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国建筑大师介绍

外国建筑大师介绍

举报
开通vip

外国建筑大师介绍柯布西耶最全面的介绍 现代建筑大师。原名 Charles-Edouard Jeunneret。1887年10月 6日出生于瑞士。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著有《走向新建筑》(1923)。在美学上强调机械美,成为机械美学理论的奠基人。1927年柯布西耶在瑞士拉萨拉兹发起"现代建筑国际会议",成为国际风格现代建筑的中心组织。代表作品:佛莱别墅、萨伏伊别墅、马赛公寓大楼。 生平:   1887年10月 6日出生在瑞士约合(Jura),拉香.德.芳(La chaux-e-onds)。   1900年(13岁)进入拉香.德....

外国建筑大师介绍
柯布西耶最全面的介绍 现代建筑大师。原名 Charles-Edouard Jeunneret。1887年10月 6日出生于瑞士。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著有《走向新建筑》(1923)。在美学上强调机械美,成为机械美学理论的奠基人。1927年柯布西耶在瑞士拉萨拉兹发起"现代建筑国际会议",成为国际风格现代建筑的中心组织。代表作品:佛莱别墅、萨伏伊别墅、马赛公寓大楼。 生平:   1887年10月 6日出生在瑞士约合(Jura),拉香.德.芳(La chaux-e-onds)。   1900年(13岁)进入拉香.德.芳艺术学校学习。勒波拉特尼埃(L’EPLATTENIER 1874-1946)。   1902年柯布西耶在都灵国际装饰展上以一只雕刻手表获奖。   1907年(20岁)柯布进行第一次学习旅行,目的是去看欧洲的一些杰出的建筑与艺术。旅途中柯布绘制了许多精美的速写与水彩画。同时拜访了嘎涅、贝瑞以及霍夫曼。   1910年柯布结束旅行回到母校,并受学校之托再次出行到柏林研究德国装饰艺术。在德国接触到德意志制造联盟,并接触到彼得.贝伦斯、格罗皮乌斯以及密斯.范.德.罗。   1911年柯布再次到中欧和东方旅行,并于年底回到母校-拉香.德.芳艺术学校。   1913年柯布在拉香.德.芳开办自己的事务所。   1917年柯布移居法国。1930年柯布加入法国籍。   1920年改用笔名勒?柯布西耶,并同奥占芳以及其他的一些诗人、画家、雕刻家等人共同出版了《新精神》杂志。   1923年柯布将《新精神》杂志上的文章汇集出版,书名定为《走向新建筑》。   1928年,他同W.格罗皮乌斯、L.密斯.范.德.罗等人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他多次参加各国的建筑设计竞赛,并多次获得荣誉学位。   1965年8月27日逝世。 主要建筑作品与论著 主要建筑作品: 年代不详 佛莱别墅(Villa Fallet) 1927年 国际联盟总部 设计方案 关于薪酬设计方案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停车场设计方案多媒体教室设计方案农贸市场设计方案 1928年 萨伏伊别墅(Villa Savoy)(外观 图1-1至1-3,室内 图1-4至1-10, 二层中厅 图1-11至1-16, 底层独立支柱 图1-17) 1930-1932年 巴黎瑞士学生宿舍(Pavillion Suisse A La Cite Universitaire A Paris) 1936年 巴西里约热内卢教育卫生部大楼 1946-1957年 马赛公寓大楼(L’unite d’Habitation ,Marseille) 1950-1953年 郎香教堂(La Chapelle de Ronchamp) 50年代初 印度昌迪加尔城市规划 主要论著: 1923年 《走向新建筑》 作品与思想介绍 现代建筑大师。原名 Charles-Edouard Jeunneret。1887年10月 6日出生在瑞士一个钟表制造者家庭。早年学习雕刻艺术,青年时期曾游历欧洲一些国家,了解欧洲各地的建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曾在巴黎建筑师A.佩雷和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处工作,受到新建筑思想的影响。1917年移居法国,1920年改用笔名勒•柯布西耶,1930年入法国籍。1928年,他同W.格罗皮乌斯、L.密斯•范•德•罗等人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他多次参加各国的建筑设计竞赛,并多次获得荣誉学位。1965年8月27日在美国里维埃拉逝世。 倡导新建筑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大规模重建工作中,现代主义建筑在欧洲兴起,勒•柯布西耶是主要倡导者。1920年起,他发表了一系列鼓吹建筑创新的文章,后来汇集出版《走向新建筑》(1923)一书。他认为轮船、汽车和飞机是表现新时代精神的产品,但是建筑和建筑师落后了。他说“建筑艺术被习惯势力所束缚”,必须创造新时代的新建筑,建筑要走工业化的道路;甚至说“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建筑师要向工程师的理性学习。但他同时又把建筑看作“纯粹的精神创造”,一再强调建筑师是造型艺术家。勒•柯布西耶的革新思想和独特见解对当时的学院派建筑思想是有力的冲击。 1926年,勒•柯布西耶从现代建筑采用框架结构这一条件出发,提出了“新建筑的五个特色”:①房屋底层采用独立支柱;②屋顶花园;③自由的平面;④横向长窗;⑤自由的立面(图1“新建筑五个特色”图解,右侧一组为新建筑)。他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代表作品如库克住宅(1926)、萨伏伊别墅、巴黎大学瑞士学生宿舍(1932,图2巴黎大学瑞士学生宿舍)以及他参与设计的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1936~1945)等,都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这些作品比较符合现代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造型活泼新颖,对现代建筑影响很大。 城市规划思想 勒•柯布西耶主张采用新的城市规划原则和建筑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1922年他提出一个 300万人口的城市规划方案(见“现代城市”设想)。设想城市中有可以应用现代交通工具的整齐的道路网,中心区有摩天楼,外围是高层和多层楼房,高楼之间有宽阔的绿地。