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韦政通先生:论中国文化的十大特征

韦政通先生:论中国文化的十大特征

举报
开通vip

韦政通先生:论中国文化的十大特征论中国文化的十大特征 論中國文化的十韦政通先生:講中國文化的特徵,主要是為了使讀者,從文化現象,對中國文化精神的各種特點,有一概括性的認識。论中国文化的十大特征 第一節 獨創性第一节 独创性 第2节​ 悠久性悠久性 第3节​ 涵涵摄性 第4节​ 统一性 第5节​ 保守性 第6节​ 崇尚和平 第7节​ 鄉土情誼乡土情谊 第8节​ 有情的宇宙观 第9节​ 家庭本位 第10节​ 重德精神 讲中国文化的特征,主要是为了使读者,从文化现象,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各种特点,有一概括性的认识。 這些特徵,是就文化的各方面來說的,所以...

韦政通先生:论中国文化的十大特征
论中国文化的十大特征 論中國文化的十韦政通先生:講中國文化的特徵,主要是為了使讀者,從文化現象,對中國文化精神的各種特點,有一概括性的認識。论中国文化的十大特征 第一節 獨創性第一节 独创性 第2节​ 悠久性悠久性 第3节​ 涵涵摄性 第4节​ 统一性 第5节​ 保守性 第6节​ 崇尚和平 第7节​ 鄉土情誼乡土情谊 第8节​ 有情的宇宙观 第9节​ 家庭本位 第10节​ 重德精神 讲中国文化的特征,主要是为了使读者,从文化现象,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各种特点,有一概括性的认识。 這些特徵,是就文化的各方面來說的,所以相當具有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性。 这些特征,是就文化的各方面来说的,所以相当具有代表性。 自然提出這些特徵的時候,多少是對應著其他的文化系統來說的,尤其是西方文化。 自然提出这些特征的时候,多少是对应着其他的文化系统来说的,尤其是西方文化。 中國文化特徵之所在,往往也就是中西文化差異之所在 -- 雖然這些差異並不是絕對的。 中国文化特征之所在,往往也就是中西文化差异之所在 -- 虽然这些差异并不是绝对的。 第一節 獨創性 第一节独创性 中國自春秋以來,即有道統之說,使中國上古的文化起源和文化演進,其間的線索似乎很清楚,所以中國古人,對中國文化是否屬於中國人所獨創,從來沒有發生過這類疑問,甚至可以說,這類問題,根本就不存在。中国自春秋以来,即有道统之说,使中国上古的文化起源和文化演进,其间的线索似乎很清楚,所以中国古人,对中国文化是否属于中国人所独创,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类疑问,甚至可以说,这类问题,根本就不存在。 直到近代,才由西方漢學家,首先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 直到近代,才由西方汉学家,首先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法人拉克伯裏( Lacouperie )發表中國太古文明西元論,倡中國文明西來之說。 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法人拉克伯里( Lacouperie )发表中国太古文明西元论,倡中国文明西来之说。 前十二年一八八二),他就已提出八卦發源於巴比倫之說。 前十二年一八八二),他就已提出八卦发源于巴比伦之说。 他的說法,對中國的學術界,曾 ? 生過一些影響,例如劉光漢的華夏篇、思故國篇;黃節的立國篇;章太炎的種姓篇;蔣觀雲的中國人種考,大致都是同意拉克伯裏之說的。 他的说法,对中国的学术界,曾 ? 生过一些影响,例如刘光汉的华夏篇、思故国篇;黄节的立国篇;章太炎的种姓篇;蒋观云的中国人种考,大致都是同意拉克伯里之说的。 這種風氣一開以後,後來連老子和墨子是不是中國人都成了問題。 这种风气一开以后,后来连老子和墨子是不是中国人都成了问题。 拉克伯裏的中國文明西來說對不對? 拉克伯里的中国文明西来说对不对? 今天已經可以確定地回答:不全對,也不全錯。 今天已经可以确定地回答:不全对,也不全错。 因為根據考古人類學家研究所得的資料,說中國文化完全來自西方,和說中國文化完全由中國人所獨創,都是沒有根據的話。 因为根据考古人类学家研究所得的资料,说中国文化完全来自西方,和说中国文化完全由中国人所独创,都是没有根据的话。 由於中國文化並非完全由中國人所獨創,所以拉克伯裏的問題,仍有其意義;由於中國文化並非完全來自西方,所以我們仍然可以講中國文化的獨創性。 由于中国文化并非完全由中国人所独创,所以拉克伯里的问题,仍有其意义;由于中国文化并非完全来自西方,所以我们仍然可以讲中国文化的独创性。 現在,有些道統的信徒,對這一個問題,仍保持著與中國古人一貫的信念,認為中國文化是自本自根的;並以中國文化來源之為一元,與西方文化來源之為多元,視為中西文化的重大差異之一 [1] 。 现在,有些道统的信徒,对这一个问题,仍保持着与中国古人一贯的信念,认为中国文化是自本自根的;并以中国文化来源之为一元,与西方文化来源之为多元,视为中西文化的重大差异之一 [1] 。 凡是採取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士,由於考古學知識所顯示的,已知道,中國文化自本自根的傳統信念,並不完全正確。 凡是采取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士,由于考古学知识所显示的,已知道,中国文化自本自根的传统信念,并不完全正确。 考古學家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在中國的上古文化中,究竟有多少是接受外來的? 考古学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在中国的上古文化中,究竟有多少是接受外来的? 有多少是由自己創造的? 有多少是由自己创造的?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問題的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有許多還要等待將來田野工作的繼續發掘。 问题的答案,有许多还要等待将来田野工作的继续发掘。 就已有的資料看,能被安全確定的事實還不多。 就已有的资料看,能被安全确定的事实还不多。 外來的一面,比較確定的,頭一件事實,是中國在上古時代所食的麥子是外來的,最直接的一個證據,是甲骨文中的 " 麥 " 字就是 " 來 " 字。 外来的一面,比较确定的,头一件事实,是中国在上古时代所食的麦子是外来的,最直接的一个证据,是甲骨文中的 " 麦 " 字就是 " 来 " 字。 