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融经济专业术语表

金融经济专业术语表

举报
开通vip

金融经济专业术语表金融经济专业术语表(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经济专业术语表 浮动利率(floating rate) 银行等金融机构规定的以基准利率为中心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浮动的利率。有利率上浮和利率下浮两种情况。高于基准利率而低于最高幅度(含最高幅度)为利率上浮,低于基准利率而高于最低幅度(含最低幅度)为利率下浮。在中国,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某一级行、处或专业银行在法定利率水平上和规定的幅度内根据不同情况上下浮动,以充分发挥利率的调节作用,并与“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信贷原则结合起来考虑。浮动利率已成为中国利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经济专业术语表
金融经济专业术语表(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经济专业术语表 浮动利率(floating rate) 银行等金融机构规定的以基准利率为中心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浮动的利率。有利率上浮和利率下浮两种情况。高于基准利率而低于最高幅度(含最高幅度)为利率上浮,低于基准利率而高于最低幅度(含最低幅度)为利率下浮。在中国,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某一级行、处或专业银行在法定利率水平上和规定的幅度内根据不同情况上下浮动,以充分发挥利率的调节作用,并与“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信贷原则结合起来考虑。浮动利率已成为中国利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存款货币银行(desposit banks) 亦称“存款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于接受活期存款并可以创造存款货币的金融机构的统称。存款货币银行是唯一被允许开办多种存款业务的银行(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故称“存款银行”。它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结算而创造存款货币,这是区别于其他银行的主要特征。 利率(interest rate) 亦称“利息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本金额的比率。利率是计算利息额的依据,是调解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其高低对资金借出者来说,意味着收益的多少,对资金使用者来说,则意味着成本的高低。利率一般有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三种表现形式。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在中国称为“分”;月利率按本金的千分之几表示,在中国称为“厘”;日利率按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在中国称为“毫”。利率公式为:利率=利息额/本金额。 风险投资(venture investment) 对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征的项目进行投资的行为过程。投资的主要对象包括高科技领域的公司、项目等,经营状况不良的企业、项目等,高风险债券、股票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风险投资,是指各种具有潜在高收益但同时又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可能遭受损失的资本投资,包括高科技项目、高负债企业、严重亏损的公司、高风险证券等等;狭义风险投资,是指投资于开发高新技术项目的行为,包括对高科技产业的研究投资、开发投资、项目建设投资、产品生产投资、市场建设投资等等。风险投资主要特征有:①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的特点。②风险与收益并重,既可能面临高风险的损失,也可能得到高收益的回报。③投资的长期性。将一项科研成果转化为新技术产品,要经历研究开发、产品试制、正式生产、扩大生产等阶段,这一过程少则需3耀5年,多则需7耀10年。④组合投资。一般来说,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不会集中于一个项目上,而是同时投入风险程度不同、收益率不同的多个项目上,以保障高风险投资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和。包括宏观经济目标、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及货币政策操作技巧等内容。 货币政策目标(monetary policy objectives) 货币当局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一般分最终目标和中间目标(亦称“中介指标”)两个层次。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指的是货币政策制定者期望货币政策运行的结果,对宏观经济总体目标所能发挥的实际效应。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项内容。在经济发展中,货币政策要同时满足四项目标的要求,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各国都以其中一项作为主要目标,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稳健的国家,都把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或唯一目标。1990年,新西兰率先提出,货币政策应当以控制通货膨胀为唯一目标,其后,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接受了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德国则一贯奉行“保卫马克”的政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conduct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 货币政策从政策手段到操作目标,再到中介目标,最后到最终目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传导过程的机能。货币政策分为制定和执行两个过程,制定过程从确定最终目标开始,依次确定中介目标、操作目标、政策手段。执行过程则正好相反,首先从操作政策手段开始,通过政策手段直接作用于操作目标,进而影响中介目标,从而达到最后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目的。 广义货币(broad monetary) “狭义货币”的对称。狭义货币(M1)加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总和。由于各种定期存款一般可以提前支取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把它算作货币,可以更全面地反映货币流通状况,便于分析和控制市场金融活动。依此类推,储蓄存款、可转让定期存单、易转手的短期债券等作为具有通货性质的准货币,也可按其流动性状况囊括进来,通常用M2、M3等作代号进行分类统计,依次递增的准货币在流动性上依次递减。各国中央银行对这些分类指标的规定有所不同,广义货币分类指标的多少在一国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同时期也不尽相同。中国中央银行目前采用的分类方法如下: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广义货币的供应量是中央银行的一项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标。 