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

举报
开通vip

教育公平公平,教育的价值追求 对教育公平的再认识 顾拓宇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7) 内容摘要:教育公平是构建公平社会的主要问题,解决不公平的教育现状是当务之急;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阶层差距、资源配置、教育腐败等现象的存在成为教育公平的桎梏。作者针对这几个问题尝试探索一些解决的途径和措施。 关 键 词:教育公平;城乡差距;教育腐败;教育制度 Th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al Fair Gu Tuoyu (School of Education Sci...

教育公平
公平,教育的价值追求 对教育公平的再认识 顾拓宇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7) 内容摘要:教育公平是构建公平社会的主要问题,解决不公平的教育现状是当务之急;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阶层差距、资源配置、教育腐败等现象的存在成为教育公平的桎梏。作者针对这几个问题尝试探索一些解决的途径和措施。 关 键 词:教育公平;城乡差距;教育腐败;教育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Th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al Fair Gu Tuoyu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College , 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Henan 453007) Abstract: Education equality is a major issue of social equality, the solvsion of education unfair is imperative; The rural-urban gap, regional disparities, class disparities,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e phenomenon of education corruption existed as an education fair shackles. The author attempts to explore some ways and measures of solving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Education equality; The rural-urban gap; Education corruption; Education system. 1、​ 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育公平是指个人不因人种、性别、社会经济背景等属性因素而受到歧视性对待,并将偶然性因素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从而保障每个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机会不受个人无法改变的社会出身和无法控制的偶然性因素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公平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即受教育机会均等、个体能力与教育资源分配对等和教育结果符合社会认同[1],教育机会均等的大规模实践也早于上世纪后半期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之时便已起步。但时至今日,“教育机会均等”的要领尚未有幸获得众所公认的界定[2]。 综上所述,教育机会均等包括起点的机会同等和过程的机会同等;而结果的公平是个不确定的概念,由于个人能力的界定主要是通过社会认可度来判断的,而学生在就业前由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阶层差距、以及社会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对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所导致的不同教育结果,而这些结果必然导致不同的个人能力和不同的工作状况。在社会有限的教育资源下,满足一部分人受教育的需要必然以牺牲另一部分的教育需要为代价。因此,在起点和过程不公正的前提下结果的公正只能是一种理想。现阶段,仍然存在着思想观念的歧视,包括城市对农村的歧视,大城市对外地人的歧视,以及对城市务工者的歧视等。这种观念的歧视更甚于前两者。这种歧视给弱势造成了心灵上的自卑,给未成年孩子造成性格上的自闭,孤独,不合群等对将来成人后诸多不利的性格趋向。因此,教育公平问题不仅是政府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人们在呼吁社会与政府求助的同时,每个人也应从自我做起,从真正意义上为教育公平做些事情。 2、​ 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及现状 当前社会为教育公平付诸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在观念上,人们开始认识到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共同体。而教育不公平的现状依然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资源配置、区域差距、阶层差距上和教育腐败问题。 (1)​ 城乡差距 1、城乡家庭子女在经济上和教育上投入的差异 由于经济和文化上的差距,城乡家庭子女在教育投入上也必然存在着差异,城市居 民的子女除了在学校的花费外,学校之外也有很多的花费,如为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各种费用,这在小学及小学之前尤为明显。而农村学生则不敢有这种奢望。同时早期的家庭教育则取决于获取资本过程的时间长度,取决于他的家庭能为他提供的自由时间的长度。自由时间指的是从经济的必需中摆脱出来的时间,这是最初积累的先决条件[3]。从闲睱时间的拥有量来看,农村居民的时间也许并不少于城市居民,但花费在子女身上的时间远不如城市居民。这首先是观念原因,在农村一般以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而在城市则存在着大量的陪读现象,父母为孩子补充作业也司空见惯。其次由于经济的限制农村孩子也无法陪父母旅游,更没有各种兴趣班供其选择。 2、城乡父母对子女教育期望的差异 教育期望影响成功机会,出于保险和自我防御的心理意识,低阶层父母不会对孩子抱有太高的期望,而父母的期望又直接影响孩子的期望,一个孩子关于教育与职业的抱负又深受父母和其他同类人教育经历和文化生活机会的影响。也就是较低社会阶层的人不会有较高的抱负。 3、城乡早期教育结果的差异 由于家庭环境和教育及幼儿园早期教育的差异,城乡儿童在进小学以前,已经有很大差异。