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计学基础教学课件

会计学基础教学课件

举报
开通vip

会计学基础教学课件null会 计 学 基 础 主 讲 人:朱继民 课件制作:朱继民合肥精英培训学校官方论坛独家整理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会 计 学 基 础 主 讲 人:朱继民 课件制作:朱继民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专业来讲,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

会计学基础教学课件
null会 计 学 基 础 主 讲 人:朱继民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制作:朱继民合肥精英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学校官方论坛独家整理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会 计 学 基 础 主 讲 人:朱继民 课件制作:朱继民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专业来讲,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会计学的入门课程; 会计学及相关经济学科基础课程; 谋生手段之一。教学内容及重点: (共58课时)*教学内容及重点: (共58课时) 第一章 绪 论 (4课时) ★ 第二章 会计要素 (4课时) ★ 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4课时) ★ 第四章 复式记账 (6课时) 第五章 账户的分类 (2课时) ★ 第六章 会计凭证 (4课时) ★ 第七章 会计账簿 (6课时) ★ 第八章 编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 (4课时)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4课时) ★ 第十章 企业会计核算实例 (14课时) 第十一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4课时) 第十二章 会计工作的管理和组织 (2课时)参考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目: 1. 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葛家澍、余绪缨:《会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刘 峰:《会计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人民出版社,2007。 6.李海波:《会计学原理》(新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7.王建刚、周萍华:《会计学基础》,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8.娄尔行:《基础会计》,中国财政出版社,2003.*参考书目: 1. 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葛家澍、余绪缨:《会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刘 峰:《会计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人民出版社,2007。 6.李海波:《会计学原理》(新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7.王建刚、周萍华:《会计学基础》,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8.娄尔行:《基础会计》,中国财政出版社,2003.第一章 绪 论*第一章 绪 论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能够:了解会计发展的主要阶段,认识会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了解会计的涵义,掌握会计的一些基本概念、会计方法和会计循环,并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有概括地了解和认识,对会计学科体系要有粗略的了解。 重点:会计的概念、职能、会计假定。 难点:会计的概念、职能、会计假定。本章教学内容:*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对象和目标 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第四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五节 会计循环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是伴随人类生产活动而产生的 1.人类生产实践产生会计: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发展和人们对社会生产活动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为管理好生产而起作用的。 2.会计受社会环境影响:“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陈云 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等等。二、会计的发展*二、会计的发展(一)我国会计发展过程 1.西周时代:有“司会”专管朝廷财务和税赋,对财务的收支进行“月计岁会”。 会,总和计算,岁会;计,零星计算,月计 。 2.唐宋时期:“四柱清册”的出现 四柱: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3.明清时期: “龙门账” ,将经济事项科学地分为进、缴、存、该,其关系为:进-缴=存-该 进缴表 合龙门 存该表 4.民国时期: 20世纪初期,从日本引进西方会计思想; 20世纪30年代,现代企业组织已有一定规模,中式会计与西方会计并存。 5.新中国会计发展: (1)20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 (2)20世纪8、90年代:学习美国; (3)21世纪:会计国际化。 *4.民国时期: 20世纪初期,从日本引进西方会计思想; 20世纪30年代,现代企业组织已有一定规模,中式会计与西方会计并存。 5.新中国会计发展: (1)20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 (2)20世纪8、90年代:学习美国; (3)21世纪:会计国际化。 (二)西方会计发展 1.古印度:公社“记账员”; 2.意大利:12.13世纪形成“借贷记账法”,1494年卢卡.帕乔利《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第一个里程碑) 3.英国:18、19世纪现代企业出现,1853年,“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成立,会计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性专门职业和通用的商业语言。(第二个里程碑) 4.美国:20世纪50年代--至今,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第三个里程碑) *(二)西方会计发展 1.古印度:公社“记账员”; 2.意大利:12.13世纪形成“借贷记账法”,1494年卢卡.帕乔利《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第一个里程碑) 3.英国:18、19世纪现代企业出现,1853年,“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成立,会计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性专门职业和通用的商业语言。(第二个里程碑) 4.美国:20世纪50年代--至今,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第三个里程碑) (三)会计阶段 1.古代会计:远古至13世纪; 2.近代会计:13、14世纪—20世纪50年代; 3.现代会计:20世纪50年代—至今 会计按性质:官厅会计 (政府会计) 庄园会计 (企业会计) * (三)会计阶段 1.古代会计:远古至13世纪; 2.近代会计:13、14世纪—20世纪50年代; 3.现代会计:20世纪50年代—至今 会计按性质:官厅会计 (政府会计) 庄园会计 (企业会计) 三、会计的概念*三、会计的概念 (一)管理活动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北派:杨纪琬、阎达五) (二)信息系统论:会计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营管理 和经济管理,而在每个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南派:葛家澍、余绪缨) (三)控制论:会计是以明确受托责任为目的,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按会计准则,运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一个实体的经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借以反映经济活动、参与管理决策、控制经济过程的控制系统。 (四)其他观点:艺术论、工具论。 