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国大学校训文化建设刍议

我国大学校训文化建设刍议

举报
开通vip

我国大学校训文化建设刍议 · 教 育 论 坛 · 我国大学校训文化建设 刍议 吴跃 平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湖北 武汉 430074) _ Ⅲ¨ 摘 要:对我国大学校训现状的主要特征及不足进行了全新的、贴切的概括,并分析 了成因。从新 的视角概括了我国大学校训文化的主要特性,有的放矢地提出了构建我国校训文化的思 路和途径 :提炼大学文化精髓、凸显新型教育理念、化用古今经典词汇、借鉴西方校训精 华。 关键词 :大学校训 ;文化特性;校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

我国大学校训文化建设刍议
· 教 育 论 坛 · 我国大学校训文化建设 刍议 吴跃 平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湖北 武汉 430074) _ Ⅲ¨ 摘 要:对我国大学校训现状的主要特征及不足进行了全新的、贴切的概括,并分析 了成因。从新 的视角概括了我国大学校训文化的主要特性,有的放矢地提出了构建我国校训文化的思 路和途径 :提炼大学文化精髓、凸显新型教育理念、化用古今经典词汇、借鉴西方校训精 华。 关键词 :大学校训 ;文化特性;校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931X (2008)03—0094—05 目前 ,大学文化,已成为各大学在国内外竞争中非 常重要的软实力 ,而校训文化 ,是 大学 文化 中精神 文化 的核心 ,一所大学的校训 ,就是这所大学的精神符号 , 是 这所大学文化的“点睛 ”之笔 。分析 我 国大学校训 现 状 及成因 、探索大学校训 的特性 、改进我 国大学校训 文 化 建设 ,是我国大学文化建设 中一个亟 待解 决 的重要 课题 一 、我国大学校训的主要特征 笔者 广泛地 比较 了中外大学校训 ,并参照 了相关 的调研资料 ,发现 目前我国大学校训主要有如下特征: (一 )经典 不 多.内涵无限 最近 ,中国青年报 社会 调查 中心和新 浪校园频道 曾经联合进 行 了一 次“我最欣 赏 的十大校训 ”的调查 , 历 时 1个 月 ,共 有 4672人参 与。调查显示 ,清华大学 、 复旦 大学 、中山大学的校训受到 了公众 的广泛喜爱 ,分 列前三名 。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这次以 54%的最高获选率位居榜首 。早在 19 1 1年清华学堂初 创时,在《清华学堂章程》中就提出:“以进德修业 、自强 不息为教育之方针”。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以“君子” 为题作演讲时,提出:“乾象日:‘天行健 ,君子以 自强不 息。’坤象日:‘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推本乎此 ,君 子之条件庶几近之矣。”以此激励清华学子。“天行健 , 君子 以 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 以厚德 载物 ”两句 出 自《周易·六十四卦》。意谓:天即 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 , 君 子应 相应地刚毅坚卓 、愤发 图强 ;大地 的气势厚实 和 顺 ,君 子应相应地增厚美德 、容载万 物。“自强不息 ”中 的“不息”一词强调了人的持续不断的发展 ;而“自强” 一 词则强调了人类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因,揭示了个人 的发展关键在于 自身 ,体现了内外因的辨证哲理。在梁 启超看来 ,“自强不息”代表了君子人格中刚性的部分 , 故 以此 教导学生养成不屈不挠 、坚强 向上 的德行 ;“厚 德载物 ”代 表了君子人格 中柔性 的部分 ,则 用来教导学 生宽 以待人 、善待万物 。清华 大学在 1917年修建大礼 堂 时 ,将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这 8个字嵌 入校徽高悬 于大礼 堂的正额 ,可 以证明清华校训确认 的时间最迟 就在这一年 。 在 中国历史 文化 的发展进程 中,“自强 不息 ,厚德 载物”的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并被不断赋予新的内 涵。它精辟地概括了中华文化对人与 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人 的关 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处理 。