1925年,他又为巴黎市中心区改建提出了称为“伏瓦生规划”的方案。以后又为安特卫普、斯德哥尔摩和阿尔及尔等城市制订改建规划。这些规划都贯彻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则,采用高层建筑以减少建筑占地面积,增加游憩、体育活动用的城市绿地。道路按功能分级布置,有立体交叉等设施。这些方案,当时往往被认为带有空想性质而被搁置。直到50年代,勒•柯布西耶主持制定印度昌迪加尔规划时,他的城市规划的原则才得到了实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作品 战后时期,国际建筑界探索新的建筑理论和方法的思潮非常活跃。勒•柯布西耶又走在前面,他的建筑风格也有明显变化。他设计的马赛公寓大楼(1952年建成,见彩图马赛公寓大楼,1946~1952年建,勒•柯布西耶设计)是一座综合性的、有各种生活福利设施的高层建筑。大楼的外墙面是脱模以后不加修饰的粗糙的混凝土面,造型粗犷沉重,被称为“粗野主义”的建筑风格。1955年建成的法国朗香教堂是座形象独特并具有神秘的象征性的小型宗教建筑。这些作品对现代建筑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有人甚至说现代主义建筑的任何东西都可在勒•柯布西耶的作品、草图中找到。 主要作品 佛莱别墅 年代不详 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 1927年 萨伏伊别墅(Villa Savoy) 1928年 巴黎瑞士学生宿舍 (Pavillion Suisse A La Cite Universitaire A Paris) 1930-1932年 巴西里约热内卢教育卫生部大楼 1936年 马赛公寓大楼(L’unite d’Habitation , Marseille ) 1946-1957年 郎香教堂(La Chapelle de Ronchamp) 印度昌迪加尔 1950-1953年 50年代初 霍华德,E. (Ebenezer Howard ,1850~1928) 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创始人,1850年 1月29日生于伦敦,1928年5月1日卒于韦林。当过职员、速记员、记者,曾在美国经营农场。他了解、同情贫苦市民的生活状况,针对当时大批农民流入城市,造成城市膨胀和生活条件恶化,于1898年出版《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提出建设新型城市的方案。1902年修订再版,更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  霍华德关于解决城市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① 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他认为此举是一把万能钥匙,可以解决城市的各种社会问题。  ② 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这种城市的增长要遵循有助于城市的发展、美化和方便。当城市人口增长达到一定规模时,就要建设另一座田园城市。若干个田园城市,环绕一个中心城市(人口为5~8万人)布置,形成城市组群──社会城市。遍布全国的将是无数个城市组群。城市组群中每一座城镇在行政管理上是独立的,而各城镇的居民实际上属于社会城市的一个社区。他认为,这是一种能使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改革目标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的城市形式。   ③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古斯塔夫·埃菲尔 Gustave Eiffel,1832-1923)   法国土木工程师,因设计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而著名。1855年从中央工艺和制造学院毕业后,专门研究金属建筑,尤其是桥梁。他是首先用气压沉箱造桥的工程师之一。   埃菲尔主要作品有巴黎博览会机器展览馆(1867)、法国特吕耶尔河上钢拱桥(跨度162米,高出水面120米)、纽约港自由女神像的骨架等。他设计的埃菲尔铁塔(1887-1889)震惊了全世界,人们称他为“用铁创造了奇迹的人”。他在巴黎郊外设计了第一座空气动力实验室,1921年他把实验室赠给国家。 分离派老师--瓦格纳 (Otto Wagner. 1841-1918)是奥地利著名的建筑师。   他早年擅长设计文艺复兴式样的建筑,19世纪末,他的建筑思想出现了很大变化。1894年,53岁的瓦格纳就任维也纳艺术学院教授,次年出版专著《论现代建筑》,他认为,新建筑要来自当代生活,表现当代生活。他的建筑作品推崇整洁的墙面,水平线条和平屋顶,认为从时代的功能与结构形象中产生的净化风格具有强大的表现力。1900年前后他设计的一座维也纳公寓住宅初步显示出他的那种理想主义建筑观念。而1904年他在设计维也纳邮政储金银行时首次运用了简洁创新的建筑手法,更使人难以相信出自一位60多岁的教授建筑师之手。维也纳邮政储金银行被认为是现代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瓦格纳的观念和作品影响了一批年轻的建筑师,在他的支持下,他的学生奥别列兹、霍夫罗等人组成了“维也纳分离派”。   然而,1910年以后,瓦格纳的设计思想又向复古义倾斜,他在1911年作的“维也纳第22区”规划方案,主次轴线明确,建筑端庄严整,与同一时期英国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的浪漫情调明显对立。 未来主义战士——圣伊里亚  圣伊里亚(Antonio Sant-Elia,1888-1916)出生于意大利北部的科摩市,曾在工程公司做过学徒,后在波伦亚大学学习,1912年,在米兰开业,但主要是为别的建筑师工作,没有留下属于他的建筑作品。城市想象图   在米兰期间,圣伊里亚与“未来主义”者来往,在他们的影响下他于1912年-1914年间画了一系列以“新城市”为题的城市建筑想象图,大约有数百幅之多。其中一些于1914年5月在名为“新趋势”的团体举办的展览会上展出,展品目录上有圣伊里亚署名的“前言”,这就是著名的《未来主义建筑宣言》。   圣伊里亚的建筑想象画同他在“宣言”中提出的观念形象地表现了未来主义的建筑理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刚刚在建筑战线上点燃未来主义火种的圣伊里亚又急忙投身于现实中真刀真枪的战火中。