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学题库0-12章》

《教育学题库0-12章》

举报
开通vip

《教育学题库0-12章》教育学 试题库 教育学 试题库 绪论 一、单选题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 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 首先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杜威 D.赫尔巴特 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 A.培根 B.格斯纳 C.洛克 D.克伯屈 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 A.卢梭的《爱弥儿》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D.裴...

《教育学题库0-12章》
教育学 试题库 教育学 试题库 绪论 一、单选题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 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 首先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杜威 D.赫尔巴特 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 A.培根 B.格斯纳 C.洛克 D.克伯屈 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 A.卢梭的《爱弥儿》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5.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礼记》 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 1.《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著作。( ) 2.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 3.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主张教育研究要“科学化”( ) 三、材料分析题 “所谓现代教育学就是现代社会的教育学”。 四、论述题 1.教育学经历了哪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你认为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一章 现代教育的本质 一、单选题 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2.“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这反映了 。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3.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 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 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 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 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 4.教育起源于 。 A.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 B.人类的生产劳动; 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 D.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在 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A.古代 B.近代 C.现代 D.当代 教育法规试题(含答案)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 内部各项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和纪律 ,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 财政拨款 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适龄儿童、少年 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 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 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 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的标志。 6.《刑法》是规范有关 犯罪 和 刑罚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 8 小时,小学不超过 6 小时。 8.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 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0.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 每月 检查一次。 11.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 权利和义务 1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 预防和矫治 1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 受教育权 ,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14.《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 财产关系 和 人身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 不停止 执行。 16.《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 田径 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1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 , 惩罚为辅 的原则。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 2004 年 7 月 1 日正式施行。 19.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0.权利是以 法律形式规定 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益。 二、选择题(分单项选择和多向选择,共30分 ) (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 C ) 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执行性 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B )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D )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 A ) 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6.“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 D )的规定。 