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沈扬德著《吞吐浮沉略论》

沈扬德著《吞吐浮沉略论》

举报
开通vip

沈扬德著《吞吐浮沉略论》 沈揚德著《吞吐浮沉略論》 網上資料, 貼者花千樹: “1958年 7月 16日先師公沈揚德先生在報上刊登了《吞吐浮沉略論》一文,闡 述吞吐浮沉法,並輔以實例說明。此文乃沈先生拳法心得之總結。後輩如我者有 幸拜讀,並參照先師許乃敬先生多年教誨,深感得益匪淺,兼且感悟中華武術之 文化底蘊,深不可測。 所謂學無止境,無怪乎沈先生一再告誡弟子必須不斷研究。 原件由沈先生令孫孟達先生收藏。” ...

沈扬德著《吞吐浮沉略论》
沈揚德著《吞吐浮沉略論》 網上資料, 貼者花千樹: “1958年 7月 16日先師公沈揚德先生在報上刊登了《吞吐浮沉略論》一文,闡 述吞吐浮沉法,並輔以實例說明。此文乃沈先生拳法心得之總結。後輩如我者有 幸拜讀,並參照先師許乃敬先生多年教誨,深感得益匪淺,兼且感悟中華武術之 文化底蘊,深不可測。 所謂學無止境,無怪乎沈先生一再告誡弟子必須不斷研究。 原件由沈先生令孫孟達先生收藏。” 附件: 《吞吐浮沉略論》略注 李子堅 中國歷朝,對於叛亂,端賴英雄,持械平定;而拳擊匪賊,忠心耿耿,保國衛民, 掃除餘孽,使國家安寧,必須訓練國術,健身強種,壯氣日上,表現愛國精神。 其 姿勢力量,不可思議。然起頂力而護頭,起牙關而護頸,束股沉腰,提丹田, 攝尾椎而護腹,兩肩卸下,手紮夾力而護胸,雙手如蛟龍戲水,足如鐵柱,進退 步如落 地生根,身如紡車旋轉,運用五枝力也,呼吸相應,全身推動,集力如 山,枝手用法,隨時應變,不可拘泥成法。(注:此總勢訣。) 夫吞者入也,柔軟之技也,乃歸身顧己。(注:此吞法之目的。)橫吞消他進攻 (住:泊手),退步隨他之力,牽而倒下(注:牽牛收,風擺梧桐);轉右吞股 和手挱,轉左吞股和手挱,均以破他之雄技。(注:和手挱,沈老晚年接技擅用 此法,而對手不能觸及其身。)爭先發力, (注:“爭先”二字最要緊。即“彼 不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之意。)以防他變化枝法,而先下手為強也。 他以猛力向中門直進,勢如破竹,(注:此中門 直攻,剛硬之法。)開分大小 門解消之。(注:大小門法必以角馬為消息。)如悪枝雖是雄,而柔能勝剛,(注: “柔能勝剛”四字衍生出“吞吐浮沉,搖身駿胛” 之法。不可不注意也。)他 如發拳硬攻,縱然猛虎,開爪直進,(注:此即吐法之勢。)須閃過左右擒除。 (注:吞法。)若不能勝剛,換右步挱,反貫中獨參,直沖傷他,(注:輪手以 角馬走小門入中,此先柔後剛、後發先至之法。)他退四平馬吞割,以橫破直; (注:刈節,見於短技法。即器械中藤牌法。)而敵方突然將 頭向胸部而撞之, 急退右步,兩手夾紮,傷他之太陽穴,(注:此處須用頓力。)若以重力,必有 性命之憂也。他以連環踢,則踏邊蓋之,(注:蓋手閃進之法,見於六門八節中。) 或分左右步搖手解之。敵人向大小門入,必先發力制之,庶免為其所算。(注: 用打節法。)惟學國術者,必知吞法;軟如棉,粘如膠;他進我退,他退我進; 隨枝入,隨枝出;乘其有敗門,急而進攻,切勿猶豫不決也。(注:吞法總訣。) (注:吞法實猴鶴兼備之技法。以和手挱為主,合雙手則為和手挱,分則為抱盤 收。其法見於雙鞭及長技法。器械中雙刀蜈蚣撚須之法。) 夫吐者也,剛硬枝傷人身體。(注:剛法。)如欲破其法必柔,蓋柔能應剛;如 迫進退五雄拳(注:太祖中門直進硬攻第一法。)恐柔法不能制止,須換閃分左 右,連消帶打;(注:不退而閃左右。)他則隨轉,以和手解之。如踏左步開切, 換右步反父子相隨,而迫進反攻豎拳,緊轉身挱,以解其雄枝也。宋太祖之拳槌, 硬枝硬法,舉就要傷人,對中門直進,抵抗甚難。(注:太祖中門法。)若遇此 法,以分左或右,避其惡枝攻勢,乘其有空隙,可入就入,(注:此八破丁之法。) 不容稍緩,如緩者恐機會難遇。他以武力為主,以雄手爭先,如猛虎下山,瀑布 直瀉;(注:太祖法拳勢。)要解其法,須分左或右,清除急而打他。反寮步出 左腿,左手反開弓,(注:中管直進法。六割之開弓掃。)務須急用雙剪,(注: 見於長技法中。)