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深港书评20110227

深港书评20110227

举报
开通vip

深港书评20110227深港书评20110227 深港书评20110227 光是热闹无法创造的美好感受 案头随手  杨照 城市愈来愈大,人口愈来愈多,在这种情况下,活动要如何办得成功,定义有了微妙的变化。 活动要热闹,但光是热闹却无法传递幸福的感受。有时候,反而倒过来,在热闹中有所简化、清静,才更能让人有深刻的印象。 论起书展活动的热闹,没有比香港书展更惊人的了。两年前,我在香港书展会场,扣除掉演讲时间不算,只待了十五分钟。刚好够让我埋没在庞大的人潮中,被人潮推着前进,从这个入口走到下一个出口。中间几乎没有停下来,不是我不想停,是没办法停...

深港书评20110227
深港书评20110227 深港书评20110227 光是热闹无法创造的美好感受 案头随手  杨照 城市愈来愈大,人口愈来愈多,在这种情况下,活动要如何办得成功,定义有了微妙的变化。 活动要热闹,但光是热闹却无法传递幸福的感受。有时候,反而倒过来,在热闹中有所简化、清静,才更能让人有深刻的印象。 论起书展活动的热闹,没有比香港书展更惊人的了。两年前,我在香港书展会场,扣除掉演讲时间不算,只待了十五分钟。刚好够让我埋没在庞大的人潮中,被人潮推着前进,从这个入口走到下一个出口。中间几乎没有停下来,不是我不想停,是没办法停,可是书展里不能停下来悠闲翻翻书,那去书展干甚么? 今年台北书展刚刚落幕,六天中有五十九万人入场,据说打破了过去的人数纪录,不过还好,可能众多人潮都去了“动漫馆”,主要场馆并没有挤满人的压迫感。更好的是,书展中办了一系列的“朗读节”,几乎随时进场都可以在“朗读角落”遇到有朗读活动。 “朗读”就是一种简化、相对清静的活动。简简单单,一个作者来到现场,面对读者,用自己的声音将自己的作品,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念出来。没有什么别的花招,也没有什么额外的热闹。没有参加过这种朗读的人,第一个反应几乎都是狐疑:这有什么意思?会有人要参加这种活动?干嘛花时间去听作家念已经写下来的文本呢? 听朗读其实大有道理。最大的道理是:用缓慢的速度,比一般阅读慢得多的速度,比较接近创作的速度,来理解作品。而且是用作者,不是读者的速度。我们在那里聆听着文字背后潜藏的声音,突然意识到文字绝对不是图像,而有其丰富的节奏变化。于是,那段时间里,我们和文字发生了不同的关系,也就对于那段被朗读的文字,有了很不一样的感受了。 这样的朗读活动,是欧美习以为常的新书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形式,过去却很少在台湾出现。台湾的新书发表会,作者总得多些话,通常还要邀请别的来宾帮衬再多说些,最好是加上一些其它的噱头,唯恐其不够热闹。 面对读者,真的非要那么热闹不可吗?台北书展“朗读节”证明了,安静一点没什么不好,简单一点没什么不好,少一点说不定反而能给读者多一点的体会。 和“朗读节”相应的,这次书展主场走道摊位没有特别拥挤,看来营业销售额可能也没多大突破,可是几个办演讲活动的场地, 却始终不冷清。我参加的几场活动,性质各自不同,但场子里都坐了满满的人,而且活动过程观众都很投入,不是那种进来找椅子休息的。主持朱天心和钟晓阳对谈的那场,我刻意观察了一下围立在外面的人,发现他们大部分的人,一站站了四十分钟,都没有离去。 显然,有比往年更多的人,不是,或不只是来书展买书的。他们进到书展,因为这里可以给他们一种讨论书的气氛,在这里看到作家、出版人,听见书籍产制过程的细节,乐此不疲。 书随时可以买,更有许多书展以外的地方可以买,光是拿书展当买书的管道,当然是太可惜了。难能可贵,台北书展今年明确做出了一种特殊的环境条件,只有在书展才会聚拢作者、读者、编辑、出版家一起打造出的美好时光。 在伊斯坦布尔,寻书 文化人@电子时代  马家辉 旅途上找书,有些书,明明半个字也看不懂却仍买下,反正不贵,看见封面吸引或书名能够牵动足够联想,便掏钱了,算是买下“掏钱买下”的那个瞬间感觉,亦已很好。 其中一本买了却读不懂的土耳其书籍是《Hüzün:1964-1983》,作者Aye Kulin,我完全没概念,也没法用手机上网,唯有站在书店内,唐突地向身旁的另一位陌生顾客询问,不好意思,你懂英语吗?懂?太好了,能否麻烦你跟我说说,这位作家是谁?这一本是什么书? 书封面印着一位土耳其女子的五官脸容,棕黑色眼神,眺望虚空远处,略带哀伤;我猜她就是作者,我也猜这是她的回忆录,因为此书旁边另有一本书叫做《Hayat:1941-1964》,封面亦有她,两书是配对,时间年份也衔接,想必是前世今生,细说从头。然而孤陋寡闻的我不知道她是谁。被我冒昧提问的顾问亦是土耳其女子,她瞧一眼封面,答道,这位是很有名的土耳其作家,写过很多传记和小说,《Last Train to Istanbul》就被译为英文。这两本说的是她的个人故事。哦,果然被我猜中了。是回忆录。于是,刷卡,买了。 其实是不是回忆录于我全然无关,买书显然只因喜欢书名。Hayat,我不懂,问了土耳其女子,始知是“生活”的意思;Hüzün我则是懂得,帕慕克在《Istanbul》书内就有专章谈它,说是忧伤,中译为“呼愁”,他认为这是伊斯坦堡子民的性格特质,看见眼前的,念及消逝的,曾经伟大的奥图曼帝国,现仍拥有的亚洲和欧洲的连结海峡,华厦与废墟,虚幻与真实,一切凝固在结结实实的五个字母上面。把书买走,隐隐错觉是把伊斯坦堡的乡愁买走。反消费主义的人认为消费庸俗,但像我本就庸俗的人倒觉得消费主义真是方便的工具,把《Hüzün》带回家,每回抚看封面,望着香港的海回想伊斯坦堡的海,旅途记忆统统回来了,一本书可以不止是一本书;它亦是记忆的搅拌器。买了书,随手带着,随带请导游女子教我用土耳其语发音,她的普通话比我好,故懂得对比教导,叫我把“Hü”读成“呼”,也真呼应了中译的“呼愁”意义,可见译者何佩桦之好功力。 然而,舌头笨拙的我,呼呼呼了半天始终说得完全不像土耳其语。真是愁呀愁,没法子了。 杨贵妃金锦袍的秘密 凝光小笺  孟晖 唐代的工匠把黄金打成金箔,切成细丝,然后直接以这纯金的长缕作为纬线的一种,由织锦巧儿织成彩锦。也或者,把黄金缕捻粘到丝线上,制成捻金线,绣、织成“金缕衣”。这是我刚刚从赵丰先生《辽代丝绸》一书学习到的“史实”。 这消息让我吃惊。一直以来,流行的观点都以为,唐代制金缕线的工艺必定与明清一样:先把金箔裱到薄羊皮上,然后再切割成线,如此,依靠薄羊皮的韧性来保证金箔不会破碎。然而,作为丝绸技术专家的赵丰在对唐代织金锦出土实物详加研究之后,得出结论曰:非也,豪爽实在的唐人不像后世那样把金箔打到轻薄得见风即化的程度,因此,这个朝代的金箔一旦切成细缕,也仍然足够牢固柔韧,经得起绣娘、织工的摆弄。真金不仅不怕火炼,也一样不怕针绣梭织!哦也,唐书里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套情人装,唐玄宗与杨贵妃华清出浴之后所披的金鸟锦袍,其工艺细节我们如今都了如指掌啦! 