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修真通鉴简体

修真通鉴简体

举报
开通vip

修真通鉴简体 1 修真通鉴 太上道祖 降 台北协德宫 恭印 目 录 太上道祖 序…………………………………… 2 南海古佛 序…………………………………… 2 本师释迦牟尼佛 序…………………………… 2 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 序……………………… 3 本宫主席协天大帝 序………………………… 3 道本无形化有情…………………………………3 清净戒行入道门…………………………………3 修真润性戒当先…………………………………4 拨开迷团修正道…………………………………4 本性即是一金丹…...

修真通鉴简体
1 修真通鉴 太上道祖 降 台北协德宫 恭印 目 录 太上道祖 序…………………………………… 2 南海古佛 序…………………………………… 2 本师释迦牟尼佛 序…………………………… 2 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 序……………………… 3 本宫主席协天大帝 序………………………… 3 道本无形化有情…………………………………3 清净戒行入道门…………………………………3 修真润性戒当先…………………………………4 拨开迷团修正道…………………………………4 本性即是一金丹…………………………………6 无明常举袭道心…………………………………6 清者不浊静观天…………………………………7 人本好清欲常牵…………………………………7 贪似杯满犹注水…………………………………8 身本丹炉心是神…………………………………9 心障事理碍修行…………………………………9 心灯点燃照九幽…………………………………10 心灭诸境是神仙…………………………………11 儒养浩然德无亏…………………………………11 动者无妄静者安…………………………………12 恃才凌物德行亏…………………………………12 安身立命炼性丹…………………………………13 心本无心欲所牵…………………………………13 道化天地演阴阳…………………………………14 皈依心性见本尊…………………………………15 四大假合终虚幻…………………………………15 病由心生染诸根…………………………………16 立志证真心出离…………………………………16 道本无为心是田…………………………………17 知非入忏抱道行…………………………………18 闲云野鹤叩禅关…………………………………18 五戒敬持摄诸根…………………………………19 先天古河图………………………………………20 先天古洛书 阴阳错乱、综整…………………20 2 嗔念一萌障六根…………………………………21 上善若水心似渊…………………………………21 明心复性转乾坤…………………………………21 肇因承果万般缠…………………………………22 怨起藏识离道远…………………………………22 玉清元始天尊 跋 ………………………………23 太上道祖 降 序 夫,人秉天地阴阳五行之气而生身,身中即有此阴阳五行之气与阴阳五行之德;气属命,德 属性;故性命乃天地阴阳五行之气而成。修性命离天地阴阳五行之道,无别术矣! 道本无形而俱万般,德本无心而滋润心性;斯如言:『道以载德,德以植道』。道为体, 德为用。今之修众,错把体用混淆,致执识难悟心性本末,未知灵用,故自障心性。 盖,心者,本塞天地之精华,应无穷万物之妙用;心可善可邪,可圣可贤;万般皆由此 心而生,亦由此心而灭;故心生万法,即此体用之别。 性者,寂然真空、不生不灭、真常不变,本无极所投。无极者,观之无端,贯三界、十 方、无始无终,此为性之本源;果若未明心性体用,一生中任修行不辍,亦难有成就。故当 体『道』之精微而冲和自运;明『德』无为而天心自现,此即源头;不识本心本性,道外觅 德寻道,离道远矣。 今以此作引序,望天下各宗脉教派能知之、悟之、行之、证之,爰以此序。 南海古佛 降 序 佛家所云:『空其相而去执识』,虽言空却不顽空;在空中妙有中,证其实相,此为真空 妙有。因不执空,故空而不空,生其妙有。此亦儒家所云:『中道』;道家之『清静无为』。 佛家之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此即本来面目。然今之佛子,心识开演诸境,盘 据本心离性自远。 修行在于聚『一』理而应万事,此即理心。理之所发,当合于意念之中和;因意之所发, 心动即役身而行,心意即念头。 果若在修行中,未契理而修,难保心念藏私而未知,此即生灭心;此日久成陋习,亦是 业因之始。如此牵缠如网,愈沉愈下,愈理愈乱,终究自障道途,故修行不可放逸即此理。 所以当时时内观,见闻一切不起爱憎,不生染着即观自在。莫谓小事不在乎,此小事即 阻道败德之利剑,可斩慧根之佛苗。法无高低,平等是法,一切惟心。 修行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俱足慈悲涵量,能转六尘即同如来,如此身心清静必能成 就菩提大业,此序。 本师释迦牟尼佛 到 序 今降北邑协德宫为修真通鉴作序。 夫,空门之教,导以去执弃相;道行,则导乎清净无为。生死之门,在于一念觉悟;成 仙证佛,在于三心皆了。贪、嗔、痴、爱为障佛性之根,戒律梵行,为守护之门。 无心不见境,无境不成心,缘起性空;自觉、觉他、觉满,以实相真心为根本,即见真 如心;此心离一切名相,诸法皆空。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修道习佛皆当以心性下手,方有探如来宝地之机。