事 实上 ,“自强 不息 ,厚德载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 格的重要表征 ,在清华大学近 100年的历史发展中,激 励着一代代 清华师生在教育史 、科学史 、学 术史上不 断 创造佳绩 。 收稿日期:2008—04—22 作者简介:吴跃平(1963一),男,四川威远人 ,本科,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负责人,人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文化、大学语文、应用写 作。 武 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二 0 O 八 年 第 七 卷 第 三 期 一总 第 三 十 三 期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调查结果和客观实践都表明,清华大学和复旦大 学 、中山大学 、山东 大学 、南 开大 学等 为数 不 多 的大学 的校训 ,已成 为 目前我 国大学校训 中 的经典 。究其 原 因 ,笔者认 为 ,主要在 于这些大 学的校训具有 丰 富的文 化内涵。具体有这么三点:其一 ,大部分被公众广泛认 同的校训,都不同程度地汲取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 的精华。文化经典的语言,更易为受众所认同;而其丰 富的文化 内涵更易与具 有深厚文 化积淀 的名 校 的办学 传统相契合 。其二 ,名人 贤士的“经典 ”“助推 ”,更使 “出 身”于“经典”的校训名扬四海。其三 ,名校始终如一的 办学追求 ,强化 了、体现 了 、传扬 了“经典”校训 。 然而,用文化经典 的语言作校训 ,要为大众接受 , 还应该有通俗易懂、朗朗上 口、便于传诵的特质 ,“自强 不息”就具备这 样的特质 。而要将校训 在其生存 的大 、 小“环境 ”的熏染或“干扰”下 ,做成既是文化经典的语 言,又是通俗易懂 、大众接受 、便于传诵的语言,也是与 学校的文化底蕴 、办学理念 、办学宗 旨、大学精神等等 相契合 的语言 ,确实不是一件 容易 的事 。因此 ,目前 我 国的大学校训想说 经典确实不容易 。另外 ,近年来 我国 高校还出现了好用古代经典语词做校训 的复古趋向, 这一方面显示出我国-f#统文化深厚的底蕴 ,以及传统 教育理念和传统价值观的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又 反 映出我国高校现代 意识和面 向未来 的办学 理念 的缺 失 。尽管大多数高校在引经据典并使 用古代语词 时 ,都 赋予 了新 的涵义 ,但根植 于古语 中的校训毕竟 有所局 限,尤其是不 大可能提 出既充 满现代 意识 、又对 未来有 启示意义的划时代的新的教育理念。 (二 )体现学科特 色,凸显专业背景 中 国政法大学 的校训“厚德 明法 、格物致 知 ”,体 现 了以法学 、法律 为主的 院校 的学科 特点 ;北京 林业 大学 的校训“养青松正气 ,法竹梅风骨 ”体现了以农林为主 的学科特色,也包涵了培养师生崇高精神和高尚人格 的希望;北京舞蹈学院的校训“文舞相融 ,德艺双馨”则 体现了舞蹈学院强烈的艺术气息。 这些大学的校训 ,都体现了该校的学科特色和专 业背景 ;但其 中一些校训又 似乎没有体 现 出本 校的特 色和独有的大学精神 ,好象放在其他的同类院校也可 以用——比如上海财经大学的校训 “经世济国”放在其 他的财经类 院校似乎也行 、北京师范大学 的校训 “学为 人师 、行为世 范 ”放 到其他 的师 范类 高校好 象也 可 以 , 这样 ,本校 的本质 文化特征还是没有完全体 现出来 。而 且与这种现象相关 ,更容易衍生出另一种担忧。 (三 )缺乏个性 ,趋 向雷 同 我国大学校训在改革开放—20世纪 90年代中期 , 有 比较严 重 的雷 同现象 :曾有学者 对 229所高校 的校 训作 过统计 ,一共 使用 了 689个 词 、词组 或三 句话 ,有 435个 词是重 复使用过 的 ,重复 的 比例 占了 63%。“创 新”、“求实”、“团结”、“勤奋”四个词的使用 已经到了泛 滥的程度 ,甚至有 l5所高校的校训完全就是用的这四 个词,而且其中有 12所的词序都完全相同。在 20世纪 9O年代中期以后 ,我国校训较前一阶段有所改进 ,但新 的重复似乎又有呈现——“厚德”、“博学”、“笃行”、“至 善 ”成 为新的圭臬 。 我 国大学校 训的雷 同化 ,既反 映出 中国传 统文化 对大学 的深刻影 响和各大学对 优秀 的传 统文化 的高度 认同,也暴露出我国大学办学的千校一面、千篇一律的 弱点。考察我国校训雷同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 第一,不少大学对校训的拟制重视不够,只把校训 当成了学校的一个简单符号、或者一个时尚的标签。不 重视校训的现象是有典型实例的——《中国教育报》就 曾以《有感于校长不知道校训》为题发表文章 ,尖锐地 批评了某些校长对校训 的忽视。在当今有些高校追求 教育功利 化的语境下 ,短视 的学 校管理者把 校训 当成 了摆设 。