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学XX大学社会学-中国社会与社会发展讲义(1-4专题)

大学XX大学社会学-中国社会与社会发展讲义(1-4专题)

举报
开通vip

大学XX大学社会学-中国社会与社会发展讲义(1-4专题)20XX年复习资料大学复习资料专业:班级:科目老师:日期:中国社会与社会发展讲义授课教师:东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邓力铭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为全校任选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进程及内在规律,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了解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构成,包括地理与环境、人口与民族、经济运行、政治构架、文化演进等。通过专题讲授的形式,培养学生从社会学的视角来认识中国社会,加深其对以往和现今中国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能辨析中国社会未来的趋势,为其专业学习提供知识背景,也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教学...

大学XX大学社会学-中国社会与社会发展讲义(1-4专题)
20XX年复习资料大学复习资料专业:班级:科目老师:日期:中国社会与社会发展讲义授课教师:东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邓力铭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为全校任选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进程及内在规律,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了解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构成,包括地理与环境、人口与民族、经济运行、政治构架、文化演进等。通过专题讲授的形式,培养学生从社会学的视角来认识中国社会,加深其对以往和现今中国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能辨析中国社会未来的趋势,为其专业学习提供知识背景,也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教学时数:32学时教学方式:讲授为主,讨论相结合。成绩评定方式: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回答问题和提问,课堂作业)联系方式:lmdeng720XXXX9@20XXXX3.com主要参考教材:谢和耐著:《中国社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冯尔康著:《中国社会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导论一、中国社会史相关理论。1、社会史定义——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历史上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及其运动,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2、社会史与历史学及社会学的关系。1、社会史与历史学的关系社会史不是历史,社会史与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在范畴上基本是重合的,但他与历史研究相比,特点在于他把着眼点放在整体而非个体之上,因为社会本身体现了人类的整体关系;即便它偶尔涉及个体,也是将其视为社会现象或社会关系的具体体现来研究的。从而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社会发展的进程,而不会陷入英雄主义史观和王朝史、帝王史。2、社会史与社会学的关系社会史的研究方法遵循社会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社会史与社会学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前者研究往昔的社会整体及其各个侧面,而后者研究现实的上述内容。但由于时间概念的相对性,社会史的研究跨度是相当大的。3、社会史的研究方法。1、社会史的研究方法遵循社会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准则,即“社会事实论”的研究方法。作为社会发展过程的社会事实也能用事实来解释,而不是用心理和生理的方法来解释,只能用与社会发展这个事实相关的其他事实来解释。2、地理与环境、人口与民族、政治构架、经济运行、文化演进、军事发展、社会生活。七大专题,将是我们研究中国社会史的相关社会事实。每个专题将在时间和空间上跨越中国5千年的历史和疆域空间。4、学习社会史的意义。通过了解以往社会发展的轨迹和历程,掌握影响社会发展的基本元素和基本规律,从而能对目前阶段的社会事实和状况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并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进而根据变化了的新特质来把握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更好的规划和设计自己的人生。5、以明朝灭亡为例,勾勒社会史研究的基本轮廓1、地理与环境——太阳黑子的异常消失,导致气候干燥寒冷,十年九灾,大量人口生活无着,成为流寇的来源。2、人口与民族——明代中期的人口的迅速增长过亿,也为在灾年的农业社会埋下了人口的定时炸弹。3、政治构架——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导致政治运行的瘫痪和腐败。4、经济运行——明末政府财政上的大破产。5、文化演进——儒家文化在礼教上严重的与社会事实脱离。6、军事发展——北京作为首都和指挥中枢在地理上的劣势。军事准备和指挥上错误。7、社会生活——重文轻武的习惯和糜烂的社会风气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士气。第1章地理与环境篇一、孟德斯鸠有关“社会学地理学派”的思想。1、定义——孟德斯鸠从地理环境角度说明人类社会的演变,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由于社会是一个由多种互相联系的因素构成的统一整体,所以,社会结构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社会结构和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地理与环境决定和影响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等。他认为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不存在一种固定不变的社会模式。3、相关引文——“共和政体的性质决定了共和国的疆域是很小的,否则它就不能存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是以统治帝国的人拥有专制权力为前提的。”