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十二五规划

山东省十二五规划

举报
开通vip

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山东省十二五城镇体系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山东省十二五城镇体系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城乡规划处[2010]3号)关于征求《山东省"十二五"城镇体系建设规划》意见和建议的通知 城乡规划处[2010]3号 各市规划局:   按照省政府部署,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编制《山东省"十二五"城镇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规划》成果(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为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经研究,决定征求各市规划局的意见和建议(《规划》成果下载地址: www.sdjs.gov.cn)。请各市规划局将书面意见和建议加盖...

山东省十二五规划
山东省十二五城镇体系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山东省十二五城镇体系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城乡规划处[2010]3号)关于征求《山东省"十二五"城镇体系建设规划》意见和建议的通知 城乡规划处[2010]3号 各市规划局:   按照省政府部署,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编制《山东省"十二五"城镇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规划》成果(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为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经研究,决定征求各市规划局的意见和建议(《规划》成果下载地址: www.sdjs.gov.cn)。请各市规划局将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面意见和建议加盖公章后于11月15日前反馈给我处。   联系人:王长征     电话:0531-87080836   手 机:13589051991  传真:0531-87929411   附件:十二五城镇体系建设规划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一日 山东省“十二五”城镇体系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0年11月    前 言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9]109号),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了《山东省城镇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专项规划。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规划编制组。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从全院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门队伍进行规划编制工作。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制定工作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规划编制小组先后对有关城市进行调研,经多次研究讨论,向省发展改革委上报了规划思路,最后形成规划初步成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规划成果进行了审查,在审查意见的基础上对规划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   《山东省城镇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是指导全省“十二五”期间城镇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各市、县城镇发展、城镇化工作和编制各类城镇规划的依据。本规划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城镇体系建设的成绩和不足,分析了“十二五”期间全省城镇体系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明确了建设目标和战略方针,对城镇体系的总体布局进行了框架安排,阐述了城乡统筹的任务和基本要求,提出了未来五年内的发展重点以及保障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   城镇体系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也有许多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加之时间紧,任务要求高,错漏之处请批评指正。   《山东省城镇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组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日 目 录   前 言. 2    一、“十一五”期间城镇体系发展回顾. 1   (一)“十一五”期间城镇体系建设成绩. 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6    二、发展环境与发展趋势判断. 8   (一)外部背景和省情变化. 8   (二)城镇体系发展新趋势. 11    三、指导方针与总体部署. 13   (一)指导思想. 13   (二)规划原则. 13   (三)发展目标. 14   (四)战略方针. 22    四、主要任务. 23   (一)引导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空间框架. 23   (二)推进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27   (三)协调城镇职能定位与发展特色. 29   (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32   (五)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32   (六)统筹城乡居民住房建设. 34    五、发展重点. 34   (一)转变城乡发展方式. 34   (二)提升城乡建设水平. 35   (三)促进城镇体系的内外互动. 35   (四)加快人口和产业空间集聚. 36   (五)优化城乡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 37   (六)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居民点合并. 38    六、保障措施. 38   (一)强化城乡规划地位. 38   (二)创新城乡管理体制. 39   (三)改革用地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 39   (四)破除人口流动障碍. 40   (五)提升城镇承载能力. 41   (六)引导农村住房建设. 42   (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2   (八)深化和谐城乡建设. 43 一、“十一五”期间城镇体系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期间城镇体系建设成绩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发展,全省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基本理念,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科学谋划,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1、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2006年到2010年,是我省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质量较高、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2009年,全省城镇人口457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3%,高于2005年3个百分点,年均增速超过0.7%。全省共有6个100万以上城市、10个50-100万的城市、33个20-50万的中等城市、59个小城市(含县城城关镇)和1314个小城镇(不含县城城关镇)(表1),初步形成以济南、青岛等核心城市为龙头、大中城市为中坚、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层级结构,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黄河三角洲城镇发展区、鲁南城镇带四个城镇化地域单元互动发展的格局逐渐清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开始显现。   