西天不远 3 当下可悟,静土在前,去欲可蹴。 今修佛习道者众,然成道者稀;就因未知根本,图外相之修。当知念为动荡之因,止有 缚动之力;心乃业之门,业托心念起,舍 心方入修行路。离相寂灭,无生灭,一心既无,随处解脱;灵光源源不涉尘,法性如如无疑 惑,不二境界可参。 故道理满天,执理不化;事理未明,身口难合一;三业弗净,道从何修乎? 望诸佛子能知本末,方能入真修之域;亦不负道祖慈悲,着此书也。今降坛为此写序, 望诸佛子知而修之。 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 降 序 夫,天下溺,援之以道;道乃宇宙真理,在人身即良知本性。 性本善,习相远者,此言天命之性也。 性相近,言气质之性也。 天命之性论其本源,气质之性论其本受。 天命之性无不善,气质之性有不善。 盖,性本至静,有感而动,役身于行。然,性本至善;心有善与不善;身本污浊。此性、 心、身尚未圆融一体前,皆引善、恶两端之混淆也。性,此虽各秉天而集,然性本至善,若 守之未移,心妄动身妄行,难矣! 盖,儒之精神与学理:上循天理下合人道。其所学先明明德而修亲民,后知止于至善之境。 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克己复礼为内圣之体;内圣溢于体,则内圣之功立矣。 由此身推用,谦下克己,率身教之先,自家齐;一国之集如千万家之集,诸众家齐则国 治;天下太平不求而至,此为外王之用。 如此由内而外,体用兼备;而体用之道惟心,内圣外王之道足矣! 大同世界真义:愿人人率性成圣,当下即是。 本宫主席协天大帝 登台 序 盖,道本虚而至实,至无而至有;有体有用,有本有末,故道法自然。 人落后天以性流为情,以情流为欲;如此下坠,难近先天来。故必寡欲顺情,摄情归了 性;以真空观道之神妙,以妙有观道微徼。 道之体用即性命之演易:惟修学之门─以上善之行近于道;以上德无为合于道;弃绝世 俗名象,岂有分别计较? 以虚其心包容,舍己从人,立慈悲之基;以无我无私,涵养天地浩然正气,为实其腹之 体;虚心无为,非欲于道,则道自归之。 谦谦君子,处无为之事,自然恭己而治;行不言之教,自然过化存神。静涵万象,虚静 至极,则道居而慧生。 古之道即今之道,道无古今;果能执古之道,便能用于今之万有,如此返求诸根即道, 以此作序。 太上道祖 降 道本无形化有情 德由心生性最灵 天地造化传正 4 尊道实证心性明 圣示:一炁幻化,鸿蒙分判;所以无极生太极,太极判分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八卦变化 而生森罗万物。 天以气生万物,气以升降分阴阳;升则向暖,降则寒。初升而温则为春,升极而热则为 夏;初降而凉则为秋,降极而寒则为冬;春、夏、秋、冬,为四季。 地以土载万物,以南北分阴阳;南方多暖,北方多寒。寒则属水,热则属火;温则属木, 凉则属金;而四季间之气则属土。 天地之间万物虽多,不出动植两类;动植虽多,不外五行;五行之运不离阴阳。阴阳本 太极,太极本于无极;无极之理,本无形象;无形则无名,故云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所以万有含灵,皆秉其天地正炁,而各演其道;日月分明,星辰分布,阴阳合和,生灭 之道。自此而始,万物生生不息,各尽其职,此即谓之『无常』。今世人欲修大道,当了解 生灭无常之理,与道之幻化,方有所依止,次第而循,契入归真之路。 一者无极真理,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圣。儒曰:惟精惟一。释曰:万法 归一。道曰:抱元守一。 盖,天本清静,生养万物,却不执有;地载污秽,却包容无言;人立三才,当法天地之 无为包容。 性天心地,清净无染,清静之功: 非礼勿视则眼清净,非礼勿听则耳清静,非礼勿言则口清静,非礼勿动则心清静矣。 一切身口意皆涤虑,如此助心性清明,方能凝神;凝神后心清,心清性定;不着万相, 心中常虚,性天圆明。一呼一吸皆融于大道,存神养性;身中太古真仙自然醒,如此生死之 道得焉。 太上道祖 降 清净戒行入道门 堪破假合灵苗生 无为之为诚自在 炼心不动复性根 圣示:人之无奈,因投尘世,受五形所拘;自出生到年老,皆带其善恶之业,顺应过程与果 报之偿。虽无奈,亦无法违之;故世人常言,听天由命顺其自然,此即凡夫也。如此听天由 命,无法参透生命真相,了解无常演化。生生世世沉沦受苦,岂不怜哉? 今修行即是夺天地造化;不向命运低头,接受过去所造之业,诚心忏悔外,并积极修心 养性,不再造业。时时问心修行,并把握时光与照顾念头之发。在修行中,循以次第,由人 道修入世之圆满,进而修出世:明善复初,复性归根之门,此方称究竟之修。 盖,人入尘世已久,惰性深沉;在修行上,若无固定规范其放逸之凡心,难以恒持于道。 故,戒为规范心性,入清静之法,从心的净化达行为之清静。 静,即归根之意;欲,即心中对境之感受产生分别,产生烦恼之原;故谓静,即是将感 受当成一股气之作用,莫让其演变成情绪,产生行为而离开中道。 戒守,可由每日固定经咒之修,摄其散漫之心。从念念不离心,至印顺于言行,清净身、 口、意;再守五常之戒,守其不漏,以此渐摄身口意。日久不戒自戒,此时心中无戒,合天 地之心;举手投足皆是道,言满天下无口过也。故修道切莫将心外放,而行有为外道;世间 一切皆是因缘聚合,不必执此因缘假相而不可自拔。世人因对事物之喜好而产生执着,此执 5 着即烦恼苦源。 修行在于身、口、意之未发,与发后如何掌控?六根触境如何对待?观苦时自能掌握根 源:道本自然,虚心实行;每日洗心、每日重生、每日法喜、每日放下一事,如此而已。莫 入有为外道而自毁太古灵苗,诚此行之,天心自现也。 