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瑜伽师地论中数息观的道次第

瑜伽师地论中数息观的道次第

举报
开通vip

瑜伽师地论中数息观的道次第1/32法门寺佛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瑜伽师地论》中安般禅的道次第探究论文导师:贤空法师智禅老师班级:师资A组论文提交人:释果定2012年7月15日2/32目录前言..................................................................................................................................................3第一章安般禅概论......................

瑜伽师地论中数息观的道次第
1/32法门寺佛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瑜伽师地论》中安般禅的道次第探究论文导师:贤空法师智禅老师班级:师资A组论文提交人:释果定2012年7月15日2/32目录前言..................................................................................................................................................3第一章安般禅概论.........................................................................................................................4第一节历史源流.......................................................................................................................4第二节修行体系.......................................................................................................................6第二章解释安般禅.........................................................................................................................7第一节释安般禅名...................................................................................................................7第二节释息的种类...................................................................................................................8第三节息的生起因缘...............................................................................................................9第三章修习的殊胜.......................................................................................................................12第四章算数修习...........................................................................................................................13第一节依法辨.........................................................................................................................14一算数差别.............................................................................................................................14二修习差别.............................................................................................................................15第二节依人辨.........................................................................................................................16一安住息念.............................................................................................................................16二能勤加行.............................................................................................................................17第五章悟入诸蕴修习...................................................................................................................18第六章悟入缘起修习...................................................................................................