1916年10月,无情的炮火吞噬了他仅仅28岁的年轻的生命。不公平的命运没有给他实施自己观念的机会。 城市想象图  然而,圣伊里亚的未来主义建筑观并没有消失,它的精华象接力棒似的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涌现的一批改革派建筑师手中,并且一直传递下去……   今天,当我们站在巴黎蓬比杜艺术与文化中心(1972-1977)和香港汇丰银行大厦(1979-1985)前时,不要忘记这位年轻的未来主义战士-圣伊里亚。 英国建筑师——麦金托什 麦金托什(Charles R.Mackintosh,1868-1928)是苏格兰人,19世纪与妻子和妻妹夫妇在格拉斯哥从事家具、生活用品和室内装饰设计。被人们称为“格拉斯哥四人组”。   麦金托什顺应形势,不再反对机器和工业,改用直线素材和简洁明快的色彩,他的室内设计常用大块白色墙面,家具以黑白两色为主,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麦金托什的设计超出流行的风格,打破了长期以来英国设计界的沉闷气氛。他的作品也对维也纳分离派有过影响。   麦金托什主要建筑作品有:风山住宅、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后者是格拉斯哥学派最著名的作品。   1914年麦金托什从苏格兰移居英格兰,此后建筑活动不多。 工美运动的创始人——莫里斯 莫里斯(W.Morvis)是19世纪英国一位著名的多方面的社会活动家,就学于牛津大学,毕业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但他主要的事业在工艺美术设计方面。 莫里斯有感于当时实用工艺美术品设计质量不高,主张美术家与工匠结合,认为这样才能设计制造出有美学质量的为群众享用的工艺品。   莫里斯一生始终厌恶机器和工业,但他也反对沿袭一套,他强调艺术与实用结合。他的设计思想是“向自然学习”,他主持做出的工艺品大量采用从植物形象得来的素材。产品注意结构合理,选材精当,装饰风格统一。   莫里斯虽然不是建筑师,但他的工艺美术思想广泛传传播并影响美国和欧洲大陆各国,并演变出“新艺术派”,“分离派”等建筑流派。   莫里斯在1859年-1861年为自己营建的住宅——“红屋”是工美运动的代表建筑。 “红屋” 安东尼奥·高迪 (Antonio Gaudi,1852-1926)   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曾就学于巴塞罗那省立建筑学校,毕业后初期作品近似华丽的维多利亚式,后采用历史风格,属哥特复兴的主流。高迪最早接受的主要委托项目是完成巴塞罗那的神圣家族教堂(1883-1926),这是一座极有个性和感染力的建筑物(高迪去世时仅完成一个耳堂和四个塔楼之一),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吉埃尔礼拜堂和居埃尔公园。 路易·沙利文 (Louis Sullivan,1856-1924) 美国现代建筑(特别是摩天楼设计美学)的奠基人、建筑革新的代言人、历史折衷主义的反对者、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   沙利文早年任职于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师詹尼的事务所,后赴巴黎入艺术学院,1875年返芝加哥任绘图员,1881年与艾德勒合组建筑事务所,共事14年。F·L·赖特(链接赖特)曾作为他的学徒6年。他设计的商业建筑是美国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他在高层建筑造型上的三段法,即将建筑物分成基座、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层和出檐阁楼的手法,流传很广,而且很久。他重视功能,提出“形式服务功能”的口号。他认为装饰是建筑所必需而不可分割的内容,但他不取材于历史形式,而是以几何形式和自然形式为主。他的代表作有芝加哥会堂大厦(1889)、圣路易斯的温赖特大厦(1890)、芝加哥的施莱辛格与迈耶百货公司大厦等。 贝尔拉格 贝尔拉格(Hendrik Petrus Berlage,1856-1934)是一位跨世纪承前启后的人物。他在瑞士学习建筑,受19世纪德国建筑师散帕尔(Gott-fried Semper,1803-1879)的影响,在建筑设计中注重理性的真实性。   在西欧、荷兰是个相对安定的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持中立,那里的建筑活动因而能保持连续发展。贝尔拉格1881年在阿姆斯特丹开业。他主张:   “建筑匠师(master-builder)的艺术在于创建空间而不是画立面。空间的外包是由墙组成的,按照墙体的复杂程序,一个空间或一系列空间得以体现出来。”   “我们的建筑师必须回归到真实性上,抓住建筑的本质。建造的艺术永远意味着将各种要素组织成一个整体以围合出空间。”   “首先,墙面应该裸露,以见其光洁之美,附在其上的任何东西都应避免成为累赘。”   “让墙保持平面的性质,才能获得其真正的价值,沉重处理的墙面不能看做是墙。”   “在建筑中,装饰和装潢是非本质的,空间的创造才是本质的。”   贝尔拉格是向欧洲建筑界最早宣传美国建筑师赖特的人。1912年他在瑞士苏黎士作访美讲演,对赖特的建筑作品和建筑思想大加赞扬。   贝尔拉格在荷兰安定的环境中工作长达五十来年,对荷兰年轻一代建筑师起了重要影响。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是贝尔拉格最主要的建筑作品。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Walter Gropius,1883-1969) 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1883年5月18日生,1969年7月5日卒。 格罗皮乌斯原籍德国,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1910~1914年自己开业,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1928年同勒.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1959年任副会长。1934年离德赴英开业。1937年到美国定居,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1952 年起任荣誉教授,参与创办该校的设计研究院。