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媒体决定论

媒体决定论

举报
开通vip

媒体决定论论文:媒介决定论?——麦克卢汉技术哲学观评析 【内容摘要】麦克卢汉的理论需要重新阐释和评价。本文通过分析认为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偏激而深刻,其目的是为我们凸显媒介本身,他是历史学家而不是预言家,他对未来表示乐观。他认为人在媒介技术面前可以有所作为的,他提供了两种理解媒介的工具:后视镜和艺术。因此本文认为我们把他的理论斥为媒介决定论是有失公允的。 【关键词】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媒介技术;决定论 目前,传播学界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有着几乎一致的意见:“技术决定论”或“媒介决定论”。[1]许多的著作或论文介绍麦氏媒介理...

媒体决定论
论文:媒介决定论?——麦克卢汉技术哲学观评析 【内容摘要】麦克卢汉的理论需要重新阐释和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偏激而深刻,其目的是为我们凸显媒介本身,他是历史学家而不是预言家,他对未来表示乐观。他认为人在媒介技术面前可以有所作为的,他提供了两种理解媒介的工具:后视镜和艺术。因此本文认为我们把他的理论斥为媒介决定论是有失公允的。 【关键词】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媒介技术;决定论 目前,传播学界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有着几乎一致的意见:“技术决定论”或“媒介决定论”。[1]许多的著作或论文介绍麦氏媒介理论时都只是“老三论”:延伸论、讯息论、冷热论,然后就判定为“媒介决定论”或“技术决定论”。高度趋同的意见并不一定完全正确,我们有必要对此作出深入分析。正如何道宽所言,“总体上说,我们对他还是一知半解。对他的批评多于对他的研究。”[2] 足见深入分析对于真正厘清麦氏的媒介技术观实为非常之必要。 一 理解麦克卢汉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分析来看看把麦氏判定为媒介决定论是否恰当。 (一) 表述:偏激而深刻 我们考察麦克卢汉的一些观点,确实是非常偏激。他把“现代科学的产品本身无所谓好坏,决定它们价值的是它们的使用方式”这种观点批判为“流行的梦游症的声音” ,认为“如何使用媒介才至关重要”的传统观点是“技术白痴的麻木态度”,他批评阿诺德·汤因比一点不了解媒介是如何塑造历史的,批评施拉姆《电视对儿童生活的影响》只注重研究“内容”,用的是研究文献的方法,因此不可能提出任何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还有诸如在拼音文字的人类影响、印刷术与民族主义、工业主义等方面麦氏的表述的确有夸大之嫌。他还说,没有无线电广播就没有希特勒,尼克松1960年竞选失败是由于他对新型的电视媒介太“热”。 麦克卢汉的论著中,这种把媒介强调得过头的论述还可以找出很多。正是因为他如此强调技术媒介对人类社会和心理的深刻影响,所以人们说他是媒介决定论者。他说:“我强调媒介是讯息,而不说内容是讯息,这不是说,内容没有扮演角色——那只是说,它扮演的是配角。”[3]他的这些论点,“虽然很有见地,却很容易被推向极端,仿佛惟有媒介技术本身才是重要的,而其他一切,传播媒介的占有方式也好,使用情况也好,传播内容也好,都无关紧要。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带给人们的正是这样一种印象。”[4] 但是,表述的偏激并不影响其理论的深刻,近半个世纪以来,其思想对于传播媒介研究的巨大影响是有目共睹的。那么,他如此过分强调的目的何在呢?我们对此作出进一步的分析。 (二) 动机:遮蔽是为了敞开 在麦克卢汉之前,传播学研究者们对于媒介本身的研究是不重视的,就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过程五要素而言,对于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研究非常多,而对于传播渠道即媒介本身却几乎被忽略。尽管英尼斯(Harold Innis)有提出了相关理论,但当时一点没有引起人的重视。思维的定势堵塞了洞悉的目光、创新的思路,人们对媒介形式的革命力量熟视无睹。麦氏对此批评说,“我们把重点全放在内容上,一点不重视媒介,因此我们失去了一切机会去觉察和影响新技术对人的冲击。”[5]所以他一反传播学界的旧思路,把大众传播的媒介技术本身当作传播巨大社会影响的根源,把媒介技术及其发展看作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提出了以“媒介即讯息”为核心的媒介理论。这就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他没有因袭以内容为焦点、透过传媒内容看传媒影响与作用的思维定势,而是将焦点放在媒介技术及其特征上,试图揭示各种媒介的出现本身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揭示媒介本身(而不是媒介内容)的作用,从而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传统,即以媒介技术为焦点,以媒介技术史为主线把文明发展史串起来的研究传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创举。 