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针刀疗法治疗基本内容

小针刀疗法治疗基本内容

举报
开通vip

小针刀疗法治疗基本内容小针刀疗法治疗基本内容 1、针具 小针刀多为自行制作,其形状和长短略有不同,一般为10-15厘米左右,直径为0.4-1.2毫米不等。分手持柄、针身、针刀三部分。针刀宽度一般与针体直径相等,刃口锋利。也有的是用外科小号刀片改制,有的是用牙科探针改制而成。小针刀在应用前必须高压灭菌、或经酒精浸泡消毒。 2、操作方法 (1)、体位的选择以医生操作时方便、患者被治疗时自我感觉体位舒适为原则。如在颈部治疗,多采用坐位;头部可根据病位选择仰头位或低头位; (2)、在选好体位及选好治疗点后,作局部无菌消毒,即先用酒精消毒,再用碘...

小针刀疗法治疗基本内容
小针刀疗法治疗基本内容 1、针具 小针刀多为自行制作,其形状和长短略有不同,一般为10-15厘米左右,直径为0.4-1.2毫米不等。分手持柄、针身、针刀三部分。针刀宽度一般与针体直径相等,刃口锋利。也有的是用外科小号刀片改制,有的是用牙科探针改制而成。小针刀在应用前必须高压灭菌、或经酒精浸泡消毒。 2、操作方法 (1)、体位的选择以医生操作时方便、患者被治疗时自我感觉体位舒适为原则。如在颈部治疗,多采用坐位;头部可根据病位选择仰头位或低头位; (2)、在选好体位及选好治疗点后,作局部无菌消毒,即先用酒精消毒,再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医生戴无菌手套,最后确认进针部位,并做以标记。对于身体大关节部位或操作较复杂的部位可敷无菌洞巾,以防止操作过程中的污染。为减轻局部操作时引起的疼痛,可作局部麻醉,阻断神经痛觉传导。常用的注射药物有: a、1%奴佛卡因2-5毫升/每个进针点。 b、2%利多卡因5毫升左右/每个进针点。 c、2%利多卡因5毫升,确炎松A1毫升,混匀后分别注入2-3个治疗点。 (3)、常用的剥离方式有: a、顺肌纤维、或肌腱分布方向做铲剥--即针刀尖端紧贴着欲剥的组织做进退推进动作(不是上下提插),使横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b、做横向或扇形的针刀尖端的摆动动作,使纵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c、做斜向或不定向的针刀尖端划摆动作,使无一定规律的粘连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剥离动作视病情有无粘连而采纳,注意各种剥离动作,切不可幅度过大,以免划伤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等。 (4)、每次每穴切割剥离2-5次即可出针,一般治疗1-5次即可治愈,两次相隔时间可视情况5-7天不等。 (5)、小针刀的应用指征: a、病人自觉某处有疼痛症状。 b、医生在病变部位可触到敏感性压痛。 c、触诊可摸到皮下有条索状或片状或球状硬物,结节。 d、用指弹拨病变处有响声。 小针刀疗法治疗临床应用 1、颈椎病 取穴:痛点为主穴。阳明经头痛配合谷、内庭穴;少阳经头痛配足临泣、风池穴;太阳经头痛配昆仑、后溪穴。 方法:用直刺法。轻轻纵剥1-2次即可,可配合局部推拿以增强疗效。 2、肱骨外上踝炎(网球肘) 取穴:找出压痛最明显处。 方法:使小针刀刀口线和伸腕肌走向平行刺入肱骨外上髁皮下,先用纵行疏通剥离法,向后再用切开剥离法,感觉锐边已刮平,再用横行刮剥法,再疏通一下伸腕肌,伸指总肌,旋后肌肌腱,出针刀,进行包扎。再曲屈肘关节2-4次,一般1、2次可愈,每次间隔5天。 3、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弹响指) 取穴:局部痛点。 方法:用纵向铲剥法。 4、足跟痛(足跟骨刺) 取穴:骨刺尖部(压痛最明显处)。 