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附子的常用临床配伍

附子的常用临床配伍

举报
开通vip

附子的常用临床配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9 Jan,18(1) ·61· 黄腻 ,脉沉细无力。治法:健脾固肾,活血祛瘀。方药:黄芪 30 g、茯苓 15 g、白术 12 g、薏苡仁 30 g、赤小豆30 g、芡实 12 g、 金樱子 15 g、川芎 15 红花 12 g、僵蚕 15 g、地龙 15 g。 2.4 气阴两虚,湿热瘀阻 主症:头晕耳鸣,神疲乏力,手足 心热或...

附子的常用临床配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9 Jan,18(1) ·61· 黄腻 ,脉沉细无力。治法:健脾固肾,活血祛瘀。方药:黄芪 30 g、茯苓 15 g、白术 12 g、薏苡仁 30 g、赤小豆30 g、芡实 12 g、 金樱子 15 g、川芎 15 红花 12 g、僵蚕 15 g、地龙 15 g。 2.4 气阴两虚,湿热瘀阻 主症:头晕耳鸣,神疲乏力,手足 心热或潮热盗汗,或 口干咽燥 ,面色潮红 ,舌质红,苔薄黄腻, 脉细数或沉细弱。治法 :滋阴益气 ,化湿祛瘀。方药:沙参 20 g、太子参 20 g、知母 10 g、黄柏 12 薏苡仁 25 g、丹参20 g、川 芎 15 g、僵蚕 20 g、芡实 15 g、金樱子 15 g、枸杞 15 g、玄参 1O g、山药 12 g、山萸肉 12 g。 3 讨 论 中医认为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脾肾 亏虚是发病的根本原因,风、湿、热、瘀是病情反复进展的重要 因素,二者互为因果,且贯穿于病程的始终 ,因此,该病的治则 应当为标本兼顾,攻补兼施。①强调脾肾为本。慢性肾炎蛋 白尿主要病机在于脾肾虚损,脾失运化,肾失封藏,因此,无论 对何种证型在治疗上始终贯穿以脾肾为本,常用补脾益肾、益 气养阴、补肾填精等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常用药物有黄芪、白术、枸杞、山茱 萸、沙参、麦冬、杜仲、芡实等。②酌用清热利湿之法。脾肾亏 虚导致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内停,蕴结化热,湿热互结 ,同时也 易招致外湿,使病情缠绵难愈 ,故清热利湿是慢性肾炎不可缺 少的方法,常用药物有金钱草、石苇、白茅根、白花蛇舌草等。 ③活血化瘀贯穿始终。瘀血是本病缠绵难愈的另一主要原 因,脾肾气虚,血行不利,气虚血瘀 ,或湿热阻滞 ,血行不畅而 血瘀,故活血化瘀贯穿该病治疗的始终 ,常用药物有益母草、 赤芍、红花、牛膝、川芎、蒲黄、茜草等。总之,慢性肾炎蛋白尿 的治疗要以补益脾肾为本 ,活血清热利湿为辅 ,合理配合,才 能取得满意疗效。 [收稿日期】 2008—06~10 附子的常用临床配伍 张建朋 ,杨洪涛 ,彭丽敏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关键词] 附子;临床配伍 [中图分类号] R282.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9)01—0061—02 附子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为毛茛科多年生 草本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其味辛,性大热,有毒,归心、脾、 肾经。主要功效为回阳救逆、助火补阳、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是治疗亡阳证、阳虚诸证、寒凝痛证之要药。因附子为纯阳燥 烈之品,有毒,作用峻猛,且临床医生多缺乏其配伍及中毒防 治知识 ,故多不敢用或用而不敢重用 ,致贻误病情。笔者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了附子的常用临床配伍情况,现报道如下。 1 附子与温热药配伍 1.1 附子配肉桂、干姜 附子、肉桂、干姜皆为辛热之药,附 子性刚烈迅捷 ,走而不守,通上达下,行表彻里,通行十二经, 补火助阳。于姜为纯阳之味,守而不走 ,散脾 胃之寒,为温暖 中焦、通脉之要药。肉桂性浑厚降着,能走能守,偏暖下焦而 温肾阳,更能引火归元而摄无根之火。诸药配伍 ,回阳救逆, 温中散寒 ,更显补阳益火之效 ,故古人有附子“无干姜不热”、 “有附无姜,难取坚壁不动之效”之说。《伤寒论》中回阳救逆 之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等方均以附姜治疗阴寒内盛、 真阳衰微之证。