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

举报
开通vip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 2期 20世纪,人类经历了深刻的价值观念和文化 精神的冲突:一方面,现代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给 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极大地改善了 人类的生存条件,增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 并使现代化成为一切不发达民族的主导性价值目 标;另一方面,西方工业文明的发达又带来了人与 自然关系的恶化和人的异化等负面效应, 使生存 于技术世界中的现代人面临着深刻的文化危机。 现代西方各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对现代人的这一生 存境遇和文化危机进行了多方面的剖析和批判, 从不同视角建构了自己的文...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 2期 20世纪,人类经历了深刻的价值观念和文化 精神的冲突:一方面,现代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给 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极大地改善了 人类的生存条件,增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 并使现代化成为一切不发达民族的主导性价值目 标;另一方面,西方工业文明的发达又带来了人与 自然关系的恶化和人的异化等负面效应, 使生存 于技术世界中的现代人面临着深刻的文化危机。 现代西方各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对现代人的这一生 存境遇和文化危机进行了多方面的剖析和批判, 从不同视角建构了自己的文化批判理论。其中,法 兰克福学派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批判占据 了十分独特和重要的地位, 从而大众文化批判成 为法兰克福学派最富特征的理论之一。 一、“肯定文化”、“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发端于 20 世纪 30年代, 这是有其历史背景的。 20世纪 30 年代后期的西方社会,娱乐工业的出现,大众传播 媒介的成长, 纳粹及其他极权国家对文化的野蛮 操纵, 批判理论家们移居美国之后对美国电影业 和录音工业显赫地位的发现及震撼, 所有这一切 导致了法兰克福学派把眼光转向对当代资本主义 变化着的文化模式的评估, 即开始注重研究大众 文化或文化工业问题。可以说,大众文化批判构成 法兰克福学派 20世纪 30年代末、40年代及后来 的许多著作的一个中心主题。 “文化工业的批判理论花费三十年时间才取 得成功”,这实际上点出了法兰克福学派提出文化 工业论的时间。具体地说,该学派在历史上依次提 出了三个密切联系,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即“肯 定文化 ”(affirmafive culture)、“大众文化 ”(mass culture )和“文化工业”(cultureindustry)。霍克海默 在 1936年所写的《利己主义和自由运动》一文中 首先提出“肯定文化”的概念;马尔库塞次年写了 一篇题为《文化肯定性质》的长篇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展开了霍 克海默的这一概念;1942年, 霍克海默和卢旺塔 尔在通信中提出“大众文化”的概念;而在被奉为 当代研究“大众文化”的“开山之作”的《启蒙的辩 证法》一书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则使用“文化工 业”一词,以取代“大众文化”。 什么是肯定文化? 按马尔库塞的观点,“肯定 文化”是资本主义这一特定时代的产物。新兴的资 产阶级将他们对一种新的社会自由的要求奠定在 人类理性的普遍的基础上, 但是理性和自由并没 有超越这些资产者自身的利益范围, 而他们的利 益越发与大多数人的利益对立起来。 对资产阶级 来说,这是一个大难题。为了应付这一难题,他们想 出的办法就是制造“肯定文化”。 在马尔库塞看来, 这种文化是从现存秩序的利益出发发展起来的, 是一种社会秩序的反映。 “肯定文化”的基本功能 既是提供一种辩护,充当现实的装饰品,引导人们 同现存秩序相调和,又可使人在幻想中得到满足, 平息人的反叛欲望。也就是说,如果肯定文化在早 中图分类号:B5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21(2010)02-0048-03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 □王小岩 (中国人民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2) 摘 要:大众文化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最富特征的理论之一。法兰克福学派在不同时期对“肯定文化”、“大众文 化”和“文化工业”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批判,透过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表面现象揭示了大众文化的商品化、 齐一性和强制性的根本特征及其危害。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有明显的局限和缺陷的,但同时 对我们也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肯定文化;大众文化;文化工业 收稿日期:2009-10-10 作者简介:王小岩(1972-),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48-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 2期 期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还有其积极一面的话, 那么 到后来,它则完全起着消极作用。在垄断资本主义 或发达工业社会,肯定文化日益蜕变为单面文化。 