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艺术

举报
开通vip

中国电影艺术中国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艺术 在一切文学艺术中,电影是唯一知道其生日的艺术样式。1895年12月28日,法国摄影师卢米埃尔兄弟俩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公映了《工厂的大门》,《婴儿的午餐》等影片,这对兄弟被称为电影的发明人,这一天被称为电影的诞生日。 在卢米埃尔兄弟以前,已经有许多人在放映他们各自制作的活动影象,其设备各有优劣,其作品各有精粗。但为什么人们将卢氏兄弟放映影片的这一天作为电影起源的标志呢?因为其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卢氏兄弟的放映是卖票的,是一种市场行为。也就是说,电影从它诞生的第...

中国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艺术 在一切文学艺术中,电影是唯一知道其生日的艺术样式。1895年12月28日,法国摄影师卢米埃尔兄弟俩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公映了《工厂的大门》,《婴儿的午餐》等影片,这对兄弟被称为电影的发明人,这一天被称为电影的诞生日。 在卢米埃尔兄弟以前,已经有许多人在放映他们各自制作的活动影象,其设备各有优劣,其作品各有精粗。但为什么人们将卢氏兄弟放映影片的这一天作为电影起源的标志呢?因为其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卢氏兄弟的放映是卖票的,是一种市场行为。也就是说,电影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一种商业行为,是一种商品。当然,在那一天,人们对它还没有这么深刻的认识,还只是将它看成一种接头杂耍。电影逐步发展成为一门艺术,那是后来众多艺术家努力的结果。 与其它艺术相比,电影艺术突出的特点是“照相本性”。在所有的艺术当中,只有影视可以把生活用可见的、像生活一样用运动者的形态再现出来。西方电影大师巴赞·克拉考尔把电影的本性归为“物理现实的复原”。克拉考尔认为“电影按其本质而言是照相的一次外延”。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不仅具有逼真性,当然也有假定性。它的假定性主要体现在它可以在镜头的运动中打破现实的视听逻辑,表现在主观色彩、主观音响、无声源音乐等诸多方面。 电影的这些特性使其一问世便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说“电影对于人类文化的影响不下于印刷术”。的确,电影改变了人类文化的构成,成为继印刷术之后的又一场革命。 中国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是1905年秋由丰泰照像馆拍摄的京剧名角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中国电影的发展至今已近百年,它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05年至1948年为诞生与起步时期;1949年至1976年为曲折发展时期;1977年至今为探索前进时期。 一、中国电影的诞生与起步 (1905-1948) 中国电影的诞生与起步时期几近半个世纪。这一时期,中国的优秀之作,从思想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而言,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家庭伦理与社会问题片类型。盛行时期主要是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前者大多数取材于下层市民的生活或小资产阶级的生活,反映的是观众所熟悉的男女婚恋、伦理道德、家庭琐事;后者则将目光投向社会,勇敢地去揭露当时中国最为严峻迫切的社会问题。二是抗战反帝片类型。盛行时期从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之后,一直延续到40年代末期。描写的是中国人民在侵略者面前的奋起与抗争。三是现实人生片类型。盛行时间为抗战胜利之后。内容主要为直面人生,剖析现实、从人物的悲欢中透视当时民族的危难。 1.​ 家庭伦理与社会问题 家庭伦理与社会问题是中国早期影片中最为关注的内容。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是最早描写家庭伦理内容的影片。它以广州潮汕地区封建买卖婚姻为题材,写一对素未谋面的少男少女被双方家长结成夫妻的故事。影片虽有较明显的纪录性质,但从总体而言,已具备了故事片的基本特征。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也是一部家庭伦理剧。 当时影响最大的一部家庭伦理剧是《孤儿救祖记》。这部影片描写一个富翁听信侄儿挑拨,怀疑儿媳不贞,将其逐出家门。儿媳离家后一心抚孤。待孙儿长大后,在祖父险遭其侄儿暗算时挺身相救。于是,真相大白,一家团聚。 家庭伦理剧一般都刻意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以纵向结构与层层递进的方法来展开情节,并以巧合、误会等中国传统古典戏剧、古典小说的手法来加强冲突,一般说来,立意、矛盾比较肤浅,人物性格也较为模糊。至20年代末期,人们对伦理影片的虚假、浅薄已经厌倦。 真正的社会问题片出现在1931年中国共产党的左翼作家联盟开始关注中国电影之后。随即崛起的左翼电影在创作上的重要标志,就是把电影从狭小的家庭伦理、生活琐事的圈子里拉回来,将目光投向中国社会,力求反映出中国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狂流》、《春蚕》、《渔光曲》等诸多影片首次在银幕上展现了30年代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的悲苦人生。 都市生活中贫富的对立与旧中国黑暗现实中女性的苦难是社会问题片关注的焦点。前者最具有代表性的影片是《马路天使》。它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功地刻画了生活在最底层的歌女、妓女、吹鼓手、报贩、剃头匠等一群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真实地表现了他们贫苦事业的痛苦与悲惨的命运。后者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姐妹花》与《神女》。《姐妹花》写一对生长在贫富不同家庭中孪生姐妹的生活现实。