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辨证玉函【精】_2

辨证玉函【精】_2

举报
开通vip

辨证玉函【精】_2 辨证玉函 辨证玉函弃言 人身一小天地,大都不外阴阳虚实四字。故燮理得宜,愆伏可以不患;调剂有法,疾病 因之无虞。是在司命者,有以辨之而已。苟临症疏略,不暇加辨,以致毫厘千里,误人於俄 顷者,曷可胜叹,此陈子远公《辨症玉函》 之所为著也。陈子为於越世胄,幼抱匡济,恒 以公辅自命,人亦无不以公辅期之。贲志未售,间留心於经世之学。当途者殷勤征聘,争欲 延致,后因远陟苍梧,雅慕独秀,栖霞诸胜,遍历幽隐,遇一庞眉修髯,衣冠岸伟者,相与 坐语。移日,因出其囊中一编,授之曰:熟此可以普济世人。盖活人於笔端,与活人於指下...

辨证玉函【精】_2
辨证玉函 辨证玉函弃言 人身一小天地,大都不外阴阳虚实四字。故燮理得宜,愆伏可以不患;调剂有法,疾病 因之无虞。是在司命者,有以辨之而已。苟临症疏略,不暇加辨,以致毫厘千里,误人於俄 顷者,曷可胜叹,此陈子远公《辨症玉函》 之所为著也。陈子为於越世胄,幼抱匡济,恒 以公辅自命,人亦无不以公辅期之。贲志未售,间留心於经世之学。当途者殷勤征聘,争欲 延致,后因远陟苍梧,雅慕独秀,栖霞诸胜,遍历幽隐,遇一庞眉修髯,衣冠岸伟者,相与 坐语。移日,因出其囊中一编,授之曰:熟此可以普济世人。盖活人於笔端,与活人於指下, 均之跻斯民於寿域也。陈子携归展读,悉岐黄辩论问答语,与世之所传《内经》 、《素问》 诸书迥异,始悟前此之成编累帙,皆伪托以行世者。陈子掩关肄习,不数年间,即以医学擅 名於时。客岁,余仲子忽婴异症,遍召诸医,不特不能祛病使去,并不能辨病所自来,转辗 迁延,经年弥剧。苍崖姜世兄亲见所苦,因为推毂。适陈子以秋试入省,亟延胗视。一剂奏 功,再服而十减四五矣。余力扣其所蕴,知授受有自,大异寻常,殊恨相知之晚也。陈子随 有钜鹿之游,濒行,出是编以示余曰:是书吾久欲问世,憾剞劂无资,有怀未遂耳,因忆当 年,余白下友人有居要津者,向有膏丹异方,颇自珍秘,余偶过告归,主人厚赆以壮行色, 余坚却不受,且请曰:归装粗办,不敢以行李相累,惟得所藏秘方,以广利济,是吾愿也。 友人谊余言,探囊录授。余归即购求珍药,按方虔制。出遇有疾患呻吟者,辄牵畀之,靡不 立效。后请乞渐广,穷乡僻壤,山陬海莁,梯航跋涉,款门祈恳者无虚日。惟不喜给富人, 为其力能疗治也。余行之数十年,未尝有怠色。虽岁有所损,然拯患而起废者,当不可以数 计矣。今乃秘帙当前,历有成验,忍於宝山空返耶?爰为授梓,以公当世。倘陈子游屐所不 及至,诊视所未及施,庶几执是编,辨症而区处之,不无小补,知不徒为纸上陈言也。陈子 所辑洞垣秘发尚富,未能一一锓行,其以是编为嚆矢也可。 时康熙葵酉嘉平之望天都王之策慎庵氏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於古修堂。 辨证玉函卷之一元 阴症阳症辨 伤风伤寒 伤风与伤寒相似,阴症与阳症宜知。若不辨明,杀人多矣。虽仲景张公有伤寒专门之书, 我可不必再传。然而各有不同,正不可不传也。伤寒之异于伤风者,何以辨之?一在感之轻, 一则感之重也。伤风者,伤寒之轻者也;伤寒者,伤风之重者也,原无大分别。苟不急治之, 则伤风者即变为伤寒矣。盖人之元气最恶外邪。人身一感风邪,则元气必然与邪相战。元气 旺者,邪不能深入,不能深入,邪自然留于皮毛之间,而不敢入于腠理之内。不过一二日而 邪散者,正气以祛邪之易也。若正气虚者,则入于内,而变为伤寒矣。非伤风伤寒之有异也, 有异于人之元气虚弱而已矣。然则遇风邪之侵入者,开手即用补正祛邪之药,何至伤风之变 为伤寒哉?若既已风入于腠理之内,则邪即有阴邪阳邪之分矣。大约入于府,则为阳邪,入 于藏则为阴邪矣。是邪亦无阴阳之分,亦分于入之藏府之阴阳也。然而府又不同,藏又各异, 又从何处以辨之哉?我有一法,辨症最易。大约身热而烦躁者,阳症也;身热而安静喜睡者, 阴症也。虽阴症阳症中各有分别,而此法终为千古不易之论也。倘一遇风寒之侵体,无论是 伤寒伤风,一剂即愈,断不须二剂也。方名转春丹。此治初起之伤寒伤风也。倘三日后,身 有不凉者,此成伤寒之症矣。亦不必问其阴症阳症。吾有一方治之,随手而回春矣。方名回 春丹。一剂身即凉而邪即退,再一剂全愈矣。倘不听吾言,则变症蜂起矣。可查仲景专门治 之。二方之妙,各有深意。 转春丹用桂枝与麻黄,柴胡可并用,使邪入太阳者速散,而邪不敢入于少阳之间。且邪 原未入内,故可用补药以和解之。方中所以用芍药先去平肝,使邪之门路速断;用茯苓又引 邪从膀胱太阳下行,自然随手奏功,转一阳于顷刻也。回春丹之妙,妙在不用芍药,桂枝。 盖邪已入里,已离太阳之经,何必又用桂枝?况邪由卫而入于少阳之经,倘更用芍药,不特 不能平肝,而且引邪入肝矣。盖肝最恶邪侵。于未近邪之时可以未雨绸缪而已,近邪之顷, 难于及时杜绝,余方中所以不敢用之也。石膏、麻黄、青蒿之类,纯是入卫祛邪之圣药,单 攻一府而邪自难留,不得不从外而入者,仍从外而出矣。况方中又多调济之品,有不奏功如 响者乎?世人细思吾方,即授之以治伤寒之症,又安有杀人而比之刀刃者哉? 转春丹 桂枝五分 柴胡一钱五分 麻黄三分 白芍五钱 茯苓三钱 甘草一钱 陈皮七分 白术三钱 半夏三分 神曲一钱 苏叶八分水煎服。 回春丹 麻黄一钱 石膏二钱 青蒿五钱 柴胡二钱 甘草一钱 茯苓五钱 当归五钱 陈皮一钱 神曲一钱 麦冬三钱 生地三钱 白芥二钱 人参三分 玄参二钱 水煎服。 中风 中风之症,世人以风治之,误之甚矣。盖中风之症,乃人阳气虚与阴气涸而中之也,何 尝有风哉。人见其疾之忽然而来,有如暴风疾雨,遂以风名之。其实乃中气而作中风也。治 之法,一治风,无不死者,必须治气,始能有效。然而中气不同也。内有中阳气之虚,有中 阴气之涸,又不可不辨也。中阳气之虚者奈何?