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经第一章

世经第一章

举报
开通vip

世经第一章null    nullnull 一、国际分工 二、世界市场    第一节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漫画:一双鞋的经历漫画:一双鞋的经历 一、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一、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分工是指生产某种商品时,按照工艺流程的特点,以提高效率为目的,将生产或劳动过程分成若干工序或阶段,由不同的人员或机械完成。因此分工也被成为劳动分工 。(1773.英国韦奇伍德陶瓷厂) 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超...

世经第一章
null    nullnull 一、国际分工 二、世界市场    第一节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漫画:一双鞋的经历漫画:一双鞋的经历 一、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一、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分工是指生产某种商品时,按照工艺流程的特点,以提高效率为目的,将生产或劳动过程分成若干工序或阶段,由不同的人员或机械完成。因此分工也被成为劳动分工 。(1773.英国韦奇伍德陶瓷厂) 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 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1.内涵的几个相关要点 1.内涵的几个相关要点 一是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的最主要内容。 二是国际分工与社会分工有密切的联系。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基础。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展并趋向于外向型的发展格局,社会分工逐步演变为国际分工。 三是国际分工是以国家为前提的。2.国际分工形成的决定因素2.国际分工形成的决定因素 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社会生产力水平、自然条件、国际生产关系性质、上层建筑、跨国公司、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可以把这些因素分类两类即: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一般来说,自然条件在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早期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在国际分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代国际分工更多是两种因素的结合。 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了国际分工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了国际分工的发展一是因为国际分工本身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二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三是生产力发展还导致国际分工日益多样化和细分化,并促成分工形成从垂直型向水平型、混合型过渡 四是最后生产力发展还决定了了国际分工的产品构成。科技进步对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进步对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国际分工的历史表明,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把国际分工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而且科技进步决定着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1、15世纪末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的萌发期,这个时期国际分工的水平不高,各国也没有对国际分工产生过分的依赖。 2、18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国际分工大发展的时期,也带有明显的殖民主义的烙印。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分工逐渐发展到成熟阶段。这一时期世界上出现了大批民族独立国家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世界经济格局已有很大变化,国际分工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发达国家广泛实行了部门内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 。发展中国家努力改变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并组成地区性的经济集团,发展它们相互之间的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三个发展阶段3.国际分工理论3.国际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 比较利益理论---大卫.李嘉图 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4.国际分工的性质和作用4.国际分工的性质和作用 性质 社会分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但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还没有从社会分工发展到国际分工。直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国际分工才发展了起来。 各国的社会制度和国际生产关系决定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内容和形式。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一直据统治地位,所以现存的国际分工主要是资本主义性质的。null积极作用: 一是把广大农业国引向工业文明。 二是国际分工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专业分工协作,有助于各国发挥比较优势,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三是国际分工和通过国际竞争使各国企业提高技术,改进经营管理,并在产品上推陈出新,以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 四是国际分工利于规模经济等。作用请思考国际分工的消极作用有哪些?