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存在之思_红楼梦_与_生活在别处_的比较

存在之思_红楼梦_与_生活在别处_的比较

举报
开通vip

存在之思_红楼梦_与_生活在别处_的比较 存在之思 ———《红楼梦》与《生活在别处》的比较 饶道庆 Ξ 内容提要 :曹雪芹与米兰·昆德拉是两位可以走到一块进行对话的作家 ,他们的小说从 思想到艺术都有不少因素可以进行比较研究。《红楼梦》与《生活在别处》这两部诗性小说都 在探勘人的存在问题 ,关怀人的生存价值 ,思考人生的对立、矛盾、冲突、悖谬和悲剧 ,在许多 方面都敞开了互相印证、阐释的可能性。人的存在的对立境况是两部小说共同关注的命题 , 其中母子对立与父子冲突、真与假或现实与梦想两个世界的对立等成为两位作家思考的重 点。 关键词 :《红楼梦》 ...

存在之思_红楼梦_与_生活在别处_的比较
存在之思 ———《红楼梦》与《生活在别处》的比较 饶道庆 Ξ 内容提要 :曹雪芹与米兰·昆德拉是两位可以走到一块进行对话的作家 ,他们的小说从 思想到艺术都有不少因素可以进行比较研究。《红楼梦》与《生活在别处》这两部诗性小说都 在探勘人的存在问题 ,关怀人的生存价值 ,思考人生的对立、矛盾、冲突、悖谬和悲剧 ,在许多 方面都敞开了互相印证、阐释的可能性。人的存在的对立境况是两部小说共同关注的命题 , 其中母子对立与父子冲突、真与假或现实与梦想两个世界的对立等成为两位作家思考的重 点。 关键词 :《红楼梦》 《生活在别处》 人的存在  对立互补 米兰·昆德拉在《不朽》中描述了歌德与海明威走在一起针对人的“不朽”问题展开热烈 的“对话”(第二部第 15 - 17 节、第四部第 17 节) 。他生怕别人指责他随便“拉郎配”,就在小 说中为自己的做法辩解 :“海明威和歌德在彼世的路上走远了 ,您一定要问我 ,我是怎么会想 到把他们两人拉到一起来的。还能想像出更随意的配对吗 ? 他们毫无共同之处 ! 那又怎么 样呢 ?”(95)他认为海明威是歌德最喜欢、最合适的伙伴。这种小说中虚构的对话方式启发 我们 ,文学批评也可以进行跨时空、跨民族、跨文化的对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笔者 把昆德拉和曹雪芹拉到一起来配对 ,相信他们也能成为好好“对话”的“伙伴”。在国内 ,有关 《红楼梦》与昆德拉小说的比较研究非常少 ,李欧梵的“世界文学的两个见证 ———南美和东欧 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启发”①是笔者所见最早把昆德拉的小说和《红楼梦》相提并论的文 章 ,但它论述的主要是两位外国作家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启发 ,《红楼梦》只是作为中国文 学的一个坐标在比较时被简略地提及。王彬彬“所谓事业 ———兼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与《红楼梦》作一种比较”(上、下) ②开始了对《红楼梦》与昆德拉小说的思想内涵作较为具体 的比较研究 ,李凤亮“诗意写实主义 :东西方叙事美学的实证与互阐 ———对曹雪芹、马尔克 斯、昆德拉的一种比较”则从叙事美学的角度对三位作家小说的“诗意倾向”(诗性叙事)进行 详细的比较研究③。除此之外 ,所见寥寥。《红楼梦》和昆德拉小说的比较研究还有待进一 步拓展。 曹雪芹的小说从原来取名《石头记》到最终定名为《红楼梦》,这意味着从一种客观的记 载转向带有主观抒情的判断。《红楼梦》用“梦”用“幻”等字 ,喟叹人生“到头一梦 ,万境归空” (第一回) ④ ,流露出浓浓的伤感和价值虚无感 ,是对红尘生活 ,包括各种功利、欲望、情感的 勘破与否定。而昆德拉的一部小说无论是最初的题名《抒情时代》,还是后来所改的名字《生 ·131· 外国文学研究                          2004 年第 3 期 Ξ 饶道庆 ,浙江温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中西文学关系。 活在别处》,都描绘了人类存在的一种基本态势与抒情态度 ,表达了一个普遍的思想 :对一个 年轻人来说 ,身边没有生活 ,真正的生活在别处 ;同时 ,现实生活中的一切 ,包括诗人的青春、 激情、梦想也都是值得怀疑的。《红楼梦》与《生活在别处》首先在抒情态度和现实与梦的关 系这两方面有某些契合点。不仅如此 ,两部小说都在探勘人的存在问题 ,关怀人的生存价 值 ,思考人生的对立、矛盾、冲突、悖谬和悲剧 ,在许多方面都敞开了互相印证、阐释的可能 性。本文着重从人生的对立、冲突和互补的角度来比较阐释《红楼梦》和《生活在别处》对人 的存在的诗意深思。 一、母子对立与父子冲突 《红楼梦》与《生活在别处》的主人公贾宝玉和雅罗米尔的成长过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 他们都从小生活在以女人为主的环境中 ,围绕在宝玉身边的是以母亲王夫人为代表的女人 集团 ,包括老祖宗贾母、姐姐贾元春、丫鬟花袭人等 ,紧伴着雅罗米尔的则主要是他的母亲玛 曼和外婆。自然 ,两位主人公都受到母亲 (女性) 的很大影响。两位作者显然都有意把主人 公女性化 ,宝玉和雅罗米尔不仅有女人式的相貌 ,而且有女性化的气质。不过 ,同样都生活 在女性环境中、有女性化特征的两个男孩 ,却走出了两条不同的成长道路。 女性环境的一大要素是母爱 ,不可否认 ,宝玉和雅罗米尔都曾感受过母爱的温馨 ,接受 过母爱的庇护 ,体验过女性的诗意。