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伤寒说意

伤寒说意

举报
开通vip

伤寒说意伤寒说意 伤寒说意 清·黄元御 TOC \o "1-4" \h \u HYPERLINK \l _Toc31676 伤寒说意自叙 7 伤寒说意跋 7 伤寒说意卷首 7 六经解 7 六气解 8 营卫解 9 风寒解 10 传经解 10 里气解 11 伤寒说意卷一 11 风寒原委 11 太阳经 12 提纲 12 太阳中风桂枝汤证 12 桂枝汤 12 太阳伤寒麻黄汤证 12 麻黄汤 12 太阳风寒两感桂麻各半汤证 12 桂枝麻黄各半汤三 13 桂枝二麻黄一汤四 13 桂枝二越婢一汤五 13 太阳风寒大青龙汤证 13 大青龙...

伤寒说意
伤寒说意 伤寒说意 清·黄元御 TOC \o "1-4" \h \u HYPERLINK \l _Toc31676 伤寒说意自叙 7 伤寒说意跋 7 伤寒说意卷首 7 六经解 7 六气解 8 营卫解 9 风寒解 10 传经解 10 里气解 11 伤寒说意卷一 11 风寒原委 11 太阳经 12 提纲 12 太阳中风桂枝汤证 12 桂枝汤 12 太阳伤寒麻黄汤证 12 麻黄汤 12 太阳风寒两感桂麻各半汤证 12 桂枝麻黄各半汤三 13 桂枝二麻黄一汤四 13 桂枝二越婢一汤五 13 太阳风寒大青龙汤证 13 大青龙汤六 13 衄血 13 太阳伤寒小青龙汤证 13 小青龙汤七 13 太阳风寒白虎汤证 14 白虎汤八 14 白虎加人参汤九 14 太阳伤寒五苓散证 14 五苓散十 14 茯苓甘草汤十一 15 文蛤散十二 15 二白散十三 15 太阳风寒抵当汤证 15 桃核承气汤十四 15 抵当汤十五 15 抵当丸十六 15 太阳传经 15 伤寒说意卷二·太阳经坏病 16 提纲 16 太阳坏病入阳明府证 16 汗下后脉浮 16 汗下后小便不利 16 汗下后汗出发喘 16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十七 16 汗下后烦渴 16 汗下后昏冒 16 汗后恶热 17 火劫亡阴 17 火熨亡阴 17 火逆伤血 17 太阳坏病入太阴脏证 17 汗后发渴 17 汗后亡阳 17 甘草干姜汤十八 18 芍药甘草汤十九 18 汗后吐泄 18 吐后烦吐 18 下后泄利身疼 18 下后身痛脉迟 18 新加汤二十 18 下后泄利喘汗 18 葛根黄连黄芩汤二十一 18 下后胸满发喘 18 桂枝去芍药汤二十二 19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二十四 19 汗下后心下满痛小便不利腹满心烦 19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二十五 19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二十六 19 栀子厚朴汤二十七 19 汗吐下后心烦 19 栀子干姜汤二十八 19 栀子豉汤二十九 20 栀子甘草豉汤三十 20 栀子生姜豉汤三十一 20 太阳坏病入少阴脏证 20 汗后表虚漏泄恶风恶寒 20 桂枝加附子汤三十二 20 芍药甘草附子汤三十三 20 汗吐下后心满气冲头眩身摇心悸肉瞤 20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三十四 20 桂枝甘草汤三十五 21 汗下后发作奔豚 21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三十六 21 桂枝加桂汤三十七 21 火劫温针后惊悸发狂 21 救逆汤三十八 21 火逆汗下后烦躁 21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三十九 22 茯苓四逆汤四十 22 干姜附子汤四十一 22 太阳坏病入厥阴脏证 22 汗后吐蛔 22 伤寒说意卷三·太阳经坏病结胸痞证 22 提纲 22 太阳坏病结胸证 22 结胸大陷胸汤证 22 大陷胸汤四十二 23 结胸诸变 23 大陷胸丸四十三 23 小陷胸汤四十四 23 脏结 23 误下诸变 23 误下脾陷 24 太阳坏病痞证 24 痞证表里 24 桂枝人参汤四十五 24 大黄黄连泻心汤四十六 24 清上温下 24 附子泻心汤四十七 25 泻心诸变 25 甘草泻心汤四十八 25 生姜泻心汤四十九 25 泻心变法 25 赤石脂禹余粮汤五十 25 泻水排饮 25 十枣汤五十一 26 旋覆花代赭石汤五十二 26 瓜蒂散五十三 26 伤寒说意卷四·阳明经 26 提纲 26 阳明初病葛根汤证 26 桂枝加葛根汤五十四 26 葛根汤五十五 27 葛根加半夏汤五十六 27 阳明府证 27 调胃承气汤五十七 27 小承气汤五十八 27 大承气汤五十九 27 下期 27 下证 28 急下三证 28 亡津便燥 28 蜜煎导方六十 28 猪胆汁方六十一 28 麻子仁丸六十二 28 瘀血 28 热入血室 29 伤寒说意卷五·阳明经虚证 29 提纲 29 阳明入太阴证 29 溏泄哕噫 29 卫虚无汗胃逆咳呕 29 吴茱萸汤六十三 29 湿旺心痞 30 寒热脉紧 30 猪苓汤六十四 30 汗下亡阳 30 谵语郑声 30 汗出紧愈 30 湿盛发黄 31 三阳合病发黄 31 阳明少阳合病 31 伤寒说意卷六·少阳经 31 提纲 31 少阳小柴胡汤证 32 小柴胡汤六十五 32 少阳连太阳经证 32 柴胡桂枝汤六十六 32 少阳入阳明府证 32 小建中汤六十七 33 黄芩汤六十八 33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六十九 33 大柴胡汤七十 33 经府双结 33 少阳传里 33 热入血室 33 伤寒说意卷七·少阳经坏病 34 提纲 34 少阳坏病入阳明证 34 汗后心悸 34 炙甘草汤七十一 34 表里双解 34 柴胡加芒硝汤七十二 34 下后心惊 3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七十三 35 少阳坏病入太阴证 35 汗下后寒湿发黄 35 柴胡桂枝干姜汤七十四 35 少阳坏病结胸痞证 35 误下成结胸 35 误下成痞 35 半夏泻心汤七十五 35 伤寒说意卷八·太阴经 36 提纲 36 痛满吐利 36 太阴四逆汤证 36 四逆汤七十六 36 腹痛腹满 36 黄连汤七十七 36 桂枝加芍药汤七十八 37 桂枝加大黄汤七十九 37 发黄 37 茵陈蒿汤八十 37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八十一 37 栀子柏皮汤八十二 37 伤寒说意卷九·少阴经 37 提纲 37 少阴连太阳经证 37 麻黄附子细辛汤八十三 38 麻黄附子甘草汤八十四 38 误汗亡阳 38 少阴里证 38 附子汤八十五 38 咽痛 38 甘草汤八十六 38 桔梗汤八十七 39 半夏散八十八 39 苦酒汤八十九 39 猪肤汤九十 39 吐利 39 真武汤九十一 39 下利 39 四逆散九十二 40 下利脉微 40 通脉四逆汤九十三 40 白通汤九十四 40 白通加猪胆汁汤九十五 40 便脓血 40 桃花汤九十六 40 死证 41 阳复 41 土胜水负 41 黄连阿胶汤九十七 41 急下三证 41 伤寒说意卷十·厥阴经 41 提纲 41 厥阴乌梅丸证 41 乌梅丸九十八 42 厥热胜复 42 阴阳消长 42 阴胜 43 当归四逆汤九十九 43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一百 43 泄利 43 呕吐 44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一百一 44 麻黄升麻汤一百二 44 死证 44 阳复 44 白头翁汤一百三 45 伤寒说意自叙 言者,所以在意也。