格罗皮乌斯在美国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和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理论,促进了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他在美国还从事设计实践。最初同学生合作成立建筑事务所,设计住宅;1945年又同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学界所推崇。50~60年代,他获得英国、联邦德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建筑师组织、学术团体和大学授予的荣誉奖、荣誉会员称号和荣誉学位。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这些观点首先体现在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支柱脱开,作成大片连续轻质幕墙。法古斯鞋楦厂的幕墙由大面积玻璃窗和下面的金属板裙墙组成,室内光线充足,缩小了同室外的差别;房屋的四角没有角柱,充分发挥了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悬挑性能。展览会办公楼正面两端各有一个全玻璃幕墙的圆塔。里面的螺旋形楼梯与上下楼梯的人全部暴露出来。这些作法在后来的现代建筑中,特别是在百货商店和疗养院之类的公共建筑中广为应用。上述两座建筑不仅提出了新的功能和表现出新的美学观点,并且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功能和美观是同现代材料和结构技术分不开的。 德国西门子城住宅区 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 格罗皮乌斯在他设计的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中更充分地运用玻璃幕墙。这座四层厂房,二、三、四层有三面是全玻璃幕墙,成为后来多层和高层建筑采用全玻璃幕墙的先声。把大量光线引进室内是当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主张的现代功能观点的一个主要方面。欧洲传统建筑大多室内幽暗,阳光很少,而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房屋有较大的窗户,有阳台。在总体布局上,为了保证阳光照明和通风,摒弃了传统的周边式布局,提倡行列式布局,并提出在一定的建筑密度要求下,按房屋高度来决定它们之间的合理间距,以保证有充分的日照和房屋之间的绿化空间。这些观点在格罗皮乌斯1929~1930年和H.沙龙等人共同设计的德国西门子城住宅区,40年代初和M.L.布劳耶合作设计的美国匹兹堡的铝城住宅区中都得到充分体现。 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在下述建筑中:包豪斯校舍,他在英国和E.M.弗莱合作设计的剑桥伊姆品登学院(1936),他和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同人设计的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1949~1950)以及西柏林汉莎区的高层公寓(1957)。 格罗皮乌斯力主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早在包豪斯学校任教时期,他便致力研究使家具器皿等日用品和建筑设计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大规模建筑并降低造价。他还提出一整套关于房屋设计标准化和预制装配的理论和办法。40年代初,他和K.瓦许曼合作研制了供装配用的大型预制构件和预制墙板。 70年代以来,西方建筑界新的建筑流派和理论不断涌现,出现了批判现代主义建筑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倾向,认为这是偏重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忽视人的精神要求造成的。这种批判波及格罗皮乌斯。对于格罗皮乌斯在建筑理论和实践上的作用评价不一,但对于他创立包豪斯学校等在现代建筑教育上的贡献则是一致肯定的。格罗皮乌斯参加发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1887-1965) HYPERLINK "http://www.au9.net/upload/article/29/20c302_03b_pic.jpg"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www.au9.net/upload/article/29/20c302_03b_pic.jpg" \* MERGEFORMATINET 平台别墅   现代建筑大师,本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现代建筑运动的积进分子和主将。1887年10月6日出生于瑞士一个钟表制造者家庭。他早年学习雕刻艺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曾在巴黎A·佩雷和柏林P·贝伦斯处工作,1917年移居法国,1930年加入法国国籍。1928年他与W·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组织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65年8月27日在美国里维埃拉逝世。  勒·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1923年出版了他的名作《走向新建筑》,书中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机器”。1926年提出了新建筑的5个特点:   1. 房屋底层采用独立支柱;   2. 屋顶花园;   3. 自由平面;   4. 横向长窗;   5. 自由的立面。    巴黎瑞士学生公寓 他的革新思想和独特见解是对学院派建筑思想的有力冲击。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萨伏伊别墅(1928-1930)、巴黎瑞士学生公寓、平台别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风格有了明显变化,其特征表现在对自由的有机形式的探索和对材料的表现,尤其喜欢表现脱模后不加装修的清水钢筋混凝土,这种风格后被命名为粗野主义(或新粗野主义)。  