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与方法_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及其他

理论与方法_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及其他

举报
开通vip

理论与方法_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及其他 #笔 谈# 理论与方法: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及其他 编者按: 为纪念 5历史研究6 创刊 50周年, 本刊编辑部于 2004年 4月 27日 召开 /理论与方法: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0 学术座谈会, 邀请部分在京学者 参加。与会者就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以及其他涉及当前中国史学发展的诸多 问题, 如历史学的时代特点与学科定位、中学与西学、现代史学与后现代史学、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史实重建等, 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探讨。 这里发表的是 15位与会学者的笔谈。 历史学的 /界限0 和历史学的界限...

理论与方法_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及其他
#笔 谈# 理论与方法: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及其他 编者按: 为纪念 5历史研究6 创刊 50周年, 本刊编辑部于 2004年 4月 27日 召开 /理论与方法: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0 学术座谈会, 邀请部分在京学者 参加。与会者就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以及其他涉及当前中国史学发展的诸多 问题, 如历史学的时代特点与学科定位、中学与西学、现代史学与后现代史学、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史实重建等, 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探讨。 这里发表的是 15位与会学者的笔谈。 历史学的 /界限0 和历史学的界限何以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于 沛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关系, 可以简单地描述为 /历史学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了0。它主要表现为历史学和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加密切, 在历史研究中, 广泛 地采用其他各相关学科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在有些人看来, 历史学变得越来越不像 /历史学0 了, 甚至产生了历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 是否还会继续存在下去的疑问。 这样, 就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回答: 其一, 历史学在近代作为一个独立的、完备的科 学学科, 始于 19世纪, 即这时才有了历史学的 /界限0, 历史学和社会科学其他各个学科之间的 界限, 究竟是怎样划分出来的? 其二, 这条 /界限0 自 19 世纪以来, 始终很清晰, 为什么在今 天却 /变得越来越模糊了0? 近一个世纪前, 德国量子物理学家普朗克讲过这样一句值得人们深思的话 (大意) , 知识是 一个完整的链条, 人们由于自己的无知, 由于自己认识能力的局限, 所以将知识这一完整的链 条人为地割裂了。正因为如此, 才有了物理学、化学、数学、文学、史学、哲学等等。他预言, 随着科学的进步, 随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 被人为割裂的知识的链条一定会重 新连接在一起。显然, 历史学各个学科一样, 也是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 是历史的产物, 它要 存在下去, 要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 就一定要适应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从来就不存在永恒 不变的历史学。为什么当代历史学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历史学和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 越来越加密切? 首先因为最初历史学与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之间界限的划分, 并没有、而且也不 可能彻底地割裂彼此之间内在的联系。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始终是存在的, 因为 #3# 各个学科所需要研究或认识的客体, 都是建立在客观物质世界基础上的人类社会。尽管历史认 识客体、历史认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有其特殊性, 但历史不过是昨天的现实, 历史、现实和未 来辩证地统一在一起, 因此并不会改变这种联系, 只不过这种联系有时十分隐蔽罢了。但在中 外史学发展史上, 人们从不少享有盛誉的史学名著中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特别是 20世纪 80年代以后, 随着计算机文化的普及和全球化时代的到 来, 使得这些联系开始凸现出来, 因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使生态、环境、能源、人口、 战争、和平等全球性问题进入历史学家的视野, 而要从历史的视角回答生活本身提出的这些复 杂的、宏观的问题, 仅仅依靠所谓 /有明显界限的历史学0 显然是无能为力的, 于是跨学科的 研究方法被广泛采用, 那些人为的界限便自然被打开了, 出现了历史研究一体化的趋势, 这个 趋势至今方兴未艾。以近年得到迅速发展的 /生态 ) 环境史0 研究为例, 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英国历史学家克莱夫#庞廷在 1991年著有 5绿色的世界历史6, 专门探讨 /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 落0。他认为以往的史学著作中, 最为活跃的, 并且充满戏剧性的, 似乎只是政治史、军事史、 外交史和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等等。