此外,中國早期的車,有若干部分和西方相似,矛和空頭斧,也的確和西方有關。 此外,中国早期的车,有若干部分和西方相似,矛和空头斧,也的确和西方有关。 考古學家並指出,在西元前二千年,或更早的時期,中國和西方文明就有接觸,這方面的證據,是從陶器的形制上得到的 [2] 。 考古学家并指出,在西元前二千年,或更早的时期,中国和西方文明就有接触,这方面的证据,是从陶器的形制上得到的 [2] 。 中西文明既有接解,則互相之間 ? 生一些影響,是極自然的事。 中西文明既有接解,则互相之间 ? 生一些影响,是极自然的事。 除了和西方文明有接觸外,考古學上也確已知道,商代的藝術,曾受到 " 東夷 " (東部濱海的土著,居住在較早黑陶文化區域的居民,歷史家稱之為東夷。)裝飾藝術的影響 [3] 。 除了和西方文明有接触外,考古学上也确已知道,商代的艺术,曾受到 " 东夷 " (东部滨海的土著,居住在较早黑陶文化区域的居民,历史家称之为东夷。)装饰艺术的影响 [3] 。 中國是一個曾有高度發展過的文化因此它的獨創的部分,必定大過因襲的部分。 中国是一个曾有高度发展过的文化因此它的独创的部分,必定大过因袭的部分。 根據中國考古學家的長期研究,已可以確定指出,在中國本土以內發明及發展的事物,有骨蔔、絲蠶,和裝飾藝術。 根据中国考古学家的长期研究,已可以确定指出,在中国本土以内发明及发展的事物,有骨卜、丝蚕,和装饰艺术。 骨卜代表古時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春絲代表古時物質生活的一部分,而裝飾藝術則代表他們的藝術生活 [4] 。 骨卜代表古时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春丝代表古时物质生活的一部分,而装饰艺术则代表他们的艺术生活 [4] 。 這都是真正自本自根的,中國古人也就在這一個基礎上,接受外來文化。 这都是真正自本自根的,中国古人也就在这一个基础上,接受外来文化。 此外,能證明中國文化富有獨創性的一個最有力的證據,是中國的文字。 此外,能证明中国文化富有独创性的一个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的文字。 中國有一套獨立發展的文字系統,是綿延達數千年的事實。 中国有一套独立发展的文字系统,是绵延达数千年的事实。 由於甲骨文的發現,已使我們確知,中國文字在殷代,即已由原始的繪畫,進步到用線條作為符號。 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已使我们确知,中国文字在殷代,即已由原始的绘画,进步到用线条作为符号。 如果用六書來加以分類,可以說六種都有。 如果用六书来加以分类,可以说六种都有。 據甲骨文專家的研究,其中象形字占大部分,會意和指事字也不少,形聲字正在孳乳中,轉注字還沒有嚴格的界說 [5] 。 据甲骨文专家的研究,其中象形字占大部分,会意和指事字也不少,形声字正在孳乳中,转注字还没有严格的界说 [5] 。 在殷商的文化中,除文字外,還有熟練的鑄銅技術,有效率的軍事和政治組織。 在殷商的文化中,除文字外,还有熟练的铸铜技术,有效率的军事和政治组织。 這個文化是充滿活力和生命力的文化。 这个文化是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文化。 第二節 第二节   悠久性 悠久性 中國有悠久的歷史,這是事實。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这是事实。 自從商朝的遺址被發現後,不但證明中國人自稱有五千年的歷史,不是誇張,假如將來的田野工作能有計劃進行,很可能把中國的歷史追溯的更遠。 自从商朝的遗址被发现后,不但证明中国人自称有五千年的历史,不是夸张,假如将来的田野工作能有计划进行,很可能把中国的历史追溯的更远。 因商朝的年代約當紀元前二千年的中期至晚期,而這個文化且已經相當進步,它的形成時期,絕不止兩千年。 因商朝的年代约当纪元前二千年的中期至晚期,而这个文化且已经相当进步,它的形成时期,绝不止两千年。 許多古老的文化,有的早已夭折,有的已消融在其他文化中,被其他文化所代替。 许多古老的文化,有的早已夭折,有的已消融在其他文化中,被其他文化所代替。 中國文化為少數特例之一,其中有些部分,從殷代一直延續到現代,仍未有多少改變。 中国文化为少数特例之一,其中有些部分,从殷代一直延续到现代,仍未有多少改变。 崇拜祖先,就是最顯著的一個例子。 崇拜祖先,就是最显著的一个例子。 這個例子,便是中國文化悠久的確證。 这个例子,便是中国文化悠久的确证。 中國文化的悠久,可謂盡人皆知。 中国文化的悠久,可谓尽人皆知。 但中國文化何以能悠久? 但中国文化何以能悠久? 這問題不簡單,卻是值得追究的一個問題。 这问题不简单,却是值得追究的一个问题。 一般的看法,認為是因中國人重視現實生活的維持,和重保守,以及重多子多孫的原故。 一般的看法,认为是因中国人重视现实生活的维持,和重保守,以及重多子多孙的原故。 由於重視現實生活的維持,所以不像西方人喜歡從事超現實生活的理想,或神境的追求,而使民族的現實生命能長久保存下去。 由于重视现实生活的维持,所以不像西方人喜欢从事超现实生活的理想,或神境的追求,而使民族的现实生命能长久保存下去。 由於重保守,所以一切生活皆習故蹈常,不要多耗力氣,於是使民族生命力得因節約而長久不弊。 由于重保守,所以一切生活皆习故蹈常,不要多耗力气,于是使民族生命力得因节约而长久不弊。 由於重多子多孫,所以歷代雖 ? 遭天災人禍,因生殖繁多,人口旋即恢復,民族遂不致絕滅 [6] 。 由于重多子多孙,所以历代虽 ? 遭天灾人祸,因生殖繁多,人口旋即恢复,民族遂不致绝灭 [6] 。 這些看法,都有些道理,但也都不充分。 这些看法,都有些道理,但也都不充分。 至少,還有下列幾個原因。 至少,还有下列几个原因。 ( 1 )地理環境的特殊 ( 1 )地理环境的特殊   中國的地理環境,東南面海,西北則多高山。 中国的地理环境,东南面海,西 北则多高山。 近代以來,由於海上航行工具日有進步,中國的外患才來自海上。 近代以来,由于海上航行工具日有进步,中国的外患才来自海上。 近代以前,中國的外患,十九來自北方。 近代以前,中国的外患,十九来自北方。 ,北方的許多民族,在武力方面,有時會越過我們漢族,在文化的重要方面(如哲學、文學、政治、經濟)能超過我們的,從來沒有過。 ,北方的许多民族,在武力方面,有时会越过我们汉族,在文化的重要方面(如哲学、文学、政治、经济)能超过我们的,从来没有过。 所以這些外來民族,偶然入侵中原,使漢族文化遭到些損害,不久便被漢族所同化。 所以这些外来民族,偶然入侵中原,使汉族文化遭到些损害,不久便被汉族所同化。 