他对媒介的过分强调的同时,遮蔽了社会需要、人的选择,经济、文化影响等要素,虽有蛛丝马迹,却并不明了。他这种离经叛道的思路,实际上为我们敞开并凸显了一个历来不为人所注意的方面:媒介形式。但如果他面面俱到,或许根本就不会引起传播学界的震动和对媒介形式研究的关注。那么,我们对他求全责备,斥以“决定论”,还算恰当吗? (三) 角色:历史学家而不是预言家 麦氏不是技术决定论者,还可以从他主要研究历史而很少做出对未来的肯定预测方面看出来。尽管也有诸如“地球村”之类的预言,但是他对一切可能性抱着极为开放、宽容的态度,他所指的未来是多样的、万花筒式的未来。麦克卢汉在提出自己的媒介定律之前也曾说“我看到波普尔的一条原理,说科学假设也可能出错,于是我决定提出媒介定律的假说。”[6] 他的结论是一个开放的、不可预测的、不可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的。“事实上,对于媒介如何在过去运作,他没有提出什么无所不包的理论。他没有看见媒介冲击力的任何单一的方向。他只是强调,媒介的运作过去和现在都是极其重要的,其结果常常压倒我们选择的能力。因此,他给我们留下的,不是理论,不是理论必然暗示的预测,而是洞见——‘媒介即是讯息’、‘后视镜’等洞见。当然,洞见是可以生成某些预测的。但是,除非这些洞见是某种宏大理论的一部分,否则我们就没有理由假定,这些预测有可能指示着同样的方向。”[7]尽管保罗·莱文森在其著作中不时用到“媒介决定论”这一表述,但他也认为“麦克卢汉肯定不是绝对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媒介决定论者。马克思主义者看见的未来是必然的未来,是从解释得一清二白的历史中必然产生的未来。”[8]因为“大多数时候,麦克卢汉关注的主要是过去如何走到现在而不是现在如何展开而进入未来。他首先是历史学家。”“他不想当向导。探索和指引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9]决定论者往往对未来作出明确、肯定的预测,而且对此坚信不疑。麦克卢汉却不是这样,他始终拒绝价值判断,他说“我只探索,不解释”( I don’t explain, I explore. )。 (四) 未来:技术乐观主义 技术向度的未来主义可以分为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两大派别,技术乐观主义以“信息革命”和“网络社会”向人们表明一种“技术创造文明”的“美好未来”景观,而技术悲观主义则是从技术的负面影响使用“技术命令”、“技术控制”向人们描述了技术破坏人文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灰色未来”图式。 从这一向度考察麦克卢汉的理论,也可以看出,他与英尼斯的显著差异之一也在于,英尼斯对媒介技术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对媒介技术的发展显示出清楚的批判性脉络,而麦克卢汉则是对新媒介技术大加赞美,欢呼拥抱。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提出了“地球村”即将来临的技术乐观论。典型的技术决定论者应该是悲观主义的,因为,如果技术主宰控制人类社会,它是不会按照人类价值观而让我们感到“乐观”的。技术哲学家鲍德里亚在80年代初期,根据当时最先进的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和大众媒体技术的发展,从另一个相反的方向,即技术对未来社会的决定性影响出发,做出了与麦克卢汉的乐观主义完全相反的悲观的描述和预测。命定策略(fatal strategy) 是最能体现鲍德里亚的技术决定论思想的核心问题。“按照鲍德里亚的解释,命定策略首先就是‘物’追逐某种行动过程或发展轨迹直至其极限,甚至突破极限的方式。因此这里的‘物’,已经不是在《物体系》中的所谓日常生活之物,它显然具有了拟人化的特征,即它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谋略来发展,直达极限。它不但具有一般我们人类的谋略的功能,甚至比我们人类自身可能还要狡猾,也就是它有自己的策略和计谋,有可能反过来控制人,所以该物对我们人类来说,就成了某种‘致命’之物。这就是典型的技术决定论。”[10] 至此,我们可能需要界定一下“决定论”这一概念。“决定论”(determinism)是一个哲学概念,“一般而论,决定论主要是植基于因果律,但决定论心目中的因果律,不仅指每一结果必须有充分的原因(只以这层意义我人可证明因果原理为普遍有效而必然),并且每一结果必须巨细无遗地先被全部原因所决定(这对实在界整体而言是尚未证明的观点)。”[11]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又区分了温和决定论(soft determinism)与强硬决定论(hard determinism),大多数人所捍卫的温和决定论属于可兼容主义(compatilism),“它厌恶僵硬严厉的话语,拒斥宿命论、必然性,甚至先定论,说自己的真名实姓是自由。”[12]它是在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之间的一种调和折衷的观点:“技术人造物反映或者负载着一定的政治和伦理价值,它反过来又限制和制约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有人把这种理论倾向说成是温和的技术决定论。”[13]从严格意义上讲,温和决定论已经是一种非决定论了,是一种走向了互动、融和观。 麦克卢汉媒介观并不是典型的“决定论”取向。