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至顺镇江志 元 脱因修 俞希鲁纂13

至顺镇江志 元 脱因修 俞希鲁纂13

举报
开通vip

至顺镇江志 元 脱因修 俞希鲁纂13至順鎮江志卷十三 至順鎮江志卷十三  公廨 六朝以來迄於宋季凡宮室樓觀亭臺之見於舊志者彙列於後今皆不存惟接官廳所與西津亭為歸附後所創耳   宮    本府(缺)    丹徒縣         丹徒宮 【 輿地志云在城南(輿地志云在城南○鈔本此下一段係大字 案張氏鑑云輿地志云以下皆當作注卷十二古跡門丹徒縣宋武帝舊宅注云詳見公廨門丹徒宮注可證今從其說改正下文堂類東夏堂條下輿地志以下鈔本亦作大字張氏云輿地志射堂北云云俱當作注卷十二古跡門東苑注云詳見公廨門宮類注可證今亦從其說改正)宋武帝微時故宅也後築為宮武帝躬耕丹徒及受命...

至顺镇江志 元 脱因修 俞希鲁纂13
至順鎮江志卷十三 至順鎮江志卷十三  公廨 六朝以來迄於宋季凡宮室樓觀亭臺之見於舊志者彙列於後今皆不存惟接官廳所與西津亭為歸附後所創耳   宮    本府(缺)    丹徒縣         丹徒宮 【 輿地志云在城南(輿地志云在城南○鈔本此下一段係大字 案張氏鑑云輿地志云以下皆當作注卷十二古跡門丹徒縣宋武帝舊宅注云詳見公廨門丹徒宮注可證今從其說改正下文堂類東夏堂條下輿地志以下鈔本亦作大字張氏云輿地志射堂北云云俱當作注卷十二古跡門東苑注云詳見公廨門宮類注可證今亦從其說改正)宋武帝微時故宅也後築為宮武帝躬耕丹徒及受命耨耜之具頗有存者皆命藏之以留於後文帝幸舊宮見而色慚近侍進曰大舜躬耕歷山伯禹親事土木陛下不列聖之遺物何以知稼穡之艱難先帝之至德乎】         丹陽宮 未詳所在 【 南唐世家昇元二年楊溥遷丹陽宮】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樓    本府     喜雨樓 【 方興勝覽樓在城內規模宏壯占一郡勝處頗有登覽之快】     總春樓 在紫金坊西     川樓 在杏花村北又名酒海     高陽樓 在石(石達)橋北     燕醑樓 在巿南坊     賞心樓 在嘉泰橋西     燕喜樓 在社壇橋南     荷花樓 在張公橋西     三登樓 在紫金坊口又名環翠     四并樓 在上河街     八角樓 在小圍橋西     豐美樓 在嘉泰橋東 【 舊西樓也後移於此】 又名東庫     清和樓 在刁家巷內     清風樓 在淥水橋南     雙會樓 在巿西坊 丹徒縣 【 丹徒縣○(鈔本無此三字) 案下文云江口鎮樓二注云江山樓又名柳溪園在平等寺前江月樓在鎮市今考其地既在城外(卷九僧寺類平等寺條下云在江口坊正平山上注引劉宰記云正平山在京口城西一里)則當屬於丹徒縣不應與本府之樓相雜矣今特補入 又案江口鎮樓二一條複見於下文庫類嚴氏元照云二樓皆係酒樓故附見於酒醋庫務此處樓類不應重出當刪其說甚核然南園西園皆附見於酒醋庫務而又詳見於園圃類則此二樓既見於樓類又見於庫類似亦未為不可今仍兩存之焉(嚴氏又謂上文川樓又名酒海豐美樓又名東庫皆酒庫之名總春樓高陽樓燕醑樓賞心樓燕喜樓荷花樓三登樓四并樓八角樓清和樓清風樓雙會樓亦似酒樓之名當附見酒醋庫務其說未為無見然究無明文可證今姑仍其舊以備考焉)】       江口鎮樓 二 【 江山樓又名柳溪園在平等寺前江月樓在鎮巿】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觀    本府     月觀 在譙樓之西即古萬歲樓也樓亦王恭所創 【 京口記云萬歲樓王恭所創輿地志云此樓飛向江外以鐵鎖縻之方止】 至唐猶存 【 李德裕有登萬歲樓聞哭聲事見雜錄孟浩然皇甫冉皆有詩此見於潤州類集也】 宋呼為月臺 【 潤州類集萬歲樓今之月臺】 後改名月觀 【 宋元豐末猶謂之月臺其改為月觀未詳何時】 紹興戊午郡守劉岑葺故址而新之 【 內翰汪藻為記見浮溪集更名之日亦無所考】 寶祐中總領趙與(上山下言)揭扁其上     日觀 在譙樓之東宋嘉定中郡守趙善湘創築與月觀對峙 【 總領岳珂有詩】 二觀遺基尚存    丹徒縣(缺)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臺    本府(缺)    丹徒縣(缺)    丹陽縣(缺)    金壇縣     武功臺 在縣治西唐縣令姚合築 【 姚合武功人故名有石記今不存】   閣    本府     河閣 在千秋橋北    丹徒縣(缺)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亭    本府     通津亭 【 舊名茇舍亭】     漾淥亭 【 舊名漾月亭】 並在丹陽館東北     荷香亭 在荷香池上 【 與都統司相對出帳門可以直造】    丹徒縣     浮玉亭 在土山之址下臨江宋紹興閒郡守程邁立 【 紹興閒程邁知郡創立此亭每肄習水陣麾節臨閱於此】 嘉定閒都統制劉元鼎重建易名曰東南形勝 【 舊亭狹小嘉定甲戌都統制劉元鼎建郡守史彌堅改名曰東南形勝層宇伉壯足以遊目騁懷誠絕景也今玉山寺即其故基】     迴賓亭 未詳所在 【 梁武帝大同末幸京口宴帝鄉故老於迴賓亭見建康實錄】     二翁亭 在蒜山上 【 詳見雜錄】     接官亭 六舊亭三一在朱方門外一在嘉定橋東一在丹徒鎮北 【 宋郡守李迪創建】 今亭三一在仁和門外屋五閒一在通吳門外屋五閒一在登雲門外屋七閒     一漚亭 在焦山渡之東宋寶祐中總領趙與(上山下言)立     與同亭 在土山下排灣宋淳祐中郡守李迪立 【 亭屋三閒中可通路左右設檻行人坐憩於此】     南山亭 在放生池上宋紹興癸亥郡守鄭滋建 【 紹興癸亥創置放生池郡守鄭滋臨流建亭榜曰南山】 後廢嘉定中郡守趙善湘因舊基復立 【 後池為民居所侵亭亦頹廢嘉定十五年趙善湘至既復池舊制仍於故基為亭五楹揭舊名其上詳見放生池注今鎮撫司是其遺址】    丹陽縣(缺)    金壇縣     北亭 【 北亭○(鈔本在接官亭條後) 案嚴氏元照云北亭既在金壇縣治北則當屬於金壇縣不當與丹徒縣之亭相雜矣今從其說改正嚴氏又云浮玉亭鈔本在通津亭之前迴賓亭二翁亭接官亭鈔本在漾淥亭之後一漚亭與同亭南山亭鈔本在荷香亭之後皆當屬於丹徒縣不應與本府之亭相雜今亦從其說改正】 在金壇縣治北臨河宋淳祐中縣令孫子秀立 【 