在发达工业社会, 文化的成就本应是人们获得自 由的前提,现在却异化为意识形态,成为统治和奴 役的工具。 20世纪 40年代初, 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主 要成员移居美国之后, 则把注意力从肯定文化的 研究转移到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的批判。 大众文 化与文化工业意义相近,但为什么用“文化工业” 取代了“大众文化”?阿多诺在后来的《文化工业再 考察》(1967)一文中作了说明:在我们的设计草案 里,我们谈到了“大众文化”。我们用“文化工业”取 代这一表述, 以便一开始就排除其倡导者的下述 解释的可能:这是一个类似一种从大众本身、从流 行艺术的当前形式自觉地产生出来的文化问题。 文化工业必须与后者严格区分。 阿多诺在这里讲 得非常明白,他之所以选择“文化工业”这种表述 而舍弃“大众文化”,主要原因是防止人们望文生 义,认为大众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从人民大众出发, 为人民大众服务。他明确说明“大众文化不是为大 众服务的文化”。 那么何谓“大众文化”? 按照法兰 克福学派的观点, 大众文化是指借助于大众传播 媒介而流行于大众之中的通俗文化; 它是意识形 态与社会物质基础的融合, 是资本主义商品制度 的组成部分; 它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广大群众的思 想和心理,培植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 二、大众文化的特性及其危害 1. 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否定了文化艺术的独立 自主性 “商品化”是法兰克福学派概括的大众文化的 最显著特征,具体地说,文化工业“呈现商品化趋 势,具有拜物教特性”。 当代资本主义或晚期资本 主义科技的进步、 经济和行政管理的集中化使大 众文化的商品化成为可能。文化变成一种工业,从 一开始“文化工业”的产品就是作为在市场上销售 的产品而被生产出来的, 文化艺术已同商业密切 结合在一起, 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接受为价值规律 所统摄,纳入了市场交换的轨道,这样文化艺术便 失去了它的独立自主性。 2.大众文化的齐一性扼杀了个性和创造性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一直认为, 由于大众 文化的商品化,其制造者为了消费而进行生产,从 而这种生产完全是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的, 类似于工厂生产出 来,被大众购买。 “甚至政治对手们的美学活动都 成为同一的和热情服从铁幕系统的韵律的活动” [1]。 “在今天, 文化给一切事物都贴上了同样的标 签。 电影、广播和杂志制造了一个系统。 不仅各个 部分之间能够取得一致,各个部分在整体上,也能 够取得一致。 ”[1]151文化促进和反复宣传某个成功 的作品, 使风靡一时的歌曲和连续剧可周而复始 出现。因此,文化工业的产品以标准化和伪个别性 作为特征,这种特征使它们有别于自主艺术。文化 工业产品的模仿、标准化、伪个别性扼杀了艺术的 生命,艺术的创造性、独创性和个性。当社会经济、 政治、文化都整齐划一、协调一致,有共同的规范 时,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只能反映国家的精神和国 家的整个生活,别无其他。 3. 大众文化的强制性使大众文化堕落成为现 实统治辩护的意识形态工具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批判最集中的是批 判了它对其接收者的强制性。 他们把现代资本主 义国家的极权主义归结为资本主义的文化工业对 大众意识形态的操纵,从《启蒙辩证法》,经过《爱 欲与文明》,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单向度的人》, 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都贯穿着文 化=意识形态=操纵性工作的典型模式。 在他们看 来,工业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就是通过文化 工业进行意识形态的控制。他们认为,由于文化工 业的典型做法是“不断重复”、“整齐划一”,使“闲 暇的人不得不接受文化制作人提供给他的东西”, 于是就有了强制性,剥夺了大众自主的、个人的感 性能力和主动性,剥夺了个人的自由选择,而只能 作机械的反应。 大众意识由于受到这种丧失了否 定性、超越性文化商品的催眠和灌输,也就逐步习 惯于对现实采取顺从和非批判的态度。 从这一认 识出发,他们把“大众文化”喻为巩固先行秩序的 “社会水泥”。 他们把文化工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 控制形式,强调这种“操纵意识”取代了马克思主 义所注重的政治经济形式而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 统治形式。 三、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启示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自问世 以来产生了持久的历史性影响。 在西方,方兴未艾 的文化研究思潮、 文艺美学理论以及大众传媒理 论, 几乎无一不从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 理论中汲取某种理论滋养。 这种影响既表现为对 法兰克福学派的激进批判立场和观点的认同与积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49-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 2期 Abstract Popular culture criticism is a feature of Frankfurt School. Frankfurt School has discussed "affirmative culture", "popular culture"and "culture industry" for nearly half a century and saw through the appearance of popularization to perceive the essence of commercialization, homogeneity and compulsion. Although it has obvious limitations and defects, popular culture critical theory of Frankfurt School is of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to us. Key words Frankfurt School; affirmative culture; popular culture; culture industry 极回应, 也表现为对这种立场和观点的批判与否 定。