又《证治要诀》言“(附子)得桂则补命门”,故 以附桂合用疗命门火衰证 ,如金匮肾气丸、右归饮等方均用 之。更有《伤寒六书》之回阳救逆汤三药合用,进一步加强其 回阳救逆之功,以疗阳气衰微、喘汗暴脱之危候。 1.2 附子配细辛 《本草正义》云:“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 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 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 ,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腑有真寒, 无不皆治。”“细辛 ,芳香最烈 ,故善开结气 ,宣泄郁滞 ,通利耳 目,旁达百骸,无所不至 ,内之宣络脉而疏通百节,外之引孔窍 而直透肌肤。”故二者合用,内外兼顾,温阳气,散寒凝 ,蠲痰 饮。以疗阳虚寒凝之证。《本草汇言》亦言:“细辛佐附子能散 诸痰之壅。”《金匮要略》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龚志 贤临床经验集》扶肾蠲饮汤等方中均取二者相配以温阳散寒 蠲饮。 1.3 附子配自术 附子辛热 ,既助心肾之阳,又温中焦脾阳, 兼可散寒除湿。白术味甘苦,性温燥湿,甘温益脾,健脾之力 尤佳。二药配伍,附子补肾助阳,暖其水脏,补火生土,配以白 术健脾燥湿,运其土脏,共治脾肾虚寒、水湿内停之证。张元 素日:“附子以白术为佐 ,乃除寒湿之圣药。”《伤寒论》之附子 汤、真武汤,《校注妇人良方》之术附汤等均纳此义而用之。 1.4 附子配熟地 附子大辛大热 ,气味俱厚,气雄性悍,善补 命门真火 ,益五脏之 阳,系阳中之阳药,然独用有耗阴之弊。 熟地苦甘而温,气味纯净 ,擅补五脏之真阴,为血中之血药,然 单用则有腻滞之碍。附子之燥烈,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缓之;熟 地之腻滞非附子之辛不足以行之。二者结合,刚柔并济,动静 结合 ,补而不腻,行而不散 ,“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 阳生 而泉源不竭”,为阴阳兼补之剂。主治阴阳两虚而致腰膝酸 痛、头晕耳鸣、阳痿遗精诸症。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及《医方集 解》之附桂八味丸等均以二者相配用之。 2 附子与寒凉药配伍 2.1 附子配大黄 附子辛热,为温 阳散寒之要药。大黄苦 寒,《本经》载“荡涤肠 胃,推陈致新 ,通利水谷”。在非温不能 散其寒,非下不能去其实的情况下 ,附子配大黄,温通兼施 ,共 下寒实。对脾胃阳虚、里寒冷积之腹痛便秘,可使阳气来复, . 62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9 Jan,18(1) 肠呜转气,腑气得通,腹痛 自止。如《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 《千金要方》之温脾汤,但用时大黄量应小于附子。另临床多 取两药温阳活血、泄浊解毒之功治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 属阳气虚衰者,如蒲辅周先生治肾功能衰竭,每用附子配大黄 温阳泄浊,以降低血中尿素氮及肌酐,改善肾功能。 2.2 附子配柴胡、黄芩 附子辛热燥烈,昧厚,善补心肾阳 气,然用之不当易致心火上炎之证 ;柴胡与黄芩皆为苦寒之 剂,二者常合用以疏利少阳,宣畅气血,调和阴阳。附子配二 药合用,温阳以助气血畅达 ,气血畅达亦有助于温阳,共奏温 阳、宣畅气血、调和阴阳之功。另柴芩又可制约附子辛热所致 口干、咽痛等症。此配伍适用于虚实并见、寒热错杂者,或少 阳不利兼阳虚者。如祝味菊先生治寒热往来之疟疾善用附子 配人小柴胡汤。杨洪涛先生亦常用附子配柴芩以治疗慢性肾 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证属虚实并见、寒热错杂者,效果显著。 2.3 附子配白芍 附子辛热,性刚燥而善行,温阳散寒通经。 白芍味甘苦而酸,性微寒,性柔润主静,养血和营,敛阴柔肝, 缓急而止痛。二药合用,附子温肾中真阳,助长脏腑气血;白 芍滋养阴血,以助生阳之源。又白芍酸收敛阴,能缓附子辛散 燥烈,使温阳散寒而不伤阴耗血,一阴一阳,一寒一热,一收一 散,相反相成,以达温中散寒、养阳和阴之效。适用于阳虚血 弱有寒、络脉郁滞之证。肖森茂先生用此配伍治虚劳里急、腹 痛挛急属阳虚血弱者颇获效验。 . 3 附子与相反药配伍 附子配半夏: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明言半夏反乌头,附 子又是川乌的附生根,两者同出一物,其所含成分也大致相 同,故多认为半夏亦反附子。