高兴之余,又觉得惆怅:对历史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但往往无缘分享这等美妙的发现成果。在我的经验里,被人赠送文物画册是很开心的事,尤其是以中国古代丝绸纺织技术为内容的画册,简单算得上贵重礼物。行内人都知道,如传统丝绸一类题材的著作太专业化,读者群小,因此印数很低。《辽代丝绸》一书便是由香港沐文堂出版,起印才一千册。然而,印数一低,书价就乘上了火箭,让业余爱好者咋舌。若不是最近好运气地得杨老师慷慨相赠,说实话,只怕我会继续无知于《辽代丝绸》中的种种迷人结论。 不过,精确、冷静的学术语言恐怕是阻挡普通人兴趣的一道更难跨越的门槛。如《辽代丝绸》这样的大部头著作,初衷就是专业人士之间的对话,结果,“地结类斜纹织物”之类概念以及相关的技术阐释对于外行人来说完全构成了摧毁性的打击效果。因此,在必不可少的专业著述之下,实在还需要有一种更平易好读的论著,把赵丰等学者的辛勤研究所得及时介绍给更为广大的人群,让公众领略到他们的努力的意义与魅力。 其实,传统丝绸是那么的精美与奢侈,每一个品类的发展过程都是梦幻般的传奇。即以织金锦为例,盛唐时,金鸟锦袍还是稀罕物,仅供唐玄宗与杨贵妃专享,过了一个世纪左右,唐文宗就已猜测“料今富家往往皆有”。随着岁月的进展,这种贵重衣料日渐泛滥,《警世通言》的《白娘子永镇雷锋塔》中,白娘子“十分打扮”起来,居然也穿上了“青织金衫儿”。《金瓶梅》中推崇的则是“遍地金”衣料,即,用金线织满底色,同时以彩色丝线在一片金色中显现各样花纹。在这个暴发户家,过节、宴客时,通房丫鬟们都会穿上遍地金比甲(背心)。当然,最辉煌的是《红楼梦》里的雀金裘,那是用金线与孔雀羽线织就。 妙的是,所有这些文学作品里提到的华美服饰,都有出土物、传世品提供最生动的物证,从出版的角度而言,恰可满足年轻人喜欢强调的“有图有真相”的要求。想来,只要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任谁都会愿意亲眼一见唐诗的“金缕衣”、王熙凤的“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等等究竟是怎样的瑰丽。 带一本书到西九龙 晒书记  叶辉 《书到用时》是我在内地出版的第一本书,书名的“用”字有两层意义。 其一是“思维之用”,非实际之用,那是说,从阅读过程中发现以至吸纳知识的力量,从而学习开放自我:我这样阅读,故我这样存在——那不仅仅是学以致用,而是将“思维之用”当作日常生活:我这样阅读,故我这样生活。 其二是读书有如“每日用粮”,从而学习反思日常生活的非必然性——放下成见,检验惯性思维,既反思“大我”,也反省“小我”——恰若少年时代其中一本启蒙之书的书名:《望道便惊天地宽》。 有一天我们都带一本书到西九龙。那是说,都将读一本好书的希望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带到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 有人带一本小说,有人带一本诗集,有人在心意卡上填上鲁迅的《朝花夕拾》,有人填上阿城的《威尼斯日记》,有人希望透过阅读做一点精神保育的工作,也有人希望以阅读重写自己的人生。 有人推介文化理论,有人预告一本尚未诞生的想象之书,有人认为优质的工具书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基础,有人强调知识改变命运……反正在一个云淡风轻的星期天,都带一本书到西九龙。 那是西九龙,一边是屏风楼,一边是蓝天碧海,有人打高尔夫球,有人踏单车,有一天,都带着不同的想象,把一本书带到既遥远又亲近的地方。 我带了胡硕峰的《可见的乌托邦:城市建筑手记》,在心意卡上写了一行字:“用水泥和梦想写一首诗”。 台湾建筑师胡硕峰写这本书的时候,还在哈佛大学建筑学修读硕士课程,他不仅在课堂学习建筑,还带了一部照相机,一本笔记簿,到处去看城市和建筑,用影像和文字建构一个“可见的乌托邦”。那就很有意思,今天的西九龙,何尝不是明日“可见的乌托邦”? 建筑一个城市不止要用钢筋水泥,最重要的,是要用梦想,否则,建造出来的只是没有灵魂的石屎森林,远远不是一个带有文化和历史的想象力的城市。 没有人会希望西九龙变成一个地产项目,昔日的佐敦道码头、油麻地至大角咀的海滨,已经有太多的玻璃屏风了。 也没有人会奢想西九龙变成一座不吃人间烟火的文化堡垒,光谈文化而不顾现实、不考虑经济条件,无疑是一条死胡同。 在现实与梦想之间,西九龙在不同身份和文化背景的人心目中,有不同的想象。那么,就带一本书到西九龙吧。 读者在我的这本书看到的,大概不是“叶辉在说什么”,可能只是“叶辉在引述什么”。我们也许不需要一言堂的“阅读专家”,需要的反而是阅读过程的思考,如何摆脱成见,重新发现,思考为什么大多数专家对很多问题视而不见? 一个不读书的城市,总是面目可憎的。香港人的阅报率,在国际大都会可名列前茅。保守估计,香港每日至少有二百万份报章(包括免费报纸)到达读者手上,但每份的阅读时间却不断萎缩,据调查大概不多于三十分钟——那是“揭报纸”,还算不上狭义的阅读。那么,推广读书风气,何尝不是报业自救之道? 读书是乐事,也是苦差——这倒要视乎“读书人”的态度。“读书人”不仅仅是读者,如何透过读书明辨是非,解放自我,介入社会,认识世界,信是一个合格的“读书人”终身学习的课题。 深港书评周榜 1《自由在高处》熊培云 著 新星出版社 作为对《重新发现社会》一书的重要补充,本书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自由与自救,是本书的方向与重点。 2《桃源乡的机械学》(日)武田雅哉 著 台湾远流出版社 副标题是“穿梭中国的超异时空漫想”。《山海经》明明是怪物志,为什么写得像食物志一样?《西游记》里的火焰山真的存在吗?……中国古代乍看不合常理的故事和图像背后,隐藏着精密构筑的世界观。 3《大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英)斯蒂芬·霍金等 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有关宇宙起源以及生命本身的最基本的问题,现在占据着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相遇但却自说自话的领地。在本书中,作者以精彩简朴的非专业语言表述有关宇宙奥秘的最新的科学思考。 4《陈树菊:不凡的慷慨》陈树菊、刘永毅 著 台湾宝瓶文化公司 台东菜贩陈树菊小学毕业就身兼母职,靠在市场辛苦卖菜养活一家人。她数十年来每天只吃一餐,却慷慨捐出近千万元帮助贫童。菜摊边的人生百态让人如历其境。 5《别的声音,别的房间》(美)杜鲁门·卡波特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23岁时的代表作,带有自传性质,围绕着一名少年寻找自我的历程,对孤独、恐惧、爱情、寻根、成长等主题进行了探索,显示了作者对语言惊人的驾驭能力。 