再诗:清静本心灵台净 心思外放多伤神 抱元守一无为行 真修实炼拔苦情 道德天尊 降 修真润性戒当先 定静寂然息诸缘 慧如晓日腾云起 入理契心习圣贤 圣示:夫,无戒不言修;戒守,能摄一切恶。盖,因世众转落尘世已久,业识遮掩,故在修 行上易受外缘牵引,无法自主。忽善忽恶,此皆须由戒规范,强行制心之法。 然戒之行有二:一为有相之戒,二为无相之戒。 有相之戒,即以仁、义、礼、智、信,对治杀、盗、淫、妄、酒。由此对制行为,与心 渐归清静;由戒行中,止恶扬善;以戒规其放荡之心,收束回光,渐入定静之门。定者,出 俗之极地,致道之初基。心若死灰无感无求,寂泊之至;无心于定,而无所不定;定静之学, 本由戒行之圆,方能入定静也。 定静持恒之要:在于遇境不染,心如如不动;虽逢顺逆皆观为假相,境过影亡,不着诸 相,定静方有其功。 心为道之器宇,虚静至极,则道居而慧生,依止入慧。 慧者知也,仁也;无分别你我相,亦是执破方可见此慧;故由定入慧,须扫除遮盖灵台 之诸执诸相,方可见慧日之生。 无相之戒,为知其本末,悟先天本性;以清静不着万物之心面对,事来应事,事过不着。 因此心知本末,故不必以『相之戒』来规范其心;一切举手投足中,皆能知止于善处,亦即 心中无戒却处处戒。心怀太虚,色空不二,如如不动,此为无相戒,即所谓心戒也。 然,今之俗众当以有相之戒入修,方能渐进无相之境,否则难有成就之机。因今之众, 不比古时修道之士,心较朴实易契天心;望修子知之。 太上道祖 降 拨开迷团修正道 我见无知似把刀 净化心性诚万物 放下执识品自高 圣示:修行之要:当导以敬信,使心不狂惑;次则断其缘业,进而收心,再将心中所有知见 当澈底弃除。因个人知见,藏有个己环境,及人、事、物所有感触之思惟;此思惟含藏喜恶 对待之执心,故修行必要先除知见即此理。 知见即我见,在修行若要在将来有所成就,必须在生时净化意识,意识净化多寡,即是 决定往生后之定位。故行者当要时时转念方能转境,转境才能超越,超越才有所成就。心灵 要能够超越,非是布施多寡;更非在道理上钻研讲得妙不妙,而是在生命中有否反求诸己, 寻回内在清静自性。修行要常持欢喜心,眼观任何事物皆欢喜心。果若所见之人、事、物, 皆不平、不满、怨恨、嫉妒,如凡夫俗子;如此所见到外在不圆满,亦是反射出心性中之不 6 圆满。 修行以诚为道之阶,万事万物自然进退有据;此进退出于自发性行为称为自性之为;依 此心按部就班,深入经藏,不求多只求解悟,细悟澈理,自然化心入悟而知本然。 修行本从学习作人,方能入天地合和之修;本不立,道何以生?初入道学,可以《清净 经》为佐智之经典,次第再以《道德经》为澈悟之道门。此两部经若能行持奉为归真宝鉴, 成道有路。 然,前所言心中执见、执识皆弃,才有入道之机,否则难入大乘之修。 再诗曰: 道本无为空心归,德可植道尽心为 为而不为本无为,空而不空心性归 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本书之着,以简白词语俾让众生明了;然,词虽白却意中含真,望有心者当字字入心, 方有所体,如此对习道帮助良多。 太上道祖驾前炼丹童子 降 本性即是一金丹 真修实炼成一团 水火齐济调中和 放下炼丹心性宽 圣示:性者,元始真如,一灵烔炯;命者,先天至精,一炁氤氲;有命便有性,有性便有命, 性命原不可分。在天谓命,在人谓性;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 性之造化系乎心,见解知识出于心;心之思、虑、念、想,则役性也。命之造化系乎身, 举动应酬则出于身哉,语默视听,身累命也。 性受心役则有去来。有去来不能尽性。 命有身累则有生死,有生死不能至命。然,性有气质之性、有天赋之性; 命有分定之命、有形象之命。修行者,修天赋之性,克气质之性。 心之与性,原不可分。但以人之认知,其主宰谓之心;殊不知以本心生生不息之理而言, 谓之性;悟其性而后知其心,尽其心而后知其性,故必先知存心养性,然后方能尽心知性。 古今无二道,圣凡皆一心,教虽有万教,但正信正念之教,行之则一。所谓道者,一也; 此道乃天地自然之真机。 以性修命:修性理,此理具在性中,故理即性也,性即理也。故理一而气二:气有阴阳, 理无二致,故理明而性在。言能穷理,即能尽心,则命在其中,是以修性即修命。 由此故知性为一身主宰,命则一身之运用;性是命之根,命是性之蒂;性命之学必悟道 德,未知道德则不知性命。有理方有炁,若无理犹树无根何能向荣;而人之修道必了命,以 至于了性;若无命如灯火之无油,如此心性未见,命亦空存。 故,心化于空,自得静;性无着情,灵得明; 虚其心,则神见;静其念,则炁融也。 太上道祖 降 无明常举袭道心 定静戒行清静灵 克己复礼外行诚 复性归根内藏真 圣示:心者神也,内藏于心谓道心;散于外曰:人心、血心。 7 道心者,沈稳内敛,动静不出乎理,故曰理心。此心本无心,无心之心,行无为之为; 不着无为,自然天性,亦称天心。 人心、血心者,随其喜怒哀乐之发,未知中节,为欲而趋两端,随喜好偏攻,入恶道而 未止,此心亦谓魔心。 修道之法,当从此认知:身心不清静,岂能见本性。神气莫知收回,焉能通乎原灵。定 静之功,非穷理无以得悟;玄功秘奥,非静坐难以明。 心本一心,因欲而散万心,此心返视收摄六根,息诸缘;即儒家所云:内藏于真,谓之 忠;行于外谓之恕。亦由行于外之定力,契入克己复礼之修持,涵藏于内则复性归根。智慧 本存内心深处,亦存于生活当中,因受外界吸引故无法发现。 性理心法,经卷启悟,将其融入生活中起而行,而自掌理路,谓之克己复礼。复性归根 当从玄功中亲自体证点滴,返归本来。故修行以儒道双修,由内而外,克己复礼知天理,复 性归根回无极也。 太上道祖 降 清者不浊静观天 忏似法水涤尘缘 三业静净内德培 谦卑无为外功行 圣示:法由心生,法由心灭。修行当有正确认知:一切有形有相及行为言语造作,皆由心识 所生,此即生灭幻化之过程。然,如何在过程中掌握并主导正确修行之径,方不致徒劳无功? 