其有一时卒倒,口吐白沫,痰声如鼾,目直 视,胡言乱语者,阳症也。若中阴气之涸者,亦一时卒倒,目不知人,时而躁,时而静,欲 睡不能言,痰如锯,吐不绝,口中流涎不止,盖阴症也。二症亦相同者,均不知人,最难辨 而最易辨也。易辨者何?辨之眼而已矣。眼直视者,气虚也;眼双闭不开者,阴虚也。二症 皆能遗尿手撒,皆不治之症也。然而遗尿手撒,亦可治之,大约十人中亦可救四五者,非尽 不可救也。倘阳虚而中者,用三生饮,必须用人参二两或三两,始可回生。与其日后用之, 不若乘其欲绝未绝之顷多用人参,可转死回生之易也。至治阴虚而中者,又不可纯用三生饮。 古无专方留下,我今酌一奇方,以救世人之阴虚中风者,神效。 方名十宝丹。一剂即回春也。此方俱是纯阴之剂,然又何以兼用人参?不知无阳则阴无 以生,必须加参为佐使,则阴生于阳之中,而阳回于阴之内,两相须而两相成也。苟或舍三 生饮以救阳虚之中风,而改用祛风祛痰之药,我未见能生者。即或用三生饮矣,而少用人参, 多加祛痰之品,即或不死,未有不成半支风与偏枯等症。以三生饮治阴虚中风,亦无不死者。 苟听吾言,用吾之方,自庆生全。倘怪吾药品之多,改重为轻,恐难免半支偏枯之症矣。愿 人敬守吾训。盖吾之方必须照吾分两以治,初中之时,不可妄自加减。或用此方之后,以病 人脾胃之弱量为加减,亦未为不可。但切不可加入风药一味,以杀人于俄顷也。慎之慎之。 十宝丹 麦冬三两 熟地三两 山萸二两 白芥子二钱 人参五钱 菖蒲一钱 茯苓五钱 五味三钱 丹皮二钱 水煎服。 吐症 大凡吐症,多是胃气之伤,然而胃气不同,有阴阳之别。如吐而有声或痛者,阳症也; 倘吐而无声又纯是清水,或今日饮食而明日尽情吐出者,乃阴症也;或腹中不痛,或遇寒即 发,无非阴症。倘辨之不清,妄自用药,必致杀人。我亦更传一法,以辨阴阳之殊,亦看舌 之滑与燥而已矣。大约阳症口必渴,而舌必燥;阴症口不渴,而舌且滑也。治之法,阳症之 吐用方,名为引火止吐汤。此方之妙,妙在茯苓至一两。盖火势之上冲,由于水道之下闭, 用茯苓以健胃,又利水下行,黄连止心火,余俱调和得法,自然火不逆而水下通,又何至吐 逆之生耶。至于阴虚作吐,实为难治,不比阳吐,一剂便可奏功也。盖阴虚而吐,乃肾中之 火虚也,肾火既衰,则脾无火养,食留脾中,成为阴寒世界,下不能化,自然上涌而吐矣。 法当温补命门之火,使火生水中,然后土生火内,方用济火神丹。服后即用饭压之。一剂轻, 二剂更轻,十剂愈,三十剂全愈矣。 盖阴病之吐,其来非一日矣。不大补之,则阴不能生,而阳不能化。或求速效,再加人 参三钱于方中,可减十分之二,然终不若原方之妙。盖病是纯阴,不必再借阳药。况方中原 有白术,阳药在其中矣,又何必更用参之多事哉。人不知生病之重,惟求速愈,或改用吾方, 或别求治病,未必不反害之也。 引火止吐汤 黄连一钱 茯苓一两 白术五钱 陈皮一钱 神曲一钱 麦冬一钱 人参二钱 砂仁一粒 霍香五分 生姜三片 水煎服。 济火神丹 肉桂三钱 熟地一两 山萸五钱 五味二钱 茯苓五钱 山药一两 肉果二枚 白术一两 芡实五钱 水煎服。 泻症 泻证,泻有倾肠而出者,最可畏之病也。倘治之少迟,必至气绝而亡。但泻中有阴阳之 分,不可不急辨之也,如大泻五六十次,或百余次,或数百次,纯是清水,完谷不化,人以 为寒也,然其中亦有热症。但寒证水泻,心腹不痛,大肠不后重作楚。若热症之泻也不然, 必腹痛不可按,有后重之苦,倘不辨明而用药,下喉必死矣。吾今传二方,一治阴症,一治 阳证也。阳症用车前、茯苓,最是利水之品,而白术又是健脾去湿之药,加入肉桂,以取其 气,引入膀胱,同泽泻同群共济,自然定乱扶危,转祸为福。又何必用人参以救绝哉。倘富 贵之人,不妨用人参五钱,或一两为妙。我传方不入参者,欲救贫穷之客也。方名导水止流 汤。其治阴证之泻,则又不同。虽此方亦可相通,而终不可执之以概治也。另传方者,名为 扶火消水汤。二方之妙,各有深意,前方泻水而不耗其气,后方补火而培其气也。 导水止流汤 车前一两 茯苓一两 白芍一两 甘草三钱 肉桂一分 陈皮一钱 白术五钱 神曲五分 泽泻五钱 水煎服。 扶火消水汤 白术一两 车前五钱 山药一两 芡实一两 薏仁五钱 肉桂三钱 五味二钱 茯苓五钱 水煎服。 疟疾 疟疾皆起于外来之风邪,然而内无痰与食,终不能成疟疾也。虽然无痰不成疟与无食不 成疟,虽感于外来之风邪,然亦内之阴阳之气各有不足,三者始能相合而成疟。然则乌可不 辨阴阳乎?若阳症之疟也,必发于昼,或一日一发,或两日一发,必寒多而热少。其势若盛, 而其病实轻。盖阳气能与邪气相战,故作战栗之状而齿击有声也。若阴症之疟,亦有一日一 发者,或两日一发,或三日一发。然发之时,必发于夜,发必寒少而热多,齿不战击,身痛 亦不甚,口必不十分大渴,其症似轻而实重。虽二症皆是邪侵而成,而治之法均不可徒治其 邪,但补其正,均能愈疟。原不必更为逐邪之计也。然而补正之中而少带散邪之品,未为不 可,用之得当,病去如扫。吾今立二方,一治阳疟,一治阴疟。阳疟方名为扶阳散邪丹,一 剂轻,二剂全愈,不必三剂也。凡阳疟不论一日二日,无不全愈,神方也。阴疟方名为益阴 辟邪丹。无论一日、二日、三日,四剂全愈。倘四日两头发之疟,久经岁月者,方中药料加 一倍,增入人参五钱,亦四剂全愈,但愈后必须多服十全大补汤,不致再感而重发也。倘人 不信吾言,动用祛邪之品,置阳气阴气于不问,虽心欲去疟,适所以坚疟鬼之城也。 扶阳散邪丹 人参一钱 白术三钱 柴胡二钱 半夏三钱 青皮一钱 鳖甲三钱 当归三钱 生何首乌三钱 山楂二十粒 甘草一钱 水煎服。 益阴辟邪丹 熟地五钱 当归五钱 白芍五钱 何首乌五钱 白术五钱 茯苓五钱 鳖 甲一两 白芥子五钱 柴胡一分 山楂十粒 水煎服。 痢疾 痢亦不同,有阳痢、阴痢之分,世人不知也,皆为湿热所致。动言痢无止法,而不辨其 阴阳之异,故往往杀人,可慨也。阴阳之痢,《内经》 亦未分别,我今日亦泄天地之奇。 大约便血腹疼,后重噤口者,阳痢也。