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规避产业梯度转移风险的对策研究

区规避产业梯度转移风险的对策研究

举报
开通vip

区规避产业梯度转移风险的对策研究 经济纵横·2009年第5期 西部地区规避产业梯度转移风险的对策研究 谢丽霜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容易出现低端产业锁定、过度依赖资源、忽视技术创新、引 进污染产业等问题。对这种潜在的产业梯度转移风险应保持警惕,防止“来者不拒”式承接转移。同时 认清当前产业转移的特点,结合西部地区比较优势,使西部地区承接的产业转移对其产业发展起促进作 用。 关键词:西部地区;产业转移;风险 中图分类号:F1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

区规避产业梯度转移风险的对策研究
经济纵横·2009年第5期 西部地区规避产业梯度转移风险的对策研究 谢丽霜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容易出现低端产业锁定、过度依赖资源、忽视技术创新、引 进污染产业等问题。对这种潜在的产业梯度转移风险应保持警惕,防止“来者不拒”式承接转移。同时 认清当前产业转移的特点,结合西部地区比较优势,使西部地区承接的产业转移对其产业发展起促进作 用。 关键词:西部地区;产业转移;风险 中图分类号:F1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5—0045—03 当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进入产业升级阶段, 其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的传统产业逐渐向欠 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转移。-11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 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西部地区能否通过承接传统 产业转移复制东部地区的成功之路,仍需要不断 探索。本文主要研究产业梯度转移的风险及规避 问题。 一、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需警惕产业梯度 转移风险 现阶段,我国区际间的产业转移以东部的珠 三角、长三角为主要转出地,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多 以“三来一补”的加工业和一般商品生产起步,在 产业升级过程中向外析出的是低附加价值、低技 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传统产业。因此, 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需要 注意以下几方面风险: (一)承接的产业容易被锁定在低端产业上 目前,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压力很大程 度上来自土地、劳动力、原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等生产要素成本的 持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西部地区凭借其在劳 动力、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上的比较优势,可吸引 一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和产业 实体。但从珠三角、长三角转移出来的产业,主要 是传统加工贸易产业和一般商品生产,这两类产 业均属于全球产业发展和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产 品收入弹性小、附加值低且竞争激烈。因此,如果 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还只是注 重在廉价劳动力数量和自然资源禀赋上相对东部 地区的比较优势,而不注重及时将比较优势转化 为竞争优势,其经济发展必然要被锁定在低水平 的产业层次上,很难实现地区经济的跨越发展。 (二)过度依赖资源产业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在承接东部产业转 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有过度依赖资源的 危险。一方面,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思维定 式的影响,西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一般都会大打 “资源牌”。另一方面,进入西部地区的东部资本 和产业实体,很多都看中西部丰富的能源和矿产 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基金一般项目“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编号 07JA790050)及中央民族大学“211”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三期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09—03—10 作者简介:谢丽霜(1963一),女,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45--·—— 万方数据 经济纵横·2009年第5期 资源。这样,隧着东部企业投资西进穗产业谣移 的加速,西部地区经济的自然资源依存特征会越 来越突出。如果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一 里资源衰竭或替代晶出现,西部地区静经济增长 很有可能迅速下滑。 (三)忽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滋于技术水平和发疑条件酶限裁,西部地送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通常只能从产业的成熟 阶段进入,承接的多是一些标准化技术。西部地 区魏果只依赖萼|迸技术,满足予技术“改良创新” 和“虚假创新”带来的眼前效益,而不注意对承接 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不注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 开发蠢主创薪产品和培育自主晶牌,其经济增长 难免会陷人技术僵局。在某种意义上说,珠三角 地区“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产业今天的困境及衰 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承接港、淡、台、瑶、韩产 业转移过程中,忽视自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所 致,其中的教训,西部地区应认真吸取。 (婵)承接离污染、高能耗产监转移 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豳前需要向外转出的产 业,主要是筠蠛纪80年代承接的势动密集型传 统产业,而这些产业多数属于高污染、高耗熊产 业。而作为承接方的西部地区,特别是一些落后 的老少边穷地送,匿对匿大鳇地方经济增长鹾力 和激烈的引资竞争,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两 难选择上不得不选择承接这些产业。如果在承接 东部产翌转移避程中,不熊徽到有所选、有厨弃, 不能有效阻挡商污染项目的进入,西部地区则有 可能沦为污染产业的栖居地和污染企业的“环境 避难掰”。 嚣、西部地区规避产业转移风险的对策 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的投资 促进、优势提井和结构优化吴有现寅意义。缀对 可能出现的产业梯度转移风险,西部地区必须警 惕并制定防范的对策。应从以下五个方面人手: (一)研究和认识产藏转移的规律争特点,理 性看待产业转移机遇 承接东部传统产业转移,只是加速推进蘸都 工业化进程、增强西部经济实力的一种可能力量, 而不是唯一的和决定性的力量。