2、城镇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全省有10个区域中心城市位列全国城市综合实力前100名,27个县市位居全国百强,94个小城镇跨入全国千强。山东半岛城市群已经成为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突出、自然环境优美、城镇特色比较鲜明的城市密集地区之一,济南都市圈、黄河三角洲城镇发展区、鲁南城镇带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3、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全省城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服务能力和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与2005年相比,2009年全省设市城市和县城城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3.1%,按行业分,供水增长45.3%,燃气增长68.4%,集中供热增长57.9%,道路桥梁增长68%,排水增长137.2%,防洪增长181.7%,园林绿化87.5%,市容环境卫生增长42.4%。全省设市城市、县城和小城镇拥有的日供水能力、城镇道路、市政管线、用气人口、公交营运车辆、集中供热面积均有大幅提升,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都发展迅速,投资环境、产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   4、城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9年我省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0.6:57.4:32.0调整优化为9.6:56.3:34.1。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宽了城镇发展空间,吸纳了省内大量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带动了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   5、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积极整治旧住宅小区和村庄环境、改造城中村、硬化背街小巷,成效明显,宜居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全省设市城市和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9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三和第六。农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电话、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自来水普及率、道路硬化率分别超过80%和60%。我省已有18个国家园林城市、18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9个国家节水型城市、4个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3个联合国人居奖城市,获奖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表2)。   6、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展开。按照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我省率先开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力促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覆盖。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我省启动了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程,加快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改善和城乡统筹进程。   7、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推进。采取地方立法、政策引导和体制协调等多种途径,积极深化城乡规划管理、城镇化监测评价、城建投融资、市政公用事业(2264.853,6.22,0.28%)、城市土地使用、城市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破解城镇发展的障碍和瓶颈。结合《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研究起草了《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探索符合山东省情的城乡规划管理办法;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鲁发[2009]21号)、《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意见》(鲁发[2009]23   号)等政策文件,引导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贯彻落实;2010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和谐城乡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和谐城乡建设行动;组织实施城镇化的监测评价工作,定期向社会公布。这些举措均取得良好效果,推动城乡建设逐步走上市场化、法制化、规范化道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不协调。从全国来看,全省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目前在全国仅列中等位置,比广东、浙江、江苏分别低15.1个、9.6个、7.3个百分点,特别是我省工业化率达到56.3%,相差8个百分点,两者不相匹配,与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城镇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城市群的空间组织有待完善,发育程度尚需提升,城镇体系的整体合力发挥不够。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在区域内资源共享、设施共建、分工协作等方面实质性进展缓慢。济南、青岛作为我省的中心城市,作为吸引国际产业转移平台的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吸引容纳能力还不够大,经济腹地还不够广,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中小城市、小城镇的整体实力还比较弱,还存在缺乏协调、无序竞争的现象。   3、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不协调的矛盾尚未消除,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差距明显,农村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卫生设施普遍缺乏。以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表示的城乡差距仍在扩大,2009年,城乡收入差距已由2005年的2.73扩大到2.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沿海11省市中列第三位,仅低于广东和福建(表3)。区域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青、烟、威、潍四市达到52.04%,高于德、滨、聊、菏四市26.8个百分点。   4、城镇建设的相互协调不足。在市场经济和地方自主权不断扩大的条件下,不同地区的城镇建设各自为政,在城镇发展方向、城市上下风向、上下游之间、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以及城镇生产、服务功能之间的共建共享方面缺乏协调与整合,造成资源浪费和集体利益的损失。   5、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当前城镇发展的模式仍比较粗放,较多地依赖土地、水、矿产等资源的外部投入,对这些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不足,加之对生态安全网络保护的重视不够,使城镇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局面尚未形成。   6、城镇综合支撑能力不足。市政管网不配套而且老化严重,大中城市交通和停车问题严重,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防灾减灾设施比较薄弱,公共文体设施偏少,住房供应结构不尽合理,融资渠道单一等。   