A、《教育法》 B、《山东省实施〈教师法〉办法》 C、《教师法》 D、《青岛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 C )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B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B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1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 B ) 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二)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 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 ABCD )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ABCD ) A、参加教育教学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AD ) 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 ABC ) 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 BCD )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BC ) 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 ABCD ) 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 AB ) A、法定监护 B、指定监护 C、委托监护 D、代理监护 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ABCD )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10.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以下何种处分?( ABD ) A、警告 B、记过 C、送劳动教养 D、开除学籍 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 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三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现代教育 D.原始教育 7.对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 三个阶段。 A.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阶段 B.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 C.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 D.形成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8.“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有关教育的论述见之于对后世影响极大的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孟子》 9.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思想家 就提出了“什么是教育”的问题,针对雅典关心培养具有什么类型身心教养市民所发出的议论,进出“美德是否可教”的命题。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10.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教育漫话 D.大教学论 11.裴斯泰洛齐一生写了许多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是《 》。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教育漫话 D.林哈德与葛笃德 12.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 》的出版。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育漫话 D.民主主义与教育 13.作为专门术语,“范式”这一概念是由 在《必要的张力》一书中最先提出的。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库恩 D.柏拉图 二、多选题 1.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利托尔诺 B.孟禄 C.沛西•能 D.杜威 2.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这一命题包括 。 A.对生活的理解 B.生活与教育的关系 C.生活教育的内涵和核心 D.教育即生活 3.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是 。 A.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B.形成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 的教育概念与范畴及其体系 C.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D.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E.出现了一些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4.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 。 A.梅伊曼 B.拉伊 C.杜威 D.克伯屈 5.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梅伊曼 B.拉伊 C.杜威 D.克伯屈 6.古代教育的特点是 。 A.鲜明的阶级性 B.鲜明的等级性 C.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D.教育形式简单 7.关于现代教育本质,我们可以作如下理解 。 A.教育自身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B.不能采取孤立的就教育论教育的方法。 C.教育概念不仅仅是描述性的,更是规范性和表达性的。D.教育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 8.美国教育学者索尔蒂斯认为定义的形态为 。 A.规定性定义 B.描述性定义 C..叙述性定义 D.纲领性定义 9.关于教育本质的探索的基本学说有 。 A.“上层建筑说” B.“生产力说” C.“社会实践说” D.“教育文化说” 10.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 A.生活与教育 B.教育即生活 C.对生活的理解 D.生活教育的内涵和核心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孟禄。( ) 2.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陶行知提出“教育即生活”理论。( ) 3.教育的本质是生产力。( ) 4.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 ) 5.在原始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合二为一,人人必须劳动,因而人人受教育,但到了古代教育阶段,教育只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所以古代教育不如原始教育。( ) 6.通过对生活世界中交往活动的探讨,胡塞尔确立起在哲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理论——交互主体论。