舊亭因設酤而廢淳祐二年知縣孫子秀即其遺址重創三楹郡守王埜書扁】   堂    本府     蕭閒堂 在丹陽館北河岸宋置 【 取道經童初蕭閒語輿地紀勝在鐵甕門之西 按茅山洞中有蕭閒居顧況詩曰蕭閒隱洞天】     射堂     東夏堂 未詳所在並晉謝元立 【 輿地志射堂北有東夏堂並晉謝元立為游踐之所梁邵陵王綸重修陳侯安都於堂下創東苑通鑑劉毅在京口與知識射於東堂庾悅為司徒右長史後至奪其射堂人皆避之毅獨不去悅廚傳甚盛毅從悅求鵝炙悅怒不與毅由是銜之】     積弩堂 在唐頹山西二百步宋武帝作 【 見輿地志武帝之破盧循也軍中多萬鈞神弩所至莫不摧陷】    丹徒縣     威輔堂 在石公山防江軍教場內宋郡守史彌堅立 【 嘉定中江防軍廢以其器械營舍歸之州家郡守史彌堅按行其營拓舊閱場內立堂五閒扁以威輔為春秋蒐獮之所】     妓堂(缺) 【 妓堂(缺)○(鈔本無此三字) 案戴氏守梧云嘉定志卷十二堂類丹徒縣有妓堂在城東南當補列妓堂缺三字於威輔堂條後今從其說補入戴氏又云卷七井類丹陽縣相公堂下井條注云相公堂見公廨門據此則堂類當補相公堂缺四字今亦從其說補入】         相公堂(缺)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公廨   壇壝 禮凡封國使封人立其社稷之壝然諸侯為百姓立社曰國社諸侯自為立社曰侯社今之州郡古侯國也昔共工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句龍為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厲山氏 【 左傳作烈山氏】 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 【 左傳作柱】 能殖五穀夏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春而祈穀秋而報功古之制也按侯國通祀儀禮載其壇壝之度 【 社以后土句龍氏配稷以后稷氏配社方二丈五尺高三尺四出陛稷在西如社之制社以石為主其形如鐘長二尺五寸廣一尺 【 廣一尺○(鈔本作方一丈) 案上文云社以石為主其形如鐘長二尺五寸凡神主之尺寸皆有定制既云長若干何得又云方若干則長必廣之誤也既云長二尺五寸何得又云廣一丈則丈必尺之誤也元史禮儀志述社之神主正作廣一尺今據以改正】 剡其上培其下稷壇如社壇之制同一壝二十五步風師壇置於社稷之東雷師在社稷之西南雨師又在其西各稍北壇並卑小於社四出陛四門皆一壝二十五步雨師雷師壇同一壝燎壇於神壇左壝之外稍高於神壇】 牲幣之數 【 牲用羊一豕一幣二新儀云凡幣之長一丈八尺】 陳設之儀 【 正配每位籩入在神位前左重三行豆三在神位前右重三行俎二在籩豆外分左右槃一在籩豆閒簠簋各一在二俎之閒三坫在簠簋之南設尊二於壇上西北隅配位之尊在西俱南向西上尊置於坫加以勺羃設洗二各於子陛之西南向罍在洗西加勺羃篚在洗東北肆置巾爵設三獻位於壇西北祝位二又於其西俱道北向東上又設祝位於稷壇上東向南上設初獻飲福位於稷壇上神座之東北南向設望瘞位於瘞坎之南北向東上開瘞坎各於壇之北壬地方深取足容物南出陛置香爐合并燭於神座之前幣置篚陳於左祝版置坫陳於右】 行事之禮 【 祀曰質明諸祀官各服其服贊禮者引三獻官以下入就位贊請行事執事者瘞血贊唱者曰拜獻官以下皆再拜祝詣社壇升自西陛就位東向立俟初獻將詣罍洗取幣立於神座左初獻詣罍洗盥帨訖升自子陛詣社神座三上香奠帛再拜次詣后土神座如上儀降祝詣稷壇俟初獻詣稷壇罍洗盥爵拭爵訖升自子陛詣酒尊所酌酒於爵詣社神座祭酒讀祝再拜次詣配位酒尊所酌酒詣后土氏神座祭酒讀祝畢降升稷壇詣稷神及后稷氏神座皆如社壇之儀降復位次引亞獻詣社壇盥洗帨爵升自酉陛詣社神座祭酒再拜次詣后土氏神座如上儀訖降詣稷壇盥洗升獻並如社壇之儀降復位終獻禮如亞獻畢初獻再詣稷壇飲福受胙降三獻官俱詣望瘞位焚瘞出退風師雨師雷師祀禮並與社稷同但升煙燔牲首望燎與瘞血望瘞不同耳】 莫不畢備又按通制春秋二仲月上戊日祭大社大稷於西南郊立春後丑日祭風師於東北郊立夏後申日祭雨師雷師於西南郊社稷立壇於西南度地之宜方二丈五高三尺四出階三等築垣為四門社在東稷在西其石主之長二尺廣一尺剡其上培其下半壇南栽栗以表之或又各用其土所宜之木至大改元詔告天下當祀之日須以本處官齋潔行事有廢不舉祀不敬者從本道肅政廉訪司糾彈可謂致崇極於大神矣郡邑壇壝開列如左風師雨師雷師壇附 【 風師雨師雷師壇附○(鈔本無風師雨師四字) 案下文云社稷神雷雨師壇並在仁和門外西南郊風師壇在定波門外東北郊是附於社稷者本有風師雨師不獨雷師也今特補入(丹陽縣社稷壇條末云風雨雷師壇在縣治東北五十步鈔本脫去風雨雷三字文義遂不可通今亦補入)】    本府 社稷神雷雨師壇並在仁和門外西南郊風師壇在定波門外東北郊延祐二年置舊社稷壇在光孝觀西後遷於府治夾城內宋乾道庚寅郡守蔡洸葺而新之歲久頹圯嘉定己巳郡守俞烈重修風伯雨師壇附今廢    丹徒縣 社稷壇以附郭不置舊社稷壇在鶴林門西宋政和中遷於花山之北後以其地為軍營紹興丙寅縣令趙學老於鶴林門西故處立焉縣尉葛去病有記淳熙己亥縣宰高畯移立於通吳門裏今廢    丹陽縣 社稷壇在縣治西南一里舊社稷壇在縣西南二里後移於縣治前西南百步歸附後乃移今所風雨雷師壇在縣治東北五十步    金壇縣 社稷壇在梓墟門外二百步舊地十畝有奇屋九閒創造年月莫詳所始宋嘉定庚午縣宰黃朴嘗修之歲月既久蔚為榛莽之區壇壝不肅寶慶乙酉漫塘劉文靖公以歲旱澇率鄉人禱雨暘輒應屬縣尉修治之錢米取之義社庾又家出錢與竹木相其役繚以堵牆表以門道植松柏數百株又買民屋十閒建齋祭所年深頹圯而規模猶非他邑所及見咸淳志歸附後不易置風雨師壇在(缺)   治所 【 治所○(鈔本作府署) 案下文自鎮江之京口以下乃治所之敘(注云宋自南渡後視京口為重鎮會府劇司多寄治於此又云祥符圖經所載官舍除州治外凡十有二處然則此敘為統言治所明矣非府署之敘敘云郡治之外總領有所都統有司郡縣僚屬各有廳事然則此敘非專言府署明矣)鈔本誤改治所為府署而移治所之目於敘後殊屬訛誤今改正】 鎮江之京口在昔為東南之重鎮而北固形勝實最京口故北固之上郡治據焉 【 唐元和郡縣圖志蔡謨謝安作鎮並於北固山上作府庫儲軍實則重鎮在北固其來久矣宋祥符圖經亦云郡在北固山上】 六朝迄五代規矩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皆莫可詳 【 惟唐周寶傳載寶與僚屬宴後樓及劉浩作亂寶驚起徒跣叩芙蓉門呼後樓兵一事餘無可考】 