狭义货币(narrow monetary) “广义货币”的对称。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构成狭义货币的现金,是法定通货的存在形式;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存款人随时可签发支票进行转让或者流通,具有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两种职能,是狭义货币中的存款通货。狭义货币一般用字母M1来表示:M1=M0(流通中货币)+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狭义货币的供应量是中央银行制定及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观测依据。 基础货币(base monetary) 亦称“货币基数”、“货币基础”、“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经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而能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的货币。西方国家的基础货币包括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的数量就能数倍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因此,基础货币构成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基础。因其是一种活动力强大的货币,具有高能量,故亦称之为“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在现代银行体系中,中央银行对宏观金融活动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来实现的。其具体操作过程是:当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各商业银行就要调整资产负债项目,相应增加或减少其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可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紧缩或扩张的作用。社会公众持有现金的变动也会引起派生存款的变化,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扩大或缩小:当公众将现金存入银行时,银行就可以按一定比例(即扣除应缴准备金后)进行放款,从而在银行体系内引起一系列的存款扩张过程;当公众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又会在银行体系内引起一系列的存款收缩过程。 货币流通速度(velocity of money circulation) 同一单位的货币在一定时期内充当流通的次数。是决定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要货币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流通中货币数量的不足。但在确定货币流通速度时,应该是处于流通中不断运动的货币,不包括暂时停止或长期沉淀的部分。因此,现实中,无法确定有多少正处于流通过程中,有多少停滞不动。所以,对货币流通速度测定,主要根据不同层次货币与相应商品的流通,确定各层次货币的流通速度,如以商品零售额与现金余额的比值,测定这时期现金的流通速度;以国民生产总值与M1或M2的比值,测定M1或M2的流通速度。但无论得出的比值如何,与严格意义上的货币流通速度会有所差异。 货币层次(strata of money) 根据货币的流动性的原则,以存款及其信用工具转换为现金所需时间和成本作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对货币划分的层次。中央银行为了便于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按照不同的统计口径确定不同的货币供应量。尽管世界各国中央银行都有自己的货币统计口径,但是,无论存在何等差异,其划分的基本依据却是一致的,即都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具体是:M0=现金;M1=现金+活期存款(一般不包括官方机构和外国银行在商业银行的存款);M2=M1+准货币+可转让存单。其中“准货币”指活期存款以外的一切公私存款;M3=M2+CD+长于隔夜的限期回购协议和欧洲美元;M4=M3+定期存款+私人部门持有的建房互助协会的股份,M4是英国英格兰银行公布的一个货币口径;L=M3+非银行公众持有的储蓄券+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至于各个符号所包括的内容,由于各国银行业务名称不尽相同,同一名称的业务内容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只有M0和M1两项大体相同。 现金(cash) 亦称“通货”。政府授权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和辅币。是一国的法偿货币。现金是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的主要形式。 通货(currency) 同“现金”。 货币乘数(monetary multiplier) 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扩张关系的数量表现。即中央银行扩大或缩小一定数量的基础货币之后,能使货币供应总量扩大或缩小的比值。亦称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基本计算公式是:Ms=Bm。 再贴现(rediscount)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放款的形式之一。商业银行将已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行贴现,以筹措资金的行为。再贴现的利率称为再贴现率,由中央银行公布。再贴现原来主要作为商业银行弥补短期资金不足,应付客户提存需要,确保银行安全性的一种措施,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工具,中央银行通过变更贴现率控制商业银行的放款规模,从而调控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金(reserve requirements) 商业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存款而设置的准备金。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自存准备,即库存现金;另一部分是法定准备,即根据银行法,商业银行将其存款按中央银行规定的比率转存中央银行部分。在西方国家,存款准备金普遍实行“二级准备金制度”,即存款准备金分为第一准备金和第二准备金。所谓第一准备金是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现款随时可以兑现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及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其流动性较高,一般称为“现金准备”,也称为“主要准备”。所谓第二准备金,是指银行最容易变现而又不致遭受重大损失的资产,如有价证券及其他流动性资产,也叫“保证准备”。中央银行为了控制信贷,在必要时除要求商业银行维持第一比率的“第一准备”外,还要维持一定比率的“第二准备”。 超额准备金(excess reserve) 商业银行或存款机构在货币当局规定必须缴纳的法定准备金之外,保留的一部分准备金。商业银行保留超额准备金主要是解决意外的大额提现、结清存款或更好的投资机会。超额准备金的变动将影响到货币乘数大小。在基础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它制约着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能力。