然而在人类 200万年存在的历史中, 这些方面并不是真 正基础性的。他想写作 /绿色0 层面的人类史 ) ) ) 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社会与之存在于其中的 环境、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演变及其后果。他认为在这样的层面上, 以往被当成历史构成的那 些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伟人、智者或者枭雄奸邪, 就显得那样微不足道, 无足轻重。他们上 演的一幕幕活剧, 与这条沉缓流淌的历史长河相比, 又算得了什么呢? 顶多不过是旋起旋灭的 细碎的浪花罢了。 与历史研究中重视宏观问题研究的同时, 对于微观问题的研究也受到空前的重视, 这些研 究和宏观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 是并行发展的两条主线, 以至在当代西方史学的研究中产生了 /微观史学0 这样的科学术语。如果没有今天的 /微观史学0, 所谓 /宏观史学0 就失去了支撑 它的基础, 就只能是一句空话。1997年, 美国历史学家伊格尔斯在 520世纪的历史学6 一书中, 专门写有一章 /从宏观到微观的历史学: 日常生活史0。他列举了几部微观史学研究的代表作, 如凯斯#汤玛斯的 5宗教与巫术的衰落: 十六、七世纪欧洲民间信仰研究6、彼得#柏克的 5早期 近代欧洲民间文化6、那塔利#Z1戴维斯的 5早期近代法国的社会与文化6、卡罗#金斯堡的 5奶 酪和蠕虫: 一个 16世纪磨坊工的宇宙6 等。正是这些日常生活史的研究 ) ) ) /微观0 的历史研 究, 才使人们对于文化, 特别是民间文化和宗教等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今 天的 /微观史学0, 已不是传统史学中一般意义的微观研究, 仅仅依靠传统的史学方法进行研 究, 同样是无法进行的。不难看出, 无论是历史学的宏观研究, 还是微观研究, 都已经离开了、 甚至远远地离开了传统历史学的界限。 在历史学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的过程中, 除了可以见到历史研究一体化的趋势之外, 还 可以明显地见到历史研究的理论化趋势。早在 1976年, 英国历史学家 G1S1琼斯著文 5从历史社 会学到理论社会学6, 强调理论性是社会科学的基本特征。历史研究要有理论深度, 就一定要放 弃以经验为特征的史学方法及原则。历史研究的理论化趋势, 主要表现为重视历史认识中的价 值判断, 以及对其进行理论性的描述, 而非仅仅是历史过程的堆砌或历史文献的积累, 也不是 在历史认识中仅仅停留在感性的 /考实性0 的判断上。这样, 就需要揭示 /考实性0 判断所传 达的历史信息背后蕴涵的深刻的历史内容。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借助于传统史学以外其他相关 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才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 即只有传统史学的 /界限0 不断被打开、被扩展 的情况下, 才能使人们的历史认识更加接近客观历史真理。至于这样会不会使历史学不再像历 史学, 或历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 是否还会继续存在下去, 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因为 #4# 历 史 研 究 2004年第 4 期 从来就没有一个先定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历史学 /模式0, 如果一定要有什么模式的话, 那就只能在社会 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去寻找。 这样, 人们就不难回答什么是历史学的 /界限0, 和历史学的界限何以变得越来越模糊了这 个问题了。那就是界限的 /划定0 和这条界限的 /模糊0, 都是时代的产物, 都是人类社会历史 发展的客观呼唤, 而非人为的、外力所强加。5历史研究6 创刊 50周年之际, 探讨这个问题具有 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半个世纪以来, 5历史研究6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与时俱 进, 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出发, 不仅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学家, 而且在认识中国、 认识世界、传承文明、不断加强历史学科建设、增强中国历史科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等方面, 也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今天, 中国和世界都处于深刻的变化之中, 当代中国历史科学 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更加艰巨的任务。衷心祝愿 5历史研究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高扬马 克思主义的理论旗帜, 一如既往地顺应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大势, 为推动中国历史科学的发展做 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史学论著的 /燕瘦环肥0: 说 /读史札记0 的价值和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王子今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女孩子, 这样的说法曾经被认定为胡适的话, 反复受到批判。已经有人 指出, 胡适其实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根据文化学者谢泳的分析, 这句话是由胡适的长篇演讲 稿 5实验主义6 中的一种说法变化过来的, 然而与胡适的原意恰好相反。胡适的这篇演讲稿最 初发表在 5新青年6 上。这段话是介绍詹姆士的实在论哲学思想时说的。原话是: /实在是我们 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个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 她百依 百顺地由我们替她涂抹起来, 装扮起来。好比一块大理石到了我们手里, 由我们雕成什么像。0¹ 论者分析说, 这句话是如何流传开来的, 一时不好查考, 但可能与冯友兰当时的一篇文章有关。 冯友兰在批判胡适运动中写了 5哲学史与政治 ) ) ) 论胡适哲学史工作和他底反动的政治路线底 关系6 一文。其中有一段说: /实用主义者的胡适, 本来认为历史是可以随便摆弄的。历史像个 -千依百顺的女孩子. , 是可以随便装扮涂抹的。