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闽族和闽方国

论闽族和闽方国

举报
开通vip

论闽族和闽方国 南 方 文 物 Relice From South 2001年第2期 伦 i} 族 和 闺 方 国 卢美松 民族是人类的群体概念,包含着丰富的 文化内涵,经历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古代民 族直接脱胎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由于 缺乏文字记载,我们只能从考古发掘的文化 遗址和世代相传的神话传说中去搜寻物证、 、捕捉信息。学者对于民族的划分和界定有过 许多研究,归纳起来,大体包括时间的(历史 阶段)、空间的(地域划分)和文化的(群体自 身的,如经济生活、风俗信仰、语言与心理特 征)诸要素。 闽族是...

论闽族和闽方国
南 方 文 物 Relice From South 2001年第2期 伦 i} 族 和 闺 方 国 卢美松 民族是人类的群体概念,包含着丰富的 文化内涵,经历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古代民 族直接脱胎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由于 缺乏文字记载,我们只能从考古发掘的文化 遗址和世代相传的神话传说中去搜寻物证、 、捕捉信息。学者对于民族的划分和界定有过 许多研究,归纳起来,大体包括时间的(历史 阶段)、空间的(地域划分)和文化的(群体自 身的,如经济生活、风俗信仰、语言与心理特 征)诸要素。 闽族是生活于古代中国东南沿海一带 (包括山地和岛屿)的部族名称。从时间上 看,大约相当于中原夏、商王朝及周朝的战 国中期以前(即先秦的上古三代);从空间上 看,大体分布于以福建为中心,包括其所毗 邻的粤东潮、海地区,浙南温、处、台地区,赣 东铅山、余干一带,还包括台湾全岛;从文化 上看,其发端或渊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 代闽台区类型的先民文化(考古学文化)。闽 族与闽族文化的具体内容须通过分析文献 资料、考古材料进行探索、讨论,也正因此, 专家、学者们产生了不同的历史结论和分歧 的学术见解。 本文试就闽族的历史发展、文化特征及 其与其他古代民族的关系作初步探讨,以求 方家指正。 一、闽族的地域 对于闽族的存在,有的学者不以为然, 我们认为,这是不容置疑的。《山海经·海内 南经》明确记载:“海内东南w以西者”,“闽 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 中”。《山海经》据考证是战国中期的作品,其 所记载的内容,包含了远古信息。如“欧居海 中”、“闽在海中”,无疑记述的是1. 2万年至 6000多年前海侵所造成的大陆东南沿海一 带的水土淹没。有学者以为,“在海中”的 “山”,还应包括台湾和澎湖列岛。《山海经》 的记载,明确了“闽”的地理范围— 在东南 的海与西北的山(应即武夷山)之间。另外的 佐证是,《海内南经》还载:“三天子郭(都) 山,在闽西(海)北”。《海内东经》载:“浙江出 三天子都,在其(蛮)东;在闽西北。”这里进 一步指出“闽”与毗邻的浙、赣、皖之间的方 位关系,更加明确了它的地理存在。晋代学 者郭璞,在注释闽越“亦在歧海中”时称:“歧 海,海之歧流也,犹云稗海”。所谓歧海 (支 海)、稗海 (小海),其实是指台湾海峡或WE 江、闽江、九龙江诸江口与大海汇流处(即海 湾)。著名史学家蒙文通的《越史丛考》称: “歧海当指东南沿海之海湾、海峡、海岛;台 湾亦在其中。”“是贩、闽越人于西周之世已 居海中也。” 古地质地理学的研究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自晚更新世 以来,我国东南部沿海受过三次海侵;第三 次海侵约从一万五千年前开始,至五六千年 前达到高峰。海侵吞没了大陆东南沿海的大 片平原,闽、台陆因海侵形成台湾海峡而隔 离开来;山地丘陵成为海岛(如台湾)或半岛 (如福州)。