既知一切皆由心识所化,自然要于源头加以掌控排解。 盖因人堕尘世已久,习性难化;果若强制归正,不但不自然,且未能真正除其根源。故 当由忏悔入门,由忏悔中置心中一明镜,虚其心而实其腹;此镜常照,将污漏渐淡,自然似 儒所云:『一日三省吾身』,净化身口意以达清净。 故修行果若未知忏悔其造作,心识自然难明。如此在修行上自造阻碍,无明常生,难有 成道之缘。 望世众知:若未知忏悔洗心,谦卑难生;谦卑本是内德之资,内德难培,道何以生。由 忏悔过去之作与现世之为,以谦卑心行忏;自然心似法水,洗其污也,由此渐明,清静自然 产生。 清者,心不浊;静者,虑无杂。此清静在心识中并无清静两字。此清静本道之体用,人 身本俱足;因累劫所覆,故未知此身本俱,不必外求。欲觅清静自无清静,清静从身口意之 发,加以疏导正确认知,方有其功。 修行人,将思惟活动调整至顺乎自然,不强行作做;身心活动形成一种崭新状态,谓之 清静。修行若心不安,则如海上孤舟;心要安,则须学习逆境当前,以智能来回光返照,可 作了债报恩之思。如此逆来顺受,修因缘观,自无顺逆,如此何用安心?此心本无,安何处? 故道法自然,在修行中,由根本认知,再改其不正思惟造作;如此不失自然之道,亦无 强制改过,一切由心自然接受。未知清静,处处清静,方是解决根本之道。 太上道祖 降 人本好清欲常牵 性本虚灵不动天 元神皎洁妙含真 识神当权役六根 圣示:人禀父精母血而成形,理天之性待十月瓜熟蒂落,而入居至善玄关,此灵亦称无极之 8 理。在儒曰:灵性;在道曰:谷神;在释曰:佛性;此名不同而理一也。 待落地后,太极之气趁呼吸中而入体,着于六根: 人本好清欲常牵 入眼根辨五色,称眼识;眼有视神经。 入耳根听五音,称耳识;耳有听神经。 入鼻根分香臭,谓鼻识;鼻有嗅神经。 入舌根知五味,称舌识;舌有味神经。 入身知寒暑,知一切感受,谓身识;身有触感神经。 入意根则主六根之主帅而行,谓意识,此即『识神』;意有脑神经。 然,身识因此太极之气,入五脏六腑起知觉,知寒暑;入筋脉,知其酸痛;故身识为人 身中,直接触感反应之识根。 此身为后天造业之工具,故欲修其身,必正其心;欲正其心,必先诚其意。诚意正心为 修行要素,此心为身之主,意则心之用。意动即心之所发,心意发动身即行之;由此故知一 切言语争动,全凭心意为主。所以修行在于身口意之未发,与发后如何 掌握六根触境?如何对待而不受罣碍?并学习想法与内心感受,莫混淆不清。在学习中,超 越人心而进入道心;从中了解六根即六识之煤介,因六根触尘,而生分别与记忆成六识,故 善恶皆出于六识之主使。然,造成善恶行为之事实,却由于六根之造化,如此流转生死轮回 之中,无始劫以来,一切罪业皆由六根所造。 故修行即是要元神主事,寓理不二;守其至善之门,事来应事,事去无着;心归无形, 灵性自主自在。堪破一切有形造化,让心保持清静,莫让识神为非作歹,而败其德行,扰本 来无染之性灵,使根尘清静。 由此可知修元神可回归本源,放纵识神将造罪沉沦。修道即是斩六根灭六识,修元神清 静回归无极理域也。 太上道祖 降 贪似杯满犹注水 嗔似火烧出焦味 痴本昧理失慧智 三毒染着难回归 圣示:生老病死外相,眼观即知;心中贪、嗔、痴三毒,却无法从外相观之。然,三毒之染 在于世人对境起迷,着四大假合,未知醒觉瞭悟,致沉沦难超;一切灾难根源皆由三毒所引。 贪者:迷惑也;生死根本,在于对贪爱之不知足。良田万顷,所食几何?木床一张, 夜 卧八尺已够;钱财用于利人扶弱即是德,用于花天酒地造业由也。然,世人总似蚊蝇逐臭而 未停,贪欲似洪水一泻千里难回。 嗔者:怨恨不满。眼观诸相心起占有,此为烦恼之原,亦为扰心之根。无明之火常举, 经 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因对他人之见与己未同,或心求外物不遂己意而生气,此 即嗔火。若执己知见必定嗔火常烧,一事无成。亦是无明蔽智之源, 火可燎原。 痴者:愚痴非无知识,而是知识病了,障碍了真正智慧。智慧不生,对真理永难了解; 不辨真邪,未知真理无智慧。因前贪嗔炽燃,而障慧智之源,致离道远矣。 此三毒即是轮回之根,故有心入修者,当要以戒德对治贪。戒者,解也;道法自然,所 谓戒,非是以强制规范约束其行为称『戒』。戒之意:即是解其本性俱藏自性能力,依经典 以明白事理,而所行之道德行为谓之『戒』。 故戒从修行学习,而开发潜藏之本性;让其自然之自性行为显现,为真正心性之戒;此 9 戒本无,因众生迷惑故有此戒。 定者:心不散乱,涤虑净意,专注于一境。定从戒入,众生当知烦则伤心,烦为欲望之 助苗。故『定』有二种方式:一则从性理心法,契入仙佛修真成仙佛之法要,依止而循,除 身外之执相不着六根,六识自是灭矣。 另一修定之法,从玄功而入,如同佛家所云:『禅定』,亦是静虑入真之径。 然众生当知,禅本自性不落言说,此定即本性之原有品质,此亦是性命双修之必要基路。总 归定以消极而言,可抑制执欲之奔放,积极而言,即是展开生活之另一天 地。 慧者:因戒入定而开发出原本浩瀚佛智性海,绵绵不断之先天智慧。此智慧非世俗博学 多闻之有漏智慧,而是圆融无碍之先天智慧。此智慧能照被一切客尘烦恼,显露真如本性, 行、住、坐、卧皆不离中道;亦即儒家所云: 『仰不愧天,俯不怍地』,此即浩然正气也。亦是道家所云:『三清境界』。 总归修行之要:当以改变不正思惟入归真复性,找寻原本未生无染之真我,为究竟解脱 大道。入慧则心灵解放,致此阶段,表现于外之行为与流露自是脱俗不凡。 太上道祖 降 身本丹炉心是神 大道无为但率真 上德不德是有德 道德冲和养性根 圣示:道为万物万灵之本,德为成物之功;道为体,德为用;道贵无名,德重无为;道言有 无,德言上下;此道德之辨也。上古圣人,德与道合一与物同体,使人物各遂其生与长,德 被群生,而心无己德之存,故云上德。 上德者,若无德是以有德。下德者,指中古以下君子而言。