( ) 7.教育本质的“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也是一种生产力。( ) 8.通过揭示教育内在的矛盾性质特征来说明教育的本质是“特殊范畴说”的观点。( ) 9.对教育进行事实描述的同时不能缺乏价值的追求。( ) 10.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上山下乡”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典型表现。( ) 四、材料分析题 1.当非洲南部狮的数量还很多并容易加以观察的时候,人们已发现,非洲南部狮通过一种有意识的体操动作进行自我训练,把树桩当作猎物练习猛扑。一头狮子由于距离判断得不准致使一匹斑马逃脱,或者不能正确地跃到悬岩顶部,从那里轻易地扑向猎物,此后,这头狮子便多次重新开始仅仅是独自的练习。接着,在这头狮子练习时会有两头狮子突然来到,这头狮子先引着到来的两头狮子围着悬岩转,使后者了解困难所在;当两头狮子被领回起点时,这头狮子便跃向悬岩以结束其演习。目睹这种情景的本地人曾指出,在这种奇怪的情景的全过程中,狮子不断地吼叫,不断地“交谈”。多亏了这种自我教育,才使那些会从事技巧活动的动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加能干。 这则故事说明动物界中的教育与人的教育其本质是一样的。请谈谈你的看法,并陈述理由。 2.古代印度的教育: 全社会分为僧侣祭司、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只有第一、二种姓的人可以接受教育。《吠陀》是教育的主要内容,而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请结合材料,谈谈对古代教育的认识。 五、论述题 1.近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2.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3.谈谈对现代教育本质的认识。 第二章 现代教育目的 一、单选题 1.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作用的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方针的有关规定表述了国家的( )。 A.教育性质 B.教育目的 C.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D.培养目标 3.以涂尔干为代表的教育目的观是( )。 A.个人本位 B.指导性 C.现代 D.社会本位 4.斯宾塞提出的教育目的是( )。 A.多元化 B.个体本位 C.完满生活 D.社会本位 5.从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方针看,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是( )。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 6.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 )。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学说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的学说 7.中国实施新教育最早称教育目的为( )。 A.教育宗旨 B.培养目标 C.教育指南 D.教育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8.教育目的是三层次结构中,最低层次的是( )。 A.培养目标 B.教学目标 C.课程目标 D.课堂目标 9.个人本位论强调教育目的应当注重( )。 A.社会需要 B.人的需要 C.人的情感 D.人的个性 10.教育目的价值观的“客体论”转变所导致的是( )。 A.占有性个人主体 B.共存的类主体 C.交互主体性 D.主体论 二、多选题 1.按照价值取向,教育目的可以分为( )。 A.个人本位 B.指导性 C.指令性 D.社会本位 2.教育方针一般包括的内容有( )。 A.教育制度 B.教育工作总任务 C.培养人才总目标 D.培养人才途径 3.德国的新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代表人物有( )。 A.席勒 B.裴斯泰洛齐 C.康德 D.赫尔巴特 4.教育目的功能主要有( )。 A.激励 B.指导 C.评价 D.指令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A.体现人类发展历史进程 B.真正的结合点是科学技术 C.在我国现阶段还受限制 D.是我国的教育目的 6.教育目的是( )。 A.教育行动的先导 B.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 C.只在教育活动开始时发挥作用 D.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 7.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所具备的客观经济条件是( )。 A.商品的计划性生产 B.市场扩大的普遍性 C.自由时间增多 D.新产业不断兴起 8.教育目的的限定必须要说明的因素有( )。 A.主体性因素 B.价值倾向因素 C.存在方式因素 D.客体性因素 9.教育目的具有的特点是( )。 A.强制性 B.宏观性 C.历史性 D.理想性 10.教育目的的内容表述必须要说明的要素有( )。 A.定性 B.定向 C.定位 D.定点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抽象规定,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现实体现。( ) 2.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一般与特殊,总与分的关系。( ) 3. 我国教育应当有统一的教育目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上应该也是一致的。( ) 4. 教育目的应该是一元化与多元化的统一。( ) 5.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教育目的唯一依据。( ) 6. 现代教育目的应该体现人发展的多方面需求。( ) 7. 现代人的终极目标是全面发展的人。( ) 8. 全面发展教育与发展学生的个性是矛盾的。( ) 9. “占有性个人主体”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目的追求的一个方面。( ) 10.教育目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实践方面。( ) 四、论述题 1. 试论述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 2. 试论述教育目的的内容构成。 五、材料分析题 1.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工作要求,为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六大报告关于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论述,对新世纪新阶段教育工作具有长期而深远的重要指导意义。 对比教材里《教育法》中的我国教育方针的表述, 十六大报告关于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论述有何重要意义? 2.一名初中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新华字典不见了,而她曾在这本新华字典的背面写了个“玉”字。老师问明了情况后,让这名学生先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这位老师来到教室说,前两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同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学生的字典后面一页写了个“璧”字,而这显然是在原来的“玉”字上面改的。老师当时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顿时满面通红。