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御风而翔——截击机与空中截击演进(上)

御风而翔——截击机与空中截击演进(上)

举报
开通vip

御风而翔——截击机与空中截击演进(上) 航空茸案AvIatlon A-IchIves 毕 本文通过空中截击作战的历史发展 。 重点记叙专用截击机从出现到繁荣再到消 亡的过程;介绍针对战略轰炸机在不同时 期攻击方式的演变,空中截击技术在飞机 本身 机载武器系统 雷达火控系统 引 导技术战术等方面的历史 现状和未来。 1911年11月 l Et,当意大利陆军航空 队的朱利奥 -伽奥蒂少尉驾驶一架 “鸽”式 单翼机将身上携带的手榴弹投向土耳其军 队阵地的那一刻,死神就此插上翅膀从天 而降。尽管所取得的战果不值一提,但对 地轰炸...

御风而翔——截击机与空中截击演进(上)
航空茸案AvIatlon A-IchIves 毕 本文通过空中截击作战的历史发展 。 重点记叙专用截击机从出现到繁荣再到消 亡的过程;介绍针对战略轰炸机在不同时 期攻击方式的演变,空中截击技术在飞机 本身 机载武器系统 雷达火控系统 引 导技术战术等方面的历史 现状和未来。 1911年11月 l Et,当意大利陆军航空 队的朱利奥 -伽奥蒂少尉驾驶一架 “鸽”式 单翼机将身上携带的手榴弹投向土耳其军 队阵地的那一刻,死神就此插上翅膀从天 而降。尽管所取得的战果不值一提,但对 地轰炸的成功初步显示了飞机这种新式武 器的潜在威力,也预示了现代战争的战略 和战术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飞机和空中 作战将彻底改变未来的战争面貌。意大利 军队的做法立即引起世界各国军队的注意 和效仿,到了1913年初,英、法、德、美 等列强的航空部队也都很快地被组建起来, 并且还建立了许多规模大小不一的飞机制 造厂,开始了军用飞机的研制和生产。 然而当时处于摇篮中的军用飞机还存 在着许多缺陷,飞机的载重量、飞行速度、 20 航程和续航时间还非常有限,飞机的操作 性及安全性也比较差,作为一种武器来说 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更为严重的是, 当时这些国家的许多军队指挥官还没有真 正洞察到飞机在未来战争中将要起到的重 要作用,对飞机作为一种新式武器的实际 效能持怀疑态度。航空部队里相当多的飞 行指挥官本身也对飞机的军事用途缺乏正 确的理解,既没有在建立航空兵的组织工 作方面做出长远的规划,也没有在飞机的 军械以及射击、投弹方法方面进行充分的 试验发展,相应的空战和对地轰炸的战术 理论更无从谈起。不过,军用飞机依然还 是向着实战的方向不断发展进步和完善, 尽管这个过程相当缓慢。 破土萌芽:一战期间的空中截击技术发展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 时双方的高级指挥官们都认为按照他们之 前精心制订的作战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几个月内就可以 取得战争的胜利;然而战争并没有按照将 军们的设想来进行,却逐渐演变成旷日持 久的绞杀战。残酷的战争过程表明,无论 是在陆地还是在海洋,空中力量占优势的 一 方能够更容易地侦获敌方的调动部署情 况并从空中对敌方纵深进行打击,从而获 得作战行动的主动权,反之则会陷入被动 的境地。协约国和同盟国在战争中纷纷认 识到了飞机和航空兵部队的重要性,飞机 的作战也由一战初期的零散活动发展为后 期的较大规模和有计划的战略行动。 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 和同盟国双方投入的军用飞机多达十万余 架,而同时飞机的作战能力也在战争过程 中得到不断增强,逐渐显示出了它非凡的 作用与广阔的发展前景,机载武器也由飞 行员随身携带的手枪、手榴弹之类发展成 为固定在飞机上的机枪和航空炸弹等。战 前人们谁也没有料到当时还在襁褓里的飞 机会在这场战争中得到如此突飞猛进的发 展,特别是战略轰炸与空中截击这两种Ft 后数十年相生相伴的典型空中作战类型就 是在这场战争中初具雏形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较大规模的轰炸首 先使用的不是飞机而是飞艇,德国著名的 齐伯林飞艇最早被用于对协约国的轰炸。 天空之冀 德国的齐柏林 飞艇 ,但这一艘是客运型,而不是专门的轰炸型。 远征 非洲的德 军 L一5 9飞艇 。 1914年8月5日夜,齐伯林飞艇首次轰炸了 比利时的列 日要塞,这可能是人类军事史 上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空袭,之后德国的 飞艇又对安特卫普、巴黎等地的协约国军 队实施了轰炸。1915年5月 31日夜间,齐 柏林飞艇飞艇首次空袭了伦敦,炸死7人炸 伤 31人。这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次对城市 的轰炸,也标志着以瓦解民众抵抗意志为 主要目的的战略轰炸从此开始。对城市的 轰炸使人们看到,今后的战争再也无法区 分前方和后方,战争的恐惧将无处不在。 由于当时主要的防空武器只是地面上 射程有限的步枪和机枪,根本无法对飞艇 这种高空的庞然大物构成丝毫威胁,因此 齐伯林飞艇的轰炸屡屡得手。自1915年 1 月 19日至 1918年 8月5日,德国共出动飞 艇 208艘次、空袭51次,共投下了 196吨 炸弹,炸死了557人,炸伤了近1360人。尽 管取得的战果可以说微不足道,但空中轰 炸对伦敦市民的心理影响却是巨大的,战 略轰炸所具有的强大威慑力已经显现无疑。 在地面防空武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尽管 当时战斗机的机上武器还相当原始又尚未 普遍配备,但它作为唯一有可能对付齐柏 林飞艇的手段还是被英国人委以重任,他 们为战斗机上的机枪装备了燃烧子弹并携 带了燃烧炸弹,开始了原始的空中截击作 战。齐伯林飞艇那充满氢气的庞大艇身这 时成为其最致命的缺陷,前往伦敦的飞艇 就像燃烧着的火球~样一个接一个坠落下 去,估计总共有 80艘飞艇毁于飞机的拦截 火力和恶劣天气,齐伯林飞艇从此在英国 的上空彻底消失了。 当再也无法承受飞艇的巨大损失后 , 德国人决定用 “哥塔 重型轰炸机代替齐 伯林飞艇实施轰炸。