及葫蘆手破之。(注:五虎戰太祖法。)雖然枝手變化無窮, 總是枝法,百法百解,疊緊難防。(注:此即先發制人訣。)他踏左步,開繼則 濫頭鞭,急踏邉挱,(注:仍屬中門直進剛硬法。)其手圖他拳腳動作之變化, 踏右步出手陰手插,再進反手迫肚,勢如風雨力,(注:迫進連環硬攻。)以卸 胛雙挑,解其插法,吞肩反雙敲,以解其風雨之力也。 (注:太祖法以剛硬猛烈為勢,迫進中門以五雄拳為正;羅漢閃進父子雙敲,反 雙豎拳為副。逆馬逆技入中門,以啄蓋鞭,開弓掃為主,輔以掃批、敲打等割法, 長技法也。雙陰插,反迫肚,推身叫力,發頓力寸勁,實白鶴、玄女法也。此風 雨力之大略也。) 夫浮者上也,紮力之聚勢,皆以柔軟之技法,善取解他之技手,推身叫力,(注: 浮法之要。)以腳步姿勢為主,左避右閃,進退步借他人之力,此老人及文弱之 人所 克舉也。而去力傷他,來力顧自己;(注:螳螂手訣。)化力將他人之力 而化去;(注:換閃分左右,連消帶打。)脆力突然一下,如電一聲;(注:橫 挑手法。) 輪力就他之技輪出格開;(注:挱法是也。用圈勁。)頓力而發一 拳,留三去七;(注:釵手是也,長技短勁法。擋掌是也,短技短勁法。)而頓 之如接技手紮,及 手腕其所對頓之,(注:長技短勁法。)使敵方之技松弘駿 力,乃搖身駿胛之用法,使他之技駿開,而解其大力之封鎖,然後乘他之心亂手 忙,許時任我所欲,風雨 力同時容貌兇惡,發力強大,發聲如雷,使敵膽戰心 驚,忘其所以;(注:此鼓吹邊之抖彈駿身法。)紮力內紮如鐵,外紮如棉,攻 守似緊捷,必平素苦功練成,手 指傷人不痛,只有麻痹而已,此之厲害也,乃 氣功之手法。(注:此沈老最擅用之手法。)欲傳授門徒,不可隨便,此之點血 斷根之穴位,切不可亂傳,如傳授不正 門徒,恐有損道德之關係。俗雲:眾軍 殺人,罪歸主帥,非主之,就是他教之,均一樣也。如打橫紮者,肩胛卸下,沉 腰縮股,駿身而發力。(注:打橫節法。)若對方力強迫臨身,須分前後步打豎 紮,(注:打豎節法。)乘其敵方,猛而反寬,隨時反掀而傷之。(注:“掀” 疑作“啄”字,亦通。)以善紮力之技法,(注: 此白鶴駿身短紮法。)如練 熟者,自有知來往技法,千變萬化,眼精手快,知己知彼,須謹慎預,打則打, 解除則解除,不可稍緩也。(注:不可拖泥帶水。)寸金力如切他之腰部,(注: 挑切為練寸力之基礎套路。)輕者卻無需要,重者骨折,而折骨傷礙於肺膜,甚 至肺發炎,就有性命之虞。如出步用寸金破他,反螳螂手, 先入後出,插而傷 他,(注:此即單指啄手,短技短勁法。)以摽法而解之;他以封鎖法腳手相應, 直進而不停,開分左右以橫消打之,解其進攻。若素不識技法, 雖欲棄甲曳兵, 亦無如何也。他以豕蓋鞭之法,以擒挱法,消除硬枝。他如以腳橫掃而進,不必 退步,就直進雙擋,先發力必勝也。(注:趁其開花還未結果之 際。)彈力若 彈橫格,開他人之枝手,而蝦蛄彈傷他,不倒則退,(注:此彈法須用全身駿力, 非獨手掌之彈勁而已。)如對方以強力封鎖手紮,急彈之不開,則技必寬。總是 彈力之法,素練習腳步手勢,丹田互相叫應,發力即能全身齊動,(注:此抖肚 駿身之法。)遇接枝之時,手法自自然然之法,出有攻守之法也。(注: 心意 與技手相合。)摽力踏右步插摽而傷他;(注:中管之漂插法。)敵方以獅子弄 球之法,封轉胸部及手紮,(注:抱牌即滾球法。)急則摽而開之,(注:搖身 叫第一次力。)他雙手封閉,以開金鎖以破之。(注:搖身叫第二次力。)如浮 法雖是屬於柔法,與吞法些小不同,而吞者對體格須柔軟,發力手足相呼應,以 助其力勢;(注:二人對技往來,全用抖彈駿身之法。)而浮者,以三曲池,紮 力為主,發力皆以彈摽之勢,互相呼應也。(注:浮法總訣。) 夫沉者下也,剛硬所以發力直出,以手法身勢與腳步,皆以力為主,硬枝硬節, 進退似生龍活虎,勇不可擋,此孔武有力所優為也。以格招揚,(注:招揚中門 法。) 困枝下壓乃沉之力也。(注:沉法須有身步法配合,沉而不滯,蓄勢待 發。)推叫身力,卸肩、沉腰、縮股,腳之動作,前弓後步箭,他枝動則隨之動, 他轉則隨之轉,(注:軟如棉,粘如糍。)他剛我柔,他柔我剛,(注:吞吐消 長。)寬猛和合,技手出入,急緩以應勢而攻之。如攻不應手,須守以猛虎伸腰, 關閉他之門戶,使敵無門可入而攻也。(注:此即沉法。) 