6《书中的秘境》(加)阿尔维托.曼古埃尔 著 台湾博雅书屋有限公司 曼古埃尔深度剖析“故事”里各种隐含的意义,把我们当今世界的个人实务与政治实况,拿来跟神话、传说和故事的世界进行比对,找出了二者之间既迷人又具启发性的相似处。 7《如何读,为什么读》(美)哈罗德·布鲁姆 著 译林出版社 这本新书收录了布鲁姆这位导读大师晚年的一些导读作品,谈论他从童年到晚年喜爱的诗歌、小说、戏剧等。再一次把我们的阅读带上他的旅程。 8《英文玩家》林沛理 著 香港天窗出版社 张爱玲写英文也会生硬失色,幽默大师林语堂写英文却最能打动西方读者。老师教你斤斤计较学习文法,玩家却以文字尽显幽默机智,令你爱上英文。林沛理导赏,浅论十个经典英美作家如何写出好玩作品。 9《哥斯拉不说话》夏达 编绘 新世纪出版社 十四岁的小末,被同学叫做“哥斯拉”。很多年后,她才明白,很多事情是没有假如也没有答案的。当年那么在意的事情,现在却感觉可笑。这是一本关于成长和变化的,画给女孩子们的书。 10《吹笛到天明》 郑培凯 著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收录郑培凯近年写作的百余篇散文。翻开此书,眼前浮现的,有作者饮酒畅谈的身影,有严肃、通俗文化的趣事,透过此书,将可与作者分享他对文学、戏剧、艺术和时事的感知和见解。 电影人的“迷影情结” 主题阅读●magasa(书评人) 《美国电影美国文化》  (美)约翰·贝尔顿 著  米静等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4月版 《黑色电影 :历史、批评与风格》  (美)詹姆斯·纳雷摩尔 著  徐展雄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版 《莱昂内往事》  塞尔吉奥·莱昂内、 诺埃尔·森索洛 著  李洋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版 近年来市面上的电影类图书一本接一本出来,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一个飞跃,这意味着中国的电影文化开始积淀一定的厚度,影迷已经不满足于只观看影片,有更多的人希望深入了解电影的方方面面。 广西师大出版社的《黑色电影:历史、批评与风格》是这两年特别重要的一本书。作为国内出版的第一本有关黑色电影的专著,本书不仅是一个初级入门指南,作者詹姆斯·纳雷摩尔没有重复早为个中影迷耳熟能详的那套定义、术语,而是质疑了某些已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定见,他沿着若干条不同的路径,重新进入“黑色电影”这块丰饶的土地,提出若干全新见解,足以让读者对这类电影产生全新的认识。用作者的话说:“黑色电影不仅属于电影史,在同等程度上也是思想史的一部分。”比起同类图书或多或少存在的翻译问题,该书译文的准确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上海译文推出的《小津》是近期两部关于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的著作之一,作者为旅日文化评论家唐纳德·里奇。本书结构清晰,分别从编剧、拍摄、剪辑三个角度——也就是电影制作的前、中、后三阶段——来分析小津电影的美学特点。近来关于小津的书籍还有《小津安二郎周游》及待出的《小津监督》,小津书籍的热潮也反映了这位“卖豆腐”的巨匠在国内影迷心目中的地位日渐升温,比起另一位日本大师黑泽明毫不逊色。 作为在电影书市场耕耘最久的出版公司之一,世纪文景近来的重头书不少,包括郑圣一的《野生金基德》、劳伦斯·S. 弗里德曼的《谁在敲我的门: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艾莉森·麦克马汉的《蒂姆·波顿的电影世界》,但我更看重一本带有教材性质的《美国电影美国文化》,作者是美国知名电影学者约翰·贝尔顿。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我们往往觉得已经很了解好莱坞了,但其实不是的。如果将好莱坞放到更大的文化、经济和社会背景下,对很多人来说它立刻变得面目陌生,所以我们需要这种书来讲清楚好莱坞到底是怎么回事。 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好莱坞的叙事方法》是另一本揭示好莱坞秘密与规律的书。作者大卫·波德维尔是美国最著名的电影学者,他一贯反对用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等“大理论”研究电影,主张回归到电影最基本的运作层面。这本书实际上是作者20多年前影响深远的《古典好莱坞电影》的续集,研究1960年代至今当代好莱坞电影如何延续并改进那套行之有效的古典叙事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以适应新的多媒体时代。 知名导演的访谈录一直是电影书中的一个主要门类,希区柯克和特吕弗的访谈已成为这类书的标杆,近来还有布努埃尔访谈录、戈达尔访谈录等同类书籍,但其中最出色的我认为应该是去年由广西师大推出的《莱昂内往事》。莱昂内在意大利电影史上是个独特的存在,他和经典的电影史书写总是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人们在为费里尼、安东尼奥尼等现代主义大师搭建艺术神殿的时候,他被当作商业导演不得入内,可他千真万确地影响了欧美及亚洲许多导演的创作,没有他就没有昆汀·塔伦蒂诺、吴宇森。他在影迷当中也拥有很高的人气,IMDb的250部佳作榜上他的几部作品排位非常靠前。通过这本访谈,读者会发现原来莱昂内拥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历史知识,证明要想把娱乐片拍好,对导演个人素质的要求其实相当高。 在国别电影研究方面,由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主持、多位韩国学者合作撰写的《韩国电影史》是不容回避的一部著作。一开始我曾认为过于官方的立场,可能有损独立的学术品格,使该书沦为国家政策的宣传工具。但随着阅读的深入,这种念头渐渐打消了。韩国学者对本国电影史上的“阴暗面”毫无文过饰非的企图,无论是殖民时代的为虎作伥,还是专制时代的万马齐喑,都如实地加以记载、评述、分析、反思。 《现代电影美学》和《电影诗学》是近期值得推荐的两本理论著作,前者由法国顶尖学者雅克·奥蒙、米歇尔·玛利等四人合著,可充作理论基础的入门阅读;而后者是大卫·波德维尔多年精华文章结集,有他对电影理论和电影史研究高屋建瓴的总体看法,也有针对网状结构电影叙事、宽银幕电影、东亚动作电影等具体问题鞭辟入里的分析。 