1917年5月 25日,23 架 “哥塔”GIV型轰炸机首次大编队远程 空袭了英国本土,成为使用飞机进行战略 轰炸的开端。“哥塔”GIV型飞机为木质机 身结构,机翼上覆盖布质蒙皮,安装有两 台260马力的发动机,两叶推进式螺旋桨, 飞机可挂载 400至 500公斤的炸弹;常以 10-20架的编队进行昼间轰炸,机上装备 有 自卫机枪。除了德国以外,英国也制造 了自己的重型轰炸机,即汉德利 ·佩奇 0/ 100型双发轰炸机。1916年l1月,汉德利 · 佩奇0/100型轰炸机首次参战,开始对德 国城市进行报复轰炸。汉德利 ·佩奇0/100 型的改进型0/400型是大战时期英国轰炸 机的代表作,也成为此后英国皇家空军战 略轰炸机的先驱。 除了德国和英国外 ,当时其他国家也 都少量装备了一些重型轰炸机,如俄国西 科斯基设计的 “伊里亚 ·穆罗梅茨”和意 大利的卡普罗尼公司研制的三发动机的 Ca.30系列重型轰炸机也表现不俗。到一 战结束时,轰炸机的性能明显提高,已经 发展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机种。发动机通 常为两到四台,载弹量为 500~3000公斤 以上 ,速度为 120~190千米/小时,升限 可达3000米以上。当然在当时的条件下,这 种轰炸作战是不可能获得意义重大的战果, 因为当时的轰炸机既没有足够的载弹量, 其投弹精度也不足以摧毁真正有战略价值 的目标。 在轰炸机开始战略轰炸原始实践的同 时,有关战略轰炸的理论也逐渐形成了一 套完整体系。1920年,意大利人杜黑以敏 锐的眼光看到了飞机对未来战争的巨大影 响,并首先系统地提出了制空权理论,发 21 葡空苗案AvIatlon ArIchIveg 表了自己划时代的著作 ((制空权》,正式提 出了 “战略轰炸”这种新式作战概念。杜 黑认为,在未来战争中空军是主导战争胜 败的重要因素,单独依靠空军的力量就能 完成整个战争;轰炸机则是空军的主力打 击手段,应当集中使用,通过对敌方的城 市、工业目标、主要建筑、交通枢纽等重 要 目标发动猛烈打击来摧毁敌人的战争潜 能。 杜黑所主张的战略轰炸的重要特点就 是将空中打击的主要目标由敌方的地面部 队及其它军事设施改为城市和重要工业、 交通目标,如轰炸铁路枢纽、军需供应站 可以有效地阻挠敌国军队的动员;轰炸海 军基地、油库和港口,可以阻止敌方海军 的有效活动;轰炸敌方最重要的城市,可 以摧毁敌人进行抵抗的精神意志,而且空 中进攻的这种精神效果对战争进程的影响 可能比破坏物质效果更为巨大。在空中力 量的使用上,杜黑认为只能采取攻势,“空 军具有突出的进攻特征,空军的最好防御 永远在于进攻,进攻才能占据主动,防止 被动,进攻的目的是为r夺取制空l卡义”。该 理论对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世界各国 空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各国纷纷依 据此理论大力装备多发重型轰炸机,发展 自己的战略轰炸能力。然而当时杜黑的理 论毕竞缺乏真止实践基础,因此带 很大 程度的预测性和主观性,有些地方甚至过 分夸大 r战略轰炸的作用 ,过高估 汁 当 时轰炸机的技术性能以及战略轰炸对目标 所能造成的实际破坏效果,同时也过分低 估了民众对轰炸的忍受能力。 鉴于战略轰炸所的威慑力,为r抵御 和对抗这种手段,各列强除了积极开展地 面防空武器的研制,也对使用战斗机进行 空中拦截轰炸机的作战方式进行了研究。 空中拦截作战首先要解决的是战斗机 执行截击任务所必须具备的适用武器,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各国就逐渐摸索 出战斗机上安装射击武器所应该具备的很 多特殊要求。由于飞机可携带的重量比较 有限,因此要求机载武器要尽可能轻;另 外作战时敌我飞机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 比 英国骆驼式战斗机 。 “骆驼”式飞机是由英固索瞢威斯公司 设计的,军用名称是索鲁威斯 F.1双翼机。 最大平飞速度为 l 9 5千米 /小时,升限为 5 8 0 0束。飞机发动机上部并列安装两挺机 枪,井采用了射击协调嚣。由于机枪上方各 罩有一个凸起的鼓包,如同两只驼峰 ,所以 取 名 “骆 驼 ” 该机的设计工作始于 1 9l 6年,当时飞机 在一战中崭露头角,激烈的空战要求高机动 性的战斗机 。这种 背景下 ,“骆驼 ”式战 斗机于 l 9 l 6年 2月2 2日首次试飞。并很快 投入生产,1 9 l 7年 7月参加战斗。“骆驼” 式是单座战斗机,装有 2艇机抢,外挂4 5. 4千克炸弹 。王牌托洛洛瞢和鸟尔莱特两位 大尉 ,就 甩它创造 了一天 击落 6架敌 机的战 绩。这种享有生名的飞机凭借敏捷 的盘旋性 能和强大的前射火力,'r在 l 9 l 7年 7月至 I 9 l 8年 1 1月参战的 l 6个 月中共击落敌机 l 29 4架,创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单机种战 果记 录之 最。 英国空军和海军航 空兵装备过这种 飞 机,总计超过 3 0 0 0架。“骆驼”式飞机总 共生产 了5 4 9 0架,除英国外,比利时,加 拿大、希腊 、美国都使 用过这种 飞机。 较大,而飞行员进行射击的同时还要驾驶 飞机和观察周围目标,因此要求射击武器 的射速要高、操纵要简单、尽量实现自动 化以及能够高度可靠的工作。最初各国只 是将陆军部队使用的机枪直接搬到飞机上, 如当时的7.62毫米 “刘易斯”式机枪,这 种机枪采用弹盘供弹,重量较轻,飞机可 以比较容易安装携带;后来才发展出专门 供战斗机使用的气冷式航空机枪。 对于战斗机而言,前向攻击是最好的 选择,但在设计师面前有一个十分棘手的 问题。当机枪安装在飞机机头时,射出的 f弹必须得穿过前方螺旋桨的旋转平面 , 这样机枪开火时就很容易打坏螺旋桨。为 了解决这个矛盾,19l5年 3月,法国飞机 设计师索尔尼埃和飞行员加罗斯 (世界上 第一个王牌飞行员)共同研究出一个办法, 即在木制螺旋桨上可能被子弹击中的地方 安装上楔形金属挡板来挡开子弹 ;机枪在 射击时大约有10%的子弹被金属挡板弹飞, 而其余的子弹则可以穿过螺旋桨之间的间 隙射向前方。但是这种简单的桨叶保护措 天空之翼 (上 图 ) 二 战 期 间德 国 的 Revil 6 型光学射击瞄准具。 (右圈)梅塞施密特 M e一2 6 2 战斗机座舱,Revi i 6 型光学射击 瞄准具居然是装在饲面。 施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不但削弱了航空 机枪的射击火力密度,楔形金属挡板破坏 了螺旋桨的流线外形导致效率降低,而且 子弹的冲击力也会造成螺旋桨的振动从而 导致发动机出现故障;另外当子弹打到桨 叶的金属挡板后还会向四周弹开,这就很 可能会伤到飞行员和飞机的其他设备装置, 因此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后来,德国人首先发明了航空机枪射 击同步协调器并安装在福克战斗机上,较 为理想的解决了这个难题。这种射击同步 协调器是在螺旋桨轴上装一个双凸轮机构, 凸起处正对着两个桨叶,当螺旋桨叶正好 转到机枪枪口的正前方时,凸轮抬起一个 连杆机构控制机枪停止射击;当桨叶转过 枪口位置后,凸轮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并使 连杆放下,机枪于是又继续射击。由于这 种装置能够将机枪的击发时机与螺旋桨的 旋转保持协调一致,使得射击效果和效率 有了很大的提高 ,继德国之后各国都发现 了射击同步协调器的好处,纷纷在战斗机 上安装这种装置,使战斗机真正具有了实 战价值。后来随着飞机结构和射击瞄准技 术的进步,可以将机枪安装在机翼内或发 动机的主轴内,这样才使得机枪的射速能 够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除了解决能不能打的问题外,还必须 要解决如何打的准的问题,于是配合机载 航空机枪进行射击的航空瞄准具也应运而 生。飞机的姿态在空中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要从高速运动着的飞机上去射击同样高速 运动着的敌机自然是相当困难的,无法像 在地面使用枪械那样有比较充足的准备、 发现、瞄准目标的过程和时间,因此瞄准 具必须针对空战的特殊性进行相应的改进。 但早先飞机所装备的机枪瞄准具同地面使 用的~样,都是简单的星环式机械瞄准具, 由于使用这种瞄准具时飞行员 (或射击员) 的眼睛必须始终和准星、瞄准环、目标飞 机成三点一线来进行直接瞄准,当目标飞 机处于机动飞行而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时, 就很难进行准确瞄准并保证击中目标。为 此后来就改进出了光学瞄准具,用光学设 备产生的十字线和光环影像代替了金属制 的准星和瞄准环,通过平行光将影像投影 到专门的反射玻璃上。飞行员就可以利用 十字线和光环 ,根据目标飞机的速度、距 离进行跟踪瞄准射击或简单的前置瞄准射 击。 然而不管是机械瞄准具还是光学瞄准 具,都不能自动计算显示出射击所需的前 置角或前置量,只能由飞行员根据实战经 验和目测当时空中敌机的大致速度、占位 情况以及 自己使用的机枪性能参数来心算 估计射击时机。显然这种简单瞄准具不但 精确度有限,而且会给飞行员增加不少的 负担,只有在飞机飞行速度不高、敌我双 方飞机之间距离短和飞行员训练有素的情 况下,这种瞄准具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 此航空瞄准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相当 长的时间里发展缓慢,直到后来随着测量 计算技术和雷达电子技术的发展才有了本 质的改变。 由于技术的局限和指导思想的问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专门用于防空的战斗 机数量较少,飞行员素质也较为低下,因 此早期的空中截击对轰炸机没有构成多大 威胁。由于轰炸机的速度远比早先德国的 飞艇要快得多,在那个雷达和地空无线电 联络尚未出现的时代里,等到发现轰炸机 来袭并下令战斗机从机场紧急起飞并爬升 到轰炸机的飞行高度 ,在轰炸机投弹前将 其击落的可能性基本上是微乎其微的,许 多飞上天空进行拦截作战的战斗机飞行员 甚至根本看不到敌方轰炸机的影子。如何 提高战斗机拦截效能的问题成为首要的问 题,对应的空中引导和截击理论也仍在黑 暗中摸索。当然,许多参战的国家也都在 战争中积累了一定的作战使用经验 ,并在 此基础上对航空兵的任务、战斗使用原则、 作战方法等开始进行系统研究,并且普遍 采用了集中使用、隐蔽封锁、空中阻击、空 中游猎等战术。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飞机的军事价值做 出了初步的验证,从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 随着民用航空事业的建立和发展,航空技 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此期间,飞机开 始出现了全金属单翼结构、可收放起落架、 封闭式座舱、可变矩螺旋桨、大功率航空 发动机及涡轮增压技术、航空无线电及仪 表技术等多项突破性成就,飞机的设计和 生产等各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些 技术在军用飞机上的使用和完善使飞机性 能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使得战略轰炸和空 中截击的作战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蹒精学步:二战期间的空中截击技术发展 三十年代,促进航空技术发展的一个 重要动力来 自扩军备战。各国政要们在看 到新的世界大战似乎不可避免的情况下, 纷纷开始重整自己的军备,不懈余力地发 展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极具进攻性的轰 炸机成为了将军们最为优先发展的武器之 一 , 其作用被夸大到了不恰当的程度,甚 至出现了 “轰炸机万能论”。一些当时非常 先进的航空技术首先被用到轰炸机的制造 上,1934年,美国马丁公司生产的B~10轰 炸机开始服役,这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悬 臂式金属机翼、具有可收放起落架的轰炸 机,最大飞行速度甚至超过了当时任何一 种服役的战斗机。