“岛屿上的居民比大陆上的居民更倾向于自由,大海使这些岛屿与大的帝国相隔,暴政不能在岛屿上插手,征服者常为海洋所阻,岛上的居民不为征服所摄,因此比较容易保持自己的法律。”“在气候寒冷的国家里人们对娱乐缺乏感受性,气候温和的国家的居民对此感受程度较大,热带国家的居民尤甚。”二、中国的疆域1、中国疆域的现状: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20XXXX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个。(最南端在4°N附近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53°N附近,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东端在20XXXX5°E多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在73°E附近,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我国同20XXXX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2、中国周边地理环境——恶劣1、陆地接壤国过多,其中部分国家与中国有领土争端;2、周边有核国家3个、准核国家两个,军事力量与中国在同一层次上的国家有3个;3、第一岛链完全封锁了中国的沿海地区和战略出口3、中国疆域存在的主要领土争端:⑴、中印边界地区。(西线的阿克塞钦地区约3万多平方公里基本在我控制下和东线藏南地区约9万多平方公里全部被印度侵占)。⑵、南海主权争端。(涉及中国、台湾地区、越南、菲律宾、印尼、文莱多个国家,局势复杂)4、历代中国疆域的发展变化。1、走向统一的历程:先秦时期。(“中国”概念的产生与扩大)2中原王朝疆域的扩大和稳定:秦汉隋唐时期。(开拓与丢失、现今中国各地区纳入中国版图的时间。)3短暂的疯狂扩张时期:元。4退缩中的中原王朝:宋明时期。5统一中国疆域的最终奠定形成:清朝时期。(在扩展中国领土和生存空间上,清王朝做出了重大贡献。)5、中国疆域的变化与中国社会发展1、疆域变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主要涉及应采用什么样的权力分配和管理体制,是采用“单一制”还是“联邦制”2、疆域的地缘战略以及影响下的对外关系与政策。地理影响下的中国在各个战略方向上的攻守态势。第一岛链与中国。岛链——所谓“岛链”,是地缘战略学说中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军事上的内容,一般指的是呈链条状分布于大陆沿海边缘的一系列大小岛屿,他们在战略上封锁住了大陆国家的对外出口。第一岛链指的就是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印尼群岛的链形岛屿带。台湾岛是第一岛链的核心和中枢,位置极端重要。三、中国的行政区划。1、中国行政区划现状:省级行政区划为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总计34个省级行政单位。2、中国各省的地理分界与由来。1、根据天然的地理界限分界(河流、湖泊、山脉)如湖北、湖南、山东、山西。2、政治意味,如新疆、辽宁。3、文化民族意味,如吉林、西藏。4、取其内城市或地区名,如江苏、安徽。3、中国历代区划的相关名词概念:1、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西北。(当今分区概念)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2、九州、关中、关东、山东、塞北、江南、关内、关外、中原、齐鲁、荆楚、岭南、燕赵、巴蜀、西域、百越、三秦、江东…(历史上的分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4、中国行政区划的发展历程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书记制。(反映着中央权力入侵地方与地方的控制与反控制之争)相关名词:内地设县、边地设郡;刺史;结度使;巡抚;总督。四、中国的地形地势1、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多、平原少。在全国面积中,山地占33.3%,高原占26%,丘陵占9.9%,盆地占20XXXX.8%,平原占20XXXX%.大小山脉纵横全国,大部分为东西走向山脉。2、周边为高山海洋所阻的典型内陆环境。1、西北通道被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大漠所阻断;东北被大兴安岭等高山雪原阻断;西南被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横断山脉阻断、东南则被海洋所阻。华夏文明的发展从地理上来说,自成一个系统,发展相对独立,其它文明难以穿过这些地方来进行渗透,华夏居民也很难跨过这些地理无人区去主动影响其它文明。这一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地理上主要受阻隔带以内的各种区域所影响。阻隔区以外的其它区域文明对该文明的影响相对地理系统内部环境要小得多。2、内陆环境影响下的中国文化的内敛、保守特质。五、中国的环境与问题。1、季风影响下的干湿气候带的形成与影响。1、气候与农业经济的盛衰。暖湿期与冷干期交替对农业本身和农业支撑下的中国社会的影响。1、农业经济的优势与劣势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丰则天下足、欠则天下大乱,引发崩溃式倒退。后朝从大倒退的起点再恢复至前朝相当的水平,再崩溃倒退。整个社会发展呈现停滞状态,鲜有质的突破。2、水患、由治水产生的中国集中的权力模式。对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追求。2、农业区和游牧区的自然分界与政治军事分野。20XXXX英寸等降雨线与长城的走向下形成的中国农牧二元地理环境与中国社会的发展。1、陆权未统一下的草原区与农耕区的冲突。2、热兵器成熟后统一的陆权与海权之争。2、环境变迁带来的巨大影响与挑战1、历史上的环境灾难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乱”与“治”与气候变化的的交替关系。2、当今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森林减少、沙漠化加剧、气候变暖、水污染与淡水资源短缺。3、社会的应对与措施。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三北防护林、绿色GDP概念的引入。对古代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地理与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起源和初期发展阶段产生了巨大影响,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成熟,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呈递减趋势,但仍然产生一定的不可忽视作用。第二章人口与民族篇1、有关人口与社会发展理论。1.古希腊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城市理想人口规模为520XXXX0人。人口过多则鼓励移民外流或杀婴,人口过少则鼓励生育,优生则可以使优秀男女配对繁育。亚里士多德提出:中等数量和高质量的人口,适中的国土面积,构成一个理想的城邦。