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HJ 586-2010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HJ 586-2010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举报
开通vip

HJ 586-2010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586—2010 代替 GB 11898-89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free chlorine and total chlorine - Spectrophotonetric method using N, N-diethyl-1, 4-phenylenediamine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

HJ 586-2010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HJ 586—2010 代替 GB 11898-89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free chlorine and total chlorine - Spectrophotonetric method using N, N-diethyl-1, 4-phenylenediamine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0-09-20 发布 2010-12-01 实施 发布环 境 保 护 部 目 次 前 言 ...................................................................... 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原理.................................................................. 2 5 干扰和消除................................................................ 2 6 试剂和材料................................................................ 3 7 仪器和设备................................................................ 4 8 样品...................................................................... 4 9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步骤.................................................................. 4 10 结果计算及表示........................................................... 5 11 精密度和准确度........................................................... 6 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7 13 注意事项................................................................. 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现场测定法... 8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化氮三种形式化合氯的分别测定......... 10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 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游离氯和总氯的监测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工业废水、医疗废水、生活污水、中水和污水再生的景观 用水中的游离氯和总氯的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和现场测定法。 本标准是对《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 -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GB11898-89)的修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 1989 年,原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 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和安徽省芜湖环保监测中心站。本次为第一次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如 下: ——修订了方法的适用范围; ——增加了样品的保存方法,修改了缓冲溶液添加量; ——调整了测定波长; ——增加了低浓度校准曲线,降低了测定地表水游离氯和总氯的方法检出限; ——增加了注意事项条款; ——增加了游离氯和总氯的现场测定方法。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局1989年12月25日批准、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 标准《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GB 11898-89) 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营口市环境监测中心、 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和锦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 2010 年 9 月 20 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警告:汞盐属剧毒化学品,操作时应按规定要求佩带防护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衣物。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后的废液应做妥善的安全处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游离氯和总氯的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工业废水、医疗废水、生活污水、中水和污水再生的景观用水 中的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较混浊或色度较高的水样。 对于高浓度样品,采用10 mm比色皿,本方法的检出限(以Cl2计)为0.03 mg/L,测定 范围(以Cl2计)为0.12 mg/L~1.50 mg/L。对于低浓度样品,采用50 mm比色皿,本方法的检出 限(以Cl2计)为0.004 mg/L,测定范围(以Cl2计)为0.016 mg/L~0.20 mg/L。 对于游离氯或总氯浓度高于方法测定上限的样品,可适当稀释后进行测定。 现场测定水中游离氯和总氯按照附录A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 本标准。 GB/T 5750.1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亚氯酸盐 GB/T 5750.11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二氧化氯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游离氯 free chlorine 指以次氯酸、次氯酸盐离子和溶解的单质氯形式存在的氯。 3.2 化合氯 combined chlorine 指以氯胺和有机氯胺形式存在的氯。 3.3 总氯 total chlorine 指以“游离氯”或“化合氯”,或两者共存形式存在的氯。 3.4 氯胺 chloramines 指按本方法测定的氨的一、二或三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衍生物(如:一氯胺,二氯 胺,三氯化氮)和有机氮化合物的氯化衍生物。 游离氯和总氯的组成见表1。 表1 名词及其组成 名词 组成 活性游离氯 单质氯、次氯酸 游离氯(游离余氯) 潜在游离氯 次氯酸盐 总氯(总余氯) 单质氯、次氯酸、次氯酸盐、氯胺 4 方法原理 4.1 游离氯测定 在 pH 为 6.2~6.5 条件下,游离氯直接与 N,N-二乙基-1,4-苯二胺(DPD)发生反应,生成 红色化合物,在 515 nm 波长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 由于游离氯标准溶液不稳定且不易获得,本标准以碘分子或[I3]-代替游离氯做校准曲 线。以碘酸钾为基准,在酸性条件下与碘化钾发生如下反应:IO3-+5I-+6H+=3I2+3H2O, I2+I-=[I3]-,生成的碘分子或[I3]-与DPD发生显色反应,碘分子与氯分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关 系为1:1。 4.2 总氯测定 在pH为6.2~6.5条件下,存在过量碘化钾时,单质氯、次氯酸、次氯酸盐和氯胺与DPD 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在515 nm波长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测定总氯。 5 干扰和消除 5.1 其他氯化合物的干扰 二氧化氯对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产生干扰,亚氯酸盐对总氯的测定产生干扰。二氧化氯 和亚氯酸盐可通过测定其浓度加以校正,其测定方法参见GB/T 5750.11和GB/T 5750.10。 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氯的测定产生干扰。可以通过加亚砷酸钠溶液(6.13)或硫代乙 酰胺溶液(6.13)消除一氯胺的干扰,一氯胺的测定按照附录B执行。 