通用定义: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全面地反映与监督,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管理活动。 P5 *(三)控制论:会计是以明确受托责任为目的,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按会计准则,运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一个实体的经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借以反映经济活动、参与管理决策、控制经济过程的控制系统。 (四)其他观点:艺术论、工具论。 通用定义: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全面地反映与监督,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管理活动。 P5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对象和目标*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对象和目标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货币计量、反映过去、连续全面。 (二)监督(控制)职能:强制性、连续性、完整性。 (三)其他职能:分析经济效果、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等。 两大基本职能关系:反映职能是前提、基础;监督职能是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二、会计对象*二、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会计工作的内容,也就是会计反映和控制的内容。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价值方面也即是用货币表现的经营资金的运动。 或者说,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 资金运动基本形态: 资金投入(筹集) 资金运用 资金退出(一)制造业会计对象 (资金的运动)*(一)制造业会计对象 (资金的运动)(二)流通业会计的对象(资金运动)*(二)流通业会计的对象(资金运动)(三)行政与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三)行政与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三、会计的目标*三、会计的目标(一)会计目标的含义:是对会计自身所提供经济信息的内容、种类、时间、方式及其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满足信息使用者需要。 (二)受托责任观: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所有者 (委托经营) 经营者 会计(假第三者) 注册会计师(真第三者) (三)决策有用观: 会计信息使用者 (四) 新会计准则: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前提或会计假定) 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化不定的环境作出的合理决断,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条件。 (一)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空间上限定了会计核算的范围 ) (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因进行清算、解散、倒闭而不复存在。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三)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成一个个首尾相接、等间距的会计期间。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 。 (四)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 货币计量是以货币价值不变,币值稳定为条件的。 二、会计基础*二、会计基础(一)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下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企业或各营利组织) (二)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的时间来确认收入或费用 。(行政、事业单位或非营利组织)第四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四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 包括:1、可靠性(真实性);2、相关性(有用性);3、可理解性(明晰性);4、可比性(一致性、一贯性);5、实质重于形式;6、重要性;7、谨慎性(稳健性);8、及时性。第五节 会计循环*第五节 会计循环一、概述 会计的方法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 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二、会计核算方法 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七种方法。三、会计循环 (起点)编制分录 登记账簿 对账 账项调整 结账 编制报表(终点) 简化:证 账 表 每一会计期间周而复始。 *三、会计循环 (起点)编制分录 登记账簿 对账 账项调整 结账 编制报表(终点) 简化:证 账 表 每一会计期间周而复始。 会计学及其分支 (一)会计学科特点: 应用性、实践性 (二)学科体系 会计学基础(基础会计) 财务会计(中级、高级) 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 审计学 会计电算化 其他专业会计(如:证券公司会计)* 会计学及其分支 (一)会计学科特点: 应用性、实践性 (二)学科体系 会计学基础(基础会计) 财务会计(中级、高级) 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 审计学 会计电算化 其他专业会计(如:证券公司会计)本章思考题: 1.1 从会计的发展解释会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2 如何理解会计的定义,目前会计理论界有哪些观点? 1.3 什么是会计对象? 1.4 如何理解会计假设? 1.5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分别包括哪些原则? 1.6 会计核算的方法有哪些,会计核算有何特点? 1.7什么是会计循环?*本章思考题: 1.1 从会计的发展解释会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2 如何理解会计的定义,目前会计理论界有哪些观点? 1.3 什么是会计对象? 1.4 如何理解会计假设? 1.5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分别包括哪些原则? 1.6 会计核算的方法有哪些,会计核算有何特点? 1.7什么是会计循环?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要素的涵义内容和特点;理解、掌握会计等式及相互转化形式;使学生明确经济业务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重点:会计要素、会计等式 难点:会计要素本章教学内容:*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要素 第二节 会计等式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一节 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二、会计要素的内容*二、会计要素的内容(一)资产 1.概念: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特征 ■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资产必须为企业拥有或控制 ■ 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中获得3.资产的分类*3.资产的分类(1)流动资产: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 待摊费用和存货等。 (2)长期投资:持有一年以上不准备随时变现的股票、债券和其他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3)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型态的资产。 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 (4)无形资产: 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可辨认) (5)其他资产: 除上述资产以外的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商誉、递延所得税资产等。*(4)无形资产: 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可辨认) (5)其他资产: 除上述资产以外的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商誉、递延所得税资产等。