................19第七章悟入圣谛修习...................................................................................................................20第一节悟入苦谛.....................................................................................................................20第二节悟入集谛.....................................................................................................................20第三节悟入灭谛.....................................................................................................................20第四节悟入道谛.....................................................................................................................20第八章十六胜行修习...................................................................................................................21第一节阐释十六胜行.............................................................................................................21第二节本论中十六胜行对照.................................................................................................26第三节十六特胜小结.............................................................................................................27第四节各经论十六特胜对照.................................................................................................28第九章总结论述...........................................................................................................................29参考文献.........................................................................................................................................31【内容提要】本文是一篇以《瑜伽师地论》中安般禅的修行道次第为对象、以修行为指归的探究论文。主要以《瑜伽师地论》为纲要,辅以其它经论,对《瑜伽师地论》中安般禅的道次第作阐释性整理比较研究。本文分九章,首先是前言,说明本文之研究目的、学界的研究概况、主要资料。第一章分别论述安般禅的历史源流和修行体系是从小乘发展成大乘修法。第二章解释安般禅的名义和息的种类,同时还研究指出了入出息生起的因缘是最初由无明造作成为业力、业力牵引得到一世命根、由命根产生身心、身心产生呼吸、呼吸对命根产生滋养和执持。第三章论述了修习安般禅的殊胜。第四章到第八章按照修行安般禅的先后顺序分别论述了《瑜伽师地论》中安般禅的道次第。第四章算数修习是修止,为后面的修观打基础。通过第五章悟入诸蕴修习、第六章悟入缘起修习、第七章悟入圣谛修习成就初果圣道,进一步通过第八章十六胜行修习成就阿罗汉直达涅盘。其中对各个修行步骤作了具体的阐释和论述,以及各经论对照研究。最后是总结论述《瑜伽师地论》中安般禅是一个非常完整的道次第系统。【关键词】瑜伽师地论安般禅道次第止观修行3/32前言中国汉语系佛教的现状是:普遍对修安般禅重视程度不够。多数人忙于事务,少数人研修教理;多数人随缘泛泛而学,少数人通达系统教理;多数人学而不修,或盲修而不学,少数人学以资修;多数人乐于谈玄说妙,少数人重视禅观实践。止观禅修是实践佛法的命脉,而禅观之中最基础的下手处就是二甘露门:一是数息观(即安般禅),二是不净观。正如《摩诃摩耶经·卷下》云:“佛涅盘后,,一千岁已,诸比丘等,闻不净观、阿那波那(即安般禅),瞋恚不欲。无量比丘,若一若两思维正受。”1同时修习安般禅具有很多重要意义,比如通过修数息观容易入定,通过悟入诸蕴修习、悟入缘起修习、悟入圣谛修习可以悟入并成就圣道,通过修十六特胜可以成就阿罗汉果直达涅盘;针对现代人来说,正确修习安般禅能够健身治病乃至延龄却老,会相应地发生身轻安及呼吸、脉搏、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乃至停息等生理变化,优化变革生理、精力超常,并有益智开慧、伏断烦恼、优化心理结构等心理效应。正如《摩诃止观》卷八云:若善修四三昧,调和得所,以道力故,必无众病。设小违返,冥力护持,自当销愈。,,但一心修三昧,众病消矣。2针对安般禅的研究现状在学界不是很多,尤其是对瑜伽师地论中安般禅的道次第作专题性研究几乎没有,所以为了达到提高更多人对修习止观安般禅的重视程度,为祈正法久住世间、自利利他,同时也为了给未修、正修、已修安般禅者提供一个系统的修行指导、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为了给没有时间精力研读瑜伽师地论及其相关经论中安般禅的道次第部分的人,阅读本文即可对瑜伽师地论中安般禅的道次第有一个简洁清晰的把握,故作此探究。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瑜伽师地论为纲要,辅以其它经论,对瑜伽师地论中安般禅的道次第作阐释性整理比较研究。