198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对各类存款金融机构,实行了支付准备金制度,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备付金存款和库存现金之和,占其存款比例要保持在5% - 7% 的幅度以内。 备付金(provisions) 亦称“支付准备金”。广义的支付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前者叫现金准备,后者叫存款准备,其中存款准备金是主体。中国统称的支付准备金,即备付金,是狭义上的存款准备,即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国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规定比例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除了在客户存款下降可以调减退回之外,是不能支取或动用的,实际上不能充当支付准备。从1989年开始,中央银行按照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不同情况,分别核定支付准备金占客户存款的比率。除有特殊的情况,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不得低于这个比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legal reserve requirement) 按照银行法的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比率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存款准备总额的最主要的构成部分,这项准备金一般是不准动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外的部分,是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是现代各国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三大政策工具,而其中法定存款准备率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的最猛烈的工具之一。法定存款准备率变动的直接效果是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水平,通过货币乘数效用对信用活动产生影响。存款准备金的额度是由法定存款准备率和原始存款数额决定的。中央银行调高存款准备金比率,迫使商业银行降低超额准备或收紧信贷以补足法定准备,从而收紧信用,制止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反之,如果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率,会造成准备金释放,为商业银行提供新增的可用于偿还借入款或进行放款的超额准备,以此扩大信用规模,刺激经济的繁荣。 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 亦称“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三大传统政策工具之一。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和票据(一般为政府公债),控制货币供应量,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的做法。该业务一般在市场上公开操作,对所有交易者一视同仁,而不是直接向发行人购买。根据中央银行的动机,它可分为主动性公开市场操作和防御性公开市场操作两种。前者指中央银行为改变银行准备金总水平,而主动买卖有价证券;后者指中央银行为消除它不能控制的因素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进行的业务操作行为。中央银行买进有价证券和票据,将产生三方面的效果:①基础货币投放量增加。当货币乘数不变时,货币供应量将增加。②有价证券和票据的价格上升,市场利率下降,刺激投资增加。③向公众传达放松银根的信息,影响心理预期。比如,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有价证券,实际等于向社会投放了一笔基础货币,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引起信用的扩张;相反当中央银行卖出有价证券和票据时,就会减少市场上相应数量的基础货币,达到信用的收缩。公开市场业务与其他货币政策相比,有以下优点:①通过防御性操作,消除不能控制的因素对货币供应量的“外部冲击”。②能够连续操作,主动出击,灵活性大。③中央银行能帮助政府稳定债券市场,有利于政府债券发行。同时,它不会因为财政赤字的货币化而丧失资产流动性。公开市场业务的顺利进行需要具备:有效率的金融市场;一定规模的证券和票据发行量;独立的交易主体。中国在1996年开始实施此项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 见“公开市场业务”。 再贷款(re-loan) 中国特有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也是中国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之一。由于它是中央银行贷款给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贷给普通客户的资金,所以称为“再贷款”。根据中国现行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再贷款包括四种:①年度性贷款;②季节性贷款;③日拆性贷款;④再贴现。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实施贷款额度控制,同时运用临时性贷款主动调节基础货币供应量。通过调整贷款的利率,中央银行也可影响市场利率,进而同时影响商业银行的货币扩张能力和社会的货币需求。 最后贷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 能作为银行业的坚强后盾、并为其信贷活动提供最后支持的金融机构。美国的最后贷款人是联邦储备银行。联邦储备银行通过贴现窗口为会员银行提供信贷支持。这种信贷支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向银行提供短期调整信贷以满足银行的法定准备金需求,或长期的季节信贷和展期信贷以满足银行长期资金的需求。有时联邦储备银行还要向有困难的银行或储蓄机构提供贷款,以恢复公众对银行系统的信任,维持银行业的稳定与发展。根据《1980年货币控制法案》,联邦储备银行有权通过贴现窗口向储蓄贷款协会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直接贷款。但这些机构必须是在无其他借贷渠道的情况下(包括联邦住宅贷款银行的预付款),方可向联邦储备银行借款。尽管《联邦储备法》授权联邦储备银行可以向非银行金融机构直接贷款,但自30年代以来,这种直接贷款从没有发生过。在欧洲国家,最后贷款人一般是财政部而不是中央银行。而欧洲债券市场则无最后贷款人。 窗口指导(window guidance ) 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增长情况、物价变动趋势、金融市场的动向和一定时期货币政策的要求,以及前一年度同期贷款的情况等,要求民间金融机构按季度向中央银行申报贷款增加额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中央银行可以确认也可以削减所申报的贷款增加额上限,并要求它们遵照执行的一种做法。“窗口指导”产生于50年代的日本。窗口指导的直接目的是通过贷款额度的控制,影响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保持信贷总量的适度增长,有利于经济的稳定,有时也指示贷款的使用方向。它虽然只是一种“指导”,而非法律规定,但是实际上具有强制性效力。如果民间金融机构不按指导意见行事,尽管不承担法律责任,但最终会受到中央银行的经济制裁。 道义劝告(moral suasion) 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对金融机构进行劝告,影响其放款数量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目的的一种做法。