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痰饮学说

痰饮学说

举报
开通vip

痰饮学说痰饮学说 一、痰饮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1、春秋及两汉时期 *​ 痰饮学说始于《内经》,该书中虽无“痰饮”一词,但有“水饮”和“饮积”的记载,实际上是指痰饮。 *​ 《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太阳司天……湿气变扬,水饮内蓄,中满不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岁太阴在泉……民病饮积”。 *​ 汉张仲景首创“痰饮”病名。在《金匮要略》中专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将痰饮分为痰饮、溢饮、悬饮、支饮四大类,治有四法十九方,其中以温法为主,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并以苓桂术甘汤作为治疗痰饮的代表方。为痰饮学说的形成...

痰饮学说
痰饮学说 一、痰饮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1、春秋及两汉时期 *​ 痰饮学说始于《内经》,该书中虽无“痰饮”一词,但有“水饮”和“饮积”的记载,实际上是指痰饮。 *​ 《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太阳司天……湿气变扬,水饮内蓄,中满不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岁太阴在泉……民病饮积”。 *​ 汉张仲景首创“痰饮”病名。在《金匮要略》中专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将痰饮分为痰饮、溢饮、悬饮、支饮四大类,治有四法十九方,其中以温法为主,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并以苓桂术甘汤作为治疗痰饮的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方。为痰饮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痰”与“淡”:据考唐以前的“痰”字作“淡”字解释,《脉经》、《千金翼》等书将“痰饮”作“淡饮”,唐慧琳《一切经音义》说:“痰饮谓胸上液也”。按古字“淡”字与“澹”通,系水饮动摇之意。这与张仲景所论之痰饮的含义是一致的。但与后世医家所论痰饮则有所区别。 痰与饮:后世医家所论痰与饮有所区别,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杂病广要》:“古文详于饮而略于痰,后世详于痰而略于饮”。狭义的痰饮:聚于胃、关于肺,以咳唾、呕吐清稀浊沫,或病人自觉喉间、胸膈等处阻塞如有物状,以及肠间沥沥有声等;广义的痰饮:人体脏腑失调、经络、营卫气机不利,三焦水火之道路不得畅通,以致人身津液部分停滞于某部位,被阳气煎熬而成稠浊粘液而言。 2、隋唐时代 *​ 隋唐时代对痰饮病认识较前人有了发展。《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书,对痰饮病因病理及辨证治疗都有了新的认识。例如《诸病源候论》:“痰病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停于胸腑,结而成痰”。《外台秘要》:“痰水在于胸膈之上,上冲于头,即令头痛……故云膈痰,风痰头痛。”并立治疗痰饮头痛方八首等。 3、宋元时代 *​ 在隋唐以前,痰与饮无明显区别, *​ 宋代杨仁斋《直指方》:将痰与饮分而为二。认为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一为火燥,一为寒湿。故有“阳盛阴虚则水液煎熬而为痰,阴盛阳虚则水津聚而为饮”等说。从此以后,一般医家多宗其说, *​ 《圣济总录》提出:“三焦气涩,脉道闭塞,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为病多端……善疗此者,要以宣通气脉为先。”指出脉道闭塞,津液不通是形成痰饮的主要原因。 *​ 元代医家王隐君更是对“顽痰怪症”颇有研究,认为“……内外为病百般,皆痰所致”,创滚痰丸通治一切痰病。 *​ 金元四大家,对痰饮的认识也各有见解。