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国际分工,一开始就带有强制性和掠夺性。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利用它们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上的优势地位和强权,逐步地把广大落后国家经济改造成单一结构和畸形发展的殖民经济,加深这些国家经济的片面性、脆弱性和依附性。请思考国际分工的消极作用有哪些?5.国际分工的分类5.国际分工的分类nullnull案例讨论: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应如何定位?案例讨论: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应如何定位? 在新一轮全球并购高潮中,发达国家实际上是在强化其在原有贸易格局中的既得利益,而发展中国家则被更加牢固地锁定在国际分工链条的末端,进而掉入“国际分工陷阱”。 在美国市场,中国出口玩具“芭比娃娃”的零售价为9.99美元,她在美国海关的进口价仅为2美元,两者相差的8美元作为“智力附加值”被美方拿走。在剩下的2美元中,1美元是运输和管理费,65美分支付原材料进口的成本,中方只得到区区35美分的加工费。由此可见,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链条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和低端,而发达国家则成为最大的赢家。 这样的例子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并不鲜见。 国际分工的收益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配是严重不对称的。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和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而发展中国家只有大量闲置的低素质、低技能的劳动力。发展中国家能够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发达国家都能够从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投资是为了扩大市场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但这不意味着发达国家不能够在国内生产。发达国家完全可以不与某个发展中国家交易,但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本国经济发展却不能不与发达国家交往。   null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他们与发达国家虽然都可能从全球化的产业链条中获得收益,但是它们获得的收益数量却是大不相同。国际分工收益的绝大部分由发达国家获得,发展中国家只能获得其中的一小部分。为了这一小部分收益,发展中国家还会进行激烈的争夺。他们竞相开出各种优惠条件,如税收优惠,允诺最大限度地开放国内市场,承诺遵守发达国家制定的严厉的经济规则,甚至做出政治上的让步。然而,发达国家的资金不可能流向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它们总是流向那些能够给他们带来最大收益且风险最小的国家。结果是有的国家开放了市场,却没有资金和技术流入。也就是说,虽然他们尽力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但并不能够在全球分工链条中获得一席之地。   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进步,不同国家或经济体之间,在获得接入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机会与利用因特网进行各种业务活动方面,出现了明显的“数字鸿沟”。这类现象一旦被固定化和普遍化,那么,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就有可能永远地被锁定在国际分工链条的末端,进而掉入“国际分工陷阱”。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面临两难抉择。一方面,加入到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被迫或自愿地接受发达国家制定的于己不利的规则,必将不可避免地付出惨痛的代价。另一方面,如果拒绝接受现行的国际经济规则似乎没有其他出路。即使闭门造车成为可能,其结果往往也是事倍功半。因为各国的比较优势必须在国际分工中才能得以实现。   新型国际分工格局的特点新型国际分工格局的特点传统的垂直型分工向混合型转变-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分工并存 传统的国际间产业转移正相应地演进为产业链条、产品工序的分解与全球化配置---日本的雁行发展格局 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分工的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值能力的提升上---生产制造环节(上游生产&下游生产)、研发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环节、品牌营销环节二、世界市场二、世界市场含义 世界市场狭义上说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null世界市场是一个动态概念。最初仅限于商品的国际交换,随着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逐渐出现国际货币、资本、外汇等市场。 并非各国国内市场的加总。1、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条件1、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条件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 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 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标志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标志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标志 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条件在第一次产业革命后已经基本具备,但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才得以建立,其主要标志: 一是多边贸易,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 二是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 三是国际金本位制的建立。 四是统一的国际贸易法律和贸易惯例的产生,如1883年在巴黎缔结的《保护知识产权巴黎公约》,1891年在马德里缔结的《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等。 