道义性劝告是中央银行运用的一种辅助性政策工具,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但中央银行发出的通告、指示,与金融机构负责人的面谈,可以产生规劝效果和警示效果,促使金融机构自动地执行政府政策。一般具备的条件:①中央银行具有较高威望和地位。②中央银行拥有较充分的信息和经济分析能力。③金融机构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和自律意识。 货币政策时滞(lag of monetary policy) 货币政策从制订到实现其全部效力所经过的时间的间隔。它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前者指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所产生的时滞;后者指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最终政策目标发生变动的时滞。如果时滞短,货币当局就可以很方便的检验政策效果;如果时滞长,货币当局就难以确定政策的效果。如果时滞分布均匀,货币当局可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如果分布不均匀,货币当局的政策就会受到时滞影响。影响时滞长短的因素有:中央银行决策程序、货币政策工具运作方式、信息渠道的通畅程度、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人们心理预期的形成方式等。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intermediate objective of monetary policy) 中央银行为了把货币供应控制在预定目标以内而选择采用的能够达到预定目标的中介性政策变量指标。某一种变量可否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需要满足四个基本条件:①相关性。对货币政策目标有明显的经济相关和统计相关性质。②可控性。对货币政策工具反应灵敏。③可得性。能够迅速获得可供操作和分析的资料;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实现,依赖于中央银行所能有效运用的政策工具。④可测性。作用于货币政策的效果可以计量和测算,而且对政策效果和非政策效果能够作出显著的区分。中介目标可分为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两大类。数量指标是可以影响货币政策目标的各种可以直接控制的数量作为中介指标,如信贷规模、支付准备金、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M1、M2)等;价格指标是可以影响货币政策的变量作为中介目标,如长短期利率、公司债利率、汇率等。各国都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选择自己的中介目标,对选定的指标,各国中央银行也有不同的控制目标值。一种是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所要达到的计划指标或目标值区间,如美国、英国、德国采取公布中介目标范围的办法,而且控制得比较严格;而日本等国家,则采取发表货币供应量“预测值”的办法,中央银行以预测值为目标去调整经济有一定的灵活性,也可以改变政策和操作手段,使“预测值”朝着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因市场不够成熟,采用数量控制指标的国家比较多;而发达国家目前更多地向价格指标即利率和汇率指标过渡。197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建议各成员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并提出,该项指标应由货币当局每年预先公布,严格执行。 货币供应量(money supply) 一国经济中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包括现金、存款、商业票据、可流通转让的金融债券、政府债券等,凡是在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外的各经济部门和个人可用于交易的货币都是货币供应量的组成部分。货币供应量的初始供给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这种基础货币经过商业银行无数次的存入和支取,派生出许多可以用于交易的存款货币和支付工具,出现多倍数的货币扩张。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与社会最终总需求有正相关的关系,所以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最终可以影响到社会总的经济目标。货币供应量可以按照货币流动性的强弱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即M0、M1、M2、M3、M4……等等。保持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的基本平衡,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基本任务。货币供应量作为内生变量,同经济本身的循环是成正比例的,当经济处于活跃时期,银行系统会减少自身的货币储备,扩大信贷,随着经济的扩张而增大货币供应量;当经济处于低潮时期,银行系统会增加货币储备,减缩信贷,引起流通中货币量的减少。所以中央银行能够接收到正确的信号,来坚定地实施货币政策。但是由于政策的和非政策的因素,即外生的因素的影响下,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所以中央银行要防止接受非经济信号的误导而错误地调整自己的政策。 货币供应量指标(money aggregates indicator) 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称谓。随着货币政策目标量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从70年代开始,就把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从信贷增长额和自由准备金的控制转为货币供应量指标的控制。以M·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极力主张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他们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不存在稳定的交替关系,增加货币供应,在短期内可以减少一些失业,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不能消灭失业。“恒久性的收入”决定人们的消费需求,货币供应同消费需求大体保持稳定的函数关系。如果经济增长率每年为3% 耀4% ,则货币供应指标可以控制在4% 耀5% 以内,保持1耀2个百分点的超速增长,就可以使经济增长同物价稳定这两个宏观经济目标都能同时实现。美国在1970年就开始把货币政策目标从银行信贷转移到货币供应量指标的控制,许多西方国家也陆续把货币供应量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由于各国情况不同,根据货币流动性的差别和货币功能的强弱,把货币供应量指标划分为不同层次,如M1、M2、M3等依次往下排,货币的流动性就依次减弱。以哪一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作为控制重点,各国的作法也有所不同。中国在1982年就开始研究货币供应量指标的计算和监控,1995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正式把货币供应量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通货膨胀(inflation) 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颇多歧义的概念。就其定义而言,大致可归结为:①因货币供给过多而导致总物价或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②由财政赤字和主动的信用膨胀所引起的货币过多的经济过程。③价格水平持续上涨。 通货紧缩(deflation) 亦称“货币紧缩”。