腹不痛,以手按之而快者,粪门无急迫之状,日能食, 无血而白痢者,乃阴痢也。虽用药得宜,一方可以兼治,然终不识症之阴阳,犹为不知痢症 之人也,不可不明辨之。庶几用药可分轻重,尤易奏功如响。吾今立二方,一治阳痢,一治 阴痢。阳痢方名为扫痢神丹。一剂即止血,二剂即止痢,不必三剂也。阴痢方名为化痢仙丹。 一剂轻,二剂止,三剂全愈。人见血痢为重,而不知白痢感于阴分,未尝轻也。但阳痢火重 而湿轻,阴痢火轻而湿重耳。阳痢之方,妙在用黄连于大黄之中,使火毒迅扫而去,不久留 肠胃之中。阴痢之方,妙在用芍药之多,平肝以扶脾土,使土安而水易去,其余皆是祛逐邪 秽之物,各用之咸宜,所以奏功尤易也。 扫痢神丹 黄连三钱 当归五钱 白芍五钱 广木香一钱 槟榔一钱 枳壳一钱 大 黄五钱 车前子五钱 水煎服。 化痢仙丹 白芍一两 当归五钱 枳壳一钱 萝卜子三钱 槟榔一钱 甘草一钱 车前子一钱 水煎服。 癫狂 癫狂之症,世人以癫为阴,以狂为阳是矣。然而癫之中未尝无阳症,狂之中未尝无阴症 也。何以见之?癫如羊癫、牛马之症,此发之阳气之不足。阳虚则阴邪自旺,此谓之阴症宜 也。然而其中又有花癫之病,见男子而思亲,逢女子而不识,呼喊叫号,昼夜不止。倘亦为 阴症,而用桂、附之品,则立刻发狂而死矣。狂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见水而入,此发之 阳邪之有余,谓之阳症宜也。然其中有似是而非,又不可不辨。如见人则骂,逢物则瞋,躁 扰不宁,欲睡不安,欲行不得,口渴索饮,见水则止,倘亦视为阳症,而投之竹叶石膏汤, 下喉即死矣。然则二症终于何处辨之?亦辨之于两目有神无神而已。如阳症,则目必红;而 阴症,则目必白也。吾定二方,一治阳癫,一治阴狂之症。阳癫方名散癫汤。此方之妙,妙 在白芍用至一两,自能平肝;栀子用至五钱,自然散其郁结之火。其余柴、芥、术、苓皆去 痰、去湿之妙品,自然心清而火降,脾健而癫除也。阴狂方名解狂散。此方之妙,妙在用玄 参二两于群补真阴之中,解散其浮游之火,水足而火自消,亦火息而狂自定也。苟或辨之不 清,妄投药饵,生死存亡正未可定矣。 散癫汤 白芍一两 白术五钱 当归五钱 炒栀子五钱 菖蒲五分 茯神三钱 甘草一钱 白芥子三钱 丹皮三钱 柴胡一钱 陈皮五分 水煎服。 解狂散 熟地一两 白芍五钱 当归五钱 山茱萸五钱 麦冬五钱 北五味一钱 玄参二两 白 芥子三钱 菖蒲三分 生地五钱 水煎服。 咳嗽 咳嗽初起,多是阳邪之感;咳嗽日久,多是阴气之虚。然亦不可拘于此论也。有初起而 即是阴虚者,有日久而仍是阳虚者,又不可不辨也。何以见初起之即犯阴经也?如日间不嗽 而夜间嗽者,或朝咳之轻而夜咳之重者,虽有风邪袭之,终是阴虚使然。开手即宜用补阴之 味,而佐之散风之品,则邪易去而正气不耗也。何以见日久之犹是阳经也?如嗽必抬肩,咳 必声振,吐痰而结成黄块,塞鼻而长流清涎,或昼重而夜反安然,或坐躁而卧转宁贴,此阳 气之未虚而邪气恁之而不散也。必须仍用祛风荡痰之品,而少兼之滋阴之味,则邪自散而阴 气不伤也。吾今留二方,一治阴经之咳嗽,一治阳经之咳嗽。阴经方名护阴止嗽丹,此方有 调济之宜,看甚平常,而奏功实神也。阳经方名散邪止嗽丹。此方虽是散邪,而仍然补阴而 不补阳者何故?盖阳既旺而邪自难去,补益其阴则阳气自平,阳平而邪亦难留矣。倘不知阴 阳之异,即一味偏补之,则阴不能生而阳不能化,不特咳嗽难愈,而且变症百端矣,可不慎 哉。 护阴止嗽丹 麦冬五钱 紫菀五钱 百部五钱 天门冬三钱 熟地五钱 桔梗二钱 甘草一钱 白 芥子二钱 玄参三钱 沙参三钱 陈皮五分 款冬花五分 水煎服。 散邪止嗽丹 柴胡一钱 白芍五钱 黄芩一钱 石膏一钱 桔梗一钱 甘草一钱 生地五钱 麦冬 二钱 茯苓二钱 半夏一钱 陈皮五分 水煎服。 大小便闭 大小便之闭塞不通也,人皆谓之火,然火亦有阴阳之别。阳火而成闭结人易知,阴火而 成闭结人难识也。先言大便之闭塞。邪火逼迫于大肠之中,烧干大肠,以致肠结而痛,手按 之不可近者,必须用祛荡之品而大泻之,否则邪留于腹中,必变为谵语发狂之症矣。此等之 病,乃阳火作祟也。若夫肾水亏损,不能滋润于大肠,以致粪如羊屎者,往往有经月而尚未 便者,虽觉急迫,而终亦不甚,忍至二三日而如前不相异。老人多有此症,乃阴火作祟也。 阴火者,相火,乃虚火也。肾火之有余,实肾水之不足也。若亦以下药下之,是因其阴虚而 复虚之也,去死不远矣。吾今定二方,一治阳火,一治阴火。治阳火方名利火下导汤。此方 虽有大黄之行,火麻之润,而仍以当归为君,则补多于下,亦止因势利导,而终非过下亡阴 也。治阴火方名为升阳下阴汤,此方之妙,妙在熟地纯阴之药为君,而佐之地榆、苁蓉、火 麻之润,尤妙用升麻升提清气,则秽浊自然下行,又何必加入大黄之多事哉。 再言小便之闭塞。小便之通,在於膀耽之气化。膀胱乘于火邪,则小便必点滴不通。其 症必气急面红,心欲呕而胃作酸,腹欲胀而肠欲断,两目双赤,狂躁不宁,此阳症也。苟或 小便虽急而非点滴之不通,气不急,面不红,目不痛,腹胀而喜按,胃安而难餐,此阴症也。 设不辨其阴阳,而轻用开关之剂,亦半死半生之道也。夫阳证易治,而阴症难治者何也?亦 不取阴证而一辨明之耳。盖小便之通,虽本于膀胱之气化,然膀胱畏火而又未尝不喜火也。 多火则膀胱之气化不及行,无火则膀胱之气化又不能行也。膀胱之阴虚,则水道已成冰冻之 窟,又何能通阴寒之水哉?故小便亦闭塞而不通也。吾今亦立二方,一治阳症,一治阴症。 阳症方名清水至神汤,一剂即通。车前利水而不走气,寄奴逐水而不伤阴,升麻升提而反得 下降之宜,白果引入任督之路以泻水之气,直入膀胱,实有妙用也。阴症用益火济水汤,此 方之妙,妙在纯是补阴,而不去利水。用肉桂之一味,以转阳和,自然雪消,春水冰泮而沟 壑皆通也。倘止去通水,则膀胱愈寒,必成牢不可破之坚城矣。 利火下导汤 大黄三钱 当归一两 红花二钱 赤芍药三钱 厚朴二钱 枳实一钱 柴胡八分 火 麻子三钱 水煎服。 