如此之以鴉片戰爭以後,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所起的衝擊,幾千年來的中國文化,可以說一直是孕育在一個廣大的避風港裏,一直未曾經過巨大的破壞。 如此之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所起的冲击,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可以说一直是孕育在一个广大的避风港里,一直未曾经过巨大的破坏。 這是中國文化得天獨厚的地方。 这是中国文化得天独厚的地方。 這一優勢,等到近代海運大開以後,才逐漸喪失。 这一优势,等到近代海运大开以后,才逐渐丧失。 ( 2 )農業生活的影響 ( 2 )农业生活的影响   中國在紀元前二千年時,就已有定居農村 [7] ,這樣的社群形態,一直到近代,都沒有大變化。 中国在纪元前二千年时,就已有定居农村 [7] ,这样的社群形态,一直到近代,都没有大变化。 我們知道,農業生活是靜態的,它的內容,很少變動。 我们知道,农业生活是静态的,它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很少变动。 這樣的環境,一最容易培養人的永恒意識。 这样的环境,一最容易培养人的永恒意识。 再加上,自秦漢以降,農業技術、幾乎沒有改進 [8] ,使傳統中國的社群形態,缺乏變遷的動力,因此一切都使人感到是靜定的、悠久的。 再加上,自秦汉以降,农业技术、几乎没有改进 [8] ,使传统中国的社群形态,缺乏变迁的动力,因此一切都使人感到是静定的、悠久的。 這方面的影響,從代表民間文化的諺語裏,也清楚地反映出來。 这方面的影响,从代表民间文化的谚语里,也清楚地反映出来。 如: " 只有百年莊農,沒有百年官宦。 "" 衙門財主一蓬煙,種田財主萬萬年。 ""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 細水長流,細吃長有 [9] 。 " 這些普遍流行在傳統農業社會的諺語,的的確確蘊藏著悠久的意識,而這悠久的意識,也曾經促成了中國社會,文化的悠久。 如: " 只有百年庄农,没有百年官宦。 "" 衙门财主一蓬烟,种田财主万万年。 ""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 细水长流,细吃长有 [9] 。 " 这些普遍流行在传统农业社会的谚语,的的确确蕴藏着悠久的意识,而这悠久的意识,也曾经促成了中国社会,文化的悠久。 ( 3 )世故深 在一般外國人的印象中,總覺得中國人的世故太深。 ( 3 )世故深在一般外国人的印象中,总觉得中国人的世故太深。 說中國人世故深,可以是褒詞,也可以是貶詞。 说中国人世故深,可以是褒词,也可以是贬词。 通情達理,智慧高,有耐力,屬於前者;狡猾、 ? 善,只求圓到,不顧是非,屬於後者。 通情达理,智慧高,有耐力,属于前者;狡猾、 ? 善,只求圆到,不顾是非,属于后者。 造成中國人世故深性格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是因為閱曆深、憂患多,以及中國文化的重視禮節、重視中庸。 造成中国人世故深性格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是因为阅历深、忧患多,以及中国文化的重视礼节、重视中庸。 由於閱曆深,所以凡事沈著、穩重,不流於過火。 由于阅历深,所以凡事沉着、稳重,不流于过火。 由於憂患多,所以銳氣易消,遇事多慎思熟慮。 由于忧患多,所以锐气易消,遇事多慎思熟虑。 陸遊詩: " 平生憂患若縈纏,菱刺磨成芡實圓。 " 可見憂患人生與圓到世故之間的關係。 陆游诗: " 平生忧患若萦缠,菱刺磨成芡实圆。 " 可见忧患人生与圆到世故之间的关系。 由於重禮節,所以主張與人無爭,主張待人接物,中規中矩。 由于重礼节,所以主张与人无争,主张待人接物,中规中矩。 由於重視中庸,所以不尚偏激、不走極端。 由于重视中庸,所以不尚偏激、不走极端。 這些為人的特色,普遍存在於中國民間,可以諺語為證: " 金剛怒目,不如菩薩低眉。 ""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 退一步,天高地闊。 "" 曾做快活人,大事化小事。 "" 凡事留一線,久後好再見。 "" 凡事肯認一句錯,了卻平生多少禍。 ""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 三條大道走中間 [10] 。 " 一個人如此,可以超脫、瀟灑、耐久、耐磨;一個民族文化如此,也必是具有深厚的適應力 -- 自然這種適應的方式多半是消極的。 这些为人的特色,普遍存在于中国民间,可以谚语为证: " 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 ""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 退一步,天高地阔。 "" 曾做快活人,大事化小事。 "" 凡事留一线,久后好再见。 "" 凡事肯认一句错,了却平生多少祸。 ""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 三条大道走中间 [10] 。 " 一个人如此,可以超脱、潇洒、耐久、耐磨;一个民族文化如此,也必是具有深厚的适应力 -- 自然这种适应的方式多半是消极的。 ( 4 )重統緒 有人說,西方文化重文化的類別,中國文化則重文化之統 [11] 。 ( 4 )重统绪有人说,西方文化重文化的类别,中国文化则重文化之统 [11] 。 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學術文化的分類。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学术文化的分类。 西方有宗教、語言、哲學、文學、藝術、經濟、政治等類;中國的分類,則不重學問的性質,而重學問的統緒,與歷史的傳承,如經、史、子、集的分法。 西方有宗教、语言、哲学、文学、艺术、经济、政治等类;中国的分类,则不重学问的性质,而重学问的统绪,与历史的传承,如经、史、子、集的分法。 孔子推尊先生,孟子言 " 創業垂統 " ,此為中國人在觀念上重統緒的開始。 孔子推尊先生,孟子言 " 创业垂统 " ,此为中国人在观念上重统绪的开始。 由統緒的觀念,衍生出道統的觀念,再由道統的觀念來統馭一切,這確是中國文化中獨有的現象。 由统绪的观念,衍生出道统的观念,再由道统的观念来统驭一切,这确是中国文化中独有的现象。 以古史為例,所有古代的帝王,莫不傳此道統;所有古代的禮制,莫非古帝王的道的表現;五經更是這個道統的記載。 以古史为例,所有古代的帝王,莫不传此道统;所有古代的礼制,莫非古帝王的道的表现;五经更是这个道统的记载。 