他已经认识到土地和财富的增长慢于人口的增长,考虑到维持财产平等的前提下,借助法律手段来限制人口增长,把人口问题与国家治理联系起来。这是马尔萨斯《人口论》观点的起源。2.中世纪基督教认为只有上帝有权支配人的生死,反对避孕、堕胎和离婚。20XXXX世纪后由于大瘟疫使欧洲人口锐减,基督教开始鼓励人口增长,3.近代欧洲工业革命后,贸易发展迅速,重商主义主张通过增加人口来达到国家经济和军事的富强(劳动力、税收、兵员)。20XXXX世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主张:(1)人口增长与专业化分工之间是相互促进式发展,人口增加可以增加劳动力供给,刺激工业发展,作为消费者也扩大了消费市场,为政府扩大了收税的对象规模,增加了储蓄和资金,市场和资金的增长会刺激生产和劳动分工、劳动生产率,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2)劳动分工的前提是资本积累和工人数量的增加,人口的增加因此促进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人口增长持乐观态度。(3)人口增长并非取决于社会的富裕程度,而是取决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到资本所能允许的程度后便不应再增长,否则会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当时的北美地区)。当时欧洲商品生产发达,海外市场广阔,而且向殖民地移民也有很大空间,所以人口对资源的压力不十分突出。4.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的主要内容:(1)两个公理: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条件;两性之间的性欲是必然而且保持,并导致生育成为人类的“本能”。(2)两个级数:人口以几何级数(geometricalrate)增长:1,2,4,8,20XXXX,32…并在25年内翻一番。(这反映了当时生育率的基本水平)生活资料(粮食)以算术级数(arithmeticrate)增长:1,2,3,4(3)减少人口的两种途径:积极性抑制力量——战争、瘟疫、饥荒;预防性抑制力量——晚婚、避孕、流产、杀婴、节欲。(4)人口波动规律:三个命题:人口增长必然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生活资料增长,人口必然增长,除非有外力限制;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平衡。规律:人口增长到事物供给的极限时,积极性和预防性力量就开始发挥作用;食物再度丰富,刺激人口增长;增长到极限时,人口再度下降,……⑸贫困是不可避免的,贫困的根源在于人口的盲目增长造成生活资料永远处于稀缺的状态。5.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口的观点(1)认为没有“普遍的”人口规律,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人口的变化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产生了“过剩人口”以便降低工资。(2)两种再生产的观点:生活资料的再生产——人自身的再生产;(3)强调人口的阶级属性,人口是具有社会性、阶级性的社会体,受社会制度的制约。4、5都是比较典型的社会学人口观点。2、中国人口的历史与现状。1、中国人口的规模:⑴、中国人口规模发展的大致历程:夏代(公元前20XXXX年)20XXXX00万人,秦朝(公元前221年)20XXXX万人,西汉初期(公元前220XXXX年)20XXXX00万人,西汉末年(公元2年)6300万人;东汉(公元20XXXX0年)6000万人,三国、晋初(公元280年)20XXXX00-2500万人,南北朝中期(公元520XX年)5240万人;隋朝(公元620XXXX年)5542万人,唐朝初年(公元720XXXX年)3720XXXX万人,唐朝末年(公元821年)20XXXX76万人,北宋初年(公元20XXXX0年)20XXXX00万人,北宋中期(公元20XXXX0XX5年)520XXXX0万人,南宋末年(公元20XXXX79年)20XXXX0XX0万人(辖区变小),元朝(公元20XXXX51年)8758万人,明代初年(公元20XXXX68年)6000万人,后保持在5000万人;清朝初年(公元20XXXX46年)8000万人,清朝中叶(公元20XXXX85年)1亿人,(公元20XXXX30年)4亿人,(公元20XXXX52年)4.4亿人,(公元20XXXX20XXXX年)4亿人(参见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共和国时期(公元20XXXX年)全国总人口为20XXXX亿人(20XXXX953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0XXXX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20XXXX%。注意各时期未纳入到正式的人口统计范围内的所谓“黑户”⑵、历史上中国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重20XXXX30年,世界人口达20XXXX亿,中国人口已达4亿(40%)。20XXXX30年世界人口为20XX亿,中国人口达为4.7亿(23.5%)。20XXXX0XX0年世界人口30亿,中国人口为6.6亿(22%)。20XXXX0XX6年世界人口40亿,中国人口9.4亿(23.5%);20XXXX0XX7年世界人口为50亿,中国人口为20XXXX亿(20XX%);20XXXX年世界人口60亿,中国人口20XXXX.5亿(20XX.8%)。⑶、影响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1)农业社会的人口特征:(高生育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和平稳定的社会条件下,由于发展农业所需要的技术层次较低、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和制造业所创造的财富和就业机会,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又反过来促使人们改进农业技术;在中国历史上,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在一个低水平上相互促进和推动;但是如果土地资源短缺和人口就业机会紧张,造成农业劳动力价格非常低廉,也会阻碍那些将节省劳动力的新技术的创造与应用;(2)战争(主要是农民起义、改朝换代中的战争)是人口大规模减少的主要原因;此外,灾荒(水灾、旱灾、气温降低)、流行病等也是人口减少的原因;稳定期的人口增长,与改朝换代时期的人口减少,成为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起大落的波动曲线;(3)除了鸦片战争之后,受到外部殖民主义的推动,部分中国人口移向东南亚、北美外,历史上中国人口(与政治家们)长期缺乏向外部移民的动力,基本上是一个“内向性”人口,地缘观念(家乡观念)非常重。(4)外来高产的经济作物的引进,玉米、红薯、花生的引进,扩大了耕地面积和产量。(5)传统中国的生育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男不生女”。