而之后的 1938年,波音 公司著名的B一17“飞行堡垒”轰炸机也出 现了,B一17轰炸机那坚固的机体和强大的 自卫火力给所有曾在 B~17飞机上参加过 战斗的空勤人员以及对方的战斗机飞行员 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们知道,为了能够保证空中拦截的 主动性和成功率,战斗机的最大飞行速度 和升限都要超过其所要拦截的轰炸机才行。 与轰炸机性能所取得的进步相比,战斗机 23 航空苗案A vIatl口n ArchIv日B 在整个二十年代几乎停止了发展,三十年 代初期各国装备的典型战斗机和第一次世 界大战结束时相比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异, 仍然采用双翼为主,固定式起落架和敞开 式座舱 ,只是飞行性能有了有限程度的提 高而已。世界大战爆发的阴影极大地刺激 了战斗机的研发进程,采用木制材料、支架 张线结构的双翼机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具有 全金属悬臂式结构的单翼飞机所取代,战 斗机开始向着更重、更快、更复杂、火力更 强的方向发展,德国的Bfl09、英国的 “喷 火”为代表的新一代战斗机先后开始出现。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德国快速地面进攻与猛烈空中打击相结合 的闪击战席卷西欧,所向披靡。在占领了 低地国家和法国之后,接下来就把战争的 矛头指向了英国,上千架德国水平轰炸机 和俯冲轰炸机开始了对英国的大规模轰炸, 英国战斗机也和德国轰炸机展开了激烈的 空战;英国人为了解决来袭轰炸机的情报 获悉问题,开始使用地面搜索雷达对德国 轰炸机编队进行探测预警。 英国是最早开始研究雷达的国家之一, 1935年英国人就利用脉冲技术进行了测量 飞机距离和相对于地面高度的试验,l 937 年4月研制出来频率为25MHz的“链引导” 搜索雷达,并于 1938年开始在英国东海岸 进行部署,开始了昼夜24小时值勤。雷达 的发明完全改变了原先空中截击的作战方 式,利用地面搜索雷达可以为战斗机提供 24 来袭轰炸机较为准确的方位、距离、高度、 航向等情报,这样战斗机就可以有较为充 裕的时间起飞;雷达根据双方飞机的高度、 速度计算出恰当的航线,通过指挥部引导 战斗机到达最适合的位置并占据更为有利 的作战态势,在地面引导下的截击战术开 始展现雏形。在雷达的帮助下,英国战斗 机凭借灵活和高效的作战方式轮流升空进 行拦截。飞机数量处于劣势的英国人最终 能赢得不列颠空战的胜利,这种在雷达引 导下的空中截击作战可以说功不可没。 随着战争的进展,胜利的天平开始向 盟军方面倾斜,1943年 1月14日盟军在卡 萨布兰卡召开会议,决定在欧洲大陆开辟 第二战场。为了给盟军地面部队的登陆作 战创造必要条件,会议决定由美、英两国 对德国占领区及其本土进行大规模战略轰 炸,摧毁德国的军事工业和经济基础,瓦 解德国人的民心和士气,从而使其武装部 队的抵抗能力下降到最低程度。计划由美 军第八航空队负责对德进行昼间精确轰炸, 目标主要为军事设施,英国皇家空军负责 对德进行夜间轰炸,目标则为 “不加限制” 的德国城市。 美军的轰炸主要使用B一17和B一24这 两种四发重型轰炸机,两种飞机上的关键 技术之一是采用了发动机涡轮增压器。这 种技术是将发动机排出的燃烧废气用于驱 动飞机上专门的涡轮增压器,用以对发动 机进气口吸入的空气进行预先压缩,增大 单位空气里的含氧量,促使燃油燃烧的更 加充分,从而达到增大发动机输出功率的 目的;这种技术克服了由于高空空气稀薄 使飞机发动机功率大大下降的这一难题 , 从而大幅度提高了飞机的高空飞行速度和 升限。另一项技术则是新型 “诺顿”轰炸 瞄准具,这种瞄准具可以和飞机的自动驾 驶仪系统交联,轰炸时投弹员可以操作瞄 准具使飞机向着瞄准十字线指向的方向飞 去,以保证炸弹能够落到想要投到的位置 上;这种瞄准具使从高空进行的轰炸完全 摆脱了依靠投弹员的经验和运气,使得昼 间高空精确轰炸这种方式得以被大规模使 用并取得惊人的战果。 此外轰炸机还加强了机体结构强度 , 并在要害部位都安装防弹装甲保护,从而 提高了飞机面对敌方火力时的生存率。B一 17在机头、机背、机腹、机尾和两侧安装 了多达 l0挺以上的航空机枪用以自卫,在 编队飞行时,各架飞机上的机枪可以组成 一 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火网,“空中堡垒”这 个绰号也正是这种飞机强大自卫火力的写 照。但后来的轰炸实战却证明,即便拥有 如此强大的自卫火力,在没有战斗机护航 的条件下轰炸机机群仍然会遭受到重大的 损失。美军第八航空队仅在四次大空袭出 动的 1410架次轰炸机中,损失竞高达 148 架,共有 1500名空勤人员阵亡;尤其是8 月17日对德国施巴茵福特轴承工厂的轰炸 中,美第八航空队出动的375架飞机中有60 天空之冀 架被击落,损失率高达 16%。直到作战半 径大大增加并且性能相当或优于B卜109和 FW-190的P-47“雷电”及 P-51“野马” 战斗机正式投入护航战斗时,美第八航空 队轰炸机的损失才得到了显著地下降。 尽管轰炸机的损失严重,但由于B—l7 和 B-24比以往的轰炸机飞的更高、更快, 机体更坚固而且防御火力也更强大,也给 德国人带来很大的麻烦,大部分美军的轰 炸机还是有机会将炸弹投到德国的土地上。 为了能够有效拦截美军的轰炸行动,德军 对执行拦截任务的战斗机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轰炸机飞行高度较高,战斗机不 但要具备更高的升限和飞行速度,还要拥 有较高的爬升率,这样在发现敌方轰炸机 编队来袭的时候才能够及时爬升到轰炸机 的飞行高度来进行拦截。尽管战斗机的速 度在不断提高,但对高速度的追求似乎没 有止境 螺旋桨飞机速度达到700千米/小 时的时候,螺旋桨叶尖与空气的相对速度 首先到达音速而产生激波,使螺旋桨的效 率随着速度的提高而大大下降,并产生严 重振动,很多时候造成机毁人亡,因此进 一 步提高飞机的飞行速度必须寻求新的动 力形式,这时候喷气式发动机这种革命性 的动力装置开始登上航空舞台。喷气式发 动机显然要 比活塞式发动机更适合高速飞 行,可以使飞机获得前所未有的飞行速度 和更高的爬升率 ,德国航空部在第一架喷 气动力试验机He一1 78试飞成功后,便决定 全力研制喷气式战斗机。