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选择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选择

举报
开通vip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选择 2010年第 1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No. 1, 2010 第 37卷 Journa l ofM inzu Un ive rs ity o f Ch ina Vo .l 37 (总第 188期 ) ( Philosophy and Soc ial Sciences Ed ition) Gene ra lNo. 188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选择 许鲜苗 � 宋福忠 (重庆大学, 重庆 � 400030) �摘 � 要 � 统筹城乡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 各地区应依据一定的原则, 结...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选择
2010年第 1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No. 1, 2010 第 37卷 Journa l ofM inzu Un ive rs ity o f Ch ina Vo .l 37 (总第 188期 ) ( Philosophy and Soc ial Sciences Ed ition) Gene ra lNo. 188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选择 许鲜苗 � 宋福忠 (重庆大学, 重庆 � 400030) �摘 � 要 � 统筹城乡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 各地区应依据一定的原则,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 适宜的发展模式。重庆和四川适合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 陕西、甘肃和宁夏适合以城带乡与城乡网络化相 结合的发展模式; 青海和新疆适合 !多级中心, 梯次辐射∀ 的以城带乡模式; 贵州和云南适合中等城市优 先发展的模式; 西藏适合 !强源固点、发展轴线∀ 的点轴开发模式。 �关键词 � 西部地区; 统筹城乡;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F120�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8575 ( 2010) 01�0020�06 �收稿日期 2009�09�28 �作者简介 许鲜苗 ( 1983 - ), 女, 河北保定人,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产业经 济学。 宋福忠 ( 1977- ) , 男, 江苏赣榆人, 重庆大学统筹城乡发展研究院, 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 城乡 统筹。 �基金项目 2008年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咨询项目 !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路径研究 ∀ 成果, 项目编号: CQJC20081932。 � � 目前学术界关于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模式 的研究并不多, 国内学者曾菊新提出过城乡网络 化发展模式, [ 1]在他的研究基础上有些学者提出 可将该模式作为推进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普 遍模式加以推广。事实上曾菊新在提出城乡网络 化发展模式的同时, 也给出了城乡网络化发展应 满足的条件: 其一, 网络设施完备; 其二, 产业 内在关联性强; 其三, 要素流转通畅; 其四, 组 织功能不断完善。从这些条件可以看出, 该模式 对地区经济、市场、产业的发展水平提出了较高 的要求, 在目前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在所有的西部 地区全面推广的。由于西部地区地域辽阔, 各省 (市、自治区 )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别很大, 而 不同地区适合不同的发展模式, 同一地区在不同 的发展阶段也对应着不同的发展重点, 因此任何 一种单一的模式都无法满足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 展的要求, 必须结合各地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 按照模式选择的原则为不同的地区选择不同的发 展模式。 一、西部地区统筹城乡 发展的可选模式 � � (一 ) 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 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由国内学者曾菊新首先 提出, 网络一般由域面、节点和轴线三个部分构 成, 在城乡网络系统中, 域面指匀质的乡村地 区, 节点指城镇, 轴线指能产生各种联系的通道 如交通、通讯等线路。城乡网络化意指使城乡之 间各种经济活动主体构成一个有序化的关联系统 及其运行过程, 并通过这个过程获得一种特有的 网络组织功能效应。作为一种发展模式的倡导, 旨在使一定地域的城乡之间网络设施完备, 产业 内在联系密切, 要素流转通畅, 组织功能完善, 从而构成一个维系城、镇、乡网络系统共生共长 的空间过程。[ 1] 这种发展模式有利于城乡经济要素的自由流 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促使城市作用和农村作用 有效结合, 使城乡经济发展进入良性的发展轨 20 道,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发展模式, 但是对城乡网 络设施、产业关联度、要素市场等方面的发育程 度要求较高, 适用于经济水平有一定基础、城镇 体系和网络设施较为完善的地区。 (二 ) 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 在有些研究城乡互动发展模式和城市化模式 的文献中, 把城乡发展关系中城市偏向的发展理 论归结为一种 !以城带乡 ∀ 的发展模式, 认为 这种模式 !强调城市的主导作用, 把城乡经济 联系看成是以城市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一种联 系 ∀。本文所指的以城带乡的内涵有所不同。从 字面的意思来看以城带乡重点在 !带∀, 即强调 城市对农村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但是由于城 市在辐射﹑吸引﹑服务于农村的过程中也可获得 进一步生存发展的条件, 如人员流动可使城市职 工树立起更强的竞争意识, 一些技术含量相对较 低, 更适于农村兴办的产业向农村地区的转移, 将更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高级化和 外向化等。