未知有道但知有德,德出于 有心,故心不能忘,且行有责报之念,故云下德。上德之所以有德者,德出无为,功成事遂, 而无恃为之心,故云『无为』。 下德之所以无德者,因德出有心;且有恃为之心,故云『有为』。 故德有真伪,道则无真伪,道德之辨淳薄就此。故修道当以诚而入,以柔为进,以信为本, 方能磨淬心志不退,成就己身慧命。 因明德者安于所止,静涵万象,随境皆安,此为虑之功;此虑亦是觉,随事能觉;随觉 能悟,随悟能灵;复其先天之本体合于大道。 今以上德之无为为本,修下德有为之末;让有心行道者改其思惟,契入上德无为之修; 并了解『德』为心之体,亦是由行为表现出来之人格,故知道德方是主人,本末勿失。 如此修行自然入『清静』之境;常处清静则在修行中,不因神紊而耗神,不因遐思而耗 元,不因气燥而乱气。以无欲为基,以知足为方,则渐入清静。 因为清静则不为无用之为,顺乎自然,故称无为。 学习无为则使心淡泊,不凭主观行事;养怡然心性,消除世间之竞逐之心,磨练无明火 性;面对诸境时,无明燥气无名可生,故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也。 太上道祖 降 心障事理碍修行 宽心寡思自清明 忏中返照知理路 戒心悟性归三清 10 圣示:心躁则动妄,心荡则视浮,心忽则貌情,心傲则凌物,此皆因心念之起而行诸于外。 凡人有所思之,妄念莫不随之而生,所谓妄念即是贪求。 盖,妄念皆是『非实际』;超越目前境遇,而入于不着边际之自我意识。故在修行上即 产生障碍,此障碍即是躁心,此躁心则会引动一刻不止之妄心,如种子埋土,随时萌芽。 心忽与心荡之别:在于心忽者,懒散不尊重他人;而心荡即所谓心不在焉,此两种皆为 自卑产生忌妒心。 心傲者必色矜,致喜好凌人;此种为满足自己成就,忽视他人;如此难以辨本末,执端 而行,此为执事相,只观表面无法入真正实相。因执事相,故起好恶之心而起分别,一起分 别自然烦恼接踵而来,此在修行上称为事障,又称见惑;未明白道理之愚痴,未澈万物变化 之法则。 另一种未识真理之微奥,执理不化;虽明白道理,取其表而忽其理之真义;不明白诸相 变化之道理,此称理障。故事障、理障,此皆为阻道之石。 修真之士,当以客观包容之心,面对事物方有观其真相之机。所谓相:是境与心的关系。 在佛家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意指『心不异境,境不异心,心 即是境,境即是心,一切皆是相』。 相因众生感受其吸引力;若不着其境,何来相? 修行即是修其相,修心亦是修其相,修境也是修其相,故修行当了解本性是一切现象之 本体,每一事情之始末,知其理则虚心无着;以理契道,理即道。其动沉着,不勉而中;不 思而得,不假外求;心神领会,清静梵行,方能澈理而不执;反之,此事理之障,无形中深 植于心而未察,只观表相未入实相,偏差未知,障碍多矣!修者当慎之,戒之! 太上道祖 降 心灯点燃照九幽 性似明镜法道修 愿如晓日腾云起 初心不易净土游 圣示: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之要,立愿为先。立愿为茫然心定方向,行愿则迈开步伐 向道而行。愿即本份,主要从性理与良知上深入行修,恢复自有之无染本性。 愿力亦称初心、直心;修行当把持初心,才能修正调伏 心中之邪曲妄想。初心即是内心之动力,能让修行者勇猛精进,加强道志不退,方能明 理悟性,法道而修。愿力亦是由心地发出愿望,由身口意履行愿望,所产生之一股强大无形 力量称愿力。 盖大道者,静极而生动,动极而后静,理之必然。静者,静其性也;性能虚静,尘念不 生则真机自动。动者,非心动乃是元之动;炁机既发动,则当以静应之。一动一静不失机缄, 能识此心则性体当明。 然,习道路途中,因各人之因缘果报,而有所不同,导致阻碍深重;或因享福报而渐退 初心;或因受逆境之阻碍失去道志,此现象在凡尘道场,被考倒者众矣! 修道者,当要识透浮生不实、幻境无常;要脱轮回蚤修至道,必远离污染扫尽尘埃;涤 荡心胸、洁涓志虑;消磨结习,而俗念如灰;淘汰欲身,而妄根截断。诸缘顿息,俱从戒定 中步步行来,万虑归安,悉自智慧里了悟。 故修道,当要把持初心不退;了解无常幻化,发心精进立愿出离,方能遇境无扰。然要 保初心,必要有依止目标,方能直行,是故『愿』为动力之基。 昔时,修道者必先立愿,方始其修行之路;无愿不言修,因无愿即无目标动力,亦如海 上孤帆随波而流,终究无法回归彼岸。 11 太上道祖 降 心灭诸境是神仙 境惑本心身倒颠 心随境安性自在 清净无染扫尘缘 圣示:心本无尘,因欲染心。心为一切之根本,世间一切烦恼苦集,皆因心动而入痛苦深渊。 心动因对境起惑,将境相视为实有,产生占有之心,故烦恼诸苦随身,难以安然自在。惑因 贪而起,贪乃业之门,亦是攀缘户。 修者当知人各有因缘,莫不安于自己因缘,而向外追求此亦是烦恼之源。是故,修行当 断有为俗事之缘;弃事则形不劳,无为则心自安,此为断缘之法。 心为一身之主,百神之帅;断缘则静,静则生慧,妄动成昏;所以学道之初,当以安坐 收心离境,住无所有;因住无所有,自然不着一物;不着一物则无贪,故无惑、无烦恼。修 道并非修无事,而是在境中随境而安;苦中来,苦中过,与境合为一体,自然水火不焚,安 然自在。然今之修道者对此观念认知偏颇错用。 由此可解,烦恼之根皆因心中攀缘而生惑,将境相之投影,而心识显现当真,乱本性。 修行必要了悟,方不作茧自缚,认理归真自不混淆。刕 太上道祖 降 儒养浩然德无亏 道修无为长灵慧 释传慈悲无你我 万宗一理德为贵 圣示:灵性良知以德为贵,万教宗脉,所传皆不离心性本源之法。然,根源非德难以入也。 儒曰:浩然传世。以『善』养浩然正气,充塞天地间;此浩然之气直养无亏,动天地、 泣鬼神。若于人身而言,此正气的体现就是德行。是故,养气即在养心,培养心中之正气。 