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伤寒得意集

伤寒得意集

举报
开通vip

伤寒得意集 《伤寒得意集》 《伤寒得意集》这本书是我在大学期间就已陆续完成了的,因为当时打字借用的是同学 的电脑,为了不占用别人太多的时间,所以每次在打字的时候,都尽可能的做到文字简练, 也因为这个原因,整本书读起来有点不文不白的,很有点老气横秋的味道,这次连载,主要 做的工作就是对原稿进行整理,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最明白的道理。虽然如此,新稿之 中难免仍有一些不太通顺的地方,还请读者批评指正。#t 8~ +x :c %N $t 《伤寒得意集》写作的初衷是因为本人在学习《伤寒论》时遇到许多疑惑,查过许多书 都...

伤寒得意集
《伤寒得意集》 《伤寒得意集》这本书是我在大学期间就已陆续完成了的,因为当时打字借用的是同学 的电脑,为了不占用别人太多的时间,所以每次在打字的时候,都尽可能的做到文字简练, 也因为这个原因,整本书读起来有点不文不白的,很有点老气横秋的味道,这次连载,主要 做的工作就是对原稿进行整理,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最明白的道理。虽然如此,新稿之 中难免仍有一些不太通顺的地方,还请读者批评指正。#t 8~ +x :c %N $t 《伤寒得意集》写作的初衷是因为本人在学习《伤寒论》时遇到许多疑惑,查过许多书 都未能得到满意的解答,更因此发现了历代研究《伤寒论》的著作中有不少书中存在着各种 误解及玄学怪谈,本人认为,《伤寒论》是一本很朴素的医书,想作者张仲景创作的初衷也 是为了能使其医术普及,因此不可能对其学术观点秘而不宣,只是后来的医家未能探得仲圣 之真谛,各逞新说,理越辨越晦,于宋以后犹甚。至今中医的地位及受到的待遇,恐怕与中 医学术的发展滞后不无关系。 《伤寒得意集》原书分成三部分,是依据《伤寒整体观》的指导将《伤寒论》中的条文 按“曾经误治”和“未曾误治”分的。第一部分名“伤寒之我见”,主要是一些小短文,如《伤寒 整体观》、《三阴三阳之我见》、《六经本质之我见》、《合病与并病之我见》等,这次连载,为 了使各章节通顺,本部分只取《伤寒整体观》一篇作为总纲,其余各篇待全部条文注释后再 行连载;第二部分名为“伤寒恒病式”,论述的是《伤寒论》中未经误治的条文,以便使读者 能对伤寒病的自然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从而能够做到知常达变,第三部分名为“伤寒救 误编”,即将《伤寒论》中曾经误治产生的坏病按误汗、误吐、误下等分类,以求做到对伤 寒坏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以免临证束手、惊慌失措。《伤寒杂病论》其实是一本通俗易懂 的书,只要能从整体上把握全书的内容,就能全面的了解张仲景的学术思想。这也是我后来 又重新编辑《新本伤寒杂病论》的原因,大家在看《伤寒得意集》之前最好先看《新本伤寒 杂病论》,先对伤寒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读《伤寒得意集》,就会发现其实很多道理 张仲景已经讲得明明白白的,再加注释,反而显得有些画蛇添足了。:^ -l ;p 1q /gh #I 正如前面所说的,本书的写作初衷是为了破旧立新,因此有些地方对原文做了较大的 修整,不仅在理法方面,特别是方药方面更是力求创新,或许有一些观点很难获得共鸣,不 过,限于个人的水平,只希望此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希望仲景学术将来能够得到 更好的发展。希望所有有志于仲景学术研究的同仁共勉! 目录 第一部分 伤寒之我见P ,a 7v /I 'r 3a 1v %J 第二部分 伤寒恒病式 第一章 辨伤寒表证脉症并治 第二章 辨伤寒太阳病脉症并治 第三章 辨伤寒阳明病脉症并治 第四章 辨伤寒少阳病脉症并治 第五章 辨伤寒太阴病脉症并治/x .Z1_ -S 3] 2J 0w 1o 0U $G 第六章 辨伤寒少阴病脉症并治8o .b 4f &\ 9@ &_ 第七章 辨伤寒厥阴病脉症并治 第三部分 伤寒救误编 第一章 表证坏病 第二章 阳明坏病6C -e 1u (a :U 0S 6| .C ,s 第三章 少阳坏病7P 8@ (d 4aE 8x 第四章 少阴坏病3A !{ 'K "al )a 4A 3` 1R -c 第四部分 伤寒方药录 第一章 仲景八十一药:~ 8o 4i 2L "P 0P )l *W 5\ 第二章 伤寒九十二方6T )U 3t 'a %x 4Z6P :m 6H "| 第五部分 伤寒论拾遗+j 5S 6b !n -r +E ,] 第一章 平脉篇1W 'n 4P 4~ 'v /h %J 6m )A &z2c 0q 第二章 辨症篇)X 9Zl 3w #Q 7| 8^ -s 第三章 论治篇 第一部分 伤寒之我见&U ;[ 1g 6z4D 8@ +B 0] $r -r 7T 5~ 5uO &y (h 5j 伤寒整体观 一部《伤寒论》包罗万象,但若按其发病过程来分,则可以分为“未经误治”和“曾经 误治”两部分。因此,为了能更好的观察出伤寒病的自然演变过程,我们应该首先将《伤寒 论》中“曾经误治”的条文摘出,单独分析其“未经误治”的部分,这样才能做到知常达变。 《伤寒论》研究的是外感热病,既然是一个病,就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发病过程,包括 发病、发展及转归等。《素问•皮部论》云:“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 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可见,一个外感病的完整过程应包括邪在皮表、 邪在经络、邪在脏腑三个阶段,故伤寒亦可以分为表证、经络证、脏腑证三个阶段。6W-A :d 3f 1{ :@ 《素问•热论》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 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 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 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 肝,故烦满而囊缩。”显而易见,《素问•热论》论述外感热病仅停留于“邪在经络”的六经热 证阶段,而未再深入研究。张仲景不仅继承了《素问•热论》的六经热证理论,还远见地看 到了六经热证的发展与转归,并对之进行研究,深入到“邪在脏腑”的阶段,补充了《素问• 热论》的不足。