福州盆地成为海湾,闽江人海口 后退至今之闽侯白沙;海湾内满布岛屿,至 万方数据 汉代福州还是半岛,唐宋以后逐渐退海成 陆。故先秦文献所称“闽”或“闽中”,实应包 括福建、台湾及其周围的诸多岛屿。 前述闽“西北有山”,应指武夷山和“三 天子郭(都)山”。武夷山呈东北— 西南走 向,绵亘于今闽、浙、赣三省交界处。武夷山 古称“闽山”。《战国策·魏策》载:“三苗之 居,左彭盆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 南,而衡山在其北”。古三苗族据传是炎帝族 支裔,于中原战败后被迫迁于南方,成为南 方蛮族人的先祖,闽族人也是南蛮的一支。 此处之 “衡山”,论者以为是今安徽省的霍 山;而“文山”则不甚了了,今人何光岳考证, 认为“文山”即“闽山”(古代文、闽同音),亦 即今之武夷山。“三天子郭(都)山”,在今安 徽东南部皖、浙交界处,属黔山山脉。晋人郭 璞注云:“今在新安款县东,今谓之三王山, 浙江出其边也”。《海内东经》称:“浙江出三 天子都,在其(蛮)东。在闽西北,人海”。浙江 上游即新安江、下游称钱塘江,在福建西北, 发源于黔山(黔即款也)。这些记载说明,古 闽地的北部界限在于今之浙、皖交界处,因 此,旧志记载,古闽地北部边界至浙江台州 (临海),处州(丽水),江西铅山(信江)、余 干,西部则以武夷山脉为界,西南及于广东 潮州、梅州地区。 当然,上古闽族的人活动区域并非如后 世的国界或州郡界那样严格,人口的迁移是 经常的。山居闽人进人农耕和狩猎社会以 后,舍耕与游猎的生活方式迫使他们时常迁 徙。由于闽地辽阔,山林深阻,溪壑纵横,闽 族支系的分别也必不可免,故古有“七闽”之 称。 闽族的活动范围,还可以从考古学上追 寻踪迹。他们作为东南地区印纹硬陶文化的 主人,继承了由其先民所创造的、独具特色 的昙石山文化(印纹陶文化),创造出具有浓 郁地方色彩和强烈仿铜器 (中原文化)特征 的黄土仑文化。这一文化的分布地区是以闽 江下游为中心,以闽江流域为主体,扩及毗 邻的WL江流域(浙南温、处、台地区)、信江流 域(江西铅山、余干一带)、汀江韩江流域(闽 西汀州与粤东潮、梅地区)、九江流域 (闽南 漳州地区)。这些地区正是先秦典籍与古代 方志所记载的闽族活动区域。 民族,特别是古代民族的分布,受地缘 关系影响最大。当时由于社会生产力落后, 经济和科技不发达,道路开辟困难,交通工 具简陋,难以实现自由迁徒和经常交往,部 族、民族间的相对隔绝状态严重存在;部族、 民族内部的稳定性十分强固。史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称福建 “限以高山,人迹所绝,车道不通,天地所以 隔外内也”。这种“蛮荒”状态的自然地理环 境,造成了民族或人群间的隔绝状态。历史 载籍常称福建为“闽中”,秦始皇在闽地始设 之郡亦称 “闽中郡”,皆因闽族地处山海之 间,为四塞之地。 二、闽方国的存在 民族又是一个历史的群体概念,古代民 族的历史性(或时间性)特征更为明显。因为 民族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 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民族更有其发展的阶 段性,它随着社会的前进、发展而发生演变、 转化。闽族脱胎于距今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 代晚期昙石山文化的氏族社会。昙石山文化 的先民们,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发展进步, 跨越父系氏族时代,在中原炎黄文化和夏商 文化的幅射与影响下,逐步创造、发展起自 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社会文明就 是闽族赖以自立于华夏民族之林的基础和 条件。因此,如果说昙石山文化代表的是闽 族先民的氏族社会文化的话,那么黄土仑文 化所代表的就是鼎盛时期的闽族文化或闽 方国文化。 闽族或闽方国存在的时间约当中原地 区的夏、商、周时期。