方法: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将足放稳,找出最明显的压痛点,常规消毒后,针刀口线和纵轴垂直,针体和足跟呈60°角,深度直达骨刺尖部,作横行切开剥离和铲削剥离,3-4次即可出针刀,如1次未愈,隔5-7天后可做第二次。 5、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取穴:压痛明显处。 方法:以小针刀刀口线和人体纵轴线平行刺入,当刀口接触骨面时,用横行剥离法,感觉肌肉和骨面之间有松动感时即可出针。一般1次即愈,不愈者隔5天后再行第二次。 6、慢性腰肌劳损 取穴:腰部压痛点(肾俞)。 方法:同前。可配合拔火罐以加强刺激。 7、腰椎间盘脱出症 取穴:椎间隙压痛点(椎间关节处),小腿麻木区中点或承山穴。 方法:腰部在痛点中心进针刀,针刀尖到达椎间小关节韧带周围组织时进行疏通剥离3-4次,出针刀;小腿部位用直刺纵向剥离法即可。 小针刀疗法治疗注意事项 1、由于小针刀疗法是在非直视下进行操作治疗,如果对人体解剖特别是局部解剖不熟悉,手法不当,容易造成损伤,因此医生必须做到熟悉欲刺激穴位深部的解剖知识,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提高疗效。 2、选穴一定要准确,即选择阿是穴作为治疗点的一定要找准痛点的中心进针,进针时保持垂直(非痛点取穴可以灵活选择进针方式),如偏斜进针易在深部错离病变部位,易损伤非病变组织。 3、注意无茵操作,特别是做深部治疗,重要关节如膝、髋、肘、颈等部位的关节深处切割时尤当注意。必要时可在局部盖无菌洞巾,或在无菌手术室内进行。对于身体的其它部位只要注意无菌操作便可。 4、小针刀进针法要速而捷,这样可以减轻进针带来的疼痛。在深部进行铲剥、横剥、纵剥等法剥离操作时,手法宜轻,不然会加重疼痛,甚或损伤周围的组织。在关节处做纵向切剥时,注意不要损伤或切断韧带、肌腱等。 5、术后对某些创伤不太重的治疗点可以做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术后出血粘连。 6、对于部分病例短期疗效很好,1-2个月后或更长一些时间,疼痛复发,又恢复原来疾病状态,尤其是负荷较大的部位如膝关节、肩肘关节、腰部等。应注意下述因素:病人的习惯性生活、走路姿式、工作姿式等造成复发;手术解除了局部粘连,但术后创面因缺乏局部运动而造成粘连;局部再次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所致。因此,生活起居尤当特别注意。 小针刀治疗一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分清证候证型,因证施治;西医注重辨症论治,诊断明确,对症下药;针刀治疗最强调辨位论治,明确病灶,刀至病所。为什么?当今医学对很多损伤性疾病的诊断其实是很模糊的,比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等,从病名上看,我们根本就无法知道损伤的具体组织部位。对于一个针刀大夫来说,仅仅明确病名的诊断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必须明确损伤的部位,并精确到具体的组织和层次(肌肉、韧带、筋膜、骨面等),然后有的放矢的施以针刀治疗,病痛才能迎刃而解。也就是说病损部位和层次的诊断正确与否,是针刀疗效的关键。那么,如何诊断病损部位,确定针刀治疗层次,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临床心得。    一、辨清病损部位   病损部位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平面的部位,一个是立体的层次。    (一)平面的部位    1、病人主诉:很多情况下病人自我感觉的疼痛区域即是病损部位。    2、医者通过手指的按压、触摸来确定。即要在病人自觉痛区检查,更要考虑有可能引起该区域病痛的其他部位组织的病变(例如支配该区域神经的根、干的出口、穿行部位,该区域肌肉、筋膜的起点等),尤其在主诉痛区找不到明显阳性反应点以及该部位无明显功能障碍时,更要考虑这种情况。