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

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

举报
开通vip

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 《美国研究》2000 年第 1 期 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① 赵 梅    〔内容提要〕20 世纪 60 年代 ,美国社会发生了一场以青年 为主体的抗议运动 ,运动波及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 ,影 响至今。本文姑且这场反抗运动统称为反文化运动。本文通 过口述历史的方法 ,并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 ,对这场反抗运动 的根源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认为 ,除种族歧视、越战等显而 易见的原因外 ,动荡原因还在于 60 年代美国正在由工业社会 向后工业社会转型 ,社会结构面临调整。青年人的反抗是转 型时期矛盾和冲突的结果。冷...

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
《美国研究》2000 年第 1 期 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① 赵 梅    〔内容提要〕20 世纪 60 年代 ,美国社会发生了一场以青年 为主体的抗议运动 ,运动波及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 ,影 响至今。本文姑且这场反抗运动统称为反文化运动。本文通 过口述历史的方法 ,并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 ,对这场反抗运动 的根源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认为 ,除种族歧视、越战等显而 易见的原因外 ,动荡原因还在于 60 年代美国正在由工业社会 向后工业社会转型 ,社会结构面临调整。青年人的反抗是转 型时期矛盾和冲突的结果。冷战及社会动荡 ,又加剧了他们 的反抗。垮掉派作家的作品及思想 ,为这场运动提供了丰富 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 :美国文化/ 反文化运动/ 探源 提起“反文化”(counter2culture)一词 ,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 ① 此项研究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和美国凯特林基金会 ( The Kettering Foundation)的资助下完成的 ,特此致谢 ! 起美国 60 年代的摇滚乐、吸毒、性反常、堕胎、裸奔等迷恋怪癖 和追求荒诞的嬉皮文化 ,以及嬉皮士们在纽约中央公园、旧金 山金门公园和纽约郊外伍德斯托克 (Woodstock)的昼夜狂欢 , ① 及至以后的“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 、多元文化 (muti2 culture)及其对主流文化的挑战。 如果严格从字面上理解 ,“反文化”运动是指美国 60 年代 在青年人当中流行的以反战和反主流文化为特征的一种价值 观、文化和生活方式。②第一次将“反文化”归结为以 60 年代发 生在美国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青年人抗议运动为特征的 ,是美 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海沃德分校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 Hayward)历史学教授西奥多·罗斯扎克。他于 1969 年出版的《反 文化的诞生 :反思技术社会及其年轻人的反叛》一书 ,在嬉皮辍学 者和学生中的激进分子这两个分裂的群体中间找到了契合点 , 那就是反文化 ,亦即反抗以技术为主体的工业化社会。③在他的 定义中 ,反文化运动是指 60 年代发生在美国社会的一切抗议 运动 ,既包括校园民主运动、妇女解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反 战和平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同性恋者权利运动等方面的政治 “革命”,也包括摇滚乐、性解放、吸毒、嬉皮文化 ,及神秘主义和 ·96·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 ① ② ③ Theodore Roszak , The M aking of the Technocratic Society and Its Youthf ul Opposition (New York : Garden City , 1969) . Random Housepis Word Menu (New York : Random House , 1992 ,) p . 496.1967 年 3 月 26 日 ,一万名青年男女聚集在纽约中央公园的草地上 ,对爱情致敬。他们放风筝、掷飞盘、互相在脸上涂抹色彩。1968 年春 ,大约 2000 多名嬉皮士身着奇装异服 ,连续几昼夜聚集在旧金山金门公园 , 用摇滚、演唱、诗歌 ,甚至裸露等怪诞行为 ,表达对社会的反抗。1969 年夏 ,约 40 多万人以同样方式聚集在纽约郊外的伍德斯托克。他们喊出的口号是“爱、自由、和平。”纽约中央公园、旧金山金门公园和伍德斯托克因此而成为美国反文化运动的象征。 自我主义的复兴等方面的文化“革命”。 通常 ,人们把那些激进的青年学生主张用激进手段进行社 会政治改革的运动称为“新左派运动”,而把那些中途辍学、以 期通过吸毒、放纵等方式进行的文化反叛 ,称为“反文化”运动。 本文无意在这里做概念上的界定 ,姑且将 60 年代发生在政治 及文化领域的反抗运动统称为“反文化运动”。这首先是因为 , 对主流文化、对现存制度的不满与批判 ,对妇女、对少数民族处 境的同情 ,对和平的渴望 ,是这两种运动的共同特征 ,而他们又 源出于同样的历史背景。其次 ,从成员构成上看 ,很难在两者 之间明确区分。不少反文化运动的参加者 ,同时也是新左派运 动的成员。 1964 年 9 月 24 日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年仅 22 岁的哲学 系学生马里奥·萨维奥 ( Mario Savio ) 和阿特·戈登堡 ( Art Goldenberg)等发起并领导了校园“言论自由”运动 ( Free Speech Movement) ,抗议学校当局禁止在校园内谈论民权运动和发表 反越战言论。