这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是 有着确定的记载的。如《周礼·夏官》云:“职 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 万方数据 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 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 其利害。”研究者认为,《周礼》应是汉儒之 作,但其所记必有所本。古人盛称周公“制礼 作乐”,《周礼》应是采集周代王朝机构、典章 制度、礼仪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而成的经典,因而是有相当 历史价值的。书中记述 “职方氏”的职权表 明,“七闽”与华夏周边民族一样,同归周王 朝管辖;主权所在,周朝廷掌握周边民族、方 国的地理图籍、财政收支、钱粮畜产,而且全 面熟悉他们的利弊沿革。最能说明“闽方国” 存在的,还有《周礼·秋官》记载:“象骨:掌 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 谕说焉,以和亲之。若以时人宾,则协其礼, 言传之”。可见,象青掌管的是王朝的外交事 务,是接待各方国的来使,送往迎来,传达王 命,和亲抚慰之。周边方国中,就包括 “闽 国”。而且,闽国与其他“四夷”方国一样,要 “以时人宾”,即按时朝贡觑见,以奉臣服之 丰L。 不仅如此,《周礼·秋官》还记载,“闽 隶:掌役、(掌)畜,养鸟,而阜蓄教扰之。掌与 鸟言。其守王宫者与其守厉禁者如蛮、隶之 事。”而且,向周王朝进贡的服役闽隶,还有 规定的数额,即“闽隶:百有二十人”。闽隶与 蛮隶、夷隶、貉隶一样,都受“司隶”的统辖。 《周礼·秋官》“司隶”载:司隶“掌帅四翟之 隶,使之皆服其邦之服,执其邦之兵,守王宫 与野舍之厉禁。”说明服役的闽隶从服饰到 兵器皆由方国供给,无偿地为王朝执行守卫 任务。 事实上,在我国的古代典籍中,已经有 着夏、商、周王朝与周围民族(方国)、特别是 南方蛮族的关系情况。较早的如《尚书·禹 贡》篇载:大禹建国之时,其领土“东渐于海, 西被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至此,大 禹才 “告厥成功”。说明大禹经过长期努力, 开山导洪,平治水土,最终做到 “协和万 邦”。从某种意义上说,夏朝完成了对四周成 千上万方国的统一和管辖,其声教 (政令与 文化)达于“四海”,自然也包括东南沿海的 闽方国和闽族。还有,在《诗经》中也多处提 到商、周王朝势力达到南方、海滨。 以上说明,闽国是服属于周王朝的方 国,有着朝贡、觑见、供隶、执役的义务。这不 仅反映了闽民族和闽方国的存在,而且反映 周王朝对边裔地区实际行使政治管辖权 力。尽管上古时代(夏、商、周三朝)中原王朝 与边疆各族之间还是地旷人稀,周围各族的 经济还不发达(或发展不平衡),林立的方国 还处于“蛮荒”之中,但王朝与方国的关系是 紧密的,来往是经常的。这点往往由于史书 记载的网略而被人们忽视或低估。因此出土 文物常产生“惊世骇俗”的效果。各方国、民 族物质、文化的发展程度远远超出以往人们 的想象。如近年考古发掘的四川广汉三星堆 遗址(蜀国)、江西新干大洋洲遗址(干越)等 出土文物,人们看到了远在3000多年前的 商代,在巴蜀、荆楚、干越地区,由于商文化 的影响,分别形成发达的“土著”文明,证实 了方国蛮都的存在。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 在福建地区,在闽族和闽方国所在地,也存 在着发达的“方国文化”。黄土仑文化是其中 一个阶段的代表,我们期待着有更高级、更 典型的代表文化发现。 《诗经》的《商颂·长发》云:“相士烈烈, 海外有截”。《商颂·殷武)称:“挞彼殷武,奋 伐荆楚,深人其阻,衷荆之旅”。两诗分别歌 颂商王相土与武丁开疆拓土的功勋。《大雅 ·江汉》云:“于疆于理,至于南海”。《鲁颂· 闷宫》云:“至于海邦。淮夷蛮貉,及彼南夷, 莫不率从。”