在这种不 重视 校训 、“遗忘 ”校训等心态 下拟制 的校训,就只会像五、六十年代父母为孩子起名字一 样—— 大众化 、普通化 、趋 同,fL。 第二 ,不少大学拟制校训的思维模式,还受到了我 国重群体轻个体的文化传统的制约。我国自古就重群 体 、强调求同存异,不主张个性张扬。在这种传统文化 孕育的思维定势下产生的校训,要想让它有个性 ,确实 不易 。 第三,雷同化的现象,既与我国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体制下的 大一统 的教育模式 密切相关 ,也与计划经 济体制 下大 一 统的社会组织形式密切相关。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产 生的校训 ,不仅是一所 学校 的校训 ,而且 常常是对那个 时代整个社会 的价值 取 向的响应 。在 当时的语境下 ,这 种校训确实难 以表现 出 自己的个性 ,因为校 训的设计 者们 还要受到政治功利 的影 响 。 (四 )说教 色彩较 浓 ,政 治烙 印较 深 中国科技大学的校训——“红专并进 ,理实交融”, 就最典型地体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中国的时代 政治特色。校训体现政治色彩,说明学校不能脱离 自身 所处的时代和社会 ,要受到当时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和制约 ,尤 其在那样 一个非常 注重政治功利 的时代 、在 中国这样一个注重时代政治的国度,大学也不可能产 生“世外桃源”式的校训。然而,这样产生的校训虽然可 以表现出时代的特色 ,但却未必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 考验 。而且 ,这样产生 的校训 常常带 上 了很浓 的说教色 彩 ,训育效果并不好 ,甚至容易造成逆反心理。 与此相近的一个现象 ,就是不少大学将领导的题 词作为校训 。北京、上海的两所国家会计学院的校训都 是 “不做假 账”,均为朱 口基 总理所题 写。这位 国家总理 题词所做的校训 ,没有片面追求政治功利 、符合被题词 学校的理念追求和学科特色 、也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 验 ,这样 的校训产 生方式应该是可行 的。但如果有关 领 导的题词达不到前述要求 ,恐怕也不宜搬用 ,否则就会 损 害校训 的质量 、失去校训 的功用 、甚至成为政 治 的风 向标 。 (五 )更换频繁 ,不够稳 定 一 所大 学 的校训 经过 历史 的发 展和 社会 的进 步 , 应该保持 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不变性。而我国不少大 学的校训更换频繁,有的甚至换 了一个校长就换一个 校 Il。 有百年历史的南京大学校训 “诚朴雄伟 ,励学敦 吴 跃 平 : 我 国 大 学 校 训 文 化 建 设 刍 议 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八年第七卷第三期一总第三十三期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行 ”,明显凝练 了该校 四个 时期 校训 的精华 。南 大最早 的雏形是两江师范 ,学堂监督李瑞 清提 出了 “嚼得菜 根 、做 得大事 ”的校训 。到了南高 时期 ,以“诚 ”字 为校 训,突显诚信。更名为东南大学后,郭秉文校长实施“训 育 、智育 、体育 ”三育并举 ,要求 学生养成“钟山之崇 高 , 宣武之恬静 ,大江之雄毅 ”的国土风范。发展到 中央大 学时期 ,罗加伦校长提 出以“诚 朴雄伟”四字为校训 ,而 南大另一 重要源 头金陵大 学则 以“诚真 勤仁 ”为校训 。 建 国以后 ,中央大学更 名为南京大学 ,2002年该校 百年 华诞 ,决 定新 的校训为 “诚 朴雄伟 ,励 学敦行 ”,这是基 于对历史的继承和尊重 。 从学校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背景来 看南大校训 的不 稳定 ,也许是可 以理解 的 ,但频 繁更换 的校训毕竟缺 乏 定 力,而且使学校 的文化显得飘 忽不定 、缺乏历史厚重 感 。 另外 ,笔者认为 ,大学 的功 能 ,总体说 来 ,是传 承文 化 、研究文化 、融合文化 、创新 文化 ,具 有科研 、教学 、服 务社会和引领社会 的功 能 ,高 职院校 更应该体现 出服 务社会 的功能 。而这些功 能常常在我国高校 的校训 中 “失语”。 当然 ,我们 也应该看 到 ,20世 纪 90年代 中期 以后 , 我 国不少大学在改进校训 时 ,在追求个性 、避免政治 功 利 、寻求 稳定性 、表现社会 功能 、反映 办学理 念等方 面 的努力 ,这就更值得我们进一 步探讨 “校训文化 ”特性 , 为“校训文化”的建设提供 帮助 。 二 、大学校训 的文化特性 关于 “校训”,《辞海》解 释 为 :学校 为训育 之便利 , 选若干德 目制成 匾额 ,是 为校训 。