昆德拉甚至认为 ,“一般说来 ,抒情诗人都产生在由女人 主持的家庭”,当然 ,女人中“最重要的是母亲 ———那些高耸于父亲之上的母亲”(86 —87) ⑤。 但是 ,母爱也有专横、占有、嫉妒的一面 ,成为男孩成长的阻碍。王夫人出于自己在家族 中的地位、权势、财产的考虑 ,以及个人的情感需求 ,把宝玉看作她的命根子 ,看作她在贾府 中不可或缺的依托。她生怕宝玉受到伤害 ,或逃离、背弃她 ,使她在贾府中的权利、地位受到 威胁。在宝玉挨贾政毒打的时候 ,她痛哭劝阻 ,“因哭出‘苦命儿’来 ,忽又想起贾珠来 ,便叫 着贾珠哭道 :‘若有你活着 ,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第三十三回) 。这说明她哭宝玉挨打 不止是哀怜这个“无能”、“不肖”之子 ,而且是担心自己的利益和需求受到损害。她调动自己 的所有感官时时刻刻关注着宝玉的一切 ,即使宝玉住进了大观园 ,她也是“我身子虽不大来 , 我的心耳神意时时都在这里”(第七十七回) 。这话还真不假 ,袭人就是她延伸到大观园的 “眼光”、“听觉”。只要周围的人对宝玉产生影响并可能对自己构成威胁 ,她都会毫不留情地 痛加打击 ,包括自己和宝玉亲近的人 :金钏儿、晴雯、林黛玉。她抓住每一个可以清除宝玉旁 边她所厌恶的人的机会 ,特别是借大观园中发现绣春囊这个机会 ,拿出惊人的杀伐决断导演 了一场抄检大观园的悲剧 ,将大观园中的少女整得七零八落 ,遍地狼藉。此时 ,“宽柔待下”、 “天真烂漫”的母亲再也不去考虑自己宝贝儿子的内心感受了。 玛曼在丈夫身上得不到爱情 ,不久又成了寡妇 ,于是她把所有的爱都转移、倾注到儿子 身上。如同宝玉是王夫人的唯一依靠 ,雅罗米尔成了玛曼一生的支柱。她爱儿子生命中的 所有东西 :幼小的躯体、呀呀学语的每一句话、每一首诗。儿子的灵魂也是她自我王国的一 部分 ,她要填充、支配他的大脑 ,要约束、主宰他的行动。她害怕儿子受到任何伤害 ,害怕自 己的利益受到挑战。当雅罗米尔一天天地长大 ,试着摆脱母亲的监护 ,想独立自主地做自己 的事的时候 ,玛曼便“开始像一只高度警惕的、慈爱的母老虎守护在他身边”(142) :儿子哪天 穿什么衣服 ,她要亲自过问 ,亲自安排 ;她搜查儿子的写字台 ,偷看儿子的日记 ,儿子晚上回 来迟了 ,她痛苦、恼怒 ;儿子在背着她谈情说爱 ,她伤心、嫉妒 ,并暗中盯梢 ,加以破坏 ;她要把 ·231· 存在之思 ———《红楼梦》与《生活在别处》的比较 儿子紧紧地拴在自己身上。小说这样写道 :“你将像一条系着长皮带的狗在这个世上行走 ! 甚至当你走得很远很远 ;你也还会感到脖子上的项圈 ! 甚至当你同女人们在一起 ,甚至当你 同他们躺在床上 ,一根长长的皮带也将系住你的脖子 ,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玛曼的手里 将抓住皮带的一端 ,从它的摇动感觉到你身躯可耻的运动 !”(110) 母爱的两面性在王夫人与玛曼身上表露无遗 ,宝玉和雅罗米尔小时候在母爱中感受到 的庇护、安全 ,长大后变成了专制与束缚。但是 ,“当他意识到母爱变成一种专制的力量限制 着他的现实行动时 ,往往已经为时过晚 ,他已经一辈子都无法逃脱母爱世界所加之于他的束 缚”(吕新雨 362) 。抄检大观园的事件显示了宝玉与母亲的“势不两立”,在婚姻大事上 ,宝 玉与母亲的对立冲突更是达到了顶峰 :他只能迫于母命娶了自己不爱的薛宝钗 ,而自己真爱 的林黛玉却在他结婚的同时含恨去世。他保护不了众女儿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们或夭亡、 或离散、或出嫁、或出家 ,最后无可奈何地悬崖撒手。雅罗米尔一生都在逃跑 ,都在想摆脱母 亲对他的束缚 ,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别处的生活 ,然而不管他逃得多远 ,他都能感到母亲加在 自己身上的那在情人面前无法展示的小裤衩和脖子上的项圈 ,除非死。 《红楼梦》与《生活在别处》中的母子对立和冲突都相当严重 ,而且在现实层面上都以儿 子的失败告终。但两位作者对母子对立和冲突的描写不同 ,昆德拉通过主人公及其母亲强 烈的主观感受和作者的议论来凸现母子之间的冲突 ,曹雪芹则主要是在客观的叙事中显现 母子间的对立 ,小说基本上没有通过主人公的主观感受来显示母子冲突 ,作者的议论也很少 见。《生活在别处》强调西方文化中的两代人之间的冲突、个体的独立意识 ,《红楼梦》体现的 则是中国传统的子女对父母的孝敬、顺从 ,并有“为尊者讳”的意味。 还有一个存在境况上的区别是要我们加以重视的 ,那就是在雅罗米尔的成长过程中父 亲形象基本上是“缺席”的。玛曼在怀上孩子的时候 ,就“向往着一种没有父亲参与的母爱。 她如痴如醉地渴望孩子叫阿波罗 ,在她看来这名字就如同意味着‘他没有人父’”(5) 。雅罗 米尔出生后一直被母亲一个人占有 ,在父亲失踪、死亡后更是如此。因此当雅罗米尔想成为 男子汉的时候 ,他只能把父亲的遗像挂在自己的房间中 ,父亲形象 (一个成年男人的标志)就 成了他追求的目标。这样 ,西方文学传统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父子冲突因为父亲的不在 场而被消解了。 但宝玉不同 ,尽管我们也强调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女人环境中 ,他自己也喜欢这样的环 境 ,但宝玉在成长过程中实际上必须面对一个无处不在的父亲形象 ———贾政 ,一个逼他去读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科考、社交 ,要把他培养成传统文化、社会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所要求的标准男人的父亲。