二、发展环境与发展趋势判断   (一)外部背景和省情变化   1、国际环境发生深刻而持续的变化。“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处于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短期来看,全球经济、贸易、投资等将会保持较低增长水平,在原有框架背景下的复苏也将呈现缓慢、曲折的过程;中长期看,随着危机后有关各国结构、体制和政策调整的深入,全球产业分工格局、贸易格局、经济力量对比和全球治理结构等都有可能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既会增加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蕴含着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机遇。首先,虽然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以及贸易保护措施可能还会出现,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必然并且已经在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全球贸易和投资还会继续增长。其次,为应对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处于启动期,在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信息技术(比如传感网、物联网、智慧地球、云计算)等若干重要领域也正在酝酿新的突破。第三,为履行我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承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将不断增大。第四,为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和经济增长的低迷状态,各发达国家对制造业产业发展的态度在近期发生改变,原本可以转移的产业可能会选择继续留在国内,对我国承接产业转移产生不利影响。   2、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2005年相比,2009年全省人口总量达到9470万人,增长222万人,年均增速低于6‰,新增就业454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9万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了8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894元,增长了8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11%,工业品价格指数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增长10.5%,均在可控范围内;社会消费总额12363亿元,增长100%;进出口总额1386亿美元,增长80%;旅游总收入2452亿元,增长136%;2009年万元GDP能耗为1.04吨标准煤,比2006年下降16%。   3、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务院先后发布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强力助推全国产业结构调整。我省结合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充分利用全球经济低迷的倒逼机制,大力推进工业调整振兴,先后对钢铁、汽车、船舶、化工、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九个重点产业提出了调整振兴规划。在经济形势回升向好的背景下,这些措施将进一步加快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促进全省经济开始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增长。   4、城乡统筹进入新阶段。继1982年至1986年连续发出五个“一号文件”之后,中共中央在新世纪(26.62,0.20,0.76%)已经连续出台七个“一号文件”,对三农问题再次表示高度关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五中全会、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均要求把加快农村地区发展放在重要位置。2008年,《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对城乡统筹工作给予了立法保障。我省也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城乡统筹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对城市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布局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对城镇体系的发展也必将产生深刻影响。   5、区域发展规划密集出台。自2008年9月7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以来,先后又将珠江三角洲地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横琴岛、关中—天水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中部地区、图们江区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一系列区域规划纳入国家战略。另外,继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国家又在天津滨海新区、成都、重庆、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深圳、沈阳经济区等地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探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机制、新对策。我省围绕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积极构筑“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区域发展格局,推动全省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国家和全省宏观布局的调整,对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重点、发展方向均会产生重要的引导作用。   6、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管制壁垒的逐步解除,社会组织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根植于信息技术的交流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范式。这种变化促使社会的再结构化,对传统意义上的地域和空间产生冲击,不仅仅改变了城镇发展的空间形态,更成为了城镇体系演化的持续推动力量。信息化已经成为各个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面对面交流的重新重视,枢纽机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快速交通体系的大规模建设成为当代城市化的又一特征,与网络交流媒介共同重构着城镇体系。2009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22.7万公里,比2005年增长了183%;客运量达到23.4亿人,周转量1587亿人公里,分别增长了138%和92%;货运量28.4亿吨,货运周转量10956亿吨公里,分别增长了92%和96%;电信业务总量1587亿元,增长了135%。基础设施的加速再造为城镇体系发展发挥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城镇体系发展新趋势   1、城镇化进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五年,全省城镇人口比重将超过50%,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初步进入城市社会。根据国际经验,这一阶段所面临的经济发展背景是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和新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支持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产业。伴随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转变,城镇的规模、性质、形态和发展重点开始发生转折。   2、城镇职能的国际化与分工深化。