实际上 ,一所大学 的 校训 ,从本质上讲 ,不仅 是该 校甚至是学校所处 的那 个 民族 的文化传统 的积淀 和凝 聚 ,更是该校先进 的办学 理念 的提炼 和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了解 一所大学 的校训 ,可 以直 接触 摸到该校最核心 的灵魂 和特质 ,解读大学校训 ,成 为研 究 中国大学文化和办学特色的一把钥匙 。从功能上讲 , 校训 是广大 师生共 同遵 守的行 为准则 与道德 规范 ,对 内,影 响和规范 了师生的言行举 止 ,引领 了学校 的办学 方 向 ,具有极 强的凝 聚力和 向心 力 ;对 外 ,则 作用 于社 会文化 和文明理 念 ,促进社会发展 ,同时树立学 校 良好 的外在形 象。校训 是一所学校校风 、教风 、学风 的集 中 表 现 ,不 同的校训代 表了各校风格迥异 的大学 文化和 教育理念 。优 秀的校训 ,是人类文化宝贵 的精 神财富 。 通过对我 国大学 校训现状的分析 ,比较 国外名 校的校 训 ,笔者认为 ,大学校训主要有以下特性 : (一 )个性 匕 校训是 大学 精神的本质属性和 内在规定 。作为一 种精神力量,它以观念形态 、心理状态等形式存在于学 校师生的内心深处,又以独特的校风 、教风、学风、传统 习惯等方 式作为外显标志 。与该校特有 的人才培养 目 标 、学科设置 、体制建设都息息相关 ,因而每个学校的 校训都应该体现 出每个学校 的个性 。 西方 大学 的校训极富个性 ,与 中国大学 的校训最 大 的不 同之处 就在于——西方一些大学在 发展过程 中 深受教会势力 的影 响 ,其校训体 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 , 比如牛津大学 的校训 为“The Lord Is My Illuminaion”,译 成中文就是“主照亮我”或者是“上帝乃知识之神”。表 明了学校的宗教背景和对上帝的信奉,并强调“启示” 是真理和知识 的源泉 ,追求卓 越。这种个 性化 、具有宗 教色彩的校训在西方名校不胜枚举 。追求个 性化 、多样 化 ,既是拟制校训 的内在要求 ,又是 国外校训和时下校 训 拟制的趋 势 ,也是我 国校训避免趋 同化 的良方。 (二 )警 句式 一 日“概括性 ”。主要是指校训的语 言要 言简意赅 。 校训可 以反映大学 的文化传 统 、文 化精神 、文化追 求 、 办学理念 、办学特色等等丰 富的内涵 。但冗 长的语句既 不利于接受、也不利于记忆 、更不利于流传。因而校训 常常要对 这些丰 富的 内容 进行 高度地概 括 、归 纳 、提 炼 ,尽量 以精粹 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的 内涵。西方名 校的校训 多以概括 、简洁 的格言形式 出现 。美 国哈佛大 学的正式 校训为 “让真理 与你为 友”,就来 自一句 格言 “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但是,更 重要 的是 ,让真理 与你 为友”,体 现 了哈佛大学求 实崇 真的立校宗 旨和人才培养 目标 ,倡 导追求 真理 、独立思 考 、注重人 文的 自由民主精 神 。而且 ,这句流传 了 300 多年的校训 ,直到今天仍然 以其深刻 的哲 理和悠长 的 人文精神给人 以智慧 的启迪 和感 召—— 与两位伟人为 友 ,告诫 学生不要 忘记历史 ,不要 割断与 历史 的联系 , 要 继承 、要弘扬 ,要 以高度 的历史责任感 对待人类文 明。而“更要与真理为友 ”则教育我们 一方 面不要用静 止 的观 点看待人类 文 明 ,要 批判 、要创新 ;另一方 面要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地认识 客观事物 ,把握真 理 ,并且坚持真理 ,达到 主观 能动性 和客观规律性 的统 一 0 二 曰“鼓 动性 ”。校训本身应具有 巨大的号 召力 、鼓 动力 ,“以柏拉 图为友 ,以亚里 士多德 为友 ,更 要以真理 为友”,自身就具有很大 的感染 、启迪作用 ,能很大程度 激励 人们。 (三 )倾 向性 包括倾 向 、导 向两层含义 。大学校训 的语言一般都 高度概 括 、高度浓 缩 ,但要 想把校 训 ,做 成既表现 办学 理念、又反映传统文化 、也突出学科特色 、还体现大学 功能的面面俱到 的校训 ,却是不容 易的 、也不一定必 要。因此,许多校训常常倾向于某一个方面,这便体现 出了校训倾 向性的特性 。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是“为国 家服务 ,为世界 服务 ”,倾 向体现 普林斯 顿大学 师生强 烈 的爱 国热情 和服务社会 的意识 ;加拿 大皇后大学 的 校训 “智慧和知 识将是 未来时代 的稳定 剂 ”,突出强调 学校对社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另外,校训反映了一所大学长久的办学传统、当前 的办学 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 向,它会逐渐内化为学校 师生的一种心理因子 ,赋予他们一种文化精神,主导他 们 的一 言一行 ,充分 实现 自我 。