《神女》写一个年轻少妇,为养活孩子被迫卖淫,这位“神女”是肉体受害者与精神崇高美的统一体。创作者写出了它的卑贱与自尊,软弱与刚强,影片在内心刻画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社会问题中还有一批表现30年代小知识分子的人生遭遇的影片。《桃李劫》与《十字街头》是其中的佼佼者。前者表现以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为黑社会所不容,由满怀报复到失败、灰心,由痛苦挣扎到最后毁灭的过程;后者表现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彷徨,以及离开徘徊的十字街头,走向革命的时代要求。 中国电影诞生的初期,大多数电影艺术家都从戏剧的角度认识电影,把电影看成“影戏”,由于深受当时流行于社会的文明戏与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影响,一度大量拍摄家庭伦理影片,直到社会问题片的出现,才逐渐结束了这一状态。 2愤怒的抗争与激越的鼓角 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电影经历了43年发展的岁月中,“九一八”事变以后拍摄的反帝抗战电影是一阵阵最为激动人心的鼓角。中国优秀的反帝抗战电影从其内容与思想特色而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自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影片主要表现的是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造成的灾难以及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的逐渐觉醒。《大路》与《风云儿女》是代表作。前者写一批由农村逃荒到城市的筑路工人修一条抗日公路的故事。后者通过讲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两位青年先后觉醒为国家献身的故事,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的迫切愿望。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那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以豪迈奔放的激情、高亢激昂的旋律,震撼人心地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国歌。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为第二阶段。这是全面抗战时期。这个阶段的影片正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行为和精神风貌。《保卫我们的土地》是最早的一部。另一部值得一提的是《八百壮士》。它表现了1939年11月下旬,上海沦陷后中国军队的八百名爱国士兵,在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指挥下坚守四行仓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事迹。 1945年8月至1949年为第三阶段,这个时期的影片有较深的思想内涵,是抗战胜利后中国电影家对这场伟大斗争的回顾与思考。这类影片以《松花江上》和《八千里路云和月》最具有代表意义。它们高屋建瓴地回顾、思考抗战历史,从战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考察这场战争,启示我们:人民始终是战争的功臣,也是战争的受难者。 3.现实人生与民族危难 抗战胜利以后,中国电影在及时地反映现实人生,真切地表现时代精神方面拍出了一批优秀的影片,而且在艺术上别具特色,达到了中国电影在40年代的高峰。 对抗战前后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思,是战后中国电影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对于战争的反思,那么《一江春水向东流》则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以更为广阔的人生画面,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奋斗与苦难,在抗战后继续忍受欺压与凌辱诉之于银幕。 对战后社会黑暗的无情揭露与讽刺是40年代末期许多优秀影片的主题。在这类题材中《万家灯火》和《乌鸦与麻雀》是最为出色的作品。 40年代末期上述题材电影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几乎都将镜头对准现实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平凡人生,通过日常生活的真实描绘,展示人性人情,展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堪称是这一时期的艺术精品。它的突出特征是以优美、精致的艺术形式,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性感情、道德伦理、民族心理和行为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意大利曾兴起过一次具有社会进步意义与艺术创新特征的电影运动,人称新现实主义运动。这一运动中产生的新现实主义电影具有几个特点,即反映当代社会生活:通过普通人的生活遭遇来反映当代社会问题;在拍摄上注重真实感,尽量用实景,并用自然光;尽量使用非职业演员。如果按新现实主义的特征来考察这一阶段的中国电影,30年代拍摄的《马路天使》、《神女》、《渔光曲》等应该看作是中国新现实主义的先驱,而40年代拍摄的《乌鸦与麻雀》、《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等优秀之作应该看作是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 4.诞生、起步中的导、表演艺术家 在中国电影的诞生、起步时期,中国涌现了“第一代导演”、“第二代导演”,同时也涌现了首批为广大观众欢迎的男女优秀演员。 “第一代导演”活动时期大体上是在20世纪最初的20年。大约有100人左右。其中最有成绩的是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邵醉翁等。 “第二代导演”活动时期主要在20世纪30至40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延续到50年代甚至60年代。