西部地区需臻立 足窦身比较优势,以市场化、全球化的视野,动员 并有效整合包括国家政策支持、东中谣区域互动、 ——46—— 沿疆边境开放及西部产业的区域整合在内的多种 力燕,才可能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地区经济的跨越 发展。此外,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各级地方政府 还必须嗳确,东部产业向孛西郝转移是一个复杂 而漫长的过程。就现阶段而言,东部制造业的空 间聚集特征仍很明显,空间扩散过程只是开始在 少数子行业中出现,且大量扩散存在予东部凌部 相对发达的地区间,如上海向浙江,广东向江苏、 山东等地转移。旧1对已出现的产业西移的明显迹 象及趋势,西部地区溉要敏锐把握其机遥,又不可 操之过急,更不能将招商引资行政化、任务化、政 治化,搞地区攀比、层层摊派,以避免出现“来者 不拒”、“过度让拳l”麓现象,防止低水平重复引 进。 (二)立足特色,从资源优势中培育竞争优势 西部地隧具有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但这些 优势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竞争优势。同时,以西部 地区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看,又必须利用崩然资 源比较优势,获得地区发展所需的初始条件和先 进要素支持。这一矛盾关系决定西部地区的产业 和区域竞争优势必须立足特色,在资源比较优势 中孕育、在结构差异中寻找、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竞 争优势。为此,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 程审,首先要深入研究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不同 于初期的市场特征及发展环境和区域竞争格局, 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 集约发展特色优质农业稳农产菇深热工业、重要 能源化工产业、优质矿产资源的开采及加工业,然 后再根据产业发展的规划,选择所需承接的产业 及恰当懿承接方式。只有这样,才麓充分剽爰产 业转移所产生的资金技术注入效应、结构优化效 应和关联带动效应,推动西部地区尽快形成若干 其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农牧产熬生产加工基建、 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从而改善西部地区产业 地位,提升蹶部产业竞争力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熊力。 (三)引进和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促进西部企 业的产业链整合 与东部发达地区糨毙,缺乏大型“龙头企鲎” 及其主导作用是西部许多地区企业离散度高、产 业关联弱、经济总量增加不快、工业不能取褥突破 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 万方数据 经济纵横·2009年第5期 业转移过程中,要重点引进和培育优势企业或行 业龙头,除继续争取国内外知名企业到西部投资 办厂外,还应特别重视发挥西部现有企业的产业 承接主体功能,以西部本土优势企业为载体,通过 并购方式对接东部企业及跨国公司的扩张性转 移,努力接受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的辐射,做大做 强西部本土优势企业,提高西部产业链龙头企业 的产业聚集和资源整合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 围绕龙头企业所需的协作配套关系,通过有效的 政策创新,促进企业在空间上的合理聚集和产业 的专业化、特色化、集中化发展,以降低产业运行 成本,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增 强转入企业的根植性,避免出现过多的“游移性 企业”。 (四)充分利用局部优势,跳跃式承接东部产 业转移 西部地区总体上处于全国发展的低梯次,但 在地区内部仍有一些增长极,它们的产业基础、发 展潜能、市场前景及对优势企业和产业的投资吸 引力并不亚于东部地区,在重大电力设备、重型工 程机械、汽车及摩托车、数控机床等先进制造业领 域,在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性能材料 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某些方面,还具有全国乃 至国际的领先优势。这些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 产业或特色优质企业完全有条件超越地区限制, 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东部优势产业及企业 的扩张陛转移,实现跨越发展。以广西柳州为例, 柳州是广西重要的工业重镇,分布着“柳工”、“柳 钢”、“两面针”、“花红药业”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 影响力的工业企业。西部大开发以来,柳州凭借 其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积极参与全国汽车产业 的并购重组与区域整合,先后引入“上汽通用”、 “东风汽车”、“中国一汽”等行业龙头企业,成立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 有限公司”、“中国一汽集团柳州特种汽车厂”等 三大整车制造企业,极大地推动了柳州汽车产业 的发展。特别是在2002年通过股权让渡方式引 人上汽集团、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使柳州五菱汽车 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变身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 责任公司之后,短短几年间,该公司产量从2002 年的30万辆增加到2008年的65万辆,产品覆盖 全国50%以上的微型车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微 型车生产基地。同时,以“上汽通用五菱”为代表 的柳州整车制造企业的强劲发展,又进一步吸引 来自台湾、广东、上海、重庆等地的专业化汽车零 部件配套厂商落户柳州,初步形成以整车制造为 核心、零部件配套齐全、集聚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 的汽车产业集群。如今,柳州汽车生产已实现 50%左右的本地配套,2008年整个汽车产业对柳 州工业总产值的贡献份额已达31%,成为柳州市 第一大支柱产业。 (五)把握好技术和市场准入门槛,积极推动 节约型产业转移和转移产业的节约型发展 西部地区应结合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主体功 能区建设,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统筹规划,根据不 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制定差别化的技术和市 场准人标准,防止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技 术落后的产品和工艺转移到西部地区。在此基础 上,还要注意创造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 节约型产业转移或转移产业的节约型发展。一是 按产业链的发展要求,围绕西部优势主导产业的 上下游配套及服务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补充、延 长、扩展西部产业链,形成不同企业产品的耦合共 生,实现废物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二是抓住全国钢铁、汽车、有色金属等 行业加速区域整合的契机,通过协作、兼并、技术 转移和生产环节的分工协作等多种形式,努力与 行业内的优势企业、大型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承接其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管理经验,改造和提升 西部传统产业。