两诗分别歌颂周代召穆公和鲁 伯禽的开拓与平定之功。从这些诗句中可以 看到,商、周王朝经营的疆域和管辖范围的 确到达南海之滨、蛮夷之域。 如上所引,商周王朝的统治势力,已经 “至于南海”,“至于海邦”,甚至 “海外有 截”。那么,作为“海邦”方国的闽国,自然在 万方数据 其“声教”范围之内,闽族文化受其影响也是 自然之事。《尚书·旅奖》日:“唯克商,遂通 道于九夷、八蛮。”《国语》引孔子话说:“昔武 王克商,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 贡,使无忘厥职”。这说明至少从周初开始, 王朝已大规模地修通与周围各民族来往的 道路,目的在于方便四夷的朝贡。《尚书·禹 贡》篇中也记载:“淮、海惟扬州”,“岛夷卉 服,厥能织贝,厥包橘、袖锡贡。沿于江、海, 达于淮、泅”。闽方国属古扬州区域,处于淮 河以南、东海之滨,因为沿海多岛屿,故闽人 又被称为“岛夷”。岛夷人贡的路线还是通过 江、海航运最为方便。《逸周书·王会》篇载: “东越海蛤,欧人蝉蛇”。说明闽方国向王朝 的进贡,除上列陆地的水果外,还有沿海的 水产。 凡此种种都证明,商周时期闽族和闽方 国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闽方国对王朝的隶 属关系和服贡义务也是十分明确的。当然, 由于地理条件限制,中原王朝对闽方国的行 政治权基本上是象征性的,远不及 “声教” (文化)的影响力。所以,直至秦始皇陈兵数 十万于南岭之时,也未能逾越武夷山而进人 闽中腹地;他只能草率地虚设闽中郡,作为 王朝统一的象征,大而化之地将自称闽越王 的无诸降为“君长”。 三、闽文化的特征 这里的 “闽文化”是指本来意义上的闽 族文化或闽方国文化,而不是现在经过引伸 和扩大外延的 “闽文化”。由于史料记载缺 乏,我们至今对闽方国的政治制度和闽族的 文化面貌都知之甚少,只能从古籍的一鳞半 爪和考古的吉光片羽中,去追寻或描述其基 本特征。如属臆测或有谬误也不足为怪。 首先是闽族人的经济生活。从生产工具 上看,闽族人所处的是铜石并用时代,因为 闽地缺少铜矿资源;考古发掘所见铜器多是 小型兵器、礼器和生活用具等,很少生产工 具。石器磨制精细而规整,以有段石锌和有 肩石斧为特色,这也是包括台湾在内闽族人 的石工具的共同特点。对于闽人的饮食,古 籍中记述十分简略。如《礼记·王制》载:“中 国五方戎夷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中 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且服、利 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 同”。书中所举四方民族以蛮、夷、戎、狄为代 表,可知闽族包括于“蛮”民之内。《王制》篇 称:“南方曰蛮,雕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南蛮 (包括闽)的这些特性,历史上确曾有 之:文身(雕额)、交趾(赤足所见)、生食(水 产)。《逸周书·王会》曰:“东越海蛤,欧人蝉 蛇”(孔注:“东越则海际”)。闽族滨海之民生 食水产,及于虫蛇,实令中原人惊诧。考古发 现证明,闽人确以蛤、现、螺、蚌、砺、蟹、蛇等 水产为食。在我国东南沿海(包括台湾)普遍 发现的“凹石”,就是蛮人取食贝类所用的敲 砸器具;台湾地区使用凹石的时间最长,直 到距今1000多年前。除靠渔猎捕捞谋生外, 闽人还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根、茎。闽族 形成期已有农耕和水稻裁培,但种植农业仍 须以渔猎、采集为补充(滨海甚至为主)。 从服饰上看,《尚书·禹贡》称:“岛夷卉 服,厥筐织贝”。岛夷即“东南海岛之夷”(宋 蔡沈注文),在闽地即是闽族人。“卉服”可有 多解,或认为草服(如草裙),或认为是葛麻、 木棉之属。这从武夷山崖葬船棺中出土的 麻、棉织品可以找到证据。船棺距今3000多 年,正是山地闽人生活的写照:“水行山处”, 死不离舟。据记载,越人是“断发文身”。