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两岸经济关系形势

两岸经济关系形势

举报
开通vip

两岸经济关系形势两岸经济关系形势 两岸经济关系形势 两岸经济关系形势发生3点重要变化,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前景依然看好。 一是基本格局发生变化。两岸经济实力消长明显,大陆经济实力越强,对台湾而言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动因越大。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30年,正值大陆改革开放的30年,也适逢信息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的30年。30年来,两岸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发生很大的变化。大陆经济实力显著增长,经济规模已经由1978年的世界第10成长为2008年的世界第3,并极有可能在近两年内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2。贸易规模成长速度更快,已经由1...

两岸经济关系形势
两岸经济关系形势 两岸经济关系形势 两岸经济关系形势发生3点重要变化,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前景依然看好。 一是基本格局发生变化。两岸经济实力消长明显,大陆经济实力越强,对台湾而言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动因越大。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30年,正值大陆改革开放的30年,也适逢信息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的30年。30年来,两岸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发生很大的变化。大陆经济实力显著增长,经济规模已经由1978年的世界第10成长为2008年的世界第3,并极有可能在近两年内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2。贸易规模成长速度更快,已经由1978年的世界第32成长为2008年的世界第3,出口排名第2,并有望今年内跃居第1。1979年至 2007年,大陆累计吸引外资7754亿美元,是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则由1978年的16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底的19500亿美元,增长了1200多倍,总量高居世界第1。台湾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则出现相对下降。据IMF等机构公布的资料,台湾经济规模由曾经的世界第16退至 2008年的第26,出口由1980年代中期的世界第11位降至2008年的第18位。1979年到2008年的30年间,台湾经济年均增长率为 6.2%,也是较为不错的增长速度,但却低于大陆的9.8%。2008年底,大陆的经济规模是台湾的11倍,外贸规模是台湾的5倍,累计吸收外资是台湾的 10倍,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已近台湾的2倍,外汇储备是台湾的7倍。台湾“经建会”曾按照预期经济实力绘制出台湾比大陆大3倍的地图 ,现实中两岸经济实力的消长却使两岸经济形势发生了相反的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台湾当局对于是否积极发展两岸经济关系的态度。 二是基本政策发生变化。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对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影响显著。两岸经济关系 30年来的发展,一直呈现出“民间热、官方冷”的特点,具体表现是:两岸同胞对加强两岸交流有强烈要求,两岸业者也希望两岸尽快就经济议题进行协商,大陆方面始终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然而台湾当局总体上却长期秉持消极与抵制的态度,对两岸经济关系发展起到制约作用。蒋经国后期和李登辉前期的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是“三不”政策,即“不接触、不鼓励、不干涉 ”。进入90年代,李登辉迫于两岸经济形势的发展,提出“务实、稳健、前瞻”的大陆经贸政策,但到1996年,李登辉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改以“戒急用忍” 为原则。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陈水扁提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大陆经贸政策,但在2006年又改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直到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马英九提出大陆经贸政策要以“活水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取代“鸟笼政策”,这对两岸经济关系的未来发展是一个积极信号。 三是基本问题发生变化。台湾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决定其具有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内在动因。近年来台湾经济表现何以由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之首跌至末尾,笔者将原因归纳为3大结构性问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与产值结构出现严重问题。 首先是产业结构问题。目前台湾经济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近 3/4,本应替代制造业扮演拉动经济增长的龙头角色,但因台湾服务业竞争力不强,加上过去民进党当局对两岸经贸限制措施,使其无法通过拓展大陆市场获得新的空间,一直以内需为导向,在岛内发展潜力有限。与制造业相比,台湾服务业的特点是:低实质成长、低投资比例、低劳动投入、低研发投入、低国际竞争力、低产业关联度,只在名义上拥有高利润及高GDP比重, 因此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台湾服务业无法充当扩大内需的主导产业。鉴于台湾对外投资的70%以上在大陆,其中绝大部分是制造业企业,台湾服务业也需要跟随服务对象拓展经营领域,增强自身实力。 其次是产品结构问题。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半导体、面板等少数产业,此次金融危机与全球半导体、面板产业的周期性衰退发生共振,对台湾经济影响更大。