2r 3Y 8R 0~ ,~ &h 0W 9X 一、邪客于表'[ )z/e (X 9I 9@:b )O 8k :^ ,W $e 《伤寒论》以风、寒之邪统领自然界中的阴、阳邪气,风邪属阳,其性善变,着人后迅速化 热,(所以《伤寒论》中“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将发热列为首症); 寒邪伤人后,因寒邪属阴,静而不动,故郁而化热,(所以《伤寒论》中“太阳病,或已发热 , 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中云“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寒郁化热后方可内传。所以说在伤寒病中传递的是邪热,而非风、寒之邪。待邪气全部化热 后,即形成表热证,《伤寒论》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就是表邪全部 化热后的表热证。5R &} &E *D :N (T !w 这里有必要提及的是表证与太阳病之间的关系。《素问•热论》云:“巨阳者,诸阳之 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一般情况下,三阴三阳是六个由皮部、经络、脏 腑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系统,其地位是平等的,因而在表热未传入经络之前,表证是三阴三阳共 有的,只不过因为“巨阳…为诸阳主气”,因而习惯上将表证归于太阳,并非其他五者就没有 表证。而且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与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 、 呕逆、脉阴阳俱紧)诸症中均无太阳经、腑病特有的症状(“头项强痛”或“小便不利”),也 可见表证并非太阳病所特有。:? 2@:e 5C .f "| -| ;[ 二、邪入经络6p (@ $E +k 'F #B )x 5} )d 5a 表邪化热后须往里传,而欲入脏腑,则必先经过经络。但人体有六经(太阳经、阳明 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邪气先传入何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哪条 经脉经气不足,则邪气就传入哪条经脉,如此而已。邪热传入六经即发为六经热证。9q #B 8w 8~ &Y &O 4j 太阳经热证: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经热上炎,伤及太阳津液, 故头项强痛。:x +S $Q 8b 9A .} +c 阳明经热证:阳明外证云何?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是也。阳明经热逼津外泄 , 故身热汗出。 少阳经热证: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经热上炎,耗伤津液,扰动清 阳,故口苦、咽干、目眩。 太阴经热证: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太阴邪热内壅 , 故腹满;邪热犯胃,故吐而食不下;邪热扰脾,脾不升清,故发为下利;邪热伤阴,故时腹 痛。 少阴经热证: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少阴经热伤及少阴阴液, 少阴肾水不能上济心火,故心中烦,不得卧。少阴咽痛诸证也属少阴经热证。 厥阴经热证: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消渴 、 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都是热证;至于“饥不欲食、食则吐蛔”,《灵枢 •大惑论》云“胃热则 消谷,谷消故善饥。胃气逆上,则胃脘塞,故不嗜食也”。《灵枢 •口问》云 “饮食者皆入于 胃,胃中有热则虫动”,可见,“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也是热证。(v %\ .@ 4a 1Oo 可见,三阴三阳皆有经热证。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历代医家却很少提及并进行论述 呢?其实不难解释。《伤寒论》384条云: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 可见,邪热传入阴经后必发下利,“腐秽当去故也”。三阴皆有下利;下利本可排除腐秽邪热 , 但若利下不止,则易转为虚证,即由经热证转化为脏虚证,所以伤寒最忌下利。三阴经热随 下利而去,因而,三阴经热证存在时间不会太长,因此,也不容易引起重视了。6M2H 'o 2D 9Z1` :z/q 'i 三、邪在脏腑$o %V "c *x $o 9x "^ +J %r 7S !t *D 六经邪热,内传脏腑。其中,三阳属腑,主泻而不藏,邪热客之,则反藏而不泻,故 发为腑实证,三阳皆有腑实证;三阴属脏,主藏而不泻,邪热扰之,反泻而不藏,故发为下 利,久而成为脏虚寒证,三阴皆有脏虚证。2f 8A !a 9k 6v *U "Z$i &@ 6x 以上三阴三阳伤寒病的全过程(即整体观)可用下图表示:!~ ,{ 'a ,G .? 2u 8f ;Z"w (ji (Z +] :d (J^ -S .U -| :q &N :C 9U -z:] *D (h 1X &gr 伤寒传变,由表及里。这个表里并不存在于三阴三阳之间,而是存在于三阴三阳之中 , 即三阴三阳各有一个表里。历代医家并非不知道伤寒病由表及里的传变规律,但他们强行将 三阴三阳按表里分组,以至于有“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等说,因而多未能 从整体上把握《伤寒论》。 三阴三阳六个系统相对独立,地位并列,并无表里主次之分,在病理上亦无绝对的必然 联系,三阴三阳可各自为病,也可同时为病,并不一定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 阴、厥阴”的顺序传变,临床亦未见有得伤寒病而依次传遍三阴三阳者。三阴三阳病是六种 不同体质的人伤寒后发生的六种不同的发病方式及发展转归。 《伤寒论》研究的是外感热病Y &S +E *m0d 8O &N 1L ._ %o 伤寒感受的是风、寒之邪,为什么说《伤寒论》研究的是外感热病?《素问•热论》云:“今 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云:“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可见,伤寒即为热病。 另一方面,从病因方面来说,《伤寒论》以风、寒之邪统领自然界中的阴、阳邪气,其中, 风属阳邪,寒属阴邪。凡阴、阳之邪着于人后必往里传,由于卫气的抵御作用而不能直接内 传,所以必待化热后方可内传,因为热能伤卫气(壮火食气)。风邪属阳,其性善变,着人 后迅速化热;寒邪伤人后,因寒邪属阴,静而不动,故而郁而化热,寒郁化热后方可内传, 因此在伤寒病中传递的是邪热,而非风、寒之邪。