重統緒對中國文化自然有其不良影響,如妨礙了中國文化的分殊發展;但其中也涵有一智慧,即中國古人圖透過統緒的觀念,來彌補時間的疏遠,使中國文化曆久而常新。 重统绪对中国文化自然有其不良影响,如妨碍了中国文化的分殊发展;但其中也涵有一智慧,即中国古人图透过统绪的观念,来弥补时间的疏远,使中国文化历久而常新。 ( 5 )求久的思想 ( 5 )求久的思想   中國文化所以悠久的第五個原因,是因中國至遲在戰國時代,就已自覺地提出 " 久 " 的思想。 中国文化所以悠久的第五个原因,是因中国至迟在战国时代,就已自觉地提出 " 久 " 的思想。 如易傳言 " 可久可大 " ,中庸言 " 悠久成物 " ,老子要人法 " 天長地久 " 。 如易传言 " 可久可大 " ,中庸言 " 悠久成物 " ,老子要人法 " 天长地久 " 。 現在我們要問,中國人究以何道達到久的目的? 现在我们要问,中国人究以何道达到久的目的? 回答是:在積德。 回答是:在积德。 孟子說: " 苟為善,後世子孫必有王者矣!君子創業垂統,為可繼也。 " 司馬光說: " 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 可見中國人是相信 " 積德 " 乃達到 " 久遠 " 的根本方法。 孟子说: " 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 " 司马光说: " 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 可见中国人是相信 " 积德 " 乃达到 " 久远 " 的根本方法。 無論是一個人的長壽,一個家庭的曆久不衰,甚至一個翰代的持久,在中國古人的心目中,都可以視為有德之征。 无论是一个人的长寿,一个家庭的历久不衰,甚至一个翰代的持久,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都可以视为有德之征。 無疑的,傳統的重德精神,曾是使中國文化悠久的一種動力。 无疑的,传统的重德精神,曾是使中国文化悠久的一种动力。 上述使中國文化悠久的各種因素,到現在,有的已不存在,如地理環境的因素,如多子多孫的觀念。 上述使中国文化悠久的各种因素,到现在,有的已不存在,如地理环境的因素,如多子多孙的观念。 有的已有改變,如統緒觀念,農業生活和重德精神,在現代中國,絕對無法再保持像傳統中國那個樣子,事實上也早已不再是那個樣子。 有的已有改变,如统绪观念,农业生活和重德精神,在现代中国,绝对无法再保持像传统中国那个样子,事实上也早已不再是那个样子。 究竟如何繼續保持中國文化? 究竟如何继续保持中国文化? 答復是:只有創造新的中國文化,否則舊的也不容易守住。 答复是:只有创造新的中国文化,否则旧的也不容易守住。 單講復興是不夠的。 单讲复兴是不够的。 第三節 第三节   涵攝性 涵摄性 文化中的涵攝性,同於社會學中所說的同化( Assimilation ),這是用來解釋兩種以上文化接觸時,所發生的吸收和合併的過程。 文化中的涵摄性,同于社会学中所说的同化( Assimilation ),这是用来解释两种以上文化接触时,所发生的吸收和合并的过程。 [12] 這一過程是任何一支文化普遍存在的現象。 [12] 这一过程是任何一支文化普遍存在的现象。 以古代最重要的幾支文化為例:希臘文化的形成,曾受埃及、巴比倫、 ? 利亞和愛琴海文化的影響;也就是說,希臘文化曾吸收併合並了,這幾支文化中的某些成分。 以古代最重要的几支文化为例:希腊文化的形成,曾受埃及、巴比伦、 ? 利亚和爱琴海文化的影响;也就是说,希腊文化曾吸收并合并了,这几支文化中的某些成分。 印度文化,曾受雅利安人的影響,這是為大家所熟知的。 印度文化,曾受雅利安人的影响,这是为大家所熟知的。 晚今考古的研究,又發現印度古代的文化曾與蘇美連、米索不達米亞,以及易拉馬有關 [13] 。 晚今考古的研究,又发现印度古代的文化曾与苏美连、米索不达米亚,以及易拉马有关 [13] 。 至於中國,就現有的知識,已可確知,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文化,就已經是一個多方面的綜合體,融合了很多不同的文化溪流。 至于中国,就现有的知识,已可确知,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文化,就已经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体,融合了很多不同的文化溪流。 [14] 這些事實,足以證明,涵攝性是各文化的共同性能。 [14] 这些事实,足以证明,涵摄性是各文化的共同性能。 這裏把 " 涵攝性 " 視為中國文化的特徵之一,是由於在文化的比較研究中,在中國這方面發現了一種比較特殊的現象,即中國自殷商起,直到近代,接觸的文化雖很多,但始終是以自創的文化為主體,駢吸納其他文化,這個主體,似乎從沒有喪失過。 这里把 " 涵摄性 " 视为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是由于在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在中国这方面发现了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即中国自殷商起,直到近代,接触的文化虽很多,但始终是以自创的文化为主体,骈吸纳其他文化,这个主体,似乎从没有丧失过。 所以雖經過數千年吸收、合併的艱巨過程,卻始終有著一貫的統緒。 所以虽经过数千年吸收、合并的艰巨过程,却始终有着一贯的统绪。 這是其他文化中所沒有的現象,而為中國所獨有。 这是其他文化中所没有的现象,而为中国所独有。 這種現象的形成,文化的涵攝力強,顯然是一個主要的原因。 这种现象的形成,文化的涵摄力强,显然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如果要對這一獨有的文化現象,追究它的成因,一方面可以說是由於中國人的思想。 如果要对这一独有的文化现象,追究它的成因,一方面可以说是由于中国人的思想。 儘管在事實上,中國的正統儒者們,也排斥異端,如孟子的斥楊、墨,宋明理學家的辟佛、老,但 " 道並行而不相悖 " ,始終是中國知識份子的一個理想。 尽管在事实上,中国的正统儒者们,也排斥异端,如孟子的斥杨、墨,宋明理学家的辟佛、老,但 " 道并行而不相悖 " ,始终是中国知识份子的一个理想。 這一理想,使傳統士人,雖然為了維護正統,攻擊異端,仍能不失其寬容性。 这一理想,使传统士人,虽然为了维护正统,攻击异端,仍能不失其宽容性。 從歷史上看,侵入中國地域的文化很多,但在近代以前從來沒有造成嚴重衝突,亦可以說是中國人的思想較有寬容性之證。 从历史上看,侵入中国地域的文化很多,但在近代以前从来没有造成严重冲突,亦可以说是中国人的思想较有宽容性之证。