台湾的海岛形态决定其必须发展外向型经济,但其出口依存度近两年已经在70%左右,外贸依存度大大高于亚太地区其它新兴经济体,外部市场受到冲击的时候,难以依靠扩大内需缓解危机。由于制造业的明星产品单一,台湾产品出口竞争力近年出现下降势头,与大陆进行产业合作有利于台湾企业产品多元化与竞争力提升。 最后是产值结构问题。在产品价值链生产的“微笑曲线”中,台湾企业仍多集中在利润较低的加工制造环节,较少涉入高利润的研发与销售环节。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台湾制造业缺乏自有品牌、核心技术与销售渠道、仍以代工为主的生产模式弊端暴露无遗。危机爆发后,金融去杠杆化使台湾厂商上游客户资金失血,订单急剧下降甚至中断。台湾面板、内存(DRAM)厂商产能利用率降至30-40%左右,而韩国三星等拥有自主品牌及下游产业链的厂商,面板产品产能利用率一直维持在80%上下。建立自主品牌和销售通路需要有庞大市场的支撑,大陆这个被全世界看好的市场对台商而言是绝好的成长契机。 从上述3点形势变化来看,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仍有潜力。事实上,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不存在所谓 “过快”的问题,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速度应该符合其“潜在增长率”。我们只需顺应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潜力,而不必人为设定发展速度的快慢。为保持两岸经济关系快速稳定发展,笔者认为,当前推动两岸经济关系的工作有3个重点: 一是加速全面发展。 二是签署框架协议。 三是强化试点创新。 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也无法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边,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它因欧亚大陆板块、菲律宾海洋板块挤压而隆起,全岛地形东高西低,山脉纵贯岛屿。由于北回归线穿过,地形与海洋环境共同影响,北部为副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则为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有局部呈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多种气候特征,故而岛上的自然景观与生态系呈多样化。台湾被称为中国的宝岛。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任何国家不得干涉中国的内政。关于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关系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为一下十六点: 1、台湾与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这是国际共识,曾经联合国决议予以确认; 2、台湾与大陆因内战于1949年管辖权分离,大陆地区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效管辖,台湾地区受中华民国有效管辖; 3、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代表全中国的政权机构,双方互不承认,但均认同“一个中国”原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代表中国的合法政权,中华民国是1971年前国际上公认的代表中国的政权; 5、中华民国的有效管辖地目前仅限于“台、澎、金、马”地区,但仍未放弃对中国大陆的主权诉求;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效管辖地目前为中国大陆以及港澳地区,但仍积极寻求与台湾地区的统一; 7、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目前仍处于内战延续状态; 8、中华民国政权出于国家意识,积极寻求外交承认,目前仍拥有23个邦交国; 9、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目前正寻求军事和解、外交停战、政治交往与经济合作; 10、台湾地区内部存在独立倾向,寻求台湾独立的思潮在台湾地区内部拥有众多支持者; 11、台湾地区因经济优势、政治民主等因素反对激进统一,普遍赞同维持现状,强烈反对战争; 12、大陆地区因外交不利、军事不足等因素反对激进统一,普遍赞同维持现状, 渐进和平统一; 13、台湾问题利益攸关方主要有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各方均反对两岸激进统一或分裂,赞同维持现状,希望问题和平解决; 14、两岸激进统一将直接导致区域均势失衡,造成区域局势紧张,引发全球军备竞赛,甚至引起世界大战; 15、两岸激进分裂将直接导致台海战争爆发,造成区域局势紧张,引发全球军备竞赛,甚至导致世界大战; 16、总而言之,两岸和解刻不容缓,两岸统一尚需耐心,激进统一或分裂均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 自2008年以来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两岸关系有过去六十年的紧张对抗转而走向和平发展的新道路。在政治上,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地区重新执政,马英九当局承认“九二共识”,并延续2005年以来国共两党领导人提出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愿望”,并开始建立两岸政治互信。以此为基础,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的事物性协商得以恢复。在经济上,两岸各种生产要素的直接交流更加密切,两岸经济交流走向正常化,两岸经济合作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化也加速推进。在社会与文化交流方面,两岸直接三通,通邮通航通商基本实现。两岸人们迈入大交流时期,两岸文化教育交流迅速升温。 两岸关系之所以在短期内出现如此重大的改善,关键是两岸目前都能够接受“和平发展”这一理念,愿意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积极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号召两岸同心协力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表示,两岸关系的历史遗留问题应放在共同发展中逐步解决。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历史必然。可以说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走向和平统一的必经之路。 