思考:结合现代中国社会的特点和情况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人口数量的变化?2、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中国人口在国土总面积上的地理分布很不平均。全国人口密度20XXXX年为20XXXX4人/平方公里,沿海地区与西部差别极大。(香港为6946人/平方公里)。“爱辉-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20XXXX33年线东南侧土地为36%,人口占20XXXX%;20XXXX0XX2年该线东南侧国土占42.9%(国土计算减去外蒙古,加上台湾),人口占94.4%,20XXXX0XX0年占94.2%,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种不均衡地理分布的主要原因:(1)各地区在气候与植被方面的巨大差别:该线东南侧为我国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约各占32%和20XXXX%,其余土地为干旱、半干旱、沙漠、高原地区。(2)从城市化的角度来看,我国总体的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明显偏低,70-80%的人口居住并在农村就业。(3)从民族分布来看,汉族集中居住在东部沿海,西部大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4)从经济产业区划来看,东部和沿海地区为我国的主要工业区(沈阳、上海、武汉、南京)和农业区(江、浙、闽、赣、湘、鄂、皖、鲁、豫、冀)。北部和西部为蒙古草原、青藏高原、新疆和青海的戈壁、云南的山区,为畜牧业地区、林业区。3、中国人口的结构⑴、年龄构成:指标20XXXX5320XXXX0XX420XXXX0XX220XXXX0XX020XXXX220XXXX0预计0-20XXXX岁36.340.733.627.722.920XXXX.065岁以上4.43.64.95.67.027.4老少比例20XXXX.28.820XXXX.620XX.230.620XXXX7.5年龄中位数22.720XX.222.925.327.4⑵、性别比例:(sexratio):以女性数量为20XXXX0的男性数字。20XXXX32-20XXXX39年,陈达7县调查为20XXXX2.20XXXX。20XXXX49年20XXXX0XX.20XXXX;20XXXX53年20XXXX0XX.93;20XXXX0XX4年20XXXX0XX.46;20XXXX0XX0年20XXXX0XX.9;20XXXX0XX2年20XXXX0XX.27;20XXXX0XX6年20XXXX0XX.20XXXX;20XXXX0XX0年20XXXX0XX.6;20XXXX年20XXXX0XX.3;20XXXX年汉族人口性别比:20XXXX0XX.34。(总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将近4000万)20XXXX年我国一些民族的出生性别比:汉族(20XXXX8.6),门巴族(94.9),布朗族(20XXXX3.0);20XXXX年中国人口分年龄组性别比:0岁组性别比20XXXX7.8;1-4岁组20XXXX0.8;5-9岁组20XXXX5.4;20XXXX-20XXXX岁组20XXXX0XX.8;20XXXX-20XXXX岁组20XXXX0XX.4;20XX-24岁组20XXXX0XX.8,25-29岁组20XXXX0XX.0;影响性别比变化的原因:1、出生性别比是各年龄组性别比的基础,有些因素影响出生性别比(如计划生育政策对生育总数的限制+人们希望有儿子=女婴的流产或溺杀);2、死亡率影响人口数量,死亡中可能出现性别倾斜(女性的社会地位低+资源有限=女性高死亡率);3、高生育率可能伴随产妇的高死亡率,从而影响性别比;4、传统文化观念中对生育的性别选择(无后为大、传宗接代);5、社会经济水平与制度造成的对孩子的性别选择(养老保险制度);6、其他政治社会原因(如二战后20XXXX51年前苏联性别比曾为78.5,20XXXX0XX0年为87.8)。⑶、产业构成:产业中国20XXXX0XX2中国20XXXX0XX0中国20XXXX20XXXX0XX8年国际劳工组织统计资料美国日本西德匈牙利泰国第一产业73.7272.3064.383.08.05.021.064.0第二产业20XXXX.9520XXXX.3220XXXX.9428.034.041.038.020XXXX.0第三产业20XXXX.3320XXXX.3820XXXX.6869.058.054.041.023.0⑷、职业构成:职业分类20XXXX0XX220XXXX0XX020XXXX专业人员5.20XXXX5.315.70国家机关、党群团体、企事业负责人1.551.751.67办事人员1.301.743.20XXXX商业工作人员1.813.015.34服务业工作人员2.20XX2.403.83农林牧渔业劳动者72.20XXXX70.5864.46生产工人、运输工人20XXXX.20XXXX20XXXX.20XXXX20XXXX.83其他不便分类人员0.20XXXX0.20XXXX0.20XXXX总计20XXXX0.020XXXX0.020XXXX0.0⑸、教育构成(6岁以上人口):教育20XXXX0XX420XXXX0XX220XXXX0XX020XXXX大学本科及研究生0.420.500.621.30大专-0.20XXXX0.20XXXX2.51中专-7.481.743.39高中1.327.308.56初中4.6820XX.20XXXX26.5036.52小学28.3339.9442.2738.20XXXX文盲、半文盲38.20XXXX31.8820XX.619.54总计(20XXXX0.0)20XXXX0.020XXXX0.020XXXX0.0⑹、民族构成:20XXXX0XX0年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920XXXX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01%。20XXXX年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20XXXX0XX4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20XXXX年期间增长20XXXX.5%,年均增长1.627%。20XXXX0XX0年普查结果:55个少数民族当中,22个民族人口在20XXXX万人以下,20XXXX个民族人口在20XXXX0万以上(其中壮、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7个民族在500万以上)。20XXXX年普查结果:55个少数民族当中,20XX个民族人口在20XXXX万人以下,20XXXX个民族人口在20XXXX0万以上。总结:关注中国人口发展与本国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要考虑“可持续发展”,注意“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引导和控制人口朝对社会总体发展有利的方向转变,避免人口发展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找准个人在人口群体中的定位和目标。第三章政治构架与运行篇(上)一、政治的定义——英语politics(政治)源于希腊语,(希腊文里lolis为城邦)初指城堡或卫城,后同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结合在一起而被赋予“邦”或“国”的意义。“政治”一词一开始就是指城邦中的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行为的总和。