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曾發生所謂 " 三武之禍 "[15] ,其中政治的原因,遠大于文化的原因。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曾发生所谓 " 三武之祸 "[15] ,其中政治的原因,远大于文化的原因。 此外中國學術上的門派並不嚴,而主張相容並蓄。 此外中国学术上的门派并不严,而主张相容并蓄。 史學家稱道一個有學問的人,往往說他總貫百家,或是集大成者。 史学家称道一个有学问的人,往往说他总贯百家,或是集大成者。 中國民間的寺院中、儒、釋、道三教可以並祀於一堂,都同樣可以獲得人民的崇拜,這也可以說明寬容意識的普遍存在。 中国民间的寺院中、儒、释、道三教可以并祀于一堂,都同样可以获得人民的崇拜,这也可以说明宽容意识的普遍存在。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因為中國在古代(漢代以前)所接觸的異族文化,無論是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沒有一個能比中國文化更高。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在古代(汉代以前)所接触的异族文化,无论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没有一个能比中国文化更高。 所以一經交接,遲早總被中國文化所同化。 所以一经交接,迟早总被中国文化所同化。 在這種情形下,自然就容易保持主體,和一貫的統緒,東漢以後,佛教逐漸在中國社會發生影響,佛教是一高水準的文化(就精神生活的某一方面說。)它進入中國,後來竟能同我們的本土文化,相處得水乳交融,至今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的原因極複雜,但主要的一點,是因佛教的基本精神,和中國的文化主流,並不相悖。 在这种情形下,自然就容易保持主体,和一贯的统绪,东汉以后,佛教逐渐在中国社会发生影响,佛教是一高水准的文化(就精神生活的某一方面说。)它进入中国,后来竟能同我们的本土文化,相处得水乳交融,至今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的原因极复杂,但主要的一点,是因佛教的基本精神,和中国的文化主流,并不相悖。 佛教的基本精神是出世的,儒家自曾點(與孔子同時)起,到周濂溪(宋)、陳白沙(明),也保持了這一出世的趨向。 佛教的基本精神是出世的,儒家自曾点(与孔子同时)起,到周濂溪(宋)、陈白沙(明),也保持了这一出世的趋向。 而且隱遁山林,數千年來,早已被視為士人不得志時的正常生活。 而且隐遁山林,数千年来,早已被视为士人不得志时的正常生活。 作為中國文化主流另一系的道家,其基本精神與佛教更接近,佛教開始侵入中國社會的時代,也正就是道家思想風行的魏晉時代,道家成為接引佛教的橋梁。 作为中国文化主流另一系的道家,其基本精神与佛教更接近,佛教开始侵入中国社会的时代,也正就是道家思想风行的魏晋时代,道家成为接引佛教的桥梁。 除此以外,佛教能在中國的社會、文化裏生根,一是因佛教經典帶來了較嚴格的思辨方法,一是因佛教具備較精密的心性工夫,這兩種方面正可以補中國文化的不足。 除此以外,佛教能在中国的社会、文化里生根,一是因佛教经典带来了较严格的思辨方法,一是因佛教具备较精密的心性工夫,这两种方面正可以补中国文化的不足。 到了近代,在中西文化的接觸上,與心往的情形相比,顯然有了極大的變化,數千年來,中國吸收其他的文化,沒有一次不是成功的。 到了近代,在中西文化的接触上,与心往的情形相比,显然有了极大的变化,数千年来,中国吸收其他的文化,没有一次不是成功的。 但吸收西方文化,已有一百多年 [16] ,不但未能成功,且引起史無前例的文化大衝突,也發生了極嚴重的文化問題。 但吸收西方文化,已有一百多年 [16] ,不但未能成功,且引起史无前例的文化大冲突,也发生了极严重的文化问题。 中國文化的生命是否仍能延續下去,中國文化是否有很強的涵攝力,都面臨到一次空前的考驗。 中国文化的生命是否仍能延续下去,中国文化是否有很强的涵摄力,都面临到一次空前的考验。 中國過去,從來沒有過到過一支在各方面都超過我們的文化。 中国过去,从来没有过到过一支在各方面都超过我们的文化。 而百年來所遭遇的西方文化,卻有許多優點(如羅輯、科學方法、科學技術、民主制度、哲學裏的知識論,甚至信仰一神的宗教。)為我們所不及,兩相比較,也是相異性遠大過相同性。 而百年来所遭遇的西方文化,却有许多优点(如罗辑、科学方法、科学技术、民主制度、哲学里的知识论,甚至信仰一神的宗教。)为我们所不及,两相比较,也是相异性远大过相同性。 這兩支陌生的文化,就好像兩個巨人在相博,如果以一百年作為一個回合來計算,中國在第一個回合中,是失敗了的。 这两支陌生的文化,就好像两个巨人在相博,如果以一百年作为一个回合来计算,中国在第一个回合中,是失败了的。 失敗的原因,無法在這裏深論,有一點,是年青一代的人必須知道的:中國人因幾千年來,沒有遇到過像西方這樣優異的文化,所以建立了一個牢不可破的觀念,總以為中國文化是最成熟最卓越的文化,因此對一切文化都不能平等相待。 失败的原因,无法在这里深论,有一点,是年青一代的人必须知道的:中国人因几千年来,没有遇到过像西方这样优异的文化,所以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总以为中国文化是最成熟最卓越的文化,因此对一切文化都不能平等相待。 保持這種觀念,最初與西方文化遭遇時,是一味的優越感。 保持这种观念,最初与西方文化遭遇时,是一味的优越感。 自中英戰爭以後,由於一連串的戰事失利,又逐漸興起普遍的自卑感。 自中英战争以后,由于一连串的战事失利,又逐渐兴起普遍的自卑感。 優越感和自卑感,都是不平衡不正常的心理。 优越感和自卑感,都是不平衡不正常的心理。 這種心理是造成近代中國文化問題的主要癥結之一。 这种心理是造成近代中国文化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 要解決中國文化問題,首先必須糾正這種心理。 要解决中国文化问题,首先必须纠正这种心理。 我們希望在下 我们希望在下 一個一百年中,能成功地吸收西方文化,用事實來證明中國文化的強大涵攝力。 一个一百年中,能成功地吸收西方文化,用事实来证明中国文化的强大涵摄力。 不可存報復之心,也不必有求必勝之心,只期望中西議論經受彼此平等相待,賓主交歡。 不可存报复之心,也不必有求必胜之心,只期望中西议论经受彼此平等相待,宾主交欢。 假如將來中西文化能像中國文化與佛教那樣,達到融合無間的境地,將是全人類之福。 假如将来中西文化能像中国文化与佛教那样,达到融合无间的境地,将是全人类之福。 