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法兰克福学派大 众文化批判理论呢? 不可否认的是,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 批判,对大众文化的涵义、特征和危害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是振 聋发聩的。 在马克思的时代, 大众文化还没有像 20世纪那样成为全球性的文化形态,还没有充分 暴露它的负面作用,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 来得及对这种文化形态做出相应的批评。但是,实 际上, 马克思已经预见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不 利于艺术和文化的健康发展的。 马克思曾敏锐地 预见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艺术生产不可避免地 陷入商品生产的轨道,而商品生产是艺术的大敌。 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 术和诗歌相敌对”。 [2]进入 20世纪,大众文化成为 全球性的文化形态。 大众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和 电子信息化而产生的, 其生产方式和生产基础是 工业化的流水线作业, 其实质则是一种商业性的 运作机制。 它为大众提供了多种多样休闲娱乐的 方式。 但是,大众文化在消解了古典美学的和谐、 崇高和伟大的同时, 也消解了人类的一些最珍贵 的文化财富, 在普及文化和艺术的同时也消解了 文化和艺术本身的内涵, 它使文化失去了它原本 所有的深沉的思想和厚重的韵味, 变成了一种过 眼烟云式的东西, 一种所谓的文化快餐———用过 就扔、看了就忘。 所以,法兰克福学派在历史现象 学意义上真实地再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领 域中出现的新现象。 法兰克福学派力图揭示当代 资本主义社会或发达工业社会与自由资本主义社 会不同的文化模式; 指出了当代资本主义文化日 益商品化的一般趋势, 以及这种趋势对文化事业 的危害。 法兰克福学派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当代 资本主义文化的局限性, 揭露批判垄断资产阶级 把文化变成为现实和统治辩护的意识形态工具, 指出了由此产生的种种消极异化现象。 随着历史 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确出现 了商品经济全面渗透(包括向艺术渗透)的历史趋 势。 因此,文化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向实 用主义、 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低头屈服的堕落倾 向, 文化艺术失去了自身存在的自律性和独立性, 艺术被严重地物化。 然而, 我们同时也不能否认其所显示的片面 性和缺陷。 一是法兰克福学派没有对当代资本主 义的文化采取辩证的态度, 有全盘否定这种文化 的明显倾向。 二是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 判没有真正做到从历史的现实发展上、 从艺术本 身的动态变化中准确地揭示和分析文化自身的发 展规律, 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停留于对古典和现代 艺术的怀恋和感伤,表达了一种理想主义、浪漫主 义的济世情怀。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有现实的 启发、借鉴意义。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 经济体制的完善, 中国的文化事业逐步被推向市 场, 文化、 艺术的商品化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趋 势。应如何看待文化事业的商品化趋势,如何处理 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关系? 文化事业如何为经 济建设服务? 如何处理好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与 经济效益的关系? 这都是我们必须认真加以探讨 和解决的问题。 当“快餐”性质的大众文化正逐渐 把传统文化的精神气韵消融在娱乐性的感官刺激 的宣泄之中的时候,当“繁荣”的大众文化正逐渐 销蚀我们的想象力的时候,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 文化批判理论使我们领悟到: 作为精神形态的文 化,毕竟有别于具体的物质,它的生产与消费有它 自己独特的方式和目标, 文化活动必须以经济为 后盾, 但文化价值的实现又不能以金钱作为唯一 尺度。 参考文献: [1]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0. [2] 剩余价值理论[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4:296. (责任编辑 马占稳)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50- -
本文档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1061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5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1-11
浏览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