三是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手段,鼓 励企业的环境友好行为,引导企业将污染控制、节 能减排降耗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实现企业 生产经营的环保化,努力做到产业转移和环境保 护双赢。四是根据西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的需要,引导东部资本进入商贸、物流、旅游、金融 保险等低能耗、污染少的现代服务业,改变西部产 业承接过度集中于资源开发领域的现状。旧。 参考文献: [1]刘毅.谨防产业转移陷阱[J].珠江经济,2008,(8). [2]陈秀山,徐瑛.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 分工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8,(10). [3]谢丽霜.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及防范 对策[J].商业研究,2009,(1). (责任编辑:李琪) .--——47.--—— 万方数据 西部地区规避产业梯度转移风险的对策研究 作者: 谢丽霜, Xie Li-shuang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刊名: 经济纵横 英文刊名: ECONOMIC REVIEW 年,卷(期): 2009,(5) 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3条) 1.刘毅 谨防产业转移陷阱[期刊论文]-珠江经济 2008(8) 2.陈秀山.徐瑛 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期刊论文]-经济研究 2008(10) 3.谢丽霜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及防范对策[期刊论文]-商业研究 2009(1)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谢丽霜.XIE Li-shuang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及防范对策 -商业研究2009(1)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于优化西部投资和产业结构,缩小东西区域发展差距,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产业转移与环境 风险之问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机制,随着东部投资和产业转移项目的持续进入,西部一些地区已经面临着环境恶化的现实压力.为促进产业转移的健康有序发 展,西部地区必须将环境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纳入其产业承接战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随之攀升的污染不致突破西部环境容量阈值. 2.学位论文 盖克鹏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研究 2009 二战以后,世界经济尤其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东亚经济腾飞的过程中,贸易的自由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此过程中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功不可没。五、六十年代,美国出于冷战需要大力扶持以日本为首的亚洲国家,大量的移植其国内的成熟工业 ,并一直相对开放地保持其对国内市场的开放状态,日本借此机会实现了国内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并于20 世纪80年代末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 经济强国。70年代,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利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浪潮,实现了经济的飞跃。1979年中国实行改 革开放,开始逐步融入国际市场,通过积极吸引外资,参与国际分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经济取得了长足稳定的发展。中国渐进式的改革开放始于东 部沿海地区,一直以来重点也在东部地区,从此东部地区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中央政府通过财政、税收、投资、金融、外贸等一系列全方位的优惠政策 使东部地区自身的区位、产业、人才、贸易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沿海各省区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吸引了大部分的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并通过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积极吸收来自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东部地区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东部地区 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其经济与产业成就构成了全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代表了 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带动了全国的现代化进程,东部地区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步伐,推动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2008年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 全球性经济衰退正在席卷全球,世界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格局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对于中国来说,东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了巨大冲击,同时近年来东 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开始面临资源匮乏、市场饱和、工资上涨、投资回报率递减等问题,使得东部的部分产业必须顺应发展的趋势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提 高东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而对于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来说,则面临着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晚,不仅资源、要素成本 等比东部地区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且投资环境也在逐步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的弱势正在减弱,优势正在加强。本文的关键内容在于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东部地区产 业西移的推动因素,即通过对比分析东西部地区在能源、矿产资源、劳动力成本、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差距和东部地区产业调整的因素,得出西部地 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并就如何承接产业转移给出了自己的几点对策建议。 