而此正气必以仁义之道为基本,即是人人本具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心,即仁义 礼智、敬慈和真诚之心,此德行需要时间培养,并加以启发,此即养气的根本。圣人教以知 止而后定,由开发灵性潜藏良知良能,止于至善,而合于天地之心,此谓修道进德。 道曰:清静。道本清静无为,天至清,地至静。道之修行,以宇宙真理为解脱目标。既 曰清静,即是无任何有无之相;此相分内外:内相由心识所集而生;外相由五 官所触感而受之。故在道而云,此皆幻相,因人心受欲而扰神,故未能清静无为,无法明明 德。故道导以修德、去相、玄功,以返本复道也。 释曰:慈悲。慈悲非是宽恕包容变成了姑息纵容的意思,如此是曲解了慈悲的涵意。不 当之慈悲,反而变成痛苦的渊薮、烦恼的来源。慈悲是净化与升华的爱,是大仁大义,大忠 大勇,无私而充满智慧济世观念,是不求回报的布施奉献,是以圆满对方的一种愿心。因此 智慧、愿力、布施,就是慈悲的原则。亦是儒家大同世界另一诠释,故亦称中道。以慈悲显 现佛心佛性,入于佛之波罗蜜,故以此佛心佛性,显其大悲而慧智无碍,此谓慈悲无我;进 德而回西方也。盖各教圣人所传之名虽异,然理则贯一,皆以修德养德开启灵慧合于道,果 若以此传世道脉不辍,斯人在矣。 诗曰: 心中无私性如来。浩然正气住灵台。 内相外相皆非相。一心行去无尘埃。 12 杂思泉涌皆妄念。念中无念为真念。 念住道体心无我。我本躯壳何挂碍。 慈悲慈悲心慈悲。放下放下自无为。 为所欲为皆中道。道住真心性无亏。 言简行难,只有四字,『清静无为』而已。 太上道祖 降 动者无妄静者安 动静之中心性参 动而不摇凝法身 静而入寂性是丹 圣示:一阴一阳之谓道,道者为至善源头也。人之性出于道,故称 天地人三才。在一切造化中,因阴阳之变化,而衍生一切含 灵诸有形之物。阴阳即动静,阴中含阳,阳中寓阴;动极生 静,静极生动,此造化原本自然之为。 然,世人因入尘世,执于此演化,而生出种种执相,迷假成真,故儒家曰:『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人心惟危,因凡人感于物而情动,七情由此而生;情则为气之所禀,物欲所拘,则不据 于安。喜怒哀乐属乎气,人心交感而动,易陷于恶,故曰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道心乃理之心。其动沉着,隐而静,静而不显,仁义理智自然流露。智属乎 理故曰道心,以理而动无迹可见故曰微。所隐而静,所行皆出乎理,静而无妄 动,故称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所谓精者:在修行中将理俱于心中,欲其精而不为所杂;专精而修,自是澈 入空『中』妙有。此中所言源自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人由心中细辨,时时精纯而察,不为所杂;孰为道,推之至精;择之事,于 人心之中。此心之发,纯一不杂,一者真理也。信守于内曰允执,形于外中而 不偏故曰厥中。 修道当知阴阳造化,本是无常之演,映于人身。阳即是赤诚之心,阴即是晦暗之心;动 即妄心,静即道心;个中道理本明。 修者,当去阴存阳,复于本性之真。盖修真要诀,不被无常造化所引,静观无常演化而 不入演化;顺者成人,逆者成仙,此意谓夺天地造化也。 太上道祖 降 恃才凌物德行亏 德化心性自无为 寡才德全犹有路 才德兼备净土回 圣示:德是自然之行为;在无求无虑下,所造作出之品德行为,谓之德。修己身,德乃真; 此『德』能化心性之返照,能去恶就善,致无善无恶之自性能力行为。故修道当修德,无德 则无道。然,今之世人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未知,才若缺德, 终必败坏无疑;有才不足傲,有德方可贵。 有德者,是非不能扰真心;故为人当要有品德,就如作事要有品质。德之修从对人少一 点侵犯,多一点爱护,则德日隆;以淡泊为师,自然可以养德;以恕己之心恕人,必然进德; 13 贫以无求为德,富以能施为德;能助人修德,而不求报偿,更能圆满自己德行。 有德,才不足,可以德补之;有才无德,自是难持久矣。故修道勿论有才与否,德为修 道之本。此本若立,德行无亏,自可补其才之不足也。故曰:有德无才道亦成,有才无德失 道根。望有心于道上者,当知此理,方能于道上坦途无阻。 然,德为心之体,才为心之用;此体用若缺,于事则颠倒失序。德又似一屋之主,若此 屋无主,则奴仆作怪,终究乱也。故有才必养德,莫恃才而暴,缺德而败;故才德兼备则修 行有路。 太上道德天尊 降 安身立命炼性丹 寂无所寂透泥丸 道心为体德为用 三魂合一炼纯阳 圣示:人秉天而来,身中阴阳各赋;天为大周天,人为小周天;道以阴阳演化万物,人当以 修炼阴阳,而回究竟源处。盖,人投世间本带业而来,除肉体为一生命外,身中另有一生命 称为灵性。此灵性不生不灭,依各人所造,依止当处,亦称三魂七魄。三魂者属清,亦属阳, 故称阳神、元神;七魄者属浊,其性属阴,故称阴神,亦称识神。 阳神,禀天地之性,亦称元神;此神无识无知,但能主造化,成仙作佛皆由此元神。此 神不生不灭,不因肉体亡而败坏,随其善恶殊途各当其责,轮回不已。 识神、阴神为世人出生时随其肉体而投胎,此亦称因果业识。此业识因缘成熟即受报, 再加上此生识神当权,以识神为真性,放纵七情六欲;待身亡后,每七天消一魄至七七四十 九日方消尽。 故在修行中,除阴存阳为重要功课。何谓除阴? 除阴即是除去妄心、恶心,以戒为依止,不让三毒显也。 存阳者,修炼心性,诚意正心,以德为师。 将五行─金、木、水、火、土,合于人身─心、肝、肺、脾、肾;从修炼中夺天地造化。 将三魂合一,守定祖窍,元神归位,夺天地之正气;吸日月精华,和光混俗,积功累德,如 此才能回归本体;故望世人了解天地造化之理,与生命体之真相。 