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诗歌鉴赏批评指南

现代诗歌鉴赏批评指南

举报
开通vip

现代诗歌鉴赏批评指南 第 29卷第 4期 2009年 8月 � � � � � � � � � � � � � 上 饶师 范 学院 学报JOURNAL OF 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 � � � � � � � � � � � � � � Vol�29, No�4Aug�2009 收稿日期: 2009- 03- 02 作者简介:徐润润( 1949- ) ,男,江苏南京人,上饶师范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教授。 现代诗歌鉴赏批评指南 徐润润1,王慧灵1,徐 � 楠2 ( 1.上饶师范学院, 江西 上饶 33...

现代诗歌鉴赏批评指南
第 29卷第 4期 2009年 8月 � � � � � � � � � � � � � 上 饶师 范 学院 学报JOURNAL OF 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 � � � � � � � � � � � � � � Vol�29, No�4Aug�2009 收稿日期: 2009- 03- 02 作者简介:徐润润( 1949- ) ,男,江苏南京人,上饶师范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教授。 现代诗歌鉴赏批评指南 徐润润1,王慧灵1,徐 � 楠2 ( 1.上饶师范学院, 江西 上饶 334001; 2.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 � 摘 � 要:诗歌鉴赏批评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活动, 其过程可以分为审美的感性阅读、理性的反思阐释和历史的 综合考察等三个阶段。在这个从头到尾, 又从尾到头的反复咀嚼、再三品味的过程中, 应该辨证地处理好各种关 系。 关键词:感性阅读; 反思阐释; 阐释循环; 客观意义; 象征寓意 ; 机械比附 中图分类号: I052�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004- 2237( 2009) 04- 0051- 07 DOI:10. 3969/ j. issn. 1004- 2237. 2009. 04. 012 诗歌鉴赏批评活动是一个再创造过程 在中国古代, 对诗歌的鉴赏批评� 很少用实证 的、演绎的方式去论证 [ 1] (P2) ,一般只作整体性的评 说,所说的内容也是言简意赅,点到为止, 很少详细 举例说明或进行归纳演绎, 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悟得 其中的奥秘。像!毛诗序∀说: � !关雎∀ , 后妃之德。 但究竟根据什么理由得出这个结论,序中没有说, 也 不列举支撑这个观点的论据。虽然这种评点式的、 缺少逻辑论证过程的、只作整体性评价的批评方法 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在现代诗歌批评中, 这种方 法的使用已经不多见了。通过审美思维, 运用逻辑 论证的方式探讨诗作的题旨、意蕴已经成为人们普 遍采用的研究方法。 由于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具有特殊的文体特征, 常常使用赋、比、兴、象征、隐喻、暗示以及夸张、变形 等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手法,用富有扩张性、多义性的语言, 造成模 糊朦胧、曲折隐微而又富于艺术张力的意境, 从而含 蓄地抒写自己丰富复杂的情感, 形象地表达难以言 说的体验,委婉地传达耐人寻味的意旨。所以,对一 首诗作文本意蕴的理解、把握、评价, 读者是具有多 样性的阅读可能的。而对于批评者来说, 赏诗评诗 更是一个充满了主观能动性的再创造过程。早在汉 代,董仲舒就提出了�诗无达诂 说: � 意思是讲, 对于 #诗三百∃ ,没有一个确切的训诂或解释。 [2] ( P87)由于 审美感受能力不一、兴趣爱好有别、阅读时的心境不 同,读者在欣赏、批评诗歌时,受各种主观因素的影 响,对同一首诗的体会、领悟结果是有很大的差别 的。所以王夫之说: � 作者用一致之思, 读者各以其 情而自得。%%人情之游也无涯,而各以其情遇,斯 所贵于有诗。 (王夫之!姜斋诗话&诗绎∀ ) 西方的接受美学则认为,作品审美价值的实现, 不是单方面取决于作者的,而是由读者和作者在相 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调节来完成的。一部好的作 品,不是只有一个终结性的、最具权威性的解读结果 的;恰恰相反, 越是由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 根 据不同的时代文化氛围、社会接受水准作出的阐释 越具有多义性,才越是具有不朽生命活力和广泛社 会影响的佳作。接受美学强调应该充分发挥读者的 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调动读者再创造的积极性,大 胆地进行审美想象和思维,多方面挖掘作品的审美 内涵,作出具有个人化的、独特新颖的审美发现, 从 而实现自己审美欣赏的目的。 