首先,城镇在全球范围内参与地区分工使产品和要素能够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流动,大量城镇在全球竞争中崭露头角,向更大的范围推销自己的产品、服务和文化,使城镇职能国际化,省内若干城市将成为协调和控制区域生产的中心,更多的城镇承担起组织地方生产的职能,由此逐渐融入到全球城市体系之中。其次,大城市在人力资源、信息流动等方面拥有领先优势,各个产业的研发、设计、市场推广、技术服务等上下游环节开始在大城市发生集聚,改变了以往以工业为主导的职能。部分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开始积极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发展高级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把传统制造业转移到周边的中小城市。而中小城市逐渐加强与大城市和全球的联系,强调专业化和灵活化的产业组织,营造当地的发展优势。因此,城镇体系将出现综合化与专业化的二维分异。   3、城镇联系的网络化。制造环节和管理服务功能的空间分离使城镇的彼此依赖更加强烈,联系更为频繁,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网络化、密集化。同时,区域交通枢纽、快速交通体系、邮政电信设施等基础条件不断成熟,为城镇联系提供了可能。随着网络化联系的强化,城镇体系的联系空间逐步实体化,推动了大尺度上都市连绵区的形成。   4、城镇空间的区域化。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有效面对全球背景中的区域竞争,这些城市急于提高综合服务效能,以获得新的发展。但由于这些地区的发展趋于成熟,面对发展过于集聚的问题,迫切要求在空间上进行疏解,而空间疏解的重要途径就是发展新的次级中心。这些次级中心不仅容纳中心地区转移的人口,要求承担中心地区的部分职能,同时在次级空间单元中发挥功能性作用。这样,城市的空间范围向区域扩展。   三、指导方针与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接国家战略需要与地方诉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统筹全省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的关系,通过土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调节,建立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促进形成总体布局不断优化、等级规模相互衔接、错位发展和特色明显的城镇体系,带动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协调区域关系,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全省整体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走和谐发展的路子。   2、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城乡统筹,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各种资源,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子。   3、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城镇发展规模和城镇化速度,走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坚持突出特色,保护弘扬地方文化,走文化兴市的路子。   4、体制保障的原则。走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创新的路子,坚持深化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全省城镇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目标,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区域协调、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2、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争取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5%左右,年均转移农村人口150万人,城镇总人口5300万左右;我省108个设市城市和县城中,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7个,50到100万的城市达到21个,20到50万的中等城市达到30个,20万以下的小城市50个,镇区人口3万以上的小城镇120个(表4);到2020年达到60%左右,年均转移农村人口120-150万人,城镇总人口达到5900万左右,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12个,50-100万的城市23个,20-50万的中等城市30个,小城市43个;3万人以上的小城镇150个(表5)。   3、城乡统筹工作进入新阶段。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缩小,体制障碍逐步消除,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到“十二五”期末,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缩小至2.6:1,到2020年进一步缩小为2:1。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十二五”期间年均新建农房100万户,改造农村危房16万户,到2015年,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4平方米;村镇自来水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50%以上,实现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的行政村所占比例达到70%以上。农村社会保障不断健全,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超过30%,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   4、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高。增强全省城镇综合承载力,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建立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至2015年,城建资金支出占GDP的比重超过2%,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提高至19.6平方米,万人拥有公交车辆实现11标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突破14平方米。完善供水网络,加强城乡水厂和配套管网建设,改造提升城乡供水处理工艺,抓好城乡备用水源和水质监测,确保供水安全,实现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超过99%。加快燃气、供热工程建设,使燃气覆盖率超过95%,进一步提高供应保障率。完善供电网络,调整优化电源结构,健全分配电网和供电预警保障机制,确保安全稳定可靠。完善信息网络,推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现代远程教育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工程。积极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全时段、全方位覆盖。加强地下管网建设,统筹协调各类工程管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鼓励建设地下公共管沟。   5、城镇环境明显改善。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改善城乡环境质量。以南水北调、“两湖一河”污染治理为重点,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配套完善污水管网,改造提升污水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质量。到2015年,济南、青岛要实现城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省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要达到90%以上。推进城市集中供热普及,到2015年普及率超过46%。抓紧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快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实现“一县一场”,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加大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和噪声等综合整治力度,到2015年全省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超过300天。