始者因山為基自譙門而升踰數百級宋皇祐中郡守張昇周視公庭階(土戚)崇峻比按民牒語不相聞迺命重建隳高培庳維以近民 【 時至和二年昇命幕掾吳默董役去其峻者為三尺增其下者稱是後昇召為監察御史中執法繼者孫夷甫有記焉】 後七十餘載虞奕守是邦又拓而大之 【 時宣和辛丑郡掾胡唐老有記】 建炎兵火一夕埃蕩未草創紹興帥臣胡世將經理締構相繼增葺端平軍鬨薦罹焚毀吳淵來守實鼎新之視舊益宏壯矣 【 朝散郎直寶謨閣劉宰記曰朱方襟帶江浙肱髀吳楚拱淮挹海山川阻深為南東一都會自乘輿去汴都杭無關塞形勢指江若海為固而視淮為邊是邦介其閒上蔽京邑下壁天塹為巨鎮雄壘與建鄴廣陵相連衡多事以來備守堅險揆昔為益艱殆非才具全德量偉者天子不輕以付畀端平乙未夏五月上御便殿顧二三輔臣疇咨鎮江守臣僉曰惟臣吳淵可上亟俞既受詔甫戒塗適猘卒嘯噪舉太守治所洎闤闠邸閣繁膴處一燔之闉闍奔潰意叵測公聞叱徒御督舟師布颿易大江若平陸不一日達境攬轡勇往直前時狂黨方奮挺刃恣剽(兌欠)或離或伍跆藉衢陌不自意公之猝至也睢盱(目閃)睒第第狼顧公氣壓其兇誠誘其譓不譁聲色人訖按堵於是大加撫馭蒐什伍藥傷憊已責弛征貰泉予糧火灺舊壤萬室渠渠凡絲忽可以惠厥州者罔不用其極一日命其下曰民居既植立矣官事廳事蒞民之所也灰燼瓦礫蕪茀若爾何以稱畿輔威何以示大藩尊乃研綜帑廥縮用節力懋遷贏乏剜剔浮隱巿材於素產而駔狡弗敢舞厥直募傭於子來而軍甿不容與厥勞心營指授克協時制始乎宣詔頒春終乎麗譙儀門營翼儼如廊廡肅如廳事雄屹榱桷蟬嫣前後有堂東西有廳軒曰近民閣曰高閒左揭仁壽之名右標道院之目書塾誃室前後區別吏坐曹廨次序環植版築剛栗鐵石犀壽自下而高廉級益峻由左而右磩戺孔膴合所建置咸無闕焉郡踐山作郛治所故傅城翼山公因其燬削嵲嵽坯培塿而寓繩墨焉彪分臚峙井井屬屬睋乎內則洞直閟嚴而璘(王扁)邃靚矕其外則翕闢碕礒而錯落雄爽也不日而成民太和會屋以程計者凡六百二十五泉粟以緡考者總十五萬八千有奇君子曰是役也薄用而厚存近舉而遠獲不(□侈)不庳靡輪靡奐蓋公以天下之才而用一州是以談笑拱揖百廢具舉北門筦鑰賴以增重然則宏濟於多艱者獨可無材哉夫應變制難化獷服懻勇也周裁處置經畫得宜智也保抱攜持出之湯火仁也三者備於一身又能於此要害興武備作武勇為王畿折衝為三方控制計俾隱然有金阜鐵甕之實誠足以副聖天子之所倚仗之所責任真可以稱堂堂大都會大藩之居才具全德量偉於此可覘矣嗚呼是州也由虞夏春秋嬴劉而下隸吳隸越隸楚曰名邑曰封國曰戰爭形要地自吳晉宋齊而來為僑州為留局為京城曰刺史府曰節度府曰都督府其統隸蓋不知其幾矣為之主者迭居迭往且賢且否或久或速或輕或重其遷徙又不知其幾矣迨今思之真如傳舍如蘧廬卒莫能與此土相消長撫事感懷可以浩歎今營建於煨燼之餘苟無以登載歲月滔滔來者無窮孰知再造權輿自公哉又孰知公於此邦值時多(艱去艮改喜)經畫貽遠若此者哉故掎摭厥實以詔永永尚後之人繼此必葺嘉熙元年十月丁酉上澣】 郡治之外總領有所都統有司郡縣僚屬各有廳事閌敞邃嚴比比相埒倉庾帑藏層峙迭出爰自混一崇朴汰奢凡偃息游宴之所壹皆撤去漕所戎司更治易局 【 總領所今為萬戶府及丹徒縣治都統司今為雜造局】 其他廨宇十無二三顧其亭臺樓觀名載於舊志事傳於故老雖荒基斷礎隳廢泯沒然不可不著其目以附見於各類之後而備觀覽云 【 宋自南渡視京口為重鎮會府劇司多寄治於此郡縣之職自通判而下至於筦庫之微莫不皆有廳事今雖不存姑以舊志之所可考者備載焉 又按祥符圖經所載官舍除州治外凡十有二處通判在州衙西偏推官在州衙南門外西偏州院司理院並在州衙南門外兵馬監押在州衙西南監清酒同監清酒監茶稅同監稅監織羅務並在衙西門外監堰在州西南二里迴車院在西南一里是時郡僚之數止如此至嘉定所載寖多蓋始是別乘一員後增為兩員而其下又有簽判矣始時都監一員後增為五員而其上又有鈐轄矣始時推官一員監當官共七員後推官分為節察二員而監當則有監倉監庫監酒監稅監閘及排岸巡鋪作院等官矣兵官監當員眾而無定居不能盡述也】    本府 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司分司在北固山東即舊府治便廳屋凡八十一楹 【 宋紹興閒郡守李謨創建嘉定中宇文紹彭修端平丙申吳淵重建淳祐丁未總領兼郡王埜重修舊名鈐閣後呼為東廳】 至元二十九年為通政院大德七年院革改立扁其堂曰肅政 【 奉直大夫簽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司事撒德彌實書扁】 堂後有池直池中為行道 【 廳後舊有時雨堂初名清心宋咸淳中廢堂為池】 池之北為仁壽堂 【 宋淳熙中郡守沈复創舊名靜治端平丙申吳淵重建易今名取唐李德裕三賢若時雨所至躋仁壽之句】 高明嚴邃宜風憲所居 總管府治在北固山屋凡百二十五楹府門南嚮 【 扁額曰鎮江路總管府廉訪僉事撒德彌實書】 次為儀門 【 宋端明學士魏了翁書扁二門始創於紹興郡守胡世將淳熙己酉張子顏重建嘉定戊辰趙師睪廾重修端平丙申吳淵再建】 中為承宣堂至大辛亥達魯花赤闊里吉思暨僚佐重建 【 脊記至大辛亥十二月達魯花赤闊里吉思同知孛蘭奚判官久住推官姚英經歷趙思恭知事段瑞提控案牘李元章重建】 即舊設廳基也 【 舊設廳宋紹興中郡守胡世將建嘉定辛未總領權府錢仲彪修端平丙申軍鬨焚毀郡守吳淵重建淳祐丁未總領兼郡王埜重建即今承宣堂基也】 推官廳在堂之西經歷司在堂之東東西兩廡為吏舍旁植井亭二中立戒石亭 【 戒石銘曰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本蜀王孟昶頒令箴語宋仁宗摘取四句布之郡縣以戒守令其全篇云朕念赤子旰食宵衣託之令長拊養惠綏政在三異道在七絲驅雞為理留犢為規寬猛得所風俗可移毋令侵削毋使瘡痍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賦輿是切軍國是資朕之賞賚固不踰時爾俸爾祿民膏民脂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爾為戒體朕深思語繁氣弱不若此四句簡且當也】 高閒閣 【 高閒閣○(鈔本此條在上文閣類河閣之前) 