而且 ,作为集 中表现大 学理 念 的校训 ,影 响了该校 的校 风 、教 风 、学风等 的形 成 ,自然 也具 有引领学校发展方 向的功能 ,其导 向性也 就不言而喻 。 吴 跃 平 : 我 国 大 学 校 训 文 化 建 设 刍 议 武 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二 0 0 八 年 第 七 卷 第 三 期 一总 第 三 十 三 期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四 )稳 定 性 我们所说 的稳 定性是指相 对稳定性 而不是绝对 稳 定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的校训应随着社会的变 化和时代的进步发生相应的变化和调整 ,北京大学的 校训就是如此 。相 对稳定性则是 指一所大 学 的校训 经 过历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保持 自身的相 对独立和不变性 。牛津大学办学 800多年 ,校训 一直没 变,一直坚持追求卓越的办学 目标。“自强不息 ,厚德载 物 ”在 清华 大学近 100年 的发展过程 中激励 了一代 又 一 代的清华师生而少有变化 ,体现了校训作为大学精 神 的代表的相对稳定 性 ,虽然这八 个字随着 时代 的变 化可以有不同的阐释,但其基本内涵却是固定不变的。 总 的说 来 ,校训 的变化 、调 整 、发展 ,是绝 对 的 ,当 然不 能片面地理解 为语 词的改变 ,语 词的新 的阐释应 该也是一种变化。但是 ,校训的相对稳定性又是不可缺 少的——每所大学特有的文化个性应该是相对稳定 的 ,应该反 映在 自己的校训 当中,不论 校训 的语词 怎么 变,这所大学的文化个性都应有 自己的定力。 (五 )传承性 主要是指校训 中对该校的大学文化以及所在民族 文化 的传承 。中 国文化源远流长 ,八千年 的文 明史 积淀 了深厚的文化传统。大学校训文化,作为以大学为载体 的 、特殊 的文化形 式 ,是大学在 长期办学实践 的基础 上 形成 的,与整个 中国~:4-E的背景 密不可分 ,深深地植 根 于中 国传统文化 的土壤里 ,其 内容和形式 与传统文化 有着继 承和发扬 的关系 。比如东南大学现在 的校训 “止 于至善”就是出自于《大学》的开篇 :“大学之道 ,在明明 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代表了中国古代哲人对“大 学”的深刻认识 ,显示了先进文化的时空穿透力 ,即使 对今天的文化教育仍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构建校训文化的主要思路 考察 了我国大学校训 的现状 ,讨论 了大学校训 的 特性 ,我们 可 以在此基础 上 ,对构建我 国大学校训 文化 的思路和途径作进一步探讨 。笔者认 为 ,主要可以从 四 个方面来努力 : (一)提炼大学文化精髓 第一,可以对我国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的文化宝库 进行科学系统的梳理和发掘 ,在传统文化中寻求与本 校大学文化内涵相契合的精神元素,清华大学 、复旦大 学 、中山大学等高校 已经做 出了表率 。 第 二 ,校训是在办学实践 中逐步形成 的。办学 时间 长的大学,承载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沉淀,能够形成 富有个性 和特色的校训 。 第三,要精心归纳 、提炼大学精神。耶鲁大学 300 多年的历史形成 了“以书建校 、以书立 言 、以书传世 ”的 耶鲁传统 和 “书 比钱重要 ”的耶鲁奉 献精 神 ,绵延 数百 年对书的尊重的耶鲁情结,演化为学术独立 自主的“爱 真理、追求真理”的耶鲁精神 ,最后形成“光 明与真理” 的校训。耶鲁大学对其大学精神的提炼 、升华 ,值得我 们借鉴。 (二)凸显新型教育理念。 教 育 论 坛 Education FOrum 其一,校训要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大学注重在校训 中体现创新精神,如南开大学的 “允公允能 ,日新月 异”,四川大学的“日进有功”,浙江大学的“求实 ,创新” 等等。 其 二 ,校训 要不 断追求 新 的办学 理念 。“办学 理 念”,就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 、生存期望的有机构 成。从内容来说 ,包括管理理念 、教学理念 、科研理念 、 治学理念 、教师理念 、学生理念 等理念 ;从结 构来 说 ,包 括办学 目标 、工作思路 、办学特色等要素 威斯康辛大 学之所以成为开创现代大学社会服务新职能的攘帜 , 也就 在 于其卓 越 的办学 理念 。