如:患者肩部疼痛,要区分是局部的还是颈性的,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下腰部的疼痛,要考虑上腰部脊神经后支的卡压;膝关节的疼痛,要排除臀髋以及上腰部的病变等等。    (二)立体的层次   针刀治疗与针刺治疗的区别在于,针刀是一种立体的、三维的治疗,强调的是刀口所到的位置,只有刀至病所,切割松解病变组织,才能取得疗效。所以,以正确的检查方法来确定病灶的部位、范围、层次显得尤为重要。   检查方法:首先以五指指腹泛泛的按摩、拿捏病变区域,此时,病人的疼痛感觉以及条索、硬结便可粗略的从指下感觉出来,然后以指尖仔细按压、弹拨这些部位,寻找精确的痛点,并感受指下硬结、条索的大小、方向、层次(请大家注意这个"拨",不要只压不拨,这一拨,你就能拨出很多东西,包括疼痛的轻重、条索的大小、层次、方向,而且,你能省掉很多力气)。一般来说,筋膜、肌肉的硬结条索很易摸到,触痛明显;而关节骨面的硬结条索需用力按压、弹拨才能触及,且压痛深在,酸胀感明显。    二 、精确针刀治疗层次   针刀治疗层次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就是通过上述检查,我们来确定病变的层次,第二就是在治疗过程中去感觉,更进一步的精确治疗层次。这种感觉分为病人的针感和医者的手感。医者刀下出现韧硬的阻力感,而病人有酸、胀、木的感觉,说明针刀已到达病变层次,可以施行针刀手法;如果病人出现疼痛、麻电感,说明针刀碰到了血管、神经,应立即移开刀锋。临床上我们把治疗的层次人为的分为三层,即浅层皮下筋膜层,中层肌肉层,深层骨面。治疗的一般规律是:进针后先找到骨面,再依次至肌肉、皮下筋膜层,无论在哪个层次都应用心的去感受刀刃下的感觉,有阻力感,病人有酸胀感,便是硬结粘连处,硬结多的层次应多松解,硬结少的层次宜少松或不松。    三、颈肩腰臀膝常见病损部位及针刀入路层次    (一)颈椎    1、上下项线之间 HYPERLINK "http://www.xiaozhendao.com/images/zhangjin/paper1_1.png" \t "_blank"   我们把上下项线之间由内向外分为三等份(见图-1),中内1/3交界处有枕大神经穿出(相当于枕外隆突旁开2.5cm左右),中外1/3交界处有枕小神经穿行(相当于枕外隆突旁开5cm左右),乳突部有耳大神经穿行,这三条神经卡压常可引起额、颞、枕部的疼痛,故这三个部位是我们治疗头痛的常用治疗点。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垂直于颅骨面方向刺入,达骨面后稍提起纵行切摆,注意不横切。   随着颈椎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对颈椎病的认识逐步深入,我们发现临床上很多慢性、顽固性头痛,包括偏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等等,都与颈椎病有关,颈椎X线检查都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在颈椎的上下项线和关节突、横突都有明显的压痛、条索,针对这些病位治疗,往往能取得立杆见影的效果。    2、颈后部:由内向外分为六条纵线(见图-1)。    1)项韧带线:即后正中线,松解项韧带,层次不一定到骨面,但横切效果好。    2):项韧带旁线:即后正中线旁开1.5~2.0cm,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垂直于皮肤刺入,不一定到骨面,纵横切摆,松解项后部的肌肉、筋膜。    3)关节突线:后正中线旁开3~4cm,颈部肌肉最薄弱处,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与骨面呈45°角斜刺直达关节突骨面,纵横切摆,松解关节囊、肌肉、筋膜,并可滑向关节突的外侧缘松解。    