《素问》雷公曰:臣治疏愚,说意而已。仲景《伤寒》,其言奥赜,其意昭明,解言则难,说意则易,其意了然,其言无用矣。 筌所以在鱼,得鱼者必忘其筌。蹄所以在兔,得兔者必忘其蹄。言所以在意,得意者必忘其言。言有质文而意无质文,言有利钝而意无利钝,言人人殊,意人人同,是故意贵乎得而言贵乎忘。 昔胜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之见周公,无言而退,温伯之见孔子,不言而出。胜书、温伯,善语于无言,周公、孔子,善听于无声,何者?得其意也。其意诚得,其言不传,虽谓其言至今传焉可也。相如、子云,古之长于立言者,而封禅之义未亡,《太玄》之旨不著,相如之言显,子云之言隐也。使《伤寒》之书出于相如,则大传矣,出于子云,则永亡矣。仲景拙于立言而巧于立意,《伤寒》之亡,以其言也,《伤寒》之传,以其意也。仆传《伤寒》,说意而已。 戊辰之岁,成《伤寒悬解》。庚午年春,旅寓济南,草《伤寒说意》数篇。辛未六月,客处江都,续成全书。甲戍正月,久宦京华,不得志,复加删定,仲景之意得矣。仆之得意,不可言也。 世之最难长者,得意之事,玉楸子往往于失志之中,有得意之乐。若使得志,则必失意,若使得意,则必失志。圣人无全功,造化无全能,与其得志而失意,不如得意而失志。二者不可兼,宁舍彼而取此。此中得失,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中忧乐,未易为俗人言也。 甲戌正月东莱都昌黄元御撰 伤寒说意跋 壬辰冬,谒张翰风夫子于陶署。语及岐黄学,夫子曰:昌邑黄坤载先生医术,仲景而后一人也。乾隆间,四库馆中校纂诸臣,知医者寡,故其书虽已著录而卒未大显。子其为我访求未刻之书以来,毅识之于心,不敢忘.盖是时夫子已刻黄氏书四五种,凡数十万言矣。 次年毅设帐济南,以语陈孝廉元圃,元圃谓其友宋君有黄氏《伤寒说意》钞本,因走伻借观。书未至而夫子没,哲嗣仲远复申夫子遗命,求黄氏之书,一为《周易悬象》,一为《四圣悬枢》,一即《伤寒说意》也。然毅既以此书寄仲远,值夫子柩将返葬,至无以为旅资,且行李已首涂,故仲远谆谆以改钞相属,毅诺之。 甲午春,读《礼》之暇,率及门人李、董两生,并日缮战,复加校雠,拟即付之剞氏。盖敬卒翰风夫子之志,而成仲远之贤,且以彰黄氏之绝业,起世人之沉疴。而并以望夫好善之人,终能以《四圣悬枢》、《周易悬象》等书见示也。 甲午三月下浣赵汝毅谨跋 伤寒说意卷首 六经解 天有六气,风、热、暑、湿、燥、寒,地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也。人感天之六气而生六府,故六府为阳,感地之五行而生五脏,故五脏为阴。五脏者,肝、心、脾、肺、肾也,六府者,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也。脏五而府六,《灵枢·胀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是为心包,合为六脏。六脏六府,是生十二经。经气内根于脏府,外络于肢节。脾、肾、肝、胆、胃、膀胱经行于足,是为足之六经,肺、心、心包、三焦、大肠、小肠经行于手,是为手之六经。手有三阴三阳,足有三阴三阳。脾肺之经,太阴也。心肾之经,少阴也。肝与心包之经,厥阴也。胆与三焦之经,少阳也。胃与大肠之经,阳明也。膀胱小肠之经,太阳也。经有十二,六气统之,两经一气,故亦曰六经。太阳与少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也。 小肠手太阳之经,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循臑外后廉,交肩上,入缺盆,络心,下膈,抵胃,属小肠,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内眦。 膀胱足太阳之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下项,挟脊,抵腰中,循膂,络肾,属膀胱,从腰中贯臀,入腘中,贯踹内,出外踝,至小指外侧。 大肠手阳明之经,起于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循臂上廉,入肘,上肩,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胃足阳明之经,起于鼻之交頞中,入上齿,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循颐后,出大迎,上耳前,至额颅,从大迎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从缺盆下乳内廉,挟脐,入气街,抵伏兔,下膑膝,循胫外,下足跗,入大指。 三焦手少阳之经,起于名指之端,循手表腕,出臂外,贯肘,上肩,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至目锐眦。 胆足少阳之经,起于目锐眦,下颈,合缺盆,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循髀阳,出膝外廉,下辅骨,出外踝之前,循足趺,入名指。 脾足太阴之经,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 肺手太阴之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入寸口,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肾足少阴之经,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循内踝之后,入跟中,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上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心手少阴之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从心系上肺,出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肝足厥阴之经,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从目系下颊,环唇内,贯膈,注肺。