中国也使用过“政治”一词,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将“政”与“治”分开使用。“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也指实现安定的状态等。而将“政”与“治”两个词结合使用,则始于中国近代,代表人物是孙中山。他说:“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二、政治体制(简称政制)——政治体制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以及有关国家政治活动的制度。它首先指国家政权的形式,包括国家的政体形式(如君主立宪制、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及委员会制),结构形式(如单一制、联邦制与邦联制)以及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如三权分立原则);其次它还包括与国家政权相联系的其他组织和政治行为的制度(如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现代西方政治体制的典型形式是资产阶级民主制。资产阶级民主制成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目前世界通行的主流政治模式。相关政治学概念:共和(Republic)——本意是“公共事务”或“公共领域”,共和政体是与君主政体对应的一种政治体制。共和制里世袭君主不再是国家的最高首脑,国家权力名义上是公有物,国家的治理是所有公民的共同事业,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民主的概念不是共和制暗含的,但相对与君主制,共和制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联邦制——联邦制是一种多中心的复合共和制,它有两个基本的建构原则,第一,制定一部有严格修改程序的宪法,在全国政府与各构成单位(州、省、邦)之间分割国家权力。全国政府管理国防、外交、统一大市场等与全国人民密切相关、需要集中管理的特殊事项,其他与各构成单位人民密切相关、能够分别管理的一般性事项,都由各构成单位政府管理。第二,各构成单位人民有自治或自组织权。各构成单位议会议员、政府首长,由当地人民选举产生。绝大多数联邦国家的构成单位并且有自己的宪法,规定自己的政府组织形式。此外,联邦制还有两个并非不重要的原则:联邦议会一般实行两院制,其中一院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另一院由各构成单位选举或任命的代表组成;当联邦与各构成单位发生权力冲突时,由独立的司法机构——联邦最高法院或宪法法院依据宪法裁决。邦联制——邦联制是主权国家的联盟,通常根据条约组建,是指若干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如军事、经济方面的要求)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它的特点是:第一,邦联是根据各成员国所缔结的条约而组成的。成员国除了根据条约而明确表示让予或委托邦联机构的权力外,其他权力仍然保留,维持着成员国主权的完整性。第二,邦联既无宪法,无统一的行政机关,亦无统一的国籍、军队和赋税,因面它不是国家主体。第三,邦联对成员国没有强制力,各成员国既可将让予邦联的权力收回,也可以自由退出邦联。第四,邦联的事务由邦联成员国“首脑会议”或邦联会议按条约的规定共同决定。由上可见,邦联仅是一种国家联盟的形式,它不是国家实体,因此严格说来,邦联算不上一种国家结构形式。“一个共和国,如果小的话,则亡于外力;如果大的话,则亡于内部的邪恶……这种弊害出自事物的本性,不是任何法制的形式能够医治的。要是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制,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外在力量的话,则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单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我说的这种政制,就是联邦共和国。——孟德斯鸠“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托克维尔三、个人与政治的关系:1、“政治在我们想知道,想感受,想参与和把握时他离我们很远,在我们不想投入,不想受影响,不想被卷入时它又离我们太近。”(《政治学十五讲》第1页,北京大学燕继荣著)2、“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Manisbynatureapoliticalanimal”——亚里斯多德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4、没有政治权威,所有人就会和所有人为敌,孤立、贫困、野蛮、丑恶、短缺的自然状态下,为了避免无政府和战争,人们需要公共权力和政治权威。——托马斯.霍布斯总结: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中,无论政治对于个人的意义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他的影响。政治随着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进程而发展,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也随之向前发展。历史上,政治一开始就是围绕国家权力展开的,表现为人们攫取、维护、建设、执行、制约国家权力的全部活动。政治现象产生之后,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已高度成熟。政治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巨大社会力量。政治现象还将在人类社会长期存在,只有当人类的政治生活发展到从根本上改变少数人管理多数人的政治模式,实现社会的自我管理时,原来意义上的政治现象才会转化为一般社会现象而最后消亡。从某种意义上说,许多人因厌恶而对政治冷漠的人也曾经是有政治理想的人,所谓爱之切恨之深,他们在被政治中消极的因素伤害或被政治权力排斥后对政治或政府失去了信心和兴趣。有些冷漠还会演变成一种批判精神,这样以来,他们更加关注政治,尤其关注政治的黑暗。当这种思维方式发展到极端时,就会产生所谓的FQ“愤青”。四、中国政制发展史上封建与反封建的悖论。1、马克思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传统的社会发展五阶段理论即人类经历了⑴“原始社会”→⑵“奴隶社会”→⑶“封建社会”→⑷“资本主义社会”→⑸“社会主义社会”这并不是马克思的观点,而是苏联教科书编撰者改造的马克思的理论。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理论划分是:⑴“原始公社”——⑵“亚细亚的”——⑶“古代的”——⑷“封建的”——⑸“现代资本主义的”。马克思实际上并没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依次递进的5阶段论划分,如果有也只是前资本主义和后资本主义的划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已认识到了不同地区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亚细亚生产方式——“亚细亚”本意是一个地理名词,是亚洲的全称。