null*(二)负债*(二)负债1.概念: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 2.特征: ■ 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可以是法定义务,也可以是推定义务)。 ■ 负债是基于过去交易或事项而产生的 3.负债的分类 (1)流动负债: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预提费用等。 (2)长期负债:偿还期在一年(不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3.负债的分类 (1)流动负债: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预提费用等。 (2)长期负债:偿还期在一年(不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null*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负 债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应 付 及 预收账款 预收款项 预提费用 应交税费等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三)所有者权益*(三)所有者权益1.概念:所有者权益也称股东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它在数量上等于全部资产减全部负债。(净资产、剩余权益) 2.特征: ■无须偿还 ■企业清算时,接受清偿在负债之后 ■可分享企业税后利润3.所有者权益分类*3.所有者权益分类 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主要指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金) (2)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注意:有些利得和损失是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这些利得或损失在所有者权益中称为资本公积。*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这些利得或损失在所有者权益中称为资本公积。3.所有者权益分类*3.所有者权益分类(3)留存收益 。一般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中提取的积累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指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称留存收益,前者为拨定用途,后者为未拨定用途。 null*实收资本(投资者直接投入部分)资本公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损失)盈余公积(从实现的利润中留存企业部分)未分配利润(已经实现但尚未分配的利润)所有者 权 益利润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所有者权益和负债虽然同是企业的权益,都体现企业的资金来源,但两者之间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具体表现为: 1.负债是企业对债权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企业负有偿还的义务;而所有者权益则是企业对投资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在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归还给投资者的。 2.债权人只享有按期收回利息和债务本金的权利,而无权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和经营管理;投资者则既可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也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3.在企业清算时,负债拥有优先求偿权;而所有者权益则只能在清偿了所有的负债以后,才返还给投资者。*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所有者权益和负债虽然同是企业的权益,都体现企业的资金来源,但两者之间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具体表现为: 1.负债是企业对债权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企业负有偿还的义务;而所有者权益则是企业对投资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在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归还给投资者的。 2.债权人只享有按期收回利息和债务本金的权利,而无权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和经营管理;投资者则既可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也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3.在企业清算时,负债拥有优先求偿权;而所有者权益则只能在清偿了所有的负债以后,才返还给投资者。(四) 收入*(四) 收入1.概念: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征: ■ 是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 ■ 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 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3.收入的分类 广义的收入还包括营业外收入(利得)。狭义收入一般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 。(营业收入) (1)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正常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 主营业务收入一般指所占比重大,比较稳定的收入。 主、副营业务可以转换。* 3.收入的分类 广义的收入还包括营业外收入(利得)。狭义收入一般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 。(营业收入) (1)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正常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 主营业务收入一般指所占比重大,比较稳定的收入。 主、副营业务可以转换。null*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 收 入(五)费用*(五)费用1.概念: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成本也属于费用范畴,应当在产品销售收入确认时,计如入当期损益。 2.特征: ■ 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费用的分类 生产费用(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间接费用 营业税金、期间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 广义的费用还包括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等。* 3.费用的分类 生产费用(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间接费用 营业税金、期间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 广义的费用还包括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等。 费 用null*主营业务成本等其他业务支出所得税费用营业外支出 费 用期间费用等费用与成本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费用是和期间相联系的,而成本是和产品相联系的;成本要有实物承担者,而费用一般没有实物承担者。 联系:二者都反映资金的耗费,都意味着企业经济利益的减少,也都是由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引起或形成的。*费用与成本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费用是和期间相联系的,而成本是和产品相联系的;成本要有实物承担者,而费用一般没有实物承担者。 联系:二者都反映资金的耗费,都意味着企业经济利益的减少,也都是由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引起或形成的。(六) 利润*(六) 利润1.概念:是指企业在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 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之分。 2.