马英九在台湾执政后,主张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框架下两岸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状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 恢复海协会,海基会,两会协商。并期待大陆帮助台湾经济恢复。民进党则未能及时摆脱贪污腐败阴影和“台独党纲”的魔掌,无力反思其陈旧的两岸关系政策。同时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和“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 的方针,具有z主动引导两岸关系朝着和平发展方向务实前进的积极意义。2008年四月胡锦涛总书记忽见萧万长,2008年五月胡锦涛总书记会见吴伯雄,正是此方针的具体成果。 海基会,海协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协商,并通过2008年6月和11月两次领导人会谈,签署六项协议,取得重大成果。2008年11月初,海协会首度入台协商,开始把对台工作做到台湾岛内。2008年12月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基本实现,两岸实现“一日生活圈”。这不仅让往来两岸的台商,台湾学生,两岸游客直接受益,而且还有两个更重要的效应:一是直接促进两岸生产要素的交流,为两岸经济交流正常化与经济合作制度化奠定物质基础:二是,大大缩短了两岸同胞间的心里距离,为两岸的社会融合奠定心里基础。 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国共两党继续携手合作为两岸人民谋福利,照顾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帮助台湾经济复苏。2008年12月底,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就是再次背景下召开的。此次论坛达成九项共同建议和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王毅宣布的十项惠台措施,涉及扩大两岸人民交流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发展,建立两岸金融和做与全面经济合作机制等重要问题,将有力地促进两岸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双赢。 2009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形势,如果说200年是两岸关系转折期的话,那么2009年则是两岸关系峰回路转之后在更高视屏上的新起点。可以说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阶段。 第一,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线图初步形成,并在两岸交往时间爱你中得到深化2008年12月31日,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在背景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开始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框架,为两岸关系从和平发展走向统一指明了路线图。目前大陆对台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按照这幅路线图进行。 第二, 两岸积累政治与经济互动的新经验。10 年来,两岸事务最大的特点是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密不可分。因此很大的一个挑战是如何处理好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的关系。目前我们根据“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循序渐进”的对台工作指导方针将敏感的政治问题与复杂的经济合作问题区分开来。同时在长期战略推动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形成正面的互促作用。 第三, 两岸通过经济合作共创双赢的事态正在形成。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国际市场大幅萎缩,但是祖国大陆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充足的外汇储备,主动并有效引导两岸开展经济合作。由此,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从主要由民间自发驱动提升到政府主动推动,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 两岸经济关系有新进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对两岸和平发展有战略性意义,也是近年来两岸关系中发展最为迅速,成果最为突出的领域,根据商务部的资料,截至2009年底,两岸关系贸易积累额已达9500多亿美元,台商在大陆设立投资项目已有8万多个,累计实际投资493亿美元。如果加上台商经过三地的转投资,累计实际投资约800多亿美元。台湾是大陆的第七大贸易伙伴,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顺差来源地和投资目的地。2009年,大陆对台专项采购约140亿美元,并采取措施支持台资企业参与大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分享扩大内需带来的商机,对协助台湾提振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两岸在经济合作制度化,产业合作搭桥与陆资入台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展望两岸关系的未来,只有踏踏实实地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我们才能有效地构建基础坚实、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增强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和统一国家的认同,为两岸最终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并做好准备。祝愿祖国早日统一!
本文档为【两岸经济关系形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2848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3KB
软件:Word
页数:4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4-21
浏览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