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举报
开通vip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一战后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或者4次浪潮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一战后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或者4次浪潮。 1、一战后至30年代末,是“理想主义”、“规范主义”和“世界主义”流行的时期。当时,一些学者鉴于一战的惨重后果,提出有关国家应拟定共同的国际规范,在国际法和国际联盟的约束下建立一个稳定的国际社会,避免世界大战重演,由此理想主义、规范主义、世界主义应运而生。 理想主义(Idealism):代表人物伍德罗·威尔逊,他从普通教授登上总统宝座。1918.1...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一战后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或者4次浪潮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一战后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或者4次浪潮。 1、一战后至30年代末,是“理想主义”、“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主义”和“世界主义”流行的时期。当时,一些学者鉴于一战的惨重后果,提出有关国家应拟定共同的国际规范,在国际法和国际联盟的约束下建立一个稳定的国际社会,避免世界大战重演,由此理想主义、规范主义、世界主义应运而生。 理想主义(Idealism):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人物伍德罗·威尔逊,他从普通教授登上总统宝座。1918.1.8,他在美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关于战后世界的演说,提出对未来国际政治的“14点”设想,这是他理想主义的代表作。理想主义的基本论点: ①欧洲内部的民族自决可消除战争的一个重大根源,每一个民族尽可能组成一个独立国家。 ②秘密协定往往引起国与国战争。停止秘密外交,扩大公众参与指导对外政策,动员道义的力量,世界舆论的力量制止侵略,维护和平。 ③建立国际政治组织,为各国谈判解决分歧提供论坛。 ④废弃均势体系,代之以国际集体安全体系。各国将军备裁减到最低水平,依靠国际社会联合的军事力量提供安全,对付武装侵略。 威尔逊“14点”,最主要的是要求成立国际联合机构,保障和维护世界和平。理想主义其核心是使国家和世界民主化。此后,这一理论始终影响着历届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两党政府都奉行这一理论。(罗斯福对威尔逊的理想主义非常崇拜,总统竞选中不支持老罗斯福而支持威) 规范主义理论(normative theory):代表人物汉斯·凯尔森,生于捷克的布拉格,后定居美国,国际法专家。他认为当时国际社会的许多方面,实际上仍然是原始的,因为每个国家都各行其是,主权掌握在各个国家手中,各自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活动,这样就产生了争端和冲突,最后导致战争。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公认的通行于国际社会的法律。如果各个国家能够实行并遵守国际法,就能够建立和平的国际法律秩序。为此必须建立一种相对集权的国际组织,执行国际法,协调各国关系。 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思想家伯特兰·罗素,和《世界史纲》的作者赫伯特·乔治·韦尔斯。他们不满足于建立以国家主权为基础的维护世界秩序的国际组织方案,认为要消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纠纷,最根本的就是建立一个代表世界人民而不是代表那些主权国家的世界联邦。也即主张建立世界合众国,制订世界宪法,把各国的主权交给世界合众国的中央权力机关,(这个中央权力机关能对个人起作用,用法律和司法机关,代替议会、条约和联盟,这样犯法者只是个人),就可以消除战争了。 2、30年代末——50年代,是现实主义、强权政治、地缘政治理论流行的时期。30年代初德意日法西斯退出国际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都向“理想主义”提出了挑战。随之出现了以强调“权力”、“实力”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强权政治、地缘政治的理论。 现实主义(Realism): 代表人物爱德华·哈莱特·卡尔(E·H·Carr《20年危机1919-1939》1939)和美国的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争取权力与和平的斗争》1948)。现实主义学派继承了自马基雅弗里、霍布斯和洛克以来的关于“自然状态”的分析传统和思想理论,认为国际关系同样受到人的本性和“自然状态”法则的支配。 现实主义的4个基本观点: ①人的私欲和生存意志在政治上表现为“权力的意志”,国家的权力便是这种人的权力意志的扩大。 ②由于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组成国际社会的主权国家毫无例外地都在追求权力,国家间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权力关系,国际政治即是权力之争。 ③各国在对外目标上均追求和维护自身的利益,因此冲突与斗争是国际关系的最基本特征,一国在国际上享有的权力越大,所获得的利益也就越大,反之亦然。 ④权力与利益是影响对外政治决策的核心因素,在决策过程中权力与利益的重要性超过道义和理想的重要性。 总之,他们认为现实存在的是由许多民族形成的主权独立国家并存的世界,其中每个国家都企图损害其他国家,以便取得本国的利益。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控制它们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即使有这样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也不存在一个能够执行国际法和国际道德规范的最高权力机构。所以,最有可能取得和平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是现实主义的方法,也即强权的方法,弱国强食的方法,这是维护国际社会和平与秩序的基础。一个国家承担的义务,它的利益要同它实现这些义务的能力、获得这些利益的能力成正比。强国在国际社会中应承担大的义务,获得多的利益,弱国之反之,这样即可实现和平与秩序。现实主义从30年代末诞生后,很快盛极一时,成为国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直至今日。 此外,还有: 强权政治说: 代表人物温斯顿·丘吉尔。他不仅是强权政治的宣传者,也是强权政治的执行者。他认为国际政治中最基本的因素是实力,实力是使各国避免混乱的有力工具,要建立维持和平的理想体系,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实力为基础上的力量均势,大英帝国实行的在欧洲建立实力均势的战略是最好的战略。一旦均势被破坏就会爆发战争,战争是恢复力量均衡的一种手段。战争中实力就是一切,胜利就是一切。他不反对利用外交、谈判、联盟和反联盟等手段,只要是从实力出发,这些手段都是可行的。 地缘政治学Geopolitics: 也称地理政治学,代表人物是德的菲特烈·勒色尔,瑞士的鲁道夫·契伦,英国的哈尔福德·麦金德。菲特烈·勒色尔在《人类地理学》与《政治地理学》两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中,提出了“国家疆土扩展定律”,说领土大小、地理位置、国界特点三个主要的地理范畴决定国家的性质、国力的根本指标和国家的政策,一国的政策必然是永远为争取空间而斗争。鲁道夫·契伦在《国家有机体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地缘政治学”这个词。麦金德说,谁统治东欧就控制了核心地带,谁统治核心地带就控制了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就控制了全世界。纳粹德国专门设立了地缘政治研究所,信奉麦金德理论的德国军人和地理学家卡尔·豪斯贺费尔,被希特勒任命为地缘政治研究所所长,希特勒宣布地缘政治学为“纳粹党的世界观”,作为德国争夺生存空间的理论依据。 3、60年代——80年代,行为主义学派、新自由主义理论、新现实主义学派和世界体系理论等流行时期。这个时期,第三次科技革命正蓬勃开展,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亚、非、拉一系列国家取得独立,西欧、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世界从两极走向多极,两个超级大国左右国际局势的能力下降,国与国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逐渐成为普遍的国际现象,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上述流派。 ① 行为主义学派Behaviorism: 又称科学主义学派,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多学科的流派。行为主义(Behaviorism)是从现代心理学中借用过来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一种观察个人或动物等有机体在外界刺激下或既定的环境中的表现和反应的学说。这里讲的“行为”(behavior)不同于简单的“行动”(action),它特指个人或组织或有机体受到特殊的外部和内部刺激而产生的行动或表现。 行为主义学派引进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统计学、数学、物理学等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代表人物哈佛大学教授卡尔·多伊奇,芝加哥大学教授莫顿·卡普兰等。他们认为传统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研究的方法是经验主义的,主要依靠判断、直觉和洞察力,依靠历史知识,甚至是个人的经历进行研究,不能得出科学的解释和结论,国际关系研究必须吸取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样不仅能作出科学的回答,甚至可以预测未来国际关系事件的发生。因此他们借用来自于生物学和物理系等学科的更严格、更复杂的方法,建立一种累积的知识体系,通过收集数据、定量分析、制作数字模型,使用计算机等进行研究,故又被称为科学主义学派。他们认为现实主义关于“国家是国际社会唯一的行为者”观点已经过时,当前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国际关系研究中不能再以国家为中心而要重视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他们主要是研究国际关系的行为体、各行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外政策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他们的特点是把心理因素与历史条件相脱离,过分夸大心理因素的作用。 ②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区别20世纪前期或更早以前的自由主义 其下有许多学派,主要为相互依赖理论interdependence theory,代表人物理查德·库珀(著《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大西洋社会的经济政策》)和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他们从世界经济关系着手来研究国际关系的规律及其变化。他们认为相互依赖的存在是一个突出新变化,国际关系不再是一种小国依赖大国,弱国依赖强国的关系的总合,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依赖包括经、政、外交和军事相互影响在内的复杂依赖关系,同时包括发达国家之间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依赖关系。他们主张加强美在各种跨国组织中的活动,以维持美的领导地位,但也告诫美当权者不要无休止地追求巴权。美应加强与其盟国以及有关国家的磋商,协调处理由于相互依赖关系引起的多种新问题。 ③新现实主义学派Neorealism 形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修正和补救”,其“新”主要表现在对70年代以来变化了的形势提出新的理论认识和应变对策。它主张传统主义学派和科学行为主义学派在方法论上互相渗透,取长补短,融合为一,学术界有时称之为后行为主义或后传统主义。其代表人物有肯尼思·华尔兹(1979,《国际政治理论》)罗伯特·吉尔本(《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1981、《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等。其理论特征是:在承认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及国际关系仍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的同时,强调国际关系的秩序和限制,重视包括东西南北关系的全球系统研究,给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以更多的注意。 新现实主义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基本内涵,如国家中心思想。利益驱动理论、自助学说,权力平衡和权力争夺概念等等。同时,新现实主义根据时代特点和新的变化,补充、修正和充实了原有的现实主义思想和学说,提出了许多引起广泛重视和应用的观念,其主要观点是: 1、新现实主义承认,当代国际关系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和深刻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们所了解的相对稳定的国际体系,正在进入充满不确定的政治变革时期,这些深刻变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由于核武器的出现而发生的技术革命;国际经济之间的高度的相互依存性;全球社会的出现,并伴随着人类觉悟的转变以及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出现。 2、但对这些变化,从不同的角度可得出不同的结论。新现实主义者认为,首先,虽然核武器的确使全面战争变得成本高昂,但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战争现象,国际社会仍然将继续目睹形式不一、强度不一的各种形式冲突与战争,它们继续威胁着国际的和平与人类的安全。而且,核武器的发展又造成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如它加强了把战争威胁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加以使用的可能;它令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了谋求核武器的行列,从而加大了核扩散的阴影等。其次,“有关目前的经济相互依存已经改变了世界政治的观点,也必须打上一个问号”。实际上,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既没有消除国家之间的竞争和不信任,也没有减少一些国家以牺牲别国利益和全球经济整体利益的做法来增加自身利益的行为,更没有根除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富裕一贫困”的鸿沟。再次,关于人类思维转变同一个全球性社会的同步出现的理论,也有很大局限。实际上,世界的政治分裂在最近几十年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 3、相互依存理论以及类似的学说“包含了真理的重要因素,但它们却不能导致作出人类已经超越了国际关系的基本性质的结论。世界政治仍然以政治实体的争斗为特征,它们在一种全球无政府状态下为权力、声望和财富而争斗。……当今国家关系的基本问题仍然是对国家之间权力发展不平衡的后果进行和平调整的问题”;所以,国际政治的特征仍然像修昔底斯概括的“自然力与伟大领袖人物的相互作用”。技术、经济和人口因素既可把国家推向战争边缘,也能够将之推向和平方向;明智的领导者可以引导国家之舟朝着选择的方向前进。在国际政治条件下,外交便是任何领导者的必然选择,好的外交则是好的领导者的选择。 (王逸舟:“不管人们承认与否或者喜观与否,现实主义永远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一支主流学派。