10 月 1 日到 2 日 ,加州政府出动国民警卫队前来 制止 ,学生与警察对峙长达 32 小时 ,一些学生运动领袖被逮 捕 , ①反文化运动的序幕由此而拉开 ,以后逐渐蔓延到美国其他 所院校及学校以外的地方。1968 年 ,该运动因马丁·路德·金 和罗伯特·肯尼迪遇刺、越战的不断升级而达到高潮。 乍看起来 ,反文化运动至今没有完结 ,它因 80 年代发端于 美国高校的多元文化运动而得以延续。但实际上 ,作为一场以 争取民权和反战为目标的反抗运动 ,它在 1975 年随着越战的 ·07· 美国研究 ① W. J . Rorabaugh , Berkeley at W ar : the 1960s ( New York ,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89) , p . 19. 结束而告终。自此以后 ,反抗运动渐趋平息。这首先是由于 , 就社会政治领域的抗议运动而言 ,运动的一些目标已经实现。 美国从越南撤军 ,反战运动因此而停止。1964 年的民权法、 1965 年的投票权利法和 1963 年的同酬法在国会获得通过 ,以 及 1965 年“肯定性行动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提出并实行 ,深刻地改变了黑 人和妇女在美国社会及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虽然黑人反种族 歧视的斗争和妇女解放运动此后仍在继续 ,但大规模的抗议活 动在 70 年代中期暂告一段落。就文化领域的反抗而言 ,由于 嬉皮士们的反抗手段日益激进 ,运动因逐渐失去社会的广泛支 持而日趋衰落下去。同时 ,反文化运动参加者年龄的增长也是 反抗运动趋于平静的原因之一。到 70 年代中期 ,“婴儿潮”头 一年出生的人已年届 30 岁 ,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 ,他们的注意 力开始转向如何面对来自工作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韦德·克 拉克·鲁夫则注意到了冷战对社会思潮向保守主义回归所起的 促进作用。他认为 ,冷战的对峙既激起了美国这场大规模的反 抗运动 ,同时又促使了美国人向保守主义回归。这是因为 ,冷 战的不断升级以及美国在外交上的一系列失败 ,使不少美国人 感到美国所赖以存在的民主制度正在受到威胁 ,而稳定的家庭 生活是美国国家安全所必需的 ,也是冷战中美国保持对苏优势 地位的首要条件。① 反文化运动的主要口号是 :爱、正义、自由和和平。就运动 本身而言 ,它包涵以下几方面内容 : ⑴民权运动 ; ⑵反战和平 运动 ; ⑶文化反抗运动 ,即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反抗一切现存 ·17·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 ① Wade Clark Roof , A Generation of Seekers : The S pi rit ual Journeys of the Baby Boom Generation (New York : Harper San Francisco) , p . 58. 文化的运动。 当然 ,每一种抗议运动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 ,本 文所要力图探讨的是美国 60 年代这场反抗运动的根源。 本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到的另一个问题是美国“婴儿 潮”一代 (the baby boom generation)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 自 1946 年到 1964 年 ,美国出现了一次人口高峰。在此期间出 生的人被称为“婴儿潮”一代。在“婴儿潮”头十年出生的人 ,60 年代抗议运动发生时他们大多就读于高中或大学 ,是抗议运动 的主体。因此 ,反文化运动的发生与这一代人的成长环境密切 相关。 本文将主要采用口述历史的方法 ,并结合大量的文献资 料 ,对发生在 60 年代的反文化运动作一历史考察。 一  亲历者的反思 1999 年 1 月至 8 月笔者旅美期间 ,通过电子邮件、电话、通 信 ,以及面对面的交谈等方式 ,采访了 100 多位反文化运动亲 身参加者。篇幅所限 ,我无法讲述所有被访者的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在这里 , 仅选取了其中我认为最有代表性的 6 个人。他们生活在美国 不同的地方 ,有着不同的肤色和经历 ,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的 学历。他们的年龄全都在 50 岁左右 ,属于“婴儿潮”一代中的 年长者。抗议运动发生之时 ,他们正在大学里读书。 采访中 ,我提的问题主要包括 : 60 年代 ,他们分别参加过 哪些抗议运动 ? 这些抗议运动为什么都发生在那个年代 ? 如 今他们怎样看这场运动 ? 是否为自己以前做的事情后悔 ? 为保护个人隐私 ,我曾试图避免使用他们的真实姓名和身 ·27· 美国研究 份。但令人惊讶的是 ,在我为此征求他们的意见时 ,他们一致 要求用他们的真名实姓。这体现了他们对自己所参与的这场 反抗运动的自豪。 玛格丽特·霍尔特 (Margaret Holt , 白人 ,女 ,1947 年生 ,佐 治亚大学教育学博士 ,佐治亚大学成人教育系教授) “我本科就读的大学是在克利夫兰附近一所很小的学院。 那时 ,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电影《毕业生》(the Graduate) 风靡 大学校园 ,我们以为电影所描绘的图景就是我们应该有的大学 生活 ,那就是喝咖啡、吃巧克力、弹吉他、议论时政、改造社会。 那时我觉得改造社会是大学生的使命。 “记得那时我和其他同学聚集在校园 ,弹着吉他 ,唱着当时 流行的反战歌曲 ,反对政府在越南所进行的战争。我们之所以 这么强烈地反对越战 ,是因为我们这一代几乎每个人都有亲 戚、同学或是朋友在越南前线作战或是死在了越南。我还参加 了学生的“重新发现良心”社团 ,这是一个妇女组织 ,要求学校 在法律、工程、商业管理等专业招收女生 ,聘用女教师 ;要求妇 女能够拥有控制自己身体的权利 - 避孕和堕胎权。 “我一直在想这种反抗与美国经济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 ,美国出现经济繁荣。六七十年代 ,美国社会完成了向工 业化的过渡。与农业社会不同 ,电视、电话、汽车 ,使成长在工 业社会的孩子们有了生活在农业社会的人所无法想象的自由。 他们可以开车去他们想去的任何地方 ,他们可以从电视接受各 种信息 ,父母开始失去对他们的控制。而持续的经济繁荣 ,也 ·37·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 使父母有条件溺爱孩子。”① 苏珊·威利 ( Susan Willey , 白人 ,女 ,1946 年出生 ,资深记 者。1999 年 7 月获得新闻学博士学位 ,目前在佛罗里达大西 洋大学新闻学院任教) “我就是当年的嬉皮 ! 