且每化一分热,则表邪减轻一分。待邪气 全部化热后,即形成表热证,《伤寒论》云:“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此即表 热证。外邪化热,所以说《伤寒论》研究的是外感热病。9e 4f "^ 2Z2N .p 8^ %X #l 或许有人要问,既然寒邪在表,必须化热方可内传,那么,寒邪直中又如何解释呢?寒邪不 化热而直中内传者,必因寒邪极盛或其人极虚,正不敌邪,所以寒邪可以不待化热即内传直 中。因不发热,不属外感热病,所以不属《伤寒论》研究范畴,《金匮要略》中另有《寒疝》 篇专门论述这一类疾病。 《伤寒论》以三阴三阳为纲.d 5y (} (Q )u %g ;n 7w 7} 《伤寒论》是以三阴三阳为纲的,而不是六经,六经并不等于三阴三阳。三阴三阳是六个由 皮表、经络、脏腑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系统,而六经只是三阴三阳中的经络部分而已。(R *[ .s #G /z 《伤寒论》何以用三阴三阳为纲?很明显,这是受《素问•热论》所影响的。《素问•热论》 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 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 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 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而《伤寒论》中也有“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之类的句子,且《伤寒论》中三阴三阳的排列顺 序也与《素问•热论》中三阴三阳的排列顺序相同,可见,《素问•热论》是《伤寒论》的理 论之源,而《伤寒论》是《素问•热论》的继承和发展。《素问•热论》以三阴三阳为纲,则 《伤寒论》也当以三阴三阳为纲。 那么为什么《素问•热论》不用手足三阴三阳为纲呢?这就要追溯《黄帝内经》的成书历史 了。众所周知,《黄帝内经》并非成书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历代先哲不断完善发展而成的。 古代先哲在探讨人体的生理、病理时,特别重视阴阳学说,先后出现过一阴一阳说、二阴二 阳说、三阴三阳说及手足三阴三阳说,《素问•热论》应当是完成于“三阴三阳说”那个阶段的 , 所以用三阴三阳为纲。《伤寒论》是《素问•热论》的继承和发展,所以也以三阴三阳为纲。 六经本质之我见 +p (J "J .e 6C 5G 《伤寒论》中并无“六经”的提法,最早提出“六经”的当属宋代的朱肱,自朱肱提出“六经”为 经络后,历史上关于“六经本质”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息过,至今仍在继续,而且愈演愈烈, 先后有过经络说、气化说、症候群说、经界说等,至今仍没有定论。正所谓天下本无事,庸 人自扰之,明明没有“六经”,却偏偏要造出这么一个名称,然后再对之争论不休,实在没必 要。如果一定要提“六经”,那么,我们只能说“六经”其实就是三阴三阳六个系统中的经络部 分而已。 《素问•热论》论述的是三阴三阳的经热证,其“六经”指的就是经络,这从“其脉”、“太阴脉” 等可以玩知。而《伤寒论》是对《素问•热论》的继承和发展,其所论述的“六经”自然也不 能脱离经络的范畴。(u 'B +z/\ )G %S /R "E 《素问•皮部论》云:“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 则入舍于腑脏也。”可见,一个外感病的完整过程应包括邪在皮表、邪在经络、邪在脏腑三 个阶段。然而,《素问•热论》论述外感热病仅停留于“邪在经络”的六经热证阶段,而未再深 入研究。张仲景不仅继承了《素问•热论》的六经热证理论,还远见地看到了六经热证的发 展与转归,并对之进行研究,深入到“邪在脏腑”的阶段,补充了《素问•热论》的不足。这 也正是张仲景的高明之处。因此,我们怎么能说《伤寒论》中的“六经”不是经络呢? 或许有人要问,既然《素问•热论》论述的是三阴三阳的经热证,《伤寒论》中有三阳经热证 , 何曾有三阴经热证?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岂非太阴经热证?“少 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岂非少阴经热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 , 饥不欲食,食则吐蛔。”岂非厥阴经热证?可见,《伤寒论》中亦有三阴经热证。+v -B 'j 5D 'l !qo %E -Q 既然“六经”的本质是经络,那么为何历来众多医家却对之争论不休呢?其实,他们争论的是 《伤寒论》的辩证体系,而《伤寒论》的辩证纲领其实是三阴三阳,即六个由皮表、经络、 脏腑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系统,而不是“六经辨证”,“六经”只是其中的经络部分而已。把“六 经”与三阴三阳混淆起来,难怪越辨越晦了。 关于温病 将人体分为三阴三阳,则三阴三阳可以统括人体。伤寒是外感热病,温病也是外感热病。外 感热病以三阴三阳为纲,则三阴三阳亦为温病之纲,温病不能越出三阴三阳的范畴。《伤寒 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可见,温病只是伤寒病表邪已全部化热 , 正待内传的一个特殊阶段而已,没必要把温病与伤寒对立起来。 至于温病的治疗,仲景虽未明言何方治之,然而岂无治之之法?观小青龙汤、小柴胡汤方后 加减法皆曰“渴者加瓜蒌根”,温病即表邪全部化热兼见津伤口渴的一个特殊阶段,只要在解 表剂中加用生津止渴之药即可,此即瓜蒌桂枝汤,又怎么能说张仲景没有治温病的方剂呢? 后代医家不能明白仲景之意,论治温病,必用辛凉解表之剂,无形之中伤人正气。要知道人 体虽然有阴阳二气,总是以阳气为主,阳气足则病愈速,所以仲景的方子多用辛温之药。后 人不能体会仲圣之心,以为“热者寒之”,就滥用凉药,暗伤阳气,导致即使是小病也难以很 快治好,更何况是大病呢?! 仲景治表热的麻黄汤、桂枝汤,都是温剂,难道仲景就不怕温剂助热吗?要知道表证虽然发 热,它的热只是在表而已,并没有内传,所以可以用温剂以鼓舞阳气,并不会有助热之弊。 温病也属表证,如果患病之人本来就没有内热,也应该可以用温剂来治疗;如果有内热,只 需要在温剂之中加用寒药佐制一下就可以了,观大青龙汤等方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如果该 用辛温之剂却反用辛凉之剂,只会伤人阳气而医者却不自知,这就是所谓的“医之杀人,不 用刀也”。 