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经,起于心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从胸出胁,下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阳经在表,阴经在里。太阳在外,皮毛之分也,次则阳明,次则少阳,次则太阴,次则少阴,次则厥阴,近于骨矣。阳经则属府络脏,阴经则属脏络府。足之阳经,行于股外,阴经行于股内。手之阳经,行于臂外,阴经行于臂内。阳经之次,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阴经之次,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手之阴经,自胸走手,阳经自手走头。足之阳经,自头走足,阴经自足走胸。手三阳之走头,足三阳之走足,皆行于颈项而会于督之大椎。手足经之分走,异道环周,太阳、少阴,行身之背,阳明、太阴,行身之前,少阳、厥阴,行身之侧。是诸经之部次也。 经有十二,独言足经而不言手经者,手之六经,自胸而手,自手而头,所辖之部小,足之六经,自头而足,自足而胸,所辖之部大,经大则气旺,气旺则病加也。两经同气,病则俱病,但手经轻清而足经重浊,病则手经轻而足经重,以足经之气偏于重浊故也。 六气解 天有六气,初之气,厥阴风木,二之气,少阴君火,三之气,少阳相火,四之气,太阴湿土,五之气,阳明燥金,六之气,太阳寒水。天人同气也,肝足厥阴之经,是为风木,心手少阴之经,是为君火,三焦手少阳之经,是为相火,脾足太阴之经,是为湿土,大肠手阳明之经,是为燥金,膀胱足太阳之经,是为寒水。经有十二,六气统之,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火也,从母化气而为风,少阴以君火主令,足少阴水也,从妻化气而为热,少阳以相火主令,足少阳木也,从子化气而为暑,太阴以湿土主令,手太阴金也,从母化气而为湿,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土也,从子化气而为燥,太阳以寒水主令,手太阳火也,从夫化气而为寒。经气对化,自然之理。 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病则一经之气见。或自见其令气,或自见其本气,或主令者而见从化之气,或从化者而见主令之气,视其经气之盛衰焉。厥阴、太阴、太阳,足经主令而手经化气者也。足厥阴,风木也,手厥阴之火,应从风化,而厥阴经病,阳虚则手厥阴化气于风木,阳盛则手厥阴不从风化而从少阳之暑化。足太阴,湿土也,手太阴之金,应从湿化,而太阴经病,阳虚则手太阴化气于湿土,阳盛则手太阴不从湿化而从阳明之燥化。足太阳,寒水也,手太阳之火,应从寒化,而太阳经病,阳虚则手太阳化气于寒水,阳盛则手太阳不从寒化而从少阴之热化。少阴、少阳、阳明,手经主令而足经化气者也。足少阴,水也,水之气为寒,少阴经病,阳盛则足少阴化气于君火,阳虚则不从火化而从太阳之寒化。足少阳,木也,木之气为风,少阳经病,阳盛则足少阳化气于相火,阳虚则不从火化而从厥阴之风化。足阳明,土也,土之气为湿,阳明经病,阳盛则足阳明化气于燥金,阳虚则不从燥化而从太阴之湿化。主令者盛,则化气者从之,化气者盛,则主令者从之,总之不离乎本气之虚实耳。 阴易盛而阳易衰,凡人之病,阴盛者多,阳盛者少。太阳之病,足太阳主令于寒水者十之六七,手太阳化气于君火者十之二三。阳明之病,足阳明化气于燥金者十之一二,足阳明化气于湿土者十之八九。少阳之病,足少阳化气于相火者十之三四,足少阳化气于风木者十之六七。太阴之病,足太阴主令于湿土者不止十九,手太阴化气于燥金者未能十一。少阴之病,足少阴化气于寒水者无人非是,足少阴化气于君火者千百之一。厥阴之病,足厥阴主令于风木者十之八九,手厥阴化气于相火者十之一二。阳从阴化则易,阴从阳化则难,气数如此,无如何也。 一经有一经之性情,经气和平,彼此交济,一经之性情不至偏见。一经病则自见其本气,而一经之性情遂处发现。《伤寒》六经之证,六经之性情发现也。仲景为六经写真,知六气也。知六气之变化,则知六经之性情矣。 营卫解 肺主气,气行于皮毛则为卫,肝主血,血行于经络则为营。然肺藏卫气,肝藏营血,而实则皆出于中焦,以气血乃水谷之变化。中焦者,消磨水谷,变化气血之枢轴也。《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盖水谷之气,有清有浊。水谷入胃,脾阳消磨,散其精华,化生气血,内自脏府,外达经络。精专者,行于脉中,命之曰营,慓悍者,行于脉外,命之曰卫。营者,脉中之血,血中之气,是谓营气。营气在脉,随宗气流行。谷精之化营气,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名曰宗气。宗气者,贯心肺而行呼吸。营气之行,以息往来,血之流动,气送之也。 平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一息脉六动,气行六寸。人之经脉,六阴六阳以及任、督、两跷,计合一十六丈二尺。一日之中,漏下百刻,以分昼夜。二百七十息,水下二刻,气行十六丈二尺,是谓一周。一万三千五百息,水下百刻,脉行八百一十丈,人气五十营于身,一日之度毕矣。 营气初行,常于平旦寅时从手太阴之寸口始,以肺主气而朝百脉也。自手之太阴阳明,注足之阳明太阴,自手之少阴太阳,注足之太阳少阴,自手之厥阴少阳,注足之少阳厥阴,终于两跷、督、任。周而复始,阴阳相贯,营周五十,明日寅时,又会于气口。此营气之度也。 卫气者,不随宗气,而自行于脉外,昼行阳经二十五周,夜行阴脏二十五周。其行于阳也,常于平旦寅时从足太阳之睛明始,睛明在目之内眦。《灵枢·卫气行》: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至名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循手少阳,至名指之端。别者,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下至跗上,入中指之端。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次指之端。