0º 其实, 如果从史学的文化魅力来看, 少女的比喻或许是适宜的。我们如果借用这样的说法 来讨论史学论著的体裁和形式, 自然也会注意到苏轼 5孙莘老求墨妙亭诗6 中所云 /短长肥瘦 各有态, 玉环飞燕谁敢憎0 的情形。 时下最被看重的史学成果的载体, 是论文。现今一些学术机构的价值评定系统, 对于论文 的品评, 又有若干附加的条件, 例如刊物的等级, 摘引的频度, 篇幅的长短等等。实际上, 论 文这种形式的通行, 对于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国史学而言, 是相当晚近的事。 中国传统史学的成果, 丰富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宝库, 也充实了人类知识的宝库。就其学术 积累而言, 正式以经、史、子、集四部进行图书分类的 5隋书#经籍志6 为例, 其中所著录的史 部书籍多达13264卷, 竟占到经、史、子、集四部合计总数31694卷的41185%。而王阳明 / 5五 经6 亦史0, 章学诚 / 5六经6 皆 -史. 0 等说法, 又指出在史部以外的著述中, 其实也多有史学 #5# 理论与方法: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及其他 ¹ º 5胡适思想批判6 第 6 集, 三联书店, 1955 年。 5胡适作品集6 第 4 集, 台北: 远流出版公司, 1986 年。 成就。 然而, 中国传统史学这些所谓 /汗牛充栋0、 /浩如烟海0 的论著, 长期以来, 并非是以今 天人们眼界中的 /论文0 的形式发表流传的。 今天, /论文0 似乎已经成为工业化社会学术生产的标准化形式。一二三四, 起承转合, 脚 注尾注, 提要关键词 , , 程式和规范的严格, 助成了新的 /八股0 的出现。为了适应根据常规 预设的框架, 于是又有言辞空泛、声势虚张甚至随意 /注水0 的现象发生。 我们看到, 即使 20世纪论文形式开始兴起之后, 一些史学大师的研究成果, 其实也并不是 以这种整齐划一的形制生产的。有的学者认为有必要为高校历史学科的学生选编史学论文的范 本, 如果严格按照现今的论文格式规范要求, 估计王国维、陈寅恪等学者的许多杰作也难以编 列其中。 清乾隆 5御选唐宋诗醇#凡例6 写道: /李杜名盛而传久, 是以评赏家特多。韩白同出唐时, 而名不逮。韩之见重, 尤后于白。则品论之词, 故应递减。苏陆在宋, 年代既殊, 名望亦复不 敌。晚出者评语更寥寥矣。多者择而取之, 少者不容傅会。折衷一定, 声价自齐。燕瘦环肥, 初不以妆饰之浓澹为妍媸也。0 关于诗人 /名望0 所以差异, 论说未必中肯, 然而最后一句, 却 指明了内容和形式之关系的真理: /燕瘦环肥, 初不以妆饰之浓澹为妍媸也。0 学术的 / 品论0 和 /评赏0, 应当首先重视内容, 形式方面 / 妆饰之浓澹0, 不是判定 /妍媸0 的主要标准。清 人陈维崧文集 5陈检讨四六6 卷 12 5毛大可新纳姬人序6 中的话, 借用来作为史学形式的 /评 语0, 应当以为同样说得精当: /燕瘦环肥, 要缘风土; 越禽代马, 互有便安。0 此所谓 /风土0, 本义是空间概念, 或许也可以移用以为时间概念, 则杜甫 5戏为六绝句6 中 /王杨卢骆当时体0 的诗意, 似乎也隐含其中。 /札记0, 就是传统史学的 /当时体0。许多中国史学名著都是以 /札记0 的形式面世的, 如 王应麟的 5困学纪闻6、顾炎武的 5日知录6、赵翼的 5廿二史札记6 和 5陔余丛考6 等, 虽赵 翼 5陔余丛考小引6 谦称 /睹记浅狭, 不足满有识者之一笑0, 而内心实有诸如顾炎武 5与友人 论门人书6 /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0, 和 5与杨雪臣书6 /自信其书之必传0 的自负。这些论著 确实对后来学人产生了长久的学术影响, 在史学学术史上的地位都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这些论 著均以札记形式存世。近世史学学者仍多有沿用札记形式发表学术创见者。如顾颉刚 5浪口村 随笔6, 后经增订, 辑为 5史林杂识初编6, 由中华书局 1963年出版。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1990年 出版的10卷本 5顾颉刚读书笔记6, 经顾颉刚先生亲订、并由后人整理, 学术价值尤为珍贵。此 外, 三联书店 1958年出版的陈登原 5国史旧闻6、中华书局 1979年出版的钱钟书 5管锥编6、上 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出版的 5吕思勉读史札记6、中华书局 1985年出版的周一良 5魏晋南北朝 史札记6、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0年出版的贾敬颜 5民族历史文化萃要6, 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986年出版的吴承仕 5检斋读书提要6、大连出版社 2000年出版的罗继祖 5枫窗三录6 等, 也都是治史者不能忽视的名著。有的学者将论文、札记、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以及演讲稿的合集题为 /札记0, 如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9年出版的李学勤 5夏商周年代学札记6, 也说明对 /札记0 这种学术形式 的看重。 遗憾的是, 在通行学术价值评价系统只承认专著和论文的今天, /札记0 这种精要、简明、 活泼、朴实的学术形式, 由于主题相对具体, 篇幅相对短小, 在相当多的情况下, 似乎已经失 却了能够参与学术品级竞争的基本资质, 被排除在基本评价体系之外。人们似乎忘记了 /短长 肥瘦各有态0 的古语, 愿意将史学论著封锢在单一化的框架中。 好在有若干学术品位较高的史学刊物, 对于这种学术形式仍然予以足够的重视, 如 5历史 #6# 历 史 研 究 研究6、5中国史研究6、5文史6、5史学月刊6 以及 5中华文史论丛6 等, 给读者和作者保留了 一种特殊的学术空间。 5历史研究6 /读史札记0 栏目的学术优越性, 因为编者的重视, 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以 2000年以来的情形而言, 自 2000年第1期至 2004年第 2期, 出刊 26期, 发表文章合计 416篇, 其中 /读史札记0 42篇, 篇数占总数的 1011%。实际上, /读者来信0、 / 讨论与评议0, 以及 /书评0 和 /学术述评0 栏目中的有些内容, 也可以归入 /札记0 的范畴。郭松义、高世瑜、商 传、赵世瑜、定宜庄、李伯重、李小江的 /笔谈0 5历史、史学与性别6 ( 2002年第 6期) , 其形 式也与 /札记0 多有相类似处。可知 5历史研究6 发表的成果中, /读史札记0 一类占有相当重 的分量。 5历史研究6 /读史札记0 栏目下, 多有学术珍品面世。阎步克 5北齐官品的年代问题6 (2001年第 3期)、杨天石 5四一二政变前夕的吴稚晖6、薄洁萍 5乱伦禁忌: 中世纪基督教会对 世俗婚姻的限制6 ( 2003年第 6期) 等, 都是质量相当高的成果。特别值得注意的, 是作为 /读 史札记0 发表的作品中, 多有利用考古资料研究的收获。如赵世超 5浴日和御日6、刘宗汉 5 3叔 方鼎4 /王乎殷厥士赍叔 0 解6 ( 2003年第3期)、孙继民 5黑水城宋代文书所见荫补拟 官程序6 ( 2004年第 2期) 等。