诗歌的鉴赏批评从何处入手 台湾学者颜元叔提出: � 文学批评的对象有四: 即作家、作品、读者、时空。文学批评处理这四个对 象的各别本身, 也处理其间互相的关系。我们可以 把作家、作品、读者排列在同一水平上, 时空则包容 了全体。于是, 文学批评讨论作家与作品的关系, 作 品与读者的关系,时空与作家作品的关系,时空与读 者的关系, 这些都是外在的关系。假使文学批评专 事研讨文学作品本身, 这便是企图处理文学的内在 关系。文学批评的活动, 大抵周转于这些区域之 内。 [ 3] ( P310)诗歌的鉴赏批评也包括作家、作品、读者、 时空等四种对象。 德国接受美学的倡导者H&R&姚斯, 曾把一首 诗的阐释视为对其在审美的感觉阅读视野、反思的 阐释阅读视野和综合的历史阅读视野等三个层次的 重建。[3] ( P204)如果我们并不否定这种观点对于诗歌批 评具有方法论方面的意义的话,那么,我们无妨把诗 歌批评的具体操作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审美的 感性阅读、理性的反思阐释和历史的综合考察。 审美的感性阅读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有一句名言: � 观文者披文 以入情。 这里的� 观文 也可以理解为对诗歌文本的 解读,也就是说,读者是通过对诗篇的阅读来体会诗 人抒发的情感的。那么, 读者是怎样读诗赏诗的呢? � 披文 的过程又是如何来操作的呢? 我们可以举一 个中国古代研究诗歌的典型例子, 即清代乾嘉� 朴 学 研究!诗经∀的方法:就是从小学入手,先识字, 了 解字义,再解读句子,由句子推及段意, 再综合段意, 以通晓整篇之大意。可见,要解读诗歌,最基本的就 是从词句阐释入手, 先搞懂诗中具体每个词语、句子 的含义。这里, 借助词典之类的工具书,逐字逐句地 查找、诠释、考证诗中词语的涵义, 是最基本的工作。 当然, 这种对诗的理解只是最表层、最初步的理解。 更进一步要做的,是应该从各个层面和视角理解、诠 释这些词语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内涵。 由于中国古代诗人在写诗时感觉到语言表达具 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有� 长恨言语浅, 不如人意深 ( !视刀环歌∀ ,!刘禹锡文集∀卷二十六)的感慨,于是便有 变通的表达方式,叫做�立象以尽意 ,即通过具体的 物象展示来表现言不能尽之� 意 。当然, 写诗不是 作画,不能具体画出物体的形态状貌来,而是借用词 语化的物象来传情达意,所以,这些附着了诗人情意 的、被词语化的物象就是诗词中的意象。像元代词 人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 ,通过开篇叠现的八 个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等,把一个离家在外的� 远行人 , 在夕阳西 下时那种孤独落寞的心情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诗歌古国。 由于历史文化的积累、沉淀,许多出现在诗歌中的意 象,已不单单是具体某首诗里用以表情写意的艺术 元素,而与神话传说、历史知识、文学典故有着深厚 联系,其实已变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包含有丰富的文 化意蕴。就拿� 松柏 这个物象来说, 它在中国诗歌 当中所表现的意义, 已经不光是写景层面上的一种 木本植物,而是中国文人不畏强暴、保持操守的一种 精神象征。正如孔子所说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 凋也。 像冬梅、秋菊、兰花、翠竹,既是具体的自然景 物,更是彰明知识分子坦荡胸臆、高尚人格、凌云志 向和脱俗情怀的象征。另外,像月亮在古诗中通常 是表现乡愁或团圆的意象, � 布谷 、� 鹧鸪 是思乡的 意象,萧、笛是引发怀乡的意象, 所以,当代台湾诗人 余光中的乡愁诗中, 经常会使用这些意象来抒写自 己的民族情感和怀乡情愫。因此,全面地理解、把握 诗中每个词语、意象的含义及蕴涵其中的文化意蕴, 是对诗歌欣赏活动更进一步的要求。 诗歌中的词语, 大多数都是具有多义性的。那 么,解读诗歌时, 在多种词义的诠释中, 读者究竟应 该做何选择呢? 尤其在对诗中具体物象含义的理解 上,当这种选择对理解整首诗的题旨具有决定性影 响的时候。在中国古代诗歌批评史上, 由于受不同 诗歌观念的支配、影响, 对诗中某些具体词语、意象 含义的不同理解, 往往会导致在对同一诗作意蕴的 理解、把握上,不同的人会出现天壤之别的差异。比 如说, � 载道 派在解诗时, 认为凡诗皆有寄托,所以 常常穿凿附会,随意肢解完整的诗歌意境,生拉硬扯 地强行拿政治说事,以至闹出很多笑话来。像古人 在解读杜甫!江村∀中�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 钓钩 一联诗时说, � 老妻以比杨妃, 稚子以比禄山。 盖禄山为妃养子棋局, 天下之喻也。妃欲以天下私 禄山,故禄山得以邪曲包藏祸心。 ( !分门集注杜工部 诗∀卷七师古注引)把明明是写实性的生活景观中的自 然物象, 硬解说成为具有政治寄托的象征物象。