我从不为 30 年前自己做过的事情 后悔 ,我也经常这样骄傲地告诉我的孩子和其他年轻人。我觉 得人们普遍对当年的嬉皮有一种误解 ,觉得他们颓废、玩世不 恭。其实并非如此。那时我们之所以去伍德斯托克 ,之所以吸 毒、留长发、要求性解放、追求荒诞 ,是因为我们想告诉人们美 国社会出了问题。我们想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表达对爱、自由、 和平的渴望和对正义的追求。我始终热爱我的祖国。30 年过 去了 ,我觉得自己初衷未改 ,只不过为之奋斗的方式从街头抗 议转为思想领域。我为自己能有机会为和平和正义而斗争感 到骄傲。 “越战发生时 ,我正在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读大学。我参 加并领导了‘母亲和平运动’( Another Mother for Peace Movement) ,反对越南战争。我们提出的口号是‘战争危及孩 子及其他一切生命 !’(War is not healthy for children and other living things) 。我同时还是‘内布拉斯加和平运动’的成员。记 得在一次反战集会上 ,我见到尼克松。他距我只有几步之遥。 记得当时我使出平生力气 ,冲他一遍又一遍地高喊 :‘和平第 一 !’( Peace is the number one !) ·47· 美国研究 ① 对玛格丽特·霍尔特的采访分别于 1999 年 3 月 18 - 21 在俄亥俄州代顿市、同年 5 月 18 - 22 日在佐治亚州雅典、萨凡纳和圣·西蒙岛进行。 “年轻人的反叛和质疑 ,是很正常的。但从文化史的角度 上看 ,为什么反文化运动发生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 这首先是 因为 60 年代我们经历了太多的事情 :战争在亚洲的不断升级 , 猪湾事件 ,约翰·肯尼迪、罗伯特·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的遇 刺 ,民权运动的不断发展 ,美苏太空竞赛 ,以及水门事件。种种 事件表明 ,我们生活在恐惧当中。其次 ,我们是历史上上大学 人数最多的一代 ,我们的父母大多是中产阶级 ,有能力供我们 接受大学教育。同时 ,我们也是在电视机前长大的第一代。电 视通过画面而不是文字 ,告诉我们世界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的 事。1970 年‘五四惨案’① 在肯特大学发生以后 ,我们清晰地 从电视上看见荷枪实弹的警察与学生的对峙 ,以及倒在血泊中 的同学。我们被所看到的场面惊呆了。记得当时有位男同学 沉默片刻 ,然后突然大叫 :‘政府在杀我们 ! 政府敢杀我们 !’我 们这一代人不相信政府 ,我认为这是原因之一。”② 卡罗尔·帕特森 (Carol Paterson , 白人 ,女 ,学士 ,1947 年出 生 ,加州大学联合分校农业技术推广员) “你想知道我们这一代与其他代的不同吗 ? 我想告诉你的 是 ,我们是被宠坏了的一代。我们的祖父母经历了‘大萧条’, 他们的生活非常节俭。我们的父亲则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57·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 ① ② 对苏珊·威利的采访 ,是笔者 1999 年 1 - 8 月在美国凯特林基金会与她共事的 7 个 月间进行的。那时 ,苏珊正在基金会作她的博士论文 ,并负责基金会大众传媒的项 目研究工作。 1970 年 5 月 4 日 ,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 ( Kent State University) 学生在学校图书 馆前举行反越战游行 ,尼克松政府出动国民警卫队前来镇压。冲突中 ,4 名学生丧 生。这就是震惊全美的肯特大学“五四惨案”。 他们很以这段经历为荣 ,当时整个美国也以他们为荣 ,因为他 们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者 ,他们拯救了世界。他们可以 从银行得到贷款 ,到郊外买自己的房子 ,有钱买孩子想要的玩 具、供他们上学。商人瞄准时机 ,以我们为对象生产出各种商 品 ,广告商也为此大作宣传。所以 ,我们这一代人 ,在未成年时 就有这样一种印象 ,那就是只要我们坚持 ,就能够能得到想要 的任何东西。因为幼年时 ,我们确实得到了很多想要的东西。 联想起我们在 60 年代的反抗 ,那时我们觉得只要我们坚持到 底 ,政府就会让步。 “60 年代学生运动时 ,我正在距伯克利只有 40 英里的一 所学院就读。我们非常关注在伯克利分校所发生的一切。我 们学校的学生也曾经聚集在教学行政大楼前抗议 ,表示对伯克 利学生的支持。我参加过一些反种族歧视的游行 ,但多数情况 下 ,我是旁观者 ,因为我弟弟被征召去了越南前线。他从那里 来信告诉我 ,他的一个朋友死在了战场。我怕极了 ,每天为他 祈祷。我知道这场战争是非正义的 ,但我不敢参加任何一次反 战游行 ,我不能反对我弟弟正在进行的战争。后来情况很惨。 战争结束后 ,美国从越南撤兵。凌晨 3 点多钟 ,我弟弟偷偷潜 回了家。他们没有像以前那样被当成为国而战的英雄 ,而是像 做了错事或是小偷一样怕在白天被人看见。”① 爱德华·阿农 ( Edward J . Arnone , 白人 ,男 ,1950 年出生 , 学士 ,资深记者 ,凯特林基金会大众传媒项目主管) ·67· 美国研究 ① 对卡罗尔·帕特森的采访 ,分别于 1999 年 3 月 1 日在俄亥俄州代顿市和 1999 年 5 月 21 日在佐治亚州圣·西蒙岛进行。 “我在马丁·路德·金遇刺后的两个月高中毕业 ,进入佛罗 里达大学新闻专业就读。对于金牧师的死 ,有些人感到悲哀 , 有些人感到愤怒。因为他在很多人心目中是英雄 ,这让人想起 了五年前约翰·肯尼迪的死 ,他们代表着一种希望 ,而他们的 死 ,使人们感到希望的破灭。我当时的感觉是 ,我们的社会有 些地方出了问题。而使我感到困惑的是 ,那些参加反战及民权 运动的人 ,都被指责为反对美国 ,是共产党。这更激起了学生 们的反抗。 “就我个人而言 ,马丁·路德·金及其追随者所进行的事业 深深打动着我。我生长在南方的佛罗里达 —一个种族问题非 常严重的州。佛罗里达大学位于州的中部。校园里 ,既有保守 的也有自由的思想。但当我们走出校园 ,就发现自己被保守派 所包围 ,遭到很多批评。如果是黑人 ,还会受到歧视。处在这 种分裂社会里 ,每个学生都会身不由己地卷入抗议运动 ,更何 况电视上每天不停地播放反战运动和民权运动的消息。 “我那时正好到了征兵的年龄 ,战争一天天地继续 ,和其他 男同学一样 ,我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为毕业就面临着上 前线。我们当时的恐惧是 ,自己迟早会被征兵去越南。我想尽 量延长在学校学习的时间 ,我甚至想去加拿大逃避兵役。总 之 ,当时我非常苦闷 ,开始尝试毒品 ,当时毒品随处可以找到。 我们那时的信条是‘觉得好就去做’! ( If you feel good , do it !) “马丁·路德·金遇刺之后 ,国内对峙日益紧张 ,并开始趋向 暴力。