这一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蔡楚生、郑君里、费穆、吴永刚。蔡楚生导演的影片大都深刻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控诉了旧中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倾吐人民大众的心声。影片故事曲折动人,人物刻画细腻,多侧面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其代表作为《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郑君里是一位演员出身的导演,他导演的影片最为成功的便是《乌鸦与麻雀》,解放以后又指导了《林则徐》、《聂耳》、《枯木逢春》等优秀影片。艺术上以深厚的民族特色著称;费穆对中国古典美学的传统艺术手法和电影写实的艺术特性都有精神的理解与把握,并在创作中探索两者完美的结合,他的代表作是《小城之春》;吴永刚以编导《神女》一举成名。他一共拍摄了27部影片。1980年与吴贻弓合导的《巴山夜雨》是他的艺术高峰。“第二代导演”最大的成就,由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就思想内容而言,真正从单纯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艺术上,这代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他们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可以这样说,中国电影从这一代导演开始,才显示出自己的独立价值。 这个时期中国电影表演艺术也属于由萌芽到起步的阶段。中国最早的电影演员来自于戏剧界。由于早期的电影轻人物、重故事,使演员一直没有成为观众注目的中心。我国早期电影演员中第一个引起广泛赞誉的是阮玲玉。阮玲玉自1927年主演第一部影片《挂名夫妻》起在29部影片中扮演角色。她在短暂的一生中创造了中国各个类型的妇女形象:包括封建礼教虐杀的妇女、弱女,豪绅阔少玩弄的风尘女子,天真纯洁的小家碧玉,为争取婚姻自主的年轻姑娘,为民族利益奋斗的先进女性等等。尤其她在《神女》中扮演的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在表演上尤为出色。达到了默片时代中国电影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 在三四十年代中,中国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电影演员。其中,女演员最突出的是胡蝶、白杨、舒秀文,男演员则为金焰、赵丹、蓝马。同时,女演员如王人美、周璇、黎莉莉、上官云珠,男演员如陶金、金山、袁牧之、魏鹤龄,都以各自的风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毫无疑问,中国电影的导、表演艺术到40年代末,已经完全能够支撑中国电影这座艺术殿堂了。 插入影片《小城之春》片断“喝酒” 二、中国电影的曲折与发展 (1949~1976) 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可分为两个阶段。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的17年中,尽管有“左”的思潮冲击,但中国电影却仍然在曲折中发展。其优秀之作,就思想内容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现中国革命战争艰难曲折,描写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中的奋斗与牺牲的影片;二是表现旧中国现实人生,揭露与控诉旧中国的黑暗,描绘劳动人民奋起反抗的影片;三是反映沸腾的现实生活,着意表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涌现的新人新事方面的影片。这个时期,在中国电影界形成了“第三代导演”的群落,而新一代的电影演员也以新的面貌崛起于影坛。第二阶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这个阶段,中国电影被“四人帮”所控制,解放后17年摄制的几乎所有影片都被打成毒草,电影处于停滞状态。 除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这几部比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创作一片空白。中国电影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1.​ 革命战争与民族英雄 中国现代史是一部悲壮屈辱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因此表现中国革命的伟大过程,塑造英雄,表现中国军民崇高的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品质,成为中国电影在这个时期最为重要的内容。 《钢铁战士》、《南征北战》是新中国初创时期最受人注目的革命题材影片。稍候摄制的《平原游击队》、《董存瑞》是这个时期革命战争题材影片中最受欢迎的作品。 这个时期革命题材创作中,妇女与儿童的形象塑造尤为成功。其中描绘妇女形象的杰作当推《红色娘子军》了。这是一部获得1962年首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的作品。描绘儿童形象的作品当首推《小兵张嘎》。它生动细腻地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地区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张嘎由一个倔强不驯的农家孤儿,经过激烈残酷的战争考验,成长为机智勇敢的小侦察员的成长经历。张嘎这个形象既有时代特征,又有儿童特点,为中国几代儿童所热爱。 这个时期,反映近代中国战争史的影片最成功的要数《林则徐》与《甲午风云》了。 这一时期的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几乎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不同历史阶段,宛如一幅幅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许多优秀的影片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强烈的历史感。除上述影片外,像《智取华山》、《铁道游击队》、《柳堡的故事》、《永不消失的电波》等,也各具特色。 2.