5.2 氧化锰和六价铬的干扰 氧化锰和六价铬会对测定产生干扰。通过测定氧化锰和六价铬的浓度可消除干扰,其测 定方法见9.2。 5.3 其他氧化物的干扰 本方法在以下氧化剂存在的情况下有干扰:溴、碘、溴胺、碘胺、臭氧、过氧化氢、铬 酸盐、氧化锰、六价铬、亚硝酸根、铜离子(Cu2+)和铁离子(Fe3+)。其中 Cu2+ (< 8 mg/L)和 Fe3+ (< 20 mg/L)的干扰可通过缓冲溶液和 DPD 溶液中的 Na2-EDTA 掩蔽,其他氧化物干扰 加亚砷酸钠溶液(6.13)或硫代乙酰胺溶液(6.13)消除。铬酸盐的干扰可通过加入氯化钡消除。 6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6.1 实验用水为不含氯和还原性物质的去离子水或二次蒸馏水,实验用水需通过检验方能 使用。 检验方法:向第一个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100 ml 待测水和1.0 g 碘化钾(6.3),混匀。 1 min后,加入5.0 ml 缓冲溶液(6.11)和5.0 ml DPD试液(6.12);再向第二个250 ml 锥形瓶中 加入100 ml 待测水和2 滴次氯酸钠溶液(6.4)。2 min后,加入5.0 ml 缓冲溶液(6.11)和5.0 ml DPD试液(6.12)。 第一个瓶中不显色,第二个瓶中应显粉红色。否则需将实验用水经活性炭柱处理使之脱 氯,并按上述步骤检验其质量,直至合格后方能使用。 6.2 浓硫酸:ρ = 1.84 g/ml。 6.3 碘化钾(KI):晶体。 6.4 次氯酸钠溶液:ρ(Cl2)≈0.1 g/L 由次氯酸钠浓溶液(商品名,安替福民)稀释而成。 6.5 硫酸溶液:c(H2SO4)= 1.0 mol/L 于800 ml 水(6.1)中,在不断搅拌下小心加入54.0 ml 浓硫酸(6.2),冷却后将溶液移入 1000 ml 容量瓶中,加水(6.1)至标线,混匀。 6.6 氢氧化钠溶液:c(NaOH )= 2.0 mol/L 称取80.0 g 氢氧化钠,溶解于800 ml 水(6.1)中,待溶液冷却后移入1000 ml容量瓶,加 水(6.1)至标线,混匀。 6.7 氢氧化钠溶液:c(NaOH)= 1.0 mol/L 称取40.0 g氢氧化钠,溶解于500 ml 水(6.1)中,待溶液冷却后移入1000 ml容量瓶,加 水(6.1)至标线,混匀。 6.8 碘酸钾标准贮备液:ρ(KIO3) = 1.006 g/L 称取优级纯碘酸钾(预先在120℃~140 ℃下烘干2 h)1.006 g,溶于水(6.1)中,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加水(6.1)至标线,混匀。 6.9 碘酸钾标准使用液I:ρ(KIO3)= 10.06 mg/L 吸取10.0 ml 碘酸钾标准贮备液(6.8)于1000 ml 棕色容量瓶中,加入约1 g 碘化钾 (6.3),加水(6.1)至标线,混匀。临用现配。1.00 ml 标准使用液中含10.06 μg KIO3,相当 于0.141 μmol(10.0 μg)Cl2。 6.10 碘酸钾标准使用液II:ρ(KIO3) = 1.006 mg/L 吸取10.0 ml 碘酸钾标准使用液I(6.9)于100 ml 棕色容量瓶中,加水(6.1)至标线,混匀。 临用现配。1.00 ml 标准使用液中含1.006 μg KIO3,相当于0.014 μmol(1.0 μg)Cl2。 6.11 磷酸盐缓冲溶液:pH = 6.5 称取24.0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或60.5 g 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Na2HPO4 · 12 H2O),以及46.0 g 磷酸二氢钾(KH2PO4),依次溶于水中,加入100 ml 浓度为8.0 g/L的二水 合EDTA二钠(C10H14N2O8Na2 ·2 H2O)溶液或0.8 g EDTA二钠固体,转移至1000 ml 容量瓶中, 加水(6.1)至标线,混匀。必要时,可加入0.020 g 氯化汞以防止霉菌繁殖及试剂内痕量碘化 物对游离氯检验的干扰。 6.12 N,N-二乙基-1,4-苯二胺硫酸盐溶液(DPD):ρ[NH2-C6H4-N(C2H5)2 · H2SO4] = 1.1 g/L 将2.0 ml 硫酸(6.2)和25 ml 浓度为8.0 g/L的二水合EDTA二钠溶液或0.2 g EDTA二钠固 体,加入250 ml 水(6.1)中配制成混合溶液。将1.1 g 无水DPD硫酸盐或1.5 g 五水合物,加 入上述混合溶液中,转移至1000 ml 棕色容量瓶中,加水(6.1)至标线,混匀。溶液装在棕 色试剂瓶内,4 ℃保存。若溶液长时间放置后变色,应重新配制。 注1:也可用1.1g DPD草酸盐或1.0 g DPD盐酸盐代替DPD硫酸盐。 6.13 亚砷酸钠溶液或硫代乙酰胺溶液:ρ(NaAsO2) = 2.0 g/L,ρ(CH3CSNH2) = 2.5 g/L。 7 仪器和设备 7.1 可见分光光度计:并配有10 mm和50 mm比色皿。 7.2 天平:精度分别为0.1 g 和0.1 mg。 7.3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 注2:实验中的玻璃器皿需在次氯酸钠溶液(6.4)中浸泡1 h,然后用水(6.1)充分漂洗。 8 样品 8.1 样品采集 游离氯和总氯不稳定,样品应尽量现场测定,现场测定方法见附录A。如样品不能现场 测定,则需对样品加入固定剂保存。可预先加入采样体积1%的NaOH溶液(6.6)到棕色玻璃 瓶中,采集水样使其充满采样瓶,立即加盖塞紧并密封,避免水样接触空气。