1942年7月l8日, 梅塞斯米特公司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 开始试飞,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喷气 式战斗机。 Me-262这种完全依靠喷气推进飞行的 战斗机的出现使当时空战的方式大大改变。 由于 Me一262的最大飞行速度要比一般的 活塞式飞机高出 160~200千米/小时,较 高的速度提高了自身的生存能力,使轰炸 机的机枪射手难以瞄准,因此Me一262在拦 德国Me一2 6 2喷气式战斗机。 德国ME2 6 2是世界第一种实际投入战斗的喷气式战斗机,是采用全金属半硬壳结构的下单 翼机 ,机 头尖田,流线型机 身截面为三角形,贝壳形机舱盖突出于枫身中部脊 背上,前三 点式起落架,后掠式梯形主翼下装两台推力O 0 0kg的 “尤莫”0 0 4B j呙轮喷气发动机,最大 速度 8 7 0km/h。 截战斗中使对方的轰炸机蒙受了不少的损 失;在1945年3月3日的一次战斗中,6架 Me一262飞机击落14架B~17型轰炸机而自 己无一损失。尽管有着不错的高空飞行性 能,但Me一262也同时存在着发动机工作不 可靠、空战中的机动性能差、飞机的操纵 复杂、故障率居高不下等缺陷和问题,有 相当多的Me一262飞机因自身原因而损失 了。 为了追求更快的飞行速度和更高的爬 升率,除了使用喷气式发动机外,超前的 火箭发动机也被使用到了战斗机上,第一 种实用的火箭战斗机是梅塞斯米特公司的 Me-163。Me一163作为德国的要地防御战 斗机是于 1939年的1月开始研制的,1941 年8月l3日Me一163A原型机首次进行了纯 火箭动力的试飞,其飞行速度达到了855千 米/小时。1941年 l0月2日,另一架Me 163A原型机达到了i000.4千米/小时这一 史无前例的速度,这是人类首次突破 1000 千米时速大关。 Me-163A外形短粗,采用了一种无尾 大后掠翼布局,机长5.84米,机高2.77米, 翼展9.32米,在翼根处装有两门口径为20 或30毫米的机炮。起飞方式采用独特的滑 车滑行起飞,滑车在离地后即抛掉,着陆 时则采用可收放式滑橇,这样就省去了可 收放起落架的重量和占用的空间。改进型 Me~163B的最大飞行速度是当时飞机的极 限,每小时可达954千米;飞机的爬升率也 高达4862米/分钟,爬升到9145米所需的 时间只用2分36秒,这个成绩令其他飞机 望尘莫及的。不过当时火箭飞机的技术还 很不成熟,发动机的推进剂和氧化剂消耗 的非常快,发动机工作时间只有七八分钟 左右,飞机的最大作战半径也仅有几十千 米,所以Me-163一般是由Bf-110飞机牵 25 航空替案AviatIon Arch1vBs 引起飞,火箭发动机点火并在地面的引导 下快速爬升到来袭美军轰炸机群上方大约 10130米处,然后高速向下大角度冲向所要 攻击的轰炸机,在靠近 目标时开火射击并 快速转弯脱离。整个作战攻击过程的时间 非常短,一般不超过 l0分钟。 所采用的推进剂为肼/甲醇的水合物, 这种燃料非常容易产生自燃,爆炸事故时 有发生。由于飞机着陆速度高达400千米/ 小时以上,因此Me-163采用的滑橇着陆方 式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另外飞行员经常是 刚刚经受极高的大过载加速爬升,紧接着 便是无动力的垂直高速俯冲,同时还要完 成对轰炸机的攻击以及提防对方轰炸机机 射手可能射过来的子弹和护航战斗机的伏 击,最后还要进行危险的无动力高速滑橇 着陆,因此Me一163飞行员的身体和精神负 担很大,经常会由于误操作而造成无谓的 事故损失,造成的损失数量甚至要大大超 过被敌人击落的数量。 尽管存在着这么多缺陷,但由于火箭 飞机的速度如此之快,爬升率如此出众,德 国人还是对其给以厚望,组建了第一支火 箭战斗机部队来担任截击美军大规模轰炸 的任务。1944年 5月 13日,Me-163首次 升空拦截来袭的美军轰炸机编队,但没有 取得任何战果。直到1944年 8月24日Me一 163才成功击落了四架B—l7轰炸机,之后 还有一些零星的战果记录。但由于战争后 期零配件和燃料供应十分短缺,Me 1 63战 斗机的出击机会变得越来越少。而且在那 个年代,对于这样高速的飞机究竟该怎样 运用还没有什么概念,加之其只能在空中 停留极短的时间,飞行员难以把握攻击时 机,因此对美军的轰炸机并没有像之前预 计的那样构成大的威胁。 此外,在二战末期为了更有效的对付 盟军的轰炸机,德国还试验了几种被称为 “国民战斗机”的飞机,即成本很低、能够 大量生产的战斗机。由于驾驶技术熟练的 26 飞行员在战争期间损耗巨大,导致飞行员 严重缺乏,前线的迫切需求又使得德国空 军来不及训练出合格的飞行员,驾驶当时 空军的战斗机作战对于只经过短暂基础飞 行训练的菜鸟飞行员来说是相当件困难的 事情。因此 “国民战斗机”要求驾驶操作 简单,可以由稍~Ii)il练的生手进行驾驶,能 够在发现来袭轰炸机群后立即起飞、高速 爬升进行拦截攻击。飞机的结构也要求尽 可能地简单,生产不需要紧缺的金属材料 和熟练的技术工人,可以发动普通民众进 行这种飞机的大批量生产。 其中一种 “国民战斗机”为梅塞斯米特 公司的Me162战斗机,一台喷气式发动机 安装在机背的短舱内,采用机炮进行攻击。 另一种 “国民战斗机”则是一次性使用的、 装备火箭发动机的巴赫姆公司的 Ba一349, 该机可以通过一个垂直发射架发射升空, 从而可以不依赖机场进行部署 (二战后期 德国几乎所有的机场都被盟军反复轰炸 过)。地面控制人员则先通过无线电遥控飞 机爬升,当Ba-349战斗机爬升到接近 l万 米的高度时,飞行员开始接手驾驶飞机,滑 翔下降并高速接近敌方的轰炸机编队,然 后用机头的空空火箭弹对轰炸机实施攻击。 完成攻击后,飞行员驾驶飞机下降并通过 爆炸螺栓将飞机从机身中部炸断,带有火 箭发动机的后机身通过降落伞进行回收, 而飞行员则从座舱爬出跳伞。Ba一349还可 以使用小型固体助推火箭,能在一分钟内 达到 1.1万米的高空。 垂直发射对于要求在短时间爬升到攻 击高度进行拦截作战的防空战斗机来说是 相当具有吸引力的方式,而对飞行员驾驶 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也是Ba一349飞机最大 的优点。但与Me 163类似,Ba-349在技 术及性能上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真正 的实战效能也很低下。