案下文云高閒閣在堂之後注引韋昇記云循府堂之右雕甍畫棟崒起於經遠堂之上者高閒閣也然則此閣乃府署之閣不當與他閣並列矣乾隆鎮江志列此閣於府署今據以改正下文之近民軒(鈔本在卷九庵類之末嚴氏元照云近民軒乃他卷之誤列於此者今考其注云宋紹熙中郡守馬大同建則為府署之軒無疑)架閣庫公廚(鈔本俱在下文庫類甲仗庫之後今考架閣庫條云一在高閒閣之東一在儀門之西公廚條云在東廡之外則皆當屬於府署可知)舊譙樓(鈔本在上文樓類總春樓之後今考此條既云在府門南子城上宋端平丙申郡守吳淵鼎建則此樓當屬於府署不得與他樓並列明矣)宣詔頒春二亭簽廳(鈔本皆在上文亭類荷香亭之前今考宣詔頒春二亭在譙門外乃府署之亭不應與他亭並列簽廳在便廳東南隅乃府署之廳尤不應與他亭並列此非傳寫之誤而何)萬象亭(鈔本在上文亭類迴賓亭之前今考此條注云經譙門過餉臺是此亭亦府署之亭未可與他亭相雜矣)皆本在府署之內而鈔本誤移於他卷今並據乾隆志改正】 在堂之後延祐戊午總管李汝楫重建丹陽縣稅務提領金壇韋昇為記 【 其略曰京口東南第一郡北固京口第一山茲山形勢郡守據焉所以使吏治尊而民瞻聳也考之圖經絕頂有樓題曰望海繇樓而南循府堂之右雕甍畫棟崒然起於經遠堂之上者高閒閣也此閣舊曰讀書樓端平郡守吳侯淵改今名後七十餘年棟橈楹腐因以傾陊無復舊觀延祐戊午中大夫夷山李侯汝楫來牧是邦以精明宏偉之才易民聽瞻於談笑之傾乃致意於所謂高閒閣者稽工伐材費省倍不旬而落其成云云】 近民軒在堂之東 【 宋紹熙中郡守馬大同建初名坐嘯端平中吳淵重建易今名】 架閣庫二一在高閒閣之東一在儀門之西 公廚在東廡之外 舊譙樓在府門南子城上宋端平丙申郡守吳淵鼎建 【 樓創於紹興丙辰郡守李謨扁鎮江軍三大字則刑部郎宮徐兢所篆郡守程邁所立也端平焚毀郡守吳淵重建樓上舊設一太平秤定晝夜時刻甚准名著他郡挈壺氏欲取以為式郡守弗許後遭兵變而毀鑄錫壺以代之慮其有差每差剋擇官輪次提督大德辛未樓為颶風所仆而壺獨存】 宣詔頒春二亭在譙門外 簽廳在便廳東南隅 【 簽廳官會集之所也】 萬象亭在錦繡谷之西北 【 為趙善湘所建前直峴山後據甘露之岡至此乃分為二其一東下錦繡谷其一南下展江門迆邐經譙門過餉臺結為月觀亭枕山椒高僅百尺檐檻淩空星辰可摘長江袞袞一目千里東西南三面皆重山複嶺呈姿獻狀景趣無窮為錦繡谷亭館之冠】 通判南廳在譙門外之西堂曰存心 【 林中建】 齋二曰玉笈 【 乾道中陸游建】 曰微之顯 【 寶祐二年楊公燮建】 亭六曰輸香曰淩雲 【 並陸游建】 曰紫煙 【 開禧中潘友文建】 曰繁陰 【 嘉定中李渙建溫陵陳謨記】 曰山意曰四時佳興 【 並楊公燮建】 今廢因其基為三皇殿 通判北廳在府治之西堂四曰公輔 【 初名化廉取郡守錢良臣所書下高其行而從其教民化其廉而不貪鄙之語教官費塤為記景定二年春趙時畢重建以董丞相槐嘗題輿於此故易名曰公輔】 曰光霽 【 慶元二年錢仲彪建淳祐六年汪有開修】 曰秀野 【衛闐建】 曰省堂 【 亦雅潔未詳何人建】 亭曰富覽 【 錢仲彪建俯瞰大江雄覽無際故名後易曰超覽】 通判西廳在丹陽館之西 【 以舊丹徒驛改創地甚湫隘】 堂曰城山 【 頗明敞可為延賓之所後有一石尤奇】 察推廳在高橋北子城內 【 初在獅子門裏與總領所花園相鄰因總領余晦建仁本堂遂遷於此】 江口稅官廳在稅務之西 【 都商稅官文武兩廳與夫酒官作院官排岸及五廂官皆無官舍惟江口稅官兼本鎮煙火公事有廳】 節推廳在譙樓南 【 初在西城橋之西南與察推廳相對後遷於此】 節幹廳在獅子門內 【 此廳始為簽幕廳治之地淳熙中移入府治更為司戶廳屋宇庳隘歲久弗葺居者病焉嘉定癸未郡守趙善湘重建後孫祖佑以戶曹辟為節制司准遣就居此廳後至者因仍由此司戶竟無廳宇】 糧料院廳在淥水橋北子城內東向 主管文字廳在城隍廟之東 幹辦公事廳在蕭閒堂之西 添差辟闕廳在水(石達)橋 大軍倉官廳二並在府學後 【 初一在府學後一在教場北後廢岳珂嘗為此官以無廳事為恨其後總餉東淮於府學後鼎創東西二廳以便來者仍於其旁建堂曰詠初蓋思厥初無此也公暇時遊詠於茲自為記石刻於堂之上】 自通判以下至此皆廢 都督府在長橋南 【 即中書侍郎劉逵之故宅】 宋紹興初置尋廢 宣撫司在府治西三里 【 即寶文閣學士王渙之之故宅】 宋紹興三年置尋廢 樞密行府未詳所在 轉運司在州治西一里 【 見詳符圖經】 提刑司未詳所在 南外宗司未詳所在 總領所在府治西南堂六曰錦 【 正堂也宋嘉定十四年總領岳珂建】 曰寬廉 【 初名供軍堂隆興二年總領洪适建淳祐中總領王埜改名仍書扁有記焉】 曰愛山 【 淳熙二年總領錢良臣所建】 曰紬書 【 淳熙八年總領宇文子震建】 曰仁本 【 淳熙九年總領余晦建】 曰嘉儒 【 景定五年總領陸景思建】 樓三曰得江 【 洪适建仍自為記其略曰江出岷山行萬里至於朱方受浙引淮益大以肆衝激泂折過海門而東潮生潮滅不見垠隒駭濤靜練瞬息異狀金焦二山屹然中立形勢雄絕於是為最昔人謂長江當百萬之師而曰天隔南北得其險也官寺占鐵甕之西登墉以望巨浸橫前境與心遠有地數畝窊缺高下吏卒散處猶□然會羽書不馳官事少閒徙茅茨去蕪穢立屋其顛以得江扁之右為供軍之堂左為花信之亭堂言職亭言景也當沈迷錢穀之閒神耗思滯攬鏡自歎非復故吾伺隙一至如起宿痾如逃醉鄉長川遙岑寄我清嘯陰晴朝暮無時不勝豈直吞八九雲夢而已】 曰怡 【 在錦堂上岳珂建】 曰飛雲 【 余晦建在西城角北近通判北廳超覽亭可過府治南通得江樓】 齋二曰應 【 岳珂建】 曰書畫船 【 陸景思建】 軒曰清風 【 岳珂建】 亭九曰花信 【 洪适建】 曰仁 【 乾道九年總領曾逮建】 曰小蓬萊曰山春曰杏 【 並宇文子震建】 曰一笑 【 嘉泰三年總領梁季珌建取黃魯直詩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 曰樓臺雲水 【 嘉定九年總領宋鈞建舊名表裏江山王埜改名仍舊扁】 曰雄快 【 初曰塾王埜改名書扁】 曰最佳處 【 王埜建】 其園曰政足在前街東 【 岳珂改舊僉判廳為之取足食足兵之義】 園中為遊憩之所曰海岳堂曰碧玉堂曰至山亭曰小華洞曰爛柯臺曰升泉曰梯雲磴曰信齋曰民監曰垂榻 【 懸字避當時嫌諱故曰垂】 曰待月廊曰懷陟曰舞雪曰坦亭曰東巢曰窒菴曰涼臺曰燠館曰翠春曰射堂凡二十所 【 每所珂自賦一詞以紀其勝見於東凡詩餘】 端平乙未軍鬨焚毀過半今無孑遺矣 都統司在舊縣橋之南 【 舊志稱其土木雄壯甲於江左然其堂室之名則未詳也】 今改為織染局 行大司農司 【 行大司農司○(鈔本此下三條在都統司條後) 案行大司農司通政院打捕鷹房總管府皆元時之官自都督府至都統司皆宋時之官元時官署不應列於宋時官署之前此必傳寫者倒置其前後也今改正】 至元二十四年置以今府治為之元貞元年省 通政院至元二十九年置在今府治東大德七年省 打捕鷹房總管府在今丹徒縣治尋省 鎮守鎮江上萬戶府在總管府治西南月觀下即舊總領所小花山也至元十二年改創屋凡七十七閒堂曰慎威東西兩廡為吏舍閫涂高閌宜為虎臣所治 鎮撫所在千秋橋東放生池上即舊南山亭郡縣軍官待班之所至元二十四年改置歲久頹圯至治元年鎮撫諾懷重建堂曰清遠海陵堯岳為記 