辨证纲领之我见 5J )d :p 7Kk 0o 4@"R 《素问•热论》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 主气也,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 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 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 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这是六经经热证的 辨证纲领。 张仲景继承《内经》的余绪,将六经经热证发扬为三阴三阳辨证纲领:“太阳之为病,头项 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太阴之为病, 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厥阴之为病,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7e 'U ,k 4I #N ;e !J 8u 4{ 5Q 正如柯韵伯所说的,提纲的作用就是要使人一见便知属何经为病,那么《伤寒论》的辨证纲 领就真的能起到这个作用吗?阳明病在经络之时,就可见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这时就可定为阳明病了,如果一定要等到“胃家实”,难道不觉得有点为时已晚了吗?同样, 少阴病一见到手足逆冷,下利口渴就可以定为少阴病,难道也一定要等到“脉微细,但欲寐” 吗? 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对辨证纲领形成一个新的认识:邪在表时,其脉自浮,如果未见下利,则 说明邪热尚未传入三阴:伴见头项强痛的,说明邪在太阳;伴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的,说明邪在阳明;伴见口苦咽干而目眩的,说明邪在少阳。 如果见到下利,则说明邪热已经传入三阴:如果手足自温的,说明病在太阴;手足逆冷的, 说明病在少阴(男子多见);如果手足厥寒的,病在厥阴(女子多见)。-h 7X 4O 6W +` ,k 0F 这样,我们只要一见到伤寒病,按照这六条辨证纲领,不是很容易就能判断出病位在什么地 方了吗? 论表证当为督脉病----| '| '| '| '^ 7^ 7^ 7^ 7J 'J 'J 'J '| 3| 3| 3| 3C #C #C #C #y 7y 7y 7y 7j "j "j "j "@ 3@ 3@ 3@ 3F )F )F )F )EEEE 表证是三阴三阳所共有的,并非单独属于太阳病,这个在《伤寒整体观》里已经提到,那么 表证应该属于人体那个部位发病而成的呢?要知道,《伤寒论》虽然以三阴三阳为纲,但三 阴三阳并不能完整的统赅整个人体,有些部位比如奇经八脉、比如奇恒之腑就无法用三阴三 阳来统括。*x $] %W 1X -A ,l 要想形成表证,需要具备如下特征:1.发为表证;2.但发为表证(即不能入里形成脏腑证, 也就是不能有相对应的脏腑)。因此,要形成表证,至少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位于体 表,所以能发为表证;2.为诸阳主气,所以能先于三阴三阳发病;3.无相应的脏腑,所以能 保证为三阴三阳所共有。%q /R 6Z+V "N 5G 'z/Z8} 显而易见,能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只有督脉而已。督脉总督诸阳,主一身之表,卫外而为固, 所以感邪即“发为表证”;督脉并无相应的脏腑,不能像三阴或三阳那样发展成里实证或里虚 证,所以“但发为表证”。而且《素问•热论》云:“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 为诸阳主气也。”可见,太阳也是因为与督脉连于风府,才能为诸阳主气。 明白了“表证属督脉为病”,也就不难理解“太阳蓄血证”了。太阳蓄血,蓄于下焦,这是大家 都知道的,但是具体蓄于下焦什么地方,却从来没有说明白的,以致有蓄于膀胱说、蓄于肝 脏说、蓄于冲脉说等等的争论。其实,只要弄清楚“表证属督脉为病”,就可以弄清楚太阳蓄 血的具体部位。,X -i &j] ;c 0j 9m .z 表证属督脉为病,《伤寒论》云“太阳随经,瘀热在里”,其实就是表热随督脉循经入里。督 脉源于胞中,与任脉、冲脉同源,表热循督脉入里,蓄于胞中。其中,任主血室,冲为血海 , 所以邪热内入,与血互结,就形成蓄血证;督脉入脑,所以蓄血证多见有情志疾患,如如狂 、 发狂等。 张景岳注《素问•气厥论》云:“胞,子宫也。在男子则为精室,在女子则为血室”。(血室即 今之所谓子宫)。可见,太阳蓄血证就是血热蓄于胞中。因为胞中在男子属精室,在女子属 血室,分属不同部位,所以仲景有“膀胱”、“少腹”等比较隐晦的说法。“血自下”者,男子由 小便而发为便血;女子经子宫而发为经血。所以男子女子都可见到“太阳蓄血证”,只不过女 子得蓄血证另有一个“热入血室”的病名而已。 关于合病与并病 - r( N& d G( z- D+ Q# ^& A) F% a' [ 正如《伤寒整体观》里所提到的,三阴三阳地位并列,并无先后主次之分,可各自为病,也 可同时得病或先后得病,同时发病的就是合病,先后发病的就是并病。这就是合病与并病。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很容易搞清三阴三阳的排序问题了。 历史上关于三阴三阳的排序问题就如同“六经本质”的争论一样,到现在也没有定论,其中最 主要的就是少阳的排列位置争议最多。有人认为太阳为三阳,阳明为二阳,少阳为一阳,因 此六经的排序应遵从《伤寒论》原文;也有人认为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 因此少阳应该位于太阳与阳明之间。其实,这些争论都是没必要的。三阴三阳并列平等,只 不过由于“巨阳…为诸阳主气”,所以在三阴三阳相互平衡的情况下太阳“为诸阳主气”而先受 病,所以先列太阳病。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其他经络的经气比太阳经更虚的话,那么 邪热就可以先传入这条经络而不必先归于太阳经,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可以不经过太阳病而本 经自病的原因,这是与人的体质有关的。因此,事实上,三阴三阳并不讲究排序,《伤寒论》 之所以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排序,只不过是沿袭了《素问 •热论》的排序罢了。 如何论治伤寒病////b /b /b /b /A 8A 8A 8A 8A &A &A &A &d $d $d $d $y #y #y #y #| 7| 7| 7| 7D .D .D .D .~ 6~ 6~ 6~ 6[[[[ 论治一个疾病,其实最主要的就是整体把握其病位与病性,病位有在表、在经、在脏腑之分 ; 病性则有寒、热、虚、实之分。对于伤寒病来说,其实在三阴三阳的经络阶段及三阳的腑实 证阶段,病性都属热,只有在三阴脏虚证时才属寒;三阳腑实证都属实,而三阴脏虚证则都 属虚。