第四節統一性 第四节统一性 中國的廣土 ? 民,自古至今,一直是我們的一大特色。 中国的广土 ? 民,自古至今,一直是我们的一大特色。 在人類的歷史中,堪與中國一比的,只有西方的羅馬,但羅馬崩潰以後,就再沒有羅馬出現。 在人类的历史中,堪与中国一比的,只有西方的罗马,但罗马崩溃以后,就再没有罗马出现。 而在中國,雖也曾因外患內亂的原因,不斷造成分裂,不過經過一段混亂之後,總仍能夠恢復其廣土 ? 民的大一統之局。 而在中国,虽也曾因外患内乱的原因,不断造成分裂,不过经过一段混乱之后,总仍能够恢复其广土 ? 民的大一统之局。 中國數千年來,所以能夠維持統一之局而不垂,原因自然很多,最主要的顯然是因中國文化的具有統一性。 中国数千年来,所以能够维持统一之局而不垂,原因自然很多,最主要的显然是因中国文化的具有统一性。 由於甲骨文字的被發現和整理,已大致可以看出,在殷商時代就已有了分別大宗小宗的宗法社會,正式實行著封建制度。 由于甲骨文字的被发现和整理,已大致可以看出,在殷商时代就已有了分别大宗小宗的宗法社会,正式实行着封建制度。 殷商以後的周代,已確知有一個具有相當權力的中央政府。 殷商以后的周代,已确知有一个具有相当权力的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下面雖然也有許多國家,但這些國家,並不是一個個獨立的政治體,像希臘的諸城邦那樣;這些國家的成立,不是經由周王室所分封,便是為周王室所正式承認。 中央政府下面虽然也有许多国家,但这些国家,并不是一个个独立的政治体,像希腊的诸城邦那样;这些国家的成立,不是经由周王室所分封,便是为周王室所正式承认。 所以在周代,就已經是一個封建的統一的國家。 所以在周代,就已经是一个封建的统一的国家。 周室東遷以後,開始走向衰微,雖經過五霸七雄的對峙,這一個分裂的局面並不太久,就為新興的秦所統一,是為郡縣的統一 [17] 。 周室东迁以后,开始走向衰微,虽经过五霸七雄的对峙,这一个分裂的局面并不太久,就为新兴的秦所统一,是为郡县的统一 [17] 。 秦的國祚雖不久,但繼之以漢的統一。 秦的国祚虽不久,但继之以汉的统一。 從此這一局面,在歷史的治亂迴圈中,維持了兩千多年。 从此这一局面,在历史的治乱回圈中,维持了两千多年。 這一歷史現象,確為中國所獨有。 这一历史现象,确为中国所独有。 現在要追究一下,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 现在要追究一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 1 )統一的文字 至少從殷商時代起,中國的文字就有一貫的發展。 ( 1 )统一的文字至少从殷商时代起,中国的文字就有一贯的发展。 史家記述秦已是 " 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 ,這一事實,必早在秦統一以前就逐漸形成。 史家记述秦已是 "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 ,这一事实,必早在秦统一以前就逐渐形成。 中國的語言極複雜,不要說南方與北方之間有差別,就是同屬南方或同屬北方,語音之間的差距,也同樣很大。 中国的语言极复杂,不要说南方与北方之间有差别,就是同属南方或同属北方,语音之间的差距,也同样很大。 但中國卻奇 ? 似的,很早就有一種共同的文字。 但中国却奇 ? 似的,很早就有一种共同的文字。 這一事實,在種族的凝聚上,在文化的發展上,尤其在政局的統一上,曾不知發生了多大的功效。 这一事实,在种族的凝聚上,在文化的发展上,尤其在政局的统一上,曾不知发生了多大的功效。 在歷史上,南北朝時代,有過長期的分裂,元、清兩代,且遭異族所統治,中國的文字,不但未遭排斥,且始終為外族所歡迎,而樂於模習。 在历史上,南北朝时代,有过长期的分裂,元、清两代,且遭异族所统治,中国的文字,不但未遭排斥,且始终为外族所欢迎,而乐于模习。 這可以證明中國文字的優異。 这可以证明中国文字的优异。 中國人憑藉著它,一方面同化了許多外來的民族,一方面也加強了內部的團結。 中国人凭借着它,一方面同化了许多外来的民族,一方面也加强了内部的团结。 ( 2 )思想的提倡 ( 2 )思想的提倡   當周末,貴族政治崩潰以後,親折統一還無法預期的時候,思想的趨向,將是決定下一階段歷史現象的主因之一。 当周末,贵族政治崩溃以后,亲折统一还无法预期的时候,思想的趋向,将是决定下一阶段历史现象的主因之一。 當時五霸七雄各據一方,沒有一個霸雄之主,真正願意就一方之土而自安。 当时五霸七雄各据一方,没有一个霸雄之主,真正愿意就一方之土而自安。 毫無例外地,都極欲兼併其他的對手,成為天下之主。 毫无例外地,都极欲兼并其他的对手,成为天下之主。 這雖可從政治人物的權力欲予以解釋,而當時各家統一性思想的提倡,不能不說是一重要的原因。 这虽可从政治人物的权力欲予以解释,而当时各家统一性思想的提倡,不能不说是一重要的原因。 除老子小國寡民的主張以外,默默子主尚同,儒家主大同,都是希望政治有一個統一的局面。 除老子小国寡民的主张以外,默默子主尚同,儒家主大同,都是希望政治有一个统一的局面。 儒家在那個時代,是最富有理想性的,有一次梁襄王問孟子: " 天下惡乎定? " 孟子回答: " 定於一。 " 可見政治的一統之局,正是儒家的政治理想。 儒家在那个时代,是最富有理想性的,有一次梁襄王问孟子: " 天下恶乎定? " 孟子回答: " 定于一。 " 可见政治的一统之局,正是儒家的政治理想。 孟子又有 "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 " 的預言,這王者就是能統一天下的有德之君。 孟子又有 "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 的预言,这王者就是能统一天下的有德之君。 代表古代儒家晚期思想的禮記,更有 " 天無二日,土無二王 " 的思想,這思想便可由孟子的 " 定於一 " 衍申出來。 代表古代儒家晚期思想的礼记,更有 "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 的思想,这思想便可由孟子的 " 定于一 " 衍申出来。 這種思想一方面雖可以解釋為有助於專制,一方面也可以加強人民的向心力,並有助於統一局面的維持。 这种思想一方面虽可以解释为有助于专制,一方面也可以加强人民的向心力,并有助于统一局面的维持。 事實上,如果不問政治內容,單從政治形式上看,歷史上幾個大的朝代(如漢、唐、元、明、清), " 定於一 " 的理想是已經實現了的。 事实上,如果不问政治内容,单从政治形式上看,历史上几个大的朝代(如汉、唐、元、明、清), " 定于一 " 的理想是已经实现了的。 ( 3 )沒有強大的鄰國 ( 3 )没有强大的邻国   這裏所說的 " 強大的鄰國 " 的涵義,是包括武功和文治兩方面。 