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入足少阴经。阴跷者,足少阴之别,属于目内眦,自阴跷而复合于目,交于足太阳之睛明,是谓一周。如是者,二十五度,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其入于阴也,常从足少阴之经而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是谓一周。如是者,二十五度,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于是从肾至少阴之经,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亦周五十。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卫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出乎阳则寤,入乎阴则寐。此卫气之度也。 营起于气口,卫起于睛明,营气之行,阴阳相间,卫气之行,夜阴昼阳。起止不同,道路各异,非同行于一经也。 风寒解 风者,天地之生气,寒者,天地之藏气。四时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木旺于春,木气发生则风动,水旺于冬,水气蛰藏则寒作。盖春木司令,阳自地下东升,风动而冰解,则生气得政,冬水当权,阴自地上西敛,寒凝而冻合,则藏气得政,是风乃阳气之发扬,寒乃阴气之翕聚,气不同也。 风之中人,必由金水之外敛,金水主卫,卫性收敛而风性发泄,卫气不启,泄之以风,而愈欲收敛,敛而莫达,则内闭营血,而生里热。寒之伤人,必因木火之外泄,木火主营,营性发泄而寒性闭蛰,营血不秘,闭之以寒,而愈欲发泄,泄而不透,则外束卫气,而生表寒。 风为春气,三春之月,天温日明,人血淖液而卫气浮宣,袭之以风,不能伤也,值气凉而窍闭,得风气之疏泄,是以伤卫。寒为冬气,三冬之月,天寒日阴,人血凝涩而卫气沉藏,感之以寒,不能伤也,值气温而窍开,得寒气之闭敛,是以伤营。营伤则卫郁,宜麻黄以泻卫,卫伤则营郁,宜芍药以泻营,营卫发达,则表邪退矣。《素问·玉机真脏论》: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桂枝、麻黄,发汗之方。 汗贵乎早,阴阳应象论: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营卫感伤,在皮毛之部,桂枝、麻黄,治皮毛之方,皮毛邪散,后日之变,无由生矣。于此失治,未几而或入阳明之府,或入三阴之脏,于是乎治府治脏,危证丛生,工之至下而法之至拙者也。 风寒,客邪也,病则不关于客气,而视乎人身之主气。主气偏阳,则阳郁为热而入府,主气偏阴,则阴郁为寒而入脏,无非主气为之也。其始感也,风寒之裹束在表,迁延日久,入阳明而传三阴,则皆本气之为病,非尽系风寒之力也。麻黄、桂枝,表散风寒之剂,外此则悉因主气立法,不专表散之方矣。解风寒外感,则知气血内伤,仲景《伤寒》立法,非第为外感之金书,而并为内伤之玉诀。内伤之人,未必尽由于外感,而外感之家,无不悉本于内伤,解此则内外同归,主客一致,十病九全而不止也。 传经解 人之经脉,自皮毛以至筋骨,不过六层,太阳在表,次为阳明,次为少阳,次为太阴,次为少阴,次为厥阴,厥阴者,经脉之在里者也。风寒感袭,受自皮毛,故太阳先病。经气郁隆,不得外泄,次第内浸,相因而发,日传一经,六日而遍。此一定之事,不以风寒温热而异同也。温病内热素积,感必尽传,风寒之家,起于外感,不缘内伤,或有一经两经而即已者。此本气之旺而外感之轻,不至成病者,及其成病,则捱次遍传。此风寒之大凡也。 虽遍传六经,而未经汗解。则太阳表证,必不能罢。太阳不罢,则不拘传至何经,凡在六日之内,总以太阳为主,寒宜麻黄,风宜桂枝,无用余方也。若在经失解,里气和平,则不至内传,如里气非平,表郁里应,阳盛则入阳明之府,阴盛则入三阴之脏。府热则宜凉泻,脏寒则宜温补。 凡人阳盛则生,阴盛则死。风寒传脏,阴盛而灭微阳,早用温补,固难尽生,风寒传府,阳盛而烁微阴,迟用凉泻,亦或致死。较之前在营卫,逆顺霄壤,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仲景为六经分篇,而太阳一经,不皆表证,其间有阳盛而入府者,有阴盛而入脏者。但病入脏府,而经证未罢,是以属之太阳。虽属太阳,而内入脏府,是皆太阳之坏病也。至于阳明之篇,则全是府病。阳明经证,乃府病连经,而非止经病也。三阴之篇,则全是脏病。三阴经病,乃脏病连经,而非止经病也。少阳之篇,则半是府病、半是脏病。少阳居表阳里阴之介,阳盛则传府,阴盛则传脏,故脏府兼有。少阳经证,乃脏病府病之连经,而非止经病也。若但是经病,则全统于太阳一经,不必另分立六经之篇也。 此义自仲景而后,千载无知者。郊倩程氏,比之诸家,微有一线萤光,而误以脏府之病为经证,因谓伤寒不传经,谬矣。至喻嘉言辈,醉魔迷蒙,其于此理,一字不解也。 里气解 风寒之伤人也,不能为寒,不能为热,视乎人之里气而为变者也。里气和平,则府热不作,脏寒不动,终始在经,不能内传,但当发散其表邪,不必用温清补泻之剂也。里气非平而表邪外束,府阳盛者,则阳郁而生内热,脏阴盛者,则阴郁而生内寒。寒热之分途,全在乎中。 太阴以湿土主令,阳明从燥金化气,阳旺之家,则阳明司气,胃府生其燥热,阴旺之家,则太阴当权,脾脏生其湿寒。湿寒者,水气也,燥热者,火气也。脾以阴土而含阳气,阳升则化火,胃以阳土而含阴精,阴降则化水。水寒而流湿,火热而就燥,土者,水火之中气也,故火盛则燥热传于戊土,水盛则湿寒传于己土,此脏寒府热之所由来也。然己土之性湿,庚金之性燥,湿者,太阴脾土之本气,燥者,阳明胃土之子气也,子气不敌本气之旺,故湿盛者多而燥盛者少。 盖水偏胜则病湿寒,火偏胜则病燥热,而阴阳非平者,则燥易消而湿易长。缘土居水火之中,水火交蒸,但能生湿,不能生燥,则湿有日增而燥有日减,自然之事。况五行之理,水能克火,火不能克水,故火常败而水常胜。此寒热燥湿进退消长之大凡也。 后世庸工,悖缪不通,乃有传经为热,直中为寒,种种胡说。千载不得解人,何可期之旦暮间也。 伤寒说意卷一 风寒原委 四时之气,木旺于春,水旺于冬。春木发生,则阳气敷布而为风,冬水蛰藏,则阴气凝肃而为寒。春非无寒,究竟风多而寒少,冬非无风,究竟风少而寒多。春之有寒者,春行冬令,非春气之正也,冬之有风者,冬行春令,非冬气之正也。感春之风者,谓之中风,其间虽有伤寒,而不及中风之多也,感冬之寒者,谓之伤寒,其间虽有中风,而不及伤寒之多也。 气血在经,是谓营卫,营行脉中,为卫之根,卫行脉外,为营之叶。平人卫气在外而内交于营,营血在内而外交于卫,营卫调和,是以无病。卫司于肺,营司于肝,肺金下行,则生肾水,是以卫气清降而产阴精,肝木上升,则生心火,是以营血温升而化阳神。