我们要做的其实只是定位问题而已。病性与病位都把握住了,治伤寒病又有何困难呢? 关于坏病 坏病是相对于本病而言的。真正的伤寒病其实只包括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 阴病、厥阴病六病而已,这些篇章约占《伤寒论》全部条文的一半多一点,事实上,《伤寒 论》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讲坏病的。3y 4ts 8? +z3] +K 伤寒病是按照表证、经络证、脏腑证而发展的,因此,要论治伤寒病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但 是坏病就不一样了,坏病并没有一定的发病形式,可以由误汗、误吐、误下、误用温针火劫 等而来,甚至可先后经过多种误治而成,坏病的形成也因人而异,阳虚的人更易阳虚,阴伤 的人则更易阴伤,因此,坏病的论治并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张仲景之所以要在《伤寒论》中花大量篇章讨论坏病,就是因为伤寒病变化最急,一经误治 , 往往就脱离了原来的病机,如果事先不对坏病有一个粗略的了解的话,临证难免惊慌失措, 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s (w 6B 4M -v #E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本书《伤寒得意集》将伤寒论的条文按伤寒本病与伤寒坏病分成两部分 , 分别叫做“伤寒恒病式”与“伤寒救误编”,希望通过“伤寒恒病式”的学习能首先对伤寒本病有 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做到知常达变;再通过“伤寒救误编”的学习,能对伤寒坏病有一个粗 略的了解,不至于临变束手。 第二部分 伤寒恒病式 第一章:辨伤寒表证脉症并治 (一) 表证本证)n 1Y $u "K "N 6k 太阳病,其脉浮。:I &T '? #X )U *` *D 4C 5c 宋本此条作“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而《唐本伤寒论》及《金匮玉函经》都 一分为二为“太阳病,其脉浮”与“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应该以《唐本伤寒论》及 《金匮玉函经》为是。邪气在表,所以其脉当浮。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就是针 对这条而提出治则的。至于“头项强痛”,则是太阳病所特有,表证只是头痛而已,因为没有 津伤,所以也没有头项强痛。 太阳病与表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仲景之时,因为沿用《素问•热论》的三阴三阳辨证纲领, 所以未在三阴三阳提出表证这么一说,但是显然张仲景也注意到了表证与太阳病的不同,所 以虽然将表证列在太阳病篇,却又时时提出“无表证”、“表证尚在”等提法。本节所提到的太 阳病实际上都是指的表证。/C 5Z)W!O $h 4? 6} 6y !n 5E -a (\ #r "D 2p "E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8C 7_ )c (? 4m "V 4N 表证因感受邪气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法,其感受风邪的就叫中风,感受寒邪的就叫伤寒。中 风之侯,因为风为阳邪,其性善变,所以伤人后即迅速化热,所以中风首症即为“发热”;风 邪化热,邪热伤卫,卫气不能温表,所以恶风;卫气除了温表之外还有固表的功能,若邪热 伤卫,则卫气不能固表,所以营阴外泄而汗出;热则脉缓,所以中风之脉当为浮缓。 将感受风邪的表证叫做中风,总觉得有些不妥。中者,即直接入里的意思,而太阳中风显然 只是邪热在表,并无直接入里之意,又怎么能够叫中风呢?而且《金匮》里面也有一个病名 叫中风,那个才是名副其实的直接入里,所以那个病名叫中风是正确的。为了不将两个病名 混淆,我们不妨将太阳中风仿照太阳伤寒之义也叫伤风,这样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伤寒是表证中感受寒邪而引起的,因为寒邪属阴,其性主静,所以伤人后并不似风邪迅 速化热,而是郁束在表,慢慢化热,所以说“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寒邪在表,所以恶寒; 寒主收引,所以体痛;寒邪束表,表气不利导致里气亦不利,所以呕逆;寒则脉紧,所以太 阳伤寒之脉当浮紧。 传统观点认为伤寒之所以发热,是因为寒邪“入里化热”,其实,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化热入 里”,寒邪只有化热了才能传变入里,为什么呢?因为人体有卫气的防御作用,外邪要传变 入里,须待化热后邪热伤卫才可能实现(壮火食气)。或许有人会说,不是还有伤寒直中吗? 它怎么就不化热呢?这里有必要澄清的一个观点是:《伤寒论》研究的是外感热病,那些感 受外邪而不发热的张仲景将之归于杂病,如寒疝之类。研究《伤寒论》必须紧紧把握“外感 热病”这个前提。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W'f /b 'G ;d +k /P -e 6t )H :c /@*r 伤寒虽然初起在表,最终必然内传入里。如果脉象平和者,说明邪气尚未开始内传;如果其 人烦躁,而且脉象数急不安的,则说明邪气已经开始内传。"ez#` *Z*W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伤寒一日,太阳(表证)受之。按照《素问•热论》的提法,得病两天后,邪气应该传入阳 明;三天后应该传入少阳,如果在到期的日子仍没有见到相应的病证,则说明邪气并未内传 , 仍在太阳(表证)。治疗仍当解表发汗。"q 'g !d *o /e 3[ )P 4b +k 2K *z#D /] *L 6O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 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 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如火熏之,剧则如惊痫,时瘈疭。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太阳病,发热而渴”,将温病冠以“太阳病”,可见温病只是伤寒病表邪已全部化热,正待内 传的一个特殊阶段而已,所以治疗仍当发汗退热;只不过因为温病有口渴,所以在治疗时应 当兼顾其津液亏虚的程度,可以在解表剂中加用生津止渴之药,如瓜蒌根等。 现在的温病学派治温病一概用辛凉解表之剂,是未能体会仲圣的良苦用心。