新出考古资料尤其受到重视, 如陈伟 5秦苍梧、洞庭二郡刍论6 ( 2003年第 5期)、田旭东 5张家山汉简 3盖庐4 中的兵阴阳家6 ( 2002年第 6期)、蔡万进 5尹 湾汉简 3元延二年日记4 所载汉代气象资料6 ( 2002年第 4期)、葛承雍 5唐代长安一个粟特家 庭的景教信仰6 ( 2001年第 3期) 等, 或以观点新异, 或以见解深刻, 都有较好的学术反响。 2001年第 4期刊发的 /读史札记0 栏下 /走马楼吴简研究0 一组 7篇短文, 即王素 5吴简所见 /调0 应是 /户调06、罗新 5吴简中的 /督军粮都尉0 简6、孟彦弘 5释 /还民06、韩树峰 5吴 简中的口算钱6、侯旭东 5三国吴简两文书初探6、汪小 5吴简所见 /肿足0 解6 及刘聪 5吴 简所见 /关邸阁0 试解6, 尤其使读者感觉到老刊物的新生面。这组文章切近学术前沿, 就选题 和内容而言, 学术含量也较高。虽然讨论的都是很具体的问题, 却都能以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 相结合, 发掘新史料, 提出新见解。关心这一时期历史文化的学者, 关心简牍研究的学者, 都 可以从中获得启示。这组文章的作者中, 汪小 、刘聪是在校硕士研究生, 然而对于这一专题 的研究都是肯于用功的先行者。其成果能够在 5历史研究6 刊出, 也体现出 5历史研究6 鼓励 和推奖史学新人的好意。 事实上, /札记0 的形式在新的学术环境下的生命力是显而易见的。互联网上史学网站许多 讨论具体学术问题的帖子, 就具有传统学术形式 /札记0 的品性。 建议 5历史研究6 /读史札记0 栏多发表讲究实证、文字简练、有新见的学术短文, 以继承 古来学者以学术札记、学术笔记、学术随笔形式阐发新义、阐发深义的传统。这样也有益于扩 展 5历史研究6 的学术容量。如果能够在适当时候如 2001年第 4期那样发表成组的以新出简牍 为研究对象的 /读史札记0, 当然也是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研究者所共同希望的。 独立与包容: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略说 清华大学历史系 张国刚 从理论与方法上看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是一个经常被历史学者津津乐道而往往为社 会科学家所忽略不顾的问题! 它反映了历史学界对自身发展前途的关切, 也流露出沉寂持重的 #7# 理论与方法: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及其他 史界对热闹欢腾的社会科学界的向往。 人类由于自身知识和认识能力的局限, 把其所面对的复杂世界 /分而治之0, 化简为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许多分域, 并因而产生许多相应的学科, 它们综合在一起构成了社 会生活的复杂画卷和社会科学的广阔园地。然而历史的位置在哪里呢? 焦虑由此而生。作为安 慰的解答是, /历史0 隐藏在这些社会事象的背后,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既往存在形态构 成了历史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科学处理的是横切面的问题, 纵切面的问题留给历史学处理。 这样回答未尝不可, 但从这个角度出发, 我们发现历史学缺乏独立的位置, 历史学成了政 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等现实学科的附庸。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历 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这一角度以承认历史知识和历史学在人类社会中具有的永恒独立性为 前提。 社会科学的形成是满足于建设各种知识体系或处理现实社会问题的需要, 故而强调彼此间 的区别与界限, 每种社会科学都依赖于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方法论而形成, 取消了这些规定, 则这门学科也不复存在。但无论采用何种理论、何种视角、何种方法论, 作为它们之基础的事 件和知识始终独立存在, 即它们的认识对象始终独立存在, 而这些就构成历史, 也可以说, 历 史是伴随人类社会始终并永远能独立存在的知识领域, 它不依赖于任何理论而存在。比如说历 史学和社会学都是以人的活动为研究对象, 但历史研究强调的是知识和事件, 社会学则强调以 特定的方法和理论来规范某一类的事件和活动。社会学针对某种社会现象提出一种假设, 然后 搜集例子来证明或证伪这一假设, 证明了则假设可以上升为理论, 证伪了则又提出新的假设, 如此循环。可见它具有从理论到理论的特点, 且一定要借助特定的方法和规则。历史学则不然, 只要能描述正确事件, 并不规定必须采用哪种方式描述。 我认为历史学的根本特征之一在于它的纪实性叙事 (与文学作品的虚构性叙事不同) , 也可 以说纪实性叙事是历史学的题中应有之本义。极端地说, 历史学作品如果不是叙事的, 那么它 只能算半成品, 或者中间产品,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竹头木屑、一砖一瓦 ) ) ) 以备构筑历史 叙事大厦之用。5史记6 是叙事的, 司马迁到各地搜集的 /放失旧闻0, 就是中间产品。5资治通 鉴6 是叙事的, 5通鉴考异6 只能是 /竹头木屑0。 历史学的叙事模式也经常受到每个时代所兴起的或流行的认识方法的影响, 比如在 17世纪 的欧洲, 受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 人们强调 /证明0, 追求达到数学的精确性, 但进而人们发现 有些东西无法用数学方法证明, 但它也是真实可信的, 由此而提出 /事实0 概念。/事实0 概念 首先是出现在物理实验领域, 但历史学研究很快从中受益, 淡化传说式的叙述色彩和从属于神 学权威的叙述模式, 强调证据, 强调通过历史遗迹来重构历史。叙事不等于没有观点, 叙事也 需要有自己的角度和分析, 也需要对所回顾的历史做出解释和说明, 或者对前人的解释做出辩 驳。于是, 社会科学的概念和范畴就在这里发挥了作用。比如, 对于武则天与唐高宗的关系, 历史学家可以根据基本史料叙述其历史过程与细节, 但是, 也有学者从关注公众人物的私人生 活空间的角度切入, 用现代社会学的 /家庭暴力0 概念来分析武则天虐待诸子的现象。还有的 人借用心理学的理论来分析唐高宗对比他年长的武则天的依赖, 属于 /恋母情结0。总之, 用社 会科学的概念来解释历史上发生的某些现象做出某种解释, 由读者去评价是否接受这种解释。 尽管历史学的每一步发展都可以受益和受启于新的社会科学, 借鉴其方法论和手段来对历 史进行新的叙事。但历史作为一个基本的知识领域而可以独立存在, 历史学也因此而特具独立 性, 不借助任何社会科学的方法和视角, 依然可以完成其使命。历史学的使命就在于传递人类 活动的记忆, 采用何种方法来进行叙述和呈现, 体现了叙述者的个人差异、喜好和时代影响, #8# 历 史 研 究 但并不能因此认为历史学依赖于这种或那种叙述方法而存在。比如 /文革0 的历史, 政治学家、 社会学家可以从中发现很多的 /素材0, 为构筑自己的学术观点或理论服务, 但是, 它无法代替 历史的叙述。