气行皮毛,卫气清降,则腠理阖,阖则中风而不伤寒,血行经络,营血温升,则孔窍开,开则伤寒而不中风。寒伤营者,因冬日之天温而窍开也,风伤卫者,因春日之气凉而窍阖也。营伤则卫病,以营血束闭其卫气,故卫郁而表寒。以寒性闭涩而血性发扬,血发扬而窍开,寒以收之,而愈欲发扬,发而不透,则外裹卫气,而生表寒。卫伤则营病,以卫气遏逼其营血,故营郁而里热。以风性浮散而气性敛肃,气敛肃而窍阖,风以泄之,而愈欲敛肃,敛而不启,则内遏营血,而生里热。风寒外袭,营卫里郁,是以病作。营卫二气,分司于肺肝而总统于太阳,故太阳经病,有风伤卫气、寒伤营血之不同也。 风寒外感,病在经络,经络脏府,实相表里,在经失解,阳盛则传阳明之府,阴盛则传太阴之脏,入脏则但寒而不热,入府则但热而不寒。此其中虽缘于里气之不同,亦原于外邪之攸判。盖卫气为阳,然气降而化水,则自阳而之阴也。阳气之中,已胎阴魄,故营伤而卫病者非无府热,而下寒者居多。营血为阴,然血升而化火,是自阴而之阳也。阴中之血,已抱阳魂,故卫伤而营病者亦有脏寒,而上热者为众。卫司于肺而实根于阳明,胃乃化气之原也。阳明从燥金化气,阳衰而入脏,脏寒则燥化而为湿。营司于肝而实根于太阴,脾乃生血之本也。太阴以湿土主令,阴衰而入府,府热则湿化而为燥。外感之病,入脏而生湿寒,来自伤寒者,较多于中风,入府而生燥热,来自中风者,较多于伤寒。究之中风原是外热,伤寒原是外寒,而其脏府之寒热,终关于里气者居多也。 营卫之气,第宜外发,不宜内陷。寒伤营者,营闭其卫,卫气外发,则汗出而病解,风伤卫者,卫闭其营,营血外发,则汗出而病愈。府热则营血内陷而不外发,脏寒则卫气内陷而不外发。故寒伤卫病,府阳旺者多生,脏阴盛者多死,以脏阴盛则卫气内脱,府阳颓败而死也,中风营病,脏阴旺者多生,府阳盛者多死,以府阳盛则营血内蒸,脏阴涸竭而死也。府阳盛则卫气不陷,设其过盛而生内热,一用清散,则卫发而汗出,脏阴盛则营血不陷,设其过盛而生内寒,稍用温散,则营发而汗出。若阴阳和平之家,营病则多外热,外热入府,则宜清里,里阳非虚,不至内寒也,卫病则多外寒,外寒入脏,则宜温里,里阴非虚,不至内热也。卫气之发,赖乎阳明,卫病者,不可泻戊土之阳气,故胃热盛满,仲景有缓攻之法,营血之发,赖乎太阴,营病者,不可泻己土之阴精,故府热伤阴,仲景有急下之条也。 中风之家,阴气不衰,足以济阳,则外热虽盛而不入阳明之府,伤寒之家,阳气不衰,足以济阴,则外寒虽盛而不入太阴之脏。六日经尽,营卫郁隆,既无内陷之路,自当外发皮毛,泄而为汗,是以在经则为顺。若在经失解,阳盛而入府,阴盛而入脏,脏寒则阴胜而阳亡,府热则阳亢而阴亡,死不旋踵,最可虑也,是以入府入脏则为逆。府热而用凉泻,脏寒而用温补,补泻无差,脏寒者不无生望,府热者虽有危机,不至于死。死者无论矣,其生者未为大逆,然究不如在经之为顺也。 风寒之邪,感在经络,经络虽病,万不至死。阳盛入府,脏阴消亡,阴盛入脏,府阳颓败,则九死不获一生。若脏寒已动而府阳未绝,足以温其凝冱,府热既作而脏阴未竭,足以润其枯燥,则病极危剧而不至于死。然阴阳偏盛,匀有死理,究竟阴亡而死者少,阳亡而死者多。以阴易长而阳易消,死于阳败者不止八九,死于阴亏者未能二三。若伤寒、温病之外,凡诸内伤杂病之门,则阴亏而死者,绝无而仅有矣。 太阳经 提纲 太阳以寒水主令,外在皮毛,卫护周身,为六经之纲领,故其脉浮。一被风寒,则皮毛闭塞,此经先病。其经起两目之内眦,自头下项,行身之背,挟脊抵腰,由外踝而走小指。风寒外束,经脉不舒,故头、项、腰、脊、骨节疼痛。其脉连于督脉之风府,穴在头后,其窍常开,风寒伤人,皆自风府之穴传之太阳。肝司营血,行于经络,肺司卫气,行于皮毛,而皆统于太阳。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感伤,太阳所以病也。 太阳中风桂枝汤证 卫秉金气,其性清肃,清肃则窍闭,闭则无汗。风以泄之,卫气不敛,则汗出。卫以收敛为性,风愈泄而卫愈闭,闭而不开,故郁遏营血,而为内热。风性疏泄,孔窍不秘,是以恶风。风性浮散,是以脉缓。卫司于肺,肺窍于鼻,卫郁不能外达,逆行鼻窍,则见鼻鸣。卫统于阳明,卫气裹束,阳明不降,则生干呕。桂枝汤,桂枝行经脉之郁,芍药泻营血之热,甘草培中,大枣补其脾精,生姜泻其肺气,此中风之法也。 桂枝汤 桂枝一两 芍药一两 甘草七钱,炙 生姜一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水七杯,煎三杯,温服一杯,饮热稀粥一杯,覆衣取微汗。不汗,再服一杯。又不汗,尽服之。又不汗,再煎一剂,如前法。禁生冷、黏滑、肉、面、酒、酪、五辛、臭恶之物。 太阳伤寒麻黄汤证 营秉木气,其性温散,温散则窍开,开则有汗。寒以敛之,营血不达,则无汗。营以发达为性,寒愈敛而营愈发,发而不透,故裹束卫气,而生表寒。寒气闭藏,卫阳郁陷,是以恶寒。寒性闭涩,是以脉紧。经气迫束,则见体痛。胃主降浊,阳明不降,浊气上涌,则生呕逆。卫司于肺,肺气阻逆,故作喘促。麻黄汤,麻黄泻卫气之郁,杏仁降肺气之逆,桂枝通经,甘草培土,此伤寒之法也。 麻黄汤 麻黄一两 桂枝七钱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甘草七钱,炙 水九杯,先煎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入诸药,煎二杯,温服大半杯,覆衣取汗,不须饮粥。余如服桂枝法。 太阳风寒两感桂麻各半汤证 伤寒营闭卫郁,则生表寒,中风卫闭营郁,则生里热,风寒双感,营卫俱伤,则寒热往来,形状如疟。盖寒伤营则营欲泄,泄而不透,故敛束卫气而为寒,风伤卫则卫欲闭,闭而不开,故遏逼营血而为热。营郁热发,及其卫衰而营血外乘,又束卫气而寒来,卫郁寒生,及其营衰而卫气外乘,又遏营血而热来,此先中于风而后伤于寒,营卫交争,迭为胜负之故也。若其人便调不呕,寒热频发,日二三度,脉微缓者,是正气颇旺,不久将发,病为欲愈,无用治也。若脉浮而紧,面热身痒,是阳为阴郁,欲发而未能也。仲景脉法: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伤,骨节烦疼,当发其汗。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双泻营卫也。若其寒热不频,日仅再作,是其正气之虚,不能频发,而风多寒少,卫郁不盛,宜桂枝二麻黄一汤,重泻其营而轻泻其卫也。如其发热作渴,脉浮而洪大者,是兼有里热,宜桂枝二越婢一汤,稍清其内热也。 桂枝麻黄各半汤三 桂枝五钱 芍药三钱 甘草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四枚 麻黄三钱 杏仁二十四枚 水五杯,先煮麻黄,去上沫。入诸药,煮杯半,服分三服。 桂枝二麻黄一汤四 桂枝五钱 芍药四钱 甘草三钱,炙 生姜四钱 大枣五枚 麻黄去二钱 杏仁十六枚,去皮尖 水五杯,先煮麻黄,去上沫,入诸药,煎取二杯,温服一杯,日再服。 