温病也属于表证 , 如果表热尚未入里,而其人又内本无热,却一概施用辛凉解表剂,反而会伤人阳气。要知道 人虽然有阴阳二气,总是以阳气为主,阳气一虚,卫外不能,则表邪容易内陷,导致变证纷 生,这应该算谁的过错呢?阳气内足,则御邪有力,所以治病就容易痊愈,因此张仲景时时 示人以顾卫阳气。至于辛凉解表剂,只有素有内热的人感受外邪时才适用,只要辛温解表剂 中加用寒凉之药如石膏以制约温药的温性即可,没必要纯用寒凉之药而忌温药如虎。(L *o 2] 6f :O 6F 7~ %E 温病也应当用汗法,但应该注意顾护其阴津,如果汗法使用不当,或发汗太过,或未用寒凉 之品制约温剂的热性,则有助热的可能,导致在服药发汗后身热更甚,张仲景把这类变证叫 风温。风温因服用温剂发汗所致,所以表里俱热,表热则汗出、身重,里热则多眠睡、鼻鼾 、 语言难出。温病在表,宜用汗法而不宜用下法,若误用下法,导致伤及阳气,阳气不足则不 能温化水饮,所以小便不利;阳气者,精则养神,若阳气不足则可能导致精神不足,所以直 视;阳气不能化水则小便不利,若阳气不能固摄水液,则也可能导致关门不禁而失溲。若温 病治用火劫之法,则可能导致热上加热,导致身体发黄,就像烟熏过似的,甚至可能见到因 惊恐伤及心阳而惊痫或邪热伤阴而手足瘈疭等。总之,温病的治法较之于中风与伤寒自有其 特点,治疗不当,一误再误,则有可能导致不治。4D ;m "w "w 6I +l :f #t 8P $g #D ;_ 1B *q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 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中风,因邪气在表,所以说“阳浮”;风邪化热,邪热伤卫,卫气失固,则营阴外泄,所 以说“阴弱”,这就是桂枝汤证的病机:阳浮而阴弱。邪热伤卫,卫气失司,不温分肉,所以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外邪在表,肺气失宣所以鼻鸣,胃气失宣所以干呕。阳浮 而阴弱,实际上就是营卫不和,治疗当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 桂枝汤方 2222GGGGX &X &X &X &\ 3\ 3\ 3\ 3v 3v 3v 3v 3t ;t ;t ;t ;J ,J ,J ,J ,JJJJ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呋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 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 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取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 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 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桂 枝汤中桂枝解肌发汗以散热,芍药养营益阴以补亡失之汗,生姜宣发胃气以止呕,大栆补脾 益中以防邪热内传,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调和营卫之效。+^ 0q $f ,g /b )n *Z#E 桂枝汤主治桂枝汤证,而不是主治太阳中风,桂枝汤证的范畴要比太阳中风来的广。太阳中 风:“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较之于桂枝汤证并无干呕,所以可 以不用生姜。 (R /j 'D 0K *M !? 1E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p 0G *a 3N ;W 8G 寒邪束表,郁而化热,尚有恶风,可见寒邪并未全部化热,尚有寒邪在表,所以仍然可见头 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等,更因其表郁之甚,所以发为喘症,而不像太阳中风,只 是鼻鸣而已!治当解表平喘,方用麻黄汤。 (N -C ([ 4l 4a -q #v /o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 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麻黄汤中麻黄温表散寒,桂枝发汗退热,杏仁肃肺平喘,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解 表平喘之效。&K .t !J )| %m 'j 麻黄与桂枝,二者都是辛温之剂,只不过麻黄入肺,善宣发肺气,能达肺卫于表,故能温表 散寒;而桂枝入心,善温补心阳,故能解肌发汗,所以能解肌散热。一言以蔽之,麻黄与桂 枝在解表方面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麻黄散寒,桂枝散热。麻黄虽然也有微汗之能,但并不能 发汗散热,所以在治寒邪(外邪)化热之时,麻黄必须伍用桂枝。 麻黄汤其实就是由甘草麻黄汤加味而得的。甘草麻黄汤主治风水,风水也属表邪为病,观其 诸症,都无发热,所以不用桂枝。而麻黄汤证,寒邪已经化热,所以加桂枝;又因为有喘症 , 所以加杏仁。这就是麻黄汤的组方原理。可见,经方的组方并不是什么深不可测、玄奥难懂 的事,只要深谙药理,自然也能触类旁通,举一例三。 正如桂枝汤并非主治太阳中风一样,麻黄汤证也不是主治太阳伤寒的。太阳伤寒:“太阳病,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只有寒邪化热才 用桂枝,如果寒邪尚未化热(即“或未发热”),则可不用桂枝;因为没有喘症,所以也无需 杏仁;有呕,则应该加生姜。所以治太阳伤寒应该用麻黄、桂枝(无热可不用)、生姜、甘 草四味药。 du -pf )u 4tz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圊便欲自可,一日二三 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V ({ 'U :@:Z.\ "C 太阳病,发热恶寒,说明属太阳伤寒,因为太阳中风只是发热恶风而不恶寒;得之八九日, 热多寒少,说明寒邪已经大部分化热;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即说明部分残存的寒邪尚在 化热之中;其人不呕,说明邪热尚未入于少阳;圊便欲自可,说明邪热也未入阳明。因此, 邪热仍在太阳(表证)。 太阳伤寒脉当阴阳俱紧,若外邪全部化热后形成表热证也当见脉缓,如果反见脉微缓,则说 明外邪已微,所以说“为欲愈也。”如果脉不浮反微的,则提示阴阳俱虚,在这种情况下应当 先补虚,然后再攻邪,而不能用发汗、泻下或催吐等攻法了,以防虚虚之弊。 