翻译书无疑是目前电影书市场上的主流,质量较高的原创书相对较少,最近值得一提的是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旅法学者李洋著作《迷影文化史》。李洋研究欧洲电影多年,同时是《莱昂内往事》的译者。这本书和通常的电影史关心的重点不同,它从人对电影产生的迷恋入手,分析这种特殊的情感如何触发了电影的发明,并推动其发展。作者介绍了安东尼奥尼的影评人生涯、朗格卢瓦与法国电影资料馆的故事、巴赞创办《电影手册》杂志、“手册派”影评人如何为希区柯克打抱不平等令影迷热血沸腾的故事。在这些故事的背后,贯穿着的便是激励一代代电影人的“迷影情结”(cinephilia)。 中国图书折桂“世界最美的书” 书情 在刚刚结束的2011年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由中国选送的、获得2010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中英双语版)一书,荣获2011年“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据了解,“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工作每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中国自2004年起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牵头组织参加此项活动。“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是参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的重要环节,面向全国征集参赛作品,每年11月份举办,评委由中外业界专家或学者担任。2010年共评选出《世界地下交通》等20种“中国最美的书”,全部参加了2011年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 参加2011年“世界最美的书”评选的共有32个国家和地区,参评图书596种,其中14种书获得了“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中国获奖图书《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中英双语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欧宁主编,小马哥和橙子设计。该书在荣获2010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时,评委对它的评语是:封面设计采用中国古代线装形式,简洁明快,同时富有时尚感;柔软的纸质,色彩自然,富有层次;版式新颖,建筑照片与草图交相辉映,意趣横生,创意彰显。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度“世界最美”殊荣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诗经》获得。线装书式的装帧古意盎然,让中国古籍经典《诗经》同时融合了深沉经典与现代风尚的灵与肉,被中外业界评委赞赏不已。(综合) 黄培烽: 80后可以为香港带来正面的价值 庄向阳 实习生 王志杰/文、图 【人物简介】  1982年出生,圆桌精英出版社副主席,香港青年智库组织Roundtable Institute and Its Network理事会副主席。他先后从香港大学社会学系本科及硕士毕业,现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修读博士课程。 《80前后:超越社运、论述与世代的想象》  黄培烽 许煜 主编  圆桌精英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四代香港人》  吕大乐 著  进一步多媒体有限公司2007年版 《站在蛋的一边:香港八十后》  邝颖萱 著   上书局   2010年3月版 对香港来说,“80后”是一个自中国内地移植来的概念。到2010年,香港80后陆续步入30岁了。这一年,80后走上香港社会的舞台,俨然是香港2010年度的风云人物。什么是香港80后?他们在想什么?他们走向哪里? 《80前后:超越社运、论述与世代的想象》(下简称《80前后》),正是一本着力探讨香港80后现象的书。不久前,晶报记者约访了香港80后的一员,《80前后》一书的主编黄培烽先生。 晶报记者 庄向阳 实习生 王志杰/文、图 让80后来谈论80后 晶报:《80前后》在书店一上架就引起了我的注意,请问你们什么时候想到要编这本书,如何产生这个想法? 黄培烽(以下简称黄):去年7月香港书展过后,我们想做这样一本书。原因很简单,当时香港正在讨论反高铁、菜园村等议题,我们就想在适当的时候做一本书深化香港80后话题的讨论。所谓深化,就是深入一点讲这个话题。 当时是邹崇铭主动提出这个想法的,他想用一本书去讲讲香港的年轻人。他找我们一起做,当时,邹崇铭与李祖乔、黄宇轩两位,在网络及报纸上都写了一些文章,属于不同的话题。随后,我们又特意找一些朋友来写文章,因此这本书70%的内容是之前在媒体上没有刊登过的。坊间已有关于香港80后的书,但是那些书比较表面,只是讲社会上有这种人,但是没有讲80后可能给香港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他们想的东西是什么,而反对他们想法的人讲的是什么。 晶报:那么,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黄: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抗争,反对权威。二是世代。之前吕大乐先生写过一本书叫《四代香港人》,他的那本书讲的就是不同的世代,我们想说的是,世代其实不是最重要的。三是论述。很多时候都是其他人讲年轻一代是什么,政府有政府的想法,政客有政客的想法,但是,现在有好多讨论年轻人的话,其实不是年轻人自己讲的,是其他人讲的,现在就是要让年轻人自己来讲。 晶报:这本书的作者是以80后为主? 黄:是以他们为主,但并非所有的作者都是80后。 晶报:董启章就是60后了。 黄:对。一位作者就说,对于一些东西的看法,不在于他们出生的所谓生物年龄,不在于他们出生的年代,主要是他们的想法,对于香港社会的看法,要有一种反思和批判。做这本书的时候,我们没有特意找年轻人去写,重要的是给读者一些有深度的文章。 晶报:你是书的编者,与这本书里的很多作者看法都比较接近吗? 黄:不是这样。大部分作者基本的立场是比较左倾的(这里指思想上的、社会科学意义上的左倾),但是他们的想法也不完全一样,比如许煜与李祖乔的想法就不太一样,甚至前面的文章跟后面的文章意见也不一样,这无所谓,这本书本来是要带来讨论的。