桂枝二越婢一汤五 桂枝二钱 芍药二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四枚 麻黄二钱 石膏二钱,碎,绵裹 水五杯,煎二杯,温服一杯。 太阳风寒大青龙汤证 中风,脉浮缓而有汗,伤寒,脉浮紧而无汗,若中风脉紧身疼,发热恶寒,无汗而烦躁者,是卫气闭敛,风不能泄,营热郁遏,莫由外达,故证似伤寒,而加以烦躁。经热不解,内传于胸,则见燥渴。宜大青龙汤,麻黄泻其卫郁,石膏清其肺热,经热清散,燥渴自止。然青龙发汗,最善亡阳,必无少阴证者,而后可用。 若脉微而弱,汗出恶风者,是肾阴盛而卫阳虚,风能疏泄而卫不闭敛,慎勿服此。服之汗多阳亡,遂入少阴之脏,则四肢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治,宜以真武汤救之。盖四肢秉气于脾胃,汗泻中焦温气,阳亡土败,寒水上凌,四肢失秉,故手足厥逆。水寒土湿,木郁风动,经脉撼摇,故筋肉动惕。真武汤燥土泻湿,温寒水而滋风木也。(真武汤在少阴。) 大青龙汤六 麻黄二两 桂枝七钱 甘草七钱,炙 杏仁五十粒 石膏鸡子大,碎 生姜一两 大枣十二枚 水九杯,煎三杯,温服一杯,取汗。不汗,再服。汗多者,温粉粉之。汗多阳亡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衄血 伤寒皮毛外闭,卫气莫泄,经脉郁隆,而傍无透窍,势必上寻出路,发于鼻孔。卫气升腾,冲逼营血,随而上溢,是为衄证。衄则卫泄病除,亦同汗解。但营血上溢,损伤颇重。此麻黄、青龙之证,失不早服,故至于此。将衄之时,必先脉浮头痛,鼻燥口干。此际早以麻黄发表,则无衄理。若卫郁热盛,宜加石膏、生地,发卫气而凉营血也。 太阳伤寒小青龙汤证 太阳表证不解,阳虚之人,积水郁动,或热渴饮冷,新水不消,乘表邪外束,泛滥逆行,客居心下,阻阴阳交济之路,致令胃气上逆,而为呕噫,肺气上逆,而为咳喘,胆火上逆,而为燥渴,土湿木贼,而为泄利,土湿木郁,而少腹胀满,小便不利。里水外寒,缠绵不解,是为异日内传三阴之根。小青龙汤,麻、桂,发汗以泻积水,半夏降逆而止呕噫,姜、辛、五味,下气而平咳喘也。 小青龙汤七 麻黄一两 桂枝一两 甘草七钱 芍药一两 半夏一两 细辛一两 干姜七钱 五味一两五钱 水十杯,煎三杯,温服一杯,覆衣。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芫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一两。若噫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一两四钱。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二两八钱,去皮尖。 太阳风寒白虎汤证 太阳经病,而兼内热,是大青龙证。经病已解,内热未清,肺津消耗,续成燥渴,宜白虎汤,知母、石膏,清其肺金,甘草、粳米,培其脾土。 盖辛金化气于湿土,戊土化气于燥金,太阴旺则辛金化气而为湿,阳明旺则戊土化气而为燥,燥胜其湿,则辛金亦化而为燥,湿胜其燥,则庚金亦化而为湿。阳明承气汤证,是庚金主令而戊土化气,两府俱燥者。如此则己土亦且化燥,辛金必不化湿,辛金一燥,定生燥渴。然则太阳白虎证,即阳明承气证之初气也,此宜白虎早清金燥,莫使燥气传府致用承气。若气虚者,宜白虎加人参汤,保其中气,恐其寒中而阳败也。 白虎汤八 石膏五两,研 知母二两 甘草七钱 粳米二两 水十杯,煮米熟汤成,温服一升,日三服。 白虎加人参汤九 石膏五两,研 知母二两 甘草七钱 粳米二两 人参一两 水十杯,煮米熟汤成,温服一杯,日三服。 大青龙乃中风之方,白虎乃伤寒之方,表病不同,而里证则同。伤寒卫郁之病,而卫气化于胃土,胃阳不足,则传脾脏而病寒湿者,较多于中风,而内热渴燥者颇稀,中风营郁之病,而营血化于脾土,脾阴不足,则传胃府而病燥热者,较多于伤寒,而脉紧无汗者颇少。是青龙之麻黄,究为伤寒所宜,白虎之石膏,究为中风所宜。然中风非无青龙证,故大青龙汤举中风以立法而概伤寒,伤寒非无白虎证,故白虎汤举伤寒以立法而概中风。其实,青龙、白虎,乃风寒共用之方,但须识得中风而有青龙证,伤寒而有白虎证,则仲景心法,此日犹传矣。 太阳伤寒五苓散证 太阳经病不解,或阳虚之人,宿水郁动,或热渴饮冷,新水不消,水邪阻隔,相火不降,烦渴思饮,而以水投水,莫能容受,入口则吐,名为水逆,是为表里不解。宜五苓散,桂枝外通其经,白术、苓、泽,内泻其水也。 膀胱者,津液之府,水道藏焉,气化则能出。盖水入于胃,脾阳蒸动,化为雾气,以归于肺,肺气清降,化为雨露,而归膀胱,所谓气化也。而水之化气,气之化水,全缘土燥,土湿不能蒸水化气,注积脏府,一遇表邪外束,泛滥逆行,是名水逆。五苓燥土泻水,通经发汗,多饮暖水助之,使积水化气,泄于汗孔,表里双解。此后水饮气升露降,而归水府,不至呕吐矣。若伤寒汗出而渴者,亦用此方。以汗后阳泄湿动,相火逆升,而刑肺金,故作渴燥也。 若汗出而不渴者,湿气稍轻,茯苓甘草汤主之。 凡太阳中风,理应发表者,若以冷水噀灌,致令汗孔闭塞,烦热弥增,卫气欲发,郁于孔窍,不能透泄,因而皮肤粟起。其相火上逆,意欲饮水,而内无燥热,其实不渴。是缘表邪之外束而水气之内作也。轻者,用文蛤散,重者,必用五苓泻水。如水湿上泛,寒实结胸,内无热证,宜用三物小陷胸汤,破其凝结。重者,小陷胸汤不能奏效,二白散亦可服也。(小陷胸汤在结胸。) 五苓散十 茯苓二钱四分 猪苓二钱四分,去皮 泽泻四钱 白术二钱四分 桂枝一钱七分 为末,白饮和服一汤匙。多饮暖水,汗出愈。 茯苓甘草汤十一 茯苓七钱 桂枝七钱 生姜七钱 甘草三钱,炙 水四杯,煎二杯,温分三服。 文蛤散十二 文蛤一两七钱 为末,沸汤半杯,合服一汤匙。 二白散十三 桔梗三分 贝母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膜,煮,研如脂 二物为末,入巴豆,臼中捣匀,白饮和服,强入半钱,羸者减之。在胸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食热粥一杯,利下不止,食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或以冷水潠灌,闭其皮毛,热增无汗,弥生燥烦者,水气一升,必生寒结,宜用此方。若汗出而腹痛者,血亡而木燥也,加芍药一两,清其风木。 太阳风寒抵当汤证 太阳表寒不解,经热内传,结于膀胱。膀胱者,太阳之府,经府合邪,热结血分,则其人如狂,以心主血而藏神,血热则神乱也。其结血自下者愈,结血不下,必须攻之。若经证未解,不可攻也,攻之恐卫气内陷,当先解其表,表解后,但觉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破其结血。 如日久病重,身黄而脉沉结,其人发狂者,此热在下焦,少腹必当硬满。其血海结燥,桃核承气不胜其任,非抵当汤不能开。须验其小便,小便不利者,是膀胱湿热,非血证也,若小便自利,则血证无疑。宜抵当汤、丸,相其缓急治之,少腹石鞕者,用汤,满而不硬者,当用丸药缓攻也。 