但老师并没有表现什么,而是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后来老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品德很好,但她家境贫寒,母亲抱病卧床。因为还要给母亲买药,一本11的字典对她来说是很难买得起的,而老师当时要求每个同学必须买一本字典。了解这些情况后,老师自己花钱买了一本字典,并在最后一页精心地摹下了一个“玉”字。然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宣布说,某某同学的字典找到了,是其他班的同学捡到的。数年后,学生们毕业了,有一天这位老师受到一封信,里面夹着11元钱。信里,这名学生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并衷心地感谢老师对她的爱护。…… 请用教育目的理论的有关知识,对这个材料进行分析。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选择题 1.现代化是以( )的现代化为主体的社会整体性变迁。 A.政治 B.经济 C.教育 D.人 2.现代人与传统人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政治性 B.文化性 C.主体性 D.群体性 3.现代教育主要是通过( )来实现。 A.社会教育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自我教育 4.第一次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是( )。 A.空想社会主义者 B.马克思 C.恩格斯 D.列宁 二、多选题 1.马克思和恩格斯从( )方面来说明其“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A.道德原则 B.劳动能力 C.社会关系 D.全人类解放 2.影响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因素有( )。 A.生产力 B.社会关系 C.环境 D.教育 3.学生的个性发展中,主要有( )三种心理内化形式。 A.道德内化 B.知识内化 C.智力内化 D.语言内化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人的发展只是人的成长和才能在时间上变化的过程。 2.教育的发展最终要服务和归结于人的发展。 3.人的现代化是在某一历史阶段出现的普遍的人类特性,因此其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适用于各个国家。 4.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 5.学生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独立个体和发展中的人。 6.教育等于发展。 三、材料分析题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有这样一句话,“像拉斐尔这样的个人是否能顺利地发展他的天才,这完全取决于需要,而这种需要又取决于分工以及由分工产生的人们所受教育的条件。” 试根据所学理论分析这句话。 2.某小学的几位教师在办公室闲谈,甲教师说:“我们班的××这次数学考试又考了第一,真不愧是工程师的儿子。”乙教师说:“我班的××和上次一样,又没及格,没办法,父母都是小学文化。”甲教师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嘛,就是这个理儿。”  试根据所学理论分析这段对话。 四、论述题 1.素质教育为什么对人的现代化起着巨大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2.现代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有哪些作用? 第四章 现代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我国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 ) A.教育投资水平偏低 B.教师工资偏低 C.教育投资与教育事业发展不相适应 D.教育投资接近世界平均发展水平 2.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 )因素决定的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人口 3.经济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制约表现在() A.产业结构制约着教育专业结构 B.劳动技术结构制约着教育类别结构和教育程度 C.地区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的布局 D.产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类别结构。 4.教育具有()功能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军事功能 5.教育的政治功能表现在() A.促进政治民主化 B. 加工政治信息C.决定教育领导权 D.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 6.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 A.选择文化 B.整理文化 C.创新文化 D.促进多元文化发展 7.教育对科技的影响() A.促进科学知识再生产 B推动科学的体制化 C.科学研究功能 D.阻碍科学技术转化 8.校园文化包括()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教师文化 9.现代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A.属性与本质 B.相互制约 C.相互促进 D.二者具有共同性 10.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A.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 B.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C.有跟社会发展进程不相适应的一面 D.教育总是具有阶级性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任何历史时期,教育都应先于经济而发展。( ) 2.教育创新一定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 3.教育能够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因此教育影响都是正面的。( ) 4.社会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因此,教育机械地被生产力所制约。( ) 5.学校教育就是文化教育。( ) 6.现代教育与文化是本质与属性关系。( ) 7.在不同阶级中,教育具有“提升机”的作用。( ) 8.教育是制造社会舆论的有力阵地。( ) 9.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10.教育总是具有相对独立性。( )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1:马克思认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工人阶级的再生产,同时也包括技能的世代传授和积累。” 材料2:马克思指出:“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也称质量和素质,主要是指提高体力劳动者的智力水平,把一个非熟练的劳动力提高成为一个熟练劳动力。而体力劳动者的智力水平主要指其教育程度和生产技术水平,其中教育程度和教育水平又是主要的。 上述材料蕴涵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材料1: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中应当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融合中不失其相对独立,在对峙中体现超越。