要是想做一本有鲜明立场的书,那我应该自己去写一本书了。 晶报:即使书中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你们还是有共同的原则。 黄:我们很肯定的是,80后可以为香港带来正面的价值,我们很正面地肯定两个东西,一个是肯定香港80后的运动,另一个是肯定年轻人要参与社会。香港很多东西都是运行了很多年的,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然后很多东西就停留在80年代,这肯定不行。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80后能讲出来的,也不是所有的东西是他们能带来的,但是他们总可以带来一些想法,让许多人去讨论。 晶报:书名叫“80前后”,为什么不叫“80后”呢,那样似乎更加响亮些? 黄:很多人觉得80后出生的人,与80前出生的人有分别。有一些人觉得,80后的社会运动是一种新的东西,主要是用网络,他们关注本土……以上种种可能不是对立的,而是几方面同时存在的,为了突出这一点,我们就在“80后”里加上了“前”字。 晶报:是特意加的。 黄:对,希望这本书关注的视野没有那么窄。 香港80后首先是反对建制 晶报:按你的理解,香港的80后究竟是怎样的? 黄:内地的80后指的就是1980年后出生的人,跟我们现在谈的香港80后不是同一个概念。我觉得,香港80后的特点首先是反对建制,不一定是反对政府,是反对主流,反对那些被视为是真的一些东西。我们尝试去讲,这个事情是真是假,是对还是错的,我觉得这是香港80后最主要的一个特点,不是讲有机会没机会。一般人讨论香港80后的时候,会有一种误解,认为香港年轻人是不是想要工作,其实80后重的是思想。 晶报:反对建制是最主要的特点,还有呢? 黄:另外就是反对权威,不是说要反对政府,权威可能是学术方面的,可能是关于香港应该怎么样去发展的主流看法。80后会反问,这些看法是不是真的,哪个是真的,你觉得是真的话,请给我提出一些具体的论据。比如讲到社会流动,香港社会一直以来讲,只要肯努力,就可以爬到很高,但是80后会反问,这是不是真的(在香港的媒体,去年就有一场关于社会流动的辩论)。有一些人觉得80后就是要行动,就是跑到街上去,用网络来动员,这可能是他们的特征,但我觉得并不一定,好多跑上街头的,并不是80后出生的。 晶报:论述80后话题的时候不可避免要提到吕大乐关于世代的划分,你对于80后的看法,跟吕大乐对80后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 黄:我觉得他讲的四代香港人,与我们讲的80后是有分别的,重点不一样。“四代香港人”主要是用第二代人的眼光来看的。刚才提到对香港年轻人的一些误解,就是有一些官员、媒体的评论员,他们看了《四代香港人》那本书就觉得,现在的第四代人 (香港80后),他们因为没有机会,没有钱,没有社会流动,所以就跑到街上搞社运,其实我们觉得不是。当然,大家的看法有重叠,但是讲的重点不太一样。 晶报:香港主流社会对80后也有误解吧? 黄:当然有一些误解,有些人读了电视、报纸就觉得80后是搞破坏,他们什么都反对。我有一些朋友很讨厌“80后”这个词。比如一个年轻人在公司碰到老板,老板就说,啊,你们80后怎么样怎么样,其实那个年轻人不仅没有在街头搞抗争,根本连意见也没有,但是老板就说你们80后怎么样,这位年轻人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负担这个责任。对80后,年轻人有误解,年纪大的人也有误解。 晶报:两边都有误解? 黄:对。对一个社会来说,很多东西我们需要不停讨论,一些新的想法出来,然后可能突破这些误解,有时候也会加深这种误解,这就看社会怎样解读了。 晶报:编这本书的一个缘起是2010年香港发生了很多事件,如果我们把这种事件叫做社会运动的话,80后在多大的意义上是这个运动的主体呢? 黄:一讲社会运动,就将社会运动定义为反对政府,上街头抗争,我们不想讲这种社会运动,虽然这也是社会运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想讲的是更广义的社会运动,包括文化保育、公平贸易等等。提起对2010年很多事件的参与,80后是很重要的成员,不是年轻人特别牛,而是家庭包袱比较少,经验比较少,想的东西会比较有创意,一些三四十岁的人也有新的想法,但媒体较少报道。 晶报:书里有作者提到把80后看作一种新的“政治身份”,这种看法有没有夸大80后的作用呢? 黄:在很多社会里年轻人投票率最高,但在香港却是最低的。在政治上,香港80后现时肯定不是最重要的成员,因为他们没有群众基础,也没有钱,但他们当中也许有人可以带来一点点改变。 内地的“80后”有时是消费概念 晶报:这本书的出现,是把80后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来使用的,毕竟在2010年的香港,有了这么一个符号,这不是很有意义吗? 黄:为什么我们要讲这个符号呢?通常讲80后,在很多人那里就是“第四代香港人”,就是根据生物年龄来讨论的,我们想避免这种讨论。把“80后”定义为反对建制,我想大家慢慢会没有异议的。我觉得这跟内地就不一样,内地的“80后”是讲了很多年了,下面还有新的名词,比如“90后”、“00后”,有时候就是一个消费概念。据说郭敬明的书就有很多人买,我们不是要去批判这个,但是有人买,这就是现实。 晶报:编这本书的时候,你们也想到了内地80后的话题吧。 黄:但是在这本书内我们没有特意去讲,一是因为这本书比较本土,要是我们突然跟内地80后做比较,就跟这本书格格不入了;二是内地80后的经验,跟香港80后的经验不一样。 以前也有人在北京搞过一次讨论会,邀请内地和香港的80后去讨论,但是会场里坐着的都是一些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 晶报:讨论80后的话题,但是80后本身不在场,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黄:对。香港跟内地的分别还有,内地的人口基数大,比如说某人有经验A,很多人会觉得和他们的经验一样,可以得到很多人认同;对香港来说,我有经验A,很少有人觉得你的经验是我的经验,在香港每个人的经验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经验,没有共通的地方,这也是很特别的地方。 晶报:在香港的社会舞台上,你觉得80后会有着怎样的未来? 黄:我觉得很难讲,这两三年会继续讨论,80后也有越来越多的成功,在不同的行业带来不同的改变。香港是什么?香港文化是什么?香港也在改变之中,香港文化也会改变,不论喜不喜欢,香港跟深圳、跟整个广东的流动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去内地工作生活,内地的人也可能来香港,那个时候讲什么是香港人是比较难的,讲什么是香港的80后也比较难,讲香港的80后是不是社会很重要的一员,也很难讲。