桃核承气汤十四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 大黄一两四钱 芒硝七钱 甘草七钱,炙 桂枝七钱,去皮 水七杯,煎二杯半,去渣,入芒硝,微沸,温服半杯,日三服。当微利。 抵当汤十五 水蛭三十枚,熬 虻虫三十枚,去足翅 桃仁三十粒,去皮尖 大黄一两,酒浸 共为末,水五杯,煎三杯,温服一杯。不下,再服。 抵当丸十六 水蛭二十枚 虻虫二十五枚 桃仁二十五枚 大黄一两 共为末,和分四丸,水一杯,煎一丸,至大半杯服之。晬时当下血,不下再服。 太阳传经 太阳经外在皮毛,感冒风寒,皮毛闭塞,营卫郁遏,不得外发,自当内传,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六经既遍,若脏寒不生,府热不作,营卫无内陷之路,势必外发皮毛,泄而为汗。 其感之重者,六日经尽表解,而病不遽除。中风之家,营郁热盛,多有六日表解之后,余热未消,犹不霍然,俟至十二日,经热全消,而后悉愈。甚者经尽表解,又必再经。 凡汗解之后,头痛又作,是病复而欲再传也。以经热未清,但遇一切风寒、饮食、喜怒、劳倦,营卫一郁,余热即发。阳莫盛于阳明,是宜清阳明以泻经热也。 六七日中,经尽汗解,是里气之平者,里气非平,阳盛则入府,阴盛则入脏,传无定期,解无定日,视其脏府寒热,郁动之早晚也。 凡太阳病,颇欲作呕,或躁烦不宁,脉候急数,此府阳素旺,因表郁而内发,必将传里。若二三日不见阳明、少阳证,脉又安静而不急数,则不至传府。入脏之脉证,反此推之。脏府有传有不传,经无不传之理也。 伤寒说意卷二·太阳经坏病 提纲 太阳经病,风用桂枝,寒用麻黄,风寒双感,用桂麻各半。中风而火郁,用大青龙,伤寒而水郁,用小青龙,表解而内燥,用白虎,表解而里湿,用五苓,表退而热结血分,用桃核承气、抵当汤丸。治之不误,则经邪汗解,必无坏事。 若太阳病三日,经发汗、吐、下、温针诸法,仍然不解,此非入阳明之府,即入三阴之脏,是为太阳坏病。是缘汗下补泻,治法错误而然。 盖阳盛而亡其阴,则入于府,阴盛而亡其阳,则入于脏,虽太阳表证未解,然不可作太阳病治。相其脉证,知其所犯何逆,随证治之也。 太阳坏病入阳明府证 汗下后脉浮 太阳经病,阳盛亡阴,则入阳明胃府,中风之家,营热内郁,多传阳明之府。其脉浮者,则病在表而宜汗。汗之不愈者,汗未透也,其脉必犹浮,虽内有下证,必当先解其外。医见汗之不愈,遽用下药,不知浮脉犹存,表证未解,病必不愈。此仍当解外乃愈,宜桂枝汤,解其表邪也。(方在太阳。) 汗下后小便不利 汗下后小便不利者,亡津液也。津液续复,必当自愈。重者用润燥养津之法,人参白虎(方在太阳)、竹叶石膏(方在伤寒类证。)俱可。 汗下后汗出发喘 中风汗下之后,外无大热,汗出而喘者,此表邪未解,营卫郁遏,肺气阻逆而不降也。不可再用桂枝,宜麻杏石甘汤,泻热而降逆也。 喘有寒热不同,汗后里热未清,或生外烦,因以冷水浇之,冀除其热,皮毛寒闭,郁其内热作喘,此热喘也。汗后阳虚津涸,或生渴燥,因而饮冷不消,隔其肺气作喘,此寒喘也。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十七 麻黄一两四钱 杏仁五十枚 甘草七钱 石膏二两八钱 水七杯,煎二杯,温服一杯。 汗下后烦渴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烦渴不解,脉又洪大者,汗亡津液也。津液虽耗,而汗泄阳虚,宜人参白虎(方在太阳),滋其枯燥。凡吐下之后,七八日不解,发热恶风,舌燥心烦,大渴饮冷,欲得数碗而后快者,概宜人参白虎也。 汗下后昏冒 凡汗下之后,阳气既泄,阴液亦亡。阳气内陷而阴气外束,因生昏冒。冒家汗出则愈,缘皮毛既开,阳气外达,故神明慧爽。若汗出表和,而燥热内郁,里气未和,然后下之。 汗后恶热 阳虚之人,汗则亡阳,阴虚之人,汗则亡阴。汗后恶寒者,阳亡而表虚也,不恶寒而恶热者,阴亡而里实也,宜早以调胃承气,清其里热也。(方在阳明)。 火劫亡阴 风家营郁发热,宜凉营发表,泻其淫蒸。若以火劫发汗,风火合邪,逼蒸营血,其身必病发黄。阳盛于上,则营血必衄。阴虚于下,则小便为难。阴分阳分之津俱竭,则皮肤枯燥不润。热无泄路,熏蒸头上为汗,颈下全无。胃气郁遏而腹满,肺气阻逆而作喘,口干咽烂,或大便不行。久而谵妄不明,甚至恶心呕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此其昏迷烦乱,阳亢极矣。若小便利者,水源未竭,尚可救药。 营生于太阴,太阴湿土,一得热气郁蒸,必发黄色。宜泻热而渗湿,用猪苓汤加石膏、知母、生地、丹皮。湿热退而阴气复,可以生也。 火熨亡阴 太阳病二日,方传阳明之经,遽见烦躁,是胃阳素盛,将欲入府。不知者见其烦躁,以为阳郁欲汗,反熨其背,以发大汗。火气入胃,水竭土燥,烦躁愈加。燥热熏心,必发谵语。火气升腾,所熨之汗,但见上焦,从腰以下绝无,大便干硬,小便不利,上热欲呕而足下厥冷,反恶风寒,以其火升而不降也。其燥火郁蒸,微阴内败,阴绝则死,阴复则生。 若十余日间,忽战摇振栗而自下利者,此欲解也。盖阳气欲发,而微阴外束,不能遽发,是以振栗。阳气一发,则阴复而利下。胃热后泻,是以解也。利下之后,忽觉头痛足热,则中脘郁火,上下通达,谷气四周,霍然愈矣。 火逆伤血 风家营郁热发,而热未入府,其脉必浮,脉浮便宜汗解。若以火灸之,热因火盛,以致血海瘀结,腰下重痹,此名火逆。凡被火熏,不得汗出,必生烦躁。经尽不能汗解,伤其厥阴之经,则病下血,此名火邪。脉浮发热,此是阳气之实,实证而以虚治,误用灸法,热因火盛,必动其血,非从便下,则自口出也。 大抵微数之脉,皆阴虚血热,慎不可灸,灸之火气燔烁,微阴伤败,焦骨伤筋,血燥难复。一火之力虽微,内攻之害甚大也。 太阳坏病入太阴脏证 汗后发渴 太阳经病,阴盛阳亡,则入太阴脾脏。如大汗之后,亡其胃津,以致土燥生烦,不得眠卧,时欲饮水者,此将成人参白虎证。宜少少与水,滋其土燥,令胃气调和则愈。以在大汗之后,阳气新虚,恐饮冷多而土败也。若燥热大作,少水不救盛火,则用白虎(方在太阳)。若汗后脉浮,小便不利,热微消渴者,则是阳虚湿动,宜用五苓。盖脾土湿陷,木郁生风,津亡燥动,是以消渴。疏泄不行,故小便不利。五苓燥土湿而达木郁,通经解表,是良法也。汗泄阳虚,阴湿易动,凡脉候浮数,口渴心烦,而所饮不多,多便不受,即是五苓证,勿服白虎也。(方在太阳)。 汗后亡阳 伤寒本当发汗,若使脉浮自汗,溺数心烦,恶寒不甚,脚挛不伸,此是阳明证,不宜发汗。自汗者,府热外蒸,小便数者,大便必硬,心烦者,燥土上熏,寒微者,恶寒将罢,脚挛者,木燥筋缩,此宜调胃承气(方在阳明)。医以脉浮自汗,病象中风,反与桂枝汤加附子而增桂枝,令其大汗亡阳,以致厥逆咽乾,烦躁吐逆,胃燥肠结,谵语不清,不知寸口浮大,是阳明之府证,非太阳之表寒,桂附泻汗亡阳,热减而燥加,火升而胃逆。宜甘草干姜汤,温中回阳,而降逆气,再以芍药甘草汤,滋木荣筋,伸其两脚挛急,后以调胃承气(方在阳明),下其结粪,以止谵语,诸证全瘳矣。 