按照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原则,科学规划生态功能区,重点加强城市过境水系、周边湿地生态系统、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对全省53个小流域单元进行综合治理,确保所有污染源达标排放。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积极开展人居环境奖和园林城市创建活动。   6、城镇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加强教育、卫生、福利、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转移。优化城镇住房供给,到“十二五”期末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2平方米。加快城镇社会保障全覆盖,到2015年超过90%。优化教育结构和布局,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健全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扩大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   超过100万的城市6个、50-100万的城市10个、20-50万的中等城市30个、小城市62个和1314个小城镇   超过100万的城市7个,50-100万的城市21个,20-50万的中等城市达到30个,小城市50个;镇区人口3万以上的小城镇120个。   (四)战略方针   1、坚持非均衡式发展与区域协调并重。在未来20年之内,全省城镇发展仍然必须坚持选择优势区位、优势部门进行重点突破的原则,保证有限投入的合理效益,提高全省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但同时要重视区域协调,包括加强与国家战略和接壤省份的协调、省内各地域单元之间的协调,避免无序竞争和区域差距的持续扩大,推动不同地区人民生活条件的整体改善。   2、坚持差异化发展与均等化布局并重。依托不同地区城镇的特色基底,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同时,推动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等人民必须服务的均等化布局,促进区域之间享受公共服务水平、质量的均等化。   3、坚持加快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并重。继续加快引导人口向城镇有序集中,发挥城镇的规模效益和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镇总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持续改善农村地区设施水平和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缩小。   4、坚持加快对外开放与抵御风险并重。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对外贸易和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速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不断强化山东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尽管如此,要充分吸取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经验和教训,重视对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的掌握,探索新的城镇空间组织形式,抵御依赖外部经济所带来的风险。   5、坚持资源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城镇发展走精明增长的道路,依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减少对能源、矿产资源、土地、水资源等要素的外部投入,避免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破坏,实现城镇的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   6、坚持着眼长远与突出近期指导并重。本规划着眼未来,对2020年以至更长远的城镇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重点对未来五年内的战略意图和工作进行安排,保证长远目标的实现。   四、主要任务   (一)引导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空间框架   1、构建“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总体格局。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围绕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积极构筑“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镇空间格局,推动全省加快发展。“一群”是以青岛为龙头、青岛和济南为双中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是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全省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区、我国东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要利用先发优势,依托对外联系的地缘优势和基础设施优势,参与全球大分工,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科学、率先、跨越发展。“一圈”是以济南为中心的济南都市圈,是我省东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全省城镇化进程的前沿,同时也是东部地区拓展对外联系的重要平台,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引导东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全面对接。“一区”是以东营、滨州为中心,依托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植成为环渤海经济圈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城镇发展区。“一带”是以日照为对外开放平台,以临沂、济宁为中心,依托人口和资源环境优势,加快亚欧大陆桥北线地位的巩固和综合开发,壮大鲁南经济带,形成沿海与内陆互动的发展格局,构筑欧亚大陆桥东部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城镇带。   2、推进若干城镇发展轴线的加速集聚。依托大运量综合运输通道,根据“点轴”式非均衡发展原理,加快推进“三横三纵”城镇发展轴线的空间集聚。“三横”包括德州—滨州—东营—潍北—烟台—威海北部横向发展轴、聊城—胶济沿线中部横向发展轴、日菏沿线南部横向发展轴。北部横向发展轴顺应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进入国家战略的部署,依托德州、滨州、东营、烟台和威海五大中心城市,以德大铁路、大莱龙铁路、龙烟铁路和黄大铁路等为交通大动脉,培育成为接轨京津冀、带动全省北部经济隆起的城镇集聚轴线。中部横向发展轴以省内最为发达的胶济铁路沿线为主体,向西延伸到聊城,“十二五”期间应强化与冀豫地区的沟通互动,依托胶济铁路、济聊铁路等联系通道,拓展城镇经济腹地。南部横向发展轴依托日菏铁路、向西通过兰考在郑州连接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建设欧亚大陆桥在淮海经济区的北部通道,通过加强与苏北地区合理的竞争合作,打造鲁南经济隆起带。“三纵”包括沿海轴线、京沪轴线和京九轴线。沿海轴线依托沿胶新-蓝烟铁路、青烟威城际铁路等交通干线,连通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重点城市,协调机场、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外参与东北亚地区竞争合作,同时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集中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向省内进行产业扩散与转移,建成山东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京沪轴线依托京沪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将山东与华北和华东两大经济区联系在一起,连通济南、泰安、济宁、枣庄、德州、滕州等重点城市。京九轴线依托京九铁路山东段,连通聊城和菏泽,结合新兴能源基地建设,加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带动西部地区快速发展。   3、引导重点地区城镇组群式发展。