鉴于火箭飞机存在 天空之翼 (上图)M 6 1 A I火神航炮。 同为多管加特林航炮 ,M61A1与GAU--8/A型3O毫米航炮在口径上差了10毫米, 体积上 能差 出 3倍 。 (下图)GAU一8/A型7管3 0毫米航炮 。 该炮是 由原通用电气公司(后改为马丁 ·马丽埃塔军械 系统公司,现为洛克希德 · 马丁军械 系统公司)于 1971年在 “火神”20mm口径 6管M61A1炮基础上发展的30ram 口径7管炮,专用于美国空军的A一10攻击机,鳊号为GAU--8/A,命名为 “复仇者”, 系英文Avenger的中文译名。 通用电气公司早在 I 968年 自筹资金开始该机炮的探索研究。1971年,美国空军与 通用电气公司签定价值 2 I1 0万美元的合 同,为处于竞争研制的 A一1 0攻击机,研制 30ram口径 GAU-a/A机炮。l972年飞歌福特公司的A--1 0攻击机中标,随后与空军签 定A—l0攻击机的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1973年 1月在埃格林空军基地进行了首次发射试验,同年 4月 美国空军与通 用电气公 司签定 2375.4万美元 的合 同,提供 3门预产生型机炮 用于鉴定 试验,提供8门预生产型机炮装备飞机,同年末该炮装备费尔柴尔德公司的第一架 A一 10原型机。1974年2月在A—10上首次进行发射试验 ,l975年开始投入批生产并进入 现役 ,空军采购总数 8 0 0门。 基本 战术技 术性 能 : 初 速 1030/1036米 /秒 射 速 1800/4200发/分 后 座 力 8450dN(最大值)、6230dN(重复值)、4000dN(4200rds/min,平均值) 重 量 281千克 长 度 2900毫米 的技术问题很多,特别是火箭发动机不能 长时间工作,在空中只能飞行很短时间,因 此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实战价值。不 过从技术发展上来说,火箭飞机的研制推 动了火箭发动机的发展,也推动了高亚音 速气动设计、燃料以及飞行控制技术的进 步。另外通过火箭飞机的研制、试验和使 用,使人们获得了这样一个认识 :火箭发 动机并不适于作为实用飞机的主动力装置, 必须在涡轮喷气发动机方向上寻求出路。 战斗机对付轰炸机的武器这时也开始 得到进一步改进与提高,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束后,随着座舱防弹钢板、防弹自密封 油箱的出现以及全金属结构的广泛使用, 飞机结构抗损伤能力大幅度加强,当时战 斗机上普遍装备使用的7.62毫米航空机枪 的威力越来越显得不够了,而战斗机的飞 行重量和性能的快速提高也使得在飞机上 装备较大 口径的机枪和机炮成为可能。到 三十年代的时候,l2.7毫米口径航空机枪 已经开始在飞机上被普遍装备,三十年代 末期又研制出20毫米口径航空机炮并开始 使用。 由于机炮炮弹的弹丸重量大——而且 随着弹丸初速的提高,命中目标的速度也 相应提高了——这样就使机炮炮弹的侵彻 力远大于机枪子弹,随之对目标的破坏力 也就大大增加。计算表明,23毫米口径炮 弹的侵彻力可以达到7.62毫米口径机枪子 弹的90倍之多,这就意味着在同样距离和 同样射角的情况下,23毫米口径炮弹的破 坏力要大得多。另一方面,炮弹主要靠弹 丸内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来破坏目标,爆 炸又能引起 目标飞机燃油的燃烧,同时形 成的爆破弹片也可毁伤 目标飞机的局部结 构,因此破坏力也较机枪子弹要高出很多; 后来的实际空战毁伤效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一 门机炮的威力要强于数挺机枪之和。于 是当时在航空射击武器的发展上出现了两 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战 斗机的飞行速度不断在提高 ,这就增加了 射击瞄准的难度,因此为了有效的命中飞 27 航空苗案AvlatI口n ArchIv日g 行目标,空中射击应该在短时间内发射大 量的弹丸,在目标前方周围形成一片弹幕, 以保证有足够高的概率使弹丸命中目标 , 这就要求航空射击武器的射速要高,同时 备弹量也要大,这种要求在当时的技术条 件下只有口径较小的机枪才能满足。如美 国就持有这种观点 ,在二战期间装备使用 的基本上都是 l2.7毫米口径的航空机枪, 直到二战末期和战后才逐渐开始用 20毫米 口径机炮代替机枪。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飞机的速度不 断提高而瞄准装置只能保证有限精度的情 况下,能够命中目标的弹丸数量显然也是 极少的,于是单发命中所产生的较大破坏 力要比命中多个弹丸更为重要和有效。尽 管射击武器口径的增大会导致射速降低 , 从而降低了对目标的命中概率,而且弹丸 和武器本身重量的增加也会使飞机上能够 携带的枪械数量和备弹量减少,但是威力 较大的弹丸仍然可以弥补这些缺点,特别 是大型四发重型轰炸机的出现使得 20毫米 口径以下弹丸的破坏力明显不足。当时英 国、德国、苏联等国都是持有这种观点的, 并在选取较大口径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增大 机炮的射速,这些国家先后研制出多种20 毫米 口径以上的航空机炮。到四十年代初 期,各国在战斗机上普遍安装了20毫米口 径的机炮,苏、德两国还使用了23、27以 及30毫米口径,较大口径的航空机炮在实 战中也开始显示出对大型轰炸机 目标的有 效摧毁力,并最终取代了航空机枪的地位。 但是机炮的口径并非是越大越好,增 大口径首先将使炮弹本身的重量急剧增加, 而随着机炮身管口径的变大,与身管相关 的机匣、装退弹机构 闭锁机构、缓冲机 构等部件体积和重量也要随之增加,于是 导致整个机炮的重量超出可接受的程度。 如机炮 口径从20毫米增加到30毫米,其重 量将增加大约一倍,同时与之配套的供排 弹及排壳系统的重量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 这对载重限制要求严格的战斗机来说是一 个不小的负担。另外为了适应重量大的炮 弹,机炮相应的装退弹、开闭锁、抛壳等 动作的速度将会随之变慢,其结果就是导 致整个武器的射速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 命中率。