升阳下阴汤 熟地一两 当归五钱 地榆一钱 火麻子一钱 升麻一钱 生地五钱 麦冬五钱 肉 苁蓉五钱(洗去盐水)水煎好,加入人乳半碗服。 清水至神汤 薏仁五钱 白果十个 升麻五分 车前子一两 泽泻三钱 刘寄奴五钱 水煎服。 益火济水汤 熟地一两 山药五钱 茯苓五钱 山茱萸五钱 牛膝三钱 肉桂二钱 麦冬五钱 车 前子三钱 薏仁五钱 水煎服。 心痛 心痛,从来言无真正之病,不知心痛未尝无真也,但有阴阳之分耳。大约阳病之痛犯心 者多不救,阴病之痛犯心者多难医。阳病乃火也,火邪犯心,有膻中之障隔,而火势不能直 冲于心。泻其胃中之火而心安矣。其故何也?邪火与心火本是同类,火与火合,气焰虽殊, 而热性何殊也。原无相克之嫌,故火退而君火自息,何至有自焚之祸。若阴病,乃寒也,寒 邪直犯乎心,虽有膻中之障隔,而寒气冲天,直中皇居,相臣不当其锋,先自逃遁于他处, 而天王有不下堂而走乎。盖寒水克心火,立时可以扑灭,较阳症而更重也。故朝发夕死,夕 发旦死,医之少迟,已多不救,况用药之不得其宜,何怪其骤亡也。人见其亡之骤,谓其真 正心痛,其实非真正心痛也。治之得宜,何尝不可救哉。然则心痛之阴阳,又乌可不辨之乎? 若阳症也,必彻夜竟日疼痛呼号,双目必红,口必渴引饮,得凉水而少止,与之食而更痛, 手不可按,按之而痛必甚;身上必然有汗,日重而夜少轻。此乃邪火作祟于胃中,上冲膻中 耳。用泻火神丹,下喉而痛即定矣。此方之妙,妙在栀子用之太多,始能直折其郁抑之火, 而苍术、茯苓又去其湿,湿去则不生热,而火势自衰,又加之管仲以去秽,乳香、木香以止 痛,用甘草之多,则栀子不至太凉,反得其调剂之宜,而枳壳化食,食消则火随食而下行矣。 又虑邪火大旺,若不顺从其性,则火势炎上,恐拒隔而不受,用干姜之炒黑,去其太热,引 栀子之类于下行,又得其前导之功也。药性既然相宜,功效岂不立奏乎?所以甫下喉而痛即 定也。若阴症也,必感寒而得之。其症小腹先痛而后入心,口吐清水,与之茶即吐出,手足 青甚而卵缩,角弓反张,此阴寒之气犯心。其来甚速,苟能以生姜半斤捣碎,炒热敷于心腹 之间,则寒邪少减,即用生姜三两捣碎,饮之亦能生者。然终乃一时急救之法,而非万年济 人之术也。用祛寒定痛汤救之实神。刻不可缓,速行救之,下喉亦生,否则难救矣。此方之 妙,妙在用白术之多,直入腰脐之内者何也?寒气之入,原从脐内先入,若不急杜其来路, 则邪无顾忌,往前直奔心包之络,如何当其贼势之横行,余故用白术绝之也。然非多加,则 势孤力薄,寒邪亦何所畏而反顾哉。故必多加,而后可以取效。然徒用白术之多,而无附子、 肉桂之热药,是犹兵众而将非摧锋陷阵之帅,则兵卒不前,贼又何所畏忌,故必用附子、肉 桂也。然徒用附子、肉桂,斩杀诛戮而不分散寒邪之势,则敌人团聚,尤难解纷。余所以又 用茯苓引寒邪之下行也。又虑心君寒甚,无火以温其中,譬如群贼围困皇宫,虽有勤王之将, 而无导引之师,则外虽有声援之兵,而内无接应,非得亲信之臣,又何以交通内外。余所以 又用菖蒲引桂、附入心而卫君也。愿人敬守吾方,以治真正之心痛,无不手到成功。倘见病 势少轻,前二方少减分两,亦未为不可。 泻火神丹 栀子五钱 白芍三钱 乳香一钱 广木香一钱 管仲三钱 甘草三钱 枳壳一钱 炒 黑干姜一钱 茯苓五钱 苍术三钱 水煎服。 祛塞定痛汤 附子三钱 白术三两 肉桂三钱 人参三钱 菖蒲一钱 茯苓五钱 水煎服。 腹痛 腹痛多是寒热之二症。虽有气痛、虫痛、食痛之殊,然大约以阴阳二字足以包之,毋论 食痛、虫痛、气痛也。其阴症之痛,如时而痛,时而不痛,或夜痛而日不痛,或饥痛而饱不 痛,或不按而痛,手按之而不痛,皆是阴症之痛也。其症口吐清水者有之,喜热汤者有之, 索饮食者有之,喜拥被而卧者有之。面青手冷,口必不干,痰必不结。此等之症,不可用寒 药治之。吾有一方甚效之极,方名安腹止痛丹。此方之妙,妙在用白芍以平肝,使肝木不来 克土,又佐之健脾去湿、去痰、去食之剂,而后调和得宜,自然奏效如神。倘或有虫,亦能 制缚而不痛矣。盖肉桂一味,原能杀虫故耳。若阳症之痛,必日重而夜轻,必痛不可手按。 得食则痛更甚,口必渴,痰必黄,目必红赤,舌必燥,手足反寒而战,大便坚实,小便必黄 赤而便难,皆火之作祟,而虫与食之不化也。或因气恼而得,或因酒醉而成,或过食燔熟烹 炙而得,治之法不可以寒药折之。吾有一方,治之最妙,方名清解止痛丹。此方亦妙在用芍 药。盖痛症非芍药不能和,故必以此为君,要佐使之得宜,又何患芍药之酸收哉。攻邪之内 用芍药为君,所谓剿抚兼施,自成仁勇,先居必胜之势,以攻必散之病,有不奏效如神者乎? 腹痛虽小疾,而阴阳最不可不辨明者。世人往往因小疾而治之不得法,遂成大病者多矣。我 所以不惮烦而传腹疼之一门也。 安腹止痛丹 白芍五钱 甘草一钱 肉佳一钱 干姜一钱 白术五钱 麦芽二钱 山楂十粒 半夏 二钱 水煎服。 清解止痛丹 芍药五钱 枳实一钱 白术一钱 山楂二十粒 厚朴一钱 石膏二钱 甘草一钱 白 芥子三钱 茯苓三钱 柴胡八分 当归三钱 炒栀子二钱 水煎服。 头痛 头痛之症,人以为阳之病也。然阳虚而头痛与阳实而头痛者有殊。盖阳虚之病,即阴虚 之症也。阳气之虚,以致阳邪之旺,倘阴气不衰,则阳邪有制,何能作祟乎?然则头痛不可 尽言阳症也。吾今辨明有阳虚之头痛,有阴虚之头痛。或曰头乃六阳之首,阴气不能到头, 如何说是阴虚之故?不知阴气到头而还,而阳气既衰,不能接续阴气,以致头痛。虽是阳虚 之故,而实亦阴气之衰,阴气苟旺,亦能上接夫阳气也。阴阳原两相根,亦两相接,原不可 分为二也。惟其一偏之虚,遂至两相之隔矣。然则治之法,何可不辨阴症与阳症乎?阴症之 痛也,颠顶若晕而头重似痛不痛,昏昏欲睡,头重而不可抬,非若阳症之痛之甚也。其症朝 轻而晚重,身胝又不觉十分之重,此乃肾水之衰,而肝气克脾,虚火升上之故也。方用平颠 化晕汤治之,自然平复,但非一二剂可以奏功。盖阴病多无近效,非药饵之不灵,万勿责之 近功可也。此即四物汤之变方。妙在用桔梗、细辛于补阴之中,阴足而二味解其头之晕,是 顾阴为本而散邪为末也。