但是,他们的一些想法在继续,他们不是所谓随波逐流,他们不一定是反对,但是他们有自己的反思,要是一个人具有反思能力的话,他肯定值得期待。 对香港80后的社会学解读 ○高骧(书评人) 在内地,80后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文化符号。提起80后,人们可能立时想起韩寒和郭敬明,想起春树和张悦然,不论最初用“80后”来命名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代人是来自于内地文坛“造星运动”的推动,还是出于称呼的简便,80后都已失去当初的闪亮光彩,而成为日常词汇。而在香港,“80后”却是一个借自内地的崭新名词,2010年频繁地出现在香港的各大报章上,“80后”甚至被视为香港2010年度的“风云人物”。香港“80后”是谁,似乎举不出一个响亮如郭敬明般的商业符号,但是,他们却拿出了《80前后》这样一本书。也许,这正是香港与内地不同文化特点的表露。 《80前后》一书共收录了30多篇论述“80后”的文章。文章的作者不全是80后,但显而易见,作者是以80后的社会学研究者和社会观察者为主体,两位主编黄培烽、许煜也都是80后,因此,不妨将《80前后》视为一本由80后来谈论80后的书。文章从《什么是80后》开始,围绕着“失落”、“可能”、“世代之争”、“激进与保守”、“我们的本土在哪里”等议题,到许煜的《我们、现在、这里:论述的极限作为想象的开始》结束,文章的主题较为分散,但是编者还是努力使这本书显得有些体系,从而对香港80后作出较为系统的社会学解读。 继承与反叛,是解读的主线。在他们所承继的思想资源中,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及“五四”精神仍然是重要的一脉。邹崇铭的《少年香港说》不避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而沈旭辉等人的《五四与青年,还有什么关系?》副题就是“缅怀九十年前陈独秀和蔡元培的精神”,中国百年来的思想文化资源仍然在香港新一代年轻人心中占有重要位置。甚至,香港曾经有过的“狮子山精神”也让80后一代感怀不已,因为“所谓狮子山下,只要努力总有出头天的说法”已经不复存在了。他们所要反叛的东西似乎有很多,身份标签、地产霸权、发展空间的缩小等等,很多外力所强加的、不公平的东西,都是他们反叛的对象,既有为了生存的呐喊,也有对公义的捍卫,譬如他们在文化保育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看重的都非一己之私利,而是对香港本土内在利益的维护。在香港的80后身上,仍然可以看到一种青年精神,那是青春的激情、理想的召唤、对社会恒久价值的追求,只不过因为香港社会有其自身的状况,年轻一代的反叛也便有了自己的特点,表现出不同的风貌。 香港80后是什么?首先是一代人,不被主流社会接纳的一代人。周澄在《我的理想主义注脚》一文中写道:“当然,愚等实在不敢轻言自己是‘理想主义’的代表,而这也非我们本愿;毕竟我们的位置其实相当尴尬,大概传统民主派支持者嫌太过聒噪不够成熟,左翼分子嫌我们太过改良不够激进阶级分析,社运人士嫌我们太过以选举模式搞选举缺乏新意了,自由市场信徒觉得我们天真盲动不懂经济……”为什么80后得不到任何一方的支持?因为,不论民主派支持者、左翼分子,还是社运人士、自由市场信徒,他们都是上代人,主要是吕大乐在《四代香港人》中所说的“第二代”,他们是话语权的拥有者,在他们充当主角的社会舞台上,还不愿甚至连想都不曾想到给“80后”分配一个够分量的角色,因此,他们对80后的指责多于鼓励,怀疑多于信任。惟其如此,80后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需要这样一本书证明自己的存在。 80后,还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一个社会符号,它联系着一场以“80后”为旗号的社会运动。2010年在香港发生的诸多事件中,媒体报道的主角是“80后”,其实,80后可能只是其中一部分参与者,然而,媒体却乐于给他们贴上“80后”的标签。媒体为了追求更大的传播效果在这里刻意使用了“80后”的概念,“80后”概念反过来又引发了人们对80后一代的群体想象,这种想象不可避免地加入了种种偏见和误读。因此,这本书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为香港80后正名。如果“80后”代表着一场新社会运动,这场运动也需要正名和更多的诠释,书中虽然有几篇文章作出了些许论述,可惜只流于对西方反殖、后现代等理论的借用,还没能给出令人信服的阐释。 当然,80后更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书的编者有一个期望,即为2010年发生在香港的“80后”现象做一总结,随着这本书位居一些书店排行榜的上端,表明“80后”现象已具备相当高的关注度。即使80后尚未获得以“第二代”为代表的主流社会的认可,至少也得到了他们的部分注意。 “80后仍只是初生的现象,未来发展仍充满未知之数”,有论者在书中写道。但是80后将会与香港主流社会如何互动,将会为香港带来什么,一切尚属未知,要等时间说话。 潮起潮落“新浪潮” 《香港新浪潮电影》  卓伯棠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版 新浪潮诸君的大量佳作,提升了本土观众的欣赏品味,并在电影语言、叙事方法、类型多元以及培养人才等方面对后继从业者大有影响,且将香港电影推向了国际。 ●存磊(书评人) 如果我们试图从《赵氏孤儿》、《山楂树之恋》中辨识追溯第五代导演锐意之作《黄土地》、《红高粱》的流风余韵与风格脉息的话,想必会有前尘往事、今昔对比之慨。而香港新浪潮电影的演化流变,在共有的路程之曲折外,别有一番风貌。这源于香港电影生态的特殊性,以及新浪潮诸君在社会经济大环境与本行业间的辗转求存求变之难;而多种因素的共生,终促成“新浪潮”开辟新土,为本土乃至整个华语电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电影学者卓伯棠的《香港新浪潮电影》即意在总结这一段历史,以香港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为切入点,剖析新浪潮电影的崛起、发展和历史,新浪潮主将电视与电影作品的思想内容、风格特征与美学成就,以及为整个行业与电影艺术作出的贡献。 提及“新浪潮”与台湾新电影、内地第五代电影的区别,其一就是电视行业与电影的息息相关,这也是香港特色。“新浪潮”主将许鞍华、徐克、严浩、方育平、谭家明等大多由国外留学归来,先入各电视台工作,磨炼若干年,后纷纷投身电影工业。电视台成为了未来的“新浪潮”主将的练兵场,不仅是技术的练习,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现实脉息的领会,对观众心理的把握,处处埋下了伏笔。 