甚至他身边的 女性也不断变幻出父亲 (男性)的形象 :如袭人、宝钗、湘云都劝过宝玉 ,要他进入男人世界。 于是 ,我们在《红楼梦》中看到了《生活在别处》中不曾出现的另一种对立冲突 :父子斗争。与 母子冲突的写法不同 ,《红楼梦》中的父子对立、冲突倒是大张旗鼓地描述 ,并且通过人物的 内心意识、主观感受凸现出来 ,这一点与《生活在别处》的母子对立写法相似。 总之 ,宝玉和雅罗米尔在生活和成长道路上都有母子对立与冲突 ,贾宝玉这边还有严重 的父子冲突。这说明两人都不满于既定的家庭环境和既成的价值观念 ,他们都从思想到行 为走向了反抗、叛逆 ,但在方式与程度上却判然有别。 二、真与假或现实与梦想 ,逃避、退守与追求、进攻 《红楼梦》与《生活在别处》各自展现了两个对立的世界 :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宝玉和 ·331· 外国文学研究                          2004 年第 3 期 雅罗米尔都对自己处身的现实世界不满 ,都有逃离现实世界的愿望 ,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理想 世界。但两部小说中的两个世界的形态内涵并不相同 ,主人公的行为也有区别 ,有些甚至是 相对立的。宝玉的理想世界是相对于世道世界 (主要是男人世界) 而言的女儿世界 ,而雅罗 米尔的理想世界是相对于小孩、女性世界而言的成年、男人世界。它们之间的具体区别是 , 宝玉自始至终主动追求在女人环境尤其是女儿世界中生活 ,他厌恶自己身为男性的“浊”、 “蠢”、“脏”、“臭”,希望变成一个“清”、“灵”、“洁、“净”的女儿。他拒绝接受世道世界的主流 价值观念 ,偏离父亲为他设计的人生“正路”:所谓“留意于孔孟之间 ,委身于经济之道”(第五 回) ,“立身扬名”(第三十六回) 、“光宗耀祖”(第三十三回) ;他拒绝进入成人社会 ,成为一个 封建社会所要求的忠臣孝子 ,为国家 (君) 、家族 (父) 服务。为此他不愿“成长”,不想长大为 成年人 ,不愿进入男人世界。他也不想参加或发动一场革命以彻底颠覆现实世界 ,他只管躲 进作为理想世界的象征的“大观园”,过着一种诗酒风月、“富贵闲人”的生活。 雅罗米尔则不同 ,虽然在懵懂无知的孩童时代安居在母亲营造的温馨爱巢 ,但随着青春 期的到来 ,逐渐长大的他却极力要从女性的环境中挣脱出来。他痛恨自己的那种“女人相”, 他渴望自己从外貌到性格都变成一个男子汉。他不满母亲为他营造的生活环境和设计的人 生道路 ,尤其母亲本质上的“女人性”与母爱异化后的窒息感更使他不堪承受 ,他要逃离这样 狭小、拘束、压抑的生存环境 ,在梦中飞 ,在社会中参加当时如火如荼的革命。母亲想让天生 具有诗人气质的他做一个纯粹在心灵世界抒情的阴柔的、忧郁的、感伤的诗人 ,他却渴望把 青春、抒情直接化为社会实践 ———革命 ,包括论战、聚会、游行、巷战 ,还有性爱。这一切出现 在他的梦中 ,也发生在现实中 ,并在一个真正“革命性”的行为 ———告发自己女友的一个要 “叛逃祖国”的兄弟 ———中定格。雅罗米尔的梦想是融入时代、社会的洪流 ,与大学生、警察、 革命群众一起行动 ,过着青春、激情、革命三位一体式的生活。 一个渴望摆脱女性环境 ,从小孩长大为成年男人 ;一个愿意停留在女儿世界 ,拒绝成长 为社会规范要求的男人 ,这就是雅罗米尔与宝玉的一个显著的差别。 还有一个大的差异 :宝玉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反抗的方式是建造一个园子 ,用一堵围墙 把它与现实世界隔离 ,并固守在园中“主持巾帼 ,护法群钗”(涂瀛 127) ;雅罗米尔则把围困 自己的“城堡”突破 ,冲出母爱的围墙不断逃亡 ,追求外面的女人。两个人的逃离方向正好相 反 :贾宝玉是从污秽、烦杂、开放的大家族、大社会逃进相对清净、单纯、封闭的小园子 (尽管 名为“大观园”,但相对于现实世界的大社会仍然是小的) 、小院子 ,是一种退缩固守 ;第五回 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进入清净女儿之境 ,就是一种向内退守的心理象征。雅罗米尔则从相对 单纯、宁静、封闭的小家庭逃出进入险恶、喧嚣、开放的大社会 ,是一种进攻冲锋 ;雅罗米尔梦 中的自我泽维尔说自己没有家 ,更确切地说 ,他的家是由四处漂泊组成的 ,这是一种向外追 求的精神特性。宝玉秉承的是中国文学建造围墙、固守家园宫院的传统 ,雅罗米尔发扬的则 是欧洲文学漫游世界、走向原野河海的精神 ,尤其是波西米亚民族的流浪特性。宝玉退入的 是列子闭塞无争的“终北国”、陶渊明乌托邦式的“桃花源”,在王实甫的“西厢”、汤显祖的“牡 丹亭”中体味人生的悲欢离合、爱情的甜蜜哀伤。雅罗米尔则仿效诗人兰波、莱蒙托夫、马雅 可夫斯基逃向远方 ,追随奥德修斯、堂吉诃德、浮士德走向原野、飘洋过海、上天入地 ,抒放他 的激情与活力。 这种区别不仅仅是因为文学、文化传统的不同 ,还与两者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氛围有 关 :贾宝玉处身于相对稳定但已经显现衰败景象的封建末世 ,而雅罗米尔泽生活在急剧变 ·431· 存在之思 ———《红楼梦》与《生活在别处》的比较 革、动荡不安的社会主义革命时代。这种区别还与两位主人公的思想观念有关 :贾宝玉并不 赞成中国历史上“英雄”式的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斗争哲学 ,也不信奉由力量、斗争生发出 的崇高的美学观念 ,并把那些文圣武功 ———“文死谏 ,武死战”等等批得一文不值 (第三十六 回) ;而雅罗米尔则相反 ,他信奉革命哲学 ,沉醉于斗争中产生的崇高感 ———这种崇高也被昆 德拉判为价值虚妄。 