若阳虚之头疼,多是风邪侵袭而然,阳气不虚,邪何从入?于脾胃 之阳虚,而气遂不能顾首,风邪因而相犯,然则祛风而可不补正乎?但其间阳气之虚,从何 辨之?亦观之症以辨之。其症必鼻塞而多涕,口渴而多痰,其痛必走来走去不定于一方,而 痛连齿牙,或痛连于项背,彻夜号呼,竟夜不寐者是也。吾有一方最佳,方名解痛神丹。一 剂而痛如失。此方用川芎至一两,而又佐之天、麦二冬,纯是补阴之味,如何治之阳虚有邪 之头痛也?不知阳邪之旺,终由于阴气之衰,补其阴而阳自旺,阳旺而邪自衰,况方中各有 散邪之品,用之于阴药之中,愈足以见其功用之大。倘纯用风药,未尝无功,然真气散尽, 头痛虽除而他病将见,又不可不知也。 平颠化晕汤 熟地一两 麦冬一两 细辛三分 山茱萸五钱 川芎五钱 当归三钱 白芍三钱 北 五味一钱 白芥子三钱 桔梗一钱 水煎服。 解痛神丹 川芎一钱 辛夷一钱 黄芩三钱 蔓荆子一钱 细辛五分 麦冬五钱 甘草一钱 天 门冬五钱 桔梗三钱 天花粉二钱 水煎服。 目痛 目疾至难治而至易治也。世人目疾,往往有经岁经年而不愈,甚至终身为废疾者有之。 此岂目病之果难治乎?亦治之不早与早治之不得其法耳。盖目痛有阴阳之分,而辨之不可不 预也。苟辨之至清,用药得当,随手即可奏功,何至有废疾之成哉。阳症之目痛,必羞明恶 亮,大眦必赤如火,而小眦反觉淡红,其痛必如刺戳,流水结眵。或鼻塞而不通,或口渴而 痰结,或身发寒热而不止,此皆火壅于心腹之间,肝木气郁而成此目痛也。若错认作虚症, 而用温补之药,则必变为两眼青盲之症矣。法当用开郁去风之剂。方用开目散。此方之妙, 妙在舒肝木之气,而加之去湿散火之品,不去治目而目之红痛尽除。大约二剂便可收功,不 必多用。至于阴虚之目痛,虽初起之时略有微疼,而痛终不甚,大眦不赤而小眦则红如血者 有之,或小眦不赤而通身作桃花色者有之,无泪无眵,日间少快,夜则反重,虽羞明而不甚, 腹内时时作饥,饥则痛,较饱时觉重,可见日而不可见灯火,大便溏者有之,而小便反觉清 长,或夜发热者有之,而身间发汗不止,此皆肾水虚耗,不能滋润肝木,肝木自顾不暇,又 何能上润于目?必须用纯补真阴之药,大剂吞服,始能水足而虚火有归经之日。倘以寒凉之 药治之,则必胃气消亡,而阳气亦因之而丧。或以风药治之,散其真气,而双目终无红退之 时。于是有昏花之症,于是有拳毛倒睫之症,终身成为废人而不悟者,比比也。予与言及此, 可胜浩叹。予今定一方救之,实有神功,名为养目至神汤。此方前去补肾以生肝,使水足而 肝木得养,肝木有气,而双目自明矣。但此方必须多服为妙。服至半年,不特昏花者可以重 明,而拳毛倒睫者亦能自愈。盖治本而末治在其中,正不必又治本而又去治末也。 开目散 柴胡二钱 当归一钱 白芍三钱 白蒺藜三钱 半夏二钱 陈皮一钱 甘草一钱 车 前子二钱 苍术一钱 黄连一钱 草决明一钱 天花粉一钱 水煎服。 养目至神汤 熟地五钱 山茱萸五钱 甘菊花三钱 地骨皮三钱 当归三钱 白芍三钱 茯苓 三钱 白芥子一钱 柴胡三分 枸杞子二钱 葳蕤三钱 水煎服。 双蛾 双蛾之症,乃少阴之火冲上于咽喉也,其势甚速甚急。重者有点滴之冰不能下喉者,一 连数日不进饮食而死者有之。虽此症皆起于火,而火有不同,有阴火阳火之异。苟不辨明而 妄自用药,死亡顷刻。非发狂而亡即身青而死矣。阳症如何?喉中必先作干燥之状,口必大 渴引饮,痰或结于胸膈之间,欲吐不能,欲咽不可,喉肿如疮,小舌红甚,喉之两旁内如鸡 冠,外必作肿状,日间痛不可当,夜间少安可寐,舌必峭而目必赤也。万不可与温热之药。 倘误与之,立时发狂矣。此症只消用吐法,便可全愈。古人有用生桐油以鹅翎扫其喉中,一 吐出顽痰碗许,即刻奏功者。然亦有火亢之极,一吐不能效者奈何?然必问其饮食起居,从 前曾服过何药。倘服热药而致此者亦多,其大便必燥结,三四日不下,或小便痛涩者,放胆 用吾汤以治之。方名豆根神散。一剂即安,而双蛾消归乌有矣。此方之妙,妙在山豆根之多 用,此物最消少阴之实火。然非甘草、桔梗以伴之,则下行而不上达,故用二味为臣。青黛 亦止痛消肿之神药,以之为辅。半夏、天花不过消其顽痰,则火易消散耳。若阴症之双蛾也, 有形而不十分作痛,时而痛,时而不痛。夜痛而重,昼痛而轻。口必不干,不过微燥而已, 饮之凉水,下喉即快,少顷转觉不安,胸中膨胀,大便如常,小便清长,即色黄而亦不作艰 涩之状,此皆阴虚火动之故。莫妙用八味地黄汤,大剂饮之,自然下喉而痰声息,肿痛除也。 盖八味丸专补命门之火,下热而上热自消,龙雷之火非真火不能引之归经耳。然而二症往往 有药食不能咽者,虽有此等妙药,何以下喉。阳症用鹅翎扫其喉,得小吐则水路少开,便可 用药。阴症则不可用吐法也,盖吐之甚则火益沸腾。另有巧法,用针刺手上大指指甲之旁少 商穴,刺星星出血,其血色必紫必黑,血出喉必稍宽,便可用地黄汤也。如不肯刺,更用附 子为末,以糨子调成,摊在两足之脚心,一时辰便开水路,便可用药,固是至妙之方也。 豆根神散 山豆根三钱 甘草三钱 麻黄五分 桔梗三钱 半夏二钱 青黛三钱 天花粉三钱 水煎服。 痈疮 痈疮之症,至凶至恶者,莫过发背。然而别其阴阳,治之无难,不知阴阳,各疮痈且皆 不能奏效,况易治乎。故痈疮之证,但当问其是阴是阳,不当计其何轻何重也。大约各痈疽 疮症初发之时,作痛作疼,发寒发热,多是阳症。阳症初起,必然红肿高突,呼号叫喊,自 不能免。若阴症则不然,虽亦发寒发热,而疼痛反觉少轻。初发之时,必现无数小疮头以欺 世,大势平陂而无高突之状,面必色黯,不若阳症之面红也。治之少差,死生反掌,可不慎 乎。阳症之疮,乃火之有余,不能发泄,或饮凉水,水浆壅遏而成阳毒。阴症之疮,必生于 富贵之人,或繁华而兼忧郁,或气恼而带房劳。内水既干,内火自炽,蕴毒实深,一旦溃发, 岂可以细小微剂望其生全乎,与阳症治法大是悬殊。然而阴阳虽有各别,而毒气总无大异也。 吾今立一方,统治阴阳痈疽之各疮,无不神效。但阳症小其剂,阴症多其味也。方名阴阳通 治丹。