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绪论。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 义,对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 第二章: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及效应。介绍了产业转移的内涵、规律、条件、诱因等内在机 理,分析了产业转移对于转出地和转入地的经济效应。 第三章: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意义。分别从东西部各自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对 东部地区的重要意义和对西部地区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东部地区产业西移的推动因素。本章通过对比东西部地区的职工平均工资、农村地区剩 余劳动力数量,分析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对比分析东西部地区的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得出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分析东部 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等经济指标,得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处于升级阶段,产业有向外转移的客观要求。 第 五章: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对策与路径分析。本章针对了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障碍,给出对策建议。选定西部地区最大的三个城 市:西安、成都、重庆,分析了以西安为核心的大关中地区和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成渝地区作为产业承接第一梯队的原因,并对以后的发展给出了政策 建议。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不足。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结论,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3.期刊论文 王海霞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商业时代2009(3) 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东业西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负面影响.如果忽略了这些负面影响.非理性的承接转移产业 ,西部将难以在产业竞争性对接中取得预期的成效,甚至会延缓西部的发展.只有有针对性地采取趋利避害的对策,才能使西部地区更科学地应对产业转移 中出现的问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4.期刊论文 李俊林.LI Jun-lin 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研究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36) 在阐述产业转移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了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对策. 5.学位论文 谢景星 产业转移与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对策研究 2007 国际产业转移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也是国际经济关系演进的长期趋势。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有较廉 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潜在的巨大市场、国家宏观政策和西部各地区优惠政策的支持,承接国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吸收随之而来的先进 技术和管理理念,将大大提高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有助于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本文分析了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下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 律、特点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论文主要分两部分进行分析。第一,分析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外部机遇。首先,分析了国际产业对华转移的新趋势 ,东部资本对西部地区跨区域投资及其趋势。其次,探讨了西部地区利用FDI的情况。主要采用了横向比较法分析了西部地区利用FDI方式的转变,在研 究历年利用FDI变化趋势时,则主要采用了纵向比较法。第二,对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首先主要从区域、产业与企业三个层面来分析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内部经济环境。其次,对西部地区引资过程中的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问题分析。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西部承接产业 转移的条件及思路,提出了以下几项对策:更新观念;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产业集群水平与产业配套能力;加强信息化水平建设;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 机制;加速国企改革;发挥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招商;创办中外合资银行。 6.期刊论文 史耀媛.张秀君.SHI Yao-yuan.ZHANG Xiu-jun 产业转移: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新思考 -西 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1)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同时也是其承接转移产业的过程.在承接转移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过程中,西部地区应处理好国际转移 产业与东部地区转移产业关系及本地区城乡产业转移问题,不断进行观念创新、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创新和机制创新,因地制宜,合理选择主导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7.学位论文 王金彪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研究——以云南为例 2008 随着我国加入WTO、实旌西部大开发战略、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以及中国和东盟关系的进一步推进,区域产业转移这一经济现象越来越多地受 到经济学者们的关注。