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品有马塞公寓、朗香教堂、昌迪加尔法院、拉吐亥修道院等,其中朗香教堂的外部形式和内部神秘性已超出了基督教的范围,回复到巨石时代的史前墓穴形式,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的精品。勒·柯布西耶又是一个城市规划专家,他从事了大量城市规划的研究和设计,代表作品有印度昌迪加尔规划等。 朗香教堂 昌迪加尔法院 密斯·范·德·罗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 HYPERLINK "http://www.au9.net/upload/article/29/20c303_01b_pic.jpg" \t "_blank" 美国伊利诺工学院建筑 及设计系馆(1956)   现代建筑大师。1886年3月27日生于德国亚琛。未受过正规的建筑训练、幼从其父学石工,对材料的性质和施工技艺有所认识,又通过绘制装饰大样掌握了绘图技巧。21岁时设计了第一件作品,以其娴熟的处理手法引起当时德国最著名的建筑师贝伦斯的注目,而于1908年进入贝伦斯事务所任职。1919年开始在柏林从事建筑设计,1926-1932年任德意志制造联盟第一副主任,1930-1933年任德国公立包豪斯学校校长。1937年移居美,1938-1958年任芝加哥阿莫尔学院(后改名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HYPERLINK "http://www.au9.net/upload/article/29/20c303_03b_pic.jpg"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www.au9.net/upload/article/29/20c303_03b_pic.jpg" \* MERGEFORMATINET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   密斯·范·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几乎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 HYPERLINK "http://www.au9.net/upload/article/29/20c303_06b_pic.jpg"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www.au9.net/upload/article/29/20c303_06b_pic.jpg" \* MERGEFORMATINET 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密斯·范·德·罗的代表作品有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在这里实现了他的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想,这是一件现代主义建筑的精品。他的代表作品还有:美国伊利诺工学院建筑及设计系馆(1956)、和纽约西格拉姆大厦(1956-1958,与菲利普·约翰逊合作)、朗格住宅、湖滨公寓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等,其中纽约西格拉姆大厦堪称国际式风格的顶峰。 HYPERLINK "http://www.au9.net/upload/article/29/20c303_04b_pic.jpg"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www.au9.net/upload/article/29/20c303_04b_pic.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http://www.au9.net/upload/article/29/20c303_05b_pic.jpg" \* MERGEFORMATINET 朗格住宅 阿尔瓦·阿尔托 (Alvar Aalto, 1898~1976,全名为Hugo Alvar Herik Aalto) HYPERLINK "http://www.au9.net/upload/article/29/20c304_06b_pic.jpg"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www.au9.net/upload/article/29/20c304_06b_pic.jpg" \* MERGEFORMATINET 伊马特拉市教堂 芬兰现代建筑师,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1898年2月3日生于库奥尔塔内,1921年毕业于赫尔辛基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学专业。1923年起,先后在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市和土尔库市开设建筑事务所。1928年参加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年,按照新兴的功能主义建筑思想同他人合作设计了为纪念土尔库建城 700周年而举办的展览会的建筑。他抛弃传统风格的一切装饰,使现代主义建筑首次出现在芬兰,推动了芬兰现代建筑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头10年,阿尔托主要从事祖国的恢复和建设工作,为拉普兰省省会制订区域规划(1950~1957)。阿尔托于1940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1947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美术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芬兰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63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76年5月11日逝于赫尔辛基。  阿尔托主要的创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他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适应人的精神要求。