这 种解读方式,既违背了诗人作诗的本意,也败坏了作 诗、赏诗的审美情趣,显然是不值得提倡、效仿的。 既然解读、鉴赏诗歌是一种审美活动, 那么, 这 种活动的进行, 就应该遵循审美活动的规律。所以 52 上 饶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 � � � � � � � � 2009(第 29卷) 在解读诗歌时, 对诗歌中具体词语的理解,应该根据 诗歌构设的意境、在特定的语境当中,选择恰当的义 项。而不应犯宋人所犯的错误, 拘执牵强地把自然 物象统统硬解成具有政治寄托的象征物象。最重要 的是读者在审美阅读时, 能根据自己新鲜、敏锐的审 美感觉, 在追踪每一个字、词、意象、句子的意蕴时, 作出符合审美规律的正确判断。不但要顾及诗人创 作时使用这些词语的心理原因和时代背景,即� 参照 作者与他最初的公众共有的语言领域 , 同时, 也要 注意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词语、句子之间的语言关系, 因为� 在一段 给定的文章中每一个词的意义只有参照它与周围的 词的共存才能确定。 [ 4] ( P13)这种从字、词、句、意象入 手进行的� 披文 活动, 就如同当年李健吾先生所说 的� 分析一首诗好像把一朵花揉成片片。冷静下头 脑去理解,潜下心去体会 [ 5] ( P36)一样。 理性的反思阐释 搞清楚了字、词、句的含义,并不意味着赏析活 动的大功告成, 审美欣赏不能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 的阶段。单纯以言辞之义去理解诗歌, 当然是非常 表面和肤浅的。朱熹就曾说过: � 晓得文义是一重, 识得意思好处是一重。若只是晓得外面一重, 不识 得他好底意思, 此是一件大病 。[ 6] ( P2755)所以, 下一步 就是要进行理性的思考, 运用审美思维的方式去把 握诗歌的深刻意蕴, 弄清其在意思上究竟好在哪里。 诗是不能直说的,它的文体特征就是贵精练含 蓄而忌浅露粗俗,写诗最讲究的是� 不着一字, 尽得 风流。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好诗应该具有� 味外之 旨 、� 韵外之致 。诗歌的篇幅虽然短小, 但它的意 义却往往是非常复杂、深刻的,所以,� 分析一首诗的 意义,要从意象的联络和语言的传达入手,一层层挨 着剥开去,弄清每一个意象、比喻(显喻和暗喻)的内 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每行诗句和每个语词的相 互联系。 [ 2] ( P8)它要求解读者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思 维力和想象力, 成功地阐释诗歌的题旨,发掘诗人掩 藏在语词、意象背后的意趣。 对诗歌题旨意趣的阐释活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的历史,孔子诗教主要是从了解辞义入手, 从政教、 伦理角度启导学生领会!诗∀意。后来孟子说!诗∀ , 开始采用� 知人论世 和� 以意逆志 的方法去把握全 篇意旨。� 主张#说诗∃ 要顾及作者背景与作品内容, 要从个人对于诗的体悟, 去推断分析作者要传达的 情志。 [ 2] (P82)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阐释理论和实践 的反思、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 朱自清先生提出对诗意的阐释应该 � 分清三个方面的内涵: (一)#作诗者之意∃ ; (二)文 本的#诗的意义∃ ; (三 ) 说诗者阐释论旨的#己 意∃ 。[ 2] ( P86)把诗意分成三个层面进行阐释, 可以避 免出现过去那种在阐释过程中把诗人、文本、读者三 者之意混为一谈, 导致解读时概念上出现缠夹不清 现象,从而达到破解�诗中重旨 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分层进行解说如何去阐释� 诗中重 旨 : (一)首先应弄清� 作诗者之意 。所谓� 作诗者 之意 ,就是诗人的创作意图。这种意图的表白, 有 时出现在诗集的序跋中, 有时可以在诗人的创作谈 中找到, 也有的诗人会因对某些解读感到不满而进 行解释。这些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都是我们在进行研究、阐释时很 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最适合于孟子所谓� 知人论世 的研究方法。一旦真正掌握了诗人创作的� 确切的 意旨 , 再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这样得出的结论, 肯定 要比那些自由发挥, 见仁见智的观点更切合诗歌的 本意,得出的结论也更令人信服。如果没有直接的 材料,根据诗人生平、时代背景、或者诗本事等间接 资料去研究诗人的主观意图,然后细读文本,也同样 能避免出现解读时隔膜牵强、随意而为的毛病。 废名有一首诗歌!海∀是这样写的: � 我立在池 岸, /望那一朵好花, /亭亭玉立/出水妙善, ∋ ∋ ∋ /#我 将永不爱海了。∃ 荷花微笑道: /#善男子,花将长在你 的海里。