《生活在别处》第四章写道 ,1949 年捷克学生或 1968 年巴黎学生的革命标语有“梦想就 是现实”这一条 ,叙事者又说 :“但似乎反过来才是真实的 :他们的现实 (街垒 ,推翻的汽车 ,红 旗)是一场梦。”“但是这在任何时候都决不是清楚的 ———现实是一场梦 ,还是梦是一个现实” (164) 。第二章写道 ,对泽维尔来说 ,“睡眠不是生活的反面 ———睡眠就是生活 ,而生活就是 梦”(67) 。这里的“梦想”是革命的代名词 ,是真正生活的内涵 ;而“现实”就是既存的事实。 梦想是人的青春期的一个表征 ,而“革命是历史的青春期”(艾晓明 301) ,两者具有一种同构 的关系 ,它们都要破坏一个旧世界 ,建立一个新世界。昆德拉是明确否定这种革命的价值 的 ,但对于小说中的青年学生来说 ,他们对革命的态度和观念却是模糊、矛盾的 ,因为他们如 果不革命 ,那就是反革命 ,他们参加革命的“欢欣仍然是自愿的 ,但同时也已经是强迫的了” (164) 。昆德拉在这里议论的“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是从价值论的角度讲的 ,具有抒情态度 的青年学生的梦想就是“生活在别处”,其实也就是革命 ,这就是价值真实 ,因此它要化为行 动、实践 ,创造新的历史 (现实) :街垒、推翻的汽车、红旗 ;而作者的反思是 ,被青年学生认定 有真实价值的革命现实的价值性是值得怀疑的 ,它也只是“逃跑”的一种方式而已 ;它是虚幻 的 ,甚至是反价值的 ,因此即使它已经成为既成的历史事实 ,也是“梦”———价值虚幻。 这种对革命价值的反思在昆德拉后来的《不朽》中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在第三部《斗争》 的“绝对现代化”这一节 ,昆德拉重提二十年前塑造的人物雅罗米尔 : 一九四八年的布拉格 ,雅罗米尔十八岁 ,对现代诗、德思诺斯、艾吕雅、布勒东、奈兹 瓦尔爱得要死 ;学他们的样 ,他把兰波在《地狱里的一季》中写的句子“应该绝对现代化” 当作自己的口号。 而在布拉格突然之间表现得绝对现代化的 ,是社会主义革命。它立即粗暴地谴责 雅罗米尔爱得要死的现代艺术。于是我们的主人公在几个朋友 (对现代艺术同样爱得 要死)的面前 ,冷嘲热讽地否定他曾经喜爱过的一切 (他曾经真正地、由衷地喜爱过的一 切) ,为的是不违背“绝对现代化”的伟大命令。 在他的否定里 ,他投入了一个希望通过粗暴行动 ,进入成年生活的少年的全部狂 热、全部热情。 (157) 这种行为是不加任何怀疑地接受一个绝对的命令 ,不管这命令带有怎样可怕的成分 ———预兆着迫在眉睫的“恐怖”的可怕 ,监禁和绞刑的可怕。这种行为受一种否定思维的支 配 ,今天的现代性否定昨天的现代性 ,明天的现代性又将否定今天的现代性。“‘对现代化’ 的‘永恒需要’来说 ,应该善于抛弃它的暂时的内容”(158) ,只留下不断否定这种思维形式。 于是雅罗米尔拒绝接受目前的世界 ,他离开母亲的世界 ,变成成年人。但随着岁月流逝 ,他 的子女长大了 (假如他活了下来并生儿育女) ,重回他以前抛弃的世界 ,于是旧的世界又有了 新的现代性。此时的“绝对现代化”意味着什么 ?“绝对现代化 ,在这种情况下 ,意味着与自 ·531· 外国文学研究                          2004 年第 3 期 己的女儿绝对同化”(159) 。从终点又走回了起点 ,完成了一次循环的人生历程。因此 ,昆德 拉最后得出结论 :“绝对现代化 ,就是成为自己掘墓人的同盟者”(162) 。可见 ,革命只是一种 不断否定的思维游戏 ,它的内容只是暂时性的 ,它的价值是不自足的 ,是虚幻的。 这使人想起《红楼梦》中的一副著名的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还有 “色”、“空”观念。“太虚幻境”与红尘世界 ,孰真孰幻 ? 是那具有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现实 生活终究“到头一梦 ,万境归空”,还是“大荒山”、“无稽崖”、“太虚幻境”这些世外仙境是精神 幻象 ? 与雅罗米尔或昆德拉把现实与梦想的价值截然对立起来的非此即彼的思维、判断不 同 ,宝玉或曹雪芹对两个世界的真假或价值判断多少有些模糊。是红尘俗世具有价值真实 , 还是大荒幻境才有价值依托 ?《红楼梦》并没有给读者一个明确的答案 ,“因空见色 ,由色生 情 ,传情入色 ,自色悟空”(第一回)只是完成了一次圆形的历程 ,接下来又要开始新的一轮循 环。它们既对立又互补 ,最终以同在 (从共时角度看)和循环 (从历时角度看)的形态存在 ,融 为一体达成一种奇妙的统一。这一点也体现了中西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存在的异同。 三、两组配对人物的对立与互补 《红楼梦》与《生活在别处》两部小说都设计了一双配对的人物 :贾宝玉与甄宝玉 ,雅罗米 尔与泽维尔。这两对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发展着的 ,既对立又互补。甄宝玉和泽维尔的 写法同中有异 ,泽维尔整个就是雅罗米尔的梦中人 ,是他的另一个自我 ;而甄宝玉虽然也曾 经在贾宝玉梦中出现 (第五十六回) ,却又是现实中确实存在的一个人物形象。甄宝玉一开 始是作为贾宝玉的替身出现的 ,他小时候具有与贾宝玉一样的信念、性情、追求 ,他也抱有贾 宝玉那套崇拜女儿的观念 ,视女儿为最高价值 ,是贾宝玉惺惺相惜、心仪向往的一个形象。 