如若阴症,各药倍一半,加附子一钱可也,余不可乱加。此方之妙,妙在金银花。盖 此味乃补阴之妙品,又是散邪解毒之圣药,然非多加,则力薄而效浅,吾所以用至三两也。 阳症何以相宜,盖补阴正所以助阳气之不足,阳生于阴,原有妙用也。若阴症尤其所宜,加 一倍则力大而气专。加附子以达其经络,无经不入,引当归、甘草之类,同群共济,更易奏 功也。倘世人不听吾言,因循失治,必致阴症变成坏症,而阳症亦变为阴症而不可救者,是 则可怜也矣。 阴阳通治丹 当归一两 甘草三钱 金银花三两 车前子五钱 水煎服。 脱症 脱症之有阳阴也,于何辨之?亦辨之症而已。非男脱为阳,而女脱为阴也。阳脱之症, 乃阳气之衰,阳精不能与阴精相合,于是彼此相脱而身亡。而阳精与阴精又从何处以辨之? 阳精者火也,阴精者水也,阴阳皆在于肾之中,无阳则阴不生,无阴则阳不化,合则生,而 脱则死也。而阳脱之症若何?其阳必翘然不倒,精尽而继之以血者是也。阴脱之症若何?精 尽而止,其阳即痿,身寒而无气者是也。治阳脱与治阴脱,虽皆不可离去人参、附子,而其 中又不可不少有分别。治阳脱者,宜多用人参而少用附子;治阴脱者,宜多用附子而少用人 参。吾今定二方,一治阳脱,一治阴脱。或疑脱症不可服补阴之剂,不知阴虚而脱,无阴固 不能骤生,然而有参以生气,又有附子一枚以为君,则纯是大热之药,若不助之补阴之味, 未免过于酷烈,此中实有妙用。倘附子不用至一枚,断难用补阴之药也。设若止用人参,而 少用附子,则阴寒之气逼人,又安能回之无何有之乡哉。此阴脱阳脱之宜辨也。苟知阴阳之 辨,见此等之症,自然不至临时忙乱,而枉人之性命也。 阳脱方 人参三两 附子二钱 水煎服。 阴脱方 附子一个 人参一两 熟地五钱 山茱萸五钱 麦冬五钱 水煎服。 汗症 汗症之宜讲也。人以为发汗亡阳耳,谁知亦有发汗亡阴之祸哉。大约汗症多是热,而阳 气不能固者,始有汗出,故世人动以汗出亡阳为辞,不知阳生于阴,阴气不能固,而阳气始 能外泄,亦有阳气不能收,而阴气外逆者,亦不可不辨也。其阳症若何?身必发热,口必发 渴,两目必红赤,痰如黄块,或吐白沫,其汗或如雨、或如珠,身必狂躁不安,脉必洪大而 数,按之必有力而击指,登高而歌,或弃衣而走,或见水而入,皆是阳症之汗也。然阳之中 有实有虚,又从何而辨之?汗出而身凉者,为虚是矣,然亦有汗出而身未凉者为虚。虚者口 舌必滑,苔为白苔者虚也,若见黄苔与灰黑之色与红赤之色,俱是实邪之火。如此辨症,断 断不差。虚者宜用补阳之味,三黄之汤多加黄芪,清中补之最妙。若实邪之汗,非石膏汤不 能遏抑其火,世人皆知其方,余所以不留方也。若阴虚发汗,人最难知,医方亦无佳者。吾 先言其症,而后定其方。其症微微汗出,如星星光景,口必不渴,舌必滑无苔,或夜有汗而 日无汗,或动有汗出而静无汗,或饮食有汗而平时无汗,或身有汗而头无汗,皆是阴虚之汗 也。吾今留一方统治之,无不神效。此方之妙,妙在补气之味而加入于补血之中,少加桑叶、 五味以止汗,故阴气自生而汗亦自止。倘亦用寒凉之味以止汗,汗虽止而正气消亡,非胃气 之寒,即脾气之坏矣。论理人参亦可多加,而余不用之者,伤人之贫者多,而富者少,吾定 此方,以救万世之人,故不以难者强世人也。 黄芪三钱 当归五钱 桑叶七片 五味子十粒 白芍一两 生地五钱 麦冬五钱 白 芥子三钱 水煎服。 痰症 痰症,百病多起于痰,无痰则不能成病。然痰之生必非无因,非阳气之衰,即阴气之乏 也。阳气既衰,而风邪外中,则痰必生矣。其痰之生也,或如黄块,或如败絮,种种之不同, 或咳嗽之不已,或呕吐之不止,而继之膨闷。治之法以二陈汤加减,以治阳症之痰,实有奇 效。然此方多不善用之,往往取败者为何?亦因其欠补阳气之味也。吾今加减其方,名为加 减二陈汤。以此治阳症之痰,无不神效。汝见有火,少加枯芩一钱可也。阴症之痰,吐如清 水,或如蟹涎,口必不渴,或腹内作声,或胸中作闷,或夜重而昼轻,或面红而时白,皆阴 虚之痰也。阴虚者,非脾气之不足,则肾气之匮乏也。治之法健脾以化其痰,补肾以归其水, 此大法也。更有一种下寒之甚,火气无多,水波泛上,必须补其肾中之火,以生脾土,则土 旺始能摄水,自然不化痰而化精。又在人善于治之也,肾火虚寒以致水泛者,用八味丸最妙, 余不再定其方。惟是脾肾之虚,不至命门之火太微者,可兼治脾土,而不必纯去补肾。余定 一方,一剂轻,二剂痰静,三剂痰消乌有矣。此方之妙,妙在纯去健脾,而又去泄湿,湿去 则痰无党可聚。又有白芥子消其膜膈之痰,而神曲、砂仁又最是醒脾之品,同群共济,有不 奏功如神者乎。 加减二陈汤 白术三钱 陈皮一钱 甘草一钱 茯苓五钱 半夏一钱 人参五分 麦冬三钱 苏子 八分 水煎服。 后方 白术五钱 山药五钱 芡实五钱 薏仁五钱 神曲五分 砂仁二粒 白芥子三钱 水 煎服 肿胀 肿胀之症,有水肿、气肿、血肿、虫肿、食肿之别。五症之中,最易治者食肿耳,不必 分其阴阳,以消食之品分消之即愈。其次难治者则虫肿,亦不必分其阴阳。盖虫肿即食之变, 皆伤脾阴而成,健脾而济之下虫之品,自然能愈。世多留方,然用之而不效者何也?亦因看 不清是阴虚之故,而用阳药以去之也。吾今留一奇方,专治虫臌最妙最神,方名化虫绝神丹。 每日空腹白滚水送下一两,早晚二服,服三日即有虫从大便中出矣。服十日肿胀消,再服十 日全愈,不必尽服也。此方俱是补阴之品,又是杀虫之药,藏府不伤而反受大益,潜移默夺, 不战之战,正妙于战也。气臌者,乃阳气之郁也,世人以水臌法治之,转成危症者最多。而 气臌从何辨之?单胀于两胁之间而手足不十分肿者是,又不是虫胀之单胀于腹也。此等之病, 宜解郁为主,而解郁又以舒肝为急。吾定一方,名为开郁消肿汤。此方用柴芍以舒肝气,则 两胁之胀满自除,又何必用大腹皮与槟榔之消克哉。此方可用四剂之后,略减其半,加入人 参三钱,连服四剂,气臌自消亡于无事矣。血臌之病,非气病也,乃血症也。半由于饮食之 失宜,半由于思想之太结,遂成此病。其症面黄而腹胀,手按之如有物在,而又不十分大痛, 手足必然细小者,此是血臌也。