1970 年在肯特大学发生的‘五四惨案’震惊全美 ,我所 在的佛罗里达大学也发生了类似的暴力冲突。在国际上 ,美国 与苏联的对抗以及越南战争的不断升级 ,这在我看来美国在世 界上四面出击 ,而且越来越孤立。我们要拯救我们的国家。就 ·77·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 这样 ,越来越多的人 ,不仅仅是学生 ,卷入了抗议运动。”① 西萨·麦克多维尔 (Ceasar McDowell , 黑人 ,男 , 1950 年出 生 ,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 ,麻省理工学院教育学教授) “60 年代以前 ,美国是一个种族隔离非常严重的社会。在 这种制度下 ,有色人种生活非常贫困。我出生在科罗拉多州一 个贫苦的黑人家庭。马丁·路德·金遇刺时 ,我正在上中学。消 息传来 ,我感到非常愤怒和悲伤。我是学校乐队的成员 ,记得 当时我演奏了一曲《天恩浩荡》(Amazing Grace) ,以寄托哀思。 就在他遇刺的那年年初 ,我曾亲眼见过他。他来到我们的教堂 演讲。他的演讲是那么地激动人心 ,他讲述的不是恨 ,而是爱。 他代表着黑人的希望。 “1969 夏 ,伯克利分校‘人民公园’事件② 发生时 ,我正好 在那里。现在回想起来 ,当时的情形非常可怕。政府动用了直 升飞机、坦克车和催泪弹。此后 ,抗议活动遍及全美各地的校 园。因为我是黑人 ,所以我更多地卷入反战和黑人民权运动。 文化革命的参加者多是出身于富裕家庭的白人学生 ,他们的确 多次体验了性和毒品。当时我父母非常为我担心 ,因为激进的 ‘黑豹党’扬言要用武力推翻美国现有的制度 ,建立黑人共和 国。一场战争似乎就要在美国发生。 ·87· 美国研究 ① ② 1969 年 4 月 20 日 ,数百名激进的学生在伯克利分校克利附近的一块空地上插起 了一块手写的“人民公园”( People’s Park) 的牌子 ,宣布要在这里建造一个理想的 社会。在此后的几个星期 ,他们在那里种花植树 ,并搭起帐篷 ,准备在那里建造房 屋。5 月 15 日 ,250 名加州警察及坦克车、直升飞机将公园内的学生包围 ,要求他 们离开 ,否则将被逮捕。学生与警察发生冲突。最终 ,学生在公园里种植的花草被 拔掉 ,帐篷、围墙及房屋被坦克车铲平。“人民公园”仅仅存在了不到 3 个星期。 对爱德华·阿农的采访是在 1999 年 3 月 24 日在美国凯特林基金会进行的。 “我曾在大学里讲授过反文化运动的课。我觉得这场运动 所采取的方式值得注意 ,那就是虽然他们反抗社会 ,虽然这场 运动客观上带来了离婚、吸毒、酗酒等社会问题 ,但所采取的反 抗方式并没有对社会或他人造成直接的破坏 ,他们更多的是自 我放纵 ,有的伤害自己 ,如吸毒、酗酒、服迷幻药等 ,或是建立青 年聚居区。他们是想通过这些标新立异的方式告诉人们美国 社会出了问题。他们反抗的目的不是要打碎一个旧世界 ,而是 进行制度内变革。”① 安·马克 (Ann Mark , 白人 ,女 ,1946 年出生 ,伯克利分校 1972 年毕业生 ,硕士 ,伯克利历史协会会员) “60 年代学生抗议运动时 ,我正在伯克利读大学本科。我 是‘言论自由运动’和‘人民公园’事件的亲身参加者。记得当 时同学们齐心协力 ,往‘公园’运送砖瓦 ,想在那里盖房子。每 个人工作得都非常努力。我们想要向社会表达的是 :目前的美 国社会出了问题 ,我们不想成为其中的一分子。我们要按照我 们的理想 ,在这里建造一个充满了爱、正义与和平的完美的社 会 ,而这就是美国的未来。 “我是反战运动的积极参加者。我觉得自己这样做 ,既为 自己的良心 ,也为国家。我曾参加过当年伯克利学生的‘拦截 火车行动’。1965 年 8 月 ,一辆往越南前线送兵员的列车经过 这里 ,学生反战团体‘越南日委员会’组织同学卧轨 ,以阻挡火 ·97·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 ① 对西萨·麦克多维尔的采访是 1999 年 3 月 30 日在美国波士顿进行的。 车通过。但就在火车到来之时 ,我们被警察强行拉走了。”① 综观上述几位亲历者生动的叙述 ,不难看出 ,他们对这场 运动的看法和参与程度 ,因种族、性别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有 所不同 ,他们在 60 年代的经历也不同。在反文化运动根源这 一问题上 ,除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越南战争等显而易见的原因 之外 ,他们的谈话还涉及冷战对峙、经济繁荣和社会动荡等方 面的问题。 二  富裕社会的宠儿 威廉·曼彻斯特在《光荣与梦想》一书中说 :“人们如果对于 新的繁荣所带来的 50 年代生活方式没有一定的体会 ,就不可 能理解 15 年后发生的社会反抗。”② 事实正是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 60 年代初 ,美国经济出现持续繁 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1961 年 2 月到 1969 年 10 月 ,美国经济连续上升 104 个月 ,这在美国经济史上是前所 未有的。 美国的富庶是当时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所难以想象的。“近 60 %的家庭自报工资收入属于中产阶级。仅从 40 年代后期 起 ,平均家庭收入已由 3083 美元提高到了 5657 美元。增长了 ·08· 美国研究 ① ② 威廉·曼彻斯特 :《1932 - 1972 年美国实录 (光荣与梦想)》(董乐山校) ,北京·商务 印书馆 ,1986 年版 ,第 3 卷 ,第 1119 页。 对安·马克的采访是 1999 年 5 月 30 日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言论自由”运动和 “人民公园”事件的发生地进行的。 48 %。用阿道夫·伯利的说法 ,美国那时是‘奔驰的资本主 义’。”① 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则把这时的美国社会称为 “丰裕社会”。 在技术方面 ,晶体管的发明给美国带来了又一次科技革 命。随之而来的是家电产品的极大丰富。按纽电话、立体声收 音机、电热毯、烘干洗衣机、空调、速冻食品 ,都是在 50 年代出 现的。这些发明的不断问世和普及 ,逐渐成为中产阶级的生活 必备 ,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和观念的变革。同 60 年代的 喧嚣的抗议相比 ,这观念上的变革可以说是一种“寂静的革 命”。 首先 ,婴儿生育率极大地带动了消费品生产与需求 ,美国 在 50 年代出现了消费热潮 ,兰登·琼斯把它称之为“大野餐” (Big Barbecue) ②“ 婴儿潮”一代从一出生就加入了消费热潮。 早在 1948 年 ,经济学家们就预测 ,新生婴儿的不断增加将引起 诸如住房、食品、玩具、电气用具和学校需求的增加。当时在纽 约的地铁公共服务标语牌上就写着这样的标语 :“在发展中的 美国 ,你有远大的前程。每天有 11000 婴儿出生在美国。