4)关节突外侧缘线:后正中线旁开4~6cm,斜向内侧进针,松解关节突的外侧缘。    5)横突后结节线:在环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后缘可扪及C6横突后结节,从乳突至C6横突做一连线,在此连线上,从乳突尖下一一往下扪,可摸到各颈椎的横突后结节。侧位直刺进针。    6)横突前结节线: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侧位或仰位直刺进针。   注意:横突前、后结节均应逐一摸清定准,进皮后摸索摆动进针达横突 针刀治疗二 (二)肩部(见图-2)   1、肩峰下滑囊:进针后先松解三角肌及冈上肌肌腱,然后刀口线呈水平位沿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间隙直刺达肩峰下滑囊松解。    2、喙突:针刀达喙突骨面松解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稍向外滑松解喙肩韧带。    3、结节间沟:直刺松解肱二头肌长头肌腱。    4、肱骨大结节:松解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的止点。    5、三角肌下滑囊:直刺达骨面稍提起,先松解三角肌下滑囊,再提至浅层松解三角肌肌腹。    6、肱骨上段前外侧:松解三角肌的内侧缘、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先在肌层松解,可探至骨面铲剥,分离肌组织与骨面的粘连。    7、肩胛内上角及肩胛骨脊柱缘上段:松解肩胛提肌。针刀至骨面后铲剥、切摆。    8、肩胛骨冈上窝:松解冈上肌。    9、肩胛骨冈下窝:松解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很多情况下,病变仅在筋膜层,所以,针刀下去如果肌层很松,就只松解浅层的筋膜。   (三)腰椎:由内向外侧分割成五条线:棘突线、棘突旁线、关节突线、横突背线、横突尖线(见图-3)。   1、棘突线:即后正中线,有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由棘突进针,达骨面,纵横铲切均可,并可探至棘突两侧松解横突棘肌。棘间韧带紧贴棘突上下缘骨面松解,千万注意深度,不可也没必要过深,因为棘间韧带很薄,粘连较少,治疗时很少有阻力感,否则容易进入椎管,刺破硬脊膜、蛛网膜,或出现脑脊液渗漏,产生颅内低压;或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压增高。甚至有可能损伤脊髓。    2、棘突旁线:棘突旁开0.5~1cm,松解横突棘肌(包括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共同特点是起于下位椎体的横突,止于上位或上几位椎体的棘突)。进针后,针尖稍向内碰到棘突骨面,然后紧贴棘突外侧缘骨面向下松解,可至棘突根部。注意深度,不要离开骨面。    3、关节突线:棘突最高点旁开2~3cm,以指尖按压、弹拨,可触到增厚之关节囊和增生之关节突。针刀达关节突骨面后先松解关节囊,然后可探至关节突之内、外、上、下骨面,寻找硬结松解。关节突的内侧缘下去是侧隐窝,外侧缘下去是椎间孔外口,所以一定要注意深度。    4、横突背线:棘突旁开3~4cm。进针后先在腰背筋膜和骶棘肌层次松解,到达横突骨面后的松解方法同下面的横突尖线。    5、横突尖线:棘突旁开4~6cm。L3横突定位:医者一手手指摸到病人侧面的髂嵴点,另一手手指摸到与该髂嵴点对应的肋弓点,以此两点连线长度为准向内侧画一等腰三角形,其内侧角即为L3横突尖,上下横突间的距离大约2cm。针尖稍向内进针,碰到横突骨面后,滑至横突尖及外侧缘,松解腰方肌、骶棘肌及腰背筋膜的深层,再至横突上、下缘,松解横突间肌和横突间韧带。如果腰痛伴有下肢痛,CT显示椎间盘突出并有椎间孔狭窄的,还可沿横突上、下缘,紧贴骨面向内侧推进,至横突根部松解椎间孔外口(见图-4),当然椎间孔外口也可紧贴关节突外侧缘骨面向下松解,但动作幅度均宜小而慢。   