另外较大口径机炮所产生的后坐 力也更大,将使飞机安装机炮部位的相关 结构更加笨重,而过大口径的机炮射击时, 其后坐力还有可能会影响飞机的飞行姿态 和射击瞄准的精确性,并且有可能震坏飞 机的仪表设备和其他系统附件和管路。因 此当时40、57毫米口径的航空机炮由于重 量、射速和后坐力问题只进行了有限的试 验,并未在实际中进行使用;而20、23和 28 30毫米口径机炮由于性能和重量比较均 衡,各国在二战后装备的机炮基本都是采 用这几种口径的。 除了航空机炮,新式的、威力更强大的 空空火箭弹也在二战末期被应用于对轰炸 机编队的空中拦截作战中。喷气式战斗机 和火箭动力战斗机过快的飞行速度使得飞 机从进入攻击航路到脱离目标之间的时间 明显地变短,这就使采用传统航炮进行有 效攻击的难度增加,加之轰炸机自卫火力 对战斗机的威胁也很大,使用射程大于轰 炸机自卫机枪射程的火箭弹对于拦截方战 斗机显然是相当有利的。特别是对于战争 后期大量缺乏足够训练的生手飞行员来说, 天空之冀 瞄准目标进行一次火箭弹齐射的操纵难度 远远小于需要多次缠斗占位来瞄准射击的 航炮 ;再加上火箭弹的爆炸威力更大,击 落敌方轰炸机的概率也会相对更高一些。 苏联最早在伊 一l6战斗机上安装了空 空火箭弹进行射击试验,并且还在 1939年 的诺门罕空战中取得了击落日本战斗机十 架左右的战果,但后面的发展却很缓慢。而 到了二战快结束的时候 ,德国人开始在 Me-262、Me-163、Ba-349等飞机上装备 55毫米口径的R-4M型空空火箭弹,并取 得了一些战果。~lJMe一262战斗机在对付敌 轰炸机的密集编队时,每侧机翼下悬挂 24 枚R一4M火箭弹,在距敌轰炸机群 1000米 左右的距离进行48发火箭弹的齐射,一次 齐射命中基本可以保证击落一架B-17。当 然空空火箭弹与航炮相比尽管有着结构简 单、威力大、射程远、成本低的优点,但也 存在着命中率偏低、弹着点区域散布面积 大的缺点,因此必须进行多发齐射才能弥 补,这样一旦首次射击未能命中的话就没 有足够的余弹进行再次攻击了。 除了空空火箭弹 ,空空导弹也在二战 结束之前登上了空战历史的舞台。德国研 制的X一4是世界第一种空空导弹,弹长 1. 98米,翼展0.76米,射程大约2.4千米,速 度可以达到900千米/小时,采用有线制导 和液体火箭发动机,在飞行中由四个对称 的尾翼进行稳定,但该导弹未能来得及真 正投入实战使用就随着法西斯德国的灭亡 而消亡了。尽管空空导弹此时还极为幼稚, 但在二战之后的发展速度却非常迅速 ,目 后逐渐成为了空中截击武器之王。 在航空武器发展的同时,航空测量技 术和火力计算技术也有了相应的发展,二 战期间出现了可以自动计算射击前置量的 光学陀螺计算瞄准具 ,被应用于机炮和空 空火箭的发射瞄准。这种瞄准具在瞄准原 理上利用了高速旋转物体所形成的陀螺定 轴性来实现在稳定跟踪目标时获得相对目 标的跟踪角速度,同时通过外基线光学测 距方式获得目标的距离,再根据空速表的 数据得到飞机的飞行速度并引入所用武器 的平均弹丸速度,最终通过自动计算来获 得准确射击所必须的前置量。在解算完成 后,在瞄准具的平板玻璃上显示出这个带 有前置修正量的活动瞄准光环作为射击时 的参考基准,由飞行员完成瞄准光环对目 标的跟踪,并利用观察到的跟踪误差来操 纵飞机,直到瞄准光环完全稳定套住目标 后开火射击就可以击中目标。这种光学陀 螺射击瞄准具的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 大大提高了对空射击瞄准的精度 ,减轻了 飞行员或射击员的计算负担,与之前使用 的普通光学瞄准具相比要精准得多。而且 这种瞄准具还可与雷达测距器相交联,能 够获得比光学测距方式精度更高的敌我距 离和距离变化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射击 瞄准的准确性。 四十年代初期,飞机上开始装备机载 雷达,为从空中探测远距离目标提供了一 个绝佳的手段,这也给航空瞄准具的发展 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并为后来出现航 空火力控制系统打下基础;雷达在跟踪目 标时可以直接输出测得的 目标距离数据 , 于是进行前置量瞄准解算就不再是困难的 问题了。在飞机上安装雷达最早是源 自于 战斗机夜间拦截轰炸机的需要,英、美两 国对德轰炸的结果表明,重型轰炸机在昼 间并不是德国战斗机的对手,即使是具有 强大防御火力的B-17“空中堡垒”也不例 外,因此尽管盟军轰炸机部队获得了巨大 战果,却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昼间 轰炸机的战损率高达 9%,这个损失对美军 尚可坚持,而对英国空军来说则是难以承 受的。因此在美军第八航空队对德进行昼 间轰炸的同时,英国空军则坚持采取夜间 轰炸的方式。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就 开始研制 “威灵顿”、“斯特林”、“哈里法 克斯”、“兰开斯特”这四种著名的轰炸机, 它们在 日后对德国实施的夜间轰炸作战中 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 “兰开斯特”远 程重型轰炸机装有四台发动机 ,载弹量 比 较高,被看作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间最成功的轰炸机。为了对付这些在暗夜 中飞临的威胁,德国最早是直接将昼问战 斗机用于夜间拦截任务,但仅凭肉眼在月 光或地面探照灯的辅助照明下飞行员几乎 是无法发现所要拦截的轰炸机目标的。而 机首蓑有雷达天线的Me一2 6 2夜间截击机。 29 氟空昔案AviatIon Arc hlves 当这些英国轰炸机装备了更先进的机载航 行雷达和导航设备后,几乎可以完全依靠 无线电导航设备在夜间准确飞抵德国目标 上空进行投弹,以至于有德国空军军官曾 建议取消城市的灯火管制,以便能更清楚 地照亮来袭的轰炸机!此外昼间战斗机在 夜间的飞行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容易在起 飞和降落的过程中发生事故。 