心悸症状时,常用的中药配伍有:赤芍配丹参、麦冬配丹参、陈皮配茯苓、党参配丹参、半夏配丹参等;治疗心悸兼有苔腻、舌 暗红、苔黄时,常用的药味是丹参、茯苓。 喘憋的辨症用药规律:治疗ACS患者喘憋症状时,常用的中药配伍是泽泻配茯苓、白术配茯苓、丹参配炙甘 草配茯苓等;喘憋兼有苔腻、苔黄时,常用的中药配伍是炙甘草配茯苓;兼有水肿时,常用的中药配伍是茯苓配丹参。 5.37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 西医结合治疗情况 37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时,中成药常以丹参针、生脉针、三七总皂甙针、刺五加针、葛根素针与西药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口服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针剂、他汀类降脂药联合应用,构成了不同组合,但没有固定规律。 对β-受体阻滞剂和硝 酸酯类在治疗AC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方面分别进行了χ2检验,显示存在差别,并有统计学意义。 6.ACS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随机行走模型 对 ACS患者主症胸闷、胸痛、气短、乏力运用随机行走模型进行评价,显示胸闷随机行走2562次,症状改善总积分561分,比值4.6;胸痛随机行走2523次,症状 改善总积分429分,比值5.9;气短随机行走2152次,症状改善总积分298分,比值7.2;乏力随机行走2151次,症状改善总积分221分,比值9.7;四主症指数 定律(即幂律)值均<0.5,说明在症状演变过程中存在干预措施;曲线图显示大概在住院后2天左右四主症均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结论:1.根据聚类结 果,可将ACS证型归纳为气虚证、痰瘀互结证、痰浊偏热证、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痰阻证。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目前 ACS的证型分布现状。 2.根据关联规则结果,发现了一些治疗ACS的常用中药配伍:黄芪配丹参、半夏配丹参、麦冬配丹参、党参配丹参、薤白配丹参 、赤芍配丹参、茯苓配丹参。提示目前ACS的中医治疗以益气、活血、化痰、养阴治法为主,与聚类结果的证型一致。 3.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使用 不同西药在中医证型上存在分布差异。符合目前西药个体化用药的趋势,结合中医证型研究,将为现代医学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 4.主症随机行走模型评价显示在患者住院的前3天受到了比较明显的干预措施。症状改善积分方面,胸闷优于胸痛优于气短优于乏力。 7.期刊论文 胡波.蒋永光.刘娟.雍小嘉.曹莉 试论中药复方的性味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0) 中药方剂按组成的药味数不同分为单方和复方.单方是由一味药构成,复方是由两味以上药物组成.中药性(四性)味(五味)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由单味药所构成的单方具有中药性味的性能特点,这一点不难理解.但复方是否也有一个性味问题?回答是肯定的. 8.期刊论文 张峰 浅谈中药临床药学研究与发展 -新疆中医药2006,24(3) 中药临床药学的研究与发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临床药学的研究可分为:对传统中药配伍理论的研究;对中药性味、归经等理论的研究;药代动 力学研究;中药炮制研究,等.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应根据中医药特点从中药剂型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进管理、促进学科分化和发展、狠抓人员培训以 及继续教育几方面着手. 9.期刊论文 王占诚.宋信平.杨敬才.Wang Zhancheng.Song Xinping.Yang Jincai 中药对机体不良作用的探讨 -中国 民间疗法2001,9(1) 西药配伍不当,服用量过大,时间过长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发生蓄积中毒已成人们共识。而中药对机体的不良作用往往被人们忽视,实际上中 药配伍不当,服用过量或长期服用也会出现不良的影响。随着中医药学,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中药给人们防病治病带来了福音,但不良作用也值得重视。本 文就中药的不良作用加以讨论。   剧毒中药的不良作用   运用剧毒中药治疗疑难杂症,具有独特的疗效,但要掌握好剧毒中药性味功能适应症和禁 忌,不能急于求功而超过安全用量或长期服用。应尽量防止不良反应和蓄积中毒。   雷公藤片治疗风湿类疾病疗效显著,但长期或过量应用可引起房室 传导阻滞,血压下降,同时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及肝肾损害,所以心胃肝肾不良的患者应慎用。   民间常用附子泡酒治疗外伤,腰背痛、关节痛。附 子含有乌头碱,生用浸泡药酒毒性较大,过量服用或长期应用,可引起头胀眼花,恶心呕吐,全身大汗等中毒反应。   六神丸、消炎解毒丸含蟾蜍毒素 ,服用过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心慌、气急、紫绀等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   一般中药的不良反应   地龙中含砷量较高,水煎也不能降低砷含量 ,因此长期服用配有地龙的中草药及中成药,会产生对消化、血液、神经及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   番泻叶常用于治疗便秘,其通下作用较可靠安全 ,但使用不当或用量过大,可产生剧烈吐泻、消化道出血、盆腔炎样腹痛、黄疸等不良作用。 引证文献(6条) 1.王秀杰.王学清.李岩.周卓 半夏泻心汤及拆方对小鼠胃排空影响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05) 2.李凯平.连建伟 叶天士运用《伤寒杂病论》的经验及其研究概况[期刊论文]-中医杂志 2006(05) 3.王春山 数据挖掘技术在方剂配伍领域的应用研究[学位论文] 2006 4.李丽华 明清温病学家用药规律研究诠释[期刊论文]-中医药学刊 2005(03) 5.赵琰.王庆国.李宇航.牛欣.贾玉森.张冬梅.钟相根 半夏泻心汤的不同性味配伍对慢性胃溃疡大鼠胃液分泌及胃蛋白 酶活性的影响[期刊论文]-浙江中医杂志 2004(04) 6.赵琰.李宇航.王庆国.屈会化.周冠芬.贾玉森.张冬梅.钟相根 半夏泻心汤不同性味拆方对胃溃疡大鼠血清胃泌素的 影响[期刊论文]-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4(10)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yzz200203001.aspx 下载时间:2009年9月10日
本文档为【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规律及实践价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554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2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4-23
浏览量: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