专执在某一学科往往会造成某种思维定式, 将知识和观点局限在特定的理论体系 之下, 而历史认识则可以解放由学科分化造成的知识褊狭, 它真正具有包罗万象的功能。历史 认识究其实是一种基于常识的认识, 要求博闻广识, 而后能有所评价。与此不同, 某种理论体 系都是认识某种现象的捷径, 是将丰富多彩的现象抽象简化之后形成的规则, 接受这些规则的 同时也就构成了认识局限。 /颠覆与重建0 虽然是后现代所标榜的口号, 但它实际是西方知识体系发展过程中贯穿始终 的特点。西方的学术具有通过不断否定和分化来求得进步的传统, 因此近代以来形成学科迭出、 理论不断的局面。它强调以对过去的质疑来达成创造, 强调在没有任何规则的情况下进行创造, 以此为将来要做成的东西形成规则, 而不是根据 /规定性的判断0 来做出判定。所以在西方的 学术中, /颠覆与重建0 总是伴随而生。但颠覆和重建又并非是摒弃传统的, 没有沉积性的, 它 恰恰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比如福柯提出历史的非连续性思想是对年鉴学派总体历史观念的 颠覆, 然而这种思想恰恰受启于年鉴学派。年鉴学派力图以社会学方法构造一种总体历史叙事, 一种具有体系性的历史叙事, 结果却被福柯揭示出其中存在断层, 并因此发展出其历史的非连 续性理论。可见, 颠覆和重建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共生的。 同样, 当历史学引进一种新的学科概念或者理论, 往往会颠覆先前的历史结论。从而使历 史的解释充满多变的色彩, 表现出 /横看成岭侧成峰0 的魅力! 由于中国传统学术的注疏式作 风有尊奉权威、为权威思想进行演绎证明的特点, 因此, 在我们承认历史学对社会科学理论具 有包容性的同时, 要提防将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的范式、概念、视角奉为经典和权威。如果也用 这种传统学风来对待社会科学理论, 移用过来只是用中国的历史材料来证明这种外来理论的 /正确0。这种应用其实没有提供新的历史认识, 而只是把大家熟悉的事实用 /洋理论0 做了一 番解读, 获得一种事实与理论互相印证的心理满足。 综括以上所言, 历史学对于社会科学的独立性和包容性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加以总结。 第一, 历史学的根本使命是叙事性的。它叙述人类社会的古往今来, 这些历史的基本事实 是独立于任何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客观实在。这就构成了历史叙事的独立性的基础。所以说, 从历史学的叙事性使命而言, 历史学相对于各种社会科学都有其独立性, 不可能以某种社会科 学来完整地包涵历史。 第二, 历史学的独立性正是其具有包容性的基础。历史学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的包容性, 即在每一个时代可以采用这个时代突出的方法和理论来重新认识历史, 从而使历史叙事带来鲜 活的时代气息 ) ) ) 或表现为历史研究中新的问题意识的产生, 或表现为新学科所提出的概念和 范畴的借用。它们最终都可以从新的历史叙事方式中得到体现。 第三, 历史学的独立性与包容性, 要求我们对各种社会科学和各种理论应保持开放头脑而 不能盲从迷信。在采用某种理论得出一种历史的解释后, 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仅仅是一种解释, 但不能说这是惟一可用的解释这类现象的理论, 历史研究者仍然可以选用其他方法来描述。套 用一句老话就是: 理论是灰色的, 历史叙事的生命之树常青! #9# 理论与方法: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及其他 为什么要重提 /政治史0 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杨念群 (一) 政治史为什么 /消失0 了 以上的标题看上去似乎有些耸人听闻, 在人们的记忆中, /政治史0 曾经在现代中国的历史 叙述系谱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除了社会经济史因论题内容与之相呼应, 可以配合其某些讨 论而拥有较为显赫的位置外, /历史学0 几乎完全可以和 /政治史0 划等号。但进入 20世纪 80 年代末期, /政治史0 这块 /帝国版图0 迅速被 /文化史0 和 /社会史0 等新兴学科所吞噬和肢 解, 最终沦落成为边缘学门。这倒不是说 /政治史0 没人研究了, 而是其作为方法论支配地位 的急剧衰落至为明显。/政治史0 遭此际遇的大背景自然与中国史学界受当代西方理论影响, 开 始转向关注下层日常生活的 /社会史0 趋向有关。其严重程度几乎到了任何政治现象似乎只有 涵化到 /地方史0 的框架里才能得到更为精细与合理的解释。 从表面上看这是西方知识话语霸权制约下的无奈结果, 可毕竟也与我们传统的 / 政治史0 缺乏解释能力和叙述魅力不无关系, 除了在社会发展趋势的宏观叙事上颇有建树却又不乏机械 教条的图解这个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 中国的政治史叙事基本是 /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史0 研究的一种翻版, 人们在政治史的表述中除了了解到堆积出的一系列事件序列和机械的制度描述外, 根本无法感 受到中国政治运作奇诡多变的态势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联意义。这就是为什么当人们读到钱 穆先生那本薄薄的 5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6 时, 不禁感叹政治制度史居然还可以这样被激情洋 溢地书写的缘故, 更不会惊讶于 5叫魂6 的畅销, 因为那一桩满含多种意义却又长期被简单化 解释的政治案件, 毕竟让一个讲故事的高手重新生动地演绎了一遍。 然而, /政治史0 终于还是被碎片化了, 碎化到似乎只能是一种地方文化实践的表达形式。 没人能否认 /社会史0 所表述出的千姿百态的魅力, 传统笼罩的村庄, 香烟缭绕的庙宇, 温情 脉脉的宗族, 质朴有趣的民众生活 , , 我也很欣赏从地方故事的脉络中去理解国家政治渗透和 表现的地区史路径。 (陈春声语) 但这些路径毕竟都替代不了 /政治0 在跨地区意义上的整合作 用。要理解这些整合作用, 就要把 /政治0 当作一种相对独立的运转机制进行再研究。 把 /政治0 当作相对独立的因素进行研究的想法似乎并不新鲜, 但我这里要强调的不是传 统意义上的 /事件史0 研究, 而是要在新的视野里说明, 近代以来的复杂情况使得 /政治史0 要想真正得到复兴, 就必须在与其他研究取向、特别是与 /社会史0 研究的不断对话中寻求灵 感, 同时也要不断超越 /地方性0 的感觉重新建立起整体解释的意识。因为有一个现象值得注 意, 自近代以来, /政治0 对于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而言, 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而是和许多血泪 横飞的苦痛记忆密不可分, 它既是 /地方的0, 也是 /整体的0, 既是上层的实践, 也是下层的 感受。尤其是在进入 20世纪以后, /政治0 由于现代国家建设的不断介入, 具有了远较古代更加 复杂的涵义, 也非分析古代社会的研究手段所能胜任。 