根据城镇地域邻近性和功能互补性原则,重点建设济淄泰莱、烟威、青潍日、东滨、济兖邹曲嘉五大城镇组群,整合城镇发展方向,促进整体竞争力提升。济淄泰莱城镇组群以济南为中心,利用济青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济青高速公路等快速交通体系,集中发挥同城效应和一体化态势,促进各类要素的快速流动和重新集聚,加快组群内的空间整合利用,体现集群优势,带动周边章丘、邹平、肥城等中小城市发展。烟威城镇组群利用城际铁路建设契机,推动城镇定位和项目建设的相互对接,建成以先进制造、滨海旅游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带动文登、龙口、蓬莱、长岛、牟平、荣成等周边城镇发展。青潍日城镇组群以青岛为核心,以潍坊和日照为两翼,以胶州、胶南、高密、即墨等一批实力较强的中小城镇为基础,共同把青岛建设成为带动日潍地区快速发展的龙头城市。东滨城镇组群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背景,着眼于共同打造黄河三角洲双核型强中心城市,通过快速交通体系相互连接,以东城区、西城区、利津县和滨城区为依托,建成走廊型组合城市。济宁都市区以济宁中心城区、兖州市、邹城市、曲阜市和嘉祥县城为支点,立足产业转型与跨越发展,打造以济宁城区为核心的组群式都市区,成为鲁西南地区的综合增长极。   4、积极培育新的城镇化增长空间。“十二五”期间,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将开始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农村社会将开始向城市社会转变,城镇化水平仍将保持较快增速。同时,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巨额投资将使交通线路、交通枢纽、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水平有明显提高,也将开拓新的城镇化增长空间。此外,各个地方为刺激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将在部分新区位加强投入。基于此三点考虑,必须对新的城镇化增长空间提早进行空间引导和培育。未来五年,继续对工业园区、高新区等各种形式开发区的建设进行规划引导,加强对港口、公铁场站、枢纽机场与支线机场等地区周边建设的管理,适时出台相应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在培育新增长空间的同时,避免无序开发。   (二)推进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1、组织形成四级城镇体系。根据城镇服务范围和规模等级,按照四个层次组织全省城镇体系。四个层次即省域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它们分别是全省城镇体系结构中的重要节点。省域中心城市包括济南、青岛两个副省级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包括其它设区城市,中小城市主要是县(市)域中心城市,小城镇包括各建制镇。   2、做大做强青岛、济南。尽快强化济南和青岛两大中心城市,发挥它们作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组织调度省内各城市运行的中心作用。首先,做大城市规模,探索新的组织模式。两大城市要加快城市空间拓展和内城更新步伐,提高人口承载能力。城市空间扩张统筹考虑中心城区与通勤圈范围内的城镇,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和其他一体化协调机制的建立,拉开城市框架、疏解旧城,形成多中心大都市。其次,提升城市功能。加快青岛国际城市建设步伐,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在基础设施、信息网络、金融证券、商业旅游等方面加强与国际衔接,努力建设区域性贸易中心、东北亚航运中心、高技术产业中心、旅游中心,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龙头、黄渤海地区国际性城市。济南则充分发挥省会城市优势,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和人才密集的有利条件,努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第三,加强两市及与省内外城市的合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3、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即烟台、威海、潍坊、东营、滨州、淄博、德州、聊城、泰安、莱芜、临沂、日照、枣庄、济宁和菏泽等15个设区城市。要依托中心城区,完善城市功能,打造优势产业,壮大经济实力,带动区域发展。烟台、淄博、潍坊、临沂等城市要发挥本地优势,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东营和滨州依托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形成区域开发的龙头城市;德州、聊城、菏泽通过实施商贸兴边战略,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日照、枣庄、威海、济宁、泰安要加快发展,城区人口争取早日超过100万;莱芜要加强与济南、淄博和泰安的联系,努力建成鲁中地区的大城市。   4、加快县域中心城市发展。要积极推进省管县改革,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县级市和县城,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30强县(市)要率先发展成为人口集聚能力强、功能完善的大中城市。30弱县要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城市规模,提升经济实力,尽快赶超全省平均水平。其他县(市)要按照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环境容量,通过扩容提质,发展成为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小城市。   5、提高建制镇规模。其一,把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择优培育一批重点镇和中心镇。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突出特色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小城镇的综合实力。要对96个国家重点镇和252个省级中心镇实施扩权强镇,使其尽快发展成为经济强镇和县域经济次中心,提高其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能力。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进行“镇级市”的试点工作,探索激发小城镇发展活力的体制机制。其二,通过乡镇合并、居民点重新聚合,扩大一般镇的总体规模。我省现状建制镇规模普遍偏小,无法充分发挥镇驻地的集聚效应。应通过产业集聚、小城镇周边村庄集聚、居民点安置等方式提高小城镇规模,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水平。部分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城镇,应按照小城市的标准进行建设。   (三)协调城镇职能定位与发展特色   1、协调城镇定位。按照错位发展和依托现状的原则,合理确定城镇定位,积极承担在区域中应发挥的作用。结合自身区位、设施现状和经济发展形势,摸清各城镇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据此组织合理的城镇分工,形成彼此开放、联系紧密的地域系统,防止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应着眼海洋资源科学利用,拉动沿海地区全面建设,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它们的定位突出强调临海产业、相关服务业和滨海旅游等职能。山东半岛城市群应聚焦先进制造业发展,依靠城镇群形成对外竞争的整体合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发展生态经济的“探路者(37.110,0.13,0.35%)”,应尝试探索“减量化、资源化”的地区循环经济模式。济南都市圈是以济南为核心的省内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城镇发展应积极承接山东半岛、济南的产业转移,寻求相互合作的机会。鲁南城镇带依托日照出海口,促进内陆与沿海的互动,城镇发展应根据从沿海到内陆的梯次递进关系,形成各具特色的职能组成。   2、弘扬城市特色。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弘扬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彰显齐鲁文化魅力。各城市要发挥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产业特点与独特景观元素,塑造各具特色的城市形象。济南要贯彻“老城提升、新区开发、两翼展开、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突出“山、泉、河、湖、城”的特色。