这意 味着新企业、新工作、新机会。” 伴随“婴儿潮”而来的是住宅的日益郊区化。美国居民住 宅的郊区化倾向出现于 20 世纪 50 年代。那时由于婴儿的不 断出生 ,加上贷款容易 ,所以很多年轻的夫妇 ,开始移居郊外建 造他们理想的住宅。据统计 ,在 1948 - 1958 年的 10 年间所建 ·18·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 ① ② Landon Y. Jones , The Great Ex pectations : A merica and the Baby Boom Generation (New York : Coward , McCann & Geoghegan , 1980) , p . 37. 威廉·曼彻斯特 ,前引书 ,第 1088 页。 房屋中 ,有 85 %建造在郊区。私有住宅从 1949 年到 1950 年上 升 50 % ,到 1960 年又增长了 50 %。美国买房首次超过租房。① 郊区化又直接带动了汽车业的发展 ,因为汽车是近郊不可替代 的交通工具。据统计 ,汽车拥有量随出生率的上升而不断上 升。1945 年 ,汽车登记量为 2600 万辆 ;到 50 年代末这一数字 增加为 6000 万 ②。汽车在“婴儿潮”一代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 地位 ,他们是第一代在学会走路之前就坐进汽车的人。而汽车 又赋予了他们在农业社会中所无法想象的自由。 当时美国社会中普遍弥漫着一种乐观主义情绪 : GNP 在 上升 ,失业率在下降 ,中产阶级开始移居郊外、越来越多的美国 人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美国也开始把人送上月球。在美国人 看来 ,美国梦正在实现。 电视广告那时虽然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但却对这一代人 期望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他们出生以后 ,生产厂商和 广告商们瞄准了这一代人。在他们脱离尿布之后 ,商业广告相 继推出了从百事可乐、面包圈到郊区别墅、汽车等产品。广告 使尚在婴幼期的他们变成了消费者。他们在未识字以前 ,就认 识了面包圈、玩具和可乐的名字。还未进幼儿园以前 ,他们就 会唱 :“百事可乐 ,口味宜合 !”( Pepsi2Coca hits the spot !) 。而 此时的推销员们也发现 ,这些婴幼儿的父母最终会顺从地购买 广告上的产品。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回忆道 : “我在上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年级 六年级体育公开课教案九年级家长会课件PPT下载六年级家长会PPT课件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练习题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的时候 ,突然有一天 ,除了我 ·28· 美国研究 ① ② Lewis Peter , The Fif ties (New York : J . B. Lipincott , 1978) . Ti me , J une 6 , 1979. 以外 ,班上所有同学都成了戴维·克罗克特 (迪斯尼卡 通中的人物 —作者注) ,戴着浣熊皮帽。因为只有我 没有 ,所以我被当成倒霉的墨西哥人首领。放学回家 的路上 ,同学们还追着嘲笑我 ,直到父母给我买了顶 浣熊皮帽。”① 战后美国人的富足 ,给“婴儿潮”一代带来了更多的玩具、 更多的钱 ,并受到更多地照顾。他们有条件上较好的学校 ,读 较好的书 ,有较好的老师。他们的父母为他们骄傲 ,也对他们 寄予了更多的期望。而他们自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是被溺 爱的一代。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值也自然比二战一代的父母、 “大萧条”一代的祖父母要高。他们有理由相信自己将来会生 活得更好。所以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 感到了希望的破灭。 其次 ,电视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电视技术出现于 19 世纪 20 年代 ,但大量进入普通美国 人的家庭是在 19 世纪 50 年代。1938 年 ,美国人电视家庭拥有 率不足 2 % ,到 50 年代末 ,这一数字上升为 86 %。到 1967 年 , 美国 98 %的家庭有了电视。② 电视的普及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其中最 主要的变化就是人们常说的“眼见为实”。图像成为人们信息 和知识的又一个主要来源。人们通过生动的图像 ,既可以了解 到美国及美国以外的地方正在发生的事情 ,也可以从别人的生 ·38·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 ① ② Landon Y. Jones , op . cit . , p . 42. 见 Chris Hodenfield 对 Steven Spielberg 的采访 , Rolli ng S tone , January 24 , 1980. 活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电视的普及同时极大地降低了学校和家庭在传播信仰及 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在“婴儿潮”一代人童年的时候 ,电视给他 们带来了一连串丰富的图像。他们随着卡伦和多林一起唱“米 - 老 - 鼠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他们花在电视上的时间逐 渐增多 ,看电视的习惯逐渐养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一般每 天看电视四到五个小时 ,超过了在学校和老师、在家里和父母 呆在一起的时间。进入 60 年代 ,他们从电视上看到了越南战 场上美军的溃退和死亡 ,肯特大学的“五四惨案”,约翰·肯尼 迪、罗伯特·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遇刺 ,以及’‘水门事件’。 他们更加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说教。 第三 ,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婴儿潮”一代开阔了眼界。 战前 ,一半以上的学生读完五年级后就不再升入中学 , 仅 38 % 的人完成高中课程 ,升入大学者仅为高中就读人数的 1/ 3。而 到 60 年代 ,75 %的年轻人完成高中学业 , 其中 2/ 3 的毕业生进 入大学就读。