如果面有热色,这是因为外邪拂郁在表,表热不得外越的缘故,所以说“未欲解也”;表邪拂 郁,汗不得出,所以身痒,治当小发其汗,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c :OR )C 7@ 2X 8l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 桂枝麻黄各半汤即桂枝汤麻黄汤各以等量混合而成。因为麻黄偏于散寒,桂枝偏于散热,所 以麻黄汤也就侧重于散寒,而桂枝汤就侧重于散热。今者见“热多寒少”,所以取桂枝汤、麻 黄汤各一半混合而成。在这个复方中桂枝、麻黄二者的比例为5:3,这也体现了“热多寒少” 这个病机。*I| 6lX $~ 7M#y u /B #^ 9J 0G &M %H 0Q :E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不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 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伤寒宜发汗,与桂枝汤,若服用不当或服药过量则可能导致汗出过多、伤人正气或汗不得法 、 外证不除,如果在服用桂枝汤后表证仍在,脉不洪大,则说明尚未发生变证,仍可与桂枝汤 解肌发汗。如果服汤后更见寒热如疟,一日再发,则说明外邪进一步化热,较之于桂枝麻黄 各半汤证之“一日二三度发”的发作次数减少,说明外邪化热的程度较之于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又更进一步了,治疗仍当小发其汗,方用桂枝二麻黄一汤。 ,x $o .c .s .q $U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2222k 1k 1k 1k 1h .h .h .h .R "R "R "R "J :J :J :J :z.z.z.z.p .p .p .p .P )P )P )P )]]]]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擘) ++++q "q "q "q "i *i *i *i *CCCC} 7} 7} 7} 7S /S /S /S /iiii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再服。桂枝二麻黄一汤是桂枝汤与麻黄汤按2:1的剂量混合而成的。因为寒邪已进一步 化热,所以表热又进一步加重,所以散寒之麻黄汤的用量减少,而散热之桂枝汤的用量加重 。 此方中桂枝与麻黄的比例则为5:2,这也说明了寒热对比的变化。 1` +S #N 6r 5L 'j :c )y %b #?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不论风、寒之邪,终将全部化热,然后才能内传。“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与太阳中风迅 速化热形成的“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大致相同,这一条其实就是外邪全部化热后形成的 表热证。自此之后,邪热将以此为基点,分别向三阴三阳的经络内传。先传入那条经络呢?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那条经络的经气不足,则邪热就传入那条经络,从而发为经热证。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 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不论外感还是内伤,得病后症见经常自汗出,能够自汗出,说明营气是正常的;之所以汗自 出,是因为卫气不能固表的缘故,因为营气行于脉中而卫气行于脉外,卫气对营气有固护作 用,所以营气才不至于外泄而自汗出。治疗时应该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9b -z2E -w 5V )U 2y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脏无他病,说明病变部位不在里而是在外,时发热而自汗出则说明邪热在表致卫气不能 顾护营气而导致营阴外泄,所以说“此卫气不和也”,治疗宜“先其时发汗”,在汗出之前发汗 , 可以避免重伤营阴的可能。治疗仍当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 .F !N ,i 5p $X "\ 3J +Z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太阳表热证“发热汗出”的病机就是“荣弱卫强”,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阳浮而阴弱”,邪热在表 , 所以“卫强”;营阴外泄,所以“荣弱”。治疗当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4L 7g )} !t %h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桂枝汤本来是作解肌发汗散热用的,它的适应症应该是“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等。如果 患者“脉浮紧,发热汗不出”,则说明表郁未解,属太阳伤寒,治疗宜用麻黄汤,而不可用桂 枝汤。如果误服桂枝汤,则会导致肌腠大开,使得在表之邪乘虚而入,内传脏腑。同样的道 理,如果是太阳中风而误用麻黄汤,则会导致发汗太过,伤及正气,导致变证纷生。所以说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O /E !x #QQ -Q 2| 0G :X 4~ /g &D ,i )G /X #n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K 'C :S +o #? "p ,s !v +N %^ 酒客指的是喜好喝酒的人,酒属甘液,容易助湿生热,所以“酒客”之人一般都有湿热在里。 如果这样的人感受外邪而发热,不能单纯的用桂枝汤,因为桂枝汤也能助热,所以服后会发 生呕吐。当然,也不是说酒客外感就不能用解表之剂了,也可以在汤中加用一些佐制之药, 使解表之剂不至于太过助热,这跟喘家加用杏子、厚朴,湿家加用白术等的道理是一样的。4j :r ,^ )X #D .@ #e )^ 4bJ #p 9a 'f 6H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喘家是指素有喘疾之人,这样的人外感后在服用解表剂时最好在汤中加用厚朴杏子,以免辛 温解表之剂引动肺气,诱发喘症。8f ,b 6R )d "n /w !T .@ 2t &X 治喘加用杏仁即可,为什么还要用厚朴呢?