∃ 孙玉石在谈及对该诗的阐释时说,有的人 仅仅从一般社会层面上去理解诗歌,将� 我 一会儿 爱� 海 ,一会儿爱花的心理,看作是恋爱方面的情感 波动;把大海一样人生的� 担当精神 , 理解为� 对现 实的无所畏惧和宽容 ,这实际上是对诗歌的严重误 读。因为在佛家教义中, � 担当精神 指的是一个人 在彻悟人生以后, 超越了一切的不幸和痛苦所具有 的生命力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误读, 主要原因就 在于阐释者� 不甚了解废名同佛教禅学之间的密切 关系,没有进入诗人特有的与佛教禅理深刻联系的 #文化场∃ ,与诗人和文本拥有的文化结构没有进行 对话 [ 2] ( P34)。所以说, 如果根本无视� 作诗者之意 , 读者的主观解读显然是很容易出错的。 (二)阐释文本的� 诗的意义 。对文本的� 诗的 意义 的阐释, 就是对诗歌本身所含客观意义、题旨 的解读。格式塔心理学家考夫卡认为,� 艺术作品是 作为一种结构感染人们的。这意味着, 它不是各部 分的简单的集合, 而是各部分互相依存的统一整 体。 而一个� 优美的格式塔 必须� 具有这样的特点: 它不仅使自己的各部分组成一种层序统一,而且使 这统一有自己独特性质。 [ 7] ( P412)如果只是把诗中单 个的词、句的含义机械地相加,它的总和并不等于诗 歌整体的题旨;正确的解读,应该把它们视为诗歌整 53� 第 4期 � � � � � � � � 徐润润,王慧灵,徐 � 楠: 现代诗歌鉴赏批评指南 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有机成分组合而成的整体 会产生出一些新质来,这种整体化的产物,才是诗歌 的题旨。所以这一阶段的阅读任务就是把先前从各 种视角对单个的词、意象、句进行的的揣测、诠释、解 读的成果进行整理,并对阐释的各种可能性和疑问 进行反复的审视、权衡和解释,通过词语、意象、句子 之间的联系、比较,运用审美思维, 作出认真的分析、 判断,从而把先前阅读得到的支离破碎的、生动感性 的印象连贯起来,使那些单个的细节成为整体的有 机组成部分,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见解。 由于诗是分行排列的, 词与词、句与句、节与节 之间跳跃性特别强,所以它在外形上会给读者一个 强烈的暗示,这种节奏感、韵律感很强的文学形式, 词语、句子、段落之间的空白是很多的。正所谓� 辞 断而意属, 连类而比物也 (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 因此,它提供给人想象、思维的空间是很广阔的, 留 给读者审美创造的机会也是很多的,需要读者在深 切的感悟、体验中,按照格式塔的� 完形趋向律 在头 脑中填补这些缺少的环节和内容, 将其回复成完整、 和谐的艺术形象,从而发现和挖掘蕴含其中的深层 意韵。 在解读诗歌时,特别要注意的是应该树立一种 诗歌� 语言使用场 的审美观念, 重视组成诗歌文本 的语言已经获得的诗的� 场效应 。对于诗歌来说, 它的使用场,指的就是诗的文本组成的世界。只要 是诗,那么组成诗中的所有语言都已经被诗化了, 都 具有了诗质了, 哪怕是再散文化、叙事性的语言, 都 失去了它的本来属性而被陌生化,给人以一种新鲜 的美感。而对诗人或者读者来说,只要进入这个王 国,就必须按照诗的方式来写作和阅读,由于诗歌表 现的生活内容是虚化了的、变形了的,它所强化的是 诗人的情感,所以,读诗与读文在观念和方法上是应 该加以区别的。正像明代胡应麟所说的:� 诗与文体 迥不类:文尚典实,诗贵清空; 诗主风神,文先理道。 ( !诗薮∀ )正因为如此, 诗人在创作时, 就必须用富于 张力和弹性的诗家语,使用赋、比、兴、象征、隐喻等 传统表现手法, 或者反讽、悖论、荒诞、变形、意识流 等现代派表现技巧去写诗, 而读者也应该掌握相应 的诗歌审美修养去解读诗,一般来说,应该在逐节归 纳其大意的基础上,在总体上初步形成对诗作题旨 的见解,然后又倒过来, 从尾到头进行回溯, 反复推 敲,使所得的朦胧见解渐渐清晰、成形、可信。 (三)明确什么是� 说诗者阐释论旨的#己意∃ 。 由于诗歌是通过精练含蓄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来曲 折地抒写自己的情感的, 所以,这种含蓄性、多义性 特点, 给读者提供了极其广阔的阐释空间。更何况 越是成功的杰作, 其具有的内涵也就越是丰富和深 刻。当读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积极发掘诗歌 的深层意蕴时,往往会得到出人意料的结论,甚至是 诗人在创作前未曾想到过、创作完成后也未曾意识 到的东西。所以,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艺术的力量就 在于评述的力量。而高明的批评者总是不满足于简 单地再现诗歌表现的情景,肤浅地解读诗歌的表层 含义,轻率地附会、认同他人所作的解读的,而是千 方百计地调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维能 力,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历史语境,按照自己的审美 情趣,含英咀华, 品味再三,努力体会和捕捉隐藏在 诗中的象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进行创造性 的审美阐释。正像 T&艾略特所讲的, 阐释者自身的 见解显然是有其独特的价值的: � 一首诗对于不同的 读者可能显示出多种不同的意义。