肉体来自于地,精神来自于天;天即大自然,它有无上微妙不可思议造化能力;而人来 自于天,自然人也俱足此造化力。 故修道乃是修其法身而非色身,人之色身修与不修终将灭亡,当不必执着于色身。要明 白人之法身,乃虚灵不昧之先天灵性,亦是自身真主宰;法身永恒存在,随造之业转形易体。 修行即是要使法身超出六道轮回,与大道合一,明心见性,如此修炼回天,方不负此生降生 为人。 太上道祖 降 心本无心欲所牵 欲发中节性本颜 大道造化惟阴阳 祛除欲念诉一篇 圣示:盖,人轮回多世各承其业而活,在修行上若不解『欲』之变化,定难成就道业。所谓 欲念即是累劫所积之业识种子,于生生世世轮回中,加上现世诸境起分别,于爱恨执着中, 而生出之综合业识。 然,大道造化本无相对,只在自然中演化。故修道之士,对于碍道之欲当要有所认识, 14 方能在修行上无碍。 首要了解造化:既无对待,即表示欲之所发当要中节,非是除欲真空方是修道。欲念并 无法完全去除,然从学习知足中,可减少对外在之贪求;而在其造化中深自暸解,唯有不让 其攀缘,方不致造成烦恼诸苦,将欲之火种息之,届时才能找回未攀附外缘前之清静本心。 此亦是观空,入空而不空;在空中生其妙有,此妙有自知分判,无对立烦恼而扰心,从 观照中自然而修于大道。故欲不可怕,只在于修其对境观空。虽言观空,然此空非是寂静无 生;只是顺其造化中,不攀附任何造成烦恼之资而已。 修道非是一昧除欲,因欲非有火侯不能除;然,真能除乎?故观心中欲之所发,不让其 违背良知良能顺其造化,此谓自然之道,亦称修道也。 欲望本是心着外境,返射心中气血起伏,而造成对人、事、物之一种分别;此分别造成 喜恶而生出烦恼,此即因境而生出欲念,进而攀附原本无辜之心。 是故欲望本无,只因对境生迷,引身中气血之动,果若知此理,烦恼何住?分别何生? 自自然然而修也,天下本无事,何必『欲』扰之。 太上道祖 降 道化天地演阴阳 天下万有皆无常 顺其造化永轮转 脱出五行遍体香 圣示:道化天地,无极生太极。天地以乾坤相索,阴阳升降,化生万物,生死相续,此即无 常之演化。修行即是夺其造化,断其轮回。然,必要了解,道之特质以柔克刚,潜移默化, 从内心认同,胜过外在强制之服从。 太极本是阴阳相对,但也有共容性。此共容性重要是能调和,人性因贪欲、理性、感性之触 受,用智慧来协调,保持均衡状态,而达生生不息之运转。 检讨、反省、改过是进步契机;真诚悔过,诚心弥补缺失,可消一切愆尤,迈向更高层 次修行。在道家之修行,并不强制改变外在行为与造作。因如此以一般世俗之修,易陷入天 人交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是用自然之心,观察当下外在自然现象, 认识宇宙不变法则。从心中深切认知,自己之思惟与行为。原本不属于自己之负担,可以修 正放掉,而真诚面对问题,以智慧观照,自然会顺理成章解决问题。修行之目的从了解宇宙 大道,进而返照自身;将烦恼压力转为动力,从生活中慢慢增加能量。 所谓能量即是透过修行,提升思惟层次,突破观念上之执着,而逐步增长智慧所累积之 磁场能量。故修行当从澈悟经典,真修实炼,知行合一,而启发思惟观念之改善,不让外缘 攀附而束缚身心,造成烦恼;反将此烦恼化成动力,能量于无形中日日提升,所谓烦恼即菩 提是也。世人可从仙佛法相中,头部一圆形光圈,即是能量之累 积,亦称自性之光。是故,能量即是自性之光显现而已。然此能量之多寡,关系跳脱五行, 亦决定升降之定格。 能量弱者,投生畜道或低下虫蚊之类。能量强者,投生为人;其中又依其强弱,分别投 其富贵人家与贫穷之户。再强者,则投天道为神作仙,果若再加性命双修,则夺天地造化; 所谓逆者成仙,此仙则为大罗金仙。 修行即是提升能量为目标,以道为心,以德为师;真诚行道,至德养心,成就归路之终 点也。 15 太上老君 降 皈依心性见本尊 斋心离境合道真 湛然泰定意不着 虚合大道心无生 圣示:洗心曰斋,防非谓戒。斋戒者道之本源,法之津梁;故修真入道,斋戒为定要之件。 以斋为戒,以戒为行;以斋戒为行,淡泊为根;此为修行人应有之礼节及道德规范,亦是由 此净化意识,学习谦下而返照心性,与道源合一。 故修道者当有正信认知:斋戒若恒持,外可离杂尘不染垢,内可清五脏之气血妄动,此 为内外合一,清静身心;自然虚以致神,与大道合真。 然,斋戒以粗浅而言,净食为必要之持。净食者不与众生结怨,只食天地间清灵之物, 亦即世间所言持素。果若连此微小慈悲心都无,修真妄谈也。 然,真正斋戒曰心斋。心斋者,身口意所发皆净,此净后能静;净静方能定心性,不着 四非,无扰本心。 故在修持斋戒之法,首要摄心一处。面境时莫用耳听,用心听;因用耳听即着意,着意 即有得失;既有得失,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六神无主,趋欲偏攻难止。用心听,即因心 中有道,心听自辨真伪不落旁门。 然,最终之修乃用气去听;到此境界耳听作用早已停止,故神不惊,此时神气两者合一, 心亦不起作用矣。 因用心听,还着于心,故用气听;其意即─气本虚,虚合大道;虚返大道,心之知觉不 起作用,虽见境而心不动,则无名不生;寂然不动,心不为尘缚即解脱;此为真正斋戒之意。 广泛而言,修行人应有之礼节与规范谓之『戒』,今示以正道之心法,有心者得吾真传 也。 太上道德天尊 降 四大假合终虚幻 借假修真清静观 皈依三宝敬恒持 对境悟心影自亡 圣示:人本由精神与物质所组合;肉体既为地水火风四大假合,物质所组合终究幻灭,只在 时空长短之别。然,精神却不因此物质生命所拘,不因此物质之存亡而有无也。修行首要认 知此点,方能有正确思惟,既然知此理,当要借此假体,以修其精神之真髓以合道,而不沦 转于有形之凡间。然,人身三宝─精、气、神,若想保持平衡状态,而能时时凝聚于自性能 量之中,即须转化三业─身、口、意之造作。