如张子和治痰常用吐、下两法,取“在上者,因而越之,在下者饮而竭”之义。朱丹溪认为治痰应根据痰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和痰的性质而定,“痰在胁下,非自芥子不能达;痰在皮里膜外,非姜汁、竹沥不可导;痰在四肢,非竹沥不能开;痰结喉中,燥不能入,用化痰药加寒咸软坚之品;风痰则必用风痰药”,“脾虚者,宣补脾气,清中气运痰降下,二陈汤加白术之类,并用升麻提起……”。其较元代王隐君用滚痰丸通治一切痰病的学术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后来王节斋沿仲景治气虚有痰用肾气丸补而逐之的理论,提出“痰之本,水也,源于肾。”故有肾为生痰之源,胃为贮痰之器的说法。 礞石滚痰丸: 方源,出自元代医家王隐君所著《泰定养生主论》。隐君名珪,字均章、君璋,号中阳,又号逸人、洞虚子,今江苏常熟人。其早年被征召为官,中年后回到故乡,隐居于虞山,善岐黄之道,远近闻名,求治者众,时称“王隐君”。  制方之理 “痰生百病”,“痰生怪病”——王隐君 痰 由先天遗传而来,称为“禀赋痰证”;由后天因素,如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引发;由其他病理变化影响转化而成。总之,“髓、脑、涕、唾、液、精、津、气、血,同出一源,而随机感应,故凝之则为败痰。”体内一旦有痰生成,可导致周身多种病变。“痰生百病”,特别是“痰生怪病”的说法,实倡导于隐君。 痰证的治疗 *​ 因痰而致病者,先调其病,后逐其痰;但对实热老痰和顽痰怪症,则力主攻逐。隐君认为,痰是病之标,又可成为病之本,痰不去则病不除,故创制“滚痰丸”,专治实热老痰及顽痰。“滚痰”者,旨在治病求本,斩草除根。 组成:酒蒸大黄八两 黄芩八两 青礞石一两(与焰硝同煅) 沉香五钱 *​ 大黄、黄芩皆苦寒之品,既以清热,又具荡涤之功。沉香行气,取“人之气道贵乎顺,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之意。青礞石质坚而重,经火硝煅后,尤能攻逐陈积伏匿之痰。从原方剂量看,大黄、黄芩各八两,礞石一两,沉香五钱,可知其意在泻火逐痰,适用于热痰胶结所致的诸般病证,组方合理,用药简洁,洵为治痰名方。  时珍云:“礞石气平味咸,其性下行,阴也沉也,乃厥阴之药。肝经风木太过,来制脾土,气不运化,积滞成痰,壅塞中上二焦,变生风热诸病,故以此药重坠。制以硝石,其性疏快,使木平气下,而痰积通利,诸症自除”;“硝石属火,味辛带苦微咸,而气大温,其性升上,水中之火也。故能破积散坚,治诸热病,升散三焦火郁,调和脏虚寒……煅制礞石,则除积滞痰饮……礞石之性寒而下,硝石之性暖而上。一升一降,一阴一阳,此制方之妙也。” 评价 *​ 隐君尝云:“余尝用一药,以愈诸痰,不可胜数矣。” *​ 明代张景岳曾对此提出过批评,其云:“善治痰者,唯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然则治此者可不辨其虚实而欲一药攻之,如王隐君所论内外百病皆生于痰,悉用滚痰丸之类?其亦但知目前之利而不知日后之害哉。”景岳此言确为明达之论。 *​ 何梦瑶《医碥》所云:“痰,标也;所以致痰者,本也。治病固当求本,然须看痰势缓急,缓则治本固也。若痰势盛急,度难行散,非攻无由去者,虚人可标本并治,攻补兼施。若势甚紧急,则虽虚人亦当先攻后补,如中风之用三生饮、控涎丹是也。当此咽喉闭塞之时,不吐去其痰,立即堵塞而死矣。 *​ 昧者乃畏其虚而不敢用,独不畏其死耶。夫人之虚,莫虚于中风者矣,犹必先攻后补,乃于寻常虚人,反畏之耶?”何况顽痰“停积既久,如沟渠壅遏,瘀浊臭秽,无所不有,若不疏通,而欲澄治已壅之水而使之清,决无是理”。痰病既多而变化颇繁,痰火尤多急证,何氏之言,确为有阅历者。当然以滚痰丸一方而通治诸痰,则是欠妥的,虚实须分,寒热当断,虚痰、寒痰、湿痰、燥痰等,即非其所宜。 4、明清时代 *​ 明清时期,对痰饮病的生成及其治疗的认识日趋系统完善。如张景岳:“痰有虚实之分,不可不辨,……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辨证侧重顾本,以杜绝生痰之源,因而从症状治疗进入了病因的预防治疗,这是前人所不及的。 *​ 清人喻嘉言对痰病的认识、诊断、治疗更为全面。他说:“……若五经不并行……一有瘀蓄,即为江河回薄之处,秽莝丛积,水道日隘,横流旁溢,自所不免”他还批评那些见痰治痰,不分寒热虚实,一律以辛燥之剂者是愚医妄用。