但是甄宝玉的性格又是发展的 ,他“一梦而顿改前非”(王希廉 148) ,如同俗世一般官宦人家 的男子一样 ,接受社会的价值规范 ,贪恋红尘和功名利禄 ,最终与这个社会同化。随着甄家 的没落 ,甄宝玉开始走向了贾政、贾雨村之路 ,谈起了“世道人情”、“文章经济”、“立德立言”、 “显亲扬名”,背弃了他原先的追求 ,成为了贾宝玉所说的“禄蠹”一族 (第一一五回) ,贾宝玉 想得一知己的心愿也最终破灭了。如果从隐喻象征的角度看 ,“证同类宝玉失相知”的情节 则是表明宝玉坚持不向主流社会妥协、坚持自己的价值取向 ,走向仕途经济之道的甄宝玉正 是贾宝玉彻底抛弃了的自己身上的那个俗世的“自我”。假如把走向世俗社会的甄宝玉看作 是贾宝玉的一种可能存在状态 ,那无疑也是一种悲剧性的存在。 如同贾宝玉梦到了甄宝玉 ,雅罗米尔也梦到了泽维尔。泽维尔就不会受到母亲的束缚 , “因为泽维尔既没有母亲 ,也没有父亲 ,而没有双亲是自由的首要前提”(111) 。泽维尔就是 雅罗米尔在梦想世界中的替身 :“最初 ,只有雅罗米尔。然后雅罗米尔创造了泽维尔 ,他的替 身 ;他的第二存在”(276) 。在梦中 ,泽维尔在人生的各个重要方面都取得成功 :冷酷而勇敢 地征服女人 ,在秘密组织的革命活动中担负起责任 ,等等。可以说泽维尔拥有了一切成熟男 人的标志 ,使雅罗米尔在现实中不能成为真正男人的遗憾在梦中得到了满足。雅罗米尔与 泽维尔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 ,正是泽维尔的出现增加了雅罗米尔迈向成人世界的勇气 ,泽 维尔就是雅罗米尔理想的“自我”,是他真正想成为的那个人 ,泽维尔的生活才是雅罗米尔渴 望的生活。 “可是这种生活不在此地 ,在别处 ———在雅罗米尔如此渴望的成年世界 ;作为对这个成 年世界的想象 ,产生了雅罗米尔的诗。他因为不了解性爱而描写性爱 ,因为生命体验的微不 ·631· 存在之思 ———《红楼梦》与《生活在别处》的比较 足道而格外热衷地描写死亡、悲哀、无限”(艾晓明 300) ,“雅罗米尔描写的死亡与真正的死 亡没有多少关系 ⋯⋯对雅罗米尔来说 ,死亡无限遥远 ;它是抽象的 ;它不是现实 ,而是一个 梦”(94) 。泽维尔的“完美”的生活使雅罗米尔盲目地去模仿 ,为了“清除梦幻与现实 ,诗歌与 生活 ,行动与思想之间的冲突”,“为了结束泽维尔与雅罗米尔之间的分裂 ,两者必须合而为 一。幻想的人必须成为行动的人 ,梦想的冒险必须成为生活的冒险”(277) 。雅罗米尔努力 使现实中的自己与梦想中的“自我”重叠 ,合为一体。这种排除一切经验的抒情态度本质上 是一种悲剧 ,一方面 ,它总想把自己心中的美好的思想表现出来 ,而这种表现出来的思想不 可避免地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 ,从而引发尖锐的冲突 ,最终导致了雅罗米尔的死亡 ;另一方 面 ,这种青春、激情、革命“三位一体”的行为往往基于对世界的无知、幻想 ,带有盲目、愚昧、 邪恶、荒谬的性质。小说结尾 ,也就是雅罗米尔年轻的生命走到尽头时 ,他才“意识到泽维尔 是一个迥然不同的人 ,是他的仇敌”(289) 。泽维尔背弃他走了 ,这意味着现实中的雅罗米尔 最终无法变成梦想中的泽维尔 ,现实与梦幻无法真正统一 ,曾经有过的短暂的结合在雅罗米 尔临终前宣告结束 ,雅罗米尔不能逃避死亡的悲剧 ,也无法避免理想 (梦幻)破灭的悲剧 ——— 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悲剧 ,那就是 ,即使他真正实现了理想 ,即把梦想化为行动 (现实) 、成为 成年男人、生活在别处 ,那样的生活也是一场悲剧。 这两对既对立又互补的人物之间的动态发展关系经历了不同的历程。贾宝玉与甄宝玉 的关系是从相合到相离 ,贾宝玉是本真 ,甄宝玉倒是假 ,两者相离意味着贾宝玉最终葆真去 假。雅罗米尔与泽维尔的关系则是从渴望相合到短暂合一再到相离 ,雅罗米尔是现实 ,泽维 尔是梦想 ,两者相离意味着雅罗米尔无法把梦想变成现实。真与假 ,现实与梦想 ,它们之间 的关联在于存在的价值关怀 :贾宝玉以本真为价值真实 ,雅罗米尔则以梦想为价值真实 ,前 者保全了原有的价值 ,后者则失去了一度追求到的价值。 对人的存在的疑问与探勘铸就了昆德拉小说的哲学品质 ,而对人的生存境况的关切与 思虑同样表露了曹雪芹的哲学情怀。《生活在别处》与《红楼梦》两部小说对人的存在充满对 立、冲突的境况的认识是共同的 ,但《生活在别处》秉承的是西方的哲学、美学传统 ,它的思想 发展的态势是单一的、直线型的“对立 —冲突 —死亡 (或失败) —悲剧”。《红楼梦》则较为复 杂 ,一方面 ,它体现了中国的哲学、美学传统 ,它的思想发展态势在叙事层面上 (以一百二十 回本为论述对象)是圆形的“对立 —冲突 —互补或解脱 —和谐 (或圆满)”;另一方面 ,在精神 层面上 ,它又蕴含着对传统的突破和超越 ,它的思想发展态势是曲线型的“对立 —冲突 —互 补或消解 —失败 —悲剧”。在把《红楼梦》与《生活在别处》进行一番互相印证、阐释后 ,我们 能在某些方面进一步加深对两部小说以及中西文化的理解。 注解【Notes】 ①李欧梵 :“世界文学的两个见证 ———南美和东欧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启发”,《外国文学研究》4 (1985) :42 — 49。 ②王彬彬 :“所谓事业 ———兼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红楼梦》作一种比较”(上、下) ,《文艺评论》1、2 (1994) :16 —23、46 —51。 ③李凤亮 :“诗意写实主义 :东西方叙事美学的实证与互阐 ———对雪芹、马尔克斯、昆德拉的一种比较”,《对 话的灵光 ———米兰昆德拉研究资料辑要》,李凤亮 李艳编著 (北京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8 年) 643 —78。 ·731· 外国文学研究                          2004 年第 3 期 ④本文所引小说原文系据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红楼梦》(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 。以下只注明页码。 ⑤本文所引小说译文 ,均出自景凯旋 景黎明译 :《生活在别处》(北京 :作家出版社 ,1993 年) 。以下只注明 页码。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艾晓明 :“昆德拉对存在疑问的深思”,《对话的灵光 ———米兰·昆德拉研究资料辑要》,李凤亮 李艳编著。北 京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8 年。279 —337。 [Ai Xiaoming. ″Milan Kundera’s Meditation on Questions of Being.″The Light of a Dialogue : Abstract Materials of re2 search on Milan Kundera. Eds. Li Fengliang and Li Yan. Beijing : China Friendship Publishing Company , 1998. 279 - 337. ] 吕新雨 :“诗的意义”,《对话的灵光 ———米兰·昆德拉研究资料辑要》,李凤亮 李艳编著。北京 :中国友谊出 版公司 ,1998 年。359 —66。 [LüXinyu. ″The meaning of Poetry.″The Light of a Dialogue : Abstract Materials of Research on Milan Kundera Eds. Li Fengliang and Li Yan. Beijing : China Friendship Publishing Company , 1998. 359 - 66. ] 米兰·昆德拉 :《不朽》,王振孙 郑克鲁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年。 [Milan Kundera. Immortality . Trans. Wang Zhensun and Zheng Kelu. Shanghai :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 2003. ] 涂瀛 :“红楼梦论赞”,《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第一册) ,一粟编。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年。 125 —146。 [ Tu Ying. ″Commendable Review o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Collections of Research Materials o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Ed. Yi Su. Beijing : Zhonghua Book Company , 1985. 125 - 46. ] 王希廉 :“红楼梦总评”,《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第一册) ,一粟编。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年。 146 —53。 [Wang Xilian. ″General Review o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Collections of Research Materials o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Ed. Yi Su. Beijing : Zhonghua Book Company , 1985. 146 - 53. ] 责任编辑 :邹岳奇 ·831· 存在之思 ———《红楼梦》与《生活在别处》的比较 Author : He Naiying is professor of Chinese at the College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Title : Names and Fictional Characters’Paradigms of Being : An Interpretation of Abekobo and Murakamiharuki Abstract : Abe Kobo’s characters are panic2stricken when they have lost their names , while Murakami Haruki’s characters are at peace with their namelessness. This