​ 悲愤的控诉与强烈的反抗 当中国电影艺术家一步步跨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的时候,涌现了一批悲愤控诉旧社会的优秀作品。特别是根据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鲁迅、茅盾、柔石等人的作品改编的影片,更有其感人的思想艺术魅力。 《白毛女》与《祝福》是这类作品的突出代表作。《白毛女》取材于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白毛线鼓”的故事。50年代这部影片先后在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演出,受到广泛好评。《祝福》是著名作家夏衍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 影片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迫的农家妇女的典型。这部影片1958年在墨西哥国际电影节获得银帽奖。 中国电影艺术家这一题材的作品涉及到旧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工人到知识分子、小工商业经营者,甚至巡警、演员、农奴等底层人士,全方位地描绘了一幅旧社会人生的真实画面。如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林家铺子》和《我这一辈子》、《舞台姐妹》、《农奴》等。 在旧中国,知识分子也与其他劳动人民一样遭受欺压。不少影片将镜头对准了知识分子在旧社会走过的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早春二月》、《青春之歌》、《聂耳》是这类题材影片的突出代表。 插入影片《祝福》片断“贺老六娶亲” 3.​ 新的人物,新的世界 这个时期,许多中国电影艺术家将镜头对准了新中国朝气蓬勃的新生活,对准了新的人物、新的世界。 《桥》和《创业》是这个时期不同阶段两个歌颂工人阶级忘我劳动的作品。前者是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第一次在银幕上正面塑造中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形象。后者是“文革”时期仅有的几部好作品之一。它以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石油会战为背景,反映了中国石油工业艰难困苦而又轰轰烈烈的创业史。 与反映工人的作品相比,这个时期新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在风格、样式上更为多样。《老兵新传》在塑造有血有肉的新型英雄形象方面,获得了突破性成就。该片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描写一群农村青年立志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编导着力追求热烈而又轻松、富有情趣且别开生面的基调,从中展现出年轻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在反映新农村新生活的影片中,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李双双》与《五朵金花》,这是两部轻喜剧影片。这一时期反映部队战争风貌的影片以取材于抗美援朝事迹的《上甘岭》、《英雄儿女》最为优秀。 在这个时期的创作中,中国电影艺术家捕捉新社会沸腾生活的朵朵浪花,其创作事业更为扩展,题材选择更为广泛。其他较好的影片有反映城市青年生活的《上海姑娘》、《冰上姐妹》,反映医务工作者和邮电工人新风貌的《春满人间》和《鸿雁》,尤其是取材于江南农村消灭血吸虫这一震惊世界奇迹的影片《枯木逢春》,其画面色彩有着中国水墨画般的特点,影片构思奇特,平静中寓有深意,是一部极具民族特色的作品。这个阶段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风格更为活泼。根据广西民间传说故事拍摄的新中国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刘三姐》,曲调优美,诗情画意。另一部根据云南撒尼族古老传说改编的音乐故事片《阿诗玛》,极具民族特色、传奇性和浪漫色彩。两部影片都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 4.​ 曲折发展中的导、表演艺术家 5.​  活跃在这个时期的主要导演群体,人称“第三代导演”。代表人物为成荫、水华、谢铁骊、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其中艺术成就最大的是成荫、水华、谢铁骊、谢晋。 成荫在中国电影史上以拍摄革命战争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著称。其作品以强烈的政治热情,质朴、明快、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见长。他的代表作有《钢铁战士》、《南征北战》、《西安事变》。水华的作品以内涵丰富、形象鲜明、意境隽永、手法细腻、风格淡雅质朴而受到观众与电影界的一致推崇。其代表作为《白毛女》、《林家铺子》、《伤逝》。特别是《林家铺子》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不朽之作。影片宛如一幅淡写的轻描的写真水彩画卷,以细节的逼真与意境的悠远,赋予茅盾的现实主义原作已逝的闪光,达到了美学上的境界。谢铁骊是一个视野广阔、涵养丰富、手法多样的艺术家,他既能再现剧烈的社会变动,展示历史的重大变迁,又能逼近人物,展示人物内心的深刻变化,对人情世故做出准确而精致的描绘。他的代表作《早春二月》是一部表现人道主义、充满人情味,戏剧性,洋溢着诗情画意的艺术精品。谢晋的《女篮五号》则是他的成名作品。这部体育影片拍得清新、隽永,平易而抒情,流畅而又有起伏。其后拍摄的《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已形成谢晋电影注重概括和反映社会生活以及人物命运,重视以情动人的现实主义风格。谢晋1979年以后导演了《天云山传奇》、《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鸦片战争》等十多部影片。他强烈的忧患意识与历史的使命感,使他的作品总是与时代、人民的愿望紧密相连、几乎每部影片都获得了很高的上座率。 这个时期中国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也有长足的进步。涌现了一批优秀演员。其中女演员最为突出的有于蓝、张瑞芳、谢芳,男演员最为突出的有孙道临、谢添、陈强。 三、中国电影的探索与前进 (1977至今) 新时期的中国电影创作是在改革与开放这两个大的背景中迈开步伐的。 