在总结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脾、燥湿、降火、行气为治痰常法,同时制定了治痰的吐禁十二则,药禁十则,律三条,以开后学之聋聩,以临床各科治疗痰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温病学家叶、薛、吴、王氏医家,又对湿痰、热痰、燥痰有更新的认识,特别是对湿热蕴结,郁而生痰,内蒙清窍之痰饮证治有了新的发展,用分消上下(宜上、开泄、淡渗)、清热涤痰、开窍辟秽之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二、痰饮的临床表现及治法 *​ 痰饮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随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经络痰饮:痰在肌腠、留滞肢体、上逆头脑、下注阴部、蕴结胸肋、深伏筋骨;脏腑痰饮:痰饮壅肺、痰饮滞脾、痰湿下注腰肾,痰饮扰心、痰涎流滞胃肠。 *​ 痰与饮,俱有寒热之分,亦有虚实之别,但痰病热多而寒少,饮病寒多热少。 *​ 临床症状诸多,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下4方面:(1) 体征:面色萎黄,目胞暗黑,浮肿(目下有如卧蚕)光亮,皮下成颗粒或绵软包块,脉滑或素体肥胖;(2)自觉症状:头重痛时作时止,眩晕,呕恶,失眠,心悸或局部冷痛麻木;(3)病程长,它药无效;(4)久病形体不改大衰,或素盛今瘦,或素瘦今肥,其形如肿。 *​ 本病在治疗上,总的原则应以祛痰涤饮为主,使气机通利条达,水津得布,痰散饮消。临床治疗中常常将祛痰逐饮法与其它治法同时并用,如燥湿利痰、清热化痰、祛风化痰、开窍涤痰、理气泄痰、攻坚导痰、温阳利痰、泻下逐痰、健脾消痰等。 辩证诊断 *​ 临床上痰饮致病的症状特点有:痞坚、胀满、窒塞感;呕吐涎沫;咳、喘;短气;冒眩;冷、痛、重感;悸动;鸣响;口干或渴;情志改变。同时,广州方氏.#$0利用多元逐步判别法建立的痰证辨证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其准确性、灵敏度及特异性均在97%以上,亦可供参考。 *​ 主要指标:咯痰、喉中痰鸣、舌苔腻、脉滑。 *​ 次要指标:眩晕、嗜睡、肥胖、口干不欲饮、恶心呕吐。 *​ 辨证标准:符合下列任何#项,即可辨为痰证。1)具备主要指标2项。2)舌苔腻加次要指标1项。3)咯痰加次要指标2项。4)喉中痰鸣或脉滑加次要指标3项。 总 结 痰饮学说萌芽于秦汉,发端于晋唐,兴盛于宋元,深化于明清,由历代医家不断总结,互相补充,日臻完善。近现代也颇多进展: *​ 1、研究破坏人体生理动态平衡,导致痰生成的各种原因、条件及其性质、致病特点和临床表现; *​ 2、根据五脏为中心的脏象学说,将因痰所致的各种病变同机体的全身状况联系起来,从机体内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联系,来探讨痰饮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 三、痰饮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 目前在心血管病、高脂血症、肝硬化、腹水、眩晕等很多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有意义进展。 目前三方面为社会所公认:消除致病因素,杜绝生痰之源;改善痰浊体质,减少发病; 提高中医养生防治水平。 问题 *​ 中医历代治疗痰饮病的经验和辨证论治的规律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掘、整理、提高和有效运用。 *​ 现代中医对痰饮学说的内涵、科学意义、应用价值尚缺乏充分的了解和客观的认识。 *​ 其具有重要探索研究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现代重大疑难疾病和抗衰老等方面尤具特殊价值,应引起中医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本文档为【痰饮学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4101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4KB
软件:Word
页数:2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3-24
浏览量: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