方用破血安全汤。此方大黄用之以逐血,然非以补中下之, 恐有排山倒海之忧。今用白术以固腰脐,当归生新去旧,鳖甲、牛膝入于至坚之中以动之。 又虑脾气消亡,又加人参以醒其气,安有脾不健而血不下者乎。至于水胀之症,实有阴阳之 殊。初感之时,两足如泥者,乃水症也。虽是水浸脾土,亦因脾气之虚,以致邪水相犯。然 而脾气之虚,又因于胃气之弱,是脾阴之病,即阳气之衰也。初起之时,乘其阴气之未亏, 即以牵牛、甘遂二味各二钱治之,水去如响,又何水臌之难治乎。至于阴虚而成水臌者,虽 亦是脾经之弱,然非胃气之衰。盖命门火衰,无火以温脾土,以致水泛为痰,留于胃脾之内, 渐侵入四肢,非若水症之由外而内也,法当用金匮肾气丸补肾中之火以生脾胃之土,而水自 归元,终亦尽消乌有。更有一种,纯是阴虚,水亦上泛,非肾火之不足者。其症满身流水, 囊大而不能卧,大便如常,小便亦利,饮食知味者是。法当用六味地黄汤一料煎汤恣饮,自 然奏功如神耳。又不可不知之也。 化虫绝神丹 鳖甲一斤 地栗粉一斤 雷丸二两 生何首乌一斤 甘草三两 神曲半斤 榧子 肉半斤 枳实五两 槟榔三两 使君子三两 各为末,米饭为丸。 开郁消肿汤 柴胡三钱 白芍五钱 郁金三钱 当归五钱 红花五钱 茯苓五钱 薏仁二两 枳壳 一钱 甘草一分 陈皮五分 神曲三钱 半夏一钱 水煎服。 破血安金汤 大黄一两 雷丸五钱 白术一两 枳实二钱 肉桂二钱 当归一两 牛膝三钱 鳖甲 三钱 人参五钱 水煎服。 暑症 暑症有中热、中暑之分,大约中暑则阴症居多,而中热多是阳症。何以辨之?中暑之人, 半皆居于高堂大厦,虽暑气,明是热气,如何说是阴经之病。不知阴气之虚,而后阳邪来犯, 仍作阴症治之,其症必然腹痛头晕,吐泻兼作,甚则角弓反张,霍乱吐泻,法当以健脾为主, 而佐之祛暑之药,实为得之,方用却暑仙丹。倘角弓反张,加入肉桂五分,否则不可加也。 此治阴症之法如此。若中热阳症若何?必得之肩挑负贩之人,于烈日火轮之下,汗出如雨, 一时暴中,当速以解暑为先,而利水为次,不可仍补其气也,方用化热仙丹。此方妙在亦用 青蒿,盖青蒿最能去暑,暑去而利其膀胱,是暑从小便而出,一剂而即愈也。此治阳症之中 热又如此。 却暑仙丹 青蒿五钱 人参三钱 茯苓三钱 白术三钱 香薷一钱 陈皮五分 半夏五分 甘草 五分 水煎服。 化热仙丹 青蒿一两 香薷三钱 石膏三钱 知母一钱 麦冬三钱 甘草一钱 陈皮一钱 车前 子五钱 水煎服。 喘症 喘症之宜分别也。喘症一时而来者,感外来之风邪也。必气急不能喘息,声如酣声,肩 必抬上,背心寒冷,熨之火而不见其热,吐痰如涌泉,人不得卧,此乃阳症之喘也。用参苏 饮一剂而轻,再剂而愈,或用小柴胡汤加减用之,亦无不奏功如响,故不必更立方法也。惟 阴喘之症最为可畏,而又最难治疗也。其症亦作喘状,人亦不能卧,得食则少减,太多则瞋 胀,咳嗽不已,夜必更甚。此等之喘,乃似喘而非真喘。气之有余,实气之不足也。盖肾气 大虚,欲离其根,惟此一线元阳挽回于脐之上下,欲绝而不遂绝之时也。法当大补其气,而 竣补肾中之阴,使水火既济,始可成功,否则气断而速毙矣。方用回绝神奇汤。一剂而喘轻, 再剂而喘定,一连四剂,自有起色,而后始可加入桂附之品,少少用之,不可多用,以劫夺 之也。盖气绝非参不能回于无何有之乡,肾虚非熟地、山药不能济其匮乏。然肾虚之故,终 由于肺气之虚,肺气既虚,肾水不能速生,故又助肺气之旺,而后金能生水,子母有相得之 宜,自然肺气下行,而肾气上接,何至有喘病之犯哉。 回绝神奇汤 人参三两 熟地四两 麦冬三两 山茱萸二两 玄参一两 牛膝一两 白芥子三钱 水煎服。 中邪 邪有阴邪有阳邪,虽辨之不清,无致大害,然而亦不可不辨者。辨之清,用药得当,自 然易于奏功也。阳邪之中,大约骂詈之声不绝于口,发狂而走,不欲安静,或呼见大头之鬼, 或喊见金甲之神,眼直视而口吐白沫者是也。倘以热药投之,立时死矣。法当用醒邪汤治之 自愈。或疑阳症而何以仍用阳药?不知阳药可以祛阳邪,非人参之助正气,则邪不能退也。 阴邪之中,双目必闭,安卧无声,或自言自语,声必低微,或遗尿手撒,或痰响如酣,或身 子发热,不喜见明者是也。倘以寒药投之,亦立时身丧。法当用扶正荡邪汤治之。此方之妙, 妙在用人参为君,而佐之生枣仁为臣。枣仁生用,实有妙理,盖中邪之病,昏昏欲睡,不以 枣仁生用,则其气更昏而不能醒。生枣仁得人参更有殊功,所以用相佐而相合也。阴寒非桂、 附不能祛邪,然非参、苓、甘、术一派扶正之药,亦不能夺魂于俄顷,返魄于须臾也。论理 此方去附、桂亦可兼治阳症之中邪,终不若二方分治之更妙,犹愿人细为消息之耳 醒邪汤 人参三钱 石膏一钱 半夏三钱 菖蒲一钱 黄连一钱 水煎服。 扶正荡邪汤 人参三钱 白术一两 附子一钱 半夏三钱 菖蒲一钱 茯神五钱 甘草一钱 麦冬 三钱 丹参一钱 当归五钱 肉桂一钱 生枣仁三钱 水煎服。 吐血 吐血宜分阳症、阴症者,尤宜细辨。盖吐血犯人浊道,不比衄血之犯清道也。清道者, 气道也;浊道者,食道也。胃中无血,而胃中有血,吐血从口中而出者,非胃中之血而何? 此血也,因胃中有窍,不闭而血乃妄行。然而此血非止胃经一经之血也,盖心肝肺脾肾之血, 俱奔腾于胃脘之外而渗入于胃中,胃不能藏,所以上涌而吐也。然五脏之血,俱不可伤,而 肾经尤甚,一伤肾则经年累月而不可止遏矣。盖胃为肾之关,关门不闭,而肾中之血自然上 升于胃,又理之易知者也。然同是五脏之失血,又何以辨其为阴为阳,此又有故。盖吐血无 火不能吐血,而无水亦不能吐血也。无火吐血人能知,无水吐血人难测。其故又何也?吾先 言其有火者。胃本土也,而实有火在,胃无土气,则吐变为火,火存胃中,自然挟血而上奔, 此阳火之焚,非水不能相济。然而血乃有形之物,一时倾盆而出,欲急补其水,一时既难收 功,不得不益其气,使气生夫血,气生则气行,气行则血止,实有妙理存乎其间。其症必口 渴齿痛,喉干目赤,身热,便可知为阳症之吐血也。治之法,须用独参汤一两饮之最妙。其 次莫若当归补血汤之为更神。