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 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移动的现象。产业的适时转移不仅是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为 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产业转移不仅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也发生在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内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 的区域之间。本文主要就后者进行研究。就我国西部地区而言,承接国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吸收随之而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将大大提高西 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有助于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本论文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第二章是引用陈刚和刘珊珊合写的《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 与展望》。按照移出方和承接方的角度介绍产业转移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三章构造了产业转移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说明,这也是本文的第一个创新点 。第四章利用上述模型,对云南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从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投资总规模、来源地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的密集类型、投资的分 布特点、转移的规模、转移方式等7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二个创新点就是发现云南承接的产业转移主要是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劳 动密集型的产业。第五章研究云南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主要对云南承接的产业转移为什么是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而不是劳动密集型的原因 进行了探讨。第六章是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模型提出了相应地解决对策。 8.期刊论文 张秀君.史耀媛 关于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新思考 -理论导刊2005(3)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同时也是其承接转移产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西部地区应处理好国际转移产业与东部地区转移产业关系及本地 区城乡产业转移问题,不断进行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因地制宜,合理选择主导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9.期刊论文 尹秀娟.YIN Xiu-juan 青海在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与滞后性分析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9(2) 与西部其他省市比较,青海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滞后性,表现出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小、比重低;投资项目少,质量差,缺少大型跨国公司.其原因在于 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差,产业集群尚未形成;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科教与创新能力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且不具有区位优势;市场化 水平低,地方政府服务水平与意识落后. 10.学位论文 刘修军 区域产业转移与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2009 中国地域辽阔,各区域之间由于地理条件、资源禀赋、制度变迁等各种原因,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于中国这个处于经济体制变 革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经济差异的负面影响尤其不可忽视。 区域产业转移历史表明,无论是国际范围内的产业转移还是国家内地区间 的产业转移,都顺应了一个规律,即产业总是由发达地区按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顺序向落后地区转移,这充分说明产业转移规律是 客观存在的。 产业转移同时伴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这种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和调整,在现实经济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 于区域内部来说,它是促进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力量,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从区域间协调发展 的角度看,它更是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双赢的有力手段。 本文以西部地区为例,以产业转移的理论分析为切入点,回顾了区域产业转移的历 史进程及介绍其发展趋势,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分析,并结合西部地区各省市区在全国产业梯度中的地位,对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阶段进 行科学定位。结合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优势及限制因素,指出了西部地区各省市区承接产业选择及调整方向,并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给出政策建 议。 本文用整体和部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西部地区宏观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各省市区的产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克服 了只重整体,不重部分的弱点,使政策建议更具有现实意义,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jzh200905013.aspx 下载时间:2010年3月23日
本文档为【区规避产业梯度转移风险的对策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2225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9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1-01-24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