这些意义可能并 不是作者的原意。 � 而一个读者的解释,虽不同于作 者的原意,有时却同样得当, 甚至比作者原意更好。 因为一首诗原可能存在不为作者所自知的更多的意 义。 [ 8] ( P218)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话:� 古之成 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然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 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 此第一境也。#衣 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 此第二境界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 募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 ,此第三境界也。 这里所引的三句词, 分别出自 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柳永的!凤栖梧& 伫立危楼风细细∀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晏殊 的词写的是女主人公登高远望的忧伤愁闷,但境界 辽阔旷远, � 王国维借用词中#昨夜∃ 三句来描述古今 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虽与词作的原意了 不相涉,却和这三句意象特别虚涵,便于借题发挥分 不开。 [ 9] ( P414)柳永的词则以健笔写柔情,表现的是女 主人公不为思念伊人日见瘦损而感到后悔的挚着精 神。尽管它与做学问无关, 但那种契而不舍的态度, 坚定不移的信念用来表现第二种境界也是有相通之 处的。辛弃疾的词是写自己在上元节苦苦追寻意中 人的意外感触,王国维将它喻为成大事业的最高境 界,显然看起来与原作相距甚远,但也不失为他的独 特发现。从王国维三种境界说这个例子可以知道, 说诗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体会去理解诗意,根本 不必顾忌诗人的原意。当然,他的理解也是抓住二 者间有同形同构的相似关系来引申、发挥的。 历史的综合考察 第三个层次的阅读,即所谓历史视野的展开,主 54 上 饶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 � � � � � � � � 2009(第 29卷) 要是对诗歌进行历史方面的探讨。早在东汉时期, 经学家郑玄就在!诗谱序∀中提出过如何解读!诗经∀ 的方法: � 欲知源流清浊之所处,则循其上下而省之; 欲知风化芳臭气泽之所及, 则傍行而观之。此!诗∀ 之大纲也。 显然,这是采用纵向的追源溯流和横向 的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现代诗歌的历史综合 考察,其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诗歌文本所受文学传统的影响。拿当 代流行歌曲!涛声依旧∀来说, 这首歌词写的是一个 现代青年对往日恋情的回忆: �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 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 � 月 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 否登上你的客船。 在欣赏这首歌的时候, 人们自然 会从历史的回顾中,探讨它与唐代诗人张继的传世 之作!枫桥夜泊∀的承继关系, 有人在评价这首歌时 说: � 古诗所表现的游客秋夜思乡的清新而深隽的意 境被这个恋情故事破译了, 而失恋的苦痛却在古诗 典型意象与当代景象的错列拼贴中化成了忘乎所以 的欢欣。 [ 10] (P91)这种观点,当然属于一种对诗歌文本 所作的纵向历史联系的研究。 西方结构主义诗论家朱丽娅&克里斯特娃曾提 出过所谓的� 互文性法则 ,指的是在� 大语境 中研 究诗人在构思时如何� 有意无意地受到前人创作的 制约, 包括 前人的眼光、思维方式及表 现手 法。 [ 10] ( P28)这种方法是从宏观方面研究今人与前人 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师承和影响关系,它对了解、把握 文本的艺术特征也是非常有效的。就拿何其芳来 说,这个上世纪三十年代用深沉挚着的情感, 歌唱青 春、爱情的惆怅和痛苦的汉园诗人,对当代台湾诗人 痖弦、郑愁予的创作,无论从诗歌理念、情景构设、还 是从人物设置、戏剧性结构来看,其影响都是多方面 而且十分明显的。郑愁予的成名作!错误∀中的名 句: �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妇人,是个 过客 ,就是从何其芳!花环∀中� 你有美丽的夭亡 一 句衍化而来的。 2. 联系诗歌写作的社会历史条件, 确定文本独 特的审美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比如在赏析 韩东的!