这里所说的 " 强大的邻国 " 的涵义,是包括武功和文治两方面。 宋亡於元,明亡於清,蒙古和滿清,在武功上足以征服中國,在文治上卻遠為不及,所以在這兩個時代,名雖亡而實不亡。 宋亡于元,明亡于清,蒙古和满清,在武功上足以征服中国,在文治上却远为不及,所以在这两个时代,名虽亡而实不亡。 假如蒙古和滿清有高度的文化,則中國是否能再恢復一統之局,是頗有問題的。 假如蒙古和满清有高度的文化,则中国是否能再恢复一统之局,是颇有问题的。 假如中國有強大的鄰國,當中國衰弱時,趁機而入,即是不全亡,也很可能出現如歐洲般地持久的分裂局面。 假如中国有强大的邻国,当中国衰弱时,趁机而入,即是不全亡,也很可能出现如欧洲般地持久的分裂局面。 這個局面,在十九世紀末葉(一八九七 -- 一八九九),列強俄、日、德、英、法諸國,企圖瓜分中國時,幾乎出現。 这个局面,在十九世纪末叶(一八九七 -- 一八九九),列强俄、日、德、英、法诸国,企图瓜分中国时,几乎出现。 " 九一八 " 以後,日本在中國發動的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也極可能使中國陷於長期分裂。 " 九一八 " 以后,日本在中国发动的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也极可能使中国陷于长期分裂。 從這兩點事實看,中國在過去,所以能夠不斷的保持一統之局,顯然是因為沒有強大的鄰國。 从这两点事实看,中国在过去,所以能够不断的保持一统之局,显然是因为没有强大的邻国。 除了這三個原因以外,如中國的地理環境比之歐洲更適宜於統治;又如中國雖然很早就有貴民愛民等思想,但是廣大的人民,卻始終沒有要求政權的自覺。 除了这三个原因以外,如中国的地理环境比之欧洲更适宜于统治;又如中国虽然很早就有贵民爱民等思想,但是广大的人民,却始终没有要求政权的自觉。 傳統中國的政治,只屬於極少數人的事,人民除了納糧和涉訟以外,根本可以和政府不發生任何接觸。 传统中国的政治,只属于极少数人的事,人民除了纳粮和涉讼以外,根本可以和政府不发生任何接触。 再加上中國的 ? 業不發達,社會上不易 ? 生政治以外的龐大勢力。 再加上中国的 ? 业不发达,社会上不易 ? 生政治以外的庞大势力。 歷史上的暴亂,多半起於糧食問題 -- 即所謂饑民,這問題一旦獲得緩和,反叛的情緒也就穩定下去。 历史上的暴乱,多半起于粮食问题 -- 即所谓饥民,这问题一旦获得缓和,反叛的情绪也就稳定下去。 這種種情形,也都是有利於中國統一性之維持的。 这种种情形,也都是有利于中国统一性之维持的。 第五節保守性 第五节保守性 近代以來,中國文化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中國文化之間,最明顯的一點差異,就是西方文化主進步,中國文化主保守。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文化之间,最明显的一点差异,就是西方文化主进步,中国文化主保守。 這一差異,也造成了中國現代史上,西方與傳統兩派的長期對抗。 这一差异,也造成了中国现代史上,西方与传统两派的长期对抗。 在西化派的心目中,保守的傳統派,根本是社會文化進步的大障,一天不清除,中國便一天不能現代化。 在西化派的心目中,保守的传统派,根本是社会文化进步的大障,一天不清除,中国便一天不能现代化。 反之,在傳統派的心目中,激進的西化派,根本是崇洋、媚外,缺乏國家民族意識的洋奴。 反之,在传统派的心目中,激进的西化派,根本是崇洋、媚外,缺乏国家民族意识的洋奴。 其實,彼此所要斥責的所謂西化派和傳統派,多半屬於各自腦袋中的主觀構想,真正在支援這種 " 自我中心困境 " ( Eg-centric Predicament )並使之持久的,是深藏於內心,而又不大為雙方所自覺的意氣。 其实,彼此所要斥责的所谓西化派和传统派,多半属于各自脑袋中的主观构想,真正在支援这种 " 自我中心困境 " ( Eg-centric Predicament )并使之持久的,是深藏于内心,而又不大为双方所自觉的意气。 意氣大害事,四十多年來 [18] 的傳統西化之爭,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意气大害事,四十多年来 [18] 的传统西化之争,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事實上,在我們這社會,每一個活生生的人,他不能每一方面都保守,也不能每一方面都進步。 事实上,在我们这社会,每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不能每一方面都保守,也不能每一方面都进步。 西化派在思想上主進步,往往在生活上卻比傳統派更保守。 西化派在思想上主进步,往往在生活上却比传统派更保守。 傳統派在思想上雖然保守,但在生活上卻一樣喜歡用洋貨,對子女也一樣希望他們學科學,留洋。 传统派在思想上虽然保守,但在生活上却一样喜欢用洋货,对子女也一样希望他们学科学,留洋。 當雙方在爭吵時,如能跳出自己的觀念圈子,環顧一下身邊的事實,自然可以消除不少心中的意氣,使彼此的觀念逐漸接近,並承認進步與保守都不是絕對的。 当双方在争吵时,如能跳出自己的观念圈子,环顾一下身边的事实,自然可以消除不少心中的意气,使彼此的观念逐渐接近,并承认进步与保守都不是绝对的。 因此,中西文化之間,縱然有進步與保守的差異,我們只當視為一事實,不必再作善惡優劣的價值判斷。 因此,中西文化之间,纵然有进步与保守的差异,我们只当视为一事实,不必再作善恶优劣的价值判断。 蓋西方文化中一樣有保守主義,中國文化中也同樣具備進步思想。 盖西方文化中一样有保守主义,中国文化中也同样具备进步思想。 社會、文化的演進,常須二者的相互為用。 社会、文化的演进,常须二者的相互为用。 我們把保守性視為中國文化的特徵之一,也僅是就事實而如此指陳,沒有褒貶的涵義。 我们把保守性视为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也仅是就事实而如此指陈,没有褒贬的涵义。 下面從三方面把這事實做一簡單的考察。 下面从三方面把这事实做一简单的考察。 (1)保守的現象 (1)保守的现象   ( a )從學術方面看:中國的學術大宗在經、史。 ( a )从学术方面看:中国的学术大宗在经、史。 最早解釋經的是傳,解釋傳的有注,解釋注的有疏。 最早解释经的是传,解释传的有注,解释注的有疏。 如周易有十傳(又稱十翼),有王弼的注,有孔穎達的疏。 如周易有十传(又称十翼),有王弼的注,有孔颖达的疏。 時代愈後,解釋愈繁,內容也愈豐富。 时代愈后,解释愈繁,内容也愈丰富。 這些層層解釋,並不必一一為經本文所涵。 这些层层解释,并不必一一为经本文所涵。 傳、注、疏的作者,往往只是假藉經義,發揮自己的思想。 