我们在观摩台湾新电影导演的《光阴的故事》、《童年往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悲情城市》,内地第五代导演的《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红高粱》、《孩子王》等作品时,能明显地感觉到这些影片的创作者心里憋着一股劲儿,蓄意“谋反”,要以新的电影美学追求与上一个传统决裂,树一个崭新的自我。而香港新浪潮诸君无此野心,这大概既有个人心性的不同,更有地域电影生态的制约,使他们不能无所顾忌地凌空蹈虚、任性挥洒,只做局部的改良。如许鞍华不断地尝试不同的类型电影,徐克的技术革新万变不离影片内容的可看性,严浩灵活的电影语言的运用,处处反映了他们对主流电影市场的倾斜,力图维持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平衡,不做极端的实验,宁可在一点一滴的改良中逐步推进。 我想,正是源于“新浪潮”导演对艺术与商业的此种态度,卓伯棠在《香港新浪潮电影》中采取了电影“作者论”与“类型论”相结合的方法来研讨其作品。他自己也说,“只有两种理论互相配合,庶几方足以对他们的作品作全面性的探讨。” 而新浪潮诸君在电影行业中的去与留,也息息相关于商业与艺术的把握和平衡。徐克求新求变,“一直都希望做个商业导演”,目前虽面临突破自己瓶颈的问题,但他对主流的靠拢姿态使其现在虽有廉颇老矣之慨,余威却也犹在;许鞍华以赌徒的心态拍片,顽强如是,对电影的热爱如是,不时失手,也时常有《天水围的日与夜》这样的佳品问世;严浩才华横溢,以《似水流年》、《滚滚红尘》等佳作为我们带来关于命运与超越的思考,而自《鸳鸯蝴蝶》之后多年未有新戏了;谭家明,极度风格化导演,商业化市场的不得志者,竟然在《杀手蝴蝶梦》十多年后拿出《父子》,功力不减。其他的新浪潮导演,也根据自己与主流电影的默契程度如何,有着不同的职业走向。 任何潮流都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新浪潮”也是如此,因缘际会,又于外因内因的合力之下退潮。不过,落地的种子不死,这一电影运动虽已隐退,但惠泽却持续不绝。新浪潮诸君的大量佳作,提升了本土观众的欣赏品味,并在电影语言、叙事方法、类型多元以及培养人才等方面对后继从业者大有影响,且将香港电影推向了国际;同时,台湾新电影、内地第五代电影的相继崛起,未尝没有“新浪潮”的推动作用。多年之后,于“新浪潮”的“自将磨洗认前朝”,既为怀念,而在如今香港电影的困顿时期,总结昔日的经验,希冀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更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为诗而生的人 《狄金森诗选》   艾米莉·狄金森 著  蒲隆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年11月版 她的诗集就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从一首诗到另一首诗就像一个波浪引出另一个波浪。波浪之下就是她生活的河床。 ●张旋(书评人) 艾米莉·狄金森与惠特曼被称为美国诗坛的双子星,几乎在任何一部美国诗文选集中,她的诗都占有显著的地位;但她生前却默默无闻,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麻萨诸塞州的艾默斯特小镇闭门独居。她20岁左右开始写诗,到56岁去世写了近一千八百首,生前只有十首发表。 她的诗追求简炼、生动、准确,用最少的词汇表达最真实的情感、最迅捷的想像。她总是把尖锐的措辞建立在一种坚固的形式之上。这种形式就是四行一组,单行八音节,双行六音节的长短句,此形式之于诗就像道德之于她的生活,不仅左右了她的灵感,还疏导她的心境,只要能自如地运用这种形式,她就牢牢操住生活的舵。那些脱离了形式的诗不是她内心受到强烈的颠簸,就是情感上急需一些放纵。 这个四百页的译本中容纳其中的六百多首,只占她全集的三分之一,但已经像一个袖珍的书柜了。译者在编辑方面下了一番功夫,把狄金森的诗分为七个集合:“人生”、“自然”、“爱情”、“永恒”、“灵魂、心理”、“信仰”、“文艺”。这种编辑方法虽然给诗的主题作了清晰的分类,但却打乱了狄金森生命的韵律,不过这本诗集保留了诗作的年代和编号,使读者仍能识别出诗中的生命轨迹。 狄金森小姐仿佛是一个为诗而生的人,灵感还没出现的时候,诗已在她心里等候其光临。1862年她一共写了三百多首诗,平均每天一首,她如此密集地写诗,她的诗集就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从一首诗到另一首诗就像一个波浪引出另一个波浪。波浪之下就是她生活的河床,随着人生季节的更迭,河面上卷走的落花变成了枯叶,再往后,河床渐趋宽广,河面也平静下来,当生命之光逐渐暗淡,死亡之夜来临,河面就只映出高山和群星这些永恒之物的倒影了。 由于狄金森在生活中深居简出,她有两种特殊的观察方式,有时候她的观察极其专注而集中,就像要拧紧时钟的发条,然后她就可以巧妙地把时间揉进诗意,让语句在纸面上嘶嘶地放松。 另一种情况,她以一种超然的心态远远地观看世俗百相,把这些喧闹写得异常静谧://对面房子里,近在今天,/有人死亡——/我之所以知道,是因为/那些房子总有那种麻木的——面相——//邻居们进进出出——医生——架车离去——/一扇窗户像豆荚般蹦开——/冷不丁——如同机器——/有人扔出一张床垫——/孩子们急忙跑掉——/心里纳闷是否有人就死在——那上面——/我小时候——见过不少——//牧师——僵硬地走了进去——/仿佛那房子就是他的——/他拥有了所有的吊丧者——现在——/而且——还有那些男孩子——//然后就是女帽商人——还有/那吓人的行业的员工——/来估量那座房子的情况——//然后就会有黑色的游行——/有流苏——有马车——很快——/在一个乡村小镇——/对这种消息的直觉——/就像招牌一样从容——//。在这首诗里你是听不到任何声音的。 狄金森的诗不好翻译,英语的词音节不等,组织在句子中具有自己独特的韵律。翻成汉语以后,一个词对应另一个词,音节数不在相等,原诗的韵律译不来,诗的形式也不再那么严整,变成了自由体。不过,本书译者蒲隆先生尽量尊重其形式,使其中的长短句的节奏还保留其痕迹。只是偶尔译作过于追求简捷或为了凑音步的目的使语句有点踉跄跌撞,原作的典雅从容有所损失。 波琳家的女孩与精英教育 《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  (英)菲利帕·格里高利 著  滕芮 译  希望出版社  2010年10月版 ●栗小衣(公司职员) 在右上角印着“1533年春”的那一页,故事大致完成了四分之三,在这一章里,波琳家的女孩安妮正经历她人生中最壮丽的加冕时刻。这天开始,她将取代凯瑟琳,成为大英帝国亨利八世的王后。