1.​ 现实精神的回归 “四人帮”对电影创作最大的危害,是与现实主义背道而驰。因此,呼唤现实精神的回归,成为新时期电影创作的不倦的声音。 (1)新时期中国电影创作呼唤现实精神回归,从直面历史,正确对待现实,揭露社会历史中的尖锐复杂矛盾开始。 第一部值得一提的敢于揭露社会历史中尖锐、复杂矛盾的影片当首推1980年的《天云山传奇》了。这是新时期首部反映反右斗争扩大化的影片。影片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再停留在对极“左”思潮的义愤、哭诉和一般性的政治批判,而是以现实的精神,通过人物命运的变迁,来引发观众对这一悲剧的深层思考。稍候摄制的《巴山夜雨》,其现实精神体现在对于影片中“女解差”的精神裂变的细腻描绘上。与上述两部影片异曲同工的有《芙蓉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新时期电影创作对于矛盾的揭露,既表现在对一个民族所经历的曲折与苦难的正视与反思,也表现在直接面对当前的社会生活,勇敢的去针砭时弊。总某种意义上说,现实发言需要更大的勇气。 80年代两部值得重视的针砭时弊的影片是《邻居》与《人到中年》。前者鞭笞了住房问题上的令人吃惊的不正之风。后者真实地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 新时期之初中国电影这种直面现实的精神,一直延续在后来的许多优秀作品之中。90年代摄制的《凤凰琴》与《离开雷锋的日子》便是很典型的两部作品。前者的主旨是歌颂献身于农村教学事业的民办教师的崇高品质,但影片却极为真实的再现了山区民办教师的艰难处境;后者完全抛弃了以往学雷锋影片的习惯性写法,而是敢于正视矛盾,勇敢地去揭露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违背雷锋精神的不正之风、拜金主义和明哲保身等负面现象,同时又大胆地通过雷锋战友乔安山几十年学雷锋的命运起伏,真实而深刻地表达了人民大众对雷锋、对真善美的呼唤。轰动全国的反腐倡廉影片《生死抉择》在塑造优秀的共产党员和触及社会矛盾的尖锐性、揭露干部腐化的深度上都有很大的突破,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使这部影片产生了非凡的思想力量与艺术力量,被中纪委列为对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教材。 (2)新时期中国电影创作中的现实精神的重点,表现在真实地去反映中国人民大众要求变革的愿望,以及在变革中的艰难历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涌现的一批改革题材影片,不仅涉及到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有的还涉及到政治改革的问题。《最后的选择》、《花园界五号》其主题与内容涉及到我国干部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改革。另一部影片《不该发生的故事》涉及的政治改革力量更为大胆而尖锐。 (3)新时期中国电影创作现实精神的深化,表现在对现实改革的反映已经进入到一个历史与民族文化心理的纵深地带。 艺术永远以个别反映一般。从1985年背影拍摄的《相思女子客店》开始,改革题材影视片创作从较为固定的模式中走了出来,着意于通过变革时期人们的心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变化,来开掘改革必然带动思想观念变化,论述改革势在必行的主题。 最为典型的作品是《野山》。同样是描写改革,但它不着力于表面上的剑拔弩张,不刻意追求矛盾的尖锐、斗争的复杂,更不借助于提出或解决某个重大“问题”,以达到思想深度的理性要求。影片以静思默观的写实态度,将秦岭深处一个叫鸡窝洼的两户人家、四个农民之间的曲折悲欢呈现于银幕。编导者带着温厚的微笑,思索的目光,深入到最普通、最平凡的人的心灵之中去看待今天的变革生活,从中预示农村的未来。随着现实生活中改革向着深度与广度的掘进,中国电影创作的现实精神的审美视角变得更加多样。这时期有一部分影片,在塑造改革者形象时,不再一般地去赞美改革者,也不再一般地去痛斥改革的阻力,而是深入的去揭示民族的惰性,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赋予影片以一种思考的力量。最典型的是《黑炮事件》。影片叙述的是一个颇带荒诞色彩的故事:一个普普通通、平时不为人注意的工程师赵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信因为丢失了一枚小小的象棋棋子——黑炮,打了一个电报,竟在所在的矿山公司卷起一阵漩涡,他成了群众、领导乃至公安局严密注意的对象。后来黑炮归来了,大家虚惊一场。赵书信依然是赵书信,国家却损失了上百万……创作者借助于这个故事挖掘了多年来社会生活中延续下来的历史沉淀,那种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习惯性的落后和封建的心理阴影。 90年代以后,反映中国改革现实的影片创作,期限是精神的着力点在于描绘与剖析处于改革现实中人们的复杂、真实的精神世界。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影片是《香魂女》。这部影片将香二嫂、环环置于改革、开放的农村背景中,剖析他们的精神世界,让她们的个性、心理、行为方式与时代、社会发生猛烈的摩擦、碰撞,给我们以诸多的启示。这样的影片还有《过年》。这部以春节为背景的影片真实地展现了商品经济进入中国家庭后引发的矛盾与震荡。 2.​ 历史意识的觉醒 在新时期之初,中国影片较多地停留在对已经过去的那场民族劫难的直接描绘上,更多地注重从感性上去重现惨痛的过去,缺乏从精神层面上对这场劫难进行剖析。这种情况到80年代中期以后起了较大的变化。 (1)寻找现实现象的历史底蕴,探究历史与文化的延续性,是历史意识觉醒的标志。 首部将镜头对准历史,去寻找现实现象的历史底蕴,带有开创意义的影片是第五代导演的作品《黄土地》。这是新时期第一部重新再从精神层面上探讨民族结构与民族精神结构变迁的影片。其后拍摄的一批第五代导演作品,就内容而言,反映的是现实现象,如《孩子王》、《盗马贼》、《猎场扎撒》,当时他们都努力去挖掘历史的底蕴,从民族的生存方式来俯瞰人生,探求真理,总结经验教训。 与第五代导演的作品相比,第四代导演寻找历史底蕴更多地表现在对历史与现实、民族文化与现代意识交叉契合的捕捉。 影片《老井》很有代表意义。它使人想起中国的传统寓言《愚公移山》。寓公挖山不止,老井村中的村民挖井不息。这不只是外在形式的相似,它们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种精神的联系。另一部影片《乡音》中,历史文化的延续力、堕落力被写成一张“无网之网”,它无处不在,当时人们却意识不到。 