从 /整体上0 理解中国政治和从 /地方上0 理解政治肯定感觉不同。从整体而言, 不少学 者已经从各个角度对近代 /政治0 难以把握的复杂性做出说明, 有一种观点最近越来越得到认 同, 即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过程中, 中国自身不但在不断建构起现代 /民族 ) 国家0 的形象, 以适应在强权林立的世界中竞争生存的需要, 而且这种 /国家0 意识和制度的确立是不断通过 #10# 历 史 研 究 对地方社会的渗透和榨取得以实现的。这倒不是说中国以往的帝国形态并没有向地方社会索取 资源, 而是近代化建设对资源动员的需求要远远高于古代社会, 所以其榨取的强度也是空前的, 同时这种竭尽全力向农村基层社会的渗透又是以摧毁当地的文化运行网络为代价的。 另有学者更加关注这种渗透和榨取过程所采取的手段和形式。中国近代的国家政权建设是 伴随着民族主义的极度焦虑感出现的, 也即是在不断处理频繁爆发的民族生存危机的过程中逐 渐建立起自己和以往帝国形态相区别的合法性。在内忧与外患不断肢解着中国传统社会肌体的 情况下, 要重新统合各种资源使之变得有效, 就要采取非常规方式。所以有学者认为近代采取 的是全能形式的非常规政治治理手段, 而非西方极权主义式的改造社会方式。 /全能主义政治0 依靠政党的组织形式, 通过动员的过程实施一场社会革命, 由于可以随时无限制地把政治意识 灌输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所以 /现代政治0 在近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被赋予了空前的敏感性和 实际地位。我们甚至可以说, /政治0 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主导和支配性要素完全是现代性的一种 独特的本土表现。 参与 /政治0 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核心行为之一, 在以往的近代史表述中被作为正面的 依据不断被叙说着, 比如好像民众的阶级意识乃是一种自发感情的抒发, 而忽略了国家意识形 态的复杂构造作用。在我看来, 这种叙说本身就应成为中国人被政治化的一种表现而得到解读。 因为中国 /群众0 如何参与政治和西方 /公民0 对政治行为的认知毕竟差异很大, /公民0 更大 意义上是自主性的产物, 而 /群众0 意识到自己成为与国家命运相关的主体则是政治规训的结 果。这种政治的强烈渗透性不但作为一种历史和当代的现象而存在, 而且被赋予了合法性的意 义。这种合法性不应该作为研究前提, 而应该作为研究对象被认识, 目前的情况恰恰是, 这种 合法性如何确立, 且对中国民众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 仍是当今政治史研究的一个盲点。 (二) /政治史0 与 /地方史0 我推想, 最近盛行的从 /地方史0 的角度来理解近代 /政治0 的思路可能出于以下考虑: 近代政治的过多渗透瓦解了传统社会的文化格局, 并不意味着中国乡村社会中就不存在对抗这 种瓦解的基层力量。/地方史0 研究者假设, 只要在中国社会找到这些力量, 也就等于找到了疏 离和对抗政治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人类学方法的引进和流行, 恰巧形成了一种难得的契机, 使 得社会史研究有可能获得一些在传统史学中无法找到的研究手段, 使得对宗教与地方组织构成 因素的考察, 获得前所未有的崭新视野, 从而根本扭转了中国历史学的兴趣走向。 近几年兴起的 /地方史0 研究仿佛有意无意地强调地方文化资源在现代社会变革中的正面 影响, 这种表述的背后隐含着一种对近代以来不断加强的政治规训现象的反抗意味。他们对宗 族的复兴与寺庙重建的解释大多摆脱了 /科学0 ) /迷信0 二元对立的科学主义式解说, 而赋 予其地方合理性。这样一种解读路径的好处是容易凸现地方文化演变的历史脉络, 以及政治如 何在地方情景下重新得到理解, 特别是能够说明近代乡村与城市在政治干预下的不同境况。 /地方史0 研究还有一种十分明显的思考取向, 那就是其中蕴涵着强烈的逆向于 /现代化叙 事0 的关怀, 即试图通过寻找基层社会中异质于现代化的传统品质, 比如所谓 /地方性知识0 来重构中国社会历史的基本框架。中国 /区域社会史0 的研究深受人类学和社会理论的影响, 特别讲究通过象征和其他文化传承的形态来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运作方式, 以避免仅仅从上层 政治经济学角度出发来理解乡村社会的外部变化, 而忽略了乡村不变的一面。 但对 /地方性知识0 的过度强调也容易使人误认为乡村社会的传统一定是和上层社会的价 值处于一种截然对立的状态, 代表乡村的 / 地方性知识0 变成了和代表精英上层的 /普遍性知 #11# 理论与方法: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及其他 识0 相对抗的一种反控制资源。其实近代以来, 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 /政治0 意识对中国人生 活的影响可谓是前无古人, 近代中国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如何以政治力量支配地方社会 的历史, 所谓 /地方性知识0 也只能在如此的背景下才能得到准确理解。 最为关键的是, 我们需要把研究过程中无意识地认同目前意识形态赋予的政治史解释框架, 和自觉超越 /地方性知识0 的新教条而赋予政治史以新意的努力区别开来。所以, 对 / 区域社 会史0 的理解也应更多地关注 /政治0 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空间表现形式, 是如何与 /地方性知 识0 达成了某种张力关系的。/区域社会史0 的研究最初是以抛弃传统意识形态式政治史研究而 直接进入乡村社会的, 可是在进入乡村之前, 其潜在的台词是政治史在相对 /社会史0 研究时 的次要性, 然而最近的事实证明, 如果对上层政治运作的历史没有突破性解释的话, 那么, 从 事地方史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仍是值得怀疑的。 几乎与乡村研究的盛行同步, 对 /市民社会0 和 / 公共领域0 的讨论使人们产生了另一种 冲动, 想在城市中寻找出与西方近代启蒙运动所依赖的公共舆论场所相匹配的公共空间, 结果 是令人失望的, 因为花费力气寻找出来的 /空间0 根本不具备创生现代因素的条件, 甚至不具 备对抗现代政治暴力干预的要素。有人甚至认为中国的城市在政治的强力支配下 /消失了0, 所 以现在寻找城市公共空间的努力变得没有多大意义。与之相比, 乡村却有可能复兴, 那是因为 乡村有 /宗族0 和 /庙宇0 作为对抗国家政治的支点。如果说到这种解释的弱点, 那就是它无 法理解 /政治0 之所以在近代中国会成为区别于以往的主导要素的复杂的跨地区原因, 而且无 法解读为什么只有到了近代, /政治0 才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主调。 尽管有人提出从 /地方史0 的角度呈现 / 整体史0 的框架和视野, 但目前只有个别著作是 从地方史的角度解读政治在基层运行的模式, 大多数作品仍强调民众以各种文化和社会象征的 形式与政治相对抗的行为。