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十三章缺血再灌注损伤

第十三章缺血再灌注损伤

举报
开通vip

第十三章缺血再灌注损伤null 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null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第一节 概述 一、 概念 缺血的基础上恢复血流后,组织器官 的损伤反而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 nullIRI研究概况: 1955年 Sewell报道,结扎狗冠脉后,如突 ...

第十三章缺血再灌注损伤
null 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null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第一节 概述 一、 概念 缺血的基础上恢复血流后,组织器官 的损伤反而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 nullIRI研究概况: 1955年 Sewell报道,结扎狗冠脉后,如突 然解除结扎恢复血流,部分动物立 即发生室颤而死亡。 1960年 Jennings第一次提出了MIR概念 1968年 Ames率先报道了脑IRI 1972年 Flore 肾IRI 1978年 Modry 肺IRI 1981年 Greenberg 肠IRI null氧反常:用低氧溶液灌注组织器官或在缺氧条件下培养细胞一定时间后,再恢复正常氧供应,组织及细胞的损伤不仅未能恢复,反而更趋严重,这种现象称为氧反常oxygen paradox。 钙反常:预先用无钙溶液灌流大鼠离体心脏2分钟,再用含钙溶液进行灌流,心肌细胞酶释放增加,肌纤维过度收缩及心肌电信号异常,称为钙反常calcium paradox。 pH反常:缺血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是细胞功能及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但在再灌注时迅速纠正缺血组织的酸中毒,反而会加重缺血/再灌注损伤,称为pH反常pH paradox。 二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和条件 二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和条件 (一)原因 —在组织器官缺血基础上的血液再灌注。 1、全身循环障碍后恢复血液供应 如休克微血管痉挛解除后,心脏骤停后心脑肺复苏等 2、组织器官缺血后血流恢复,断肢再植,器官移植 3、某一血管再通后:冠脉搭桥术,PTCA,溶栓疗法等,.冠状动脉痉孪的缓解 (二)影响因素 1 缺血时间 2 侧枝循环 3 需氧程度 4 再灌注条件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一、自由基的作用 (一)概念与分类 自由基(free radical) ——外层轨道上具有单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的总称。氧自由基 概念:由氧诱发的自由基。 (1) 非脂质氧自由基( oxygen free radical OFR) 种类: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 生成:nullO·-2形成: ⑴自然氧化 如CytC、Hb、CA等在自然 氧化过程中可生成O·-2 HbFe2+ HbFe3++ O·-2 ⑵酶氧化 XO、NADPH氧化酶、醛氧化酶 ⑶线粒体 O·-2生成的主要场所之一 正常:O2+4e+4H+→H2O+ATP 病理:O2+e→ O·-2 +e +2H+→H202+e+H+→ OH· +e+H+→H20 ⑷毒物作用 CCL4、百草枯(除草剂) O·-2的生成是其他自由基或活性氧生成的基础H20nullOH·的生成 O·-2+ O·-2+2H+ H2O2+O2 单纯性Haber-Weiss反应: 反应很慢,很难产生 O·-2+H2O2 OH- + OH·+O2 Fenton 反应: O·-2 H2O2 OH· + OH- OH·是活性氧中毒性最强的一种 SODSODFe2+ Fe3+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氧化还原过程中产生的具有高活性的一系列中间产物。( OFR 、 1O2和H2O2) 单线态氧1O2:是一种激发态氧(在光敏剂存在下作用于O2激发而产生),反应活性较强,参与许多化学反应.null(2) 脂性自由基 概念:OFR与不饱和脂肪酸作用后生成的中间 产物。 种类:脂氧自由基(LO·)脂过氧自由基 (LOO·) 生理情况下,自由基的生成与清除处于动态平衡 如果ROS生成过多或机体抗氧化能力不足, 均可造成组织细胞损伤。