山民∀一诗时,将诗中塑造的那个庸俗卑俗、 胸无大志、苟且存活、不思进取的山民形象, 与十七 年诗歌中习见的工农兵英雄形象,和七十年代末朦 胧诗中那些大胆怀疑文革社会现实,勇敢反抗专制 暴政,追求个体精神自由,具有崇高精神和悲剧色彩 的一代青年形象相比较, 其反英雄、反崇高的特点已 经十分鲜明;其次, 该诗采用戏剧性对白、心理剖白 和戏剧性结构等戏剧化手法来客观展示现代生活经 验,而隐去了传统意义上的抒情主人公,与五六十年 代诗坛常见的紧密配合现实社会政治斗争、带有鲜 明的政治倾向性、以抒发高昂的政治激情为特色的 政治抒情诗,和在火热的生活中寻觅诗情,以描写客 观生活见长来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崭新面貌的叙事、 写实诗,以及采用以象征为中心的表现手法,多用意 象来表现直觉、幻觉、错觉、通感,从而营造浓郁缠绵 的抒情氛围的朦胧诗相比,其反抒情的特征非常鲜 明;另外,该诗以平淡无奇的� 叙述流 写看似琐碎偶 然的� 生活流 ,以冷态的生命体验展示下层民众的 生存状况,不管是对照强调用典型化手段提炼诗情 和以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宣泄政治激情的十七年诗 歌,还是与注重语言的反复锤炼、意象的新鲜圆通、 格调的高雅脱俗的朦胧诗相比, 其世俗化、平民化的 特点也是非常突出的。注意到该诗的写作时间是 1983年∋ ∋ ∋ 正是朦胧诗潮的高潮阶段, 那么, 这首 诗开新生代诗歌风气之先的前卫性便清晰可知了。 3. 对已有的历史阐释的证伪、纠谬或补充、完 善。在诗歌的赏析、研究工作中,往往要查阅、参考 他人的研究成果。这些过往的研究成果通常是后来 者继续阐释的基础,其对后来者的赏析、研究工作的 作用是多方面的: 前人的真知灼见,可以启示后人的 思路;前人阐释的疑难,是留给后人进行再度阐释的 空间和机会;而前人解读的错谬之处,则有待后人通 过逻辑证伪加以纠正、完善; 而新的研究材料的发 掘、新的研究方法的掌握、新的研究视角的调整, 对 于提高已有的研究水平, 突破囿闭的研究视阈局限 等,其重要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 朱自清在注释、解读!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 行 一诗中�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这句诗时, 分 别列举了李善注!文选∀、刘履的!选诗补注∀、朱笥河 的!古诗十九首说∀和张庚的!古诗十九首解∀等四条 注释。其中,前两本注解为行者(逐臣)之辞,后两本 注解为居者(弃妻)之辞。他认为后两者的注解更切 合文本的原意,因为� 与古诗时代相去不远的阮籍, !咏怀∀诗中有云:#单帏蔽皎日, 高榭隔微声,谗邪使 交疏, 浮云令书瞑。∃ 如果按前者解,固然也通, � 但 古诗别首似乎就没有用#比兴∃ 的, 因此此解还不一 定切合。 为了进一步证实游子为弃妻的观点,他又 举该诗另一句子� 思君令人老 与!冉冉生孤竹∀的关 系为例,作为旁证。还找出� 游子 句与!青青河畔 草∀中的� 荡子行不归 相仿佛, 作为参考, 认为此解 更有道理。朱自清认为,在诗歌里,一个比喻往往可 能有多种含义, �我们解释比喻不但要照顾到当句当 篇的文义和背景, 还要顾到那比喻本身的背景, 才能 得着它的确切的意旨。 [2] ( P32) 这种注解法自然是具 55� 第 4期 � � � � � � � � 徐润润,王慧灵,徐 � 楠: 现代诗歌鉴赏批评指南 有历史感的。 4. 了解、研究诗人过往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 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可以大大加深对诗作抒写 之情意的理解和把握。在!舒婷的诗∀中, 有几首表 现亲情、怀念母亲的诗作特别打动人,像!呵, 母亲∀、 !读给妈妈听的诗∀、!献给母亲的方尖碑∀等。这些 诗用回忆、梦境、遗物等具体的生活细节, 以层层铺 垫的手法、如泣如数的语调、婉转缠绵的诉说, 抒发 了自己对母亲的眷念之情,歌颂了母爱的深谧温柔。 那么, 诗人为什么会对母亲怀有如此深挚真切的情 感呢? 为什么诗人在回忆母亲时总是带有一种暗淡 感伤的情调呢? 这些问题, 只要了解诗人的家庭背 景、生活经历,就很容易得到答案。原来诗人的父亲 在反右运动中错划为右派后, 为了不让子女受牵连, 就与母亲离异了。诗人从小在单亲家庭中长大, 亲 眼看见母亲以柔弱的双肩, 辛勤地挑起抚养子女的 生活重担。由于不堪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重压, 母 亲人到中年便过早地凋谢了自己的生命之花。诗人 永远也不会忘记母亲的抚育情,滋养恩,所以她在诗 中尽情抒发了自己对母亲缠绵悱恻的情感, 在她心 中, 对母亲的� 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急流, 不是瀑 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 ( !呵, 母亲∀) 另外,搞清诗人属于什么文学流派或文学社团, 具有哪些创作成就,表现出何种艺术风格和艺术特 色,对于解读和破译诗作的题旨, 也是很有帮助的。 