她穿着一件覆着洁白貂毛的绛红天鹅绒礼服,长发像马鬃一般黝黑光亮。 她并不知道,仅仅三年后,她便在皇宫的绿地上被法国来的剑客当众斩首。她也不知道,她与凯瑟琳的战争仅仅是都铎王朝的一个小插曲,此后又有四位高贵的女子先后成为亨利八世的王后。她更不知道,五百多年后,那承载她一世荣耀与悲伤的城堡,已成为伦敦的著名景点,而她,亦被做成一个身着华服的玩偶,与亨利和他的其他五个妻子一起被摆在城堡的礼品商店里出售,价格不菲。 书中写道,望着安妮的加冕,哥哥乔治说:“我还不知道有哪个女人能做到这些。她唯一的决心就是爬上王位。”妹妹玛丽叹了句:“我从未有过这样的决心,我从孩提时代起唯一希望的就是不要被人忽视。”“那你只有省省了,她将是人们知道和记住的唯一的波琳女孩。你永远都变成无名氏了。”玛丽回答:“知道吗,当个无名氏也许也不赖。” 而事实上,安妮与玛丽两姐妹在年幼时即被送入法国皇宫,接受最好的宫廷教育。在玛丽14岁、安妮15岁时,她们被送回英格兰宫廷,成为凯瑟琳王后的侍女,而真实角色则是家族的两枚棋子,游到彼岸即可称后,她们独立冲锋,却又彼此掩护。 在随后的日子里,玛丽与安妮先后得到了国王的垂青。玛丽的白丝巾被亨利八世藏在胸甲里,作为贴身信物,跟随这风华绝代的君主上格斗场;玛丽还为亨利八世诞下一双子女,送上这个王国期盼已久的男婴。可她,却没有去争取王后的位置。她最终嫁给了一个身份卑微的传令官,但彼此真心相爱,在罗切福德过上美满的生活。 安妮却带着她那象征波琳名字的金色B字母珍珠项链,为得到皇冠不惜付出一切。她白日尽情欢笑,艳光四射,尽力用美貌与兴致吸引国王。纵有无数乐师为她奏乐,无尽诗人歌颂她的美貌,野心勃勃的安妮却最终如那些嫁入豪门的女子一般沦为生子机器,因无法诞下王子而遭君主唾弃。 不知虎妈蔡美儿是否读过这本书,又如何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安妮。这位推崇精英教育的母亲,发出掷地有声的宣言:不,我的女儿不能成为无名氏。她们要样样杰出、出人头地。她为两个女儿铺设了一条类似的通往宝座的道路。竭力保证孩子从学校到社会,一路引颈高歌。为此,她制定苛刻的家规,不准女儿在同学家过夜,不准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不准自己选择课外活动,不允许成绩低于A,除体育和戏剧外不允许任何一科只拿第二…… 我在美国时遇到不少韩国日本的女孩,在众人艳羡的学校接受法律或生物的高等教育,再回国做家庭主妇,相夫教子。我的朋友中有一对博士夫妇,美国白人,双双在常青藤名校读博。可他们已决定不继续学术生涯,而在毕业后回到印第安纳州的家乡,在当地的中学教书,因为那样离父母近,也可以在当地孩子的心里种下喜爱科学的种子。 “什么时候你觉得最幸福?”玛丽的丈夫这样问她。“你用不着一辈子都做另一个波琳。”小妇人玛丽说,“我喜爱这种共同营造生活,管理自己土地的感觉……我们过得像树篱中的一对小鸟,安逸快乐。” 群像与孤影 《大工地上:中国农民工之歌》  潘毅 卢晖临 张慧鹏 著  香港商务印书馆  2010年12月版 “农民工”群体的困境一如这个词汇所揭示的那般尴尬:对于城市,他们很难真正地进入;对于农村,他们又难彻底回归。 ●孙浩(传媒人,香港)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大工地上:中国农民工之歌》(下简称《大工地上》)一书,封底节取的是《春天里》的歌词,流露着淡淡的忧伤。由两位农民工歌者所翻唱的这首歌在网络上大热。 其时,书作者之一潘毅并未料到,这个名为“旭日阳刚”组合两个月后站到拥有数以亿计观众的央视春晚舞台上,成为最感动人心的“春晚话题”。然而,抛却这个个体案例,他们背后的庞大群体,仍犹如孤影,远离城市的聚光灯。 世界大工地上的群像 身为关注中国劳工问题的香港学者,潘毅倒是习惯了农民工话题所受到的“间歇性”瞩目以及经年累月的忽视。通过《大工地上》,她和另两名北京大学的学者试图对这个群体的夹缝现状、尴尬身份提交一份宏观描述和成因剖析。 三位学者在一批大学生的参与下,对北京周边多片工地上千名建筑农民工展开田野调查和深入访谈,最终成就了这本书。该书的笔法介乎社会学研究报告和记者深度调查之间,格局以个体故事搭配理论分析,似乎是三位作者有意在感性和理性间保持的平衡。涉及“农民工”话题,关注的人和被关注的人皆不能不“动之以情”;但如果试图给出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答案”,就不可缺少“晓之以理”。 没人能忽略中国经济的力量和前景。在京、沪、深、穗等大城市,新的楼宇大厦不断冒出,“广厦千万间”的城市风貌也是世界眼中“中国奇迹”的佐证乃至象征之一。中国不但成为“世界工厂”,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地。然而,繁华背后,身为建造者的农民工却一直是处于城乡临界的群像。 身处中国城市,谁不曾听过“农民工”这个名词?在遍布大小城市的工地附近,在春运前后的列车上,在闹市街头或公交车站,你我一定见过一群群这样的人:双手粗糙,头发散乱,工服上沾着石灰或泥土,或者背负着巨大的用“红白蓝”编织袋缠好的包裹。但是,谁能清晰记得某一个体的面目? 时间回溯至奥运会前的北京,《大工地上》的作者及团队用两年多的时间,从北京周边四个工地,扩展到春节和麦收季节农民工们回流的村庄。通过老徐、袁飞、大军等真实个体的口述、日记、书信,“农民工”及其家庭的影像鲜活起来。个体的隐忍、艰辛和活跃的另一面展示在面前,也有一股沉重悲凉的气息扑面而来。 “进不来,回不去”的尴尬 潘毅曾表示,不止中国,即便是在国际劳工问题研究领域,专门针对建筑工人的研究著作也是屈指可数。然而,建筑工人却是中国“农民工”群体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南方工厂里的打工仔打工妹,建筑工人更少受到关注。在中国,这个人数多达四百万的群体长期被遗忘在角落里。 初读,你很难不将其归入“讨说法”的书。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今天,城市化又给农民工群体带来了什么? “远看工地像天堂,近看工地像银行,走进工地像牢房,不如回家放牛羊,人人都说工地好,傻冒才往工地跑;工地挣钱工地花,根本没钱寄回家……”这是流传在大工地上农民工群体间的一首诗歌,点题是结尾的“路在何方”。潘毅们在书中说,尽管
本文档为【深港书评20110227】,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42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77KB
软件:Word
页数:48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1-02-28
浏览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