paper seeks to explain this difference through two case studies of their two novels , namely Abe’s“The Wall —The Crime of Mr. S. Karma” and Murakami’s Hear the Wind Sing. Starting with the name question , the paper offers an interpreta2 tion of the characters’different paradigms of existence in the process of the general changes in history , and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authors’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 the current reality , social institu2 tions and values. Key Words : names  Abe Kobo  Murakami Haruki  “The Wall —The Crime of Mr. S. Karma”  Hear the Wind Sing  paradigms of existence Author : Xie Zhiyu is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Department of Asian and European Languages and Lit2 eratures ,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 Zhejiang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are a is in modern Japanese literature. Title : Russian Formalism’s Defamiliarisation Seen against Liu Xie’s Yin and Qi Abstract : As a key critical term , defamiliarisation embodies the bulk of Russian formalism’s theory of literary production and literary history. In this article , it is found to be sharing pretty much in common with Liu Xie’s so called yin and qi .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three critical terms all speak highly of ″ roughened″, ″retarded″, or ″ambiguous″aesthetic effects produced by warping and twisting the linguis2 tic form in order to bring about a deautomization of literary perception , and , that they are all em2 ployed , mainly , to help clarify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literature by delineating a historical trajectory along which different historically occasioned literary forms , genres and techniques develop and trans2 form themselves. Theoretical and critical differences existing between defamiliarisation , yin and qi are also discussed against separate poetic backgrounds. Key words : Russian formalism ″defamiliarisation″ Liu Xie  literary history Author : Wang Hongzhang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t the Foreign Literature Institute , Fudan University. Currently he is in charge of a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project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20th Century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and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2 ing of Dragons.