他说:“标准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房屋都一模一样,而主要是作为一种生产灵活体系的手段,以适应各种家庭对不同房屋的需求,适应不同地形、不同朝向、不同景色等等。”他所设计的建筑平面灵活,使用方便,结构构件巧妙地化为精致的装饰,建筑造型娴雅,空间处理自由活泼且有动势,使人感到空间不仅是简单地流通,而且在不断延伸、增长和变化。阿尔托热爱自然,他设计的建筑总是尽量利用自然地形,融合优美景色,风格纯朴。 芬兰地处北欧,盛产木材,铜产量居欧洲首位。阿尔托设计的建筑的外部饰面和室内装饰反映木材特征;铜则用于点缀,表现精致的细部。建筑物的造型沉着稳重,结构常采用较厚的砖墙,门窗设置得宜。他的作品不浮夸,不豪华,也不追随欧美时尚,创造出独特的民族风格,有鲜明的个性。   阿尔托的创作范围广泛,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到市政中心设计,从民用建筑到工业建筑,从室内装修到家具和灯具以及日用工艺品的设计,无所不包。根据阿尔托建筑思想发展和作品的特点,他的创作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白色时期:1923~1944年,作品外形简洁,多呈白色,有时在阳台栏板上涂有强烈色彩;建筑外部有时利用当地特产的木材饰面,内部采用自由形式。代表作为维堡图书馆 (1927~1935)和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1929~1933)。 彼得·贝伦斯 (Peter Behrens,1868-1940)   德国著名建筑师,工业产品设计的先驱,“德国制造联盟”的首席建筑师。他是一代人的宗师,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和勒·柯布西耶早年都曾在他的设计室工作过,他对德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贝伦斯早年在汉堡的艺术学校学习,1897年赴慕尼黑,1900年黑森大公召他到达姆施塔特艺术新村,在那里他由艺术转向了建筑。1903年他被任命为迪塞尔多夫艺术学校的校长。1907年他被德国通用电气公司聘请担任建筑师和设计协调人,1909-1912年参与建造公司的厂房建筑群,其中他设计的透平机车间成为当时德国最有影响的建筑物,被誉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贝伦斯后期作品有圣彼得堡的德国大使馆(1911-1912)、奥地利烟草公司(1930)等。1922-1927年任维也纳美术学院教授。 奥古斯特·贝瑞 (Auguste Perret,1874-1954) 法国建筑师,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先驱,早年曾在巴黎美术学院学习建筑,未毕业即随其父在巴黎从事营造业。1903年他们弟兄三人建造了巴黎最早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公寓建筑——巴黎富兰克林路25号公寓。1922-1923年在巴黎附近勒兰西建造的圣母教堂对建筑的发展和革新影响很大,解决了建造大体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任勒阿佛尔市重建工程总建筑师,著名的建筑有市政厅和圣约瑟教堂等。 兄弟三人都是苏联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他们是:Леонид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Веснин(1880~1933),Вик-то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Веснин (1882~1950)和 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Веснин (1883~1959)。   从20世纪20年代初期起,维斯宁三兄弟分别在莫斯科技术学校、莫斯科高等技术学院和莫斯科建筑学院任教。B.A.维斯宁曾任全苏建筑师协会第一任主席和苏联建筑科学院第一任院长。   维斯宁兄弟的建筑创作活动开始于十月革命前。在府邸、银行等民用建筑中,他们采用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而在工业建筑中则采用适应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轻质墙的简洁风格。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他们是构成主义建筑派的代表,对苏联建筑的现代化起了积极作用,也同西欧的现代主义建筑互有影响。A.A.维斯宁领导构成主义建筑师组织“现代建筑师联盟”(OCA,1925~1930)。构成主义者倡导把生活环境建成铸造社会主义新人的模子,主张用现代的物质和技术手段解决现代生活对建筑提出来的功能要求和经济要求,主张用工业化的方法进行大规模的建造。   维斯宁兄弟提倡建筑设计的“功能方法”,即“把目的、手段和建筑形象统一起来,把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不使它们互相矛盾的方法”。所谓内容,就是建筑物里面进行着的功能过程和思想、感情的总和;“新生活要求新的造型,这种造型只能求助于新材料和新技术”。所谓“新生活”,就是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生活。   维斯宁兄弟认为工业建筑和大规模建造的工人住宅是社会主义时代建筑的主要任务。他们从事城市和工人村的规划时,把它们当作具有劳动、教育、居住、文化娱乐等功能的综合体,探讨有利于培养人们集体精神的公共住宅形制。他们设计了不少文化宫和剧场。   维斯宁兄弟的主要建筑作品有:沙土尔水电站(1919),莫斯科无产阶级区文化宫(1931年设计,局部建成)和第聂伯水电站1929年开始建造),主持规划水电站旁的扎波罗热城(1929~1931)。他们1923年设计的莫斯科劳动宫是构成主义建筑早期的代表作,按照功能安排内部空间,外部形体则是它的直接表现,完全摆脱了传统的建筑构图。利用框架结构提供的可能性,内部空间开畅流动,大小两个观众厅之间用活动隔断,可分可合。哈尔科夫群众性音乐剧场的观众厅跟莫斯科劳动宫的一样,只有池座和散座,不设楼层和包厢,旨在表现平等一致的民主精神。舞台跟观众厅连成一片,适合群众性的盛大演出,机械化水平很高,可适应多种变化。第聂伯水电站给工人创造了良好的劳动环境,形象洗练。