与此研究有关的经论文献简述如下有:○1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大正藏第15册No.0602此经又称《大安般守意经》《安般守意经》《大安般经》《守意经》,是中土最初盛传的小乘禅法,是主讲调息安心的数息观及“六事”。把安般守意过程中的四个阶段称四禅,一禅是数息应达到的要求,二禅是相随达到的要求,三禅止,四禅观。强调数、随、止、观、还、净这六事与四禅相配合。此经注疏有三家,只存初吴康僧会注,东晋释道安、谢敷解,从中唐以后尽皆散失。《出三藏记集》有东晋释道安、谢敷对此经作的序,康僧会序附在经文前面。佛光山出的白话佛经《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中有杜继文释译此经,是很好的汇总性整理研究成果。○2西晋三藏竺法护译偷迦遮复弥经晋名修行地道经大正藏第15册No.0606。○3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达摩多罗禅经大正藏第15册No.0618。原译名《修行方便禅经》,亦称《不净观经》《修行道经》《修行地道经》。此经是重在宣说不净观,兼说数息观。此经有东晋慧远《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4天台智者《六妙法门》《小止观》《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摩诃止观》○5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法观经大正藏第15册No.0611。此经说数息观等三昧之法。○6后秦弘始年鸠摩罗什等于长安逍遥园编译禅秘要法经大正藏第15册No.0613此经又称《禅秘要法》《禅经秘要法》。是受弟子僧睿之请,综合印度佛教大小乘禅法编译而成。全经倡说五门禅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念佛观。书中将大小乘禅法,禅观与空观加以融会贯通,在中国佛教中发生了重大影响。○7大禅师佛陀蜜多撰南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五门禅经要用法大正藏第15册No.0619此经又称《五门禅要法》《禅经要用法》,说数息等五种大乘观门: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界分别观、数息观。○8觉音尊者造叶均居士译《清净道论》。○8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二十七、第三十一、第三十二阿那波那念择摄如瑜伽九十八1大正藏T12,No.03832《大正藏》卷四六,110a。4/32卷十八页至二十一页广说。○10释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第七之上(论本第二十七).瑜伽论记卷第七之下(论本三十一).瑜伽论记卷第七之下(论本卷第三十二)。○11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二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三瑜伽处之三.○12上广下净老师指导释海顺编福严佛学院讲义《瑜伽师地论》卷27.福严佛学院讲义瑜伽师地论卷第31.○13窥基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八(论本第二十七)。第一章安般禅概论第一节历史源流气息:从古希腊到古印度,古代世界的许多民族都曾经把人呼吸的气息当作灵魂的一种表现形态,因为呼吸一旦停止,人就死亡。如《广森林奥义》1·3·19-23这样说:“生命气息,即诸体之真元。以生命气息为诸体之真元也,故倘其出离任何肢体,则此一肢体枯干。固诸肢体之真元也。,,生命气息为正。此宇宙万有,以生命气息而正持。”这段话强调生命气息的重要,即反映了古印度人把气息当作灵魂,重视“生气所成我”的观念。同时反映了以瑜伽修持保持旺盛的生命气息的理由及反映当时有这么一种修持法。在印度古典中,中期奥义书(Upanisad)早有提到禅定的修行法,他主张以调息调身调心及口诵唵(Om)字进入禅定。早在佛陀六年苦行中同样也有关于出入息的苦行,例如《方广大庄严经》卷七就这样描述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苦行林修出入息的情形:“便于是处结跏趺坐,身口意业,静然不动。初摄心时,专精一境。制出入息,热气遍体。腋下流汗,额上津出。譬如雨出。,,制出入息,于两耳中,发大音声,譬如引风,吹鼓革囊。,,耳鼻口中,断出入息,内风冲顶,发大音声。譬如壮士,挥彼利刃,上破脑骨。,,诸出入息,一切皆止。内风强盛于两肋间,旋回婉转,发大音声。譬如屠人,以刀解牛。,,尔时内风动故,遍身热恼。譬如有人力弱受制,于大火聚,举身被炙。受斯苦极,更增勇猛精进之心。作是念言:我今住彼不动三昧,身口意业皆得正受。入第四禅,远离喜乐,遣于分别。无有飘动,犹如虚空。遍于一切,无能变异。此定名为阿娑婆那。3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证道,最初就是安般禅进入禅定的。《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云:菩萨即拾槁草,以用布地,正基坐,叉手闭目,一心誓言:‘使吾于此肌骨枯腐,不得佛,终不起。’天神进食,一不肯受。天令左右,自生麻米,日食一麻一米,以续精气。端坐六年,形体羸瘦,皮骨相连,玄清靖漠,寂默一心。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游志三四,出十二门,无分散意。神通微妙,弃欲恶法,无复五盖,不受五欲。4佛陀证道以后还常修数息观,给予弟子们言传身教。《杂阿含经》卷29第807经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一奢能伽罗林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欲二月坐禅,诸比丘勿复往来,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萨时。尔时世尊作是语已,即二月坐禅。,,沙门瞿昙于二月中云何坐禅?