临床上有时单纯松解腰椎疼痛局部的关节突、横突,并不解决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这是因为有些腰腿痛的原因与上位腰椎脊神经后支的卡压有关。 甚至有人认为脊神经后支及其分支的损伤或卡压,是引起不过膝的腰腿痛的主要原因。 附:腰椎脊神经后支的解剖  脊神经后支于椎间孔外口发出,向后行经骨纤维孔,在下位椎体的横突根部上缘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   内侧支:行于小关节连线以内,较细,越过横突根部,经骨纤维管向下,跨越1~3个椎骨,重叠分布于关节连线以内的组织结构(肌肉、韧带、筋膜、皮肤以及小关节、椎板、棘突等)。其中L4、L5内侧支经髂嵴、骶髂关节至骶后。内侧支大部分为感觉纤维。   外侧支:行于小关节连线以外,较粗,向同位和下位关节发出分支,与血管伴行,二者沿横突背面向外下斜行,下降一个椎体,在竖脊肌中间束(最长肌)和外侧束(髂肋肌)间沟穿出,在髂肋肌表面下降三个椎骨,穿出腰背筋膜,继续下降。   外侧支大部分为运动纤维(肌支),支配竖脊肌。L1、2、3的外侧支较长,构成臀上皮神经(皮支),分布于臀部皮肤。   脊膜支:进入椎间孔,分布在硬脊膜、后纵韧带、血管、椎间盘纤维环等。与交感神经汇合成窦椎神经。   由此可见,脊神经后支尤其内外侧支在各自的行程中,都分别经过骨纤维管、孔或胸腰筋膜裂隙,由于孔道细小,周围结构坚韧,且腰部活动度大,易被拉伤;或因骨质增生、韧带钙化,使孔道变形变窄,压迫通过的血管神经,从而引起腰腿痛。此外,脊神经后支跨横突向不同节段脊椎小关节和棘突发出的分支解剖位置较恒定,也为非特异性腰痛神经定位诊断提供了解剖学基础。所以临床上腰痛患者关节突的压痛、硬结最多见。例如:患者L3横突部位的疼痛明显,我们得考虑上位的L1、L2甚至T12脊神经后支的卡压;下腰部疼痛的,我们得考虑上位L1、L2、L3脊神经后支的卡压,所以对于腰痛病人,我们不仅要检查疼痛局部的情况,还得检查上位腰椎的横突、关节突等部位。 针刀治疗三 (四)臀部   临床上我们发现,臀部肌肉、筋膜的损伤,是引起下肢疼痛、麻木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无论是根性的还是干性的下肢疼痛,只要能在臀部找到明显的压痛和条索,针对性的予以针刀松解,一般都能缓解下肢症状。    1、判断臀部肌肉的损伤点,有如下规律:   下肢后面及后外侧疼痛--在臀部后内侧寻找反应点,如臀上皮神经入臀点、梨状肌上、下孔、臀中肌的中、内侧段等部位多见。   下肢外侧疼痛--在臀部后外侧寻找反应点,臀中肌中、外侧段、阔筋膜张肌等部位多见。   下肢前外侧、膝关节疼痛--在臀部前外侧寻找反应点,阔筋膜张肌、臀中肌外侧段等部位多见。   臀部及大腿疼痛,但不过膝关节--在臀部梨状肌以上的部位寻找反应点。    2、臀部主要病损部位的针刀松解    1)臀上皮神经入臀点:   定位:髂嵴中点下2~3cm的范围内,压痛明显,并可扪及条索处。   刀口线与臀上皮神经走行方向一致垂直皮肤刺入,不一定到骨面,达臀筋膜后刀下有韧性阻力感,纵行切割,横行推摆。    附:臀上皮神经解剖(见图-5)   由T12~L3脊神经后外侧支的皮支组成。从起始到终止,大部分行走在软组织中,将其行走过程分为四段、六点、一管。   骨表段:椎间孔发出后(出孔点),沿横突背行走并被纤维束固定(横突点)。   肌内段:进入骶棘肌(入肌点),向下、向外走行于肌内,走出骶棘肌(出肌点)。    筋膜下段:走行于腰背筋膜浅层深面。   皮下段:走出深筋膜(出筋膜点),与筋膜下段成一钝角的转折,向下外走行,穿行于皮下浅筋膜。此段跨越髂嵴,经过由坚强的骶棘肌、腰背筋膜在髂嵴的上缘附着处所形成的骨纤维性扁圆形隧道(骨性纤维管)进入臀筋膜(入臀点)。   入臀后一般分为前、中、后三支,在筋膜中穿行,中支最粗大,最长者可至股后部腘窝平面之上。   