“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概念,而他认为中国、印度这些亚洲国家是亚细亚生产方式最典型的代表。现在一般认为,劳动密集型、效率偏低的传统农业,超稳定的社会结构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代表。亚细亚生产方式三个基本特点。第一,没有土地私有制;即使退一万步,至少,土地也是属于国家所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二,亚细亚社会的基础是村社制,每一个村社通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紧密结合而达到自给自足.第三,中央集权起着支配作用,政治上采用君主专制。马克思对亚细亚方式(又称东方专制主义)的经典描述:“但是我们不应忘记: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无害于人,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任何历史首创精神。我们不应忘记那种不开化的人的利己性,他们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一块小得可怜的土地上,静静地看着整个帝国的崩溃,各种难以形容的残暴行为的和大城市居民的被屠杀,就像观看自然现象那样无动于衷;至于他们自己,只要某个侵略者肯来照顾他们一下,他们就成为这个侵略者的无可奈何的俘虏。我们不应忘记:这种失掉尊严的、停滞的、苟安的生活,这种消极的生活方式,在另一方面反而产生了野性的、盲目的、放纵的破坏力量。。。它们使人屈服于环境,而不是把人提升为环境的主宰;它们把自动发展的社会状况变成了一成不变的由自然预定的命运,因而造成了野蛮的崇拜自然的迷信。”——《马恩选集》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2、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封建与反封建的悖论。1、政治上的的封建时期到底起于何时,止于何时?封建(FEUDAL)——古代汉语中,封建两字一般是分开使用的,近代受西方影响才出现连用的这个词。“封”即分封,“建”即建立邦国,“封建”,分封建领之意,进一步衍生出封建制度、封建社会等名词。封建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上的封建意义)——国王把夺取来的土地按高低等级分封给手下的大小诸侯、贵族、亲兵,使其获得“封地”而建立“领地”。被分封者同时承担对国王在经济上、军事上的相应义务和责任。封建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上的封建意义)——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自然经济是以土地为基础,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具有自我封闭性、独立性,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的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中的关键生产资料大部分都掌握在地主(或封建领主)手中,故而能够形成“地主(封建领主)剥削农民”的社会关系。中国社会政治上的封建时期最典型的是周代,政治上的封建制度,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废分封,设郡县时便基本告终止。(而长期以来中国理论届生搬硬套西方社会和马克思的社会阶段划分理论,错误的认为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把中国的落后归结为封建制度的弊病,提出鲜明的反封建口号,从而产生了这种悖论。)2、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1、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不等同与“封建制度”,而是马克思所分析的东方国家特有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社会在政治上采用的制度。2、中国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权力起源:A、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如治水。B、周围蛮族对中原政权的威胁和冲击。3、与政治上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在中国是“封建的经济制度”,而在西方,政治的封建上层建筑则与经济上的封建生产方式是完全对应的。思考:马克思认为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那是中国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更适应封建的经济制度还是西方的封建的政治制度更适应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意味着决定具有唯一性。3、阻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到底是中国太封建还是不够封建?我们真正应该反对的是什么?资本主义发展的三要素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为什么发展缓慢?对比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1、资本——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下的赋税制度,地方财政并不独立,赋税收入和财富向中央集中。中央对这些财富的使用方向;西方政治上的分封制度所形成的地方上独立的领地经济和庄园经济。“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有利财富的就地积累和转化为资本。2、雇佣劳动力——中国和西方的农民在土地方面的占有情况以及农民人身自由权利的差别导致的雇佣劳动力差别。3、市场——中国大一统的国内市场的发达与西方公国林立造成的市场的阻隔和分割刺激下的海外市场开拓与经济走向。第三章政治构架与运行篇(下)五、“二元格局”下的中国政治之运转。(一)、古代中国政治集权专制与社会分散放任的二元格局。1、政治有着两重含义:一是政权统治;二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在中国古代,凡是政权统治需要的,都控制得十分严密,权力十分集中;凡是社会需要的,却又放得太开,过分自由。政府自身的统治能力很强,而社会事务的管理能力很弱。费正清先生把中国古代的政府称之为“自私自利”的政府。“在法国这样的国家里,行政权力支配着五十万以上的官吏,也就是经常和绝对控制着大量的利益和人;在这里,国家管制、控制、监视和监护着市民社会——从它那些最重大的生活表现起,直到最微小的生活表现止,从它的最一般的生存形式起,直到个人的生活止;在这里,这个寄生机体由于非常的集权制而无处不在,无所不知,并且极其敏捷、极其灵活,同时现实的社会机体却又是极无自动性、极其软弱、极不固定。”——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41页,人民出版社20XXXX0XX2年版)官僚虽然依赖朝廷,却并不忠于朝廷,吏役虽然依靠衙署,却并不爱护衙署,头领下一个清廉的命令,小娄罗是决不听的,对付的方法有‘蒙蔽’。