旁边的扎波罗热城,一方面采用标准设计,推广工业化施工,另一方面注意城市面貌的多样性,以大面积的绿化、完善的生活设施和新的布局形式设计住宅区。它和水电站一起,是苏联早期建设的一项代表性成就。   后期活动 从1932年的莫斯科苏维埃宫设计竞赛开始,苏联把大型公共建筑物首先当作艺术纪念碑并且特别强调古典遗产的继承。一般民用建筑也纷纷效法。构成主义建筑和整个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受到猛烈批判。维斯宁兄弟坚持认为:“古典形式的语言是过去了的语言,尽管它们以前是完美的,但它们不能表现今天。”他们继续用“功能方法”设计公共建筑,但大都没有建造。   在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前期约10年时间里,B.A.维斯宁任重工业人民委员部建筑管理局总建筑师,直接领导了大量工业中心的城市规划和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的设计工作。从1936年起,他再度担任苏联建筑科学院院长,致力于组织建设和学术建设。在卫国战争时期,他领导建筑科学院从事后方建设工作,研究地方材料、轻质结构、简易房屋等。战后,为遭受战争毁坏的地区做城市规划工作,推行工业化的施工方法。   维斯宁三兄弟都曾获红旗勋章;B.A.维斯宁还获得列宁勋章。       赖特 赖特(Frank Lioyd Wrignt,1869-1959)是本世纪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通的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筑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 HYPERLINK "http://www.au9.net/upload/article/29/20c308_01b_pic.jpg"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www.au9.net/upload/article/29/20c308_01b_pic.jpg" \* MERGEFORMATINET 普赖斯大厦   赖特于1869年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他在大学中原来学习土木工程,后来转达而从事建筑。他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就开始芝加哥从事建筑活动,曾经在当时芝加哥学派建筑师沙利文等众的建筑事务所中工作过。赖特开始工作的时候,正是美国工业蓬勃发展,城市人口急速增加的时期。十九世纪末的芝加哥是现代摩天楼诞生的地点。但是赖特对现代大城市持批判态度,他很少设计大城市里的摩天楼。赖特对于建筑工业化不感兴趣,他一生中设计的最多的建筑类型是别墅和小住宅。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最初的十年中,他在美国中西部的威斯康星州、伊利诺州和密执安州等地设计了许多小住宅和别野。这些住宅大都属于中等阶级。坐落在郊外,用地宽阔,环境优美。材料是传统的砖、木和石头,有出檐很大的坡屋顶。在这类建筑中赖特逐渐形成了一些特色的建筑处理手法。   剌赖特这个时期设计的住宅即将有美国民间建筑的传统,又突破了封闭性。它适合于美国中西部草原地带的气候和地广人稀的特点,赖特这一时期设计的住宅建筑被称为“草原住宅”,虽然他们并不一定建造在大草原上。   赖特的青年时代在十九世纪渡过,那是惠特曼(W.Whitman,1819-1892)美国诗人)和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美国作家)的时代。赖特的祖父和父辈在威斯康星州的山谷中耕地土地,他在农庄上长大,对农村和大自然有深厚的感情。他的“塔里埃森”就造在祖传的土地上,他在八十岁的时候谈到这一点还兴奋地说:“在塔里埃森,我这第三代人又回到了土地上,在那块土地上发展和创造美好的事物”,对祖辈和土地的眷恋溢于言表。 HYPERLINK "http://www.au9.net/upload/article/29/20c308_02b_pic.jpg"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www.au9.net/upload/article/29/20c308_02b_pic.jpg" \* MERGEFORMATINET 唯一教堂   但在建筑艺术范围内,赖特确有其独特的方面,他比别人更早地解决了盒子式的建筑。他的建筑空间灵活多样,既有内外空间的交融流通,同时又具备有安静隐蔽的特色。他既运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又始终重视和发挥传统建筑材料的优点,并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同自然环境的紧密配合则是他的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赖特的建筑使人觉着亲切而有深度,不象勒.柯布西耶那样严峻而乘张。   在赖特的手中,小住宅和别墅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类型变得愈加丰富多彩,他把这些建筑类型提到了一个新水平。   赖特是二十世纪建筑界的一个浪漫主义者和田园诗人。他的成就不能到处被采用,但却是建筑史上的一笔珍贵财富。  1959年,赖得以89岁的高龄离开人世。 赖特的主要作品有:东京帝国饭店、流水别墅、约翰逊蜡烛公司总部、西塔里埃森、古根海姆美术馆、普赖斯大厦、唯一教堂、佛罗里达南方学院教堂等。 路易·康 (Louis Isadore Kahn,1901-1974) HYPERLINK "http://www.au9.net/upload/article/29/21c301_01b_pic.jpg"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www.au9.net/upload/article/29/21c301_01b_pic.jpg" \* MERGEFORMATINET 宾西法尼亚大学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   美国现代建筑师。1901年2月20日生于爱沙尼亚的萨拉马岛,1905年随父母移居美国费城,1924年毕业于费城宾西法尼亚大学,后进费城J·莫利特事务所工作。1928年赴欧洲考察,1935年在费城开业。1941-1944年先后与G·豪和斯托诺洛夫合作从事建筑设计,1947-1957任耶鲁大学教授,设计了该校的美术馆(1952-1954)。