【 其文曰皇元誕膺天命四方海外內國無大小咸臣順於朝太平日久文又武謐列郡將士之守屯戍衛中國者偃兵樂業藏鋒蓄銳以毋忘備禦而已猗與盛哉京口據北南衝要襟江帶山為淮浙形勝之冠郡雖齒下路而朝廷戎閫之寄實為上萬戶府例設鎮撫所秩正五品以統攝軍政發號施行罔不由是出廨在千秋橋之東放生池之北固一郡勝地也歷年滋多棟宇頹圯官吏玩愒視為傳舍弗葺弗治湫隘腐敗幾不堪處至治辛酉春三月武略將軍諾懷公來茲闕狀欲撤而新之顧力未能載謀載惟同寅協議乃裒官地之租入規運之銖積寸絫計其出納不數年權子母稍豐裕為中統鈔萬五千緡有奇泰定甲子掄材庀役中堂三閒翼以東西兩廡傍置隊屋凡三十楹有所不給仍割已俸以助於是工敏吏勤晨夕展力越六月就緒下不告勞公務旋集蒞事有廳軍吏有舍庭除宏敞徑隧窈深重門雄偉啟閉以時丹碧煒煌甓甃緻密繚以周牆用限出入既落成群山獻狀萬室鱗襲俯瞰清波荷氣芬馥僚佐駭愕行伍胥慶郡之士庶嘖嘖嗟賞閒嘗訊堂名於余余請扁曰清遠蓋取濂溪周公愛蓮之語公欣然從之且徵余記竊惟軍旅之事聖人猶以為未學余曷敢僭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惟智勇之士乃能肅清遐遠此公等職任也古人引喻或姑假辭以明意然則清遠之扁豈徒草木玩好而已耶余生長是邦踰五十年昔之府寺墮於蓁莽者比比皆是若公之經營刱建悉心盡力不避勞苦卒期於成蓋絕無而僅有先是舊廨地鄰富民日肆侵削及公至議復故制民訟諸憲府公從容辯析辭理平直於是部使者察民誣罔責歸於官公蒙古朮溫臺人字德卿天資明銳強記博學不以勢位淩轢當世人皆謂敦詩書說禮樂今之卻縠也闢室為藏修之所號靜學齋又工大字名山勝地題識標榜競求其書家庭兄弟雍睦友愛偕仕天朝咸著顯績公居官十有二年馭兵簡嚴不為民擾臺府交薦今陞江浙行省都鎮撫去抑斯堂也繼是職者有能嗣而葺之俾傳不朽則亦公之志已記往役以諗方來非溢美也】 各翼千戶所 真定翼在塘(土追)山後西橋之西 濮州翼在後百禮堂 衛輝翼在定波門裏 懷慶翼在織染局西 高唐翼在小寨門內 彰德翼在濮州翼之西 濟南翼在三折橋東 順德翼在定波門內 廣平翼在定波門內 鹽軍翼在小寨門內 錄事司在府治西即舊通判北廳基也至元三十一年達魯花赤火你赤錄事吳景晦等鼎建 【 脊記至元三十一年四月達魯花赤火你赤錄事吳景晦判官溫善慶典史趙之才等重建】 屋凡四十三楹南嚮為堂東西為吏舍堂之左為別署典史治之直堂為屏屏之外為臺門門之西為架閣庫海陵陳膺為記 【 其文曰錄事於古為州主簿為司錄為督郵其後為錄事參軍職糾錄一郡諸曹屬縣上及太守丞貳苟有過舉覈無所避秩雖卑權與御史等國朝馭繁以簡惟上郡得置錄事司分治城之民隸焉名為錄事實遠與古異秩稍大者率得以公事役使譴訶之由是奔走承上命懦慄遜避唯謹鎮江介南北要衝會府劇司必此焉立錄事初署郡治之獅子門秩有大者來據之輒避挈挈徙鷹房總管府席未煖秩又有大者來據之又挈挈徙班春亭居亡何又避且徙弗克顓一廨以署至俯首僦民居寄案窮閻敗屋閒日爍溼蒸呀咻囂諠甚非所以重天子之命吏理天子之民也於是官胥若之相與議然曰此莫非王事我獨賢勞也雖然不甚勞者不久安盍卜築乎迺相地於城西南隅裒俸需材募工及徒穹其窊坦其垤劌蓁剔坌為堂三閒官鼎坐聽政於其上敞其前為庭屏其外為門堂之側為別署典史治之兩廡為房者六諸胥史居焉退食有所狴犴有圄投牒有匭插牘有架蓋瓦級磚壁塗牆茨不儉不奢不縮不贏經始於至元癸巳冬十有二月丙申越明年春三月乙丑成民驩趨之弗擾弗亟既成舉酒堂上郡長以下咸在黃鵠諸山踊躍環列麗譙叢祠左右翼翼酒三行有執爵而賀者曰可錄安已乎曰安皆忻然喜日未也繼自今得無有據之者來乎皆顣然懼曰未也夫司錄民官也官欲安其職民亦欲安其業此上下之至情也曩使數避以徙不得安於其官則秩大者之過也官安矣民或有未安焉是誰之過歟吾為諸君記之使後之來者觀焉庶幾有重天子之命吏而不忍徙厥署為司錄者亦宜究心夙夜惟公惟勤惟廉惟明思所以理天子之民而不敢怠厥司夫如是則上下之責交盡且將無過足錄者亦可以壯觀此治已眾皆謝曰諾遂為記焉】 至順元年始扁其堂曰善教 【 達魯花赤燕山薩都刺書立】    丹徒縣 縣治在府治西南譙門內即舊總領所基也延祐三年八月達魯花赤禿魯彌實帖木兒尹張希賢等鼎建屋凡三十五楹 【 脊記延祐三年丙辰仲秋昭信校尉達魯花赤禿魯彌實帖木兒承務郎縣尹張希賢進義校尉主簿靖惠典史李文(榮去木改山)新建焉】 南嚮為堂即堂之東為典史幕東西廡為吏舍中立戒石亭亭之外為臺門舊縣治在府治東北夾城內後徙置西南二里 【 即今石(石達)橋南製錦坊內不知何時移立也】 前為亭二曰頒詔 【 嘉定辛未宰趙善漣建】 曰曉諭 【 景定三年宰方烈建】 西偏有圃圃有亭曰紫香 【 亭畔桂梅頗盛更有紫笑春時敷華可愛故名】 堂曰清安 【 並宰方烈建也】 今皆廢 縣丞廳在舊縣治之西 主簿廳在舊縣治之東 尉司舊在仁和門外歸附後遷於京口閘西歲久摧圯至順元年八月尉張立本重建 高資巡檢司在丹徒縣西高資巿 開沙巡檢司在丹徒縣東諫壁鎮 圌山巡檢司在丹徒縣南圌山下即舊圌山寨屋也    丹陽縣 縣治在縣城正北廳事後有堂二前曰德政後曰琴清軒一曰近民兩廡吏舍各十楹中為樓以架閣文字廳之前戒石亭亭之外為儀門門之外為譙樓樓之外為亭二左曰頒春右曰宣詔宋淳熙丙午宰章樾創建寶祐甲寅胡夢高重構歸附後廳事頹敝至元三十一年達魯花赤忽辛尹吳叔堅撤而新之未畢而忽辛滿代忻都繼之始克成 【 三山翁介為記】 舊有壽堂在廳事東偏 【 宋紹聖中蘇京出宰奉其父故相魏國公頌因誕日於廳事東偏築新堂為壽取名壽堂兵亂焚毀紹興十八年曾孫忠規為令重建嘉泰閒趙善湘以金壇丞攝丹陽扁曰相公堂嘉定二年令徐文度易扁曰丹陽道院淳祐七年金華楊塤為令有母在焉又更名曰景蘇】 歸附後廢為傳舍 縣圃傅城有臺曰滄浪 【 臺基枕城蘇庠章复詩刻石於上見京口集】 亭二曰四照 【 蘇魏公創暇日讀書其中亭之四圍有山茶海棠柏竹皆公手植】 曰清涼世界 【 令陳玠建邑人鍾將之為記】 荷池在滄浪臺之東 【 池北有亭亭外有小橋往來其上亭廢已入葭葦不薙荷花絕少】 又有練光亭在縣城東北隅 【 李仲殊楊公濟有詩見京口集】 湖山勝概亭在縣城西北隅 【 舊亭久廢宰胡夢高即故址甃以磚石亭未及築而去官今皆鞠為茂草矣】 縣丞廳在縣東南二里 主簿廳在縣東一里 尉司舊在縣治東二里雲陽橋之南歸附後改為館驛徙巿河之上泰定二年尉薛天祐重建之金壇韋昇為記 包港巡檢司在丹陽縣東北埤城巿 呂城巡檢司在丹陽縣東呂城鎮 延陵巡檢司在丹陽縣西南延陵鎮    金壇縣 縣治在縣城西北隅 【 舊治創建未詳】 廳事後有堂曰修已大德三年達魯花赤阿老瓦丁尹徐克敏重建 【 有記刻石】 堂之東為典史幕即舊冰玉堂也 