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2-膜的分子结构和特性、膜的物质转运

02-膜的分子结构和特性、膜的物质转运

举报
开通vip

02-膜的分子结构和特性、膜的物质转运null 基础医学院 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基础医学院 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医学细胞生物学 王 敏null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及特性nullContents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膜的理化特征null第一节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null膜的化学组成null 一、膜脂 1、磷脂 磷酸甘油酯 鞘磷脂 2、胆固醇 3、糖脂:脑苷脂 、神经节苷脂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 磷脂酰丝氨酸null鞘氨醇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胆碱...

02-膜的分子结构和特性、膜的物质转运
null 基础医学院 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基础医学院 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医学细胞生物学 王 敏null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及特性nullContents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膜的理化特征null第一节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null膜的化学组成null 一、膜脂 1、磷脂 磷酸甘油酯 鞘磷脂 2、胆固醇 3、糖脂:脑苷脂 、神经节苷脂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 磷脂酰丝氨酸null鞘氨醇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胆碱 鞘磷脂 null 胆固醇null 糖脂:脑苷脂 、神经节苷脂半乳糖脑苷脂 GM1神经节苷脂鞘磷脂null膜脂的共同特征:兼性分子 (双亲媒性分子)非极性尾部 疏水极性头部 亲水null膜脂分子的物理特性null二、膜蛋白 按照与膜的结合关系分类: 1、镶嵌蛋白质 (mosaic protein ) 内在蛋白质 2、周围蛋白质 (peripheral protein) 外在蛋白质null 分子结构:膜蛋白主要是球状蛋白质,单体或多聚体。一般为α螺旋。null三、膜糖类1、结构: 一般由1~10个单糖或单糖衍生物(葡萄糖、葡萄糖胺、半乳糖、半乳糖胺、甘露糖、岩藻糖、唾液酸等)组成寡糖链(直链、分支链)null 2、存在方式:糖脂、糖蛋白null一、膜的分子结构模型 1902,Overton,细胞膜由脂类构成1925,Gorter等, 膜由双层脂类构成1935,Denielli等,片层结构模型1972,S.J.Singer等,液态镶嵌模型1975,Wallach,晶格镶嵌模型1977,Jain 等,板块镶嵌模型1959,Roberson,单位膜模型一、片层结构模型 ( lamella structure model )一、片层结构模型 ( lamella structure model ) 1935年年提出:“球状蛋白-磷脂-球状蛋白”三夹板结构。二、单位膜模型(unit membrane model)二、单位膜模型(unit membrane model)20世纪50年代提出:“两暗一明”的结构三、液态镶嵌模型 ( fluid mosaic model )三、液态镶嵌模型 ( fluid mosaic model )null 液态镶嵌模型 ( fluid mosaic model )观点: 1、流动的脂双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 流动性,有序性 2、球状蛋白质镶嵌在脂双层中; 分布不对称性缺陷: 忽视蛋白质对脂类流动性的控制; 忽视膜各部分流动性的不均一性。nullnull 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 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膜糖分布的不对称性二、膜的理化特征(一)膜的不对称性功能的方向性null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 外层磷脂层占磷脂总量的百分数 胞质面磷脂层 磷脂总量神经磷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null冰冻蚀刻技术示意图糖链外层内层蛋白质磷脂null膜蛋白、膜糖分布的不对称性蛋白颗粒在内外两层磷脂中的分布不同 跨膜蛋白两亲水端的不对称分布 null(二)膜的流动性1、膜脂的流动性1. 侧向扩散 2. 旋转运动 3. 摆动运动 4. 伸缩震荡 5.翻转运动 6. 