1957年后又在费城开业,兼任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 HYPERLINK "http://www.au9.net/upload/article/29/21c301_07b_pic.jpg"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www.au9.net/upload/article/29/21c301_07b_pic.jpg" \* MERGEFORMATINET 索克大学研究所   路易·康发展了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概念,认为盲目崇拜技术和程式化设计会使建筑缺乏立面特征,主张每个建筑题目必须有特殊的约束性。他的作品坚实厚重,不表露结构功能,开创了新的流派。他在设计中成功的运用了光线的变化,是建筑设计中光影运用的开拓者。在有的设计中他将空间区分为“服务的”和“被服务的”,把不同用途的空间性质进行解析、组合、体现秩序,突破了学院派建筑设计从轴线、空间序列和透视效果入手的陈规,对建筑师的创作灵感是一种激励启迪。   路易·康的代表作品有宾西法尼亚大学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02、03、04、05)、耶鲁大学美术馆、索克大学研究所(02、03)、爱塞特图书馆(02)、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厅(02、03、04)、艾哈迈德巴德的印度管理学院(02、03、04、05)等。   路易·康的著作有《建筑是富于空间想像的创造》、《建筑·寂静和光线》、《人与建筑的和谐》等。 贝聿铭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1918年其父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贝氏在香港度过了他的童年。1927年父亲调职,举家搬至上海。中学读于上海。1935年被父送往美国宾州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1940年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在求学其间贝氏埋首图书馆,努力吸收欧洲近代建筑相关的资讯,并且获得学校举办的优秀设计奖,激励了他对建筑的兴趣使他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四十年代由于战争,贝氏在父亲规劝之下滞留美国,在一家以混凝土见长的工程公司工作,贝氏在这段工作经验中,为自己奠定了在混凝土材料上表现佳绩的基础。1942年,贝氏与毕业自卫斯里学院的陆书华结婚,同年贝氏至哈佛大学攻读建筑硕士学位。入学不久,贝氏就辍学,工作于国际研究委员会,主要工作是摧毁德意意志境内的桥梁。1945年秋,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贝氏开始他未竟的学业。因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优秀成绩,尚未获得硕士学位就被哈佛设计院聘为讲师。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理念,主导着贝氏一生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上海美术馆是贝氏的毕业设计,严谨的平面间错安排了数个内庭,使之观感为各个不同艺廊的背景,将自然引入室内是他的设计特点。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氏作品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光与空间的结合,使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1948年贝氏开始建筑生涯,早期贝氏作品采用混凝土,如夏威夷东西文化中心、纽约基辅湾公寓大楼等。到中期,作品开始趋于柯比意式的雕塑性,如全球大气研究中心、肯尼迪纪念图书馆。肯尼迪纪念图书馆属于机构建筑,该图书馆是贝氏建筑生涯的转折点,使贝聿铭名扬四海。   1958年贝氏成立了个人的建筑事务所,开业以来几乎每有工程竣工,就受到建筑界的注目,获得荣耀。个人获美国建筑学会金奖、法国建筑学院金奖、日本帝赏奖和普利兹建筑奖。其中普利兹建筑奖相当于诺贝尔奖,是建筑界最高荣誉。对贝氏而言,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Medal Of Liberty)章对他最具意义,该奖表彰非美裔的美籍杰出人士,这枚奖章的价值凌驾于他曾获得的任何奖项。   虽贝氏受西式教育受美国影响甚巨,但贝氏认为中国是他的根,于是他开始为中国建筑作贡献。如台湾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教堂面材采用带有凸点的黄色面砖,钉穿瓦的营建方式作为取法之对象,加上传统的中国色彩,贝氏成功地结合了现代与传统。北京香山饭店是贝氏个人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再次探索,借鉴古典的园林与江南民居,[自然]仍是此作品的重要元素。   香港中国银行的中银大厦(1982-1991)是贝氏所有设计方案中最高的建筑物。1990年5月落成后贝氏就宣布退休,这幢高楼事实上亦象征着贝氏事业的颠峰。 贝氏被公认为是最有影响的建筑师。他的设计简洁利落,合理,有秩序性,这是贝氏作品创作写照。精益求精,对形势空间,建材与技术的不断研究,是他建筑水准提升的原因,是他作品精髓所在,这正是促使贝聿铭在建筑上名垂不朽,其作品屹立长存的主因。 瑞士著名建筑师马里奥·博塔,作为提契诺学派的主要代表,其作品根植于意大利理性主义和欧洲现代主义,将欧洲严谨的手工艺传统、历史文化的底蕴、提契诺的地域特征与时代精神完美地表现建筑上。40多年来,博塔已设计项目600多项,涵盖了独家住宅、教堂、办公、银行、博物馆、学校等建筑类型。
本文档为【外国建筑大师介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3907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23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1-19
浏览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