所以,臀上皮神经行程中转折多、角度锐、穿过两层筋膜及多处骨性纤维管(出孔点、横突点、入臀点),是臀上皮神经易受损伤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临床手术还发现,臀上皮神经在穿出臀部骨性纤维管处是薄弱处,一旦腰部损伤,臀肌强力收缩而发生局部压力增高,可使筋膜深层脂肪组织从该管向浅层疝出、嵌顿,造成管道变形、狭窄,从而压迫臀上皮神经,产生相应症状。    2)梨状肌上、下孔:   简便定位法:五指自然张开,小指定位于髂后上棘,食指定位于尾骨尖,掌根向股骨大转子尖方向移动、四指逐渐收拢至股骨大转子尖,此时,中指和无名指移动的范围,为梨状肌的体表投影,即中指线为梨状肌下缘,无名指线为梨状肌上缘,中内1/3交界处即为梨状肌上、下孔。   刀口线始终与神经、血管纵轴平行摸索进针,不强求到骨面,遇阻力感,且病人无下肢放电感和剧烈疼痛,即可行切摆手法,但宜少切多摆。    3)坐骨结节滑囊:患者腹下垫枕定位,刀口线与坐骨神经走行方向一致进针达坐骨结节骨面,行纵向铲切。    4)臀部其他肌肉筋膜:刀口线均与肌纤维走行方向平行进针,达骨面后稍提起,根据粘连的层次,行纵行疏割,横行推摆,然后横转刀口,切断部分肌纤维。    (五)膝关节    1、前面(见图-7、8) HYPERLINK "http://www.xiaozhendao.com/images/zhangjin/paper1_7.png" \t "_blank"   1)内外膝眼(髌韧带两旁):垂直于皮肤进针斜向对侧推进,层次依次为髌骨内、外侧支持带、脂肪垫、关节囊,如果X光片显示有胫骨平台骨质增生的,还应深入到交叉韧带,纵切横切均可。    2)髌韧带:垂直于皮肤进针,松解髌韧带,以后的层次同内外膝眼。但在此处松解交叉韧带必须注意深度,针刀贴着胫骨平台骨面(切忌损伤软骨面),摸索进针,碰到交叉韧带时,有韧性阻力感。    3)髌内、外侧支持带:在髌骨的内或外侧缘,垂直于皮肤进针,松解支持带后还可调整角度,寻找缝隙,往关节腔内通透关节囊。    4)胫骨粗隆:针刀达骨面后,纵向铲切。    2、内侧(见图-7、8):    1)胫侧付韧带:进针后达骨面稍提起,行纵向铲切,横行推摆。注意不要进入关节间隙损伤半月板关节面。    2)鹅足滑囊:位于胫骨内侧髁内下方,为缝匠肌、半腱肌、半膜肌、股薄肌肌腱与胫侧付韧带之间的滑囊,进针后达骨面稍提起,刀口向上呈扇形铲切。    3、外侧(见图-7、8)    1)腓侧付韧带:同胫侧付韧带。    2)髂胫束: 针刀达胫骨外侧髁骨面松解。    4、上面(见图-7)   髌上囊:位于髌骨底的上方及股四头肌腱的深面,一般高出髌底6~7cm,宽度可超出髌骨的内外侧缘。根据压痛和条索,定点一般选髌底正中直上或髌骨内外侧角直上2-3cm的部位。针刀达股骨骨面后稍提起,依病变粘连的层次松解股四头肌腱和滑囊,并要注意铲剥囊壁与股骨的粘连。    5、后面(见图-9)   1)腓肠肌内、外侧头肌腱:针刀达股骨内、外侧髁骨面后,行纵向铲切、横行推移,不横切。    2)股二头肌肌腱:针刀达腓骨小头骨面行纵切横摆,不横切。注意:松解腓肠肌外侧头肌腱和股二头肌肌腱时均应避开行于股二头肌腱内侧缘的腓总神经。    3)半腱肌、半膜肌、腘肌附着点:胫骨内侧及内侧髁后面,针刀达骨面后行纵向铲切、横行推移,不横切。    4)腘窝的关节囊及后交叉韧带:刀口线与腘动脉、胫神经走行方向一致从股骨内侧髁进针达骨面,然后紧贴内侧髁外侧缘推进,行纵切横摆,不横切。 一、培训内容: 颈 项 部 ①针刀治疗项韧带损伤    ②针刀治疗胸锁乳突肌损伤 ③针刀治疗肩胛提肌损伤   ④针刀治疗头夹肌损伤 肩 背 部 ①针刀治疗肩周炎      ②针刀治疗冈上肌损伤 ③针刀治疗冈下肌损伤   ④针刀治疗菱形肌损伤   ⑤针刀治疗三角肌滑囊炎  ⑥针刀治疗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 上 肢 部 ①针刀治疗网球肘      ②针刀治疗桡肱关节滑囊炎 ③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性腱鞘炎  ④针刀治疗腕管综合症    ⑤针刀治疗屈指肌腱鞘炎  ⑥针刀治疗腕背伸肌腱鞘炎 腰 部 ①针刀治疗腰段棘上韧带损伤  ②针刀治疗棘间韧带损伤  ③针刀治疗腹外斜肌损伤  ④针刀治疗腰肋韧带损伤   ⑤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症 臀 部 ①针刀治疗骶棘肌下段损伤  ②针刀治疗梨状肌损伤 ③针刀治疗臀中肌损伤    ④针刀治疗慢性臀部肌损伤 下 肢 部 ①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②针刀治疗髌韧带损伤   ③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炎  ④针刀治疗髌骨软化     ⑤针刀治疗跖管综合症  ⑥针刀治疗跟骨骨刺 针刀治疗腰椎病的机理、治疗机理腰椎局部解剖复习 腰椎疾病的诊断思路与方法、颈椎局部解剖 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治疗机理,颈椎病的诊断思路与方法 颈椎复习环枕膜挛缩型颈椎病诊断、针刀手法治疗要点 勾椎关节旋转(侧方)移位型颈椎病诊疗、针刀、手法要点 椎体前后方移位型诊断、针刀手法治疗要点 腰椎滑脱的针刀治疗、手法要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针刀、手法治疗要点 腰椎骨质增生症的诊断与治疗 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 针刀配合整脊疗法治疗各种脊柱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三叉神经痛等); 针刀治疗各种脊柱疾患(如:驼背、脊柱侧弯、小儿斜颈); 针刀治疗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等各种原因的头痛疾病 针刀医学神经触激术是通过针刀触及到神经,加强神经致敏现象,产生应激反应,致使该神经所支配的肌群受到抑制,从而使肌张力降低,抑制神经对肌肉的传入冲动,消除或减轻肌痉挛,对肌紧张起到松弛作用;痉挛等痉挛性疾病。 针刀结合臭氧,射频,治疗常见颈肩腰腿痛,软伤疑难杂病 针刀结合臭氧适应症治疗各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各种腰椎病、肩周炎,股骨头坏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各种关节强直、各种骨质增生相关疾病,以及各种颈、肩、腰、腿痛及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 介绍针刀医学全新发展动态,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对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的病因病理,鉴别诊断,最佳治疗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最新治疗进展做进一步的剖析;详细讲解十大诊疗误区。 针刀治疗腰腿痛 腰腿痛是临床上常遇到的一种病人的主诉,也是医生常感棘手的病证,若想对该症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必须要诊断明确,治疗得当,自93年以来,运用新的理论观点,采用新的治疗技术,用小针刀治疗腰腿痛效果显著,现抽取1500例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共1500例,男性761例,女性739例,年龄12—89岁,其中腰背部肌筋膜综合症占533例,腰突症占345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占327例,臀部肌筋膜综合症占248例,强直性脊柱炎占44例,另外腰椎结核2例,骨肿瘤1例,转其他科室治疗,治疗时间0—47天。 