(二)缺血—再灌注时OFR增多的机制(二)缺血—再灌注时OFR增多的机制 1 黄嘌呤氧化酶形成↑ 2 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 3 线粒体的损伤 null1 黄嘌呤氧化酶(XO)的形成增多 XO的作用: 次黄嘌呤+O2 XO 黄嘌呤+ O·-2 +H2O2              ↓XO             尿酸+ O·-2 +H2O2 氧自由基的生成需要三个条件:     XO   次黄嘌呤            O2 OH·null正常时:VEC内 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 10% 黄嘌呤脱氢酶(xanthine dehydrogenase, XD)90% 缺血时:ATP↓→Ca2+入胞↑→ ↓ ATP→ADP→AMP→腺苷、肌苷→次黄嘌呤 再灌注时:带来O2 次黄嘌呤+O2 → 黄嘌呤+ O·-2 +H2O2            ↓XO 尿酸+O·-2+H2O2 XDXOXOO2null2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缺血时: 补体激活或 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如LTB4→ 白细胞在缺血区浸润。 再灌时:浸润的白细胞耗氧量显著↑: NADPH +2O2 2O·-2 +NADP++H+ NADH+O2+2H+ H2O2+NAD+ NADPH氧化酶NADH氧化酶null3  线粒体功能障碍 缺血后ATP 的产生→Ca2+进入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 酶的功能失调→ O2+4e→H2O+ATP↓ O2+e→ O·-2 +e →H202+e→ OH· +e→H20 +O2+e → O·-2 ↑ Ca2+进入线粒体使Mn-SOD减少 清除OFR的能力↓ null(三)OFR的损伤作用 1、生物膜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tion)增强 (1)破坏膜的正常结构及功能 液态性、流动性 、通透性 (2)间接抑制膜蛋白功能 离子泵功能障碍 细胞信号转导功能障碍 (3)促进OFR及其它生物活性物生成 激活磷脂酶C、D (4)减少ATP生成 null2、蛋白质功能抑制 (1)自由基使蛋白质和酶分子聚合、交联、肽链断裂 蛋白质变性、酶的活性丧失 受体、离子通道功能障碍 (2)自由基可使酶的巯基氧化,AA残基氧化 3、破坏核酸及染色体 自由基可使碱基羟化或DNA断裂,从而引起染色体畸变或细胞死亡,这种作用80%为OH. 所致,因OH.易与脱氧核酸及碱基反应并使其结构改变。 null·   4.破坏细胞间基质 自由基可使透明质酸降解、胶原蛋白发生交联 细胞间基质变得疏松 二、 钙超载(calcium overload) 各种原因引起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 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 正常:细胞外[Ca2+] 10-3mol/L 细胞内[Ca2+] 10-7mol/L 细胞外[Ca2+] 是细胞内[Ca2+] 10000倍 依赖ATP的钙泵 钠钾泵 Na+-Ca2+交换系统 肌浆网(SR) 钙结合蛋白(CaBP) 线粒体摄取细胞膜细胞内维持因素null钙超载发生的机制 1 Na+-Ca2+交换异常(钙超载时进入细胞的主要途径) 正常:3个Na+ 1个Ca2+ 可进行双相转运 影响因素: (1)跨膜钠浓度梯度 (2)细胞内的氢浓度 此外还有Ca2+ , ATP Mg2+Ca2+3Na+ K+Na+null机制: (1)细胞内高Na+直接激活Na+-Ca2+交换蛋白 缺血→ ATP↓→Na+泵↓→细胞内Na+↑→ 激活Na+-Ca2+交换蛋白→Ca2+进入细胞 ATP↓Na+↑Ca2+↑null(2)细胞内高H+间接激活Na+-Ca2+交换蛋白 质膜Na+/H+交换蛋白主要受细胞内[H+]的变化调节 [Na+]o [H+]o [Na+]i [H+]i 缺血时:无氧代谢↑→产生H+增多 再灌时:组织间液H+迅速减少→细胞内外较高的 H+浓度差→激活Na+/H+交换蛋白→细胞内 [Na+]↑ 激活钠泵 激活Na+-Ca2+交换蛋白 >Na+H+null再灌时 H+↓H+↑Na+↑Ca2+↑缺血时 H+↑null(3)PKC间接激活Na+-Ca2+交换蛋白 如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G蛋白-PLC →H + /Na +交换激活 null2. 生物膜损伤 (1)细胞膜损伤 → 钙内流↑ 膜屏障作用↓ Ca2+激活磷脂酶,使膜磷脂分解 FR使细胞膜脂质过氧化 (2)线粒体受损 → ATP↓ (3)肌浆网膜受损 → 摄取钙↓通透性增加null钙超载引起组织细胞损伤的机制 1. 线粒体功能障碍 胞浆[Ca2+]↑ 线粒体摄钙↑ 早期:代偿 晚期:磷酸钙形成 ATP消耗↑、生成↓ 2.激活多种酶 分解膜磷脂 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损伤 3.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一过性内向离子流迟后除极null4.促进氧自由基生成 激活XO 5.