分类: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加上其他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再加上投资净收益后的金额。它是狭义收入与狭义费用配比后的结果。 利润总额包括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净利润等于利润总额减所得税。它是广义收入与广义费用配比后的结果。null*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投资净收 益(损失)等营业外收 支出净额 利 润 总 额营业利润注意:新会计准则营业利润组成是比较宽泛的。三、划分会计要素的意义*三、划分会计要素的意义■ 使会计确认和计量有了具体对象,为分类核算提供基础 ■ 为设置账户和会计科目提供了依据 ■ 为会计报表构筑了基本框架第二节 会计等式*第二节 会计等式一、会计等式的含义 也称会计平衡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一个企业的资产和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实际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方面,是从资金的占用形式和来源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资产表明企业拥有什么经济资源和多少经济资源;而权益则表明谁提供了这些经济资源,是谁对这些经济资源拥有要求权。资产和权益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在数量上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必定相等。 即:资产=权益null*null*(二)收入-费用=利润 该等式说明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大会计要素的内在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因此,又称之利润表等式。 *(二)收入-费用=利润 该等式说明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大会计要素的内在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因此,又称之利润表等式。 (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该等式说明在企业经营期间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关系,期末结转损益(利润)后,该等式又还原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该等式说明在企业经营期间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关系,期末结转损益(利润)后,该等式又还原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资产内部一增一减; 2.资产与负债同增; 3.资产与负债同减; 4.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增; 5.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减; 6.负债内部一增一减; 7.所有者权益内部一增一减; 8.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两种情况) 问题:企业资产被盗,会计等式平衡吗? 扩展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本章思考题 1. 什么是会计要素?有哪几项构成? 2. 简述六大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基本分类。 3. 试述会计恒等式的形式及其经济含义。 4. 试述会计等式的几种表现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本章思考题 1. 什么是会计要素?有哪几项构成? 2. 简述六大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基本分类。 3. 试述会计恒等式的形式及其经济含义。 4. 试述会计等式的几种表现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掌握账户的基本分类和各类账户的性质。 重点: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 难点: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科目 第二节 账 户*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科目 第二节 账 户第一节 会计科目*第一节 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及设置原则 1.概念:会计科目指的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个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反映与监督所形成的项目名称,也就是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对会计对象做出进一步的分类,是设置会计账户的依据。 2.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是系统反映会计要素内容的需要 ■是满足经营管理的要求 ■是设置会计账户,进行会计核算的需要 3.设置原则: ■ 全面反映会计要素内容(156) ■ 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 既适应需要又相对稳定 ■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 会计科目应简明、适用* 3.设置原则: ■ 全面反映会计要素内容(156) ■ 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 既适应需要又相对稳定 ■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 会计科目应简明、适用(二)会计科目的分类*(二)会计科目的分类1.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不同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不同分类,可以划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六大类。 (1)资产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经济资源的状况。 (2)负债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承担的并应偿还的全部负债的状况。 (3)共同类科目又称为资产负债共同科目,是指是在日常核算中资产负债性质不确定,它具有资产负债双重性质,既有可能反映资产、也有可能反映负债的科目。包括“清算资金往来”、“货币兑换”、“衍生工具”、“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等科目。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用于反映所有者对企业的净资产的要求权的状况, (5)成本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成本的状况。 (6)损益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收入的取得和费用的发生的状况。*(3)共同类科目又称为资产负债共同科目,是指是在日常核算中资产负债性质不确定,它具有资产负债双重性质,既有可能反映资产、也有可能反映负债的科目。包括“清算资金往来”、“货币兑换”、“衍生工具”、“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等科目。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用于反映所有者对企业的净资产的要求权的状况, (5)成本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成本的状况。 (6)损益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收入的取得和费用的发生的状况。2.会计科目按其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 (1)总分类科目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 。 (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分类账科目或子目。 *2.会计科目按其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 (1)总分类科目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 。 (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分类账科目或子目。 (三)会计科目的级次*(三)会计科目的级次1.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 对会计要素内容进行总括分类形成的项目(如“原材料”、“应收账款” 等)。