″ Title : Contradiction , Conflict and Complementarity : Meditating upon Human Nature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nd Life is Elsewhere Abstract : 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space to carry out a comparison between Cao Xueqin and Milan ·571· Kundera in their thoughts and novelistic techniques. Both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nd Life is Else2 where are pondering upon the existence and values of human life , their conflicts , faults and tragedy . In many ways the two novels seem to be a confir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each other. In their novels , they illustrate some common themes , such as the contradictory situation of human beings ,the conflicts between parents and son , the conflicts between truth and falseness , or between reality and illusions . Key words :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Life is Elsewhere  human beings  contradiction  comple2 mentarity Author : Rao Daoqing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inese at the Wenzhou Teacher’s College. He is au2 thor of more than 20 essays 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itle :Women’s Love Pattern and Its Caus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ture Abstract : From the feminist point of view and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collision and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female awakening awareness in their pursuit of love and the female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deposited in their personality. All of these are vividly embodied by the women figures i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traditional literature under the male - dominated cultural tradition. The paper shows how these women figures have wavered and struggled in the dilemma. Key words : marriage and love motives  feminism  female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male con2 sciousness  male - dominated culture Author :Chu Beijuan is associate professor at Wuhu Teachers’College. Her main research interests are feminist literature in the West and modernist writers. Her publications include those on Feminist Consciousness of Madame Bovary . ·671·
本文档为【存在之思_红楼梦_与_生活在别处_的比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4272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0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3-19
浏览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