若桂附发汗后,不用姜甘回阳,而重发其汗,或加烧针,大亡其阳,当用四逆汤,以温水土(方在太阴),姜甘无济矣。 甘草干姜汤十八 甘草一两四钱 干姜一两四钱 水四杯,煎杯半,温分再服。 芍药甘草汤十九 芍药一两四钱 甘草一两四钱 水五杯,煎杯半,分温再服。 汗后吐泄 汗后水药不得入口,是阳败而胃逆。若再发其汗,则脾气亦陷,必吐泄皆作。阳败胃逆,而生呕吐,脉多浮数,证多烦躁。庸工率谓火盛,不知阳气升泄,客热在胸,腹中虚冷,水谷不消,所以呕也。 吐后烦吐 太阳经病,当发热恶寒,吐后不恶寒而欲去衣被,此吐伤胃气,阳升而内烦也。若既不恶寒,又不发热,关脉细数者,亦吐伤胃气也。缘其胃阳素虚,本不堪吐,病一二日而吐之者,阳升胃逆,腹中饥馁,口不能食,病三四日而吐之者,阳升火泄,不喜热粥,欲食冷食,冷食入腹不消,朝食暮吐,此皆火土双败之故。然吐虽逆治,而无大害,俟其胃阳续复,或以药饵温胃降逆,则呕吐立止,非如汗下亡阳之剧也。 下后泄利身疼 伤寒阳虚胃弱,医误下之,续得泄利不止,而身仍疼痛者,此里气败而表未解。急当先救其里,阳回泄止,然后发表散寒,除其疼痛。救里宜四逆汤(方在太阴),救表宜桂枝汤(方在太阳),此定法也。 下后身痛脉迟 汗泄血中温气,阳虚木陷而脉沉迟,经脉凝涩而身疼痛,宜桂枝汤,甘、枣培土,桂枝达木,加芍药以清风木,加生姜以通经络,加人参以益肝脾温气,补宣经脉也。 新加汤二十 桂枝一两 甘草七钱 大枣十二枚 芍药一两四钱 生姜一两四钱 人参一两 于桂枝汤内,加芍药、生姜各三钱五分,人参一两,余依原法。 下后泄利喘汗 中风,桂枝汤证,医反下之,败其中气,以致泄利不止。若其脉促者,是表证未解。仲景脉法: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盖下后里虚,表阳内陷,为里阴所格,不得下行,表里束迫,故见促象。若喘而汗出者,是胃逆肺壅,郁生上热,蒸其皮毛也。里宜四逆,表宜桂枝,而膈热壅阻,二方难用,宜葛根黄连黄芩汤,达胃郁而清上热,然后议温未晚也。 葛根黄连黄芩汤二十一 葛根二两八钱 黄连三钱五分 黄芩七钱 甘草七钱 水八杯,先煮葛根,减二杯,入诸药,煎二杯,分温再服。 下后胸满发喘 太阳病,下后胸满者,胃败而气逆也。胃气上逆,浊阴不降,肺气壅塞,是以胸满,若兼脉促,则表证未解,宜桂枝去芍药之酸寒,以解表邪。若微恶寒者,则肾阳亦败,不止脾阳之虚,宜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温其肾水也。若微喘者,亦胃气之上逆也,胃逆而肺气郁阻,是以发喘,此较胸满颇重,当泻其逆气,宜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泻肺而降逆也。凡喘家用桂枝汤,必加厚朴、杏仁,利其壅塞,下其冲逆,此定法也。 桂枝去芍药汤二十二 桂枝一两 甘草七钱 生姜一两 大枣十二枚 水五杯,煎二杯,温服一杯。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二十三 桂枝一两 甘草七钱 生姜一两 大枣十二枚 附子一枚,炮,去皮脐,破八片 水七杯,煎二杯,温服一杯。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二十四 桂枝一两 芍药七钱 甘草七钱 生姜一两 大枣十二枚 厚朴七钱,炒 杏子五十粒 水七杯,煎二杯,温服一杯。 汗下后心下满痛小便不利腹满心烦 太阳病,服桂枝未解,因复下之,致心下满而微痛,小便不利,此下伤中气,阳败湿生,胆胃上逆而肝脾下陷也。而表证未解,依然头项强痛,发热无汗。是虽以表邪外束,而实缘里气之内郁。宜桂枝汤去桂枝之发表,加茯苓、白术,去湿而燥土也。心下满者,腹满之渐也,若发汗后,腹胀满者,阳泄土败而浊阴上逆也,宜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补中而降浊也。若下后腹满,加以心烦,卧起不安者,浊阴上逆,肺气堙郁,化生败浊,阳阻而生上热也,宜栀子厚朴汤,清热而吐瘀浊,降逆而泻胀满也。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二十五 芍药七钱 甘草七钱 生姜一两 大枣十二枚 茯苓一两 白术一两,炒 水八杯,煎三杯,温分三服。小便利则愈。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二十六 厚朴五两六钱,炙 生姜二两五钱 甘草七钱 半夏二两五钱 人参三钱五分 水十杯,煎三杯,温服一杯,日三服。 栀子厚朴汤二十七 栀子十四枚,劈 厚朴一两四钱,姜炙 枳实四枚,水浸,去穰,炒 水三杯,煎一杯半,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汗吐下后心烦 汗后外热不退,心里微烦者,土败中寒,浊阴上涌,阳格而生外热,宜栀子干姜汤,温中清上而吐瘀浊也。若或下或汗后,心烦身热,胸中窒塞者,是败腐阻其肺气,痞郁而生上热,宜栀子豉汤,涌吐其败浊也。凡或汗或吐或下后,虚烦不得眠睡,甚而反覆颠倒,心中懊憹无奈者,皆缘肺气壅遏,败浊堙塞,悉宜栀子豉汤吐之。若烦而少气者,中气之亏也,宜栀子甘草豉汤,以扶其土。若烦而兼呕者,胃气之逆也,宜栀子生姜豉汤,以降其逆。但栀子苦寒,最泻脾阳,如病人平日大便微溏者,便是脾阳之虚,不可服也。 栀子干姜汤二十八 栀十四枚,炒 干姜七钱 水三杯,煎杯半,分三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豉汤二十九 栀子十四枚,炒 香豉一两四钱,绵裹 水四杯,先煎栀子,存二杯半,入香豉,煎杯半,分温二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三十 栀子十二枚 甘草七钱 香豉一两四钱 煎如前法。得吐,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三十一 栀子十二枚 生姜一两八钱 香豉一两四钱 煎如前法。得吐,止后服。 太阳坏病入少阴脏证 汗后表虚漏泄恶风恶寒 太阳经病,土负水胜,则入少阴肾脏。如汗后漏泄不止,表疏恶风,小便艰难,四肢微急,屈伸不柔者,此汗泄而阳亡也。经络之阳,根于肾水,宜桂枝加附子汤,以培阳根也。若汗后表病不解,反恶寒者,亦汗亡营中之阳也。宜芍药甘草附子汤,甘草培土,芍药敛营,附
本文档为【伤寒说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9127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74KB
软件:Word
页数:45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2-03
浏览量: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