减少流通中货币量以缓解通货膨胀的措施。主要措施有:①运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收缩信贷,减少货币供应。②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减少预算支出、增加税收、冻结工资,减少市场货币购买力。在高通货膨胀时,进行通货紧缩,会促使物价水平止升为跌,甚至持续性下降;当已经存在有效需求不足时,它会造成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存货增加。因此,通货紧缩措施一般只有在出现高通货膨胀时采用。一些国家在实施通货紧缩政策时,还会辅以积极的经济结构调整措施,以实现经济的“软着陆”。 货币发行(currency issue) 发行银行投放货币的行为。按其性质,分为经济发行和财政发行。在现代银行制度下,它包括货币投放和回笼两个方面。因此,货币发行量等于一定时期内货币投放量和货币回笼量的轧差数。中国公布的货币发行量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库与出入库轧差数扣减商业银行业务库库存数。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发行货币,一方面满足社会商品流通和劳务的需要,另一方面筹集资金用于社会主义建设。 人民币发行基金(reservers for issuance of Renminbi) 亦称“人民币发行基金”。中国人民银行保管的未进入流通领域的人民币。发行基金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掌握,各发行分库、中心支库和支库(包括发行基金代保管库)所保管的发行基金,都是总库的一部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动用发行基金。其来源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原封新券,即国家印钞造币厂解缴入库的产品;二是回笼券,即商业银行缴回发行库的回笼货币。发行基金和现金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本质上的区别,两者之间联系在于可以互相转化,在按制度规定的手续操作下,发行基金从发行库出库进入业务库后成为现金;现金从业务库缴存到发行库又成为发行基金。发行基金与现金的主要区别在于:①性质不同。发行基金是国家供货币发行的准备基金,是国家待发行的货币;现金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赋予强制流通的现实货币。②管理的主体不同。发行基金的管理主体是国家授权的,中国掌握货币发行的机关是中国人民银行。现金的管理主体是有现金收入的社会各阶层、各单位和个人。③价值形态不同。发行基金不是流通中货币,不具有价值符号,它的价值体现在印制费用、调运和管理费用上;现金是流通中货币,具有价值符号,其价值体现是一般等价物。④流通形式不同。发行基金是通过上级行签发的调拨命令流动的,没有上级行的调拨命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动用;而现金是根据持有者的需要流通的。 人民币流通纪念金属币(commemorative Renminbi coins in circulation) 中国人民银行为纪念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或重要人物而发行的具有流通性质的货币。它具有几个基本特征:是为纪念而发行的,题材意义重大;属于一次性限量发行;铸造工艺精致,图案精美,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可按面值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等。自1984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一套流通纪念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币以来,到1996年底止,共发行了27套共37枚流通纪念币。这些流通纪念币,题材丰富多彩,铸造工艺精湛,既有普通的流通纪念币,又有特种流通纪念币,在丰富中国灿烂的货币文化的同时,也为钱币收藏家和爱好者增加了珍贵的收藏品种,深得人们的喜爱。 银根(monetary condition) 利息(interest) 是货币所有者(债权人)因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债务人)处获得的报酬。从债务人的角度来看,利息则是借入货币或货币资本所付出的代价。利息在本源上是剩余价值或利润的一部分。 财政贴息(fiscally sudsidizend interest rate) 财政补贴的一种形式。国家对某些企业的某些项目贷款利息,在一定时期按一定比例给予的补贴。运用财政贴息的好处是:①用较少的财政资金可以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以保证国家重点建设资金的需要。②由于财政贴息首先用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因而有利于调整投资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③有利于降低企业产品成本,增加企业盈利,从而也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④对不同行业实行不同的利率,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利率体系,有利于间接调节生产和消费。 贴水(discount) “升水”的对称。①中国旧时银钱业用语。本地不同资金间的调换或两地间汇兑因币值不同或供求关系不同而在比价上的折减。如在上海,以“汇划”调换“划头”时,因划头可当日取现,而汇划次日才能取现,其间相差一天利息,故须付出贴水。又如1931年前后,由上海(申)向重庆(渝)汇出汇款,远远小于由重庆汇入数量,供过于求。因此,当时在上海购买渝票1000元只须付申洋六七百元,贴水达三四成。②在外汇市场上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的差额,亦称贴水。采用间接标价法时,应在即期汇率数字上加上贴水,得出远期汇率的实际价格,而采用直接标价法时,则从即期汇率数字上减去此贴水数字,得出远期汇率的实际价格。 直接融资(direct financing) 间接融资的对称。亦称“直接金融”。没有金融中介机构介入的资金融通方式。在这种融资方式下,在一定时期内,资金盈余单位通过直接与资金需求单位协议,或在金融市场上购买资金需求单位所发行的有价证券,将货币资金提供给需求单位使用。商业信用、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企业之间、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均属于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资金直供方式,与间接金融相比,投融资双方都有较多的选择自由。而且,对投资者来说收益较高,对筹资者来说成本却又比较低。但由于筹资人资信程度很不一样,造成了债权人承担的风险程度很不相同,且部分直接金融资金具有不可逆性。 间接融资(indirect financing) 直接融资的对称。亦称“间接金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的资金融通方式。在这种融资方式下,在一定时期里,资金盈余单位将资金存入金融机构或购买金融机构发行的各种证券,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将集中起来的资金有偿地提供给资金需求单位使用。资金的供求双方不直接见面,他们之间不发生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由金融机构以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身份介入其中,实现资金余缺的调剂。间接融资同直接融资比较,其突出特点是比较灵活,分散的小额资金通过银行等中介机构的集中可以办大事,同时这些中介机构拥有较多的信息和专门人才,对保障资金安全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独特的优势,这对投融资双方都有利。 金融发展(financial development) 金融交易规模的扩大和金融产业的高度化过程带来金融效率的持续提高。