若样品呈酸性, 应加大NaOH溶液的加入量,确保水样pH 大于12。 8.2 样品保存 水样用冷藏箱运送,在实验室内4 ℃、避光条件下保存,5d 内测定。 9 分析步骤 9.1 校准曲线的绘制 9.1.1 高浓度样品的校准曲线绘制 分别吸取0.00、1.00、2.00、3.00、5.00、10.0和15.0 ml 碘酸钾标准使用液I(6.9)于100 ml 容量瓶中,加适量(约50 ml)水(6.1)。向各容量瓶中加入1.0 ml 硫酸溶液(6.5)。1 min 后, 向各容量瓶中加入1 ml NaOH溶液(6.7),用水(6.1)稀释至标线。各容量瓶中氯质量浓度ρ(Cl2) 分别为0.00、0.10、0.20、0.30、0.50、1.00和1.50 mg/L。 在250 ml 锥形瓶中各加入15.0 ml 缓冲溶液(6.11)和5.0 ml DPD(6.12),于1 min 内将上 述标准系列溶液加入锥形瓶中,混匀后,在波长515 nm处,用10 mm 比色皿测定各溶液的 吸光度,于60 min 内完成比色分析。 以空白校正后的吸光度值为纵坐标,以其对应的氯质量浓度ρ(Cl2)为横坐标,绘制校准 曲线。 9.1.2 低浓度样品的校准曲线绘制 分别吸取0.00、2.00、4.00、8.00、12.0、16.0 和20.0ml 碘酸钾标准使用液II(6.10)于100 ml 容量瓶中,加适量(约50 ml)水(6.1)。向各容量瓶中加入1.0 ml 硫酸溶液(6.5)。1 min 后, 向各容量瓶中加入1 ml NaOH溶液(6.7),用水(6.1)稀释至标线。各容量瓶中氯质量浓度ρ(Cl2) 分别为0.00、0.02、0.04、0.08、0.12、0.16和0.20 mg/L。 在250 ml 锥形瓶中各加入15.0 ml 缓冲溶液(6.11)和1.0 ml DPD(6.12),于1 min 内将上 述标准系列溶液加入锥形瓶中,混匀后,在波长515 nm 处,用50 mm 比色皿测定各溶液的 吸光度,于60 min 内完成比色分析。 以空白校正后的吸光度值为纵坐标,以其对应的氯质量浓度ρ(Cl2)为横坐标,绘制校准 曲线。 9.2 游离氯测定 于250 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15.0 ml 磷酸盐缓冲溶液(6.11)、5.0 ml DPD溶液(6.12) 和100 ml 水样(或稀释后的水样),在与绘制校准曲线相同条件下测定吸光度。用空白校正 后的吸光度值计算质量浓度ρ1。 对于含有氧化锰和六价铬的试样可通过测定两者含量消除其干扰。取100 ml 试样于 250 ml 锥形瓶中,加1.0 ml 亚砷酸钠溶液(6.13)或硫代乙酰胺溶液(6.13),混匀。再加入15.0 ml缓冲液(6.11)和5.0 ml DPD溶液(6.12),测定吸光度,记录质量浓度ρ3,相当于氧化锰和 六价铬的干扰。若水样需稀释,应测定稀释后样品的氧化锰和六价铬干扰。 注3:进行低浓度样品游离氯测定时,应加入1.0 ml DPD试剂(6.12)。 9.3 总氯测定 在250 ml 锥形瓶中,依次加入15.0 ml 磷酸盐缓冲溶液(6.11)、5.0 ml DPD溶液(6.12)、 100 ml 水样(或稀释后的水样)和1.0 g 碘化钾(6.3),混匀。在与绘制校准曲线相同条件 下测定吸光度。用空白校正后的吸光度值计算质量浓度ρ2。 对于含有氧化锰和六价铬的试样可通过测定其含量消除干扰,其测定方法见9.2。 注4:进行低浓度样品总氯测定时,应加入1.0 ml DPD试剂(6.12)。 9.4 空白试验 用实验用水(6.1)代替试样,按照9.2和9.3进行测定。空白试样应与样品同批测定。 10 结果计算及表示 10.1 游离氯的计算 游离氯的质量浓度ρ(Cl2)按公式(1)进行计算。 ( ) ( ) fClρ ×−= 312 ρρ (1) 式中: ( 2Clρ )——水样中游离氯的质量浓度(以Cl2计),mg/L; ρ1 —— 试样中游离氯的质量浓度(以Cl2计),mg/L; ρ3 —— 测定氧化锰和六价铬干扰时相当于氯的质量浓度,mg/L,若不存在氧化锰和六 价铬,ρ3=0 mg/L; f——水样稀释比。 10.2 总氯的计算 总氯浓度ρ(Cl2)按公式(2)进行计算。 ( ) ( ) fClρ ×−= 322 ρρ (2) 式中: ( 2Clρ )——水样中总氯的质量浓度(以Cl2计),mg/L; ρ2 —— 试样中总氯的质量浓度(以Cl2计),mg/L; ρ3 —— 测定氧化锰和六价铬干扰时相当于氯的质量浓度,mg/L,若不存在氧化锰和六 价铬,ρ3=0 mg/L; f——水样稀释比。 10.3 结果表示 当测定结果小于0.01 mg/L时,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大于等于0.01 mg/L且小于10 mg/L 时,保留到小数点后二位;大于等于10 mg/L时,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1 精密度和准确度 11.1 精密度 5家实验室对含碘酸钾质量浓度为0.15、0.76和1.36 mg/L的统一样品进行了测定: 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8.9%~11.6%,2.5%~3.9%,1.3%~2.2%; 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7%,8.7%,0.4%; 重复性限分别为:0.05 mg/L,0.07 mg/L,0.07 mg/L; 再现性限分别为:0.05 mg/L,0.07 mg/L,0.06mg/L。 