这 所 大学 创建 于 1848 年,最初的几十年都是规模很小的非教派学院。20世纪 初 ,查 尔斯 ·范海斯担任校 长期 间(1904—1918年 ),正是 威 斯康辛州 的农业 由小 麦转 向畜牧业 、以乳制 品为主 的转型期,对专门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范 海斯校长顺应这一需求 ,提出了“大学必须为区域经济 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新的办学理念。当时的媒体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说 :威斯康辛大学对于农民来说 ,就像猪圈和农舍一样 近在咫尺;对于工人来说 ,就像他们的工会大厅一样可 以随时出人 ;对于制造商来说 ,大学的实验室随时为之 开放。威斯康辛大学开创的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办 学理念 ,被后人称之为“威斯康辛思想”,成为美国 20 世纪最有创造性 的思想之一 。 其 三 ,校训 要反 映 时代特 色 ,体 现 时代精 神 ,要有 时代新意 。山东大学 的新 校训 “气有浩 然 、学无 止境 ”、 中国海洋大学的新校训“海纳百川 、取则行远”等 ,既能 表现学校特色,又富有文化内涵 ,还反映了新的办学理 念 ,必将成为学校醒 目的精神标志。 (三 )化用 古今 经典 词汇 写作中有“点化”的技法 ,我国宋代著名诗人黄庭 坚在《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答洪驹父书》中指出: “古人能 为文 章者 ,真能 陶冶万 物 ,虽 取古 人之 陈言人 于翰墨 ,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黄庭坚最早提出的 这种 点化法 ,主要 有两种手法 :一 是 “换骨法 ”,即 “不 易 其 意 而造 其语 ”;二是 “夺胎 法 ”,即 “规 模 其 意而 形容 之 ”。“初唐 四杰 ”之一 的王勃 的千古佳 句 “落 霞与孤鹜 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便是点化庾信诗句的典范。 我们在琢磨大学校训措词时 ,也可以“点化”古今 经典词汇 ,将积淀了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经典词汇与 能够容载现代办学理念的时尚新词融为一体。国防科 技大学 校训 “厚德 博学 、强军 兴 国”、广 州大学 校训 “博 学笃行、与时俱进”等 ,都是融合古今词汇的尝试。 (四 )借鉴 西方校训精 华 比较 中外校 训 ,我们不难 发现西方 名校校训 有如 下特点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 ,西方名校校训避免了强制 性 的说 教 ,极 富个性 。这应 成为我 国新一 轮校训 拟制高 潮 的重 要圭臬 。第二 ,西方名校校训相~,-j-稳 定。校训虽 然要与时俱进,但一定时间的相对稳定也是必要的。而 且 ,某一所大学在其校训中反映出的大学文化个性应 该是稳 定的 ,只是 随着时代 的变 迁不断补充新 的 内涵 。 第三,西方名校校训注重体现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前 述的威斯康辛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等大学的校训均具 武 汉职 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二 0 0 八年 第 七卷 第 三期 一总 第 三十 三 期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教 育 论 坛 Education Forum 有此特点 。 总之,我们只有科学地分析了我国大学校训的现 状及成 因,深入地探讨 了大学校 训的文化特性 ,真 正地 明确 了构建我 国大学校 训文化的思路 ,才能切实推进 我 国大学校训文化 建设 ,提 升大学文化在 国内外 的竞 争力 。 参考文献: [1]李晖.我国大学校训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走势[J].高等教 育,20o5,(1). [2]丁德智,夏静,赵燕.中外大学校训之比较及启示[j].学 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1). [3]丁艳红,陈怡,郑惠坚.大学校训的文化蕴涵及其功能 lEB/OL].12005—10—08]http://campus.eo1.ca. [5]王大超.大学校训中的哲学寓意[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4,(8). [6]马敏 中国文化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O0:18. [7]唐耀华,黄文静.