插入影片《老井》片断“孙旺泉背石板” (2)对人物个性与灵魂的重新认识与深入开掘,是历史意识强化的体现 新时期的影视片创作中,这方面最为成功的是那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天云山传奇》中的宋薇是最早灌注了编导者的历史意识并且取得瞩目成就的代表。宋薇的个性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其后的许多描写现实生活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创作者只要将它置于历史与时代的环境中,便毫不例外地变得生动可信。比如,80年代那两部最为知名的农村题材影片《人生》与《老井》中的段喜凤、赵巧英。从这些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农村在改革中前进的步伐,获得了历史的纵深感。 描写女性身上的精神重负最能体现出历史与文化在我国民族性格形成中的份量。新时期以来不少影片涉足于此,成绩斐然。除了前面提及的《乡音》,最为使人心颤的是《良家妇女》与《湘女萧萧》。这两部影片从内容而言都是从“大媳妇,小丈夫”的角度切入,描绘了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造成了她们一生的命运悲剧。但是影片的深刻、独到之处在于,它没有把封建、愚昧、落后的力量统一归于外在的客观原因,尽管影片也描写了反人性的不合理的族贵、家法等。影片用全部情节让我们看到,捆缚这些少女的最强的力量是她们自身,原来在她们的灵魂深处,早已像吸吮母乳一样,吸吮了大量的封建礼教和所谓的传统美德,久而久之,她们不仅习惯成了自然,甚至最终自觉地成为了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历史的积淀能够到此地步,是何等可怕。 新时期的电影作品中,许多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堂而皇之地登上了主角的地位。以影片《背靠背,脸对脸》为例,这部影片刻画王双立的一个大特点是把人社会化,在社会化的同时展示了他的个性特征。影片就社会层面而言让我们看到了官场的积弊,看到了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的腐化现象,从文化层面而言,让我们看到了任人唯亲、官本位的残留,看到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那种“进则为孔孟,退则为老庄”的传统心理的延续。这一切的结合使这部影片达到了一个相当的历史深度。 (3)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正确把握意味着历史意识走向自觉。 新时期影视创作的重大收获是在反映重大历史事件与塑造重要历史人物这一领域,几乎涉及到了自鸦片战争前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每个重要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举其要者:《南昌起义》再现了大革命失败之工农武装诞生这段时间的历史概貌。《西安事变》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展现了中国近代史上发生在西安的这一重大事件的全过程。《开天辟地》是第一次在影片中全景式地展现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历史进程。《开国大典》与《重庆谈判》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两部影片都以一种俯仰古今的视野、气度和对于浩如烟海的史事熔铸与概括的能力,将重大的历史事件作了总体的把握与表现,而同时把影片中两位主角毛泽东与蒋介石的不同气质与个性刻画得栩栩如生。而多集大制作影片《大决战》、《大转折》则是解放战争的宏伟画卷。《血战台儿庄》、《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八九十年代影坛上两部以现在的历史观审视近代史上最激烈的反侵略战争的最为震撼人心之作。新时期的影视创作在描写历史人物方面的成绩除了体现在上述影片中之外,还涌现了像《廖仲恺》、《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以及描写彭德怀、陈毅、贺龙等同志的作品,一些近距离历史生活中的英雄模范人物形象,如焦裕禄、孔繁森、蒋筑英等也被搬上了银幕。 插入影片《开天辟地》片断“陈独秀怒打警察” 3.​ 人的主题的开掘 艺术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以人作为它的最高的关注点。一部艺术史,实际上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历史。而任何艺术作品希望有长久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对人的主题的开掘,而真正地达到透视人的本质,进入人的灵魂深层的作品,必然会得到恒久的生命力,甚至达到不朽。 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这一普遍的艺术规律,建国以来长久不被认识。到“文化大革命”,在艺术领域中,“人”这个字眼以及其衍生的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等等,统统被划归资产阶级。致使艺术越来越干枯、僵化,成了“左”的政治的传声筒,甚至堕落成为“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工具。新时期到来之际,人的主题的回归、人的意识的觉醒、人的主题的开掘,理所当然地成了中国电影艺术始终不渝的追求。 (1)新时期中国电影创作中人的主题的开掘,首先从对反人性的拨乱反正入手,从对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呼唤中起步。 新时期最早对人情、人性作正面歌颂、描绘的是《啊,摇篮》与《小花》。《啊,摇篮》围绕着一群延安保育院的孩子,写母爱、同志爱、男女爱、对孩子的爱。反映革命战争年代的生活,从“爱”落笔,到“爱”结束,为以往之不见。《小花》根据小说《桐柏英雄》改编,它将战争推到后景,舍弃了小说中有关军事双方矛盾冲突的内容,把主要篇幅用来表现赵永生三兄妹在战争中的生离死别,抒写兄妹之情。影片中妹妹站在路边找哥哥的镜头配之以动人的插曲“妹妹找哥泪花流”,以及兄妹见面在逆光中转圈的镜头已经成为渲染兄妹之情的最为精彩的乐章。 新时期之初,影视界可以提人性、人情了,但对人道主义一词,仍讳莫如深。首部以人道主义为歌颂主题的作品当推《如意》。《如意》主人公是一个老校工,他工作勤勉,待人诚恳;他的怪,便是在“文革”中能出人意料的做一般人在那时不愿做或不敢做的事。