只要国际政治存在,只要有国际政治的理论研究,这种局面就不会消失。”(《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PP, 168-9) ④世界体系理论World-System theory: 70世纪中期美国出现的一个新学派,代表人物伊曼纽尔· 沃勒斯坦,“新左派”或“新马义”学者,他在《现代世界体系》Modern World System, 1974,一书中首次提出该论。 他认为世界政治是发生于全球资本主义逻辑支配下的世界体系的范围之内,必须从世界体系的范围内分析国际政治。 沃勒斯坦认为,从历史上来说存在过两种体系;一个是世界帝国体系,另一个是世界经济体系。现代的世界体系是世界经济体系,它出现于16世纪的欧洲。就这个体系而言,它有空间和时间的特征。空间特征是世界体系在地理上的划分,包括核心、半边缘与边缘三部分,它们自要起着不同的经济作用,并在一种剥削关系中联系在一起。在这种关系中,富者变得更富,而穷者变得更穷。时间特征表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变化,长期趋势以及内在的矛盾和危机,世界经济中反复出现的扩张与收缩,以及它的最终灭亡。自16世纪以来,世界体系一直是稳定的,但它已进入了最终的危机时期,这个时期可能持续25年到50年。至于危机之后将出现一种什么样的世界体系,沃氏未作出明确回答,认为这将是一种新的体系,也可能是多种体系,而社会主义秩序的出现也是可能的。他认为占人类1/4的中国人民,将会在决定人类共同命运中起重大作用。 4、80年代末到今。新现实主义继续流行,又出现新自由制度主义、建构主义、文明冲突论等。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西方关系缓和,冷战和两级格局结束,但民族冲突地区冲突加剧,新自由主义再次复兴,文明冲突论应运而生,对新现实主义发生挑战。 ①新自由制度主义学派 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形成于80年代中,代表人物罗伯特·基欧汉,他在1986出版《霸权之后》、《国家制度与国家权力》两书,系统提出该理论,冷战结束后该理论已成为新自由主义各流派中最有系统的体系,在政策上对美国的全球战略产生巨大影响。 该理论并不完全否认现实主义的基本命题,但得出不同结论。认为,首先,无政府状态是国际关系的特征,但不一定导致无秩序社会。世界没有一个共同的政府,但存在一个国际社会。既然存在国际社会,就有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成员也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况且,无政府状态虽然是与主权国家共生的现象,但在同样的无政府状态下,国家有时冲突,有时合作,这说明无政府不是国际冲突的主要条件。国际社会可以是一个无政府的有序社会。 其次,国家是国际社会中的主要成员,是单一的、理性的行为体。正是因为国家的单一性和理性,它才需要国际秩序,才需要合理的解决冲突,才能够考虑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第三,国家是自私的,是将本国利益置于对外关系首位的。但自私行为体之间的交往不一定只是冲突。自私的国家考虑到各自的比较优势,才进行互惠合作。当然,由于国家寻求国家利益,国家之间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以武力解决冲突不失为一种方法。但是,这种解决方法的代价往往是极高的。作为自私的理性的国家首先考虑的是以最小的代价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解决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合作的方式很可能是效益较高的实现国家利益的方式。因此,国家需要合作,国际社会也存在合作的条件。在无政府国际社会的有序状态下,国家之间的合作才是国际关系的实质。 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实质,但合作并不是国家间关系的和谐状态。合作情形的基本特征是利益冲突和利益趋同并存。国家之间有着利益冲突,但调整各自政策之后,相互的实际或预期效用相吻合,从而克服利益冲突,达到实现共同利益的结果。世界的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增加,各国交往的频率也就不断增加,合作和冲突的可能性都会随之增加。如果在同样既有利益冲突又有利益趋同的情况下,国家拒绝政策协调,结果就是国家之间的争端。所以,既存在利益冲突又存在利益趋同的情况可以导致合作,也可以导致争端。新自由制度主义对合作的这种定义实际上具有两重含义,既承认了国际合作的困难,也指出了合作的可能。这种既困难又可能的状态构成了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基本理论框架,其核心部分是利益趋同,即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趋同的情形构成了国际合作的基础。 ②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是冷战结束以来在欧美国家国际关系研究中凸显的一个重要学派,形成于8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约翰·拉格、弗雷德里克·克拉托奇维尔(现代主义学派),理查德·阿什利(后现代主义学派)、罗布·沃克、斯派克·彼德森、安·蒂克纳等(女性主义学派)。建构主义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社会建构对国家行为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它认为物质世界并不决定或构成行为者所从事的行为,还存在一个意义(meaning)与知识的世界。