“婴儿潮”一代上大学人数几乎两倍于他们的父 母。①1960 年美国在校大学生人数首次超过了务农人数。美国 人在大学教育上的费用 ,由 1945 年的 7. 421 亿美元上升到 1965 年的 69 亿美元。② 虽然年轻人普遍地倾向变革 ,但不少民意测验显示 ,其中 ·48· 美国研究 ① ② Tood Gitlin , The Si xties : Years of Hope , Days of Rage (New York : Bantam Books , 1993) , p . 21. Margaret Mead , Cult ure and Com mit ment ( Garden City , New York : Doubleday & Co. / National History Press , 1970) , 转引自 Wade Clark Roof , A Generation of Seekers : the S pi rit ual Journeys of the Baby Boom Generation (New York : Harper San Francisco , 1993) , p . 51.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政治、性、养育子女和宗教所采取的态度 更为开明 ,更容易接受社会、技术和文化变革的事实 ,自我意识 也更加强烈。他们喜欢质疑 ,不相信说教。 学校教育所带来的另一个变化就是向学生们展现了一个 多元的世界。许多新的课程在 60 年代得以开设 ,教师在课上 不仅传授白人的文化遗产 ,而且还讲授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和 思想。采访中 ,爱德华·阿农就曾回忆道 :“在我听的宗教课上 , 老师不仅讲授基督教哲学 ,还讲授佛教、犹太教 ,及老子和孔子 的哲学。我的眼界大为开阔 ,我开始怀疑自己以前的信仰。” “反文化”运动的发起和主要参加者是在高校就读的大学 生和部分高中学生 ,而支持他们的力量也大多来自教育界、政 界等精英阶层。① 在教育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杰明·斯波克博士的《斯 波克育儿常识》②。该书首版于 1946 年问世 ,印刷仅 1000 册。 然而 ,到 1952 年 ,这本没有经过推销也没有书评的小册子 ,却 以每本 35 美分的售价发行 400 万册 ,成为美国从未有过的畅 销书。这本书的秘诀首先在于写得透彻、细腻、清楚和富有同 情心。其次 ,他教导父母要依靠自己的感觉和知识去养育子 女 ,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婴儿潮”一代是在这本书的影 响下长大的第一代 ,他们中很多人的父母把斯波克博士的书奉 ·58·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 ① ② Benjamin Spork , M. D. , Dr. S pock and Child Care ( New York : Duell , Sloan & Prarce , 1946) . 在我采访的 100 多人中 ,只有特里·尼克尔 ( Terry Nickles , 1950 年出生 ,白人 ,男 性 ,高中毕业 ,维修工)是唯一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他告诉我 ,他虽然反对越战 , 支持黑人、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 ,但他并未直接参与其中 ,更多的时候他只是 一个旁观者。他觉得这些都是文化人做的事情。 若神明 ,老老实实、不差分毫地按照他的指导去做。斯波克的 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据统计 ,在美国 ,1890 年 ,只有 16 %的父母 认为独立精神是他们子女的重要品格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 , 75 %的父母认为独立精神是他们子女最重要的品德。①所以 ,当 60 年代发生学生运动时 ,斯波克的书遭到非难。1968 年 ,一位 优秀的牧师强烈地指责他反对越战。他说 ,斯波克对家长关于 “随时满意”的建议 ,将这些婴孩培养成反对自己的国家在越南 打仗的、不负责任的、无教养的、无爱国心的年轻人。② 三  信任危机 回顾“婴儿潮”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1963 年肯尼迪总统遇 刺是他们一生中的一个里程碑。在此以前 ,他们生活在色彩斑 斓的迪斯尼童话世界里 ,而肯尼迪的遇刺则把他们拉回到了残 酷的现实世界。 苏珊·威利在采访中说 : “我始终记得 1963 年 11 月 22 日这可怕的一天 , 那时我在读中学 10 年级。我们正在上化学课 ,学校 广播喇叭突然响起 ,告诉大家总统遇刺身亡。学校宣 布停课。在以后的三天里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了一连 串的可怕情景 :刺杀的现场 ,‘空军一号’回到华盛顿 , ·68· 美国研究 ① ② 本杰明·斯波克 :《斯波克·育儿经》(赵昌荣等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9 月第 1 版 ,斯波克第 7 版序。 Jay A. Conger ,“How Generational Shifts will Transform Organizational Life ,”Frances Hesselbein et al ,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Fut ure ( San Franciscl : Jossey 2Bass , 1997) , pp . 20 - 21. 总统的葬礼以及年仅 3 岁的小肯尼迪的敬礼。目睹 这一切 ,我不禁含泪在问 :‘上帝真的存在吗 ?’‘如果 真的有上帝 ,他在干什么 ?!’肯尼迪是我心目中的英 雄 ,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领袖。他是美国最年轻的总 统 ,也会是美国最好的总统。更重要的是 ,他还是一 位年轻的父亲 ,有人情味 ,有远见 ,代表着美国的未 来。只要我活着 ,就不会忘记他死难的这一天。” 采访中 ,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谈到这一突发事件对他们的 影响。退役军人埃里克·科林斯 ( Erik S. Collins) 甚至认为 ,反 文化运动实际开始于 1963 年 11 月肯尼迪遇刺 ,结束于 1974 年美国从越南撤军。 肯尼迪遇刺时 ,生育高峰头一年出生的人 ,已年届 17 ,临 近高中毕业。以肯尼迪遇刺为起点 ,此前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 结束了 ,他们开始走出伊甸园。而展现在他们面前的世界如同 艾丽丝的镜子 ,黑白混淆 ,是非颠倒 ,危机四伏。 