五是资本主义各种经济规律制约着世界市场的发展。 2、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 2、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统一性 指世界市场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包括世界上一切经济制度和发展层次国家的生产要素的相互流动。世界市场统一性的三个主要标志: (1)各国经济循环和周期的同步性; (2)商品和资本的自由转移; (3)一种商品一个价格的规律经常存在。null竞争性 一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越来越多,不仅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 二是竞争范围日益广泛,程度日益深化,不仅包括商品市场、投资场所的争夺,如资金、技术、劳务、人才、信息市场等,还表现为竞争策略的发展和变化上,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调整上以及竞争方式和手段的多样化上,如除价格竞争外,还有产品质量、品种、服务、信誉等非价格竞争上。 三是高科技领域的国家竞争日益激化。--美国的贝尔实验室中10%的人从事基础科学的研究,90%的人 从事技术领域研究扩展性扩展性从内容上说,既包括进入世界市场的商品数量的增多、商品种类的翻新、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包括贸易组织的完善、交易手段的多样和市场功能的增大。 从特征上看有两大标志:一是世界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二是各国经济生活对世界市场依存度增强。3、世界市场的基本运行机制 3、世界市场的基本运行机制 世界市场的运行受着多种机制的制约和影响,并通过不同机制的作用制约和影响这各国经济。就其主要机制来说有六种。null 世界市场是国内市场的突破国界在国际范围的扩大,价值规律同样作用于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国际商品交换依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引起价格围绕均衡价格波动,调节资源在国际范围的配置。(如国际油价)1、国际价格机制null 关税是一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更是调节进出口的基本手段。关税按其征收的目的可以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关税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国和世界进出口商品成本和价格的高低,从而影响着进出口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不同的商品的不同关税率,直接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因此说关税机制对世界市场的运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如中国的汽车)2、关税机制null 市场经济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也就是追求资本高收益率的经济。各国资本收益率的差异是引起资本跨国流动的基本原因。资本收益率机制,促进资本的国际流动,调节了资本供求关系,提高资本利用率。 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资本收益率相对较低,资本稀缺的国家收益率较高。 资本从收益率低的国家流向收益率高的国家。 ---CHINA:5.85%(贷)-2.25%(存)=3.6% USA: 5.75%(贷)-5.25%(存)=0.5%3、资本收益率机制null 汇率即一国货币单位兑换他国货币单位的比率。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因外汇供过于求,会引起该国对外汇率上浮,使外币大量流入,外币流入会导致对外汇率的下浮;反之,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逆差,因外汇供不应求,会引起该国对外汇率下浮,使外币大量流出外币流入会导致对外汇率的上浮。4、汇率机制案例:活在压力下的人民币案例:活在压力下的人民币 北京时间9月16日晚间消息,美国财长盖特纳在国会作证时表示,他呼吁中国允许人民币大幅且持续升值。他还称,奥巴马政府已开始寻找有助于鼓励北京允许人民币更快速升值的工具组合。   盖特纳在提交参院银行委员会的书面证词中指出:“中国有必要允许人民币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幅且持续升值,纠正其被低估的状态,中国应该允许汇率完全受市场力量支配。”今天美东时间稍晚时,盖特纳还将向众院筹款委员会就人民币汇率问题作证。他还称:“现在是中国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盖特纳认为,人民币被低估有助于中国增加出口,同时鼓励了美国公司将制造业务外包至中国。他还称,人民币被低估是因为“大力干预”,虽然中国官员已表示将允许人民币的估值更多地由市场力量来决定。 华盛顿方面已有许多国会议员提出,鉴于中国的外汇政策,美国应该制裁中国。周四北京方面表示,人民币升值既不能遏制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也不能解决美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等国内问题。 什么是外汇?什么是外汇?外汇就是外币,外币的价格即汇率 购买力平价理论-英国《经济学人》 影响汇率的因素:一国经济、国际收支、利率水平、货币政策、政治事件、心理预期 讨论: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舆论的压力 中国的经济增长 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压力 存贷利差上升 双顺差体制 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null 国际间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世界市场上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实现的。一方面世界市场上的国际商品交换和资本流动会促使一国国内资源向利润较高或出口创汇的外贸部门转移;另一方面每个国家用都使用自己相对丰裕的资源进行生产并出口,同时进口自己急需的、对方国家用其相对充裕的资源生产的产品,从而使资源直接在世界范围内流动。 世界市场的国际交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不能在国家间自由流动的困难,弥补国际间生产要素分布不均的缺陷。5、资源配置机制null 传导机制指某些经济现象(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渠道从一个国家倡导和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并对该国经济产生作用的过程。 6、传导机制4、世界市场的结构4、世界市场的结构国际商品市场。 ☆可分为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和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是指经面谈或电函就主要交易条件达成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或签订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的商品购销。这是当前世界商品市场上最通行的商品交易方式; ☆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以商品交易所为代表。(典型的有芝加哥谷物交易所、伦敦有色金属交易所、纽约棉花交易所、新加坡橡胶交易所,纽约和伦敦是目前世界商品交易所的两大中心)。null国际资本市场。可分为长期信贷市场和短期信贷市场。前者一证券交易为代表,后者以国际货币市场为代表。 外汇市场。它主要从事本国货币同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和买卖活动。第二节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一、世界经济的萌芽 世界经济最初的萌芽,产生于14-15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封建社会的工农业生产和商品货币关系有了较大的发展,从而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1.手工业、商业与农业的进一步分化 1.手工业、商业与农业的进一步分化14-15世纪,西欧国家开始普遍地将封建地租从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地租形式的演变推动了西欧农业生产的进步,促进了手工业、商业和农业的进一步分化。 城市的兴起和商人的出现城市的兴起和商人的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开始兴起,例如马赛、里昂、伦敦、科隆等。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一个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新的社会阶层——商人的出现。 2.封建社会末期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 2.封建社会末期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 中世纪西欧各国商品货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欧洲各个地区之间的商品贸易和东西方的商品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并形成了几个地区性的贸易中心:地中海贸易区、北海和波罗的海贸易区、汉萨同盟、罗斯贸易区和不列颠贸易区,初步形成了遍及欧洲的贸易网络。 null汉萨同盟:波罗的海和北海的沿岸城市发起组成的一个自由而松散的商业联盟null德意志北部沿海城市为保护其贸易利益而结成的商业同盟。“汉萨”一词对应的日耳曼语词hansa的原意为“集团”。同盟形成于1356年,极盛时加盟城市超过160个,中心在吕贝克。1669年解体。   从12世纪起,北德意志商人为了同英国、佛兰德进行贸易,曾组织过“科隆汉萨”和“汉堡汉萨”。约在12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德意志莱茵河流域的贸易活跃,对外贸易重心逐渐扩大到波罗的海地区(见彩图)。13世纪80年代,莱茵地区各商人组织互相合作以维护共同的利益,并与吕贝克及其他控制波罗的海贸易的北德城市结成同盟,以御防劫匪和海盗,确保贸易安全。   “汉萨同盟”一名首次出现于1344年,最初是共享特权的商业联盟。1356年商人汉萨发展为城市汉萨,加入者包括绝大多数北德沿海城市,吕贝克、汉堡和不来梅是其核心,后来加入者有科隆、但泽和柯尼斯堡。1358年,波罗的海东岸的里加等城亦加入汉萨同盟。同盟垄断东欧、北欧同西欧的中介贸易。同盟商人也吕贝克的荷尔斯泰因门通过意大利商人经营东方产品,如香料及贵重纺织品等。1367年,加盟的77个城市的代表在科隆举行首次会议。同盟设有最高议会和最高法院,入盟城市必须遵守同盟权力机关的决定。各城有公共的财政和海军,有权对外进行外交、宣战、媾和、缔约等。1368~1370年,汉萨同盟的联合舰队战败丹麦,迫使丹麦签订《斯特拉尔松德和约》。该和约的签订致使汉萨同盟拥有北欧政治同盟的性质,扩大了汉萨同盟对波罗的海、北海的贸易以及对斯堪的纳维亚政治的控制。汉萨同盟进入鼎盛时期,结盟城市多达 160多个,同盟在各地享有商业优惠,在伦敦、诺夫哥罗德、布鲁日、卑尔根等地均设有商站。同盟各城市的政权为城市贵族和大商人控制。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曾发生行会起义,但遭镇压。同盟在组织上较为松弛,既无宪法,也无成文的制度和执行机构。   15世纪中叶以后,由于英国、尼德兰、瑞典的工商业日益发展,立陶宛、波兰联合后逐步强盛(见立陶宛大公国)。莫斯科公国征服诺夫哥罗德后关闭汉萨在该城的商站,尤其是新航路的开辟,导致商业中心的转移,汉萨同盟渐失优势。德意志内部,勃兰登堡、普鲁士地位的上升,使汉萨同盟进一步削弱。汉萨同盟于1669年在吕贝克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只有 6个城市参加。此后,同盟即告解体。 null 在欧洲地区性贸易发展的同时,东方亚洲国家的对外贸易也迅速发展,形成了东亚贸易区、东南亚贸易区和南亚贸易区等几个比较重要的贸易中心。随着这几个贸易区的形成,联系地区间贸易的商业通道也逐渐固定下来,这些地区性商业通道与东西方的商路相连接,将东西方贸易的范围扩展到更关阔的地带。 在欧洲地区性贸易和亚洲地区性贸易发展的背景下,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交往也随之更加频繁。 15世纪郑和下西洋及东方亚洲国家对外贸易发展15世纪郑和下西洋及东方亚洲国家对外贸易发展郑和下西洋与西方新航路开辟的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西方新航路开辟的比较3.地理大发现3.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是指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在海外探险中发现美洲大陆以及开辟通往东方新航路的过程。1519年,由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开辟环球的商业通道,扩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了作为整体的世界经济萌芽。左图为 1545年制作的画有麦哲伦探险航线的地图。 null “地理大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地理上的条件 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三角贸易”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只是一种早期的原始形式 二、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 二、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 16-18世纪的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发展的前期。在这一时期,西欧各国的工场手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确立。