所以受益的不仅仅是农村, 而是城市 和农村发展的共赢。因此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既 不是以城市为中心, 自上而下的发展, 也不是牺 牲城市去发展农村, 而是在城乡统筹的前提下实 现城市和乡村的协调、互补与共同发展。 这种发展模式适用于城市发达、农村落后的 区域。由于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力会受到距离 衰减规律的影响, 所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半径不 宜过大, 否则会出现城市带不动农村的现象。随 着城乡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乡联系的不断加 强, 这种模式会逐渐过渡到城乡网络化的发展 模式。 (三 ) 次级城市优先发展模式 次级城市优先发展模式以朗迪勒里的 !次 级城市发展 ∀ 战略为理论基础, 通过分散投资, 以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等因素为基础, 重点选择 几个主要的次级城市来担任与省会城市配套的发 展功能, 通过加强农村和小城市之间的联系、小 城市和较大城市之间的联系来构建一个完整、分 散的次级城市体系, 从而支持资源要素流在城乡 之间的有效传递。这种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如 下: # 通过把整个区域划分为以各次级城市为重 点的几块子区域, 加强城乡联系, 缩小辐射半 径, 为发挥城市的辐射作用降低难度。∃ 不同的 子区域之间通过各中等城市的功能配套形成一个 完整的体系, 通过彼此之间产业关联度的扩大和 加深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共同推进整个区域的 城乡发展。 这种模式适用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中心城 市不发达, 难以承担带动整个区域广大农村腹地 发展重任的地区。为了弥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 力有限的不足, 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 可以 通过做大做强与省会城市功能配套的次级城市来 分担中心城市的压力。 (四 ) 点轴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模式以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的合理内 核为基础, 即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 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特定的区域, 包括具有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城市、城镇、经 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等。在区域经济发展的 空间过程中, 可以把这些特定的区域看成 !点∀, 把铁路、公路、边界、流域、河岸等看 成 !轴线∀, 点与点之间通过各种交通干线联系 在一起形成经济轴线布局。[ 2]点轴开发模式的基 本思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在一定的区域范 围内, 选择若干资源较好的具有开发潜力的重要 交通干线经过的地带, 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 发。∃ 在各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增长极, 确 定其发展方向和功能。% 确定增长极和发展轴的 等级体系, 首先集中力量重点开发较高级的中心 城市和发展轴, 随着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 开发 重点将逐渐转移扩散到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中心 城市。[ 3 ] 这种模式适用于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较为 落后的地区, 需要通过资源要素、产业等在增长 极和增长轴的聚集来发挥规模效应的作用, 通过 开发重点的转移和扩散来实现整个地区的发展, 是一种适用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非均衡发展 模式。 二、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 模式选择的原则 � � (一 ) 可持续发展原则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荒漠化、水土流 失、草原退化、植被减少以及崩塌、滑坡、泥石 流等生态环境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比较严重, 生态环境的承受能 力对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近几年来, 加强污染防治、改善日益恶 21 化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 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望, 可持续发展逐步在我国得 到共识并确定为未来的发展战略之一。因此, 西 部地区的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着眼于未来, 正确处 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摈弃过去以牺牲 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 立足于环境之 上而又不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 通过统筹规划、 协调推进实现经济发展;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同 步, 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前提 下, 力争达到城市和农村整体效益的最大和最优 化, 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 ) 因地制宜原则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 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很大, 既有像重庆、成 都、西安等科技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大城市地区, 也有诸多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的 !