闽族 既是蛮人一类,应该是“椎髻”,或“顶髻徒 跳”。漳州、平和所出土新石器时代人头雕像 即作梳发、戴冠(椎髻)形象。这一直是“蛮 僚”土著的传统发式;但沿海地带常人水者, 可能俗如越人,故称:“剪发文身,错臂左枉, 欧越之民也”。(《史记·赵世家》)考古发掘 所见闽人的“凿齿”习俗,与古书记载的蛮人 凿齿、台湾高山族先民的“拔牙”习俗,反映 了渊源上的一致性。 万方数据 闽族人的住宿条件。其远古先民是利用 洞穴,昙石山文化时代是半地穴式建筑;而 这时已进人干栏式建筑时代。丘陵、沿海地 带因多风雨,气候潮湿,干栏建筑是最佳选 择。这也可能是考古发掘中少见闽族人居住 遗址的原因之一。山林地带的人,可能还有 “巢居”(即在大树木上架屋、筑巢而居)。古 书中记载的“山都”、“木客”,可能都是树上 巢居的闽族先民的后代。因为久处山林,不 被外人所了解,所以被视为异类。他们与历 史上台湾的“小黑人”相似,可能都是闽族的 一个族种。 沿海闽人由于生产、生活和交通、运输 的需要,离不开木船,所谓“以舟为车,以揖 为马”。从3000多年前武夷山船棺到2000多 年前的连江独木舟,这些遗物都说明,无论 山区、沿海,也无论生活、死葬,闽族人都离 不开舟揖之用。武夷船棺的制作表明,当时 闽人已有先进的金属加工工具 (青铜工具), 其工艺技术水平亦十分高明。大至船棺,小 至“龟形”木盘和竹席,制作都很精细。 其次是闽族人的精神生活。他们的信仰 和习俗,可以从其丧葬方式和崇拜物中找到 线索和根据。’武夷山南、北麓的崖洞中,多有 闽人崖葬、悬棺葬(船棺葬)的存在。说明闽 人事死如生,尊长有崇高的威望,人们有脱 俗飞升的思想。在县棺中,随葬有鳖或龟, “龟形”木盘中还有鱼、鸟骨骸的存在。这除 了说明闽族人的饮食特点之外,是否还意味 着他们对传说中大鳌的崇拜?《玉篇》引传 日:“有神灵之鳌,背负蓬莱之山,在海中”。 闽人相信,鳌是托起三岛、九洲的神物,自然 也可以负载死者(闽人君长)的魂灵、躯体飞 升,到达理想世界。台湾高山族先民也有类 似山区闽人的悬棺葬或崖葬习俗。但在沿海 平原和丘陵地带,仍以土坑葬为主要葬式。 闽族的著名信仰是对蛇虫的崇拜。这本 是南蛮各族种的共同信仰。汉代学者许慎在 注释“闽”、“蛮”时皆称其为“蛇种”,可知在 远古时代,他们就都自奉蛇虫为神灵或先 祖。《山海经》作为历史(神话)地理书,记载 了千奇百怪的神人,不少与蛇有关,如握蛇、 饵蛇、践蛇等等,这应是当时人类生活环境 的反映。在上古蛮荒世界,山林深阻,溪壑纵 横,古人“暴露水居,蝮蛇蠢生”。《楚辞·招 魂》篇巫称:“南方不可以止些”,“腹蛇美纂1 封狐千里些。雄旭九首,往来倏忽。”被中原 人目为“荆蛮”的楚人,尚且视其“南方”为蛇 迪肆虐的畏途,故闽族人对蛇的畏A崇拜自 不为怪。闽族地区崇蛇习俗自远古以来相沿 不替,至今仍有孑遗。在商周时期黄土仑类 型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印纹硬陶器物具有浓 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仿铜作风。有些器物 造型模仿中原青铜礼器;大量器物还有凸 棱、圈底或圈底,灰色硬陶的烧结度很高 {1000℃以上),出现了釉陶和原始瓷;器物 上常有蛇型堆塑、贴耳装饰、蟠尴纹饰以及 纷繁的蛇皮纹样 (有学者指出,人们所称几 何形纹饰,实即蛇皮花纹的变体)。保存至今 的漳州、华安、诏安等地的蛇形石刻;福州冶 山闽越国遗址中出土的西汉板瓦和武夷山 汉城遗址出土的封泥上,都有独特的蛇形标 记(徽记)。分布于八闽各地的蛇王宫、庙,南 平樟湖坂的赛蛇祀典,以及流传于闽、台两 地关于蛇卵生人、蛇郎君的传说与高山族人 的崇蛇习俗,都可以佐证上古时代闽族人有 过对蛇的崇拜与信仰。闽地存在历史悠久、 影响深远的蛇文化。 闽文化中最具深刻含义和神秘色彩的 要数华安仙字潭岩刻。专家们多数论定是商 周时期或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土著人石刻。这 些石刻一般认为是岩画或图画文字,对其内 容的释说则多有歧义,大致分为两种:一种 认为是闽人祭祀神灵或先祖,祈求保佑或降 福,故刻有祭祀天神、祖先神的场面,以及舞 蹈娱神的画面;一种认为是闽族人欢庆战争 胜利、献俘杀牺以祭祀神灵、歌舞庆祝的画 面。