如在恐怖的“红八月”中,他给被红卫兵打死的资本家的尸体覆盖了塑料布;在“批斗大会”上,给“走资派”摘下杠铃与铁饼;在劳改队里,给围攻过他的造反派头头以及“5.16”分子送去绿豆汤。特别是他与格格的爱情经历了风霜雨雪的考验,在格格答应与他结婚时,他压制了内心的欲望,没有同意,让格格好好考虑,原来格格解放前出走的丈夫回来了,他希望她有更幸福的生活……影片如此写他的“怪”,实际上是为了突出他的非同一般的人道主义精神。 《死神与少女》讲述的是一位老人与一位少女面对死亡的威胁相互鼓励,生死与共的故事;《天堂回信》描绘了一位小男孩与爷爷的骨肉深情。在这些影片中,值得重视的是战争题材影片《晚钟》。这部以抗日战争为故事背景的影片完全脱出了以往这类题材影片的表现方法。他不是简单地去图解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侵略非侵略,而是力图站在一个人道、人性的立场去审视这场战争,重点写的是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与扭曲。 (2)新时期电影创作中人的主题开掘的重点,表现在领袖人物的“人化”趋势,即所谓将领袖由“神”化为人,将敌人由“鬼”化为人。于此同时,创作还出现了一种“新英雄主义”的倾向。 第一部在领袖人物塑造方面有突破的影片是《巍巍昆仑》。在这部影片中编导既表现了毛泽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力排众议处变不惊、指挥若定用兵如神的一面,也表现了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性格特征:他易动感情,急了会发火,会骂人,高兴的时候会偷偷到伙房找酒喝,并哼上几句小调;和老战友在一起时还会互相作弄一下,开个玩笑。这部影片中的蒋介石也不再是一个政治符号,而是开始把他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来表现。随后拍摄的《开国大典》比《巍巍昆仑》在领袖人物与反面人物的“人”化趋向上处理得更为出色。影片对毛泽东这一人物的描写,不仅一般的写出其领袖特质与个性特征,而且力求写出其知识分子的文化色彩。《开国大典》里领袖人物、正反面人物的塑造的确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到《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等影片陆续问世之后,在这个问题上已得到较好的解决。特别是《大转折》中刘伯承、邓小平形象的塑造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9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创作出现了一种可称为“新英雄主义”的创作倾向。“新英雄主义”可从两方面做出概括:一是“英雄”的“平民”化,二是“平民”的英雄化。前者是指以往被一般人看作是领袖人物、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最有代表性的是《毛泽东和他的儿子》。这部影片完全摈弃了以往叙写毛泽东的题材都是从重大历史事件中取材的惯例,集中写的是毛泽东晚年失子所引起的情感波澜。整部影片中毛泽东以一个父亲的角色出现,创作者以平常人所能体会、理解的心理描写去打动观众,展现毛泽东的高尚品质。一些塑造现实生活中英雄的影片,如《焦裕禄》、《孔繁森》,编导者努力展现他们与千千万万普通人同样的生活处境与命运遭际,也不掩饰她们身上的缺憾甚至毛病,在十分平常的场景中去显示他们不同凡响的精神世界。至于平民英雄化,指的是从生活中寻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品格。他们谈不上是英雄,但在某一方面却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如《凤凰琴》中的诸多民办教师的敬业精神,《红高粱》中我的爷爷、我的奶奶敢生、敢死、敢爱的个性。 (3)新时期影视创作中人的主题开掘的深化,表现在全方位地展示人的个性、尊严、价值、矛盾以及自由发展。 人的主题的开掘,就某种意义而言,是个性的开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只有两种人:英雄或者敌人。只强调所谓阶级性,人的个性被排斥。新开始时期,影视创作重视“人”的第一步,便是力求展现人物的个性。 影片《沙鸥》是新时期较早注重人物个性刻画的影片。影片完全围绕沙鸥的个性构筑情节,集中表现的是沙鸥个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不想当冠军,就不是好运动员”,“我要的是金牌,不是银牌”——这些话语是沙鸥独特个性的表露。 沙鸥这一人物给影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一些独具个性的人物不断出现于屏幕。80年代中期以后一些影视作品,把重心展向了人的尊严、价值的自觉保卫与维护。《秋菊打官司》的秋菊告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中国老百姓开始维护自身尊严的过程。 到90年代后期,中国电影在人的主题的开掘上更加多侧面。一些作品着意于透视人的灵魂深处,以战胜自我、救赎自我,来褒扬人性中善的一面,贬斥人性中恶的一面。如《说出你的秘密》写一个雨夜交通肇事逃逸的女司机受尽灵魂煎熬之后说出“秘密”的过程。影片自始至终一直渲染着人在面对自己过失时的心理脆弱,并以战胜自我的自首行为完成了一次道德的升华。 插入影片《红高粱》片断“颠轿” 4.​ 艺术探索的多元 回顾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美学观念在功能形态上起了重大的变化。就功能而言,以往我们总是把电影作为简单化的政治宣传的工具,唯一重视的是教化功能,而忽略了审美、娱乐等多种功能。我们只拍一种类型的影片,即政治艺术片,而经过这20年的艺术实践,中国电影实现了题材、内容、风格、样式的多元化,政治片、艺术片、探索片、娱乐片,应有尽有。 (1)从时空美学走向真实美学 戏剧电影观念一直在中国电影美学中占着统治地位。这一观念认为,戏是电影之本,而影像只是完成戏的表现手段。因此,我国电影从来以情节的曲折有致、故事的有头有尾作为最主要的追求。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中国电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戏剧形态体系。1979年,中国电影界对这一观念发动一场讨论,先后提出了“丢掉戏剧的拐杖”、“电影语言现代化”、“电影与戏剧离婚”等口号。最先的冲击是从表现形态的更新开始的。戏剧电影最显著的模式是叙述手段上的“起、承、转、合”。最初引人注目的影片是《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时空交错的结构形式后来不断扩展。比如《天云山传奇》采用了四个乐章的散文结构。 