汝应答言,如来二月以安那波那念坐禅思维住。5可以说从古至今、从佛教到其它各教、从古代哲学到现代科学,对生命气息的重视和研究无不贯穿整个人类的方方面面。而成道后的佛陀吸纳了前人调息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归纳独创出一套以出入息为所缘境、以治散入定为基础、以悟入真理成就圣道为目的的安般禅修法,可以说是对呼吸的研究、重视和升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由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共译的《四十二章经》,被认为是中国汉3《大正藏》第3卷,第581页中。4《大正藏》第3册,第476页下。5《大正藏》第2册,第207页上。5/32传佛教最早的译籍,有两段与禅法有关。一是「佛告沙门,慎无视女人」,如果意为所动,「当谛惟观,自头至足,自内观:唯盛恶露不净种,以释其意。二是「佛问诸沙门,人命在几间?」有的回答在「数日间」,有的回答在「饭食间」,佛都认为「未能为道」;只有最后一个沙门回答说,人命在「呼吸间」,得到佛的赞叹:「善哉,子可谓为道矣!」前者是标准的不净观;后者属于安般禅,也就是「安般守意」要直接得出的结论:所谓人生「微脆」。这两种禅法在中国佛教中流通最早,被并称为「二甘露门」。最早将安般禅法传译到中国的是始于后汉桓帝(147-167)安世高,其禅法是众护(僧伽罗刹)的传承。安世高于后汉建和二年(148)来到洛阳,至建宁中,先后译出大、小《安般守意经》等小乘禅法。《小安般守意经》失传,《大安般守意经》现存于大正藏第十五卷。康僧会、谢敷曾为之序;释道安为之注并序其注;康僧会助陈慧作注;支遁等亦曾为之注。今本错注入经,经、注不分,经、注倒乱脱误的痕迹明显,难以厘清。谢敷谓:“其文虽约。义关众经;自浅至精,众行具举。”世高传译佛经,特善禅数,所译禅经中尤以《安般经》传持宏广,曾于早期风行一时,影响最大,并盛传到东晋,达二百多年,修习安般禅及其它禅法者多依此经。与此同时,后汉灵帝光和中平年间(178-184),月支国沙门支娄迦谶亦来洛阳传译大乘禅经。虽同时有大小禅经的流传,但自后汉到东晋所流行的禅法,却是以《安般守意经》为基础的安般禅法门。东晋末姚秦弘始三年(401)于12月20日鸠摩罗什到达长安,僧睿本人于同月之26日向罗什求受禅法,至弘始十五年(413)年罗什圆寂,其间翻译了大量禅经。罗什所传禅法是诸家禅法的杂抄,而且大、小乘禅法都有。其中的五门禅、“息门六事”则是《坐禅三昧经》传五门禅以对治众生五种病:“若多淫欲人不净法门治,若多嗔恚人慈心法门治,若多愚痴人思惟观因缘法门治,若多思觉人念息法门治,若多等分人念佛法门治。”“安般念”是对治众生思觉多之病,因修“安般念”入定较易。对初修“安般念”者,当修数息;已经修行者当修止;而久修行人当修“数、随、止、观、转观、清净”六种及十六分。罗什禅经的译传对汉地禅法的传播、修持等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奠定大乘禅法的基础是鸠摩罗什到长安翻译了空宗的《大品般若经》、《维摩经》等经之后方成就的。罗什门下,则以僧敬对“安般念”下的功夫最大,对其传承的贡献也最大。罗什人关以后,当时名僧庐山慧远致书咨疑,后慧远将书信编为《大乘大义章》,其中对“安般念”依《成实论》、《大毗婆沙论》等详为解说。东晋义熙初年,与罗什同一时代的佛陀跋陀罗由智俨之请来到中国,传佛大先及达摩多罗的禅法,后在庐山译出《达摩多罗禅经》等一批小乘禅经。慧远为这批禅经作了统序,详述佛陀跋陀罗禅法传承及禅经内容。达摩多罗和佛大先的禅法,两者详略不同,内容也相异。《达摩多罗禅经》主要表现了佛大先的禅法。全经共二卷十七分。上卷八分传“安般念”。下卷九分,第九至十二分传不净观,第十三分传观界,第十四分传四无量定,第十五分传观阴,第十六分传观人,第十七分传观十二因缘。所以从份量来看“安般念”乃本经之重点。上卷以二道(方便道、胜道)和四分(退减分、住分、升进分、决定分),来组织“安般念”。上卷第一分为方便道退分,第二分为胜道退分,第三分为方便道住分,第四分为胜道住分,第五分为方便道升进分,第六为胜道升进分,第七分为方便道决定分,第八分为胜道决定分。佛陀跋陀罗传禅法予宝云、慧观、玄高等人。僧稠的禅法系统是北朝最重要的禅法之一。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十称:“高齐河北独盛僧稠。”僧稠先从北魏西域高僧佛陀禅师的弟子道房学习止观,摄 心得 信息技术培训心得 下载关于七一讲话心得体会关于国企改革心得体会关于使用希沃白板的心得体会国培计划培训心得体会 定,行四念处法,乃至眠梦觉见都无欲想。又诣赵州障供山道明禅师,受十六特胜法,修成以后,回少林寺向佛陀禅师呈己所证。佛陀禅师日:“自葱岭已东,禅学之最,汝其人矣!”一生屡现神异,数为帝师,晚年撰《止观法》两卷。其禅法除见于僧传外,敦煌卷子中还有保留。后僧稠传禅法于云询、智曼、僧邕、智舜、净影慧远等。智者大师着有《六妙法门》《小止观》《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摩诃止观》《禅门口诀》等。智者所传安般禅与小乘所传有较大的区别:在小乘安般禅的基础上,掺入了不少大乘的观念。这些反映出小乘禅在向大乘禅的转变过程中的特点。智者将安般禅分为三种禅法:一、六妙门,二、十六特胜,三、通明禅。又将这三种“安般念”归为天台禅法之“亦有漏无漏”禅,并将其视为“净禅”。三种禅法是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性设立的。6/32第二节修行体系安般禅的修行方法体系,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传承中有不同的形态变化。首先依据经论文献出现的年代顺序和大致的宗派归属,来简述修行方法的发展。让我们对安般禅的修行方法体系及相关的历史文献研究,有一个初步认识。《阿含经》中记载了安般禅修行方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四事、一种是十六事。所谓四事有两种:一是《增一阿含经》卷7《安般品第十七之一》(同南传《教诫罗睺罗大经》)记载四个步骤:知息长短、知息冷暖、观遍身入出息、观息从心出入,该经卷2第8经与此相同。二是《中阿含经》卷20第81经记载四个步骤:知息出入、知息长短、知一切身入出息、知止身行(口)入出息,第98经《念处经》同此。