危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美国国内的社会动荡 ,二是 冷战的阴影。 从国内方面来看 ,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种族之间事实上 的不平等。1954 年 5 月 17 日 ,美国最高法院对布朗诉教育委 员会案 ( B row n v . Board of Education) 的裁决 ,从法律上取消 了种族隔离。这一裁决在“婴儿潮”的成长过程中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但是 ,在裁决后的头 10 年 ,收效甚微。虽然种族隔离 在法律上被禁止 ,但事实上的隔离依然存在。到 1968 年 ,仍有 ·78·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 75 %的少数族裔学生在隔离制的学校里就读。①马丁·路德·金 领导了 1961 年的“自由乘车”运动、1963 年的“向华盛顿进军” 和 1965 年 3 月的“向蒙哥马利和平进军”,把黑人民权运动推 向高潮。1968 年 3 月 ,就在马丁·路德·金发表“我到了山顶” 演说后的第二天 ,他却被暗杀了。 此外 ,肯尼迪政府的“新边疆”、约翰逊政府的“伟大社会”, 以及他们所提出的“向贫困宣战”和“实现充分受教育机会”的 口号 ,点燃了美国年轻一代的热情。然而实施的结果 ,却不尽 如人意 :阿巴拉契亚山的长期贫困状况并无显著改善 ,贫困、失 业和流离失所 ,在黑人人群中随处可见 ,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 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美国社会在住房、教育、医疗、城市贫困化 等方面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人们开始对“丰裕社会”持怀疑 态度。 其他一系列突发事件同样令人震惊 :1965 年马尔科姆·X 遇刺 ,1968 年罗伯特·肯尼迪遇刺 ,1970 年肯特州立大学和杰 克逊州立大学的数名学生罹难 ,1974 年尼克松因“水门事件” 而下台。 当年的嬉皮、曾经参加过 1969 年有 25 万人参加的“向华 盛顿进军”和平游行的约翰·坎贝尔谈到这些事件的影响时说 : “尼克松在你们中国人眼里也许是伟人 ,因为他 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但是在我们眼里 ,他是 ‘猪’,因为他不诚实和下令开枪镇压学生运动。60 年代 ,我们把前来镇压学生运动的警察称为‘猪’。记 ·88· 美国研究 ① Landon Y. Jones , op . cit . , p . 56. 得当我在电视上看到倒在血泊中的学生时 ,我浑身止 不住地颤抖。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自己生命受到 威胁。‘水门事件’后 ,看着尼克松神情暗淡地步出白 宫 ,我不禁在问 :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值得信赖 ? 到处是谎言和欺骗 !”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冷战“婴儿潮”一代 ,虽然他们成 长于富裕社会 ,但他们的学校教育却一直被冷战的阴影所笼 罩 :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1952 年第一枚氢弹爆炸、美苏太空 竞赛。采访中 ,玛格丽特·霍尔特说 : “我始终记得学校里每周进行的奇特训练。紧急 信号突然一响 ,我们立即钻到桌子底下 ,缩成一团 ,等 待子弹落下。1953 年 ,内华达州一名年仅 7 岁的男 童马丁·莱尔德 (Martin Laird) 死于白血病 ,这可能是 原子时代美国的第一个受害者。接着 ,美国在牛奶里 发现了锶的放射性元素。虽然那时我才上小学 ,但已 经在想 ,自己将来不是在核战中被炸死 ,就是在核辐 射中牙齿脱落、慢慢死去。 “1957 年 10 月 4 日 ,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送上太空 ,29 天后 ,又发射了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 , 里面载有一只狗。美国朝野大为震惊 ,美国人的自信 心开始动摇 :为什么苏联人控制了太空 ? 矛头转向教 ·98·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 ① John Campbell ,1946 年出生 ,白人 ,男 ,学士 ,现为佛蒙特州社区工作者。笔者对他 的采访于 1999 年 5 月 20 - 23 日在佐治亚州圣·西蒙岛进行。 育界。不少人认为美国教育过多地强调公民教育 ,忽 视技术教育。于是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鼓励学习 数理化 ,目的是与苏联竞争。” 50 年代的美苏对抗对于尚在小学里读书的“婴儿潮”一代 人来说 ,虽然像是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 ,但毕竟离他们还有一 些距离。60 年代 ,在他们开始步入大学的时候 ,危机真正贴近 了他们。使他们感到威胁的是 1962 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和 1964 年开始升级的越南战争。 苏珊·威利说 : “在战后的美苏对抗中 ,古巴导弹危机是其中最 危险、最接近战争边缘的一次较量。我有个同学在军 中服役 ,他是古巴导弹危机的亲历者。记得危机结束 后 ,他告诉我说 ,那时他们已经接到上级命令 ,在危机 时刻准备使用导弹。我觉得世界末日真的要到了。 小的时候 ,虽然常被核战的恐怖所萦绕 ,但这次危机 真的发生了。以前我只会默默地祈祷 ,或者跟在大人 后面 ,寸步不离。但现在我要反抗。” 越南战争对这一代人的影响是巨大的。1964 年 8 月 4 日 , 美国国会批准了“东京湾决议”,越南战争开始成为美国直接进 行的战争。在此后的十年里 ,它把“婴儿潮”整整一代人拖入了 战争。特别是对于那些出生在 1946 - 1954 年间的人 ,越战和 征兵是他们的梦魇。战争中 ,美国耗资 1389 亿美元 ,投入兵力 ·09· 美国研究 160 万 ,其中阵亡 46397 人 ,负伤 306553 人。① 东京湾决议通过后的几个月后 ,越战征兵开始了。与此同 时 ,由于“婴儿潮”一代开始步入青年 ,成为美国的巨大兵源。 1965 年 9 月美国义务兵役局征召了 27500 人 ,超过了 1953 年 以来任何一个月的征召人数。到 1965 年 ,月征召人数高达 40200 人。②美国的征兵政策 ,自 1663 年恢复义务兵役法以来 , 一直实行缓征政策 ,使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已婚男子、有子女 的男子和那些被认为从事“关系到国家利益”的职业的人得以 免征。