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纸走向衰落的客观原因及反思

报纸走向衰落的客观原因及反思

举报
开通vip

报纸走向衰落的客观原因及反思报纸走向衰落的客观原因及反思 【摘要】面对新、旧媒体相互融合过程中带来的阵痛,围绕报纸一片唱衰声,报纸似乎已经穷途末路前景暗淡。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带来的冲击——这种客观原因的影响;也有报纸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内部原因。处于新、旧媒体交替的历史时期,报纸是时候该冷静分析思考衰落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了,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关键词 报纸 衰落 客观原因 自省 反思 报纸的苍凉和末路逐渐呈现,回首报业曾经的辉煌,多少让人感慨。面对不可逆转的新技术倒逼,借助于信息技...

报纸走向衰落的客观原因及反思
报纸走向衰落的客观原因及反思 【摘要】面对新、旧媒体相互融合过程中带来的阵痛,围绕报纸一片唱衰声,报纸似乎已经穷途末路前景暗淡。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带来的冲击——这种客观原因的影响;也有报纸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内部原因。处于新、旧媒体交替的历史时期,报纸是时候该冷静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思考衰落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了,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关键词 报纸 衰落 客观原因 自省 反思 报纸的苍凉和末路逐渐呈现,回首报业曾经的辉煌,多少让人感慨。面对不可逆转的新技术倒逼,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报纸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但是,作为这种曾经辉煌许久的影响力最大的纸质媒介将要改头换面,重新来过,很多老报人还是感慨良多,伤怀之情多于欣喜。这样的变化,值得我们冷静思考。主流观点将报纸衰退的原因归结于新媒体、新技术的冲击,这虽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客观因素,但全部原因都归于此未免偏颇,有时甚至掩盖了报纸许多年来自身存在的致命弱点而不自知。在报纸处于关键转折点的时刻,是时候回过头来,认真反思报纸衰退的自身原因了,也许只有清楚地认清了自己,才能更好的前行,对于报纸,亦是如此。 一、导致报纸衰落的客观原因 在印刷技术和纸媒一统天下的时候,报纸以时效性见长成为人们获取最新信息的首选途径,网络普及直到移动智能手机出现后,报纸的时效性优势荡然无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报纸的冲击使得报纸毫无招架之力。 1、依附于信息技术的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 现在年轻人从小就接触电脑、手机等新媒体,这是他们生活中的常态,他们习惯于操纵和使用数字介质,对纸媒这些传统媒体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人们对于媒体的依赖和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使用习惯的养成,这些“数字原住民”们抛弃了传统的阅读习惯,年轻的群体没有纸质阅读习惯,必然使得读报这种阅读方式在青少年中间几乎绝迹。 媒体使用习惯一旦养成,就成为主导他们阅读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并且固化为生活习惯很难改变。另外,受网络语言、流行语的影响,人们语言交流方式的变化也冲击着报纸语言的运用风格和叙事方式。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已经与报纸提供的传播方式和叙事方式渐行渐远,报纸发展困境愈发显现。 2、互联网颠覆了纸质媒体的生产方式以及营销理念 信息技术引起的媒体形态的变化,将彻底颠覆报纸这种纸质载体的外在物理形式。形式与内容是统一的,形式上的改头换面,必然带来内容上的彻底改变。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已然倒下,带来的连锁效应已经把报纸逼到了死角。 《Newsweek》(美国新闻周刊)中文刊前执行主编、赞赏创始人陈序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报纸是一种新闻产品。既然转向互联网,就要做适合互联网的产品;既然做适合互联网的产品,就要用互联网的生产方式;既然用互联网的方式生产互联网的产品,当然就要重新定位市场,重新定义竞争者,重新寻找盈利模式;既然全部重新来过,跟从头做一个新产品、新媒体、新企业又有何区别?”① 报业人士对于未来适合报纸生存的方式依然还在探索中。曾经提到的数字化报纸绝不是简单把纸上的内容搬到数字介质上就算了事这么简单;微博、微信等新的传播方式也仅仅是未来新媒体发展过程中的过渡阶段、冰山一角。报纸有了先进的技术和手段仅是生存的外部条件,处于技术附着之上的应该是与互联网高度适应的内容生产方式以及先进的互联网营销理念。 二、报纸走向衰退的反思 站在媒体形态新旧交替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节点上,面对报纸未来的命运,不禁要问:是什么让这种承载着人类深刻的智慧表达、代表高雅阅读习惯的报纸,走向了末路?在感叹信息技术强大力量的同时,报纸也要进行彻底的反思,深刻思考一下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面对报业现在的尴尬境地,自身存在的原因是复杂的也是多元的。 1、中国媒体的认同紊乱和身份危机中国报业在市场化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媒体竞争无序,媒体人疲于奔命,很多报人因为工作压力过大不堪重负而猝死。