由于岩画线条简单,内容神秘,难以准确 万方数据 释读,但与漳州市其他地区以及台湾的同类 (人面像、圆涡纹、小圆穴等)石刻作比较,可 以知道闽族人在历史上有过对日月、星辰、 天神或祖先神的崇拜,同时也有关于人畜多 产(生殖)、人类脚印手印、兽类蹄印的岩画, 表现了他们的信仰与祈求。 四、闽族与他族的关系 民族是随着氏族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 的全面进步而逐步产生;在社会发展过程 中,民族间经历过交流、融合而逐步壮大并 稳定下来。由于民族间的军事战争和文化交 融,原有的民族中会增加新质 (异族成员和 异质文化)并改造自身。因为,先进的生产 力、先进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技术具有强大的 影响力同化力。早期民族(形成中的民族)由 于自身经济尚未充分发达,政治上也尚未成 熟,所以易于接受来自其他民族先进因素的 影响;由于经常遭遇战争和侵掠,故易于接 受外来民族较为进步的政治结构与经济技 术,而被同化。闽族就是这样,在其1000多 年的存在过程中,经历过自身的独立发展, 也经历与其他民族 (如属南蛮的楚族、淮族 及属东夷的越族等)的交融,又遭遇于越族、 与之融合而成“闽越族,’(建立闽越国),终为 中原汉族所同化,成为汉族成员。这个过程, 时间或短(如与于越族)或长(如与汉族),但 其方式恐怕都残酷的、强迫的。 《大戴记·千乘》曰:“南辟之民日蛮”。 蛮族是中原人 (中央王朝)对南方土著居民 的统称。当时北人对南人并不十分了解,只 觉得其形象、习俗与生活特点怪异,特别是 语言不可解,故有“重译”、“九译”之说。“蛮” 本字是“m",意为治丝,即生产蚕丝。故学者 有以为蛮人是发明蚕丝的民族;也有认为, 蛮语为胶着语,如乱丝之难解。后来,又加 “虫”旁,以示其族的信仰特征,如《说文》云: “南方蛮、闽,从虫”;另外,蜒、蜀诸族亦复如 此。由于南方地理条件复杂,蛮人族类繁多, 先秦史籍有“八蛮”、“九蛮”、“百蛮”之称。 《山海经》记述许多蛮族之名,如三苗国、鹤 头国、黄胸国、交胫国、不死民、焦侥国、雕题 国、袅阳国等;《逸周书》“王会”和“伊尹朝 会”篇分别载有黑齿、白民、东越、欧人、且 区、共人、海阳、伊虑、沤深、十蛮、越沤、W. 邓、百蹼等国名;《管子·小匡》叙齐桓公首 霸诸侯时的疆域,“南至吴、越、巴、MPI .账、 不庚、雕题、黑齿、荆夷之国”。这里所记不过 “百蛮”之一部分,由此可见南蛮族属之繁且 奇。这些名称,或是当时方国之名,或是当时 方国之名,或是中原人据其特征而命名。汉 代学者郑玄在注解《周礼》中之“七闽”时,引 述《国语·郑语》史伯曰:“闽、半,蛮矣”。据 此,则闽为华,姓楚蛮之一支,闽出于楚;另 外,郑玄还认为:“闽,蛮之别也”,“八蛮、七 闽”之数字,皆指“周之所服国数也”。可见, 同一方国或族属内,仍有分支的国族在。 闽族本是闽族的一系。《史记·吴太伯 世家》索隐称:“蛮者,闽也,南夷之名”。闽、 蛮系一音之转,可以互通(训)。“闽”可能是 古闽人自称之语,是胶着语“弥麟”之连续。 如三国沈莹《临海水土志》载:夷洲(台湾)土 著“呼民人为弥麟”。《庄子·逍遥游》称:“楚 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 秋”。这“冥灵”可能是闽族人崇拜物蛇的代 称,也是“闽”的缓读音。闽、蛮本属一族,只 是部分与整体之别。有学者认为,蛮是古三 苗族的后裔,是炎帝的族属。五千年前,炎帝 族败于黄帝族,部分南徒,逐步融人南方土 著,因而为蛮。苗、蛮也是一音之转。说明南、 北民族事例,自古而然。前举 《战国策·魏 策》引昊起话称,“昔者三苗居”的范围,可见 其分布之广,部分融人闽族也是可能的。 越族又称于越,史载是大禹后裔。其先 民是南方又一文明起源中心河姆渡文化的 主人。学者以为,越即夷,属大陆东部沿海古 夷族的一支。他们以农业为主,“象耕鸟耘”, 断发文身,崇奉蛙、鸟,善巫祝,以鸡卜,工制 玉,擅冶铸。