因此,不难看出,教育既可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樊篱,也可以成为社会发展的驱动器,归根结蒂要看教育的性质及其表现形式,但不管怎样,教育地位的合法性是显而易见的。 材料2: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自觉实践,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说它独特,是因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另外一种活动像教育这样以明确的目的、精选的内容、系统的方法去培养人的,人才的成长有自身规律;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品德的提高、身心的健康必须遵从认识活动的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教育科学”作为一个学科群,就是探讨教育活动的内外规律性特征的。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就是把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活动来看待,它有相对独立的“问题域”与观念系统,因此,必须遵循自身发展的规律。前几年关于市场经济与教育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就是要让经济规律来取代教育规律,让教育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自生自灭,持这种观点的人如果不是有预谋地残害教育,也是出于对教育的无知。 材料3:教师是一种职业,教师有自己的职业规范、职业知识技能、职业道德。他们依靠对学生知识、思想的影响,主导着社会的智力状况和思想走向,是一股特殊的不客忽视的力量;学生是社会上一种特殊的群层,并有着独特的文化;教育设施是标志教育存在状态的一类独特存在;教育活动是一类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有自身运行的规律;学校中的课程虽来源于社会文化,但自有内在规律,并自成体系。 上述材料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四、论述题 1.试论“教育先行” 2.试运用教育学相关理论阐释“科教兴国”提出的战略意义。 第五章 现代教育与生活 一、单选题 1. 教育原初的存在状态是_____。 A. 生活式教育 B. 学校式教育 C. 科学式教育 D. 灌输式教育 2. 最早提出“生活世界”的人物是_____。 A. 哈贝马斯 B. 胡塞尔 C. 杜威 D. 海德格尔 3. 生活世界是一切事物存在的背景,是“没有人能够任意支配的背景知识”。这句话是谁的观点。 A. 哈贝马斯 B. 胡塞尔 C. 杜威 D. 海德格尔 4. “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是_____。 A. 科学世界源于生活世界 B. 科学世界独立于生活世界 C. 科学世界先于生活世界 D.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同时产生 5. “课题化”的教育是指_____。 A. 生活世界的教育 B. 科学世界的教育 C. 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教育的总称 D. 一种基于“课题”解决的教育 6. 以下哪个不是日常生活教育的特征_____。 A. 自发性 B. 异质性 C. 创造性 D. 自为性 7. 以下哪个不是非日常生活教育的特征_____。 A. 自发性 B. 同质性 C. 创造性 D. 自为性 8.科学世界的教育是对生活世界_____的删除。 A. 系统性 B. 抽象性 C. 结构性 D. 琐碎性 9.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是______。 A. 追崇科学世界 B. 回归生活世界 C. 更多的科学世界,较少的生活世界 D. 都不是 10.现代教育主要缺乏______。 A. 生活世界教育 B.科学世界教育 C. 两者都缺乏 D. 知识教育 二、多选题 1.通常情况下,教育由哪几种组成 A. 生活世界的教育 B. 科学世界的教育 C. 知识教育 D.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2.以下人物中,有谁提出过“生活世界”的概念 A. 胡塞尔 B. 杜威 C. 阿普尔 D. 哈贝马斯 3.生活世界的教育特点是 A. 感性的 B. 自发的 C. 实然的 D. 组织性 4.科学世界的教育的特点是 A. 理性化 B. 结构化 C. 技术化 D. 课题化 5.现代教育的生活意义的失落表现在以下哪个方面 A. 自我的迷失 B. 关系的异化 C. 理解的缺失 D. 情感的疏远 6.教育与生活关系的历史考察中,有哪几种观点 A. 教育即生活 B. 教育与生活若即若离 C. 教育非生活 D. 教育即成长 7.日常生活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A. 传统性 B. 自发性 C. 异质性 D. 自为性 8.非日常生活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A. 创造性 B. 自发性 C. 同质性 D. 自为性 9.现代教育的多重疏离只要体现为 A. 现代教育与自然的疏离 B. 现代教育与人的疏离 C. 现代教育与社会的疏离 D. 现代教育与自我的疏离 10.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涵义是 A. 由过于注重“科学世界”转向更多地关照“生活世界” B. 在“生活世界”中认识“科学世界”C. 只要求“生活世界”,不关心“科学世界” D. “科学世界”不利于学 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辨析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生活世界是一个非课题性的世界,是一个自然存在的、不言自明的世界。( ) 2.科学世界是一个由抽象的概念、逻辑性的程序、客观的话语的世界。( ) 3.回归“生活世界”就是意味着抛弃“科学世界”。( ) 4.生活世界的教育的特点是感性的、自发的,并充满逻辑的。( ) 5.科学世界的教育的理性化的教育。( ) 6.现代教育重视“科学世界”的教育,而往往忽视“生活世界”的教育。( ) 7.日常生活的教育是一种自为的教育。( ) 8.非日常生活的教育是一种自发的教育。( ) 9.科学世界的教育是对生活世界的系统化、抽象化和结构化。( ) 10.科学世界起源于生活世界。( ) 四、材料分析题 1.“科学因人的生活需要而登上教育的舞台,并获得发展,甚至使传统的人文学科教育都失去了往昔的辉煌。但科学教育自产生之日起也潜隐着遗忘生活世界的可能性。这既有科学自身的局限,也有科学教育的不当。瓦托夫斯基曾指出过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分离和对立。他说,科学与常识、科学活动与人类基本活动、科学理解和平常理解的连续性被打破了。胡塞尔认为科学对生活世界的客观性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远离生活世界的过程。科学世界一旦诞生获得了自身的独立性,就隐含着对生活世界这一母体遗忘的可能。胡塞尔说:“自伽利略起,理念化了的自然就不知不觉地取代了前科学的直观的自然。”在胡塞尔看来,伽利略及其后继者以理念世界代替了人的生活世界。所以当他说,伽利略既是发现的天才,又是掩盖的天才时,就道出了生活世界被遗忘的现实。针对科学丧失生活世界的意义危机,胡塞尔提出要把原初的直观的生活世界提到首位的观点。应该说胡塞尔的观点对科学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有启示的。••••••” 摘引自集美大学刘德华的《科学教育对学生个体生活世界的超越与回归》(河南教育科研网)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生活世界的教育与科学世界的教育的关系。 2.沈从文在自传中说:“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与水不能分离 ”(他经常偷偷下河洗澡)、“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就有点发愁。