旋转异构null2、膜蛋白的运动性人-鼠细胞融合过程中膜蛋白的相互扩散运动null成帽反应 null 3、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1)脂肪酸链的长度和不饱和程度 (2)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 (3)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例 (4)膜蛋白的影响 (5)其他因素(环境温度、pH等)null脂肪酸链的长度和不饱和程度的影响胆固醇的影响null晶态液晶态液态温度对膜流动性的影响null膜蛋白的功能null细胞膜与物质转运nullContents 穿膜运输 膜泡运输 null溶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null一、穿膜运输 (transmembrane transport) 气体、离子、小分子的运输方式 大部分需借助于膜上的镶嵌蛋白质 耗能或不耗能null(一)穿膜运输的特性 水可以快速穿膜:体积小,膜上有水通道。 分子量小、脂溶性强则容易通过膜:O2,苯; 不带电荷极性分子,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穿膜:CO2 > 乙醇> 尿素> 甘油> 葡萄糖 脂双层膜对所有带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高度不通透;nullnull 苯、醇、甾类激素O2,H2O, CO2,N2葡萄糖、氨基酸 H + Na+人 工 脂 双 层葡萄糖、带电荷的离子( H+、 Na+、K+ Ca2+等)怎样穿膜???null(二)某些溶质的穿膜工具:转运蛋白nullnull(三)控制溶质转运方向的因素耗能null(四)穿膜运输的方式1、简单扩散 simple diffusion 2、离子通道扩散 ion channel diffusion 3、易化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 4、离子泵 ion pump 5、伴随运输 cotransport 1、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1、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举例] 脂溶性物质、气体物质、水[特点] 不耗能、不需膜蛋白、依靠物质浓度差。2、离子通道扩散 ion channel diffusion2、离子通道扩散 ion channel diffusion[分类] A 电压门通道:靠膜电位,Na+、K+、Ca2+等离子通道; B 配体门通道:依靠化学物质(配体)与受体的结合,如乙酰胆碱通道。 C 机械门通道:内耳听觉毛细胞[特点] A “通道蛋白”;B 选择性;C 门控性; D 瞬间、大量通过;F 不耗能null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通道蛋白模式图通道蛋白肽链以α螺旋7次穿膜,中间形成亲水通道null离子通道的几种类型: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机械门通道null电压门通道 (voltage-gated channel)null配体门通道null机械门通道 (mechanical-gated channel) 依靠机械压力,例如:听觉毛细胞nullnull[举例] 非脂溶性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进入红细胞。3、易化扩散(帮助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特点](1)需“载体蛋白”(镶嵌蛋白质) (2)高度特异性 (3)饱和性 (4)不耗能null载体蛋白易位机制葡萄糖(Glucose)从血液进入红细胞葡萄糖(Glucose)从血液进入红细胞1234null[特点] 1、需“载体蛋白”,具有两种离子的结合位点和ATP酶活性。 2、分解ATP,造成载体与离子亲和力的变化。4、离子泵 ion pump [举例] Na+-K+泵,Ca2+泵,H+泵等 nullNa+-K+泵的结构nullATP酶去磷酸化ATP酶磷酸化Na+释放至膜外ATP酶构象变化(亲K+构象)K + 与ATP酶结合K+释放至膜内ATP酶构象变化(亲Na+构象)Na+-K+泵作用过程Na+与ATP酶结合nullNa+-K+泵作用过程 Ca2+泵作用机理:Ca2+泵(Ca2+ pump)又称Ca2+—ATP酶,有约10个跨膜α螺旋,细胞内钙调节蛋白与之结合以调节Ca2+泵的活性,每消耗一个ATP分子转运出2个Ca2+。 存在位置:Ca2+泵主要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和某些细胞器(如内质网、叶绿体)膜上,它将Ca2+输出细胞或泵入内质网腔中储存起来,以维持细胞内低浓度的游离Ca2+。Ca2+泵在肌质网储存Ca2+,对调节肌细胞的收缩与舒张至关重要。 Ca2+泵null[特点] 1、需“载体蛋白”(同向运输载体),不直接利用ATP,利用Na+ 跨膜梯度驱动。 2、需Na+泵消耗ATP转运Na+,造成 膜内外Na+浓度差。5、伴随运输(cotransport)[举例]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等。null根据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顺电化学梯度的转移方向的关系,协同运输又分为: 同向运输(symport)和反向运输(antiport)。 (1)同向运输(symport):物质跨膜转运方向与离子转移的方向相同。小肠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或氨基酸等有机物。 (2)反向运输(antiport):物质跨膜转运方向与离子转移的方向相反。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Na+-K+交换和Na+-H+交换 。 