十六事是十六观修行步骤,即通常所说的十六特胜、十六胜行。主要记载在《杂阿含经》卷29里面,各经(803、807、810、813等)表述的文字有些不同,但内容大体一致,只是未出现特胜这名。在《阿含经》中它们虽然步骤不一,但主要内容却比较吻合,类型比较一致。所以这种类型的方法,应该就是原始佛教时期安般禅的修行方法,这种类型最完整的就是十六事。在部派佛教的上座部三藏中,长部第22经《大念处经》,中部第10经《念处经》、第62经《教诫罗睺罗大经》、第118经《念安般经》,也都传十六事类型的安般禅。不过《大念处经》和《念处经》都只有四步。早期的《解脱道论》传两种安般禅:一是十六事,其各步骤名称、顺序与一般十六事不太一样;二是四种安般禅“复次先师说四种修念安般,所谓算、随逐、安置、随观。”6优波底沙尊者说此得于师承,而不像讲十六事时是“世尊所叹”,可见这四种安般禅是后来禅师们在原始安般禅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后来的《清净道论》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七事:数、随、逐、触、安住、观察、还灭、遍净,同时也传十六事。说一切有部诸论除了传十六事修法外,《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杂阿毗昙心论》《阿毗达磨顺正理论》《显宗论》等还传数、随、止、观、还、净六事。这六事与《解脱道论》所传四事是一种类型的修法,在后来被称为六妙门修法。经量部《俱舍论》也传这六事安般禅,多闻部《成实论》传十六事和六事两种修法。中国早期传译的禅经,多数既传十六特胜也传六妙门,如今本《大安般守意经》《修行地道经》《坐禅三昧经》《达摩多罗禅经》等。虽然这些禅经的部派归属有些不太确定,但却都反映了小乘禅法中安般禅的修行方法。安世高精通毗昙学,所传译的主要是毗昙类典籍,《安般守意经》也应该属于说一切有部。《达摩多罗禅经》是佛陀跋陀罗谓其所传乃是达摩多罗及佛大先的禅法,印顺法师认为只是佛大先的渐禅而非佛陀跋陀罗的顿禅。《修行地道经》是众护总结诸经所作。《坐禅三昧经》是罗什大师汇集大小乘禅法的杂抄。可见原始佛教时期,安般禅的修行方法是从最初的四事、十六事这种类型(十六特胜)的修法,到部派佛教时逐渐发展出六事(六妙门)修法。到后来十六事和六事两种修法成为定则,多数经论在传安般禅时都是二法并举,这两种方法已经成为修行安般禅的核心方法。大乘佛教天台宗智者大师对安般禅进行了最为系统的总结整理。第一是在传统修行方法十六特胜和六妙门的基础上扩充增加了通明禅,“分一息道,分三种禅”,使得安般禅的修行方法增加成为三种。第二是对六妙门和十六特胜,尤其是对六妙门作了很多改进:○1对修行步骤和程序作了很多扩展,例如在《六妙法门》中扩展出十种六妙门,这是其它经论所没有的。○2把天台教观贯穿于修行的全过程,使得安般禅通于大乘无漏禅。智者大师的这种组织安排,是在传统印度佛教基础上的创新,其修行体系是中国佛教安般禅研习的集大成者。印度佛教的《瑜伽师地论》提出五种安般禅的修习,其中除了六妙门(论中称为算数修习)、十六特胜(论中称为十六胜行)以外,包括悟入诸蕴修习、悟入缘起修习、悟入圣谛修习三种,这三种也将安般禅引向大乘禅观。《瑜伽师地论》可以看作是印度佛教安般禅研习的集大成者。安般禅在后来密教的修行体系中,被称为阿娑颇那伽法。《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6《大正藏》第32册,第430页中。7/32二云:“次须入观止出入息。初依瑜伽安那般那系念修习,不动身躯、亦不动支分,名阿娑颇那伽法。”7第二章解释安般禅第一节释安般禅名梵语anapana-smrti巴利语anapana-sati,汉译旧称安般、安那般那、阿那般那,新称阿那波那、阿那阿波那。经典采用的名称有安那般那念、安般守意、安般、安般念、念安般、安般之法、息出息入等,音译为阿那般那观、安那般那念、安般念、念安般、安般守意,意译为念出入息、念入出息、念无所起、息观、持息念等。在早期典籍阿含经中关于出入息的记载,多云“念入息、出息”,少数云“数”。安那般那是早期最简便的禅修方法,后因多种因缘出现以出入息为所缘的多种禅修方法,其中包括算数修习、悟入诸蕴修习、悟入缘起修习、悟入圣谛修习、十六胜行修习等,而以默数为主要下手方法的算数修习在后期得到广泛的普及流传,于是数息观成为了以出入息为所缘的多种禅修方法的泛称。为了语义的精确,本文用安般禅来统摄以出入息为所缘的多种禅修方法。《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说:“入息、出息有四异名。何等为四?一名风,二名阿那波那,三名入息、出息,四名身行。风名一种,是风共名;余之三种,是不共名。”8《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说:“云何阿那(AnA)波那(ApAna)念所缘?谓缘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念(AnApAna-smRti)。此念所缘入出息等,名「阿那波那念所缘」。”9《瑜伽论记》卷七解释:“阿那者此云持来,即是入息。波那者此云持去,即是出息。泰云:唐名持息来持息去。”10窥基撰《瑜伽师地论略纂》卷8:阿那波那念者,阿那名持来,波那名持去。持来者入息,持去者出息,亦名持息来持息去也。11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数息观,即用一直注意入息出息相貌的办法来摄持心不散乱,把这样一直注意入息出息的念心所称为阿那波那念。此念心所的所缘境是入息出息,所以入息出息称为阿那波那念。其它各经论对此的解释比较一致,都把阿(安)那解为持来,即把外边的空气吸入体内,为入息;波(阿波、般)那解为持去,即把体内的空气呼出体外,为出息。有部系统的论书《安般守意经》《解脱道论》《达摩多罗禅经》《大毗婆沙论》等持持来为入息、持去为出息,本文采用此解;但《修行地道经》和上座部《清净道论》等持相反的解释。如下引证:《安般守意经》曰:“安名出息,般名入息。”《解脱道论》卷7说:安者入。般者出。于出入相。彼念随念正念。此谓念安般。12《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2说:言息念者,即契经中所说阿那阿波那念。言阿那者,谓持息入,是引外风令入身义。阿波那者,谓持息出,是引内风令出身义。慧由念力观此为境故名阿那阿波那念。