就为的是白日里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若把一本好书同这种好地方尽我拣选一种,直到如今,我还觉得不必要看这本弄虚作假千篇一律用文字写成的小书,却应当去读那本色香具备、内容充实、用人事写成的大书”、 摘引自《沈从文散文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尽管沈从文所受的教育跟当今的教育大不相同,但其中所蕴涵的道理仍然富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应用教育与生活的理论试做分析。 五、论述题 1.论述生活世界的教育的主要特征 2.论述科学世界的教育的主要特征 第六章 现代教师与学生 一、单选题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反映了教师职业的(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公共性 D.模糊性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的工作具有( )的特点。 A.教育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3.我国的《教师资格条例》颁布于( )。 A.1986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9年 4.最早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5.“内发论”学生观的代表是( ) A.柏拉图 B.卢梭 C.赫尔巴特 D.杜威 6.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 )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 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7.以下哪种观点不符合“主体教育观”的内涵( ) A.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中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B.只有学生才是教育中的主体,所以必须提升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C.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师生交往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 D.教育只有回归生活世界,才在社会中具有主体地位 8.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这是课程实施的( )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主体取向 D.课程创生取向 9.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 )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10.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是( )。 A.课外活动 B.课堂 C.游戏 D.提问 二、多选题 1.美国霍姆斯小组发表的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有( )。 A.《明天的教师》   B.《明日之学校》 C.《明日之教育学院》   D.《教师专业标准大纲》 2.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学者弗朗西斯•富勒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划分为以下( )。 A.教学前关注阶段  B.早期生存关注阶段 C.教学关注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3.“外塑论”学生观的代表有( )。 A.洛克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卢梭 4.行动研究的倡导者有( )。 A.勒温 B.斯腾豪斯 C.埃利奥特 D.凯米斯 5.美国学者伯顿认为教师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 A.求生存阶段 B.调整阶段 C.专家生涯阶段 D.成熟阶段 6.现阶段教师进行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有( )。 A.教学研讨 B.案例分析 C.专题讲座 D.经验交流 7.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  )。 A.主体性   B. 发展性 C.完整性  D. 个性化 8.教师在教学中作为促进者的角色的特性(  ) A.积极地旁观 B.给学生心理支持 C.知识传授 D. 帮助学生培养自律能力 9.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  )。 A.加工和驾驭教学内容的能力 B. 自我调控能力 C.教学实验与研究能力 D. 教学直觉与想象能力 10.历史上曾经提出学生是完整性的人的教育家有( )。 A.苏格拉底 B. 西塞罗 C.亚里士多德 D.马克思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国目前的教师职业正处于追求专业化阶段。( ) 2.世界上正式的教师评价制度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 ) 3.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自我教育的客体。(   ) 4.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它个性品质等因素实际上是指非智力因素。( ) 5.英国的表现管理是国外的一种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 ) 6.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 ) 7.在美国所有州于1901年均实施了教师资格制度。( ) 8.司德菲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教师生涯的人文发展模式,他将教师的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 ) 9.校本培训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于20世纪70年代最先在我国产生。( ) 10.美国霍姆斯小组在一篇报告中最先提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 四、分析题 1.一位青年教师讲秦牧的《土地》一文时,对其中精彩段落动情地高声朗诵。教师:“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话音刚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野马怎么会有缰绳?”教师毫无准备,不耐烦地说:“你总钻些牛角尖,学习成绩会好吗?”学生脸胀得通红,自尊心受到打击,欲言又止。 请运用学过的课程与教学原理来分析该教师的行为是否妥当?并为他设计处理办法? 2.某学校地理教研组教师对本校地理课课程资源进行了评价,认为地理教具只有挂图和地球仪两类,而且全校地球仪只有六个,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距离较大,课程资源缺乏,课程开发困难较大。 请联系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并运用有关教师角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 五、论述题 1.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存问题以及现实途径? 2.我国当前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以及可能途径? 第七章 现代课程 一、单选题 1.“文化课程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布鲁纳 B.