倘二方之中能调之三七根末各三钱,再加入荆芥炒黑者为末, 同前二方饮之立止,断不再吐。无奈世人不知妙法,便吐血者致成痨瘵,未必非吾辈天医过 于珍重方法,不肯传人之咎也。至於阴症何以辨之?或一日而数口,或经年而咳嗽,或痰中 见丝,或夜重而日无血迹,或声哑而声嘶者是也。治之法又不可专用参归黄芪之品,当改用 纯阴之味。世医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最为相宜,但此等之病,非一二剂可以速效。人见六 味汤之迂缓而无近功也,往往弃而不用,遂至轻变重,而重变亡。吾今怜惜,酌定神方,可 以长服,而不必如六味丸之必须服至三年也。此方大半补阴,少加阳药,以生胃气,又用归 经止漏之品塞其窍,较六味汤为更神。且此药味平妥,无有动性,盖血症最恶动也。 熟地五钱 山茱萸三钱 麦冬五钱 玄参三钱 天冬一钱 车前子三钱 荆芥炒黑三分 人参三分 山药五钱 薏仁一两 百合五钱 三七根末五分 水煎服。 梦遗 梦遗之症,十人常患六七人。有此病,半如废人。盖肾不可泻而可补,如何可终日而自 泻之也。此病之必须速愈,而不可因循失治,致成终身之漏卮也。但其症有阴虚阳虚之分, 不可不辨。不知阴阳而妄治之,多见其寡效也。阳虚之症,气必寡弱,而阳痿往往见色倒戈, 一入梦中又偏鼓往直前而不肯已。其先亦必见色而思,慕容而视,身不能窃而魂随梦游,遂 成此症。当时即用补阳止涩之药亦易成功,而无如人以为梦耳,何足忧,一而再,再而三, 三而至四至五,而玉关不闭矣。余今传一方,最简最易,一剂轻,三剂全愈,至神之方,不 可思议者也。如若初起之时,一剂永不再发。倘能消息吾方,改剂为丸,日服一两,亦奏奇 功,读书之子当奉我为救命之神也。至阴虚梦遗,又复不同,往往有绝非思想而夜间亦遗者。 此必天禀素虚,又加色欲,或看春图而摹拟,或读野史而怡神,或陶情花柳而娱色,以致玉 关不锁,见色则流,闻声则泄,擦皮肉而辄遗,终日呻吟,全无健色。当大补真元,扶助命 门之火,始可回阳光之离照,祛阴荡之群魔,闭其关门,增其精水,不必止遏而精自止也。 方名壮阳止精汤。此方虽名壮阳,而实补肾水。止用巴戟以温暖命门之火,使水足以相济, 而精自收摄于肾宫而不外遗,此不止精而正所以止精也。倘徒以牡蛎金樱子之类以止涩其精, 而不补其肾中之水火,吾日见其消亡而已矣。 芡实一两 山药一两 人参五分 莲子三十个连心用 生枣仁二钱 水煎服。 壮阳止精汤 熟地一两 山茱萸五钱 山药三钱 炒枣仁五钱 芡实五钱 人参五钱 巴戟天三钱 车前子三钱 北五味一钱 麦冬三钱 柏子仁一钱 白芥子一钱 水煎服。 吞酸 吞酸之症皆肝木之凌土也,何以有阴阳之殊哉?不知肝经虽属阴,然肝中有火以克脾克 胃,而阴阳遂分之矣。大约脾受肝火之侵多属于阴,胃受肝火之犯多属于阳耳。犯于阳者, 心中嘈杂如火之焚,饮之水而辄吐,吐水必黄绿之色,如醋之酸而不可闻者是也。方用解酸 汤治之,此方之妙,皆舒肝之圣药,而又解其火郁之气,自然手到功成也。侵于阴者,虽胸 中作酸而不甚,今日食之,必至明日,吞酸而不可咽,口虽作渴,饮之水而酸更加吐出,必 纯是清水,可用热物而不可用凉物者是也。方用八味地黄丸,实与症相宜。然而丸方终不及 煎方之速。吾今定一方,治阴症之吞酸有奇功也。方名补阴化酸汤。一剂少轻,二剂即愈。 此方之妙,妙在健脾多于补肾。盖脾健则水湿自去,邪水既去,而真水自生,肾水行于脾之 中,脾气即通于胃之上,又何至胃口之寒出于吞酸而作吐乎。倘不知补脾于肾中,而惟图止 酸于胃上,势必变为反胃而不可止也。 解酸汤 柴胡二钱 白芍五钱 苍术五钱 炒栀子三钱 茯苓五钱 陈皮一钱 厚朴一钱 神 曲一钱 砂仁三粒 枳壳五分 香附二钱 水煎服。 补阴化酸汤 肉桂五钱 熟地五钱 山药一两 山茱萸三钱 芡实五钱 陈皮五分 薏仁五钱 车 前子三钱 附子一钱 人参五钱 白术五钱 白芥子三钱 水煎服。 腰痛 腰痛多是肾病,然而腰痛不止肾病也。肾病固是阴虚,而肾病亦有阳虚者。阳虚之病, 腰必冷气如冰,见寒则痛必甚,不可俯仰,食凉水冷饭之类,必然痛甚而不可止。阴虚之病, 痛虽甚而不十分冷,饮凉茶、食冷饭而亦不十分大痛。以此分别阴阳,实为得要。而治之法 亦少有微异也。吾今立一方统治之,各略加减,无不神效,名为健腰散。阳虚者加肉桂一钱, 阴虚者加熟地一两,各照方服之,病各全愈,大约不必用至四剂也。惟有一种阳症腰痛,人 最不知其故。一时风湿骤侵,腰痛不能转侧,打恭作揖,如千钱系腰一般,阳气有余而风邪 作祟。法当祛邪消湿,其病立痊,方用祛荡汤。一剂轻,二剂病如失。此方纯去祛风荡湿, 而又不损其正气,所以称神而奏功愈奇也。若错认作虚症,而用熟地补水之剂,则湿以恶湿, 邪留腰脊而不去,必成伛偻之症。倘已成伛偻,吾有奇方可以渐起之,日服一剂,三月伛偻 可以起立,神方也。 健腰散 白术二两 薏仁二两 水煎服。 祛荡汤 泽泻三钱 防己一钱 柴胡三钱 白术五钱 甘草一钱 苍术三钱 薏仁三钱 豨莶 草二钱 半夏二钱 水煎服。 后方 薏仁一两 白术二两 黄芪一两 防风五分 豨莶草二钱 肉桂五分 茯苓五钱 水 煎服。 霍乱 霍乱之症,乃感暑热之气也。因人之阴阳有虚有实,而症遂分之矣。大约霍乱虽有干湿, 而犯暑邪则一也。宜别其阴阳之虚实以用药耳
本文档为【辨证玉函【精】_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7076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0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3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2-06
浏览量: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