13西晋三藏竺法护译《修行地道经》卷5数息品第二十三说:今当解说数息之法。何谓数息?何谓为安?何谓为般?出息为安,入息为般;随息出入而无他念,是谓数息出入。14智度论慧影疏六曰:“阿那般那者,阿那名出息,般那名入息。”7《大正藏》第18册,第237页上。8《大正藏》第30册,第431页上。9大正藏:册30,430c5;披寻记:册2,页915。10《大正藏》第42册,第447页中。11大正43,114a26~28。12大正32,429c18。13大正29,118a8~12,卷29(大正29,672c27~29)14大正15,215c22~216a1。8/32总而言之,安般禅就是以出入息为所缘境,通过系念出入息,进入舍摩他(止),生起毗婆舍那(观),证得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的佛教禅法。第二节释息的种类既然安般禅是以出入息为所缘境并系念出入息,那么身体内到底有多少种息呢?接下来有必要对息的种类有一个清晰认识。《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列举出12种风:“谓内身中有上行风、有下行风、有胁卧风(pār?va?ayāvāyavaH)、有脊卧风(pRSThi?ayāvāyavaH)、有腰间风(vāhīlāvāyavaH)、有臗间风、有小刀风、有大刀风,有针刺风(viSUcikāvāyavaH)、有毕钵罗(pippala)风15,有入出息风、有随支节16风(aGgapratyaGgānuzāriNovāyavaH)。如是等类,名内风界。”17《阿毘达磨法蕴足论》卷10列举出21种风说:云何内风界?谓此身内所有各别动性、动类、有执、有受。此复云何?谓此身中,或上行风、或下行风、或傍行风、胁风、背风、胸风、肚风、心风、脐风、嗢钵罗风、荜钵罗风、刀风、剑风、针风、结风、缠风、掣风、努风、强风、随支节风、入出息风。复有所余身内各别动性、动类、有执、有受,是名内风界。18《瑜伽论记》卷七解释:内风界中胁卧风等者。景云:有人患风唯得胁仰卧名脊卧风;或有患风身病如小刀大刀等割,亦如针刺;或有患风时面生黑点,一一皆如毕钵罗状。基云:胁卧风等者,此风住胁间而得卧等;有风如下小之刀能伤于人;毕钵罗风者,一如景解。复解毕钵罗即人食毕钵罗也,此风辛楚由如毕钵。19可见是根据身体内有各式各样运行变化的种类特性和与此相应产生的执着感受等,分为许多种“风”(运行变化之气),而入出息也是其中一种,被称为“上行风、下行风”“入出息风”。《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云:“入息、出息有二种行。何等为二?一者、入息向下而行;二者、出息向上而行。”20《瑜伽论记》卷七解释:“息有二行者:入息下行,以从鼻口入下向脐处故;出息上行,以从脐处上趣口鼻故。”21可见入息就是“下行风”,出息就是“上行风”。《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说:当知此中,入息有二。何等为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间入息。出息亦二。何等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间出息。入息者,谓出息无间,内门风转乃至脐处。中间入息者,谓入息灭已,乃至出息未生,于其中间在停息处,暂时相似微细风起,是名中间入息。如入息、中间入息,出息、中间出息,当知亦尔。此中差别者,谓入息无间,外门风转,始从脐处乃至面门,或至鼻端、或复出外。22《瑜伽论记》卷七解释:入息等者,景师解云:入息入时遍内身乃至脐处也。中间入息者,入息灭已出息未生,中间暂时有息相似细风,下明念入息短时缘此中间入息。出息亦尔等者。初从脐出乃至口鼻,或出鼻外是长出息;出息已灭入息未生,从脐至鼻中间暂时有出息相似风,下明念出息短时缘此中间出息。基师云:中间入出息者,谓入出二息中间虽息未入出,其间亦有微细息转名中间息。昔远公云,出息从脐暂生至外便灭(结束),入息从于身外而来入身便灭,随心粗细远近不定。泰基同云:其息以唯至脐,脐下无息路,故更无出处,还便乃至从口出及鼻端出也。23可见一段呼吸以入息为开始的话,其顺序为:入息→中间入息→出息→中间出息15窥基撰《瑜伽师地论略纂》卷8:「毕钵罗风者,法师云:『人有此风,色如黑点。』有云:『毕钵罗即人食毕钵罗也,此风辛楚由如毕钵。』」(大正43,114a14~16)。16支节:1.四肢。2.指四肢关节。(《汉语大字典》册4,p.1373。)17《大正藏》第30册,第430页中。18《大正藏》第26册,第503页中。19《大正藏》第42册,第447页中。20《大正藏》第30册,第430页下。21《大正藏》第42册,第448页上。22《大正藏》第30册,第430页下。23《大正藏》第42册,第447页中~下。9/32这样作为修习安般禅的所缘境息就有四种:1入息、2中间入息、3出息、4中间出息,入息是指气从口鼻进入向下行到脐处并周遍身体,在后文修习中称为“入息长”;中间入息是指入息结束、出息还未生起,这时有短暂的停顿并有很难觉知的极微细的“相似细风”,在后文修习中称为“入息短”;出息是指气从脐处短暂生起向上行到口鼻而出,在后文修习中称为“出息长”;中间出息是指出息结束、入息还未生起,这时有短暂的停顿并有很难觉知的极微细的“相似细风”,在后文修习中称为“出息短”。这种尤其是把“中间入息”和“中间出息”作为修习安般禅的所缘境,在其它经论中是不多见的。第三节息的生起因缘知道了息的种类,那么接下来就要对息生起的种种因缘作一分析探究。首先生起呼吸的最根本原因是无明,众生在过去世由无明造作而产生业力(先行),这种业力具有牵引的力量(牵引业),牵引众生获得一世生命的根元(命根),由命根产生身心。由不同层次的生命形态而有不同状态的身心,由不同的身心产生不同的呼吸状态。不同状态的呼吸又对不同层次的生命命根产生滋养和执持作用。如《瑜伽师地论》卷27云:如是了知无明依缘先行,先行依缘命根,命根依缘身心,身心依缘入息出息。24无明→先行→命根(寿)→身(暖)心(识)→入出息先行指过去世的业力,又称牵引业。牵引业指众生由过去世造作和熏习招感现世果报,现世又牵引招感未来世果报。过去世的业力牵引招感产生现世命根,现世命根是先业的异熟果报。《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32说:命根众同分俱是牵引业果,命根一向是异熟果。25小乘毗昙学与大乘唯识学对命根的解释有所不同。毗昙学解释命根是由过去世业力牵引产生,能维持一期生命的暖与识的生命实体就是寿。