他们都是自私自利的沙,可以肥己时就肥己,而且每一粒都是皇帝。。。。财何从来?是从小民身上刮下来的。小民倘能团结,发财就烦难,那么,当然应该想尽方法,使他们变成散沙才好。。。于是全中国就成为“一盘散沙”了。——鲁迅(杂文《沙》选自《南腔北调集》)2、中央集权自上而下的不断加强。1、秦代:废封建设郡县,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汉承秦制,中央官制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下有九聊,分管各方面政务。2、唐代: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3、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另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管行政,设三司使管财政。→4、明代:废宰相,权分六部。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5、清代:基本沿用明制,后增设直属军机处,选拔心腹王、公、尚书大臣等为军机大臣,并使用密折奏事制度,便于越级刺探地方情况,皇权高度集中。3、社会管理系统自下而上的(士绅)分散管理。汉代的豪强→魏晋隋唐的庶族→两宋的主户→明清的缙绅→民国时期士绅的衰落,国家权力的下延→直选村长,士绅权力的回归。注意中国的“官吏制度”是:“官”和“吏”的平行组合。县级以上官员是“官”不得由本地人出任,并由朝廷选派,即回避制度;县级以下的具体事务管理人员则是“吏”则由本地人中推举出来,或由上级官员直接选拔(汉制)。前一规定是中央避免形成地方主义,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徇私枉法;后一规定则是因为本地人熟悉当地民情民风,便于管理。所以中国古代可以用较少的官僚管理辽阔的国土,村和乡/镇级别的税收、保安、宣传等等公务人员是不在“编”的,大多是由当地民众按家族推举出来。一直演进为现代的“选举”的“官”+“考试选拔”的“吏”。4、政治集权专制与社会分散放任的二元格局造成的后果官僚系统和士绅系统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左臂右膀,缺一不可。二者既统一,又矛盾。统一的一面表现为:官僚依靠士绅来管理社会,用他们的社会力量来加强政治统治;士绅则依赖官府来维护他们的地位,借用官府的政治力量来加强他们对民众的剥削。矛盾的一面表现为:官僚要控制士绅,防范他们影响和冲击政治统治(如历代的回避制度,就是对乡绅赖以立足的宗法血缘关系以及村社邻里关系的一种明确限制);士绅则在一定程度上借助民众的力量,以民众的代表者自居,同官府讨价还价。二者都以对方作为自己的补充,以皇帝和百官为代表的专制集权为士绅留下了一块自由活动的地盘,以士绅为代表的分散自治则弥补着专制集权的不足。这就造成中国古代的官吏大都不关心民生(社会管理),而是热心于官场的权力争夺;而民众也不关心国家和整个社会的运转,甚至有意远离政治,而是更关心族规乡约和个人地方的利益。这一政治心态或社会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专制集权与分散主义二元平衡的产物。5、集权体制下的人才选拔制度是沟通社会上层与下层的重要通道。⑴、古代中国先进的科举制度皇帝虽然集权,但在古代中国参政范围始终是在逐步扩大的。但“科举“并非“选举”(下决定上),而是“选拔”(上决定下),和“推举”(平级推选),所以仍是“专制”,而非“民主”,但中国选拔制度的广度和制度化程度,远远超过西方,是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体现。⑵、中国历代人才选拔制度的演进:①、汉代“孝廉制”(孝子廉吏)→②、两晋“九品中正制”、“门阀制”→③、隋代科举制开始萌芽,唐代加以制度化固定化→④、宋代科举制正式成为国家大计。科举文官压倒了武官地位。→⑤元代“畸形”的科举制→⑥、明清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最主要渠道。在科举内容上“八股化”。→直到现代中国,文革后破除了政治出身决定论,恢复高考,再次打开上层与下层民众之间的沟通渠道。(二)、古代君主专制与民本思想的二元格局。1、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受到对应的民本思想的制约,并发展成为伦理化、道德化的政治形式;西方君主专制则受到贵族和宗教思想的制约,进一步发展到法治化、形式化的政治形式。2、民本思想之体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歌》。“天下新定,百姓财力俱因。如鸟初飞,木初植,勿拔其羽,勿撼其根。”——朱元璋“重民”、“重农”、“与民休息”、“劝课农桑”、“轻徭薄赋”等内容在历代诏命中最为常见。是否重民,成为历代皇帝好坏与政治优劣的重要标志。3、君主专制与民本思想之关系: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同君主专制紧密结合为一体的,同现代民主思想有着天壤之别。重民也好,纳谏也好,都必须服从于君主专制的需要,都必须以维护君主专制而不是以冲击君主专制为前提。民本思想不是君主专制的对立面,而是君主专制的补充物,即以民本思想来防范暴君,以维持君主专制制度的合理性、以开明君主来体现民本。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君主专制之间,存在着互相平衡关系。在这种平衡的支配下,开明专制就是最好的政治统治模式。明君贤相式的清官政治,一直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良好政治典范。直到现在,政治生活中仍保留有这一政治理想的明显痕迹。掌握君主专制与民本思想的微妙关系,是理解中国政治制度基本内容的关键所在。中西君主专制的重要差别,在于中国的皇权除了受虚无缥渺的天命约束外,几乎不再受任何约束。而君主本身通过天命学说的神化,自己又是天命的代表(上天之子)。使中国的君权具有至高至上的权威,缺乏外部限制。而民本思想对于皇权的随意性,则起着较大的制约作用。对天子的约束,主要表现在自省方面,即君主自我克制,自觉遵循“敬天”、“尊祖”、“保民”等基本原则。秦汉以后的政治体系中,民本思想成为皇帝以及臣下、包括全体官吏在内的共同行为准则。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制度,一概受民本思想支配。不重民的君主,则必然受到“天命”假借民众之手的惩罚。为了保证民本思想得以贯彻,在中国古代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有:纳谏、兼听;为民表率、勤政爱民;重视农耕、使民以时,等等。这些制度措施,一直延绵不绝。4、民本思想而非法律制度制约下的政治伦理化、道德化倾向。政治伦理化(道德化)——即用伦理或道德观念来评判政治,用感情支配政治行为,政治行为被高度伦理化了。成文的制度规定必须依据道德规范来制定,而且在效力上还低于道德规范。一旦成文的法规制度同习惯的道德规范发生冲突,则必须服从于道德规范,即所谓“曲法以从义”。中国的政治制度在实体性制度规范上往往相对来说还较为严密具体,而在程序性制度规范上则十分粗略。在政治制度的实施上,则重“实质”而轻“形式”,重“道理”而轻“程序”。只要符合道德礼义,就可以抛开法度手续。因之,中国政治制度带有很大的任意性,人治传统绵延不绝。不是人服从制度,而是制度受人的支配,具体来说,是制度受人的道德观念和感情需要支配。特别是皇帝的为人及其好恶,对于政治有着决定性作用,这是中国政治的基本特色之一。(三)、古代中国政治运行中的“权”、“责”分离的二元格局。