胡塞尔 C.杰特 D.惠勒 2.科学教育与人本主义走向融合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 A.学会生存 B.学会关心 C.学会学习 D.学会做事 3.回归生活世界的课堂生态观的本质:( ) A. 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有机统一;B.强调与自然界融为一体 自然即课程;C.强调同社会融为一体 生活即课程; D.强调向自我开放 自我即课程 4.课程实际的目标模式最初源于:( ) A.泰勒的目标模式 B.惠勒的过程模式 C.塔巴模式 D.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 5.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即:( ) A.者“忠实”地落实课程设计者的意图; B.者忠于自己的教育观念来实施课程; C.者以社会目标为依据来实施课程; D.者以教参为依据来实施课程 6.第一次明确提出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的人是:( ) A.布鲁纳 B.阿特金 C.斯腾豪斯 D.斯基尔贝克 7.课程设计的取向即:( ) A.课程设计的方向 B.课程设计的标准 C.课程设计的模式 D.制约课程设计活动的价值准则 8.课程政策关注的核心问题是:( ) A.课程设计 B.课程实施 C.课程权力的分配和再分配 D.课程管理体制 9.《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以______为中心内容:( ) A.终身学习 B.全民教育 C.和平文化 D.人文文化 10.过程模式的思想最初可以追溯到______:( ) A.皮压杰 B.布鲁纳 C.斯腾豪斯 D.卢梭 二、多选题 1.自然设计模式的要素有:( ) A.目的 B.立场 C.慎思 D.设计 2.要探讨课程的本质问题,需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 A.课程从本质上讲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B.课程是系统知识、经验体系的计划,还是一种目标体系C.课程是预设的还是结论性的D.课程是有意的、客观的,还是无意的、主观理解的 3.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有:( ) A.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观B.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C.回归生活的课堂生态观D.均衡化的课程设计观E、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F、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4.课程目标一般包括:( ) A.认知类 B.技能类 C.情感类 D.价值类 E.应用类 5.课程要素一般包括:( ) A.目的 B.教材 C.教与学的方法 D.教学评估 E.内容 6.生态主义课程的表现形式有:( ) A.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B.生态政治课程观 C.国际理解教育 D.开发教育 E.后现代课程观 7.泰勒认为课程资源的类型有:( ) A.目标资源 B.素材性资源 C.教学活动资源 D.组织教学活动资源 E.制定评估方案的资源 8.现代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有:( ) A.共享策略 B.需求导向策略 C.增强特性策略 D.因地制宜策略 E.全员参与策略 9.现代课程实施的取向有:( ) A.忠实取向 B.创生取向 C.相互调适取向 D.缔造取向 10.兰德变革模式的阶段有:( ) A.启动 B.实施 C.合并 D.评价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课程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社会和课程与作为客体的学生之间需要关系的反映。( ) 2.美国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回归基础”的教育运动。( ) 3.科学主义是科学文化发挥到极致的表现,它的核心是“科学崇拜”和“工具理性”。( ) 4.人本主义认为只有人的非理性因素,诸如人的情感、意志等,才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而理性和科学不过是意志的工具。( ) 5.科学人文性就是将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结合成一个整体。( ) 6.自我即课程,意味着以我为中心设计课程,关注自我的知识和文化。( ) 7.课程设计主要是一个理论研究过程,以理念来统领实践。( ) 8.课程结构主要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与配合,它涉及课程的基本学习范畴的确定。( ) 9.在从事课程设计时,教师是最主要的资源开发主体,学生应该服从并顺应教师资源开发的要求。( ) 10.建国以来,我国的课程改革主要是采取的自上而下的策略。( ) 四、材料分析题 1.某校地理教研组教师对本校地理课课程资源进行了评价,认为地理教具只有挂图和地球仪两类,而且全校地球仪只有六个,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距离较大,课程资源缺乏,课程开发困难较大。 请用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管理等有关理论分析这一案例。 2.某人认为,课程设计是专家学者的事,教师和学生只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的任务就是如何将课程内容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学生的职责就是如何运用有效的办法学会课程的内容。 请结合课程设计的知识、课程实施的有关理论分析这一案例。 五、论述题 1.试论述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 2.试论述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及新的发展特点。 第八章 现代教学 一、单选题 1. 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教学的初步形成。 A.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C. 洛克《教育漫话》 D.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2.《大教学论》一书中,夸美纽斯提出新的教学制度是 。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合作学习 3.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 、联合、系统和方法四阶段。 A.分析 B.综合 C.明了 D.统合 4.教学过程是实现现代教学目的、 及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 A.任务 B.内容 C.方法 D.策略 5.现代教学需要构建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 ”。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性 B.交互主体性 C.学生主体性 D.教师主体性 6.教学活动既要有动力来发动和维持,又要有一定的程序、方法、 来具体操作。 A.形式 B.策略 C.模式 D.内容 7.在教学活动中制定实施方案的过程是 。 A.教学原则 B.教学策略 C.教学设计 D.教学模式 8、设计教学评价时应遵循全面、客观、公正、 的基本准则。 A.平等 B.民主 C..合理 D.及时 9.先行组织的设计是针对教授内容之间的联系,起着教学 的作用。 A.辅导 B.定向 C.目标 D.方式 10.教学管理是指对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组织、规划、 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以提高教学质量。 