根据统一会计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规定设置 。 2.明细分类科目(二、三级科目): 对会计要素内容进行详细分类形成的项目(如“应收账款—海宏公司” 等)。可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和企业核算需要设置。 3.会计科目目录:P45第二节 账户*第二节 账户一、账户的概念 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用来分类、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 二、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联系:    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因此,会计科目的内容与分类方法决定了账户的内容和分类方法,它们都被用来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区别: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会计科目只是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没有一定的结构,而账户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构;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设置账户则是登记账簿这种专门方法的前提条件和环节。*区别: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会计科目只是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没有一定的结构,而账户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构;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设置账户则是登记账簿这种专门方法的前提条件和环节。三、账户的基本结构*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1.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用来登记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的那部分结构。总 账(三栏式) 会计科目:原材料 20╳╳年 凭证 借 种类 摘 要 借 方 贷 方 或 余 额 月 日 号数 贷 3 1 月初余额 借 30000 1 转1 甲材料入库 10000 借 40000 2 转2 发出甲材料 5000 借 35000 (以下略) 3 31 本月合计 50000 35000 借 45000账户的基本结构2.账户的简化结构(T形账户):*2.账户的简化结构(T形账户): 左方 (账户名称) 右方 ¤在账户中用哪一方登记增加数,哪一方登记减少数,要根据经济业务内容的性质和所采用的记账方法来决定。原材料3.账户金额四要素:*3.账户金额四要素:四、账户的分类与设置*四、账户的分类与设置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因此会计账户的分类与会计科目的分类基本相同。 按照账户与会计要素的关系,可以将会计账户划分为六大类,即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费用类账户、利润类账户; 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不同分类,可以划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共同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六大类; 按其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不同,可以把会计账户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一般应遵循那些原则? 2.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是什么? 3.会计科目如何分类?它们各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4.什么叫会计账户?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5. 怎样理解会计账户与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 6.简述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关系。*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一般应遵循那些原则? 2.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是什么? 3.会计科目如何分类?它们各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4.什么叫会计账户?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5. 怎样理解会计账户与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 6.简述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关系。第四章 复式记账*第四章 复式记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能够认识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及其原理,了解复式记账法的种类和其科学意义;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内容和运用;掌握各类账户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掌握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重点: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内容;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难点: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第一节 复式记账原理*第一节 复式记账原理一、记账方法概述 (一)记账方法的含义: 是指根据一定的原理,按照一定的记账规则,采用一定的记账符号和计量单位,借助于文字和数字记录所发生经济业务的一种技术方法。即将客观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入账所采用的方法。 二、记账方法的种类*二、记账方法的种类1.单式记账法 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通常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单式记账法的不足: 1)没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 2)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登记,各个账户之间没有严密的对应关系,不能反映每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3)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 2.复式记账法 (1)概念:是指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2)理论基础: 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 资金运动中产生的各种经济业务发生以后,起码影响会计等式中的两个会计要素(或同一会计要素中的两个项目)发生增减的变化。运用会计的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动方面记录下来,即复式记账。* 2.复式记账法 (1)概念:是指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2)理论基础: 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 资金运动中产生的各种经济业务发生以后,起码影响会计等式中的两个会计要素(或同一会计要素中的两个项目)发生增减的变化。运用会计的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动方面记录下来,即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1)需要设置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 2)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系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可以清晰地反映每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3)账户记录使全部账户左右双方的发生额和余额的合计数自动平衡,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不足:记账较为复杂。