寿又是由暖与识来维持的,所以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者灭则其余二者皆灭,三者消灭,人就死去。命根的力量决定一期生命的寿夭。如《阿毗达磨俱舍论》卷5云:颂曰:命根体即寿,能持暖及识。论曰:命体即寿。故对法言:云何命根?谓三界寿。此复未了,何法名寿?谓有别法能持暖识说名为寿。故世尊言:寿暖及与识,三法舍身时,所舍身僵仆,如木无思觉。故有别法,能持暖识相续住,因说名为寿。若尔此寿何法能持?即暖及识还持此寿。若尔三法更互相持,相续转故。何法先灭?由此灭故,余二随灭,是则此三应常无谢。26唯识学解释命根就是第八识的种子,它能在一期生命中一直维持身心相续,故假名为命根,并非另外有实体叫命根。如《成唯识论》卷1云:复如何知异色心等有实命根?契经说故。如契经说:寿暖识三,应知命根说名为寿。此经不说异色心等有实寿体。为证不成,又先已成色不离识,应此离识无别命根。又若命根异识实有,应如受等非实命根。若尔,如何经说三法?义别说三,如四正断。住无心位寿暖应无?岂不经说识不离身。既尔,如何名无心位?彼灭转识,非阿赖耶。有此识因后当广说。此识足为界趣生体。是遍恒续异熟果故,无劳别执有实命根。然依亲生此识种子,由业所引功能差别,住时决定,假立命根。27小乘毗昙学说命根是寿,大乘唯识学说命根是第八识的种子。暖指以体温为特征的生理活动,识是心理活动,也就是身心两方面。如此寿暖识或命身心三方面是相互依持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胚胎时就已经形成,并具备生理基础。天台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8中云:如是身命皆由先世五戒业力,持于中阴不断不灭,于父母交会之时,业力变识,即计父母身分精血二滴,大如豆子,以为己有,识托其间。尔时即有身根、命根、识心具足。识在其间,具有五识之性。28命根除了称为寿,还可以称为生气。《瑜伽师地论》卷52云:云何命根?谓由先业于彼彼24《大正藏》第30册,第432页上。25《大正藏》第27册,第167页下。26《大正藏》第29册,第26页上~中。27《大正藏》第31册,第5页中。28《大正藏》第46册,第532页上。10/32处所生自体,所有住时限量势分,说名为寿、生气、命根。29过去世的业力直接从众生脐部产生“业生风”来生起命根,造作身心,开通孔穴,鼓动呼吸。《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26说:有业生风开诸毛孔,毛孔开已乃有息风于中入出。30业生风在人还处在胎卵位时,即从脐部发动,造成全身孔穴。《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60说:谓诸有情处胎卵位,先于脐处业生风起,穿身成穴,如藕根茎。31在脐处生成的业生风分为上下两路,分别造成人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孔穴。《阿毗昙心论》卷8说:初起者,于母胎中脐处业生风起,或向下或向上。向下者造下身分身诸毛孔,向上者造上分身诸毛孔。32产生呼吸的原因,除了牵引业以外,主要是脐部和以口鼻为主的上半身孔穴。《瑜伽师地论》卷27云:入息、出息有二因缘。何等为二?一、牵引业;二、脐处孔穴,或上身分所有孔穴。33《瑜伽论记》卷七解释:息有二因缘者。景云:一牵引业是过去业;二所依风道及诸毛孔,所依诧处亦名因缘。泰云:一由往业所引业风,二脐中有小穴或上口鼻。34《瑜伽师地论略纂》卷8云:论息因缘中,云一牵引业,即先世业;二脐处空穴或上身分所有空穴者,谓脐中有小空穴,或上身分有口鼻等空穴。35要形成呼吸,除了上面所说的孔穴外,还必须要开通全身孔穴,这就是息的所依地。《瑜伽师地论》卷27云:入息、出息有二种地。何等为二?一、粗孔穴;二、细孔穴。云何粗孔穴?谓从脐处孔穴乃至面门、鼻门;复从面门、鼻门乃至脐处孔穴。云何细孔穴?谓于身中一切毛孔。36《瑜伽论记》卷七解释:二地者,谓以风道毛孔为依地。粗是风道,细是毛孔,所依名地。前据因毛孔故息得入出,即名因缘。37可见呼吸的产生是:业生风首先在脐部产生推动力量生成全身孔穴,通过开通脐部孔穴打开以口鼻为主的上半身孔穴,以及下半身孔穴,粗的是呼吸道,细的是全身毛孔,这些呼吸器官比一般的常识讲得更微细,这都是呼吸的前提条件。呼吸是由分属身心的四个因素决定的,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26说:谓入出息由四事转:一有息所依身;二风道通;三毛孔开;四入出息地粗心现前。必具此四,入出息转。⋯⋯以入出息亦依身转,亦依心转,及如所应,是故下从无间地狱上至遍净,其中有情诸根满熟,入息出息依身心转。38其中属于身体的因素有三个:1必须要有呼吸得以依存的身体;2必须要有功能完备而又畅通的呼吸器官;3全身必须要有毛孔,并要全部打开。属于心理的因素有一个:必须要有心意识的活动,并且此心意识必须是要能生起呼吸的四禅以下“粗心”。下从无间地狱,上到第三禅天最高的一层遍净天,这其中所有的众生包括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及三禅天以下的天人,都有呼吸。四禅以上到无色界最高顶天非想非非想天的生命则没有呼吸。一个有情必须同时具足这四个因素,它们共同作用、相互配合,被称为呼吸之“根”,是产生呼吸的直接原因和必要条件。只要缺失了其中一个或几个,都不能产生呼吸。呼吸是身心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所产生,并与某一种特定生命形态相对应,“息依身转,亦依心转,随其所应”(《大正藏》第29册,第674页上~中)。除了要具足这四个条件以外,最重要的是心理因素与身体因素之间的相应。心的状态影响并决定了呼吸的现状:心粗劣躁动,呼吸就短促;心调柔安静,呼吸就细长。说明心对呼吸起着主导性作用,但是呼吸任然属于生理活29《大正藏》第30册,第587页上。30《大正藏》第27册,第133页下。31《大正藏》第29册,第673页上。32《大正藏》第28册,第934页上。33《大正藏》第30册,第430页下。34《大正藏》第42册,第447页下。35《大正藏》第43册,第114页中。36《大正藏》第30册,第430页下~431页上。37《大正藏》第42册,第448页上。38《大正藏》第27册,第132页。11/32动“身行”。身体属于某一个生命层次(欲界、初禅、二禅、三禅)的众生,他的心有可能属于或上或下各种不同的生命层次。