A.设计 B.协调 C.评价 D.反馈 二、多选题 1.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一书中提出的教学方法有( )。 A.叙述教学法 B.分析教学法 C.综合教学法 D.直观教学法 2.狭义的教学特指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一切学习活动。其中,教师有目的地进行教,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形成( ),使其获得发展。 A.技能 B.情感 C.态度 D.能力 3.现代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一种( )交往关系,是一种基于“对话”基础上的教学活动。 A.合作的 B.动态的 C.平等的 D.民主的 4.教学动力的主要特征是( )。 A.方向性 B.转化性 C.强度性 D.多样性 5.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是( )。 A.指导性 B.系统性 C.操作性 D.预演性 6.现代教学策略具有的特点是( )。 A.指向性 B.灵活性 C.多样性 D.创造性 7.教学目标一般分为( )。 A.认知领域 B.心理动作领域 C.情感态度领域 D.人际交往领域 8.教学监控策略是指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积极主动的( )、控制和调节嗦采用的教学谋略或措施。 A.计划 B.检查 C.评价 D.反馈 9.师生互动策略指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的诸多教学策略的统称,主要有( )。 A.规范约束策略 B.营造和谐课堂气氛的策略 C.多向交往与合作学习策略 D.行为矫正策略 10.教学活动中,反悔方式一般分为( )。 A.现场言语反馈 B.专家反馈 C.摄像反馈 D.测验反馈 三、辨析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主要是从目的和内容、方法和原则、形成和制度三个方面系统阐述其教学理论与思想。( ) 2.从狭义上讲,教学是指教育者指导学习者所进行的一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 ) 3.从教学的存在形态上看,教学是以交往为一般形态存在的,所以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般交往形式。( ) 4. 现代教学所倡导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温故知新等教学原则都是对传统教学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 5. 杜威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出发,认为教学过程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过程。( ) 6.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教学活动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处于客体地位。( ) 7. 教学动力来源与教学主体自身、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本身和社会系统。( ) 8. 史密斯和瑞根把教学设计模式划分为分析、策略、实施和评价阶段。( ) 9. 教学评价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我们只需在教学完结的时候进行评价。( ) 10、 教学策略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原则,综合教学过程的诸要素,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式方法。( ) 四、材料分析题 1.现代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之间以交流、对话、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 2.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 五、论述题 1.试论现代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基本关系。 2.试析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3.试论现代教学过程的主要教学策略。 第九章 现代德育 一、选择题 1.现代德育建立的基础是( ) 。 A.农业经济 B.现代信息社会 C.现代工业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现代德育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人本化、民主化、科学化 B.现代德育与现代社会的结合 C.国际化和民族化趋势日益明显 D终身化和全民化 3.关于原始社会德育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德育的内容及其简单 B.德育的方式是和劳动、生活相结合 C.德育是平等的 D.德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品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的( )。 A.交往的发展 B. 个性的发展 C. 思维的发展 D.情感的发展 5.提出观察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 A.皮亚杰 B.杜威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6.德育应“服从最强烈的人性冲动”,对这句话的启示应: A.德育不能背离教育者的道德认知规律B.德育应重视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 C.舍弃情感,仅靠理推理而来的道德是毫无意义的。D.德育应寓于情感教育之中 7.德育活动的基本环节包括( )。 A.德育任务的制定 B.德育内容的确立 C.德育模式和德育方法的选择 D.德育途径的实施 8.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教育技巧和艺术。”这段话强调德育的过程具有以下哪种特点( )。 A.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具有塑造性和能动性 B.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与交往的过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很强的实践性 D.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即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它具有侧重性和同时性 9.下列那种德育模式主张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引导他们对现实生活中所看到、发现的现实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和评价,自己做出价值选择。( ) A.体谅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社会行动模式 D.榜样学习模式 10.说服教育法的方式主要有( )。 A.灌输 B.疏导 C.模仿 D.奖惩 11. 德育方
本文档为【《教育学题库0-12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9317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44KB
软件:Word
页数:27
分类:交通与物流
上传时间:2011-04-09
浏览量: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