修真必要有认知外,当要皈依三业,方能入真 修大道之门。 皈依身:行之以诚,身不妄动,非礼不履,声色不迷,智之至矣;智即元精之见端,故 心平气和,礼之至矣;礼即元神,元神之见端也,故精神足矣。帍 皈依口:止语养气,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此中即是不言绮语,不落口过;当言则言, 不落对立;诚一不二,信之至矣;信即元气之见端,故静之则为五元,动之为五德;动静皆 以先天用事,故发而皆中节,谓之中和;中和即无欲,无欲则精神魂魄意,各安其位。 皈依意:意随即心役,故身、口,元精、元气既归原位,故守其意之所发,皈依心即是 守心之发,制念头之动。修行当守精气神,身能收音,莫收在心;眼会视色,勿视动意,寡 欲静神,存诚定气;坐则收敛一身,神灵静而性慧定;卧则放松万念,魂魄安而道气凝,外 念不入,则身口意三业难行。息息归根,则收视返听,忘照纯一不知有身,意息不昧,则外 16 息诸缘,止语养气,定口吐真言。倹以儒家而言:情欲未发之前守其中,发而中节谓之庸。 在道家而言:心本清静以破相入清静无染;未因境之清浊而生出分别;故心为一切万事 万物之主,心意即念头。 守中在修真而言为入门之学,在道家所倡:中而不中,未知中而行出中不执中,谓之清 静本心。 然,此心本无,故不执清静守中;无善恶分别、人我对待,自然而行,此即皈依意,亦 即皈依心。 再诗: 心意心意本无意。 意之所发皆非心。 心本无心生万心。 心中之心为真心。 今以此简述精、气、神,身、口、意之皈依,然此虽言身口意,但一切源头还是心起, 故以四句诗让有心者自悟自修也。 太上道德天尊 降 病由心生染诸根 贪嗔痴爱灵性沉 酒色财气蒙天慧 斩断灭绝心性真 圣示:病由心生,心本无性何来病焉?人之病,主因无法包容他人而造成心中压力,此即执 着之始;包容他人即释放压力去除执着之法。 盖,修道在乎悟,儒家在乎醒,释教在乎觉。三教心法不离心性之修,方能入解脱之岸 土也。 然,今之修众未悟其理,一昧外求;不求内省,如此心性未定,难以成就大乘之道。『贪 嗔痴爱』由无始以来,随众生长住不离,此内魔引酒色财气外魔,而轮转六道。修行者,果 若只在乎行功立德,却未知除其内外双魔,道难成矣!终究只享福报,福尽再坠,故修行首 要将内魔不生,外魔自灭。 酒者,非是断戒即可;当他人劝饮,身虽不动,然心起一意,虽未饮之,已由心饮也。 色者,身未动,心起念,虽未通,因心念起,意亦已通矣。 财者,知足安乐,够用即可;此本定数,然用之得宜,留德子孙;以财养道,德润自身。 反之不过三代,即有子孙挥霍败德。 气者,修道众当要:外以刚除其败德诸陋;内以柔涵养德性,莫为争一口气而遗憾终生。 故修行忌用血气与他人争是非对错,莫以气逞雄,当要内守真气,以聚德培浩然之气。 然,酒、色、财、气之解如何真正落实? 不在言说,在儒家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动。道家以清静养神,寂静内照。以儒之诚意, 自然定心;以道家之不争无为,返照灵根,为治其诸魔之根。故诚而意定,定而无生,无生 无为,心似空门;清静无为,由此而生。 以上皆为入道修持基本之要,离此弗言修道,盼今之修士,以此入道基本。除内外魔之 方法,当要入心,方有大乘之道。诚心悟之即可得,虽言得,然此本修道本分也。 太上道祖 降 立志证真心出离 随缘了业无对立 17 得失无虑心自然 解脱心性无所依 圣示:修道者若无立志出离世间心,难以解脱证真。今之凡世修行者,皆以心怀善念、持戒、 念经为修行之路;然若只如此,日后只证人天福报而已,此等修行即是未入解脱之修。 修行当要在心性上把握,以诚反躬自省,让贪、嗔、痴所发无所遁形。了解三毒之由来, 加以自然对治,如此随缘了旧业,不造新殃,非是心存善念持戒诵经,如此即能解脱,如此 只求人天福报而已。 人自无始以来,恶多善少,以持戒、持经咒为止恶之法虽正确,然若未除习性,一昧行 之难以解脱。故立志出离当要在此生修持中,不落对立,以性理入修、以静修定其心性,时 时知非,心性朗然,无藏丝毫杂欲,自然举首投足皆是道。 今之修者错用方法,故甚多持经念咒,静坐修身却烦恼一堆;此即未知标本,只修表层 未澈内理。故常怨:为何常存善念持戒念经,好事常行,却无感应即此理。此即无出离心, 故读诵经典亦难相应。 盖人之欲念时刻常举,若不细心反躬自照难察也。故在修行当要立志出离为修道立基。 心出离则淡泊名利,随遇而安,对一切并不强求,不因贫贱而忧虑,不因丰厚生活而欢愉。 如此将渐了解生命之追求非仅物质享受,重要是精神升华。 斯如其境,即不被个人之私欲缠扰,使心神不安;不因个人情绪波动而怨天尤人。面对 诸境能自己引导冷静,面对顺逆曲折人生,勇敢承受挫折与磨难,而保持心理平衡,让清净 智慧显然。此亦儒家所云:「明德者安于所止,静涵万象,随境皆安,虑之功也。」故修行中, 心志专一,目不邪视,目静则心静;口不妄言,口净则心静;耳不妄听,耳静心静;身不妄 动,身静则心静。德常在吾心,乐安其所止;心不退转,谓定也。 如此深有所悟:人之欲望丛生,因心感到欠缺所致,故有所追求;进而因境役心无法回
本文档为【修真通鉴简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1860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0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3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3-10
浏览量: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