这是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与大肠之气相通 , 肺气不降则多见有大肠腑气不通,所以在治疗时常加用厚朴等通腑之药。"m 'T 1\ 7Y -m !e #V ,b ;[ ,{ -e 7b 8D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太阳病,与服桂枝汤,如果服汤后反见更加烦躁的,说明这是因为外邪太甚所产生的拒药的 现象,治疗时可先刺风池、风府等,使一部分外邪外泄,然后再用桂枝汤就能达到解肌发汗 的效果了。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伤寒表证,本当发汗,发汗后表证当解。如果在发汗后又出现烦燥,脉浮数的,说明表邪未 尽,仍当发汗解表,可再用桂枝汤。 (二)表证变证 (所谓变证,是与表证本证相对而言的,是指在伤寒本证基础上出现新 的症状如烦躁、干咳、心悸、发狂等,这些症状并不见于表证伤风或伤寒,所以不能称为表 证本证;但这些病证的病机并未脱离表证的范畴,不能归划到三阴三阳病中,所以称为表证 变证。) + u! o9 \) `4 h2 Z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 B J8 v+ q% @! {, u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6 b: g& V2 h+ B! }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 A# E a3 D% T( j5 M3 L- z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太 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自有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又何必再发明桂枝二 越婢一汤呢?而且《伤寒论》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 其人不呕,圊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 更吐也”;此条又提到“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前后两条都提到不可发汗,何以 在这里却又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呢?恐怕此方不是张仲景的原方。1 z: |) L: ?* t8 ? $ X* h( U1 F. p9 @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 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这些都是太阳伤寒特有的症状,为何仲景开头却用“太 阳中风”呢?恐怕应该是“太阳伤寒”才对。太阳伤寒,寒邪郁表化热,郁表则汗不得出而热 不得外越,热不得外越则反而内传,所以症见烦躁。《伤寒论》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 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现在症见烦躁,所以可知 邪热已经内传。治当解表清里,方用大青龙汤。 “脉微弱,汗出恶风”则提示阴阳俱虚,阴阳俱虚之人不可发汗,这在前面已经反复交代过了 , 如果误用发汗,就有可能导致过汗伤阳而见四肢厥逆,筋惕肉瞤,重者不可挽回。 4 Q7 k K' A/ \7 |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 升,取微似汗。大青龙汤中麻黄温表散寒,桂枝发汗散热,石膏清热除烦,生姜、大枣调和 脾胃,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解表清里之效。本证并无喘症,似乎可以不用杏仁。; L) I6 g8 C* M9 E# V! H 大青龙汤中石膏用鸡子大,那是多大的剂量呢?考张仲景用石膏的方子中有用半斤的,如越 婢汤、麻杏石甘汤等,也有用至一斤的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等,那么“鸡子大”应该是多少 呢?其实,石膏清热,只需半斤就已足够了,白虎汤、竹叶石膏汤中石膏之所以用至一斤, 这是因为方中还有粳米的缘故。粳米不能久煎,久煎则易成糊而粘锅,所以仲景每次用粳米 都明言“煮米熟汤成”,也正因为不能久煎的缘故,所以张仲景才倍用石膏为一斤。大青龙汤 中并无粳米,可以久煎,所以我们说“如鸡子大”应该是半斤。 张仲景在用麻黄时,一般只用三两,为何大青龙汤中用至六两呢?这是因为方中有石膏的缘 故。石膏性寒,寒则能制约麻黄的温性,麻黄之所以能温表散寒,全赖其温性,要是温性被 制,那还怎么解表呢?所以倍用麻黄为六两。张仲景方中麻黄与石膏配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剂:大青龙汤、越婢汤、麻杏石甘汤等。其中大青龙汤证与越婢汤证都是表里未解的,所 以方中的麻黄都是作温表散寒用的,因此两个方中的麻黄与石膏的比例都是6:8;而麻杏 石甘汤证并无表证,之所以用麻黄,是用其宣肺平喘之效,所以只用四两,麻黄与石膏的比 例为4:8。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如果麻黄与石膏以6:8的比例配伍,则麻黄有 温表散寒及宣肺平喘的功效;而如果二者以4:8的比例配伍,则麻黄没有温表散寒的功效, 只有宣肺平喘的功效而已。9 h; L; d! G- S% b& X 8 Z i1 ^: C" R& o5 T; E& O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 G2 h9 [8 g; J2 ?& b0 a- M 为什么会身重呢?这是因为“热则脉缓”的缘故。寒邪化热,热则脉(筋)缓,缓则收缩无力 , 所以患者自觉身重;因为并无邪气阻滞,所以“不疼但重”。热化有时,并非一蹴而就,所以 “乍有轻时”。但是身重之症也可见于少阴病,(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而少阴病最
本文档为【伤寒得意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3254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5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6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0-12-22
浏览量: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