老、少、 边、穷 ∀ 地区, 更有根本不能开发的荒漠戈壁 和高山冻原。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宁夏 和重庆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而西藏地区其统筹 发展水平得分却不足全国水平的四分之一。因 此, 西部地区的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不同 地区的发展现状、资源特点、区位优势和发展潜 力等因素, 因地制宜地找准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 点, 科学构建适合各区域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模 式, 分类指导, 突出重点, 逐步推进, 最终实现 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 (三 ) 因时制宜原则 不同地区对应着不同的发展模式, 同一地区 在不同的时间适用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 时制宜原则要求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模式的选 择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选择适合地区阶段性 发展特点的模式, 如果盲目急功近利, 追求最高 级别的发展模式, 只会适得其反。本文所提出的 模式是建立在西部地区现阶段发展水平的基础之 上,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当现有模式不 能满足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时就必须在遵循市场 规律的前提下, 以政府为主导推动模式的升级转 化, 直到形成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的新模式。 (四 ) 区域合作原则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 各 地区的发展不再是独立的, 加强区域合作, 实现 共同发展是大势所趋, 也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 必由之路。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交通网络建设 等问题都不是各地区单独可以完成的, 需要地区 之间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因此在选择区域发展模 式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与周边省市的合作潜力与配 套性互补, 尤其在相邻的城市之间彼此有良好的 合作基础, 可以通过优势互补加快城市空间和功 能对接, 提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产业关联 度, 发挥规模效应的作用, 避免资源浪费、重复 建设与恶性竞争, 实现携手并进, 共谋发展。 三、西部地区统筹城乡 发展的模式选择 � � 根据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模式的选择原 则, 结合各地区的发展现状、资源特点、区位、 产业优势等因素, 参考不同模式的适用范围, 这 里提出西部各区域较为合适的发展模式。 (一 ) 重庆和四川: 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 重庆和四川地处西南, 由于紧邻中部地区, 在承接东、中部的先进生产力和产业梯度转移方 面占据绝对优势, 其统筹城乡发展状况比较接近 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和成都是国家设立的城乡统 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其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 无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来说都走在其他地区 的前列。这一区域的城市 (镇 ) 密度较大, 区 位优势明显, 水陆空交通都比较发达, 沟通城乡 之间的各种生产性、生活性和服务性基础设施已 经达到一定的规模, 而且产业关联性较强, 市场 发育度高, 初步具备了网络化发展的条件, 因此 可以选择城乡网络化的发展模式。 要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 必须从三个方面着 手: 一是要提高节点的位势与张力, 即通过建设 合理的城镇体系, 强化网络节点的辐射功能; 二 是提高域面的承接能力、消化能力和反馈能力, 即通过规模经营、产业化等途径加快农村发展, 提高农村作为网络域面的承接和吸收能力, 并对 城市 (镇 ) 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反哺和支持; 三 是不断加强产生各种城乡联系的通道如交通、通 讯和产业链的连接等, 进而强化网络轴线的载体 作用, 加强城乡联系。三个方面相互影响, 相互 作用, 共同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运作模 式下, 网络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是城乡协调共 同发展的过程, 有利于促进地区、城乡经济的横 向联系, 对合理配置资源、加快要素流动、优化 22 产业结构都有重大的积极作用, 有助于推动整个 地区形成城镇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 境良好、文化内涵丰富的网络化体系, 实现城乡 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 ) 陕西、甘肃和宁夏: 以城带乡与城乡 网络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陕西、甘肃和宁夏位于西北的黄土高原, 与 中部接壤, 区位优势较好, 以关中为依托的西安 是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 与兰州一起同属西 陇海 & & & 兰新线经济带的重要地段, 城市综合实 力较强, 仅次于成渝地区, 城镇密度也高于其他 西部地区。主要产业以能源加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等为主, 与农林、畜牧等产业的关联度不高。因 此该地区可采用以城带乡与城乡网络化相结合的 发展模式, 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加强城乡联系, 使 城市和工业发展尽快从对农村产生聚集效应阶段 过渡到对农村产生扩散效应阶段, 形成网络化的 联系通道, 尽快完成从以城带乡发展模式到城乡 网络化发展模式的过渡。 