体现为金融压制的消除、金融结构的改善,即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其量的方面(规模)可以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的比例(金融相关比率)等指标来衡量,质的方面(效率)可以实际利率、金融工具与经济部门的分类组合(金融相关矩阵)、各部门的资金流量表的合并(金融交易矩阵)和融资成本率等指标来衡量。经济主体为追逐潜在收益而进行的金融创新(包括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金融发展的根本动力。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金融相关比率趋于提高。 主币(standard money) 辅币的对称。亦称“本位货币”、“本位币”。一个国家法定的作为价格标准的主要货币,用于计价、结算的唯一合法的货币单位,具有无限法偿的效力。 辅币(fractional currency) 主币的对称。“辅助货币”的简称。主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顾名思义,它为辅助主币流通而存在,主要用于零星支付和“找零”。辅币通常也有法定单位。在金属货币流通时代,为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发生,辅币一般只具有有限法偿能力。在信用货币流通的时代,由于货币制度的变化,辅币与主币一样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法偿货币(legal tender) 亦称法定货币”。国家在法律上赋予强制流通能力的货币,当用它来偿还公、私债务时,债权人不得拒绝。简言之,即法律规定通用的货币。在金属货币流通时,因为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内在价值相符,国家赋予其无限支付能力,每次支付的数额不受限制,任何人都不能拒绝接受,是无限法偿货币;而辅币却多用贱金属铸造,名义价值高于其内在价值,只能凭其法律效力使用,故国家规定每次的辅币使用量不得超过一定限额,否则允许拒绝接受,是有限法偿货币。在纸币流通时代,本位币和辅币都为价值符号,没有内在价值,或其名义价值不同内在价值相联系,二者都凭国家赋予的权力流通,都是无限法偿货币。 信用(credit) 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所形成的货币(或商品)借贷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在商品货币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而是货币或商品有条件——偿还和付息——的让渡这种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形式繁多,不胜枚举。从信用主体的角度区分,主要有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合作信用、私人信用、国家信用、国际信用等。 信贷(lending) 可分为互相联系但范围有宽窄的三种:①等同信用,即借贷行为。②银行信用,是银行存贷款等信用业务活动的总称。③银行贷款,即以银行为主体的货币资金贷放行为。 储蓄(savings)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储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储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国民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从资金运用的角度来看,储蓄等于投资,因此在宏观上分析国民收入的来源和使用时,有储蓄=投资的恒等关系。广义的储蓄按其主体不同,可分为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和个人(居民)储蓄三部分。狭义储蓄是指居民个人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 消费信用(consumer credit) 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用于消费支出的资金融通方式。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方式:①赊销。工商企业对消费者以延期付款方式提供的短期信用。②分期付款。购买消费品或取得劳务时,消费者只支付一部分货款,然后按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分期加息支付其余部分。多用于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或房屋、汽车等,属中长期消费融资。③消费贷款。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采用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方式,对消费者发放贷款,按规定期限偿还本息。按照接受贷款对象不同,消费贷款可分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两种方式。买方信贷是对购买消费品的消费者直接发放贷款;卖方信贷是以分期付款单作抵押,对销售消费品的工商企业、公司等发放贷款,或由银行同以信用方式出售消费品的企业、公司签订合同,将贷款直接付给企业或公司,再由购买者逐步偿还银行贷款。 货币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 of money) 单位货币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能买到的商品或支付劳务费用的能力。它的高低取决于货币价值和商品价值。当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或劳务价值提高,货币购买力下降;反之,货币购买力上升。当商品或劳务的价值量不变,而单位货币价值下降时,货币购买力也下降。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购买力的高低取决于纸币发行量与货币需求量间的差距大小,纸币发行量超过经济对货币的需求量,货币购买力就会降低。 货币疲软(soft money) 反映资金供大于求、市场利率下跌的一种货币现象。实行银本位制,因为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银根疲软一般不会直接转化为物价上涨。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疲软,是货币供给过多的结果,表现为商品供应少,而货币比较多,市场物价有上扬的趋势。有时,因生产和市场不景气,经营者负债经营的收益率不高,也会产生货币疲软的现象,此时,就会立即转化为资金价格(市场利率)下跌。 货币坚挺(hard money) 反映资金求大于供、市场利率上升的一种货币现象。在现代经济中,中央银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政策工具抑制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就会出现货币坚挺的现象,市场上资金需求数量大,可贷资金相对较少,市场利率就会上扬。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经济规模扩大,也会产生货币坚挺的现象。货币坚挺,可以通过发展信用工具和加速周转的办法来缓解或替代。 货币政策工具(monetary policy instrument) 货币当局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可分为:①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有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机制和公开市场业务。主要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信用总量和一般利率水平等。②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证券交易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和不动产信用控制。