11.2 准确度 5家实验室对分别来源于自来水、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的3个实际样品用次氯酸钠加标测 定: 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7%~102%,99.4%~104%,98.3%~103%; 加标回收率最终值分别为:99.2%±4.9%,103%±3.8%,102%±4.0%。 同一实验室对含碘酸钾质量浓度为0.02、0.04、0.08和0.12 mg/L的标准溶液平行六次测 定,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1%,6.6%,3.8%,2.0%;相对误差分别为10.0%,10.0%,5.0%, 2.5%。 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2.1 校准曲线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应大于0.999。 12.2 每批样品应带一个中间校核点,中间校核点测定值与校准曲线相应点浓度的相对误差 应不超过15%。 13 注意事项 13.1 当样品在现场测定时,若样品过酸、过碱或盐浓度较高,应增加缓冲液的加入量,以 确保试样的pH值在6.2至6.5之间,测定时,样品应避免强光、振摇和温热。 13.2 若样品需运回实验室分析,对于酸性很强的水样,应增加固定剂NaOH溶液的加入量, 使样品pH > 12;若样品NaOH溶液加入体积大于样品体积的1%,样品体积应进行校正;对 于碱性很强的水样(pH > 12),则不需加入固定剂,测定时应增加缓冲液的加入量,使试样 的pH值在6.2至6.5之间;对于加入固定剂的高盐样品,测定时也需调整缓冲液的加入量,使 试样的pH值在6.2至6.5之间。 13.3 测定游离氯和总氯的玻璃器皿应分开使用,以防止交叉污染。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现场测定法 A.1 适用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水中的游离氯和总氯的现场测定法。 本方法适用于工业废水、医疗废水、生活污水和中水中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4 mg/L,测定下限为0.16 mg/L。对于游离氯或总氯浓度高于仪器 测定范围的样品,可适当稀释后进行测定。 A.2 术语和定义 参见本标准3(术语和定义)。 A.3 方法原理 参见本标准4(方法原理)。 A.4 干扰和消除 参见本标准5(干扰和消除)。 A.5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A.5.1 实验用水(不含氯和还原性物质的水):参见6.1。 A.5.2 游离氯调零试剂:含有仪器推荐测定样品1/20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溶液(6.11) 和1/20 体积的N,N-二乙基-1,4-苯二胺硫酸盐溶液(6.12)的实验用水(6.1)。如调零试剂长时间使用, 其中可加入小于测定样品体积1/20的丙酮;如临用现配可不加丙酮。也可使用商品化的调零 试剂。 A.5.3 磷酸盐缓冲溶液:参见6.11,也可使用商品化的产品。 A.5.4 N,N-二乙基-1,4-苯二胺硫酸盐溶液:参见6.12,也可使用商品化的产品。 A.5.5 碘化钾溶液:ρ(KI) = 150 g/L 称取碘化钾15 g,溶于水(6.1) 中,移入100 ml 容量瓶,加水(6.1)至标线,混匀。 A.6 仪器和设备 A.6.1 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具515nm ± 5 nm 波长,并配有样品杯(管)。 A.6.2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A.7 分析步骤 A.7.1 仪器调零 仪器测定时,将加入调零试剂(A.5.2)的空白管插入仪器,进行调零。 A.7.2 校准曲线的绘制 可使用仪器内置的校准曲线进行样品测定,也可自行配制校准曲线,校准曲线的制备参 见本标准9.1.1。 A.7.3 游离氯测定 在样品杯或管中加入推荐样品体积1/2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6.11) 和1/20的DPD溶液 (6.12),然后加入仪器推荐样品量体积的试样,混匀后比色测定。也可使用商品化的试剂管。 对于含有氧化锰和六价铬的试样可通过测定其含量消除干扰,其测定方法见本标准9.2。 A.7.4 总氯测定 在样品杯或管中加入推荐样品体积1/2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6.11) 和1/20的DPD溶液 (6.12),然后加入仪器推荐样品量体积的试样,加入推荐样品量1/10体积的碘化钾溶液 (A.5.5),混匀后比色测定。也可使用商品化的试剂管。 对于含有氧化锰和六价铬的试样可通过测定其含量消除干扰,其测定方法见本标准9.2。 A.7.5 空白试验 用调零试剂(A.5.2)代替试样,进行比色测定。空白试样应与样品同批测定。 A.8 结果计算及表示 可以根据仪器的示值或通过校准曲线得出样品浓度。当样品浓度超过测定范围需要进 行稀释,或需进行消除氧化锰和六价铬的干扰操作时,结果计算参见本标准10。 