事实证明, 城市和乡村是一个统一的系统, 彼此之间无论是在资源上、经济上还是在生态环 境上都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城市具有农村发展 所依赖的职能, 代表着先进生产力, 充分发挥城 市的辐射能力﹑吸引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是使 先进生产力渗透到农村地区, 进而加快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陕甘宁地区处在由以城 带乡的发展模式向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转变的阶 段, 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城乡之 间的流动和组合来不断优化城乡资源配置, 加强 城乡联系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 径, 也是构建城乡网络化系统, 实现城乡网络化 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 ) 青海和新疆: !多级中心, 梯次辐射 ∀ 的以城带乡模式 青海和新疆两个地区的共同特点是城市相对 发达, 但农村地区较为落后, 因此可以借鉴以城 带乡的发展模式。由于这两个地区的面积都非常 广阔, 其中心城市虽然具有较强的实力, 但受到 滞后的城镇体系和基础设施的影响, 中心城市的 辐射带动能力难以有效地传递到全省区广大的农 村腹地。若按照一般的以城带乡模式来发展, 会 出现城市带不动农村的问题, 因此必须对传统的 以城带乡模式加以改进。 从重庆的 !一圈两翼∀ 的新格局中我们可 以得到一个启示, 即要解决城市辐射带动力太弱 的症结, 应当从做大做强城镇体系、增强城市功 能着手。因此, 这两个地区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应 是培养几个与省会城市功能配套的次级经济中 心, 加强城镇体系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 畅通城 乡联系渠道, 为城市的先进技术和生产要素能够 有效地传递到农村市场, 从而为农村地区的发展 提供有利条件。 所以, 该区域可以选择 !多级中心, 梯次 辐射∀ 的以城带乡模式, 通过在中心城市周围 布局一些与其功能配套的卫星城市, 以各卫星城 市为中心再布局下一层卫星城市, 通过卫星城市 承接上级中心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扩散出来的产业 和先进的生产要素, 强化其综合实力。另一方面 将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向下传递, 形成 !多级 中心、梯次辐射 ∀ 的局面, 最终解决中心城市 带不动广大农村腹地的问题。 (四 ) 贵州和云南: 中等城市优先发展的 模式 云南和贵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城镇 体系和基础设施都比较落后, 中心城市经济综合 实力有限, 加上自然地理条件和交通基础设施的 限制, 其省会城市难以承担起带动全省广大的农 村腹地发展的重任。如果此时按照重点做大做强 中心城市, 再将其辐射带动能力扩散到农村的思 路发展的话, 一方面会由于中心城市的发展将加 剧现有的城乡差距, 另一方面也会延缓统筹城乡 发展的步伐。因此, 为了弥补中心城市综合实力 较弱的缺陷, 可以采用次级城市优先发展的模式。 但是, 究竟是以小城镇还是大一些的城市作 为次级城市体系的主体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由于这两个地区的人口密度都比较低, 小城镇的 空间分布普遍分散, 如果采用小城镇模式为主的 发展方式, 不但达不到城镇化应有的集聚效应, 反而会因为高成本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浪费大量的 资源。从两省的地级市规模构成来看, 都只有一 个超大城市, 人口在 50- 100万和 20- 50万的 中等城市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因此, 为了 弥补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较弱的缺陷, 采取中等城 市优先发展的模式就成为该地区推进统筹城乡发 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在各省的不同方位选择几个有发展潜力 23 的中等城市, 如贵州的遵义、六盘水、安顺, 云 南的丽江、昭通、曲靖、玉溪等, 把一个大的省 区划分成几个小的子区域, 把选取的中等城市作 为各子区域的中心, 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来 促进子区域的城乡经济发展, 形成一种片状的发 展格局。同时通过各中等城市与省会城市的功能 配套和产业联系来加强子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 共同推进整个区域的城乡发展。 这种模式既可以避免盲目推进小城镇发展造 成的遍地开花和低水平建设无序重复的混乱局 面, 又有利于加强一定范围内的人口聚集, 发挥 规模效益的作用, 符合统筹城乡发展的需求。需 要注意的问题是对选取的中等城市要合理分工, 注重功能的配套互补, 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 的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 带动城乡经济发展步入 良性的轨道。 (五 ) 西藏: !强源固点、发展轴线∀ 的点 轴开发模式 西藏地处我国最西部, 平均海拔 4000米以 上, 素有 !世界屋脊 ∀ 之称, 地域辽阔, 生态 环境恶劣, 各地区资源状况、地理和气候条件差 别迥异, 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受特殊的自然 地理条件的限制, 西藏自治区的人口稀少, 平均 每平方千米不过 2. 18人, 相当于全国平均人口 密度的 1 /60。西藏地区城镇稀少, 复杂的地形 特点使得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和难度都远 远高于其他地区。因此如何通过提高现有基础设 施的利用效率来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建设、提高 居民生活水平, 是实现西藏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必 须解决的问题。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 西藏地区的统筹城乡发 展可以采取点轴开发的发展模式, 通过强源固 点、发展轴线来使资源和人口沿轴线向增长极不 断聚集, 一方面通过集聚产生的规模效应提高资 源的投入产出率, 另一方面使增长极的基础设施 建设得到充分的利用。强源固点要求增强城市功 能, 结合西藏地区的资源特色, 可以在中部重点 建成以拉萨为中心的蔬菜生产基地和以日喀则为 中心的优质油菜生产基地; 东部建成以林芝、昌 都为中心的药材生产基地和优质水果生产基地; 西部建成以阿里为中心的优质山羊绒基地等北部 稳定发展那曲的畜牧业, 同时开发金、石油、硭 硝、硼等矿产资源, 形成矿牧并举的势头。