它是通过影响资金运用方向和不同信用的利率水平,在保持货币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对某些具体用途的信贷数量产生影响。 升水(premium) 见“贴水”。 货币升值(currency appreciation) 亦称“货币增值”或“通货升值”。“货币贬值”的对称。有三种类型:①在金本位制下,宣布增加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量,提高其对黄金或外国货币的比价。②金本位制崩溃后,则直接宣布提高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比价,以提高本国货币价值。③因国内存在“通货紧缩”,较少的货币追逐较多的商品,使货币的购买力提高即升值。前两种属货币对外升值。讲货币升值,多数时候就是指的对外升值。 货币贬值(currency devaluation) 亦称“通货贬值”。“货币升值”的对称。①在金本位制条件下,减少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量,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法定比价,以降低本国货币的价值。②在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可明显地区分为对内贬值和对外贬值:对内贬值通常是因为出现通货膨胀所导致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对外贬值是指政府宣布调低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比价。前者属自行贬值,后者是法定贬值。货币对外贬值带有较强主观性,旨在增强本国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用以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一般来说,货币的对外贬值是由对内贬值造成的,但因对汇率的变动还受国际收支状况和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货币的对内的实际贬值与对外汇率的跌落并不一致。 银行(bank) 经营存款、贷款、汇兑、结算等业务,充当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金融机构。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语Banco,指货币兑换商营业用的长凳。 英语 关于好奇心的名言警句英语高中英语词汇下载高中英语词汇 下载英语衡水体下载小学英语关于形容词和副词的题 转化为Bank,原意为存放钱币的柜子。汉语译作“银行”,是因为中国曾以银为通用货币,经商的店铺称“行”之故。最早的银行是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寺庙和公元前6世纪希腊寺庙经营的货币兑换业。近代银行出现于1580年意大利的威尼斯。现代银行始于1694年创办的英格兰银行。1668年改组而成的瑞典国民银行是最早的中央银行。以中央银行为中心,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银行并存为特征的现代银行体系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本票(promissory note) 出票人向受款人签发,在见票后或一定日期无条件付给受款人一定金额的票据。它只涉及出票人和受款人两方。票据上载明受款人名称、支付金额、签发日期、付款日期、利息或利率(如带息的)、付款地点(如不指定则以出票人所在地点为付款地点)等。由商业企业签发的定期本票亦称“期票”。由银行签发的,称“银行本票”。本票经指定的受款人在其背面签章(背书)后,可以转让给他人。 银行本票(banker) 申请人将款项交存银行,由银行签发给其凭以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银行本票是应客户的请求而签发,以代替现金流通,节约现金使用。 支票(check) 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即银行的活期存款户对银行签发的,要求银行从其活期存款账户上对指定人或持票人即期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书面命令。支票具有以下四个特点:①付款人限于银行,在发票人和付款人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资金关系存在。②付款方式只有一种,即见票即付,且支票的付款投票期间,即从发票到付款的期间很短,不允许发行所谓“远期支票”。③支票转让以交付款转让为一般形式,以背书转让为例外。④没有汇票中的承兑制度及本票中的见票制度,但有划线制度、转账制度,对签发空头支票者进行制裁等制度。 汇票(bill of exchange) 出票人签发的命令付款人见票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如汇票由债权人开立,出票人是债权人,收款人是出票人自己或持票人,付款人是债务人。经付款人作出承兑后汇票可以转让或贴现。持票人在汇票未到期前,可经背书后转让,或向银行申请贴现。汇票根据不同的形式、内容及使用的地区范围等情况,具有不同的种类和名称,如商业汇票与银行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跟单汇票与光票、即期汇票与远期汇票等。所有的汇票均需具备一定的形式和内容:表明其为汇票的文字、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之委托、付款人姓名、付款日期、付款地、受款人姓名、出票年月日及出票地、出票人签章等。 商业汇票(commercial bill) 在商品交易中,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汇票依商品交易行为而产生,是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信用融通工具。商业汇票由商人承兑的称“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的称“银行承兑汇票”。《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规定,出票人不得签发无对价的汇票。 银行汇票(banker) 汇款人将款项交存当地银行,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持往异地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单位、个体经济户和个人需要支付的各种款项,均可使用银行汇票。银行汇票一律记名,付款期限为一个月。 票据交换所(clearing house) 从事银行之间支票清算的服务性机构。商业银行在每天营业中都要收付若干张支票,收进、付出巨额的资金。其中,有大批结算业务的收付双方不在同一商业银行开户,需要通过票据交换所转给有关银行。票据交换所进行清算时,各银行不需要带足全部支票所载的结算资金,只需带上收入不足以弥补支出的差额。这样,既减少了清点、交接货币资金的麻烦,又提高了结算效率,加快了结算速度,还可减少银行的资金占用。 背书(endorsement) 亦称“里书”。一种附属票据行为。在票据背面签名或书写文句将票据权利转让给被背书人的行为。其主要形式有:①限定性背书。即背书人写明仅限于转让给某人,不得再行转让。②特别背书。即背书人写明转让给被背书人或其指定人。特别背书可以再背书转让。③空白背书,又称不记名背书。即背书人只签字而不写明被背书人。空白背书的票据凭交付而转让。票据背书后必须经过交付,才能完成背书行为。 银行承兑(bankers acceptance) 银行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分银行承兑银行汇票和银行承兑商业汇票两种。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 银行结算方式中的一种契约文书。一种银行信用形式。指银行应进口商的请求,向出口商签发承诺出口商开至该行或指定的另一家银行为付款人的汇票,只要出口商交来的汇票和单据符合该书面文件的条款,必定承兑和付款的书面文件。信用证开立后,开证行负第一性付款责任。信用证是一项独立文件,不依附于买卖合同,银行只对信用证负责,单据和汇票与信用证条件完全一致,银行就须付款。 信用卡(credit card) 非现金结算的一种支付工具。