所以在战争初期 ,真正服兵役的人多是那些贫穷的少数 族裔的人和无权无势的人。1967 年 ,美国实行征兵制改革 ,规 定不再缓征研究生和大学生 ,他们在毕业之后即被纳入应征之 列。这使 1968 届的大学生突然失去了最可靠的逃避途径。而 这一年毕业的大学生大多出生在“婴儿潮”的头一年 1946 年。 对他们来说 ,毕业就意味着被送往越南前线。他们不愿意将自 己的生命断送在无谓的战争中。在 1968 年的前几个月 ,将近 4 万学生在 101 所大学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示威中 ,数千人 被捕 ,其中包括他们所熟悉的斯波克博士。 逃避兵役 ,这种以往被美国人视为羞耻的行为 ,在越战期 间却极为普遍。很多青年明确表示拒服兵役。据劳伦斯·巴斯 克和威廉·斯特劳斯的研究估计 ,越战期间 ,约有 1500 万人可 被列为“逃避兵役”者 ,占“婴儿潮”人口总数的 60 %。他们援 引一位反战者的话说 :“在这个国家中 ,几乎每个青年要么是逃 ·19·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 ① ② Landon Y. Jones , op . cit . , p . 92. Eric Foner & John A. Garraty ed. , The Readerpis Com panion to A merican History (Boston :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 1991) , p . 1118. 避服役者 ,要么是将要逃避兵役者 ,要么是逃避兵役失败者。”① 在北越进行春节攻势期间 ,美国国内反战运动达到高潮。 反对者中 ,一种意见认为 ,这是一场根本无法打赢的战争。另 一种意见认为 ,美国政府在滥杀无辜 ,而他们所谓的拯救南越 人民免遭共产党涂炭 ,完全是一派谎言。安·马克在采访中 ,拿 着一本发黄的护照对我说 : “我也许是唯一的一个自愿到越南的美国人。 1972 年 ,我正在伯克利上学。我自费到了越南。我 是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看什么是共产主义 ,美国政府为 什么把它视为洪水猛兽。我只身到了越南。在那里 , 我看到的是一些和我们一样的、有血有肉的平民百 姓。美国政府不允许我们反战 ,反对越战的人被指责 为共产党 ,是在反对美国。我非常爱我的国家 ,但现 在它出了问题。我所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公正而和平 的社会。” 持续的社会动荡和冷战的对峙 ,的确使“婴儿潮”一代经历 了太多的事情。但是面对挫折 ,他们所做出的反应不是颓废、 消沉而是反抗。采访中 ,不少受访者认为 ,强烈的爱国情绪使 “被溺爱”的一代变得坚强。他们反对政府 ,但并不反对美国极 其民主制度。对政府的不信任 ,对越战的愤恨 ,从来没有导致 他们爱国主义的消亡。反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68 年芝加 ·29· 美国研究 ① Lawrence M. Baskir & William A. Strauss , Chance and Ci rcumstance : The Draf t , the W ar , and the V iet nam Generation (New York : Alfred A. Knopf , 1978) . 哥民主党大会时在与警察的冲突中被捕的 7 名学生领袖之一 的阿比·霍夫曼 (Abbie Hoffman) ,把他的女儿起名为“美国” (America Hoffman)就体现了这种爱国情绪。而正是这种深厚 的爱 ,始终支持着他们的抗争。 苏珊·威利在采访中说 : “虽然我们是被溺爱的一代 ,但对美国的热爱使 我们变得坚强。我们的确经历了太多的动荡 ,但我觉 得自己从未消沉过。‘水门事件’和越南战争 ,从未动 摇过我对祖国和民主制度的热爱。这是因为我们的 祖先跋山涉水 ,来到这块陌生的土地 ,为的是建立一 个以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为基石的理想社会。它是 美国的国家认同 ,是‘合众为一’的基础 ,也是我们的 理想之所在。美国历史教科书一直是这样教导我们 的。我笃信《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 ,这 是美国的精神。我们的社会之所以出现问题 ,是因为 政府滥用了权力。这不是我们祖先的理想。所以我 们要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抗 ,来拯救美国。” 四  承袭垮掉的一代 反文化运动 ,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看 ,承袭了 50 年代 “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很多东西。“垮掉派”作家的 作品及思想 ,为反文化运动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在这些作 品当中 ,影响最大的是爱伦·金斯堡 ( Allen Ginsburg) 的长诗 《嚎叫》( How l , 1956) 、杰克·凯鲁亚克 ( Jack Kerouac) 的小说 ·39·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 《在路上》( O n the Road , 1957)和塞林格 ( Jerome D. Salinger) 的《麦田守望者》( The Catcher i n the Rye , 1951) 。 1955 年秋 ,爱伦·金斯堡在旧金山第 6 画室朗诵了他的长 诗《嚎叫》中“火神”( Moloch) 一章 ,震惊了美国听众 ,成为美国 第一位引人注目的“垮掉派”作家。诗中 ,他大胆地讴歌了青年 反叛者用以反抗金钱、机器和战争为主宰的社会的理想 :毒品、 疯狂和同性恋。不少评论家认为 ,爱伦·金斯堡的这首长诗为 60 年代反文化运动指明了方向。① 杰克·凯鲁亚克是“垮掉派”作家的中坚 ,“垮掉的一代”一 词首先出现在他的作品当中。他的小说《在路上》完成于 1951 年 ,但在 1957 年才得以发表。书中描写了一群处于社会边缘、 不务正业的年轻人的经历 ,爵士乐、东方神秘主义、毒品、对技 术社会的迷茫、对个性的追求 ,奇妙地结合在他们身上。“在路 上”三个字是对这一代人精神状态的极
本文档为【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1717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96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2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2-09
浏览量: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