闽与越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 万方数据 有很大差别,尤其是社会发展水平上闽不及 越。史前时期,他们因地缘关系而相互沟通、 交流,因而在经济生活和习俗方面有许多相 似之处,但不是相同的方国和民族。只是到 战国晚期以后,政治、军事上十分活跃的越 国,为楚所败而国破族散,越国贵族及族众 四处播迁,或徒于大陆南方、西南各地、沿海 岛屿,或散处于海外各岛屿,以至出现“自交 趾至于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 姓”的局面。(臣攒注《汉书》文)因此,“百越 杂处”与东越、南越、骆越等的出现,都是战 国晚期以后的事,与其先早已存在的闽、蛮、 蹼族判然有别。我们不应以后起且散处的 “百越”,取代早已存在的土著“百蛮”。当然, 越人人闽,打破闽族千余年封闭发展的局 面,以其先进的经济技术、政治组织和强大 的军事力量,征服并改造了闽族和闽方国社 会,造就出战国末至西汉初百余年闽越国崛 起、鼎盛的局面。但这终不能改变闽蛮早期 存在和独立发展的历史事实。 楚为荆蛮,也是南蛮的一大支系,因为 靠近中原华夏族,故其经济、文化发展很快, 对南方诸蛮的影响也很大。商、周时期,王朝 追求“南金”、宝龟、深玉的欲望十分强烈,为 了开辟“金道锡行”,商、周王朝大力经营南 方,楚人的势力也随之扩张。据《史记·楚史 家》载,公元前9世纪末,楚熊霜去世后,因 三弟争立,“叔堪亡,避难于淮”0《国语·郑 语》亦曰:“叔熊逃难于淮而蛮”。贾公彦于注 疏中指出:“叔熊避难于淮,随其俗为蛮人 也,故曰蛮”。又云:“叔熊居淮如蛮,后子从 分为七种,故谓七闽也”。“闽虽与蛮七、八别 数,本其是一,俱属南方也”。贾公彦指出闽、 蛮同族,“本其是一”,是正确而且十分重要 的;说闽、淮均属蛮,也是正确的。但他认为 闽出于楚、蹼,与前引《国语》史伯所称,闽属 半姓楚蛮的说法,则须进一步深人研究。闽、 楚关系密切,应是事实,闽侯庄边山的战国 楚墓即是证明;叔熊避难,也是楚势力向南 发展、及于七闽的反映。 五、余论 综上所述,闽族是在新石器晚期昙石山 氏族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代民族,黄土 仑文化是其典型代表。闽族独立发展和兴盛 的时期,相当于中原夏、商、周王朝,至少存 在约1500年。 闽族活动的区域或闽方国的势力范围, 是以闽江流域为中心,包括台湾地区、福建 沿海诸岛以及毗邻的浙、赣、粤地区,而其核 心地带则是闽江下游的福州。 闽族文化独具地方特色,又深受中原青 铜文化的影响,且与相邻的楚、越族文化有 着密切的关系。 闽族由于受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局限,未 能继续自己的自然发展进程,因此,在战国 晚期以后的全国统一浪潮中,先是受政治、 经济较为发达的越国的兼并 (融合并取代), 后来更为发展、巩固起来的华夏汉族政权所 统一,终至融于汉族,加人中华民族大家 庭。 闽族的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说明,文明的 进步,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发展是一个渐进 的过程,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我国 统一的多国家的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责任编样 彭适凡) 万方数据
本文档为【论闽族和闽方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1816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6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2-15
浏览量: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