null同向运输载体利用Na+ 跨膜梯度驱动葡萄糖的转运null小肠上皮对葡萄糖的吸收Na+-G同向转运载体G-转运载体小肠腔中的G小肠上皮细胞毛细血管 或细胞间隙nullnullSummarysimple diffusion ion channel diffusion facilitated diffusionion pump cotransport1.穿膜运输方式null2.参与穿膜运输的载体蛋白null3. 载体 蛋 白 参 与 物 质 运 输 形 式Coupled transportnull4.参与穿膜运输的离子通道null 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颗粒运输方式;二、膜泡运输 transport by vesicle formation 伴随膜本身结构的融合、重组和移位; 耗能null膜泡运输的两种方式吞噬作用 胞饮作用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null(一)胞吞作用(endocytosis)1、吞噬作用(phagocytosis)[特点] (1)吞入较大固体颗粒或分子复合物 如细菌、无机尘粒和细胞碎片 (2)物质附着-膜凹陷-膜分离-膜融合 (3)形成“吞噬体”或“吞噬泡”[举例] (1)原生动物获取营养的方式 (2)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中型粒白 细胞防御微生物侵入,清除衰老 和死亡的细胞null吞噬作用示意图变形虫伸出伪足正在吞噬细菌巨噬细胞正在接近并吞噬细菌巨噬细胞正在吞噬红细胞null2、胞饮作用(pinocytosis)[特点] (1)大分子液体溶质或极微小颗粒; (2)液体吸附-膜凹陷-膜分离-膜融 合; (3)形成“胞饮体”或“胞饮小泡”[举例] 主要存在于变形虫、小肠上 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等null胞饮作用电镜照片null3、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receptor mediated endocytosis)(3)配体受体识别--质膜凹陷—-“有被小 窝”--有被小泡--进入细胞内--无 被小泡--与膜内体结合--受体泡+ 配体泡--受体再循环--配体被消化[举例] 铁的吸收,胆固醇的吸收等[特点](1)有受体参与,特异性很强(2)选择浓缩机制,速度快null胆固醇复合体---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胆固醇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BnullLDL受体介导的内吞过程有被小窝(泡)脱衣被无被小泡与膜内体融合H+离子泵入,pH下降至5~6,受体与LDL解离H+H+LDL转运入溶酶体溶酶体水解酶游离胆固醇受体泡受体再循环受体汇集null受体介导的内吞过程的电镜照片衣被小窝和衣被小泡的形成过程模式图null衣被的结构和形成衣被的结构单位篮网状小泡衣被衣被的电镜照片三腿蛋白复合体(五边形或六边形)null(二)胞吐作用 (外排作用 exocytosis)[特点] 膜融合;小泡运输;耗能。 [举例] 蛋白质如胰岛素;小分子如组胺。null胞吐途径:组成型途径和调节型调节 1、结构性分泌途径: 从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向质膜流动并与质膜融合的过程,通过这种途径,新合成的囊泡膜的蛋白和脂类不断地供应质膜的更新,确保细胞分裂前质膜的生长;囊泡内可溶性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有的成为质膜外周蛋白,有的形成细胞外基质组分,有的作为营养成分或信号分子扩散到胞外液。 2、调节性分泌途径: 特化的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如激素、粘液或消化酶)储存在分泌泡内,当细胞受到胞外信号刺激时,分泌泡与质膜融合将内含物释放出去的过程。null调节分泌途径: 激素、消化酶、 神经递质结构分泌途径: 膜蛋白、膜脂、 细胞外基质null物 质 进 出 细 胞 膜 穿膜 运输 膜泡 运输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胞吞作用 胞吐作用 简单扩散 离子通道扩散 易化扩散 离子泵 伴随运输吞噬作用 胞饮作用 受体介导的胞吞结构性分泌 调节性分泌作业作业一、名词解释: 双亲媒性分子 主动转运 简单扩散 胞吐作用 胞吞作用 二、简答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或论述题 1、生物膜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 2、比较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3、说明Na+-K+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 4、比较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异同。 5、比较结构性分泌和调节性分泌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本文档为【02-膜的分子结构和特性、膜的物质转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6106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5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3-11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