在这种情况下,呼吸所属的生命层次总是与心的层次相应,并可以成为心的禅观对象,但并不能成为所有心的禅观对象。呼吸只能被本层次的心以及高于本层次的心正观,低于本层次的心对本层次的呼吸不能生起禅观。这里参考了《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第26卷、大乘《瑜伽师地论》卷27、《达摩多罗禅经》卷上、《坐禅三昧经》卷上、小乘《成实论》卷14、《阿毗达磨俱舍论》卷22、《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60、《阿毗达磨发智论》卷1,它们的结论差不多。依据前面“四事满熟,呼吸方生”的原理和《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第26,有四类众生没有呼吸:一是在母亲子宫中诸根未成熟的胎儿(第1-4周的胎儿);二是四禅天的天人;三是无色界天的天人;四是虽然生在四禅天以下,但已证入四禅以及二无心定的众生。如《瑜伽师地论》卷27云:入息、出息有二所依。何等为二?一、身、二、心。所以者何?要依身、心,入出息转39,如其所应。40「若唯依身而息转」者,入无想定、入灭尽定、生无想天诸有情类,彼息应转;「若唯依心而息转」者,入无色定、生无色界,彼息应转;「若唯依身、心而转,非如其所应」者,入第四静虑、若生于彼诸有情类,及羯罗蓝、頞部昙、闭尸等位41诸有情类,彼息应转。42然彼不转,是故当知要依身、心,入出息转,如其所应。(出处同前)【表一】○1息所依身○2息所依心○3非如其所应431无想定、灭尽定、生无想天Ο××2无色定、无色界×Ο×3胎位ΟΟ×4第四静虑、生四静虑ΟΟ×身体和心理的变化会共同反映在呼吸的变化上,呼吸与生命之间就是一种相应性的关系。这种相应性,首先表现在身、息、心三者在生命层次上的相应性。众生出生时,身、息、心三者是属于相同的生命层次(自地)。长大后如果通过禅观证入更高层次的禅定,会使得心理状态达到更高的生命层次,那么他的呼吸就会因为心的主导作用提升为与心理同层次的呼吸状态。虽然其身体暂时不会提升到同一层次,但会有相应的变化,比如证入第四禅的下地众生,身体器质会变化,全身毛孔会闭合。等这一期生命结束,就会转生为息与心相应的生命层次,达到新的身、息、心同地状态。相反,如果心理出现低劣的转化,那么身、息、心就会出现与上面相反的转变,生命形态向下退堕。可见身、息、心的相应性反映的是身心的动态平衡。这种相应性还表现在呼吸与身心生命状态的相应,身心状态的差异和改变会引起呼吸状态的变化。39《杂阿含经》卷21(大正2,150a27);另参见《施设论》卷5(大正26,523c20);《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26:「入出息由四事转,一、有息所依身,二、风道通,三、毛孔开,四、入出息地麁心现前,必具此四入出息转。」(大正27,132a21~23);《瑜伽师地论》卷31(大正30,455a)。40韩清净注:「要依身心入出息转如其所应者:入出息转非唯依身、非唯依心,是故前说有二所依,然亦非唯依身心转,由诸有情业差别故,或时不转,是故说言如其所应。如下妨难,其义可知。」(《披寻记》(二)p.913)41《俱舍论颂疏论本》卷9:「最初羯剌蓝(此云凝滑亦云和合),次生頞部昙(此云疱),从此生闭尸(此云血肉也),闭尸生健南(此云坚肉),次钵罗奢佉(此云支节),后发毛爪等及色根形相渐次而转增(发毛等,总是第五位。此上是胎内五位也。)」(大正41,870c25~28)。42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13:「[1]若唯依身而息转等者,此中意难非唯依身而息得转,如入无心定等时,身在下界而彼息不转,故非唯依身而息得转。[2]若唯依心而息转等者,此中意难非唯依心而息得转,若不尔者入无色定彼息应转故。[3]若唯依身心而转等者,此中意难亦依孔穴、业等而息得转,非唯依身心,如在母腹中四位时无息义,故论言闭尸等位。」(大正42,447c24~448a3)。43如其所应即指依孔穴、业等。详见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13(大正42,447c24~448a3)。12/32第三章修习的殊胜一安般禅是入道要门安般禅与不净观被称为入道二要门,其原因有二:第一是因为多数人内心的主要过患就是贪欲炽盛和散乱寻思,第二是因为安般禅与不净观对治这二种过患的力量极强,对治力强的原因是它们都是以“色”为禅观对象,能够在分析色相时破除色法,开显五蕴空相,生起禅境证得智慧。所以安般禅与不净观也被称为二甘露门。《俱舍论颂疏论本》卷22云:释曰,正入修门要者有二,一不净观能治贪欲,二持息念能除乱寻。44《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2说:由何门故能正入修?颂曰:入修要二门不净观息念贪寻增上者如次第应修论曰:正入修门要者有二:一不净观,二持息念。谁于何门能正入修,如次应知。贪寻增者,谓贪猛盛数现在前,如是有情名贪行者,彼观不净能正入修。寻多乱心名寻行者,彼依息念能正入修。有余师言:此持息念非多缘故能止乱寻,不净多缘显形差别引多寻故治彼无能。有余复言:此时息念内门转故能止乱寻,不净多于外门转故,犹如眼识治彼无能。45《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59云:论曰:诸有情类行别众多,故入修门亦有多种。然彼多分依二门入:一不净观,二持息念,故唯此二名曰要门,为诸有情入皆由二。不尔如次贪寻增者,谓贪增者入依初门,寻增上者入依息念。46《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3云:谓入佛法有二要门:
本文档为【瑜伽师地论中数息观的道次第】,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3570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8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2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6-06
浏览量: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