2、治疗办法: 2.1神经阻滞:镇痛液配方局麻类药,维生素B族类药,激素类药及生理盐水;注射:根据不同病症把药物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一定要注意病变部位的定点,若是局部痛点,可做浸润或“十”字阻滞;若是神经放射性疼痛,可在神经的根部、干部阻滞;若是片痛或是疼点不明确处,可根据经络走行做穴位阻滞;若单纯肌肉疼痛可在肌肉的起止点部位阻滞。  2.2针刀治疗:对于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差或疗效不持久的一些顽固性痛点,痛性结节,条索及肌肉、韧带紧张,挛缩而在其附着点引起的骨刺,可运用针刀进行纵、横向剥离松解,纤维切割,铲削磨平,疤痕刮除,起到以松定痛的作用。 2.3手法纠正:对于进行以上治疗后,有腰椎后关节或骶髂关节位置改变者,必须给予纠正,手法复位的效果,取决于触诊,经“八”字触诊法,明确椎体偏歪的部位,旋转、倾斜的角度,椎体棘间隙改变的程度(是否有一宽一窄)采用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施术。  3、疗效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 3.1疗效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痊愈:疼痛及压疼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能进行正常工作及生活;显效:疼痛及压疼基本消失,活动及劳累后有轻微症状出现;有效:疼痛缓解,功能没完恢复,有残余症状;无效;体征、症状匀无改善。 3.2结果:本组病例痊愈:946例,显效:422例,有效:63例,无效:66例,其中3例没有治疗,治愈率63%,总有效率95.4%。 4、讨论:多年来,国内外对腰腿痛的原因,存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由于软组织粘连、变性,引起腰腿痛;另一种认为是由于骨性变化或骨骼、韧带、腰椎间盘变性与突出等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疼痛。在本组腰腿痛病例中,由于软组织病变所诱发疼痛者占半数以上,而在临床上所诊为“腰突症”,近80%是通过治疗软组织损伤达到治愈的。由此可见多数腰腿痛病人的病因是由于软组织粘连、变性而导致的。      局部注射镇痛液,有止痛消炎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局部致痛因子的浓度,去痛致松。但有些病程较长,除了单纯无菌性炎症而形成软组织粘连、挛缩,瘢痕组织等病变的慢性疼痛,可利用针刀,松解剥离粘连部位,解除痉挛,甚至切断部分挛缩的肌纤维,打断了因痛致痉,因痉增痛的恶性循环。所谓:以松治痛。由于肌肉痉挛或挛缩后,牵拉骨关节的位置改变,致使其功能障碍,动态平衡失调,在前两种办法的无痛肌松的条件下,给予手法纠正,复位是移位过程的反过程,恢复其正常的生理位置,改善其功能,达到正常的动态平衡,进一步巩固了疗效,起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    总之,以上选用的治疗办法可前后伍用,根据病情的需要作最恰当的治疗,使病人的疾苦减轻到最低限度。
本文档为【小针刀疗法治疗基本内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938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71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3-18
浏览量: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