从知识的掌握来看,城市孩子眼界开阔,知识面广,无论是对书面知识还是日常的生活常识都有了解,而乡村孩子视野则相对 狭窄,所了解的多是家长和邻里松散零星教给的日常生活常识。从语言来看,城市儿童由于接触书面知识较多,对普通话和书面语言掌握较好,而农村孩子在这一点上几乎是零。从艺术素质上看,城市孩子大多上过兴趣班,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而农村孩子在这方面几乎从未涉及。 (2)​ 区域差距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策便倾向于东部沿海地区,这便无形中导致了教育投入的差距,由于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低,自然在教育的投入相对较低,这样一来政府用于教育的投入有限,导致教育设施短缺,加上西部地区地理环境差,生活等先天的恶劣条件,所以在吸引人才上自然处于一种不利的位置。国家又没有相应的优厚的鼓励投身西部的特殊政策,西部人才匮乏也是再所难免。我国教育投资主要由地方政府自主支配,西部本身贫穷,自然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无法与东部相提并论。显而易见,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也与东部相差甚远。同时家庭用于教育的投入更为有限,对于温饱尚不能解决的家庭对教育的投资本身就是一种奢望。更何谈把孩子培养成才。 (三)资源配置失衡 其一,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必然导致公民接受教育的不公平。在教育资源总量和受教育者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由于资源配置和投入的不公平,受教育者总是趋向于优质教育资源,但不管竞争的结果如何,众多的教育对象只能在事实上的不公平状态下接受教育。所以从公民的平等原则讲,没有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当然不会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没有接受教育的平等便不会有所谓的教育公平。 其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必然导致优质教育资源向权力和金钱倾斜。近年来,同区域或跨区域择校风愈演愈烈,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在教育资源配置优劣分明的事实面前,想靠行政命令把受教育者划定在指定的资源区域内,是幼稚可笑的,因为只要条件许可,谁都愿意首先享受到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必然导致学校间的不公平竞争,由于在竞争中优质教育资源必然处于优势,竞争的结果必然是优质教育资源向权力和金钱倾斜,腐败和乱收费、高收费问题也必然成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副产品,处于权力和金钱劣势的大多数公民也必然被边缘化。这样,当教育资源的优劣配置进入恶性循环状态后,教育公平离大众只能越来越遥远。 无论是师资,还是经费、设备,农村学校都远不如城市,同时社会变迁和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还给农村学校带来一引起新的困惑,如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导致农村教师的流动,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生育人口政策使得农村学校规模变小从而师资配备不足,“素质教育改革使农村专职教师缺乏的情况雪上加霜,税费改革引发的教育经费问题,高考改革使得设备极差的农村学校在考试中更为不利等。”[4] (四)阶层差距 低文化阶层适应的语言是一种“大众式语言”或“封闭式语言”,而高文化阶层(中产以上阶层)使用的是“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式语言”。大学所使用的正是后者的语言,并强调和肯定社会上层阶层的文化,漠视和否定不利阶层的文化[5]。 用人单位的关注点已转移到重点大学文凭,转移到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管理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上面。农村学生由于先天的教育劣势和由此表现出的普通话水平低下,缺乏气质、胆怯、自卑。正是由于这种教育的先缺乏,大学期间缺乏锻炼,再加上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关系社会”找工作,又受到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择业时自然处于劣势。在择业与深造机会的把握时,由于缺乏相应的素质及心理的自卑所表现出与人沟通的弱势。 (五)教育腐败现象依然存在 长期被认为“一方静土”的教育,也受到社会腐败行为的干扰。教育改革迅速推进的同时,完善的制度却相对滞后,这就导致了腐败的滋生。教育腐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特长生”形式,让一些没有资格和能力上大学的学生首先获取“特长”资格,然后再通过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让学生的特长过关,由于“特长生”的文化课要求相对宽松,所以文化课过关就更容易“操作”了。当然这期间要交纳一定的“活动费”;二是“缴费生”,不符合入学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通过花钱买分数获得入学资格;三是“学校利益集团”,个别老师靠拉关系、权钱交易,在学生干部的任命、评选先进乃至座位的安排上依权势、金钱、关系而定;在保送大学生上,个别校领导首先考虑的则是自己的亲友,而非唯才而用。四在考研上,一些名校的导师同样存在着腐败现象。 3、​ 实现公平的对策及途径 (一)、树立公平的道德意识观,鼓励社会志愿者对公平教育活动的参与。 社会贫富差距固然存在,这种差距的存在不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作为富人,关注的不应仅是自己的孩子,更多的应是对贫穷孩子的关注,对比自己更穷,更需要教育的西部及农村孩子的帮助,人们更不应该用一种歧视的思想看待他们的落后,社会是贫富生活的一个共同体,东部地区的富裕也是西部及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进城务工者在对社会财富的创造上在某些方面更多于城市工作者,他们的孩子更应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多建一个学校社会上就少建一座监狱”的说法也许并不过分。对弱势多一分关注社会也便多一分和谐。在这方面政府与社会结合起来,由相关教育部门倡导,大学生的积极参与,社会企业的资助,建立“百年扶困学校”。让那些上不起学的,或社会上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给他们一个重新找回梦想的平台。