/地方史0 对政治史的重新解读无疑贡献尤大, 但却是从各自的地方 性视野和脉络中来重绘这张地图的, 所以如何拾掇起碎片重新拼贴出一幅整体的政治史图像, 又使之区别于 /革命史叙事0 支配下的传统解释, 仍是有待完成的有趣课题。 (三) 重审 /政治史0 的意义 中国近代的 /政治0 与社会革命的特性密不可分。实际上也是当要面临解决社会问题时, 近代政治的意义才会凸现。也正是因为近代社会所面临危机的复杂程度要远远高于中国历史上 的任何一个时期, 所以在解读用政治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时就会觉得更加难以把握。 近代以来, /政治0 之所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有支配力, 无疑与频繁发生的难以 应对和解决的危机的严重性有关, 也与外来势力的进入不断改变着中国人处理日常经济、政治 和文化的状态密切相关。这些改变确实用传统的 /政治史0 等于 /事件史0 的简单逻辑和图解 方式难以有更大的说服力。即使 /革命0 被描述为一种简单事件的排列过程, 看上去颇有自主 性, 也无法解释它在普通中国人的生命中到底意味着什么。/地方史0 研究方法的介入无疑会更 加有效地回答人们脑海里被抽象化的 /政治0 如何在一些普通中国人的具体行为中发生作用, 却又难以回答政治为什么会在超地区的范围内如此前无古人地改变着整个生活世界。 /革命0 是解读近代中国为什么被如此彻底政治化的一把钥匙, 但长期以来对 /革命0 的解 释本身就是被意识形态化的领域, 因此, 要真正想实现 /政治史0 的突破, 我们就需要把 /革 命0 解释的意识形态化过程同样当作自己的 /政治史0 研究对象。 另外一个极端是把 /革命0 还原为有血有肉的个人际遇和行为, 或者是基层社会破碎的动 力之一, /革命0 自身作为一种政治形态的表现机制反而被忽略了。也就是说, 解读 /政治0 本 #12# 历 史 研 究 身的运作很容易与解读受政治影响的其他现象相混淆。当然, 有人会说, 只有把 /政治0 放在 一种非常具体的场景下才能更好地加以解读, 也才能避免传统 /革命史叙事0 对政治的抽象处 理。比如, 为了反驳宏大叙事的命定论设计, 有人把 /革命0 和 /政治0 的关系处理成鉴别和 确认目标的过程, 这个过程取决于革命者对个人复杂的身份和社会网络的不断构建。这种日常 生活中的细小抉择对革命的影响变得并非微不足道。有人把城市工厂里的政治关系的改造看成 是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的一种复制, 是 /新传统主义0 的一种表现。还有人把乡村社会主义建设 的过程剥离成表面和深层两个层面, 而强调传统网络关系在革命中的连续性作用。这些层面的 研究都有各自的贡献, 但仍无法说明 /政治0 为什么在 20世纪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速度控制了 中国社会的运转。 那么我们意欲何为呢? 限于篇幅无法展开分析, 仅提供几点想法供讨论。其一是 / 意识形 态0 再研究。/意识形态0 早已成为陈旧的词汇而不再显得时髦。那是因为我们以往的研究习惯 把 /意识形态0 归到 /上层建筑0 领域, 好像只是统治阶级在官僚机构层面使用的一种统制策 略的表达。一系列政治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的制订与实施, 仅是统治者头脑中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一种实施结果。因此, 传 统观点往往把 / 意识形态0 与 /错误意识0 等而论之。而目前的社会理论研究已根本不承认 /意识形态0 有所谓 /正确0 与 /错误0 之分, 只认为 /意识形态0 更像是一种鲜活的 /文化实 践0。/意识形态0 并不是观念和精神的, 它是一系列社会实践、表象和仪式。其二是近现代 /政治0 与古代 /政治0 的一个最重要区别, 是近现代政治往往与大规模的社会动员联系在一 起, 这些 /社会动员0 性质的运动常常有计划地指向特定的政治目标, 而且日趋频繁。这种社 会动员形成的范围、规模和程度都是传统社会所无法想像的。这些社会动员往往会构成所谓 /共意性运动0, 最大范围地整合民间文化资源并消弭着其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其内在发生机制 的跨地区性动员能力显然不是区域社会史研究所能解释的。 历史研究的微观与宏观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杨奎松 历史研究, 首重求真。从古至今, 中国史学研究的这一精神一以贯之。但随着西方自然科 学和社会科学的引入, 影响到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学用来求真的方法, 早已是五花八门, 各有各 的路数。这种情况难免会使重视中国史学传统的学者慨叹人心不古, 担心中国的史学会失了自 己的特色。其实, 自从进入文明社会, 人类就从没有间断过记述和研究自己的历史。因此, 只 要有人类存在, 历史研究就一定有它的生命力。同样, 只要有中国人存在, 中国的历史研究就 一定会以中国人自己的过去为主要研究对象。无论换了什么方法, 它都必定要让中国人看懂和 理解才能确立自身存在的价值。在这种前提下, 有的研究成果受众多些, 有的研究成果受众少 些; 有的学者充满了现实关怀, 有的学者只关心象牙塔尖里的那些东西; 有的研究方法传统些, 有的研究方法西化些, 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改革开放之初, 我们也曾引入许多西方学说, 可谓鱼龙混杂。不过七八年时间, 它们便很快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法则的作用下, 各有各的 归宿了。对于今天中国的历史研究而言, 凡是不适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存的理论和方法, 最 终注定会遭到被淘汰的命运; 而适合者, 也一定会存留下来, 我们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不过, 话又说回来, 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 如果我们相信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理应、 并且可以被排除在中国历史研究的范围之外, 却肯定也是一厢情愿。只要比较一下晚清以前的 #13# 理论与方法: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及其他 中国传统史学和当今中国的历史研究就可以清楚地看出, 近代以来的中国史学, 从目的到方法, 直至整个话语系统, 早已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这种变化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一切从事历 史研究的史学家的骨髓里面去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我们今天在研究中国历史时所使用的基 本概念, 早都是西化了的, 或是从西方引进过来的。像 /社会0、/民族0、 /阶级0、 /国家0 等 等最常用的一些概念, 就是源自于西方政治学、人类学或社会学等社会科学。