青岛要形成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特色。淄博应以大环境绿化为特色,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城乡一体、高度文明的现代化组群式城市。枣庄借助京杭大运河、降水多和众多的河、塘、湖的优势,突出打造““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东营要突出大湿地、大水面、大空间,打造黄河水城特色。烟台以老城为基础两翼展开,南北贯通,形成山海岛城一体的城市特色。潍坊建设成为世界风筝文化交流中心,以河流水面为基本元素的生态园林城市特色。济宁通过加大河湖水系综合治理力度,加快修复运河济宁段重要建筑古迹和景点,搞好沿河生态和景观创意开发,形成城水相依、双河抱湖、河湖一体、碧水灵动的城市风貌,突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的城市定位。泰安大力强化山城和历史文物古迹保护,整合自然、文化和旅游资源,深入落实“城不上山、城不压山、城中见山”原则,体现“山城相依、山城一体”的特色。威海要形成以湾为主,生态自然的世界级宜居城市特色。日照要形成山海滩林相融的阳光宜居城市特色。莱芜突出组团式布局,利用山河、沟渠、坡地搞好园林绿化,以绿为主,以美取胜,突出“山东钢铁生产深加工基地、鲁中山水园林城市”的特色。临沂深入实施“以河为轴,两岸开发”和“北文、中商、南工”的城市功能布局,逐步形成鲁东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性商贸物流中心之一、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滨水特色的宜居城市。德州通过对运河、岔河、沙王河、减河等河流治理,市区绿化档次的提升,太阳能示范工程建设以及董子读书台、南门遗韵等景区工程,提升城市文化品味,使“水、绿、太阳能、文化”的城市特色逐渐彰显。聊城进一步明确“一湖、两河、一环、五线、十五点”的城市水系结构,通过“活、通、连、扩”等设计手法,实现“河湖相连、水水相通”,进一步突出“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城市特色。滨州通过对环城公路、环城水系、环城绿带、环城景点和中海(天)、西海(地)、北海(人)、南海(情)、东海(水)建设,突出“四环五海、生态滨州”城市特色。菏泽依托菏泽“花茂、水泽、林丰”的优势和生态环境基础较好的有利条件,突出“花城水邑”的形象,打造“中华牡丹城”和“平原森林城市”。   (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积极落实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按照人口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和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迁村并点,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农村社区生活设施宜按中心镇标准进行规划,生产设施主要与一三产业和手工业发展相适应,为农村公共服务提供载体,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提供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生活场所,并为其兼营一般性非农产业提供条件。现有行政村除一部分可改造为现代化农村居民点或农业作业点外,大部分应逐步与农村社区、中心镇和城市进行整合,镇村街道要按功能要求全面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新型农村社区。   (五)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以“路水电气医学”为重点,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继续搞好农村路网建设,重点抓好村庄与公路干线衔接,提农村路网高通达深度和建设质量,加强养护管理,确保路况完好。支持发展农村客运服务,本着路运一体、同步规划建设的原则,优化客运线路和站点布局,努力实现农村客运公交化和城乡客运一体化。继续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优先解决高氟、苦咸、污染严重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城镇周边地区应实现城乡一体化集中供水。完善电网布局,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重点搞好配套设施建设,减少损耗,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用电的保障率和安全性,加速推进城乡同网同电同价。进一步完善农村“四通”工程。系统推进农村信息化,逐步实行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强涉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全面提高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布局,促进基础教育向农村倾斜。巩固和发展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到农村设立网点,提升农村商贸流通设施水平。本着量力而行、群众自愿、适当超前的原则,积极推进城市燃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向周边村镇延伸,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共享水平。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政策、法律服务“五下乡”活动。推进社会保障向农村延伸,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制度,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完善为民服务代理制,健全县乡村上下联动、功能完善、运转有序的为民服务工作体系,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大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六)统筹城乡居民住房建设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2010-2015年间年均新建农房100万户,改造农村危房16万户。坚持政府统筹、政策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落实资金、土地、信贷支持政策,把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与全面改善农村道路、供排水、照明、供气等配套基础设施相结合,与旧村改造、整村迁建、迁村并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解决农民工居住问题的机制和办法,将长期在城市就业和生活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对集中建设面向农民工出租的集体宿舍项目予以支持,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和文化设施逐步向农民工免费开放,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五、发展重点   (一)转变城乡发展方式   一是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促进城乡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城乡节能减排、节地节材、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建设不要重视GDP排名,要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提升城乡建设水平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思路,用3年时间完成全省棚户区改造,加快城中村整理,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环境。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建设水平。建立覆盖城乡的交通、供水、排水、供热、燃气、电力、电信、环卫、防灾等基础设施网络。优化城市路网结构,突出抓好公共停车场建设,缓解大中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积极推进城乡供水水质达标改造,完善供水网络,确保供水安全。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配套完善污水管网。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加强热力、燃气等的建设,进一步提高集中供热普及率和燃气普及率。建立防洪安保体系,健全安全保障体系。   (三)促进城镇体系的内外互动   城镇体系内部要推进各板块、轴线、组群以及各城乡居民点之间的沟通互动,形成格局清晰、密切一体的总体局面。