对于人们的发明,他认为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我们可以精化技术,指引技术,使之按照适合我们感知和需要的道路发挥作用,而不是按照改造我们感知和需要的路子发挥作用。 于传播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行为之一,因此传播方式不可避免地对人类的思考与行为方式产生影响。麦克卢汉认为人们面对自己的延伸会立即产生迷恋。这就是新技术的麻醉机制,新技术的形态关闭了判断和感知的大门。“凭借这种综合症(即麦氏所谓自恋式麻木,Narcisusnarcosis),人把新技术的心理和社会影响维持在无意识的水平,就像鱼对水的存在浑然不觉一样。”[14]而麦氏的媒介技术哲学观,就是要提醒我们注意这种“技术环境”,反抗技术的决定,复醒人的主体性。“麦克卢汉想要把我们从对媒介影响的麻木状态中唤醒。无疑这是因为,他认为我们觉醒之后,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路子去维持媒介的影响,按照自己不喜欢的路子去终止或减少这种影响。”[15]他认为“我们的生存,至少是我们的舒适和幸福,要取决于我们是否了解我们的新环境的性质”,电子媒介引发的巨变使我们产生巨痛和身份的迷失,“只有对巨变的动态获得清醒的认识,才能减轻痛苦,减少迷失。只有了解新媒介引起的革命性转换,我们才能预测和控制这种变化。但是,如果我们继续沉溺于自我诱导的潜意识痴迷,我们就会受到它们的奴役。”如今,“我们有机会去了解、预测和影响塑造我们的环境力量。因而我们有机会夺回自己命运的控制权。”[16]。 由此可见,麦克卢汉并非认为人在技术面前无能为力的,尽管在面对技术时,他把人放在了较低的位置。他的理论至少肯定和凸显了媒介本身在现代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唤起了人们对于媒介本体的关注,开创从媒介技术视角考察研究大众传播的传统。 英国学者、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威廉斯曾从一种文化社会学视角,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进行批判。但他也有其局限性,由于过分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因而“未能肯定麦克卢汉以科技作为动因解释社会变迁的观点中的合理成分,未能肯定麦氏的理论在唤起人们对于(作为当代科技重要组成部分的)传媒技术的重要作用的关注方面之贡献”,所以“有必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辩证法为指导,对麦克卢汉的有关观点和威廉斯的批评,重新进行理性的思考。” [17] 麦克卢汉研究者保罗·莱文森最初也称他为媒介决定论者,麦氏的反应是“我喜欢你的论文,但是你的表达有误。你把伊尼斯和我说成是‘媒介决定论者’,是不妥当的……” 后来他回顾自己对麦氏的研究,也承认,“如今,用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看问题……我可以清楚地看见,用‘媒介决定论’来描写他未必是妥当的,虽然我依然认为,那些观点把人放在面对技术时较低的位置。”[18] 麦克卢汉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技术决定论者,借用科罗克(Kroker)的描述,他是一个“技术人文主义”学者。美国学者保罗·克罗斯威尔在其著作《方法即信息——以批判理论重思麦克卢汉》中,“他历史地回顾和评述了麦克卢汉的思想,并提出麦克卢汉的方法不是机械的技术决定论,相反,他的方法是辩证的,与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一脉相承。”[19] 麦克卢汉的目的是“要使我们回归心身一体、主客一体的理想境界。”[20] 关于人们对麦氏“决定论”的批评,有学者认为“社会人文学科领域的一些学者以往对于科技的重要性的理解自有不足之处,以往学术界对英尼斯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惟技术决定论的倾向的批评,虽说的确切中了两者的理论的缺陷之要害,但也未必毫无偏颇,未必丝毫不受文人对科技理性的抵制情绪和(因不熟悉技术而产生的)对技术的恐惧心理的影响。”因此“我们不仅需要有分析、有批评地对待英、麦两氏的媒介理论,而且需要有分析、有批评地审视学术界以往对他们的理论的批评,以便既避免陷入惟技术决定论的极端,又不低估技术的力量和作用。”[21] 这种观点是比较中肯的。我们不必闻科技为动因即色变,惟恐一承认科技为动因即会陷入唯技术决定论。 二 理解媒介 面对媒介对人的巨大影响,麦克卢汉认为,我们“不能张皇失措躲到墙角去哀叹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是要冲锋陷阵,猛击电力媒介的要害。对这样坚决的猛打猛冲,它们会作出美好的反应,并且很快就成为我们的奴仆,而不是主人。”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理解媒介及其对我们心理、社会价值和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革命性影响。理解是成功的一半,我的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传递这一信息。”[22] 那么我们何以认识和理解媒介呢?他给我们提供了两种工具:一是后视镜(rear-view mirror),二是艺术。 (一)后视镜(rear- view mirror)——理解过去的媒介影响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会使我们麻木,会使我们着迷,会闭锁我们的感知,因此,我们往往不能立即认识和理解媒介的巨大影响,“除了具有整合性意识的艺术家之外,人人都生活在比当前早一些的日子里。” 这是因为“由于环境在其初创期是看不见的,人只能意识到这个新环境之前的老环境。换句话说,只有当它被新环境取代时,老环境才成为看得见的东西。因此,我们看世界的观点总是要落后一步。因为新技术使我们麻木,它反过来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环境,因此我们往往使老环境更加清晰可见。”[23] 但是麻木和痴迷状态总是短暂的。只要成为过去,我们就可以通过后视镜对此清晰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后视镜成了我们理解媒介影响的一个基本工具。 同时,为了更为有效地应对未来,以史为鉴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它把我们向前看的注意力引向刚刚过去的东西,有助于我们与新媒介妥协并感到舒服,但同时,后视镜也不是万能的,它会模糊新媒介最重要的革命功能,使我们看不到新媒介和旧媒介在某些方向是不可比的。对它使用不当还会造成严重后果:“如果看后视镜的时间太长,只看新媒介和旧媒介的关系,那么我们就会迎头撞上没有看见的、难以逆料的后果。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死死地盯着前方不动,眼睛里看不到、脑子里想不到我们来自何方、曾经去过何方,我们就不可能知道正在向什么方向前进。”[24] (二)艺术——理解当前的媒介影响 媒介影响的另一种情况就是我们的“视而不见”,对我们身边媒介的巨大影响浑然不觉。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就成为我们理解媒介当前即刻影响的方式。艺术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作反环境,使环境清晰可见。艺术家在新技术的打击使意识过程麻木之前,就能矫正各种感知的比率,预计和避免技术创作所产生的后果。艺术是对付下一次技术的心理和社会后果的、准确的超前的知识。艺术家可以给我们示范,如何“避开打击的锋芒”,而不是“硬碰硬地吃败仗”。 “因为在艺术家的创造灵感之中,有一种固有的、潜在的嗅出环境变化的过程。感觉到新媒介使人发生的变化,认识到未来就是目前,并且用自己的工作为将来铺路的人,始终是艺术家。”[35] 麦克卢汉认为在人类文化史中,人有意识地调整各种各样个人的和社会的因素,去适应新的延伸的唯一的例证就是艺术家虚弱无力、处于边缘的努力。迄今为止,只有艺术能够反观社会自身的运转机制,从而为对抗新延伸和新技术而提供免疫机制。 麦克卢汉所谓的艺术家,实际上是对技术的麻醉作用有明晰了解,而旨在唤醒人们主体意识的人。“所谓艺术家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无论是科学领域还是人文领域,凡是把自己行动的和当代新知识的含义把握好的人,都是艺术家。艺术家是具有整体意识的人(The artist is the man of integral awareness.)。” [26]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麦克卢汉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仅仅是一位作者或文人。他不号称理论家,却成为影响深远的思想巨人。他张扬大众文化的角色,他对传播学的开拓,给我们的日常世界提供了启示,给数字时代的生活提供了指南;他的启示超过了理论家、分析学家和诠释家的水平。” [27] 但这并不是说他的理论没有缺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麦氏在探讨媒介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缺乏对于因果关系的辩证认识,一味将传媒技术当作变化动因,既不考察导致媒介技术本身的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原因,也不探索引起人类历史进程的不同阶段的社会变迁复杂现象之多因复杂组合,只是试图用技术原因机械地解释一切变迁。”[28] 本文通过对麦氏技术哲学观的分析梳理,只是强调,对于他的理论,我们要阻止惯常性,破除陈俗观念永无止境的遮掩和困扰,深入分析和考察,以充分理解其深刻思想。 注释: [1] 例如《西方新闻理论评析》,第295、296页,徐耀魁主编,新华出版社1998年4月版;《传播学原理》,第130页,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传播学》,第164页,邵培仁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版;《新闻媒介通论》,第261页,袁军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6月版;《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第513页,E·M·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一般认为,媒介决定论是技术决定论的一种形式。 [2] 何道宽《<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译者前言》,[加]菲利普·马尔尚(Philip Marchand)著《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ix,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3] 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第373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4] 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第8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麦克卢汉精粹》,第374页。 [6] 转引自《数字麦克卢汉》,第267页。 [7] 《数字麦克卢汉》,第261、262页。 [8]《数字麦克卢汉》,第186页。 [9]《数字麦克卢汉》,第258页。 [10] 孔明安《鲍德里亚后期的技术哲学思想》,《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5期。 [11]《西洋哲学辞典》,第78页,[德]布鲁格编著,项退结编译,[台]国立编译馆、先知出版社1976年10月印行。 [12] 威廉·詹姆斯《实用主义文集》第40页,转引自《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第255页,尼克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 黄锫坚 《技术决定论的多种面貌与技术概述的多重含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6期。 [14]《麦克卢汉精粹》,第360页。 [15] [美]保罗·莱文森著《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第287页,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16]《麦克卢汉精粹》,第363页。 [17]《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第113页。 [18]《数字麦克卢汉》,第259、260页。 [19] 参见纪莉《论麦克卢汉传播观念的“技术乌托邦主义”》,《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 [20]何道宽《<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译者前言》,《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xvii [21]《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第82页。 [22]《麦克卢汉精粹》,第401、402、398页。 [23]《麦克卢汉精粹》,第362页。 [24]《数字麦克卢汉》,第251页。 [25] 《麦克卢汉精粹》,第361页。 [26]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第37页,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02页。 [27] 何道宽《<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译者前言》,《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xv。 [28] 《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第115页。 Media Determinism? ——Review on McLuhan’s Philosophical Opinion on Technology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to re-explain and re-evaluate McLuhan’s theory. The author analyze deeply philosophic opinion on media technology ,and think that it is radical but profound theory, and its motivation is protrude media themselves. He is a historian, not a prophet. He is optimist on future. And it is improper for us to label his theory as ‘media determinism’. Keywords: McLuhan; media theory; media technology; determinism
本文档为【媒体决定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4941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5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房地产
上传时间:2011-04-08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