A.9 精密度和准确度 A.9.1 精密度 5家实验室对含碘酸钾质量浓度为0.50、2.52、4.53mg/L的统一样品进行了测定: 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0%~8.6%,2.5%~3.5%,1.4%~2.5%; 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3%,0.9%,1.0%; 重复性限分别为:0.10 mg/L,0.21 mg/L,0.30 mg/L; 再现性限分别为:0.10 mg/L,0.21 mg/L,0.31 mg/L。 A.9.2 准确度 5家实验室对分别来源于自来水、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的3个实际样品用次氯酸钠加标测 定: 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2%~107%,92.5%~100%,93.1%~99.5%; 加标回收率最终值分别为:100%±13.1%,96.5%±5.5%,96.4%±5.0%。 A.10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A.10.1 本方法规定自行制备校准曲线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应大于0.999。 A.10.2 若自行配制调零试剂和绘制校准曲线,每次试验前应先检验实验用水(6.1)的质量。 A.10.3 每批样品应带一个中间校核点,中间校核点测定值与校准曲线相应点浓度的相对误 差应不超过15%。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化氮三种形式化合氯的分别测定 B.1 适用范围 本附录规定区分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化氮三种形式化合氯的方法。本方法适用范围与 游离氯和总氯相同(参见本标准1)。 B.2 方法原理 在测定游离氯和总氯后,测定另外两个试样: a)将其中一个试样,加入到盛有缓冲溶液和DPD溶液的锥形瓶,再加入少量碘化钾, 反应局限于游离氯和化合氯中的一氯胺; b)在另一个试样中,先加入少量碘化钾,再加入缓冲液和DPD溶液。此时,游离氯、化 合氯中的一氯胺及50%三氯化氮发生反应。 化合氯中的二氯胺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不反应。分别计算化合氯中一氯胺、二氯胺和三 氯化氮的浓度。 B.3 试剂和材料 参见本标准6中(试剂和材料)和以下试剂: B.3.1 碘化钾溶液,ρ(KI) = 5 g/L。临用现配,装在棕色瓶中。 B.4 仪器和设备 参见本标准7。 B.5 测定步骤 B.5.1 游离氯和化合氯中一氯胺的测定 向250 ml 锥形瓶中,依次加入15.0 ml 磷酸盐缓冲溶液(6.11)、5.0 ml DPD溶液(6.12) 和100 ml 试样,并加入2滴 (约0.1 ml)碘化钾溶液(B.3.1)或很小一粒碘化钾晶体(约0.5 mg),混匀,立即用与测定校准曲线相同的条件(9.1)测定溶液的吸光度,记录浓度ρ4。高浓 度样品应稀释后测定。 B.5.2 游离氯、化合氯中一氯胺和50%三氯化氮的测定 向250 ml 烧杯中,依次加入100 ml 试样,2滴(约0.1 ml)碘化钾溶液(B.3.1)或很小一粒 碘化钾晶体(约0.5 mg),混匀。在加入15.0 ml 磷酸盐缓冲溶液(6.11)和5.0 ml DPD(6.12)的 250 ml锥形瓶中,于1 min 内加入上述混匀后的溶液,倒入比色皿,测定其吸光度,记录浓 度ρ5。高浓度样品应稀释后测定。 B.6 结果计算及表示 B.6.1 一氯胺的计算 化合氯中一氯胺质量浓度ρ(Cl2)按照公式(B.1)进行计算。 2 4 1(Cl ) = ( - ) fρ ρ ρ × (B.1) 式中: ρ4 —— 在测定(B.5.1)中所得氯的质量浓度(以Cl2计),mg/L; ρ1 —— 试样中游离氯的质量浓度(以Cl2计),mg/L; f——水样稀释比。 B.6.2 二氯胺的计算 化合氯中二氯胺质量浓度ρ(Cl2)按照公式(B.2)进行计算。 2 2 4 5(Cl ) ( 2 ) fρ ρ ρ ρ= + − × (B.2) 式中: ρ2 —— 试样中总氯的质量浓度(以Cl2计),mg/L; ρ4 —— 在测定(B.5.1)中所得氯的质量浓度(以Cl2计),mg/L; ρ5 —— 在测定(B.5.2)中所得氯质量浓度(以Cl2计),mg/L; f——水样稀释比。 B.6.3 三氯化氮的计算 化合氯中三氯化氮浓度ρ(Cl2),按照公式(B.3)进行计算。 2 5 4(Cl ) 2( ) fρ ρ ρ−= × (B.3) 式中: ρ4 —— 在测定(B.5.1)中所得氯的质量浓度(以Cl2计),mg/L; ρ5 —— 在测定(B.5.2)中所得氯质量浓度(以Cl2计),mg/L; f——水样稀释比。 前 言 4 方法原理 6 试剂和材料
本文档为【HJ 586-2010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168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1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4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3-15
浏览量: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