1、权责分离的表现:由于集权制的不断发展,皇帝享有一切权力,但却不承担任何责任。历代皇帝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又在不断“下放”治国责任,致使权力越来越向上集中,而责任却越来越向下转移。汉初,遇有天灾人祸、治国不当,皇帝还要以“罪己诏”的方式承担表面责任。到了汉末,则连这种表面责任也不再承担,而是把全部罪责归于三公。以后的各个皇帝,除了亡国之君因改朝换代而遭后人唾骂外,其余无不都是“圣明天子”,连皇帝做错了事也是“圣恩浩荡”。注意中国的“皇帝不犯错误”,同英国的“国王不犯错误”完全不同。英国真正实现“国王不犯错误”的体制,是以王位虚悬、国王不掌握实际权力为前提的,而中国的皇帝则是在大权独揽的情况下不承担责任的。所以,英国的“国王不犯错误”,其实质是权责相称,而中国的“皇帝不犯错误”,其实质是权责分离。2、权责分离带来的后果:⑴、由于权责分离,手中的权力越大,承担的责任越小,掌握最高权力的人,则不承担任何责任,从而导致了中国的政治体制完全以争夺和保持权力为中心而运转。而权力的正确运用和制约,则被搁到了无关紧要的位置,并且必须为取得更大权力而服务。夺取和保持权力,异化为政治的最终和最高目的。几乎所有的政治家,都拼命沿着权力的金字塔向上奋斗,以求取得更大的权力,同时也逃避应承担的责任。  ⑵、权责分离除了导致权力角逐的恶果外,还会伴生出另一恶果,即层层把责任推给下面,而只对上尽忠。最后的结果是,整个政治体系,无人对社会负责。中国古代政府的管理社会能力较差,这种权责分离是其原因之一。第四章军事与国防篇1、了解战争是必修课1、什么是战争?兵者,凶器也。兵者,诡道也。——孙武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作者,现代战争军事理论的奠基者)战争从有私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毛泽东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谚语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谚语2、如何作战?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善战者,制人而不制于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武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毛泽东3、战争的后果和意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武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韦格蒂乌斯战争也爱吃精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这次战争我们用核子,那么下次我们只能用棍子。——爱因斯坦4、战争是必修课人类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发生过大约20XXXX000次战争,平均每年2.6次,使36.4亿人失去生命,损失的财富折合成黄金可以铺一条宽20XXXX0公里、厚20XXXX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带。5000年中,没战争的日子只有300年,就是说,每20XXXX0年,人类至少有90年活在战争的阴影下。我国是战争频繁之国。从奴隶社会至近代,人民起义、人民革命战争频繁;历史上统治阶级内部以及诸侯之间争城掠地的战争更是难以计数。见诸史籍,有些眉目和头尾的战争,从夏朝至明代大约有3300余次,清代有400余次,近代也有数百次之多。我国历史上大约发生战争4000~5000次之多,约占世界历史上战争总数的1/3左右。战争不应被忘却,战争的危害性、灾难性和残酷性之大,需要人类时刻都保持警惕。人类技术发展到今天,如果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那将意味着地球和人类文明的毁灭。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更需要了解战争、纪念战争、研究战争。现在,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战争的研究,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如何从历史之中寻找到战争发生的原因、规律和经验教训。战争已经成为历史学、军事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比较文化等诸多学科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对战争的研究,没有对战争的记忆,我们就很难更好地维护和平。故,“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思就是是,战争是国家社会的大事,关系到生死存亡,必须予以重视。既然战争是国家社会的事,自然也是所有社会中个人的事,了解战争应是全民的必修课。2、中国历代军制1、军制的基本分类1、军制按“军人来源”分为:“全民(成年男性为主)义务兵役制”和“职业化雇佣兵制”两大类,两者之间的过渡就是“特定的部族/地区兵役制”。(典型的如八旗)西方采用全民义务兵役制很晚,直到近代民族革命兴起时才算真正意义的全民义务兵役制,而中国20XXXX多年前的战国基本就开始实行这一制度。全民义务兵役制,就是男性只要到了兵役年龄,都有参军的义务,这是平时的一贯制度,而不仅是战时应急体制。也并非都必须马上去参军,但国家可以随时征召。虽然是全民兵役制,但中国古代很多时候应征入伍的时间都很短,甚至有时只有几天,也不是每年都要去当几天兵,后来还可以赎买雇佣代替,这都是为了蓄积民力,防止劳民过剧,但同时也说明中国人口对周边来说足够多。中国的职业化雇佣军队前身是春秋的贵族和门客/士。中国对于军队职业化、雇用化一直是很谨慎的,就是为了防止军队作乱,但不免也就造成缺乏训练,素质低下的后果,但由于历代军队人数够多,就算对外战争损失多一些,但权衡内乱伤亡,一般会采用对统治有利的全民义务兵役制。雇用化的职业化的服役年限较长的军队,一般是特殊兵种(比如骑兵和水军,这两者需要很长的训练时间)、精锐部队和皇家卫戍部队,主要起到和其他部队配合作战的作用,不是军队构成的主力。上述两者正式并存是在宋代,宋代接受了唐代朝廷因没有强大的核心军队,结果难以平复地方拥兵独立的教训,实行了强干弱枝的政策,就在中央设立了强大的禁军,实行了的基本是职业雇佣制,禁军都是精选的兵士,伙食、装备和训练好,人数又很多(林冲号称“80万禁军”教头),所以足以削平任何地方叛乱。而地方军队则沿用义务兵役制,除了日常的守备任务,更多是充当了劳役。宋军制的目的一是中央足以弹压地方,二是灾年召流民防止内乱,三是让国家机器本身代替普通人的劳役,这似乎并非“坏事”,但逐渐尾大不掉,军队规模过大,而素质反而低下,最后国库拖垮。特定的部族/地区兵役制就是元之蒙古族和清之满族八旗,他们“下马为民,上马为兵”全部落男子都是天生的战士,不需要特别的训练,服役率要高于其他民
本文档为【大学XX大学社会学-中国社会与社会发展讲义(1-4专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s_0635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8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21-04-06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