然自《金匮》至今,以附子配半夏 者应用多矣。附子,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脉,具峻补下焦元 阳,驱逐在里寒湿之功;半夏,豁痰逐饮,消痞散结,降浊止呕, 降气平喘,具温化痰饮水邪之效。两者配伍 ,辛开燥降,相辅 相成,散脏腑经络、肌表上下的痰饮停滞,使阴寒得散,脾肾得 温,水湿得化,痰饮得消,则阳虚痰浊痞呕诸症 自除。诚如刘 沛然先生所言:“半夏附子合用对阳虚寒痰冷饮的病症能斩关 夺将,使阳气回,寒痰化,沉疴起 ,病邪除。”《金匮要略》之附子 粳米汤,《干金方》之半夏汤、附子五积散,《张氏医通》之附子 散等,均是附子、半夏同用。 4 小 结 附子通过合理配伍,能扩大治疗范围,协调增加药物功 效 ,减轻附子毒性,探索附子配伍应用规律,对于指导附子临 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仅就部分常见配伍应用予 以整 理 ,另尚有附子配桂枝以散寒祛湿,附子配黄芪以温阳固表, 附子配茯苓以温阳利水等,在此不予赘述。附子功用广泛,配 伍多端 ,可治诸多病证,临床医生应尽可能掌握附子配伍应 用,并根据病情需要 ,选择适宜的药物与之配伍,以提高疗效。 [收稿日期】 2008—08—15 甘露清胃合剂治疗阴虚湿热型口臭 60例 曾 海,郭道群 ,付灿錾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重庆 400700) [关键词] 阴虚湿热;口臭;甘露清胃合剂 [中图分类号] R78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9)01—0062—02 甘露清胃合剂为本院院内制剂,具有滋阴降火、清热除湿 的功能,能治疗胃肾阴虚、湿热上蒸所致的口臭、口疮、齿衄、 鼻衄、胃热饮冷、咽干痛等病症。2006年 10月一2008年 6 月,笔者用该合剂治疗上述病机所致的以口臭为突出表现的 患者 6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口臭评分标准 按感官分析法,根据 Rosenberg等提出 的 0~5分制⋯对患者口臭进行评分:0分一无臭,1分一口臭 几乎查不出,2分一轻微但很明确的臭味,3分一中度口臭,4 分一重度 口臭仍可忍受,5分一恶臭,无法忍受。 1.2 口臭检测方法 检测前 48 h内不服洋葱、大蒜等刺激 性或有特殊气味的食物,2 h内不能进食、喝水、抽烟等。患者 闭口1 rain(不能吞咽)后,在离检查者 10 ern处均匀徐徐吐气。 1.3 人选标准 ①按上述评分标准得 2—5分者;②具有胃 肾阴虚、湿热上蒸的部分伴随症状,如 口燥咽干,伴或不伴 口 疮、齿衄等,大便较干,舌红 ,苔黄稍厚 ,脉细滑数。 1.4 排除标准 ①不属于脾胃阴虚湿热型所致的口臭,如肝 胆湿热型、脾胃实火型等及有阳虚体征者;②有某些基础疾 病 ,而对这些疾病的治疗影响了本药的观察者;③精神性口 臭:自觉有口臭,他人未能发现 ,临床观察未发现引起口臭的 病因;④因各种原因不能按要求或坚持完成观察者。 1.5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上述标准的脾胃阴虚湿热型口臭 患者60例,男 30例,女 30例 ;年龄 23~80岁;病程 2 d-3 a。 口臭评分:5分 3例,4分 6例,3分37例,2分 14例。其中伴 口腔疾病 42例,胃肠疾病 25例,呼吸道疾病 8例,糖尿病 9 例,肾脏疾病 1例,肝功能损害2例。吸烟者 22例。 1.6 治疗方法 口服甘露清胃合剂,每次 20 mL,每 日3次, 7 d为 1个疗程。一般连续治疗 2周为 1个观察周期。在使 用上述药物治疗的同时,均对引起口臭的相关疾病进行病因 治疗。治疗期间饮食清淡,保持大便通畅,戒烟。 1.7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治疗后 口臭降至 0分,相关伴随 症状消失,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平。有效:较原有分 值减少 1分以上,相关伴随症状减轻,大便变软,舌质变淡 ,苔 变薄变白,脉缓。无效:分值无减少,相关伴随症状无改善,舌
本文档为【附子的常用临床配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5274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8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1-11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