这每一个概念的 背后, 都存在着一整套西方政治学、人类学或社会学的观念或解释体系。换言之, 对于中国的 历史学家来说, 这些概念的使用, 并不简单地只是换一个什么样的词汇来表达思想和叙述史实 的问题, 它在相当程度上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换。比如, 当我们接受 /社会0 这个概念的 时候, 所接受的就绝不是一个孤立的字眼儿, 它的背后是西方学者用来观察一个与国家既相联 系、又相对应的代表着个人共同体的分析模式。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 到马克思, 再到当代 的哈贝马斯, 这些西方思想家在谈论 /社会0 这一概念时, 都在不断地赋予它以新的思想内容。 我们今天对 /社会0 的定义, 包括人为地把 /社会0 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同的 子系统, 并各自选择不同的面向研究历史, 说到底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西方社会科学的分 析模式的一种结果。很难认为我们今天使用的 /社会0 及其衍生的相关概念, 比较其西方的意 义, 有了多么大的不同。 使用西方社会科学的种种概念来研究历史, 其目的只有一个, 也是为了更好地求真。但就 求真而言, 既有微观的问题, 也有宏观的问题。中国传统史学对于微观的真实, 包括凭借特有 的时空和文化联系, 深入中国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 探寻其心路历程, 确有相当见效的研究方 法, 也因此自有其不朽的生命力。但是, 缺少西方社会科学基础的中国传统史学, 其微观微不 到构成社会基本成分的不同人群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 其宏观又宏不到关乎国家民族乃至社 会发展的特有规律与趋向, 即既不适宜分析太过复杂的社会现象, 也不适宜总结出一个时期的 历史特质, 有其明显的不足。 这样说是不是太过贬低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功用呢? 希望并非如此。但很显然, 在西方社会 科学的相关知识传入中国以前, 我们看不到有哪部传统史学著作曾致力于此。这是因为, 中国 传统史学不具有工具性特点, 无法像西方社会科学那样, 发明出一种虚拟的结构, 并由此衍生 出相应的模式、过程、因果关系、互动系统之类的解释工具, 因此它对带有整体性的太过复杂 的多数历史问题, 更多的只是满足于片断的、表象的或过程的描述。而今天, 历史的解读仅仅 停留在表象和过程的描述上, 哪怕对一些人物的研究十分深入, 也是不够的了。今天, 我们只 要想对以往的历史进行解读, 就势必要借助于西方社会科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不借用西方社 会科学纯粹虚拟的结构, 不对历史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面向和系统的区分, 不使 用国家、民族、阶级、族群等概念来定义不同的人群, 不运用所有制、生产方式、利益关系和 XX主义等等概念来界定不同人群之间的联系特性 , , 就不可能处理任何复杂的历史课题, 甚至 无法将散落的看起来各自孤立的事实, 有条理地组织起来, 做出合理的解释。打一个不很准确、 但可能形象一些的比方, 中国传统史学和受到西方社会科学影响的近代以来历史学之间的区别, 多少有点像中西医的不同。西医治病有解剖学为依据, 有化学及物理学为基础, 它可以利用科 学的分析检测手段, 对疾病的病灶、发生的原因和发病的程度, 做出比较确切的诊断, 因此对 疾病的研究、诊治和预防分门别类, 条理清楚, 用药及施治针对性极强。而中医治病主要凭借 的则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辩证观念和医生个人用药的经验, 凡病皆辨证论治, 用药多 在求人体内在之平衡, 其治病的手段虽有许多西医不可替代的重要特点, 但从现代医学的角度, 中医需要借鉴西医之所长, 不言自明。 #14# 历 史 研 究 如今的历史学必须要借鉴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并不仅仅是出于所谓 /宏大叙事0 的需要。传统史学同样以谈论帝王将相为其所长, 西方史学如今也格外注重最基础的社会史研 究。借鉴之必要, 是因为历史学是以史料为建构历史真实的基本前提条件的。而相对于任何一 段具体的历史而言, 史料都不可能是完整的, 且选择哪些史料和节取哪段文字来说明历史, 都 要视研究者的主观而定。因此, 历史研究固然强调客观, 但完全否认主观的存在, 反对任何价 值上的判断, 却是难以做到的。而当我们试图解释某些具体的历史问题时, 只要它稍一涉及价 值判断, 就不可能仅仅凭借史料来说明问题了。 举一个较为能够说明我的看法的例子。以近代史学界关于孙中山早年向日本出让满蒙权益 一事的争论为例。从微观史实的角度, 我们可以运用传统史学的方法对孙中山有没有向日本出 让中国满蒙权益的事实本身, 进行细密的考证。问题是, 由于孙日之间这种交涉的高度秘密性, 具体到某些史实, 单纯凭借史料考证, 已显不足, 因此一些学者围绕着孙中山是否与日本在 1915年签订过秘密的 5中日盟约6 一事, 存在着极为不同的看法。但是, 围绕着 5中日盟约6 的真实性所展开的争论, 并不足以否定孙中山曾经有过出让满蒙权益的设想和做法, 因为只要 把相关史实联系起来就足以做出某种合乎逻辑的推断了。比如, 通过甲午战争期间孙中山乘清 政府战败之际为夺取广州而向日本领事求援, 1911年孙中山关于日本经营满蒙有利于中国的言 论, 1912年孙中山为抵制袁世凯夺权向日方提议以满蒙权益换取援助, 1915 ) 1916年中华革命 党在日本军人和浪人的参与下, 利用日本强占胶东半岛的机会, 在青岛组织军队发动对北京政 府的作战, 以及 1918年孙中山再度以满蒙为诱饵寻求日本援助等种种可以得到证实的情况, 就 足以证明孙中山曾经想要用满蒙权益来换取日本援助绝非虚言。 仅仅发现了上述史实, 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是否就足够了呢? 有学者坚信, 历史研究的使命 就是发现事实, 至于对发现的事实如何解释, 或者从发现的事实中总结归纳某种规律和趋向, 则不是历史学的任务。但是, 在很多情况下, 我们之所以会去研究或讨论某一历史问题, 首先 就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一研究或讨论有其必要和意义。而这里的所谓必要和意义, 其实正是我们 主观所赋予
本文档为【理论与方法_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及其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5980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1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6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2-23
浏览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