大力构建区域统筹规划体系、产业统筹布局体系、设施统筹建设体系和市场共建体系,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努力形成功能互补的高端产业聚集区、布局合理的城市连绵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城乡统筹和“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成为全国开放程度高、发展活力足、核心竞争力强的城市群之一。对外要加强与东北亚、东北地区、京津冀地区、豫皖地区和长江三角洲的联系,建立协调平台,促进区域间良性竞合关系的形成,共同推动高度开放、互通共荣的区域经济发展。   (四)加快人口和产业空间集聚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完善城市功能分区,合理配置产业用地。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整合、创新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加强小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区布局的结合,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围绕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延长产业链条,着力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家电、纺织服装、化工医药、食品和农产品(18.60,0.13,0.70%)加工、建材六大产业中,培育50个营业收入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城镇集聚。   按照全省城镇化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新型城镇化的意见》要求,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按照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要求,坚持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推动全省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农村地区土地流转机制,引导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使土地向农业大户集中,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集中。   (五)优化城乡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   以增强经济效益和增加就业为核心,以促进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为重点,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相互协调的区域产业格局。山东半岛城市群要坚持陆海统筹、区域统筹、产业统筹,积极实施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海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协同发展,形成国内一流的高端产业聚集区;区域中心城市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信息和区位等优势,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利用土地、劳动力、资源等要素成本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有条件的城市,逐步形成城区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园区以第二产业为主、城市外围以城郊农业为主,城市由内向外“三二一”产业合理分布的新格局。   积极应用新的生产技术,不断开拓新的产品市场,保证第一产业的发展积极性,更好地落实农业的基础地位。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海洋综合开发等高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电子信息及家电、机械设备、化工、食品、材料、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造纸、化肥、轮胎、水泥、墙体材料等传统产业;突出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文化、房地产、信息等市场潜力大的行业,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循环。   (六)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居民点合并   积极实施城乡规划,以中心村为核心,以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为契机,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积极稳妥推进迁村并点,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城乡规划地位   组织编制《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年)》,积极开展城市群和跨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研究,强化区域水源地、生态敏感区等重要空间保护。以县(市)为单元编制城乡统筹规划,统筹安排城乡居民点和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严格划分禁建区、限建区、宜建区以及已建区并制定相应管制措施,严格控制城市增长边界。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镇规划为重点,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加快制定出台《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建立派驻规划督察员制度和违反规划行为处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障规划实施。   (二)创新城乡管理体制   按照城乡一体、精简高效、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原则,建立城乡管理新体制,提高管理效能。集中城乡规划管理权限,保证城乡规划的充分落实。建立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核心的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机制,严格实施用地红线、水体蓝线、绿地绿线、历史文化保护紫线、市政公用设施黄线、公共服务设施橙线等“六线”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完善信用信息体系建设,促进城市管理人本化、科学化、数字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城镇旧住宅区和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彻底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乡改镇、村改居以及乡镇合并,促进全省乡镇的合理布局。继续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推动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展“镇级市”的试点工作。   (三)改革用地管理制度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完善征地程序和征地补偿机制。公益性用地要提高补偿标准,合理调整土地增值收益在国家和农民间的分配关系,为失地农民提供能够参加住房、就业、医疗、养老保险等的费用,切实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经营性土地要利用市场机制,开展集体用地交易试点,由市场决定土地价格。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相挂钩、新增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与当地土地开发和整理数量相挂钩的机制。进一步扩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的范围,满足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周转用地指标。改革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方式,土地利用年
本文档为【山东省十二五规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44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3KB
软件:Word
页数:16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1-17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