像了解了穆旦诗歌具有戏剧性张力、� 用思想来思 考 、对传统的反动等艺术特色, 在对其诗歌进行研 究、阐释时就可以少走弯路而更为合适到位。 阐释循环 在分层解析了诗歌的三重意义以后,并不意味 着对诗歌的阐释活动已经大功告成。实际上, 对诗 歌的批评阐释既是一个从头到尾,又从尾到头的反 复咀嚼、再三品味的过程; 也是一个从诠释个别词 句、意象到把握整体旨意,又从初步把握整体旨意的 高度重新审视个别词句、意象的内涵,从而加深理解 诗作题旨的反复循环过程。古希腊学者施莱尔马赫 在阐释经典时提出过� 阐释学循环 概念, 他认为: � 要了解作品中的单词的意义必须了解作品整体, 要 了解作品整体必须了解单个词的意义; 要了解作品 必须了解作者的心理, 要了解作者的心理必须了解 作品;要了解作品的美学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必须了解作品的属类, 要了解某一属类必须了解具体作品。这就是所谓整 体与部分的循环,即要了解整体必须了解部分,要了 解部分必须了解整体。 [ 3] ( P192) � 阐释循环论 主张主 体对客体的阐释既要从部分入手逐渐取得对整体的 把握,又应该在把握整体的高度上认识部分在整体 中的作用。这� 既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上升 的过程。 [ 3] ( P202)这种观点显然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 思想。钱钟书也说: �积小以明大,而又举大以贯小; 推末以至本,而又探本以穷末, 交互往复, 庶几乎意 解圆足 而免于偏枯所 谓# 阐释之循环∃ ( der hermeneutischi zirkel)者是矣。 [ 11] (P172)过去, � 朴学 采 用字句诠释的方法解读、研究!诗经∀时,曾经破解了 很多以往争论不休的难题。但是, 这种方法对于现 代诗歌审美欣赏、批评来说, 它只完成了一半的过 程,还有一半过程是不能省略的, 即: 读者在把握了 整篇大意后,还应回过头来再审视字、词、句、段在全 诗中所起的作用, 从而使自己对诗篇的赏析能够得 到一步的深化。 以舒婷的!自画像∀为例, 这首诗的一、三、五节 皆为单句� 她是他的小阴谋家 ,主体二、四、六节分 别写的是作为� 他的小阴谋家 的她, 任性、怪诞, 像 小林妖一样折磨得他� 头昏眼花 ; 掉进感情漩涡的 他,猜不透她的魔法,感到非常无奈; 面对性情乖张 的她,欲罢不能、苦恼郁闷的他已经完全失去了自制 力。统观全篇,不难发现该诗表现的内容是由于女 方的行为乖戾,导致恋爱双方感情龃龉、若即若离的 痛苦关系。再联系诗作的标题!自画像∀ , 则可推测 诗作是借表现我在情感游戏中如何折磨恋爱对象来 炫耀自己的魅力, 从而暗示了年轻人杯中的恋爱之 酒是非常苦涩难饮的。至此,似乎把这首爱情诗的 主旨已揭示无遗。但是, 当我们带着这样的主题对 作品进行循环阐释时, 对诗中的一些词语的真实含 义再作细致考察时, 便会引起我们对掩藏在诗作表 层结构后的深层题旨进行更深入探讨的浓厚兴趣。 因为诗中第二节在描写女方的行为时,说� 她破坏平 衡,她轻视概念 。为什么诗人在此会把� 概念 跟恋 爱行为联系在一起呢? 所谓的!自画像∀ , 应该是她 通过塑造� 小阴谋家 的形象为自己画像, 根据对诗 人生活经历、性格人品的了解,她在谈恋爱的过程中 并不是像小林妖一样去折磨自己的对象的。那么, 所谓的!自画像∀岂不是一个无中生有的命题? 这 时,我们再回过头来再根据考察诗中的细节, 根据 � 企求回答, 她一言不发, /需要沉默时她缺笑呀闹 呀 ,� 他梦寐以求的,她拒不给予; /他从不想望的, 她偏要求接纳。 � 自己是一个漩涡,还/制造无数漩 涡 ,� 招之不来,挥之不去, /似近非近,欲罢难罢 等 诗句对她行为、特征所描写, 我们便不难感悟到, 搅 得他寝食不安、神魂颠倒, 折磨得他如痴如醉、欲罢 难休的,应该是每一个诗人、作家孜孜追求的创作灵 56 上 饶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 � � � � � � � � 2009(第 29卷) 感,诗人正是借助描写这种痛苦乖张的爱情生活, 来 表现在创作过程中追寻灵感降临时的苦闷、无奈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诗作正是诗人自己,也是一切严 肃对待创作的作家的!自画像∀。正是通过这样的循 环阐释,我们才一步一步地打开了隐蔽在爱情帷幕 背后的第二重境界的大门的。 感发志意 孔夫子说: � 诗可以兴 。朱熹释� 兴 为� 感发 志意 ( !四书集注∀ )。意思是说, 诗是用形象譬喻来 引发义理的,读诗者应求得与作者用心相通, 并通过 学诗来提升自己的精神, 从而达到礼义教化和人格 培养的目的。当今我们在读诗时也讲究要懂得兴, 但意图不在道德教化, 而是注重审美体验和感发。 也就是说, 在解读诗歌时应善于透过诗中描摹的物 象景观、展现的艺术境界得到某种精神上的感发, 生 动地感受到诗人在创作诗歌时那颗活泼泼跳动的诗 心,体验到诗人当时那种横溢心头、奇妙难言的审美 感受。这种读诗的方法与西方现代诗歌批评方法完 全不同,但非常适合用于注重意境营造的中国诗歌。 宗白华曾这样说过,诗歌意境的组成, � 从直观 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 到最高灵境的启示, 可以有三个层次。 [12] ( P67)如果说� 审美的感性阅读 着重把握的是诗歌意境的第一个层次,即� 直观感相 的模写 ;那么, �理性的反思阐释 ,则应在第一阶段 阅读已经感知了诗歌塑造的具体感性形象的基础 上,在感发自己的志意,体会、想象、感悟诗人寄寓其 中的那种真切的感受、奇妙的体验和内心的感动上 下功夫, 把握住诗作中所传达的那种活生生的生命 体验。而� 历史的综合考察 ,则目的在于能� 得到最 高灵境的启示 。 像当我们看了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所描 绘的日落黄昏时分的秋景图后, 便应该设身处地地 去感受、体会诗中那位远离故乡, 飘泊天涯,骑着瘦 马,冒着西风, 沿着荒凉的古道行走, 在日落时分依 然找不着客店投宿时� 断肠人 的那种凄凉、落寞的 心境。只有真切地感悟到诗人隐含其中的� 某种心 灵和感情的本质 [ 13] ( P18) , 才有可能进入到诗歌意境 的第三个层面,最终得到�最高灵境的启示 ,感受到 诗中意境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意味∋ ∋ ∋ 感慨人生道 路的坎坷艰难。 参考文献: [ 1] 陆玉林.传统诗词的文化解释[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 2] 孙玉石.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 3] 陈鸣树.文艺学方法论[ 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 4] 转引自:张汝伦. 意义的探究 ∋ ∋ ∋ 当代西方释义学[ 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 [ 5] 转引自:孙玉石. 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 6] 朱熹.朱子语类(第 7册) [M ] . 北京:中华书局, 1994. [ 7] 转引自(美)李普曼.当代美学[ M]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6. [ 8]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 [M ] .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 9] 转引自:魏饴. 诗歌创作的艺术与智慧[ M] .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4. [ 10] 周汝昌,等. 唐诗鉴赏辞典[ M] .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88. [ 11] 张有根, 翟大炳. 中国诗歌艺术指南[ M] . 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8. [ 12] 李善奎, 诗词鉴赏通讯[ M] .济南: 齐鲁书社, 1995. [ 13] 来华强, 当代诗歌散文阅读方法论[ M] .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4. [责任编辑 � 许婴 � 校对 � 许婴] Guide to Appreciation and Criticism of Modern Poetry XU Run�run1, WANG Hui�ling1, XU Nan2 ( 1. 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 Shangrao Jiangxi 334001, China; 2. Jiangx 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22, China) Abstract:The appreciation and criticism of poetry is a creative and aesthetic activity. which goes through three stages: aesthetic and perceptual reading, rational and reflective illustration, historical and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Key Words:perceptual reading; reflective illustration; illustration cycle; objective meaning; symbolic meaning; mechanical analogy 57� 第 4期 � � � � � � � � 徐润润,王慧灵,徐 � 楠: 现代诗歌鉴赏批评指南
本文档为【现代诗歌鉴赏批评指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1754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4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1-01-09
浏览量: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