【 縣之西偏舊有冰玉堂歲久弊壞宋景定癸亥宰魏以得移創於廳事之東鑿池築垣規模視昔有加有記刻石今不存】 東西兩廡為吏舍各六閒中為戒石亭前為儀門門之上為樓 【 舊名敕書】 南出數十武為譙樓樓之北為亭曰頒春舊有清修亭久廢 【 濮陽吳中復字仲庶宋景祐中登第時仁宗錫群進士詩其卒章訓以清修慶歷二年中復令金壇因推訓辭作亭曰清修王存有詩見京口集】 縣丞廳在縣治東 主簿廳在縣治東南 尉司在縣治西南至元十四年尉艾去病重建 登榮鄉巡檢司在金壇縣南湖溪巿 薛步巿巡檢司在金壇縣西南遊仙鄉薛步橋之西 大雲鄉巡檢司在金壇縣東南本鄉大雲橋之北   倉 敘(缺)    本府 南倉在范公橋東 西倉在子城西今皆廢    丹徒縣 大軍倉 【 大軍倉 香糯倉○(鈔本此二條俱在南倉西倉之前) 案大軍倉條下云在程公下壩北香糯倉條下云在程公下壩南此二倉既在城外則是丹徒縣之倉非本府之倉不得列於南倉西倉之前矣下文之有年倉在呂城鎮乃丹陽縣之地鈔本列於大軍倉之前亦屬非是今並改正(常平倉義倉本府及各縣俱有之乃倉中之別一類鈔本合而為一遂致混淆不清今皆一一分析下文庫類之常平庫酒醋庫亦仿此例)】 在程公下壩北前臨潮河後枕大江即舊轉般倉也 【 宋紹興七年每上江糧運至鎮江冬則候潮閘占舟而防摺運綱兵亦復侵耗運司向子諲乞置倉以轉般為名諸路綱至即令卸納從之戊戌郡守司馬伋總領葉翥運副陳峴三司同刱開禧初郡守李大異增為五十四廒約儲米六十餘萬石外續納米餫廒少不足以容司庾者擬於總領所大軍倉借廒交受然以朝家樁積寄之他司出納混淆兩皆不便嘉定甲戌郡守史彌堅念濱江積貯最為利濟要須儲蓄百萬以便轉輸倉後隙地尚可展拓新開歸水澳去倉密邇就運澳土積成廒基力省功倍乃以借廒增澳利害諗乎朝奉旨增蓋廒宇二十座以乙亥五月庚申鳩工八月甲午竣事】 至元十二年改置以受本路官民租糧 香糯倉在程公下壩南即舊大軍北倉大軍倉舊有南西北三此其一也至元十二年改置以受本路及常州路上供香糯    丹陽縣 丹陽倉宋置在縣城南四十步今廢 有年倉宋置在呂城鎮 【 宋咸淳中淮浙發運司置凡四十廒受納蘇常公租轉輸鎮江轉般倉摺運過淮後隸浙西提刑司謂之都倉尚管衙】 今廢    金壇縣 省倉宋置在金壇縣巿北慈雲寺後今廢    常平倉      本府 常平倉在府治潤之有倉自齊始 【 齊永明中天下米穀布帛賤上欲擬常平倉巿積為儲六年下詔尚書右丞李珪之等參議出庫錢五千萬於京師巿米絲綿絹布揚州出錢千九百一十萬南徐州二百萬各於郡分所巿糴】 宋慶歷中發倉粟以賑乏食 【 慶歷中錢彥遠自太常博士擢祠部員外郎知潤州時旱蝗民乏食彥遠發常平倉賑救部使者詰其事且催價錢彥遠不為之屈尋召為右司諫】 熙甯中撥粟募饑民以興水利 【 熙甯六年九月戊申兩浙提點刑獄司言潤州旱甚乞撥省倉或量給度僧牒及紫衣師號敕募人入粟以備賑濟詔撥常平司糧三萬石募饑民興修農田水利】 紹興以後置倉於都倉之北歸附後廢至元十九年復置 【 至元十九年御史臺咨奉中書省劄至元八年奏准隨路常平倉收糴糧斛欽此劄付戶部行下合屬今擬仍舊設立用官降一樣斛檻升斗驗各處按月時估添劄價直常川收糴畫便支價並無減剋貧家缺食者依例出糶委自本處正官提調合設倉官攢典斗腳公同選差除免各戶雜役按月將先發價鈔己未收糴支納見在數目申部呈省】 至大二年奉詔起蓋倉廒 【 節文隨處路府州縣設立常平倉以權物價豐年收糴粟麥米穀值青黃不接之時比附時估減價出糶以遏沸湧民閒有以米麥回易至大鈔者驗時時支給價鈔尚書省部斟酌路府州縣大小名數多寡議給常平倉本鈔各處便宜摽撥官倉如無倉廒去處官為起蓋】      丹徒縣(缺)      丹陽縣 丹陽常平倉在縣東北一里普甯寺北今廢     金壇縣 金壇常平倉在縣治東南五十步今廢    義倉 【 總九十六所】     本府 錄事司二所     丹徒縣 鄉都三十二所     丹陽縣 巿及鄉都二十二所     金壇縣 巿及鄉都四十所   庫 敘(缺)    本府         軍資庫 宋置在府治儀門外之東今廢     甲仗庫 二宋置 【 宋南渡後東淮之兵斂戍京口故設此庫】 一在公使庫北 【 隸鎮江府】 一在丹徒舊縣治東 【 隸總領所】 今廢     公使錢庫 宋置在軍資庫東今廢 【 公使庫者諸道監帥司及州軍邊縣與戎帥皆有之蓋宋以前代牧伯皆斂於民以佐廚傳是以制公使錢以給其費懼及民也然正賜不多而著令許收遺利以此州郡得以自恣若帥憲等司則又有撫養備邊等庫開抵當賣熟藥無所不為其實以助公使耳苞苴饋遺在東南為尤甚淳熙中蜀人有守潭者又有以總計攝潤者視事不半歲過例饋送皆至四五萬緡供宅酒至二百餘斛孝宗怒而絀之然其風蓋未殄也東西帥臣監司到罷號為上下馬鄰路皆有饋計其所得動輒萬緡有一身而實兼數職者則併受數人之饋獻酬之際一日而得二千餘緡其無藝如此惟總領所公使錢以料次取於大軍庫故斂不及民然正賜不多而歲用率十數萬每歲終上其數於戶部輒以勞軍除戎器為名版曹知而不詰也所謂公使醋錢者諸郡皆立額曰取於屬縣縣斂於民吏以輸小邑一歲亦不下千緡人尤以為怨見朝野雜記】     行用交鈔庫 在懷德橋西南即舊清風樓酒務也屋凡九閒至元十二年改立平準行用交鈔庫後去平準二字 【 平準之法令民以銀與鈔赴庫出入回易後金銀從民閒買賣無禁遂去平準二字惟令民以昏鈔易料鈔耳】     大軍庫 二宋置一在榷貨務之北 【 隸總領所】 今廢一在丹陽館南稅務相對 【 隸鎮江府】 今改為惠民藥局    丹徒縣(缺)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常平庫 【 宋置以受人戶常平免役錢今皆廢】     本府(缺)     丹徒縣 在邑之丞廳     丹陽縣 在縣衙內     金壇縣 在縣衙西    酒醋庫務 【 宋熙甯十年以前天下諸州酒課歲額自四十萬貫以上至五千貫以下為九等潤止六務歲額五萬貫之上南渡以後軍費浸廣而潤之酤利浸增庫務樓店各有所隸曰本府也總所也戎司也皆綵旗紅旆妓女數十設法賣酒笙歌之聲徹乎晝夜歸附之後無一存者姑著其名以備觀覽焉】     本府      都醋庫 在柏家橋巷      永豐庫 在府治南即舊總領所政足園也屋凡十三閒至元十二年改置      八仙庫 在西上庫西      眉壽庫 在香餅子巷口有樓曰多美      中山庫 在福壽坊側有樓曰南      西上庫 在淥水橋西      正賜庫 在果子巷北又名西庫      中庫 在仁和坊南又名蓮花亭      戶部庫 在竹竿巷西      小槽庫 在放鶴門裏      激犒庫 【 激犒庫○(鈔本此條在江口鎮條後) 