这个世界包含了行为者对其周围世界的解释和理解。国际结构不是物质现象,而是观念现象,这种观念建构的结构,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结构,其本质是知识(或观念)的分配。在这样的特定社会环境里,对行为体来说,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共有的知识。所谓共有的知识,就是行为体共同具有的理解与期望。这种共有的理解与期望能够建构行为体的认同与利益。如在安全关系的问题上,如果行为体之间的共同期望使行为体具有高度的猜疑,使它们总是对对方作出最坏的估计,那么双方就会形成相互感到威胁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相反,如果行为体之间的共有知识使它们能够建立高度的相互信任,那么它们就会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它们之间的问题,这就会形成所谓的安全共同体(Security community)。因此,按照建构主义的阐释,国际生活的特征取决于国家之间相互存有怎样的信念和期望。这是一种强调观念的理论。着重从观念的角度来阐释国际关系。但它并不否认物质性因素,而是认为物质因素只有通过社会性结构,才能对行为体的行为起到有意义的影响。例如,军事力量是一种物质性因素,但这种物质因素只有在考虑到行为体的不同期望或不同的共同知识时,才能对其影响作出正确判断。如在核武器问题上情况就是如此。英国拥有核武器和朝鲜拥有核武器,对美国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美国肯定认为前者不是威胁而后者是威胁,并因而采取不同的政策。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物质性因素,而是它们的共同期望以及由此而建构的关系的性质。 ③“文明冲突论” 1993《外交季刊》夏季号,刊美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 1927---)《文明的冲突?》一文。作者是美当代政治发展理论权威。自50年代起即在哈佛大学任教。目前为该校奥连战略研究所(John M. Olin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所长。全文约2万字,发表后引起全世界强烈反响。1996年又出版《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中文版第三版,2002新华出版社,第1版1997)文章主要观点是: 1、今日世界里,文明差异明显存在,文明意识与日俱增,文明是人类历史的主线。 冷战期间,世界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世界,现已没有太大意义。今天以文化和文明来区分国家,要比以政治、经济体制或者发展水平来区分,更有意义得多。文明的相异不单真实而且基本。文明被历史、语言、文化、传统、尤其是宗教所分隔。不同文明对上帝与人、个体与群体、公民与国家、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的种种关系有不同的观点,对权利与责任、自由与权威、平等与阶级的相对重要性也有迥异的看法,这些差异在历史上产生,不会立即消失,比政治意识形态及政权的差异更深刻。世界的距离拉得愈来愈近,民族的互动日趋频繁,不仅加强了文明意识,亦加强彼此的差异性和内部的共通性。全球经济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的历程,既使人超越长期以来的本土认同,也使人超越曾经独一无二的民族国家认同,与此同时,宗教以原教旨主义形式填塞这个真空,宗教复兴提供了认同与委身的新的基础。此外,成功的经济区域主义也强化了文明意识。西方人总认为民族国家是国际政治的要角,可是这状况只维持了几个世纪。长远来说,人类历史的主线还是文明。 2、文明的冲突将取代意识形态的和其他形式的冲突,成为未来左右全球政治的最主要的冲突: 新世界的冲突根源,将不再侧重于意识形态或经济,文化将是截然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世界事务中,民族国家仍会举足轻重,但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不同文化的族群之间;世界形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七八种主要文化的互动:它们包括西方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拉美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也可能包含非洲文明等。未来最重要的冲突将发生在文明间的断层线上。同政治及经济上的差别不一样,文化的物质与差异更难改变,也更不容易妥协与解决。就阶级与意识形态冲突而言,关键问题是:“你到底站在哪一方”。人们可以,并且事实上会选择或改变立场。而文化冲突的问题是:“你是哪种人”?这是既定且不能改变的。宗教歧视比种族问题更为尖锐而排他。由于人们以种族及宗教来界定自己的身份,因而往往认为他们与不同种族或宗教的人之间,存在一种“我们”与“他们”的对立关系。文化和宗教的差异亦令政策分歧:从人权到贸易,从商业到环保等等。政府与集团愈不能用意识形态来寻找支持与联盟,它们便愈发诉诸共同信仰与文明认同来达到其政策目标。对不同文明而言,差异不一定意味冲突,冲突亦不一定隐含暴力。但长久以来,由此引起的冲突往往最持久,最暴虐。 3、与冲突情形对应,将出现文明内部的结合;成功的政治、经济和国际制度的发展,多半会在同质文明内发生。 相同文明的不同集团或国家与异质文明发生战争时,很自然会凝聚一块相互支援。正如冷战后世界所揭示的:“亲族国家”(Kin-country Syndrome)之文明共通性,取代政治意识形态与传统势力平衡的考虑,成为合作与结盟的首要基础。