而英国人相当早就认识到,在黑夜或 者恶劣的天气条件下,“链引导”那样的地 面雷达的精度要想引导昼间战斗机成功进 行夜间拦截仍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即 便将战斗机引导到敌方轰炸机编队附近, 在夜空中昼间战斗机飞行员仍然缺乏发现 敌机的能力,因此必须为战斗机配备一种 在夜空中能有效搜索敌机的设备,否则将 无法对夜间轰炸进行真正有效的拦截,于 是在战斗机上安装机载雷达就成了自然而 然的选择。早期的雷达过于庞大和笨拙,根 本无法装在飞机上。随着雷达轻型化技术 的进步,1930年英国人首先研制出来能够 安装在飞机上的空中截击雷达,终于使战 斗机有可能在夜间具有 自主探测和拦截敌 方轰炸机的能力。第一种成功的夜间战斗 机是 1939年 7月首飞的布里斯托尔公司的 “英俊战士”双发战斗机,雷达操作员坐在 飞行员之后的机身内,通过其座舱内的雷 达显示器为驾驶员提供截击方位和距离数 据。从 1940年 l1月开始 ,“英俊战士”被 用来对付德国夜间轰炸机,并成为英国最 重要的夜间战斗机。 夜间战斗机要求有足够大的机体空间 来装载雷达和雷达员,设备和人员的增加 无疑会使战斗机的性能有不少的下降,当 时的单发战斗机基本没有能力达到这样的 要求。另外当时的夜间轰炸机一般没有护 30 航战斗机,因此夜问战斗机也就不需要具 有特别好的机动性能,故当时的夜间战斗 机大都为双发重型战斗机。尽管在飞行速 度、升限和爬升率性能方面无法与当时的 昼间单发战斗机相比,但为保证空中拦截 成功,还是要求其飞行性能至少要超过所 要拦截的目标轰炸机。德国的He~19、Bf 10夜间战斗型、英国的 “蚊”式夜间战斗 型以及美国的P-61“黑寡妇”等都是当时 比较著名的夜间战斗机,特别是P-61,它 是二战期间美国专门研制的夜间战斗机, 这与许多夜间战斗机是由双发攻击机或轻 型轰炸机改装而成的有所不同。 P-61飞机的布局比较特殊,为双发双 尾撑布局,飞机安装有两台普拉特 ·惠特 尼公司2000马力的R 2800-10“黄蜂”发 动机,采用了当时比较少的前三点起落架。 中央机舱由机头雷达舱、驾驶员舱和后部 的射击员舱组成,雷达员则坐在飞行员的 后上方。机头雷达舱内安装有一部机载拦 截雷达的扫描发射机,在拦截模式下的探 测距离大约为8千米左右;当敌轰炸机进入 P 61的雷达探测范围的时候,雷达操作员 就可以操纵雷达并通过雷达显示器确定目 标的方位和距离,驾驶员则通过座舱里的 瞄准具将目标瞄准锁定进行射击。P-61机 身下安装有四门20毫米口径的机炮,中央 机舱顶部的可旋转遥控炮塔内有四挺 l2.7 毫米口径机枪,火力在当时的夜间战斗机 里首屈一指。P一61飞机的翼展20.2米,机 长 14.9米,全高4.47米,翼面积 61.6平 方米,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4700公斤,与当 时的中型轰炸机不相上下。较大的体积和 起飞重量使得P-61能够携带充足的燃油, 能够达到夜间巡逻所期望的较长滞空时间。 机载雷达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夜间拦截作战 的面貌,而P一61“黑寡妇”战斗机也成为 日后现代截击机的雏形。 随着飞机性能和武器的发展,空中截 击的基本战术也逐渐开始成型。在拦截昼 间大规模轰炸机空袭编队的空战中,战斗 机需要保持与轰炸机群同高度迎头接近, 以尽可能减少被击中的可能,同时在到达 机载武器射程之前要尽力保持战斗机的编 队;一旦到了开火距离则要集中开火,最 大限度的发挥射击火力,然后立刻大机动 向上快速脱离攻击,减少被轰炸机自卫机 枪集中的可能性。攻击时要尽力穿插打散 轰炸机的编队,破坏各轰炸机之间组成的 交叉火力网,因为落单的轰炸机会更容易 被击落。而拦截夜间轰炸机时则要在地面 雷达的引导下利用探照灯协助照明,尽可 能准确的接近轰炸机编队空域,通过机载 雷达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发现目标加以攻击。 二战后期雷达已经在夜间拦截作战中扮演 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后来英国在对德 夜间轰炸中还首创了大规模使用金属箔条 来干扰德国雷达的探测,取得了颇为理想 的效果,而增加了雷达电子对抗这种新的 空中作战元素也给后来的空中截击作战战 术带来深远影响。 全盛发展:五.六十年代的空中截击技术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尽之际, 和平却并没有如同人们所希望的那样来临, 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昔日的盟友成为了 对立的两大阵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 沙条约组织,双方都视对方为最大的敌人, 旷日持久的冷战拉开了序幕。 在二战后期,美国的B一29“超级空中 堡垒”重型轰炸机已经登场并取得了非凡 的战果,其威力整个世界为之震撼。B一29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最大轰炸机, 其所采用的许多前所未有的技术使得战略 轰炸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包括先进的层 流翼、流线型机身设计、容纳全体机组的 密封增压座舱、超大功率的发动机以及自 动火控系统所控制的自卫炮塔系统等,这 些使B-29轰炸机可以携带数吨的炸弹,以 超过600千米/小时的速度在万米高空飞 行,将炸弹投到数千千米以外的敌方国土 上。B一29轰炸机于 1944年6月 15日开始 被用于对 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此后 日本 一 座接一座的城市就陷入了火海之,特别 是 1945年3月9日夜,300多架B-29轰炸 机使用燃烧弹轰炸了日本首都东京,东京 市区几乎被焚烧殆尽,造成大约8万多人死 亡;其后B一29又先后将两颗原子弹分别投 到广岛和长
本文档为【御风而翔——截击机与空中截击演进(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9276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2-28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