案下文云在市北果子巷相對考卷二坊巷門果子巷屬於本府上文正賜庫在果子巷北亦屬於本府然則激犒庫當是本府之酒庫而非丹徒縣之酒庫矣況下文述城外民閒酒庫凡二十八自仁和門庫五至店一(鈔本店一在青陽門庫三之前今考本府之酒庫既終於南園西園則丹徒之酒庫亦當終於店一蓋非庫而謂之庫者當列於庫之末也今移至定波門園一江口鎮樓二之後)正合二十八庫之數若激犒庫亦是丹徒縣之酒庫則有二十九庫與總數不相合矣今改正(省庫在金壇縣衙西乃金壇之酒庫鈔本誤列於本府戶部庫之前今亦改正)】 在巿北果子巷相對 南園在雙望庫南 【 詳見園圃類】 西園在小槽庫東 【 詳見園圃類】        丹徒縣 【 城外民閒酒庫凡二十八所皆抱納官錢今亦不存】      仁和門庫 五 【 第一周知府庫在大覺寺街東第二路分庫在周庫南第三繆郡馬庫在鴻鶴橋西第四廖主簿庫在繆庫南第五趙主簿庫在廖庫南】      鶴林門庫 九 【 第一張簽判庫在城下第二鄭節幹庫在張庫南第三廖節幹庫在鄭庫南第四黃家庫在勝果寺西溪北第五蕭園庫在黃庫東第六放鶴庫在蕭庫北第七真珠泉庫在甯國寺北第八萬人庫在真珠泉庫北第九黑樓子庫在朝真橋南隅】      青陽門庫 三 【 第一湯家庫在門外第二鄭節幹庫在湯庫東第三陳家庫在鄭庫東】      中土門庫 二 【 第一宗人庫在門外第二趙公使庫在宗庫南】      通吳門庫 二 【 第一范統制庫在門外第二□庫在范庫之南】      登雲門庫 二 【 第一趙新恩庫在樂昌橋東第二醉仙庫在橋西】      水西門庫 一 【 多旨庫在門外附城】      江口庫 在京口閘西 定波門園一 【 陳園在九里街南】 江口鎮樓二 【 江山樓又名柳溪園在平等寺前江月樓在鎮巿】 店一 【 城樓店在城門樓上】     丹陽縣(缺)      金壇縣      省庫 宋置在金壇衙西廊 【 收掌係省官錢】 今廢    務 【 務○(鈔本此類在驛傳類郵傳類之後) 案嚴氏元照云上文庫類酒醋庫務注云潤止六務又云庫務樓店各有所隸據此則務類當在庫類之後不當在驛傳類郵傳類之後矣今從其說改正(在城務在丹陽館南乃本府之務鈔本誤列於丹陽縣後比較西務在還京門外諫壁務在丹徒縣東南丁角務在丹徒縣西南皆丹徒縣之務鈔本誤列於本府後呂城務在呂城鎮壩上乃丹陽縣之務鈔本誤列於丹徒縣後呂城酒務在鎮內延陵酒務在鎮內亦丹陽縣之酒務鈔本誤列於金壇縣後今俱一一改正)】 敘(缺)    本府     比較東務 與都酒務相近又謂之支送庫 【 酒名第一江山不酤於巿但充饋送之用】     貢羅務 宋置在塘(土追)山下宋淳祐中郡守何元壽建 【 貢羅務舊名織羅其廨後為強有力者所據郡守何元壽興復起造有提督監拘榷官三員及有曹司庫子織絡作頭等吏其工食各有定額其絲以兩疋計各有定數聖節綾羅三百二十疋其大禮年分添造進羅五十疋】 今廢     在城務 在丹陽館南漕渠上即舊都稅務 【 江口鎮舊有稅務今廢】    丹徒縣     比較西務 在還京門外洗馬橋西     諫壁務 在丹徒縣東南諫壁鎮巿     丁角務 在丹徒縣西南丁角鎮巿 【 舊在延陵鎮】    丹陽縣     延陵稅務 在鎮內     延陵酒務 在鎮內     呂城務 在呂城鎮壩上     呂城酒務 在鎮內     丹陽務 在雲陽橋西     酒務 在雲陽橋西 【 嘉定中令朱天錫重建詩牌云百里歡聲歌扇底萬家和氣酒盃中】    金壇縣     酒務 在縣東南     金壇務 在清和橋北   驛傳 皇元奄有區宇薄海內外罔不臣屬驛置之設未有盛於今日者疏寮邃室以時其寒燠豐廩厚餼以給其飲食使四方萬里賓至如歸茲郡乃當孔道送往迎來轍相結而艫相銜也加以外郡六跕復取役於此故其供億為尤重 【 延祐七年江浙行省劄備奉都省咨中大夫宣政院同簽文不要兀歹建言曩任鎮江路總管嘗以本路人民充當揚真二州等處馬站蓋因歸附之初浙西諸郡隸江淮行省管領為是淮東揚州等處元係亡宋邊地擾攘百姓四遠避兵地廣人稀以此於鎮江路有田糧上戶內差撥站戶一千餘戶於揚州在城及邵伯瓜州真州六合建康下蜀六處當站經涉大江供給馬疋草料物件往復艱難鎮江雖在浙郡之例地瘠民貧概管僅十萬餘戶卻當水馬站一十三處遞運支持重於他路日見困弊淮東歸附四十年矣曩日民少今日民多曩者地多荒閑今者地多墾闢況揚州大郡買賣輻輳巨商大賈之家不可勝數即今淮東撥屬腹裏揚州等路恃以鎮江之民屬其所管往往差人追補馬疋及草料鞍轡什物等錢帶領站官人等於站戶處恣意索覓徵到錢鈔自行收買不堪馬疋不久倒死復來價買所食草料盡為已有以一路之名而當諸路之站其何以堪今既歸附日久民各安居若將元撥淮東站戶發還鎮江以補逃亡并貼助窮乏戶計卻令淮東各路於親管戶內依例差撥不致偏損送兵部議得文同簽所言未經各省照勘議擬廉訪司講究比及施行定奪以來逃亡消乏人戶依例體覆明白令淮東官司於相應戶內簽補抵替仰議擬施行行據三縣申俱與文同簽所言相同兼照河內行省經理田糧比之元額增出一百一十三萬餘石以此計之於內儘有該撥人戶本路地瘠民窮別無出產除當里正主首諸項差科復當六處馬站役事繁重逃亡死絕實可哀憫本道憲司相度鎮江人民應當州等路六站始因本路元隸江淮行省一時權行差撥迄今四十餘年富者消乏貧者逃亡況鎮江素稱下郡為南北要津親管七站逃亡之數尚無差補揚州路所轄五州十縣乃河南省之要地淮東道之名邦田土豐腴民物殷阜殆非曩日借戶立站之比今乃因循不改事頗不順若復再令揚州路講究焉肯捨利趍害損彼益此不無仍舊偏見議論不同徒費文移事不克濟合依先擬將鎮江路元撥協濟站戶令揚州路僉替發還有力者就補本路消乏戶數非惟當站不缺將見賦役均而民力蘇矣】 惟司牧者有以恤之耳    本府     通吳驛 在府治南三里創始於唐宋乾道中重建舊名向吳亭 【 唐陸龜蒙詩秋來頻上向吳亭杜牧詩向吳亭東千里秋後更號通吳驛不知始於何時乾道庚寅守臣蔡洸給公帑緡錢命丹徒宰韓元老重建仍用唐舊名揭之】 今廢     丹陽驛 舊名丹陽館在千秋橋之西宋紹興十四年郡守鄭滋建南為中門東西列二館皆南向北臨漕渠為亭以便登降咸淳七年郡守趙溍重修郡人陸秀夫為之記混一後屢加繕葺館舍共一百九楹使客之馳驛而至者則西館處焉其乘舟而至者則東館處焉馬廄在西館之西凡四十五楹馬八十匹 【 正馬四十匹備馬四十匹】 船三十隻 【 以天地元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為號】 以備迎送     遞運站 在還仁隅白馬廟巷之西至元三十年刱建屋五楹船二十隻 【 以地黃荒辰張冬致巨闕珠夜光鱗推位咸通戎大官小官為號】 車二十五兩     丹徒驛 宋置在縣治西與丹陽館相近 【 舊呼西行衙後為添差倅廳】    丹徒縣     