这可以从冷战后的波斯湾战争、高加索及波黑地区日渐升级的冲突中得到印证。冲突与暴力亦会发生在相同文明的国家与集团内。但这些冲突跟相异文明间的冲突相比要来得缓和,也较不易扩大,俄罗斯同乌克兰近年来关系的演进曲线为此提供了依据。成功的发展多出现于同质文明国家或区域内。比如,尽管目前世界各区均有经济区域主义抬头,只有当经济区域主义植根于共同的文明内才能取得进展:欧洲共同体以欧洲文化及西方基督教为共同基础;北美自由贸易区能否成功,端视当下美、加、墨文化的汇合进程;未来最主要的东亚经济集团很可能以中国而不是日本为中心。 4、文明的冲突是近代世界冲突演化的最新阶段,从现在起国际关系将日趋非西方化。 由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产生的近代国关体系出现后的一个半世纪,西方世界的冲突大部分发生在试图扩张其官方机构、军队、商业力量和领土的君主之间。在这过程中出现了民族国家。自法国大革命起,冲突主线就从君主转移到民族国家之间了,它一直持续到一战结束。然而,由于俄国革命及引起的反应,国家的冲突让位给意识形态的冲突。君主、民族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基本上是西方文明的“内部冲突”。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已迈出西方阶段,重心转到西方与非西方文明的相互作用上。在涉及文明的政治中,非西方文明不再是西方殖民主义下的历史客体,而像西方一样成为推动、塑造历史的力量。西方与非西方的关系将成为世界政治的轴心。势力的差异及军事、经济与制度等力量的竞逐,成为西方与其他文明冲突的来源之一;文化的差异即价值与信仰的不同,是冲突的第二个源泉。未来世界政治的主轴很可能是“西方”与“非西方”的矛盾,以及非西方文明对西方的强权与价值的回应。这些回应一般是以三种形式之一,或是三者相互结合的方式出现:一是拒绝参与由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一是尝试加入西方并接纳其价值与制度,一是走“现代化而不西化”的道路。 5、冷战结束后的今天,已形成“西方对抗非西方”的局面,儒教国家同伊斯兰国家的结合,将是西方面临的头号威胁。 那些因文化与能力的缘故而不想或不能加入西方的国家,借发展本身的经济、军事及政治力量同西方竞争。它们透过推动内部发展或与其他非西方国家合作来达到这个目标。这种合作最突出的形式是儒家——伊斯兰的连接,它的出现是要向西方的利益、价值与势力挑战。到目前为止,儒家——伊斯兰的军事结合已经形成。当不能断定这种结合会不会持久。新的军事竞争正在伊斯兰——儒家国家与西方之间产生,在新的军事角逐形式里,情况将是一方竭力发展其军事力量,另一方竭力限制并预防对方逐步建立的军事力量。西方应当做的是:促进欧美之间的进一步合作;将东欧与拉美纳入西方;促进并维系跟俄罗斯和日本的合作关系;避免把地区性文明间的冲突升级为异文明间的重大战争;抑制伊斯兰与儒教国家的军事扩张;支持与西方价值和利益相投的其他文明族群;巩固能够反映西方利益与价值并使之合法化的国际组织。 亨文的这些观点许多是错误的。如把儒教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结合看成是对西方的最大威胁,这完全是主观臆断的,不存在的。但其研究方法和思路非常新颖,可谓“开国际政治的‘大文化’研究之先河”。 详请参阅: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汤一介:《评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哲学研究》94.3 总之,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关于国际关系的理论很繁杂,我们只能择其要者作一介绍。这些理论总的问题是没有从阶级、民族、国家等本质的方面进行研究,没有揭示国际关系发展的规律和本质特征。因而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站不住脚的,经不住实践检验的,只能流行于一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往往只强调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对这些理论我们只能从批判的角度来看待。 参考书: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美)詹姆斯·多尔蒂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 卢明华:《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秦亚青:《西方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理论》,《外交学院学报》96.2 《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从论争到趋同》,《国际论坛》2001.3 思考题:1、简述现代西方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产生的背景与主要内容。 2、简述现代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产生的背景与主要内容。
本文档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0883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2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2-08
浏览量: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