80年代初期的纪实电影在技巧上的特点是运用长镜头、实景拍摄、自然光效和以生活化的表现来再现生活。最具有代表意义的3部影片是《沙鸥》、《邻居》、《见习律师》。《沙鸥》在镜头运用上打破传统的绘画式构图,代之以流动的动态构图,将人物的活动与环境的变化交融在一起,以保持生活的本来面貌;重视细节表现,全部采用实景拍摄;启用非职业演员,追求声音、音响、效果的高度逼真等。《邻居》的纪实效果主要表现真实环境的营造。《见习律师》的最大特点是长镜头的运用。影片一开始用了258英尺的转摇推拉的长镜头。之后,纪实影片在我国影坛不断发展、丰富、变化。 到80年代中期后,中国艺术家发现,多数观众既希望看到现实的物质真实和他人的自然真实,同时又希望摆脱物质真实的限制,使自己的理想自由地驰骋。以电影来说,多数观众爱看在一部影片中既有纪实的生活场景,又有紧张的故事情节以及情感抒发的影片。这样,1985年以来,虽有张艺谋拍摄的把纪实推向极至的《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和女导演宁瀛的《找乐》等优秀影片,更多的则是纪实性与其他类型相结合的影片。如纪实风格和惊险片风格相结合的《碟血黑谷》,和武打片相结合的《孤独的谋杀者》,和战争片相结合的《血战台儿庄》,和戏剧故事片搭配的《咱们的牛百岁》等。这类影片在艺术上各具特色。 (2)影像美学与电影本体的追求 影像美学就形态而言是一种以影像为本体的电影形态,这种新的形态,使得电影自身的表现力得以进一步开拓,使得处于形式美学阶段与真实美学阶段的中国电影趋向成熟。以影像美学与电影本体作为表现对象的探索电影其最突出的标志是影像意识与主体意识。他们把镜头 、构图、光线、色彩、音响、节奏的不同效果融为一体,以强烈的视听感染作用来表达影片主题。 张军钊导演的《一个和八个》被誉为“探索电影”的发轫之作。影片取材于郭小川的长诗。讲述的是严酷的战争年代一个八路军指导员与八名罪犯的故事。战争在影片中是一个背景,突出的是战争中的人,他们的心灵的撞击与关系的演变。在拍摄上,有意造成画面的不平衡,从而构成一种内在的紧张感,常用大反差的光线和黑白对比的版画色彩,以表现人物雕塑般的力度与沉重感。另一部探索电影的代表作是陈凯歌的《黄土地》。影片的成功在于他把故事当作外壳,通过超时空的开掘,抒发了作者对土地、对人民的赤子之情。片中许多非情节非人物的造型因素,如广阔无垠、气势磅礴的黄土地,安详博大、气象万千的黄河形象,甚至许多风俗民风的描写,例如鼓乐齐鸣的迎亲队伍,150人组成的腰鼓阵,烈日炎炎下的求雨场面等都和人物紧紧结合在一起,成为整个银幕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推崇为探索片的还有《猎场扎撒》、《盗马贼》、《孩子王》、《海滩》、《碟血黑谷》、《大阅兵》、《晚钟》等。1987年,以探索电影为旗帜的被称为第五代导演的青年艺术家开始寻求变化。张艺谋是变化人的第一人。他指导的《红高粱》有意识地去追求影片的可看性。他一反探索片忽视情节的常规,而是从具体人物的性格入手,编制一个完整、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框架,从而使意念通过故事的曲折、人物的行为、动作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影片找到了雅文化与俗文化的交叉点。 插入影片《一个和八个》片断“结尾” (3)感官愉悦与精神愉悦 新时期的娱乐片的拍摄与口号的提出,是经历了一番曲折的。80年代电影界的有识之士试着开拍了几部娱乐性强的故事片。代表作有《神秘的大佛》、《庐山恋》。虽然这部影片在当时都赢得了极高的票房,但是却被舆论界指责为“追求感官刺激”、“格调低俗”。到了90年代娱乐片中的佳作有《黑白人间》、《三毛流浪记》、《不见不散》、《红色恋人》、《紧急迫降》等。 自80年代末期起,中国电影市场上大多数是娱乐片,由于艺术家在样式上的不断求新求变,无论内容与形式都走向了多元化。 5.导、表演艺术的长足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创作的主力军是“第四代导演”。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吴贻弓、吴天明、张暖忻、黄建中、腾文骥。他们的代表作有《巴山夜雨》、《城南旧事》、《姐姐》、《没有航标的河流》、《人生》、《老井》、《变脸》、《沙鸥》、《北京,您早》、《青春祭》、《小花》、《如意》、《海滩》、《黄河谣》、《苏醒》、《都市里的村庄》等。除了上述导演外,郑洞天、谢飞、胡柄榴、丁荫楠、李前宽、陆小雅、于本正、颜学恕、黄蜀芹、杨延晋、王好为、王君正等导演也以自己不同风格的影片在这一时期留下了印记。 这一时期最为引人瞩目的导演群体是“第五代导演”。他们是指80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主要人物有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陈凯歌的作品有《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风月》、《荆柯刺秦王》等。其中张艺谋以《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大阅兵》的摄影而广受赞誉。以《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而震动国内外影坛。黄建新的代表作有《黑炮事件》、《站直了,别趴下》、《埋伏》、《说出你的秘密》等。除此之外,“第五代导演”还有张军钊、李少红、胡玫、周晓文、宁瀛等。90年代又一批被称为“第六代导演”、“第七代导演”的更年轻的艺术家崛起于影坛,如张元、王小帅、路学长、管虎以及张扬等。他们的代表作有《长大成人》、《网络时代的爱情》、《爱情麻辣烫》、《非常夏日》等较好的影片。但就整体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影响力。 80年代中期至今,崛起的青年女演员群体是中国女演员中最年轻的一代。短时期内获得最大声誉的是宁静和巩俐。她们的作品有《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漂亮妈妈》、《阳光灿烂的日子》、《红河谷》、《黄河绝恋》等。吕丽萍、宋佳、伍宇娟、马晓晴等也是这一时期著名的女演员。这一时期最出名的男演员是姜文与葛优,李雪健、谢园、陈佩斯、李保田、陶泽如、古月等也有一定影响。
本文档为【中国电影艺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0513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5KB
软件:Word
页数:3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0-12-31
浏览量: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