西津短站 【 西津短站○(鈔本此條在丹陽縣後) 案下文云在西津渡口西津渡既在丹徒縣境內則短站當屬於丹徒不得屬於丹陽矣今改正】 在西津渡口以伺北來使客屋凡八楹     丹徒館 宋置在縣東十五里今廢     高資館 宋置在縣西三十里今廢     新豐館 宋置在縣東三十里今廢    丹陽縣     雲陽驛 在丹陽縣雲陽橋之南東臨漕渠南面巿河 【 舊雲陽驛在舊縣尉廨舍南一里久廢取唐僧皎然詩有行人無數不相識獨立雲陽古驛邊之句以名後易為亭】 至元十八年刱置即丹陽三館基也 【 紹興丁卯令蘇忠規建上中下三館規模雄壯後之令於此者以傳舍視之加以四十年閒金使絕跡於是壞而不葺遂為瓦礫之場淳祐壬寅其地為流民渡江占居僅存第一館大門景定甲子春一夕風雨又圯】 水馬使客咸蒞焉屋凡二十七楹廄舍在雲陽橋漕渠之西屋凡四十一楹馬八十匹 【 正馬四十疋備馬四十疋】 船三十隻 【 以天地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為號】     呂城驛 在丹陽縣永濟鄉呂城鎮泰定橋之西北臨漕渠至元十八年刱建為屋大小二十九楹水馬館亦並置廄舍在館之南屋四十一楹馬八十匹 【 正馬四十疋備馬四十疋】 船三十隻 【 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乾坎艮震巽離坤兌為號】    金壇縣     金壇館 在縣治東南一百三十步屋十有三楹後以僻路不置驛 【 前館在稅務前久廢】   郵傳 置郵傳命古制也遞鋪之立其來遠矣舊志不載所始鋪之屋不等多不過四楹前植候亭繚以女牆牓以綽楔標以英竿設盤於臺以測日景列牌於庭以識時刻其文檄之出入也則有歷以書之其遞傳也則有囊以貯之有匱以護之振鈴以警遠篝燈以燭闇禦害有兵備雨有具一晝夜閒行四百里府若司縣之官考其稽違覈其遺匿而加罰有差如此則斯無廢事矣    本府     錄事司總鋪 即府治南舊宣詔亭為之 【 舊城下鋪在千秋橋西今廢】 北至西津鋪十里南至南門鋪十里西至施水鋪十里    丹徒縣     西津鋪 北渡江至瓜州十八里南至府前總鋪十里     南門鋪 北至府前總鋪九里南至張家山鋪九里     張家山鋪 南至丹徒十里     丹徒鋪 南至諫壁十里     諫壁鋪 南至陶莊十里     陶莊鋪 南至新豐十里     新豐鋪 南至丹陽縣黃泥壩十里     施水鋪 東至府前總鋪九里西至下鼻九里     下鼻鋪 西至樂亭九里     樂亭鋪 西至洪信九里     洪信鋪 西至高資九里     高資鋪 西至炭渚九里     炭渚鋪 西至句容縣紀大店鋪十里    丹陽縣     斜橋鋪 北至石羊子一十三里半     石羊子鋪 北至黃泥壩十三里半     黃泥壩鋪 北至丹徒縣新豐九里     青陽鋪 北至斜橋十三里半南至陵口十三里半     陵口鋪 南至柵口十三里半     柵口鋪 南至呂城鎮十三里半     呂城鋪 南至武進縣張店鋪九里    金壇縣 【 金壇縣三鋪宋置今廢姑存其名】 橫塘鋪 張莊鋪 城下鋪   院 【 車院○(鈔本此條在金壇縣養濟院條後) 案養濟院與他院迥殊本府既有之而三縣亦皆有之(本府之養濟院在利涉門裏長巷北鈔本誤列於丹陽縣養濟院後今改正)故可與他院分而為二車院與他院相近本府雖有之而三縣則皆無之故必與他院合而為一今移至本府都作院之後以從其類】 敘(缺)    本府     都作院 宋置在府治譙樓之東 【 徙防江軍北馬寨屋七十閒為之專造軍器設監官一員隸節制司】 今廢     養濟院 在利涉門裏長巷北屋凡百有六閒初名居養院 【 居養院始於唐之悲田福田院宋元符元年詔鰥寡孤獨貧乏不能自存者以官屋居之月給米豆疾病者仍給醫藥五年始賜名居養從淮東提舉司之請也見會要】 舊有三所嘉熙三年郡守吳潛創建合三所為一易名廣惠 【 院舊有三所嘉熙三年郡守吳潛於府治之西創坊名曰廣惠總舊三院為一且刊石記之冀其不朽委官提督月給錢米養濟具有成畫】 歸附後改今名     仁和門車院 在東鴻鶴橋南 【 城中街衢悉用磚甃往往為車轍所壞而仁和登雲鶴林三門俱無水路鄉村之民必以鹿車任重故於三門各置車院數十楹俾民載物至城下寄居於院而肩入城出則給之按祥符圖經有迴車院官廳舍豈掌其事者與】     登雲門車院 在程道橋西     鶴林門車院 在朝真橋南 【 以上皆宋置今廢】    丹徒縣     養濟院 在長橋西即舊中山酒務屋凡八十五閒皇慶元年改置    丹陽縣     養濟院 在縣巿    金壇縣     養濟院 在唐安門外大德元年置又安樂堂二一在稅務南大德三年創置 【 隸總管府】 屋凡三閒以處流民之病者一在前軍寨內大德八年創置 【 隸萬戶府】 屋凡七十二閒以處軍卒之病者   局 敘(缺)    本府     織染局 在仁和坊即舊都統司衙屋凡百十有五楹至元十八年改置     雜造局 在織染局之東即舊都統宅屋凡七十七楹至元十三年改置    丹徒縣     生帛局 在丹徒縣丁角鎮     惠民藥局 【 惠民藥局○(鈔本此條在治所類丹陽縣主簿廳條後) 案嚴氏元照云下文云在丹陽館稅務相對是此局本丹徒縣之地與丹陽縣之治所無涉今從其說改正】 在丹陽館稅務相對即舊大軍庫也屋凡九閒大德三年改置    丹陽縣     批驗茶引局(缺)         惠民藥局(缺)    金壇縣         惠民藥局(缺)   場 敘(缺)    本府 □□一在通吳門裏櫻桃園一在小圍橋西木場巷今廢    丹徒縣 造船場 【 造船場○(鈔本此條在本府後) 案下文云在江口鎮其地屬於丹徒縣非屬於錄事司何得列於本府之後今改正(上文云一在通吳門裏櫻桃園一在小橋西木場巷今廢不知指何場而言今姑補兩□以備考焉)】 宋置在江口鎮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寨屋 宋諸軍之屯
本文档为【至顺镇江志 元 脱因修 俞希鲁纂13】,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390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1KB
软件:Word
页数:29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4-10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