18世纪60年代发生的产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国际分工体系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标志着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 1.产业革命 1.产业革命 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以蒸汽动力和机器为中心的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引起了产业革命的发展,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业,导致了工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扩大。 “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69页)产业革命中的机器:蒸汽机车和纺纱机产业革命中的机器:蒸汽机车和纺纱机null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 1764年-1767年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效率。 1769年钟表匠阿克莱特又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过了2年,他就在曼彻斯特 建立了第一家棉纺厂。 1779年克工人隆普敦又结合两种纺纱机的优点发明了骡机(mule),后背改良成自动棉纺纱机。 1785年,牧师艾德蒙特.卡特莱特又发明了动力织布机,并且在1791年建造了第一座动力织布机工厂。随后其他纺织机器相继发明,实现了纺织行业的机械化生产。当时纺织的动力依靠水力,这限制了工业的发展,于是蒸汽机被发明出来。 1769年詹姆斯.瓦特根据前人的成果,成功发明了单向蒸汽机 1782年又制造出双向蒸汽机。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1800年,英国拥有蒸汽机321台、5210匹马力 1825年猛增到15000台,375000马力。 1759年 - 1830年英格兰2200英里的运河。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了汽船 1811年英国也开始仿制。在陆路交通方面 1765年英国开始使用铁轨 1788年开始架设铁桥。 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蒸汽机车 1825年于英国的第一条铁路上试车成功。 1844年,英国铁路已经长达2235英里。 null 产业革命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扩大,把各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都卷入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体系,这就初步形成了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的经济联系。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55页) 2.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与对外殖民扩张 2.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与对外殖民扩张 从16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先后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对农民土地的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法国和德国也发生了封建地主掠夺农民份地的狂潮。为了进一步适应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西欧国家开始了以暴力为基础的对外殖民扩张,纷纷派遣军队远征海外,大肆进行领土扩张,侵占了大批殖民地,通过各种手段掠夺所属殖民地的财富,这一切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源泉。 英国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1600年12月31日“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成立 1757年,东印度公司占领印度 1874年1月1日,退出历史舞台 英国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扩张英国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扩张 3.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3.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在资本主义对外殖民扩张和产业革命的推动下,国际贸易在空间上扩展到世界大部分地区,贸易额快速增长,用于贸易的商品种类也大大地增加了,并形成了先进国家的工业制成品与落后国家的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格局。 产业革命后形成的世界市场不同于早期的世界市场,这一时期的世界市场上用于交换的商品数量和种类有了大幅度增加,资本主义各国的生产过程同世界市场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三、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 三、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 19世纪后期,又发生了以内燃机和电动机为中心第二次科技革命。内燃机和电动机代替了蒸汽机,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一系列重工业部门如电力、电器、石油、化学、冶金、机械等工业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交通运输和通讯业变革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垄断资本和金融寡头的产生;整个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扩大。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null 电报  1838年摩斯(Samuel Morse)发明电报接收机,利用电流交替地通电和切断产生不同的信号,即点、划和空白,他以这三种不同讯号的组合造出表达26个字母和数位的电码,这就是以后全球通用的莫尔斯电码。 电话 1876年美国青年贝尔发明了靠簧片振动传声的第一具电话,他利用声音振动簧片,簧片附近的电磁铁随即把振动变成强弱变化的电流。电流经电线传到受话器,再利用电磁铁振动另一簧片,把电信号重新变成声音,从此人类的声音可藉由电线传到远方。 电灯 大发明家爱迪生在 1877 年开始对电产生之光进行研究,他发现电阻会发热,发热后会产生光,因而发明了电灯泡。 