夫國術細心研究,吞吐沉浮,最為重要也。南北派拳師,不論學何種之拳,斷不 可脫離此四字也。(注:吞吐浮沉,各家都有,然兼言身步進退,非獨手法而已。) 而僕手技法,乃橋手也;左長右短,子午端正,推手之力,相叫應;(注:招揚 手正訣。)有橋斷橋,無橋生橋,能誘惑引橋入懷,以消除而破之。(注:擒撞 操手 法為基礎。)手有六門變化無窮,(注:六門者,上下左右前後是也。變 化者,八法八節是也。)尚有五脫五背,能倒人如探囊取物。(注:脫法者,抱 腿摔法;背 法者,過肩摔法。)而腳步有八字、丁字,及不丁不八、四平等步。 (注:步法有丁破八、八破丁,橫撞直沖之法。)腳有六割八剪,倒人如利倒切 菜;(注:六刈 法須手到腳到,上下齊刈。八剪是倒身地堂腳法,敗中求勝。) 腳法雖是利害,以防敗中勝法,虛實兩字宜認明,切不可見空門便入。無論何派 何法,務須練習有素,方免臨陣手忙腳亂之缺點也。 以上膚淺之論,旨在宣揚國術,啟迪後人,對於強國強重,抑亦有所大貢獻焉。 ================================================================= 《吞吐浮沉略論》是沈老晚年自述之作,將其五祖心得披露無疑,使其弟子能按 其要領以為準繩。凡曾習此法者,自能依其文字,印證所學之法,借此精益求精。 武術本 無秘密,但人性不齊,領悟各異,故沈老自擬略論,足以顯其武學之要 領,使知者默識,不知者見其不足,庶幾存一家之教法。 初見此文,欣喜若狂,因為與所習者相符,深感沈老披露要領之德,略注以志之,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來源: 五祖鹤阳拳论坛 ============================================================================ 其他網上資料: 前排左三為沈揚德 沈揚德 福建南安官橋九溪上厝村人氏。是少林五祖拳創派人蔡玉明的關門弟子, 泉州五祖十虎之一人稱“玉面虎”。 民國初期來廈門謀生。投于廈門大同路石埕,向西醫師陳天芳學醫。學醫成就後, 由新垵民族資本家邱忠坡弟弟邱銀罩先生介紹來到新垵村,開辦骨傷科西醫診所 行醫隱居在民間有心要退出武林。 沈揚德雖然武功高強但對讀書人十分尊敬,他拜訪了新垵書香世家邱春江(清舉 人)的二子邱近卿(清秀才)向他學習文化,而邱近卿聞知沈揚德武藝高超,特 意求教武藝,以文武進行交流,後來 沈揚德以 武醫救世在新垵開設了“鶴陽 館”。在新垵二十年間,先統一了新垵原本地面上的武館(原本新垵有六個不同 派系武館),後創立了“玉明國術研究會”,門下高徒 濟濟造就一代新垵拳頭師 (新垵十虎將)也打造了新垵武術之鄉的響亮聲譽。當時土匪、小偷等不法之徒 皆不敢進犯新垵村,使得新垵村在當時不良社會環境下尚能 保持較良好的治安, 因對新垵作出傑出貢獻,新垵人尊稱 沈揚德為“沈仙”。抗日戰爭爆發廈門淪 陷,1938年 沈揚德出洋南下,先到緬甸龍山堂,並在建德寺教授五祖拳,後轉 到新加坡定居,並在新加坡創辦“藍青國術館”、“玉明武術研究會”。目前在 中國福建閩南、香港、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緬甸等國家的許多五祖 拳師出之其門下。 沈揚德著《吞吐浮沉略論》 網上資料, 貼者花千樹: “1958年7月16日先師公沈揚德先生在報上刊登了《吞吐浮沉略論》一文,闡述吞吐浮沉法,並輔以實例說明。此文乃沈先生拳法心得之總結。後輩如我者有幸拜讀,並參照先師許乃敬先生多年教誨,深感得益匪淺,兼且感悟中華武術之文化底蘊,深不可測。
本文档为【沈扬德著《吞吐浮沉略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6586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1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2-27
浏览量: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