由银行发行,专供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支付费用的一种信用凭证。最初由美国银行于20世纪20年代初在加利福尼亚州发行,50年代后期流行全州,60年代中期流行全美国,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广为盛行。目前国际上流行最广泛的信用卡是美国四大国际信用卡发行公司发行的通用信用卡、万事达信用卡、运用信用卡和大来信用卡。信用卡一般用塑料制成,卡上印有持卡人姓名、签名样式和编号。持卡人外出时不必携带现钞和支票,可以凭卡到指定商店、宾馆、饭店购买商品和支付费用,还可以在特约银行兑换一定金额的现钞。持卡人须在发行银行开立账户,每次凭卡购物或取得服务应支付的金额都记在该账户内。银行向持卡人收款,一般是一月一次。持卡人接到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后,应按约定的要求一次付清或分次付清,在使用信用卡时,持卡人还可以根据协议从发卡银行取得贷款。由于银行具有联系面广的特点,一种信用卡可以由多家银行、各种商业和服务业实行联营,以满足持卡人多方面的支付需要,因此,银行信用卡广受消费者欢迎。 信用卡透支(overdraft of credit card) 信用卡发卡机构给予持卡人在持卡购物消费时规定限额内的短期透支。对于贷记信用卡,允许“先消费,后还款”,允许透支是重要的特征。对于借记信用卡,应“先存款,后消费”,但在经审核确定属于善意透支并且还款有保证的前提下,也允许持卡人在急需用款时在较短时限内透支适量金额。透支利息一般比同期银行贷款高得多,发卡机构还有一整套措施防范和追索透支风险损失。 信托投资(fiduciary investment) 亦称“投资信托”。委托人将资金交付受托人,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按委托人的意志进行投资的行为。是受托人受委托人委托,为了受益人的利益,办理各种投资业务的信托。是信托业的传统业务之一。信托投资按投资对象不同分为企业投资与证券投资,前者指受托人直接投资于企业或经营项目;后者则投资于有价证券。按投资收益分配方式不同分为比例分成和固定分成,前者按投资份额取得企业经营收益或承担亏损;后者取得事先确定的收益。按委托条件和受托人的责任不同分为特约信托投资(亦称“甲类信托投资”或“委托投资”)和普通信托投资(亦称“乙类信托投资”),前者,委托人确定信托资金的具体投资对象,受托人不承担投资风险;后者,委托人不确定具体投资对象,只有一般的增值要求,受托人自主选择投资对象并承担投资风险。 委托人(entrustor) 提出设定信托并转移信托财产给受托人,授权受托人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的人。委托人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或法人,必须是信托财产的所有人或具有法定处置权的人。在设定信托时,委托人确定信托目的和信托条件,指定受益人。若某项财产为几个人共有,共同提出设定信托,这几个人为共同委托人。 受益人(beneficiary) 享受信托利益的人。包括享受信托财产本身的利益和享受信托财产运用而增加的收益。只享受信托财产本身利益的人,称为本金受益人;只享受信托财产增值收益的人,称为收益受益人。对受益人,一般无资格限制,但法律禁止享受某些财产权的人,不能做受益人。同一信托财产的受益人可为多人。在信托关系中,委托人和受益人可同为一人;委托人和受托人可同为一人(宣示信托);受托人可为受益人之一(公益信托),但不能是唯一的受益人。 代理业务(agency business/agency service) 代理人接受客户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代为办理其指定的经济事务的业务。信托机构的主要传统业务之一。代理业务和信托业务都以信任为基础,代理人与信托中受托人的地位相似,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①在信托业务中,委托人须将信托财产的财产权转移给受托人,而代理业务中不转移财产权;②在信托业务中,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处理信托事务,而代理业务中代理人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处理受托事务;③信托业务中受托人的权限较大,在遵守信托目的前提下,可自主处理信托事务,而代理人的权限较小,在处理代理事务中一般需要被代理人具体授权;④受托人承担的责任大于代理人;⑤代理业务的范围大于信托业务,主要是代理业务可不受财产的限制,一些不涉及财产的经济事务也可代理,如咨询调查,代理会计事务等,而信托业务必须以信托财产为中心。代理业务的种类十分广泛,如代理收付款项、代清理债权债务、代理资财保管、代理证券发行、代理公司组建、代理会计事务、代理保险等等。代理业务根据代理人与被代理人签订的代理合同进行,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所作的意思表示和形成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但超越授权的行为由代理人自己承担责任,由此给被代理人造成的损失负赔偿责任。 见证(attest) 知情人就亲历事件提供证明。信托机构的见证业务,即受托在客户的经济活动中充当见证人的业务。见证的方式包括,见证人直接在交易双方签订的经济合同上签字或另向委托人出具“见证书”或“知情书”。与担保业务不同,信托机构充当见证人并不为委托人承担经济责任,而只是就委托人的资信状况、付款能力、生产经营状况等出具证明。 年金(annuity) 每隔相同的期间(如每年或每月)收入或支出的一系列相等数额的款项。根据年金的支付特点分为:①普通年金,即于每期末收入或支出一系列相等数额的款项;②即付年金,即在每期初收入或支出等额款项;③递延年金,即于签约后的某一时间开始每隔相同期间收入或支出等额款项;④永续年金,即无限期持续相同期限收入或支出等额款项。信托公司开办的养老金信托,通常以年金的形式向受益人支付养老金,这样可使职工在退休后有稳定的生活来源,故人们把养老金信托亦称为年金信托。根据年金的资金来源的不同和设立制度的不同,年金又分为:个人年金、企业年金和公共性年金。 租赁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leasing) 反映租赁经济行为的标志或特点。租赁作为一种独特的信用形式,既具有信用的一般特征,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①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这是租赁和一般的买卖交易相区别的主要特征。在约定的租赁期内,所租物品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而使用权归承租人。同时,承租人对租用的设备有维修、保养的责任。租期满后,承租人根据合同,可以留购、续租、另订租约或退回租品等。租赁信用与银行信用同样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但是银行信用是资金形态上的分离,而租赁则是资金与实物相结合基础上的分离。租赁的发展丰富了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形式。②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租赁是一种商业活动,它是以“融物”代替融资,并把融资与“融物”结合起来,同时进行。这一特点将金融信贷(借钱)的物资信贷(借物)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融资和融物相结合这个特点,使得租赁机构具有银行和贸易公司双重职能。它们使买卖、提供劳务和融资得以同时进行,环节减少而效率提高。这就使得整个社会的融资渠道和交易方式多样化,有助于打破形形色色的、程度不等的垄断,推动各机构之间的相互竞争,提高工作效率。③租金的分期归流。在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前提下,租赁与消费信用一样,采取了分期回流的方式。租赁机构作为出租人其资金是一次投入,分期归流。承
本文档为【金融经济专业术语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8637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5KB
软件:Word
页数:27
分类:经济学
上传时间:2011-02-09
浏览量: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