报业似乎都在运行着死循环,找不到出路,除了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以外,别无选择,想逃脱,却又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只能在经济大潮中挣扎,可是越挣扎陷入越深。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媒体出现了认同紊乱和身份危机。”② 改革开放市场化运营后,媒体原来自上而下的党报体系解体。市场经济中的报业丧失了对市场的把控能力,陷入无休止的无序竞争状态,导致的结果就是,纸媒表面上用高效的时效性去对抗市场的苛刻生存环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高效运转去维持生存,殊不知,这样的高效运转正是媒体无力反抗与无所适从的直观表现。巨大的内耗,在无情的市场经济中显得不堪一击,只会把报纸拖垮,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许多报业人英年早逝不是个别现象。“这个时候的媒体可以说完全失去了方向感,进行的是一种功能性飞行,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乱撞。”③报纸无方向感运行,恰恰揭示了报业对自身定位以及自身使命认识上的模糊性,导致报业对自身最本质属性、对社会使命的严重偏离,自然缺乏抗击力,没有立足之地并不意外。 2、报纸公信力下降,同质化严重报纸市场化运营后,在竞争及生存压力逼迫下,媒介公器的社会责任使命被淡化,网络平台乘虚而入担负了社会舆论的主要“发声地”。同时,报纸经营活动越来越贴近市场,报道方针由政论与新闻并重逐渐让位于新闻性与市场性并重,传统纸质媒体的独立意识以及批判精神逐渐淡化,导致的后果就是,过多单纯的新闻性报道代替了报纸的言论传统。缺少自己的言论和立场,报纸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新闻炒作、假新闻、假记者事件频发,报纸的媒体公信力下滑,甚至已被人们所厌弃而沦为鸡肋。 3、近代报纸四要素,只剩一半从上海《申报》开始,确立了中国近代报纸的四要素:新闻、言论、广告、(文艺)副刊。然而在改革大潮以及经济利益激荡下,报纸基本只剩下新闻和广告了,高质量的言论越来越少,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艺)性副刊已经难觅踪影。 新媒体上的言论自由性远远比报纸优越,人们享受着自媒体时代“畅所欲言”的快感。同时,在自媒体言论泛滥、网络谣言多发的环境下,主流媒体在还原事实真相,舆论引导,调节社会情绪方面,地位依然坚挺,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坚持报纸新闻评论的常态化,不仅是现实新闻传播环境对报纸提出的迫切要求,更是报纸这种传统媒体义不容辞的媒体传统的有力彰显。 其次,需要重新恢复文学(艺)性副刊的地位。一些老报人说过:“新闻招客,副刊留客。”目前,市场上出现很多与市场经济利益紧密联系的副刊性质的刊物,内容大多涉及汽车,美容,房地产等,过多的利益版面,使得报纸的文化气息丧失殆尽。纸质媒体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透过墨香散发出来的文化内涵,拥有文化的承载力,遗憾的是,这个媒体传统也让位于市场利益。 4、纸媒缺少培养固定受众群的主动意识 新媒体平台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形成了人们对工具的依附性和依赖性,大家都是“手机控”“微博控”“微信控”。人们从新媒体上获取信息、发表言论是自觉行为,不用刻意去培养,这是新媒体传播方式上的最大优势,而传统纸媒则无法与之相比,因此特别需要纸媒有意识的去培养和维护固定的受众群。 新闻体制改革后,报纸社会功能的重新分化,加之市场竞争压力巨大,报纸没有扎实的做一些培养固定受众群的工作。这种在价值取向上与受众的背离,是报纸主动抛弃了受众,最后结果就是被受众所抛弃。与受众之间的共生关系没有处理好,也是报纸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一处败笔。 结语 互联网功能开发潜力巨大是因为互联网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会出现更具颠覆性的创新,例如,3D 打印技术通过网络可以打印定制化的产品,物联网技术未来将实现物物相连,还有可穿戴设备、智慧城市,等等。依附于信息技术之上的新媒体形态,严格来讲,改变的不仅仅是媒介的形态和生态,它改变的也可以说是颠覆的是——人们的生活习惯甚至未来人类的生存状态,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对于传统媒体或者媒介的范畴界定,导致我们还没有能力去准确的驾驭和开发。 新媒体目前尚处于发展过程中,未来的新媒体将走向哪个方向以及新媒体的最终表现形态如何,都还有待时间去检验。人们对新媒体的认识还不全面,因此暂时不要一概惟新媒体论而炒作唱衰报纸。如果我们对未来媒介与信息技术的最终发展形态、对于未来社会的生活形态,没有基于正确的明智的预见和判断,而过早的武断的放弃了纸质报纸这种传播方式,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参考文献 ①张志安、刘虹岑,《媒体的天职是联接尽可能多的人——专访〈Newsweek〉中文刊前执行主编、赞赏创始人陈序》[J]《. 新闻界》,2014(8):5 ②③邵培仁、邱戈,《“我是谁”:论当前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唐晓芬主编:《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9、33 ( 1
本文档为【报纸走向衰落的客观原因及反思】,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精品文档
千万精品文档模板,下载即用
格式:doc
大小:21K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18-10-07
浏览量: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