传、注、疏的作者,往往只是假借经义,发挥自己的思想。 從經、傳、注、疏文字的累積,不難看出中國思想的一種流變。 从经、传、注、疏文字的累积,不难看出中国思想的一种流变。 中國古人為什麼要採取這種方式? 中国古人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 這問題也許不易回答,但有一點是顯而易見,即由於中國文字富涵蓄性,結構又不嚴格,因此言多不能盡意。 这问题也许不易回答,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即由于中国文字富涵蓄性,结构又不严格,因此言多不能尽意。 言既不能盡意,所以不能不經過一再的注釋。 言既不能尽意,所以不能不经过一再的注释。 這問題在此不必細究。 这问题在此不必细究。 要特別指出的是,應用註疏方式的來表達個人的思想,並成為學術的一個主流,持續達兩千餘年之久,是中國獨有的保守現象。 要特别指出的是,应用注疏方式的来表达个人的思想,并成为学术的一个主流,持续达两千余年之久,是中国独有的保守现象。 經學之外有史學,經、史學在傳統的中國,不是獨立的兩個科目,彼此之間是相通的。 经学之外有史学,经、史学在传统的中国,不是独立的两个科目,彼此之间是相通的。 歷史在中國發達很早,司馬遷史記的創例,在人類的史學上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可是這些創例經一創造以後,就很少再有改變,陳陳相因,到近代,和西方的史學比較,就不免落伍。 历史在中国发达很早,司马迁史记的创例,在人类的史学上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可是这些创例经一创造以后,就很少再有改变,陈陈相因,到近代,和西方的史学比较,就不免落伍。 這也說明了中國學術保守的一另方面。 这也说明了中国学术保守的一另方面。 (b) 從社會方面看:如果把中西社會做一比較的研究,西方社會一個時代到另一個時代之間,變動的階段可以明顯劃分出來。 (b) 从社会方面看:如果把中西社会做一比较的研究,西方社会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之间,变动的阶段可以明显划分出来。 中國社會變動的幅度就很小 [19] 。 中国社会变动的幅度就很小 [19] 。 例如中國的家庭制度,主張累世同居,喜多子多孫,除了偶然受戰亂的影響外,基本上都是沒有什麼改變的。 例如中国的家庭制度,主张累世同居,喜多子多孙,除了偶然受战乱的影响外,基本上都是没有什么改变的。 又如崇拜祖先的風俗,自殷商以來,一直維持到現在。 又如崇拜祖先的风俗,自殷商以来,一直维持到现在。 其他如婚姻制度,也是一樣。 其他如婚姻制度,也是一样。 主張早婚,由父母作主,婚前男女不相面,嫁女要備嫁資等,在傳統的中國,都一直風行不衰。 主张早婚,由父母作主,婚前男女不相面,嫁女要备嫁资等,在传统的中国,都一直风行不衰。 直到 " 五四 " 以後,受西潮的影響,才逐漸起了變化。 直到 " 五四 " 以后,受西潮的影响,才逐渐起了变化。 ( c )從個人方面看:中國人的保守心習,是舉世聞名的。 ( c )从个人方面看:中国人的保守心习,是举世闻名的。 僑居在世界各地的華人,縱然經過幾代,仍多能保住中國人的一些特色,便是確鑿的證據。 侨居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纵然经过几代,仍多能保住中国人的一些特色,便是确凿的证据。 在傳統中國,一個人活在世上,對 " 未業 " 不一定感興趣,對 " 現在 " 也可馬虎,但對 " 過去 " ,卻有一種特別的光榮感。 在传统中国,一个人活在世上,对 " 未业 " 不一定感兴趣,对 " 现在 " 也可马虎,但对 " 过去 " ,却有一种特别的光荣感。 同時也相信古人的智慧、能力超越今人。 同时也相信古人的智慧、能力超越今人。 因此聖賢的垂訓,祖宗的家法,不僅視為一種不易的真理,且是個人崇拜的物件。 因此圣贤的垂训,祖宗的家法,不仅视为一种不易的真理,且是个人崇拜的物件。 從這一點上,中國人似乎對時間的流動感應不強,而生活在一種超時間的境界裏。 从这一点上,中国人似乎对时间的流动感应不强,而生活在一种超时间的境界里。 ( 2 )保守的原因 ( 2 )保守的原因 ( a )思想上的好常惡變:中國文化裏的一些原理來自 " 經 " ,古人訓 " 經 " 為 " 常 " ,也就是把經裏面所講的道理,視為 " 常道 " 。 ( a )思想上的好常恶变:中国文化里的一些原理来自 " 经 " ,古人训 " 经 " 为 " 常 " ,也就是把经里面所讲的道理,视为 " 常道 " 。 另外也以 " 經 " 與 " 權 " 為對立的觀念,經為正常,權為變通。 另外也以 " 经 " 与 " 权 " 为对立的观念,经为正常,权为变通。 正常是合理的,變通是不得已。 正常是合理的,变通是不得已。 董仲舒曾說過一句名言: " 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 董氏的話,真說出了中國歷史上一個牢不可破的信念。 董仲舒曾说过一句名言: "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 董氏的话,真说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牢不可破的信念。 所以說它 一種 " 信念 " ,不是一種 ' 真理 " ,因為這話並沒有知識上的根據,只是相信其如此。如此知識的觀點看,天固然有變,道亦隨著社會的變遷而在變。中國古人既如此喜歡不變,所以一提到變,常常和壞的意思連在一起:如 " 變亂 " ,是指 " 治 " 之反;如 " 人心大變 " ,是指人心的反常和墮落。事實上,變,可好也可壞。在漢以前,古人對 " 變 " 這個概念也很重視,周易的 " 易 " 就包括 " 變易 " 之理,而主張 " 窮則變,變則通 " 。系辭傳更言 " 變而通之以盡利 " , " 功業見乎變 " ,這些話就比較接近近代西方人的精神。漢以後,為什麼這方面的智慧未能發生作用,可能與道統的觀念有關。 (b) 維護道統:中國文化的核心在道統,要瞭解中國文化,不能不先瞭解道統問題。有人研究中國古代文化,認為其中存有四種偶
本文档为【韦政通先生:论中国文化的十大特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4658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2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11-01-30
浏览量: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