中外名校大学精神略谈[J].经济与社会 发展 ,2005,(1). [8]蔡克勇.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什么样的办学理念[N]. 中国教育报,2004一O1—02(4). [9]声怡,刘九洲.中国古代写作理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 出版社 .1985:295. 【责任编辑:张 磊】 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M otto Culture in China WU Yue—ping (Academic Affair Department,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features and deficiency of present school mottos in China.It puts forward the approaches and channels to construct school motto culture,which shows the soul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ulture,conception of new education,classic using of words and study of western school mottos. Key words:school motto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ulture characteristics;school motto culture (上接 第 90页) Reflection on Offi cial-favoritism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ZHANG Xiao—li (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Wuhan430065,China) Abstract:In China.offieial—favoritism iS prevailing in universities SO administrative officials have extremely strong powers to dominate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As such,university teachers prefer the option of taking position of administrative official,which seriously hinders the academic freedom,pursuit of innovation,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universities.The solution lies in the refom o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o discard the officia1一 favoritism,and learning from first-clas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their efficient management while encouraging academic research,teaching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university;official-favoritism;administration;system of organization 吴 跃 平 .. 我 国 大 学 校 训 文 化 建 设 刍 议 武 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二 0 0 八 年 第 七 卷 第 三 期 一总 第 三 十 三 期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文档为【我国大学校训文化建设刍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0410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6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1-19
浏览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