这些学生的培养可与企业的需要联系起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这样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还可通过举行慈善晚会、慈善义拍的形式,争得社会的募捐。 (二)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 大众教育宽进严出,体现公平;精英教育严进宽出,体现效率。教育作为一种公益事业,政府职能首先是维护公平还是培养精英。面对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更是当务之急。政府的职能首先应是维护公平,效率应更多的由市场调节。在分配教育资源时对弱势地区、学校、群体做出倾斜,实行对弱势群体的优先扶持,并保障其具备国家教育政策和法律所规定的基本标准的办学条件和享受符合基本标准的充分教育。义务教育是大众化的、免费的教育。不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教育的绝对不公平,当然这其间不排除有限的教育资源。而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国家应抽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义务教育上,义务教育可逐年进行,甚至半年半年的推行,直到真正实行九年的义务教育。 (3)​ 确保教育制度的公正 在研究教育公平的问题上,仅具备平等或公平的理念是不够的,建立完善的教育 机制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反恐怖工作机制企业员工晋升机制公司员工晋升机制员工晋升机制图 和公平机制才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力保障。由国家和社会多方统筹建立弱势群体救助系统,规划出教育优先发展区,以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制度化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筛选体系,它驱使学生去爬一个没有尽头的阶梯,在爬阶梯的过程中,社会按照现有的“杰出人才”的观念去挑选最优秀的人才,事实上排斥了普通人受高层次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只培养了少数的“精英”。即使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但按照杰出人才论,只会导致选材标准更严,不会改变培养少数人的事实[6]。只要制度化教育存在,这种筛选作用就存在。“在筛选的教育系统中含有某种社会的不公正”入学筛选和英才教育的竞争性和考试与教育机会均等是不一致的。[7] 1、​ 改革高考招生政策 由于高考配额制度产生各地录取分数线倾斜,所以要改变目前偏重大城市的招生名额配置,克服各地之间录取分数的差异,并逐步过渡到大致按照考生数平均分配各地招生名额。招生制度改革的另一要义,是革除那些容易成为腐败温床的制度和政策,如保送生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加分等政策,保证招生环节的公正性。 2 、对西部地区和弱势的倾斜 对于历史上形成的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教育资源应当通过恰当的配置不再人为地继续扩大差距,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向落后的地区倾斜,以主动缩小差距。对于重点学校多收一个贫困生可给予两个人头的经费。政府针对来自不利的社会阶层和偏远地区、城市外围地区以及贫困地区的学生学业失败非常严重的状况,将一些条件最差的地区作为“教育优先区”加以重点扶持,来保障这些地区学生的教育质量。 (四)确保公平的教育分流机制 公平的教育分流机制是以贯彻教育公平为原则的分流操作系统和流程。在整个教育分流过程的各环节中,应该做到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各种现有的和潜在的教育资源,确保每个公民的学习权和受教育权,然后才是运用公平性的选择手段来分配和提供教育机会,并在教育分流过程中尽可能地消除偏见和歧视的做法,弥补教育分流带来的不平等后果。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确立受教育者地位平等的观念。做到无论在教育分流中处于何种地位,处在何种质量、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受教育者都应该获得平等的待遇,受到与他们身心特点相宜的教育,享有最大化的教育利益。 其次,在教育分流机会提供上公开和公正。切实地进一步消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差异,学校实行无差别的个人入学机会平等原则,承认机会平等的价值和提供公开、公平的机会,同时,将平等目标与平等原则结合起来,保证教育分流机会的提供符合社会需要和社会公正原则。 参考文献 [1]韩飞舟.高等教育学费与教育公平[J]. 江苏高教,2006,(1):46-48 [2]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G].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111 [3][法]布尔厄著,包亚明译. 文化资本和社会炼金术[G].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198 [4]余秀兰. 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G]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12) [5]张衡 王云兰.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互动关系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 ,2006,(2) [6]张铁明. 教育产业论 [G] 广州教育出版社 2002:204 [7]张人杰. 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G].华东师大出版社, 1989 (9) 作者简介:顾拓宇(1979--),男,河南郸城人,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评价与管理 电子邮件:gutuoyu@sohu.com 电话:(0)13462303768/03733397624 联系方式:河南新乡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5级研究生 顾拓宇 453007
本文档为【教育公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9680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1KB
软件:Word
页数:4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1-04-15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