无线电通讯 1864年剑桥大学科学家马克士威结合了电和磁的知识,在理论上证明了无线电波的存在。1894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制作了第一架电波发射机。他的设计可以凌空发送一连串无线电波的信号。由于发送和接收设备之间不需用导线相连,这项技术就变成著名的无线电通讯。 内燃机的发明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除了电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之外,另一项有代表性的技术成就是内燃机的发明。内燃机是燃料在汽缸内直接燃烧,由燃烧时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或转子做功的动力机。广泛应用于卡车、拖拉机、公共汽车、船舶及机车,成为运输工具的主要动力机。 nullnull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关系日益国际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和国际投资的扩大,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以及帝国主义之间在经济上日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由于这种经济上相互联结和相互依存,构成了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可以说,到了20世纪初期,已经形成了资本主义体系的世界经济。贪婪的资本主义工业初期时代贪婪的资本主义工业初期时代狄更斯的《艰难时世》 辛克莱的《屠场》 律师丹诺 第四节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第四节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所谓世界经济格局,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力量对比关系和利益制衡状态;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间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此消彼长。 所谓世界经济中心就是指在世界经济发展和运行中具有核心地位和火车头作用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一、荷兰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一、荷兰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第一个称雄世界的是荷兰。马克思曾将荷兰成为17世纪“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资本主义国家”。从新航路开辟到17世纪以前,最强大的殖民帝国西班牙和葡萄牙没有如期崛起,而是西北欧的荷兰脱颖而出。荷兰能够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是建立在几大支柱上:殖民地、荷兰东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银行和商船队。海上马车夫的黄金时代海上马车夫的黄金时代1602年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 在东亚,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台湾,垄断着日本的对外贸易; 在东南亚,他们把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他们建立的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城,构成了今天雅加达的雏形; 在非洲,他们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新航线的要塞好望角; 在大洋洲,他们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 在南美洲,他们占领了巴西; 在北美大陆的哈得逊河河口,东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纽约; 1656年,荷兰使团到达北京,入主中原刚刚八年的大清朝廷,以一种兴奋的态度接待了他们。 二、英国代荷兰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二、英国代荷兰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英国能够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建立海上霸权。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1588年的英西海战中,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战败,标志着西班牙海上实力的丧失和英国的海上霸权开始确立。英国不断地向海外扩张,首先与当时拥有世界殖民航运霸权的荷兰发生冲突。为了摧毁荷兰的贸易和海运,英国发动了三次对荷战争,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之后,英国又经历了四次英法争霸战争,法国损失巨大,而英国夺取了大量海外殖民地,进一步巩固了它的海上霸主地位。到了18世纪80年代,伦敦取代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巨额融资的首要中心。null二是四处扩展殖民地积累巨额原始资本 。 17世纪开始,英国积极在海外进行殖民扩张。同荷兰一样,英国的殖民活动也是通过商业垄断公司为基本组织形式的。成立于1600年的东印度公司是其中实力最为雄厚的。据曼德尔统计,1500-1800年欧洲殖民掠夺的总值约为10亿英镑金币,其中1750-1800年间,英国从印度就掠夺了1亿至1.5亿英镑金币。印度因而被称为是“英国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null三是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英国称霸的重要因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才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四是率先开始产业革命。 五是圈地运动在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圈地运动为英国产业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基本的条件。 英国能够最终战胜荷兰,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荷兰主要是一个商业中心,而英国不但是商业中心,还是工业中心,是“世界工场”。  三、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  三、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 美国通过实行马歇尔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在欧洲花费的资金中有将近一半——大约55亿美元——用来主要地从美国购买工业产品,另外还有52亿美元用来购买粮食及棉花等农业产品。”