使肌原纤维过度收缩 (1)胞浆内高Ca2+ (2)再灌注期消除了H+对心肌收缩的抑制作用null三、 微血管损伤和白细胞的作用 (一)缺血-再灌注时VEC与白细胞激活 VEC激活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为: 释放多种细胞粘附分子 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 是指由细胞合成的、可促进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粘附的一大类分子的总称,如整合素、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血管细胞粘附分子及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等。在维持细胞结构完整和细胞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 null白细胞组织浸润的机制趋化(PAF、LTs)粘附初始粘附 牢固粘附定位 释放组织持续的缺血缺氧CAMs 上调null (二)VEC与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1.微血管损伤 表现: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在再 灌注时放开结扎动脉,重新恢复血流,部分缺 血区并不能得到充分的血液灌流的现象。 机制: (1)微血管血液流变学改变:白细胞粘附 (2)微血管口径改变:内皮肿胀;缩血管物质的释放 (3)微血管通透性增高 2.组织细胞损伤 激活的VEC和N可释放大量生物活性物质 如FR、蛋白酶、细胞因子第三节 机体的功能及代谢变化 第三节 机体的功能及代谢变化 一、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一)心功能变化 1.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特点: 室性心律失常为主 电生理改变:EP↓ 兴奋性、传导性↓ ECG改变:缺血心肌对应部位ST段抬高,R波振幅↑ 再灌使R波振幅迅速↓,ST段高度恢复原 水平,Q波出现 心律失常 null影响因素: 缺血时间 缺血心肌的数量 缺血的程度 再灌注血流速度及电解质紊乱情况 发生机制: 缺血心肌与正常心肌之间传导性和不应期差 异,易形成兴奋折返 α-R对CA反应性↑、自律性↑、室颤阈↓ KATP激活,心肌电解质紊乱null2. 心肌舒缩功能↓:CO↓,LVEDP↑ ±dp/dtmax↓ 心肌顿抑myocardial stunning ,又称迟呆心肌 指心肌短时间缺血后恢复再灌一段时间内心肌出现的可逆性收缩功能降低的现象。 自由基的作用和钙超载是心肌顿抑的主要机制 MIR除心功能低下外,还可发生微血管迟呆(microvascular stnning)null(二) 心肌代谢变化: ATP及CP减少,核苷酸类物质下降. (三)心肌超微结构变化 肌纤维孪缩,严重时有收缩带形成,肌丝断裂,溶解;线粒体损伤(空泡形成,嵴肿胀,断裂,溶解等.) 二、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一)细胞代谢变化 1.ATP CP G 糖原↓乳酸↑ 2.cAMP↑ cGMP↓ 磷脂酶激活游离脂肪酸增加. ⒊ 氨基酸代谢有明显变化:兴奋性↓ 抑制性 (二)组织学变化 脑水肿,脑细胞坏死. 脂质过氧化↑null第四节 防治原则 1 尽早恢复血流、控制再灌注条件 低压、低流、低温、低PH、低钠、 低钙 2 改善缺血组织的代谢 补充糖酵解底物:葡萄糖、ATP 氢醌、CytC 3 清除自由基 (1)低分子清除剂:VitE VitA VitC 半胱氨酸GSH和 NADPH等。 null(2)酶性清除剂:SOD CAT。 CAT能清除H2O2, SOD能岐化O·-2 。 4 减轻钙超载 Ca2+离子阻断剂 5 其他 内外源性细胞保护剂 IPC、药物预处理等null复习思考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名词解释: 缺血-再灌注损伤、钙反常 、Oxygen paradox pH反常 、Free radical、活性氧、粘附分子 心肌顿抑、钙超载、no-reflow phenomenon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的机制是什么? 简述自由基的损伤作用。   论述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内Ca2+超载的机制? 灌注损伤时氧自由基的增多与钙超载的关系如何?
本文档为【第十三章缺血再灌注损伤】,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6477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824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2-09
浏览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