*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1)需要设置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 2)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系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可以清晰地反映每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3)账户记录使全部账户左右双方的发生额和余额的合计数自动平衡,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不足:记账较为复杂。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是指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产生于12、13世纪的意大利。是各国通用商业语言。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为“借”、“贷”二字。 ■主要作用:表示“增加”或“减少”;账户中的登记方向。 借方(左方) 贷方(右方)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账户结构:即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在账户中的登记方法。 (一)资产类账户结构 资产类账户期末借余= 期初借余+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权益类账户期末贷余= 期初贷余+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三)费用类账户的结构*(三)费用类账户的结构(四)收入类账户的结构 借 (如“主营业务收入”) 贷 减少额 ××× 增加额 ××× ××× ××× 本期减少发生额 ××× 本期增加发生额 ××× 收人类账户(五)利润类账户的结构*(五)利润类账户的结构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借:增加 借:减少 贷:减少 贷:增加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 —— 账户登记方向。 借贷必相等 —— 账户登记金额。五、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五、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一)会计分录的含义 经济业务在登记账户前预先确定的应记账户名称、方向和金额的一种记录形式。●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填写在记账凭证上的。(二)会计分录的编制*(二)会计分录的编制1.编制思路:2.教学中会计分录的内容、格式及书写要求:*2.教学中会计分录的内容、格式及书写要求:3.实际工作中的会计分录:*3.实际工作中的会计分录: 4.会计分录的种类:* 4.会计分录的种类:(1)简单分录:“一借一贷”。 (2)复合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和“多借多贷”。 (三)账户对应关系与对应账户 1.账户对应关系:复式记账时一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几个账户之间的相互依存系。 2.对应账户:存在着对应关系的账户。 注意:不是所有账户之间都存在对应关系。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一)试算平衡的含义 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的技术方法。 (二)试算平衡的基本方法 1.发生额平衡法:2.余额平衡法:*2.余额平衡法:3.试算平衡表的编制:*3.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三段平衡。 注意:不平衡则记账存在问题;但平衡不表示记账没有问题。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复式记账法?我国曾经有过几种复式记账法? 2.对于不同性质的账户,“借”和“贷”是如何分别表示“增加”和“减少”的? 3.什么是会计分录?有几种类型? 4.为什么要进行试算平衡?一般由哪几种试算平衡关系? 5. 简述借贷记账法的特点。*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复式记账法?我国曾经有过几种复式记账法? 2.对于不同性质的账户,“借”和“贷”是如何分别表示“增加”和“减少”的? 3.什么是会计分录?有几种类型? 4.为什么要进行试算平衡?一般由哪几种试算平衡关系? 5. 简述借贷记账法的特点。第十章 企业会计核算实例 (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第十章 企业会计核算实例 (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掌握企业筹集资金、供应采购、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掌握成本计算以及净利润的形成与分配的核算。了解企业会计循环。 重点:供应采购、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核算 难点:生产过程和利润形成及分配的核算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主要经济业务概述 第二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第三节 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第四节 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第五节 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 第六节 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主要经济业务概述 第二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第三节 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第四节 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第五节 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 第六节 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第一节 主要经济业务概述*第一节 主要经济业务概述 资金投入资金使用(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生产过程▲ 供应过程 ▲▲ 销售过程 ▲资金筹 集业务 储备资金 货币资金 生产资金 成品资金 固定资金 分配利润、缴纳税金等财务成果计算与分配业务材料采 购业务资金退 出业务设备购 置业务货币资金 投 入 资 本负 债产品生 产业务产品销售业务第一节 主要经济业务概述*第一节 主要经济业务概述综上所述,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包括: 1.资金筹集业务; 2.供应过程业务; 3.生产过程业务; 4.销售过程业务; 5.利润形成及分配业务。第二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第二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一、资金筹集的种类及特征 (一)种类: 所有者出资及增值留存(所有者权益) 债权人借入(负债) (二)特征: 1.权利不同; 2.偿还期限不同; 3.承担风险不同。二、所有者权益的核算*二、所有者权益的核算(一)核算的基本内容 企业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其中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是所有者直接投入企业的,又称投入资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实现的利润留存在企业的,又称留存收益。本节主要介绍投入资本的核算。(二)主要账户介绍*(二)主要账户介绍1.实收资本(股本) (1)含义:是指企业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 (2)账户结构: 借 实收资本(股本) 贷 减少发生额 增加发生额 期末余额 注意:应按照投资人姓名设置明细账。 2.资本公积 (1)含义:用来核算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的账户。 与企业盈余无关的资本增值。 (2)账户结构: 借 资本公积 贷 减少发生额 增加发生额 期末余额 * 2.资本公积 (1)含义:用来核算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的账户。 与企业盈余无关的资本增值。 (2)账户结构: 借 资本公积 贷 减少发生额 增加发生额 期末余额 注意:是企业的准资本,可用于转增资本金。(三)基本业务账务处理*(三)基本业务账务处理
本文档为【会计学基础教学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2065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金融会计考试
上传时间:2011-03-14
浏览量: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