各城 市通过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来实现经济的协调、 共同发展。 !轴线 ∀ 即沿路 (青藏、川藏、新 藏、滇藏和中尼公路 )、沿江 ( !一江两河∀ 中 部流域、尼洋河流域、昌都 !三江 ∀ 流域 )、沿 边 (边境口岸、城镇 ) 地带, 发展轴线要求充 分发挥增长极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辐射 带动作用, 重点建设沿路、沿江、沿边地带, 结 合沿途资源特色, 逐步形成几条优势产业带。如 以拉萨、山南和日喀则为中心的 !一江两河 ∀ 经济带, 以昌都为中心的 !三江流域 ∀ 旅游经 济带, 以阿里和日喀则为中心的边境贸易经济带 等等, 打造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展轴。 这种模式比较符合西藏地区地广人稀、基础 设施和城镇水平落后的现状。需要注意的是在发 展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城市对农村的积聚效应大 过扩散效应从而加剧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 因此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 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 调发展。 四、小 � 结 以上研究提出了西部各省统筹城乡发展最适 宜的发展模式, 重庆和四川: 城乡网络化发展模 式; 陕西、甘肃和宁夏: 以城带乡与城乡网络化 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青海和新疆: !多级中心, 梯次辐射 ∀ 的以城带乡模式; 贵州和云南: 中 等城市优先发展的模式; 西藏: !强源固点、发 展轴线 ∀ 的点轴开发模式。在一定的模式框架 下再去进行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体制创新等, 才能避免统 筹城乡工作的盲目性和无效性。从这种意义上来 说, 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选择是一切工作的起 点, 它有利于推动统筹城乡工作卓有成效地开 展, 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参 考 文 献 � 1 曾菊新. 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 2 陈德敏, 孟帮燕, 林勇 . 区域生产力布局模式选择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 J]. 开发研究, 2005, ( 4) : 77& 80. 24 � 3 陈德敏. 论西部大开发中战略重点的抉择 [ J]. 中国软科学, 2002, ( 2): 89& 92. TheM ode Choice of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 ent inW estern Areas SONG Fu�zhong, XU Xian�m iao ( C hongq ing Un ivers ity, Chongqing� 400030) [Abstract] There is no f ixed mode for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 lopm en.t It is advisab le for each reg ion to choose an optimum mode acco rd ing to specific loca l econom ic situa tion based on certain principles. For Chongqing and S ichuan, the bestmode is urban�rural netw orking deve lopmen.t For Shanx ,i Gansu and N ingx ia, rura l driven by urban combining urban�rura l netw ork ing deve lopment mode shou ld be appropriate. For Q ingha i andX in jiang, rura l dr iven by urban deve lopmentw ith mu lt iple centers and grad ient rad iant cou ld be adoptable. For Gu izhou and Yunnan, m edium c ity priority development mode l maybe proper. W hile for T ibet, po int�ax le deve lopm entw ith the constantly strengthen ing of the point and ax lemodel cou ld be the bes.t [Keywords] western reg ion;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 l developmen;t developmen tmodel �责任编辑 � 李红雨 !现代社会中的民间传统∀ 在沪举行 为纪念芬兰史诗 ∋卡莱瓦拉 ( 出版 160周年, 由复旦大学北欧中心与芬兰土尔库大学 ∋卡莱瓦拉( 研究所联合主办的 !现代社会中的民间传统∀ 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009年 9月 25、26日在上海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来自中国、芬兰、挪威、丹麦、瑞典、澳大利亚、 德国等 20位与会者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会议前一天在光华楼一层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 !纪念芬兰史诗 ∋卡莱瓦拉 ( 出版 160周年展览 ∀ 开幕式。展览大厅中央陈列着史诗 ∋卡莱 瓦拉( 出版物, 四周摆放了 200余幅精心制作的介绍芬兰史诗的展板。这些展板是由土尔 库大学的 ∋卡莱瓦拉 ( 研究所制作的, 图片和文字内容分别来自于芬兰文学学会 ∋卡莱瓦 拉 ( 数据库、网站和学会的民俗学档案馆。 会议研讨分成 !文化过程∀ 和 !史诗与叙事∀ 两部分, 共收到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20余篇, 会议的英 文版论文集将由芬兰出版。 25
本文档为【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选择】,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7049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1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法学
上传时间:2010-12-08
浏览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