加强了对欧洲国家经济的控制; 通过实行“第四点计划”(杜鲁门)---“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加强了对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控制; 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并且成立了以美国为核心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战后初期,美国确立起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标准石油曾是由约翰·D·洛克菲勒和他的合伙人在1863年建立的石油提炼公司。在他的领导下,1868年Rockefeller, Andrews & Flagler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公司。 1870年1月10日,他成立了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 of Ohio),并开始并购其他公司。到了1878年,标准石油垄断了全美国90%的炼油业。1882年,公司重组成为标准石油企业(Standard Oil Trust),其中三位重要人物分别是亨利·罗杰(Henry H. Rogers)、威廉·洛克菲勒(William Rockefeller)和约翰·洛克菲勒。 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反垄断法(Sherman Antitrust Act)。1911年5月15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标准石油违法垄断,将其支解为大约37家新公司。 讨论:讨论:作为一名中国人,谈谈引起世界经济格局变动的主要原因及留给我们的思考.null1.原因 科技水平在世界经济中心转移中起了重要作用。 各国生产力水平的差异由各国的科技水平界定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决定了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开始于英国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之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赶超英国并取代了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与政策扶持,很快超过欧洲诸强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null英国成为近代世界科技的第二个中心   近代科技的第三个中心是在法国 近代科技的第四个中心是在德国  世界科技的第五个中心在美国2.思考2.思考 一是古老的中国曾经是古代世界科技和经济的中心。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保持完整文化传统的国家。由于中国以农业为中心的科学技术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但中国封建统治者,从未给予科技足够的重视,从事科技活动的工匠和技师一直处于社会的最低层。实行的科举制度客观上影响了知识分子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重视,严重的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儒家的一些道德观念,如中庸之道,影响人们的探索和创新。在这样的政治和社会舆论环境下,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慢慢地降下来。 二是中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之一的可能性 二是中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之一的可能性  改革开放使得我们的思想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解放,我们敞开国门从国外引进一大批科学技术、发明、生产线和设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革开放使得我们有机会送出去一大批留学生,请进了一大批专家,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提高自身的同时,为改革开放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投身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 null我们的党和政府对教育科技的重视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邓小平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最近,党中央又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九五”开始,在高等教育战线上又提出了“211工程”,政府对科教的投入也在逐步地增长,在最近10年中先后成立了自然科学基金会,支持基础和应用基础的研究,建立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科技人员提供了科研基地,为了跟踪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实施了“863计划”。整个社会正在形成遵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已初步具备了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科技实力,为加速全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存在的问题3.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看到有利的一面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存在的很多问题。我们总结了战后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但科学技术在我国还没有普通变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达到60%以上,韩国也达到57%,而中国科技进步的贡献只有30%左右。 null第二章思考题:第二章思考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利与弊,中国如何应对 如何看待反全球一体化的浪潮
本文档为【世经第一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5348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4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经济学
上传时间:2010-12-22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