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针灸补泻针法

针灸补泻针法

举报
开通vip

针灸补泻针法《内经》论针刺补泻 一、补泻的原则     1、补法原则           2、泻法原则           3、平补平泻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虚实不明显取相关经穴平补平泻。   4、辨证补泻   “气盛不可补”,“气虚不可泻”。   5、刺法禁忌   “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由于阴精阳气、形体气血俱虚,体虚不胜针力,故不宜用针,宜调以甘药。     二、补泻的依据     1、辨别虚实     脉证虚实:全面诊察、四诊合参、辨明虚实,作为补泻的依据。 经络虚实:通过切循、按弹和针下...

针灸补泻针法
《内经》论针刺补泻 一、补泻的原则     1、补法原则           2、泻法原则           3、平补平泻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虚实不明显取相关经穴平补平泻。   4、辨证补泻   “气盛不可补”,“气虚不可泻”。   5、刺法禁忌   “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由于阴精阳气、形体气血俱虚,体虚不胜针力,故不宜用针,宜调以甘药。     二、补泻的依据     1、辨别虚实     脉证虚实:全面诊察、四诊合参、辨明虚实,作为补泻的依据。 经络虚实:通过切循、按弹和针下感应,了解经络虚实。      2、审察形神   诊察患者体质、形态的强弱与神气的盛衰,作为补泻的依据。 3、明辨经络   熟悉经络理论,包括经脉、络脉、腧穴(如五输穴、下合穴等)。根据经络的盛衰、病变的深浅,确立相应的补泻方法。     三、补泻的方法     补法:顺其气,或将气向内推送,使正气有所补益。  泻法:逆其气,或将气向外引伸,使邪气有所散逸。     1、迎随法     迎即逆,为泻;随即顺,为补。迎随法有广、狭之分,广义的迎随是各种补泻法的概称,为补泻法总则;狭义的迎随指某一种具体的迎随补泻方法。   狭义迎随补泻法     (1)子母迎随补泻法     (2)深浅迎随补泻法     (3)提插迎随补泻法 (4)呼吸迎随补泻法      (5)针向迎随补泻法 2、徐疾法     徐指慢,疾指快。徐疾法是一种通过用针的快慢速度实现补泻的方法。   《内经》有两种徐疾法,现分述如下。    (1)《灵枢》徐疾法         《灵枢·小针解》说:“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    类别     操 作    原 理   补法   慢进针,快出针  引阳气由浅入深   泻法   快进针,慢出针  使邪气由深出浅   本法在具体运用时必须与捻转、提插、开阖等手法结合。明代的复式手法烧山火、透天凉,即为本法与提插等手法的结合。   (2)《素问》徐疾法   《素问·针解篇》:“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而虚者,疾出针而徐疾之。”   类别    操 作   原 理   补法  慢出针,急按针孔  使真气不泄   泻法  快出针,慢按针孔  使邪气得泄      在以上两种徐疾法中,以《灵枢》徐疾法运用较多。     3、提插法     提和插,是基本的针刺操作手法和针刺补泻手法。《内经》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提、插二字,但《内经》以及历代文献记载的以下称谓均为提和插。    插——推、内、按、进、入。   提——伸、出、引、退。   《难经·七十八难》说:“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意为得气后由浅部向深部推按插入为补法,由深出浅,摇动针身,引邪外出为泻法。李梃《医学入门》说:“凡提插,急提慢按如冰冷,泻也;慢提急按火烧身,补也。”意为重提轻插为泻法,可使针下发凉;重插轻提为补法,可使针下发热。综合历代文献,把提插法整理如下。             操 作 效 应   原 理 补 法 重插轻提 由浅入深下插时用力重,速度快。 针下发热 使阳气由外入内 由深出浅上提时用力轻,速度慢。 泻 法 重提轻插 由深出浅上提时用力重,速度快。 针下发凉 引阴邪由内出外 由浅入深下插时用力轻,速度慢。     4、捻转法     《灵枢·官能篇》对捻转补法的描述是“微旋”,提示捻转补法角度小,速度慢,用力轻;对捻转泻法的描述是“切而转之”,提示捻转泻法角度大,速度快,用力重。   宋元明时期,由于针柄由过去的扁四棱形制成圆柱形,促进了捻转手法的发展。《针经指南》说:“捻针之法有左有右,……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指往下退,谓之右。”   《针灸大成》指出:“左转顺阳为之补;右转逆阳为之泻。”   综合《内经》与历代文献记载,捻转法有以下两种操作方式。   (1)以捻转角度、频率、用力分补泻的方法                   补法: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操作时间短。   泻法: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操作时间长。   (2)以左捻为主,或右捻为主分补泻的方法   补法:左捻为主,拇指向前时用力重,频率快;向后时用力轻,频率慢。   泻法:右捻为主,拇指向后时用力重,频率快;向前时用力轻,频率慢。      5、呼吸法     (1)《内经》的呼吸补泻法   补法:患者呼气时进针、转针,吸气时退针。   泻法:患者吸气时进针、转针,呼气时退针。   (2)后世医家的发展    与捻转手法配合:如左转配合呼气,右转配合吸气。   与候气、催气手法配合:如行候气或催气手法时,令患者作缓慢深沉的腹式呼吸,有助于针感的产生与传导。       6、开阖法  类别    操 作   原 理  补法  出针时急按针孔 真气不随针外泄  泻法  出针时摇大针孔,不按针孔。 邪气随针外泄   针灸大成针法    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名济时,编著有《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后经扩充辑集为《针灸大成》十卷。    十二字手法及下手八法           《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针法玄机口诀多,手法虽多亦不过:切穴持针温口内,进针循摄退针搓,指捻泻气针留豆,摇令穴大拔如梭。”    杨氏将针法的基本操作步骤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归纳为十二种(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即: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同时又把进针时的一些基本操作归纳为“下手八法”,即:揣、爪、搓、弹、摇、扪、循、捻八种。 杨氏十二手法 手法 操作 作用 爪切 左手大指爪甲重切其针之穴 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不伤于营卫 指持 右手持针于穴上 (准备进针) 口温 入口中温热 (此法今已不用) 进针 神定、息匀,审穴在何部分,重切经络,少待方可下手 (将针刺入) 指循 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 使气血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沉紧 爪摄 随经络上下用大指爪甲切之 针下邪气滞涩不行者,其气自通行也 针退 分明三部,一部一部缓缓而退 (由深出浅) 指搓 转针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 泄气 指捻 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内捻。……如出至人部,内捻者为之补,转针头向病所,令取真气以至病所;……外捻者为之泻,转针头向病所,令挟邪气退至针下出也 行气,内外移行上下 指留 出针至于天部之际,在皮肤之间留一豆许,少时方出针(出针前稍作一停留) 令营卫纵横散 针摇 以指捻针如扶人头摇之状 泄法:使孔穴开大,邪气出如飞 指拔 待针下气缓不沉紧,用指捻针如拔虎尾 (起针) 下针八法表 手法 作用 方法 揣 取准孔穴 凡点穴,以手揣摸其处,以法取之,按而正之,以大指爪切掐其穴,于中庶得,进退方有准 免伤荣卫 刺荣掐按其穴,以针而刺;刺卫撮起其穴,卧针而刺 爪 宣散气血,欲使不痛 爪而下之,左手重而切按,右手轻而徐入 搓 补泻 搓而转者,如搓线之貌,勿转太紧,左补右泻 弹 补 先弹针头,待气至,却进一豆许,先浅后深,自外推内 摇 泻 先摇动针头,待气至,却退一豆许,乃先深后浅 扪 补 欲补时,出针扪闭其穴 循 令气血宣散,邪气散泄 凡泻针,必以手指于穴上四旁循之 捻 (行气) 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内捻。如出针,内捻令气行至病所,外捻令邪气至针下而出   下手八法中爪、搓、摇、循、捻分别与爪切、指搓、针摇、指循、指捻五法相同。揣,主要是“以手揣摸其处”,探明穴位得准确位置。弹,是“先弹针头”(针尾)再配合插针,是“补针之法”。扪,是在“欲出针时,就扪闭其穴,不令气出,使血气泄,乃为真补。”   杨氏针法   杨继洲在继承前人针法的基础上,对补泻手法进行了总结,并有所发挥。《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论述了补针与泻针之要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较为全面介绍了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留气法、运气法、提气法、中气法(即纳气法)、苍龙摆尾(即青龙摆尾)、赤凤摇头、龙虎交战、龙虎升降、五脏交经、通关交经、膈角交经、子午捣臼、子午补泻、子午倾针、进火、进水等法。其中有些手法均源出于《金针赋》,其内容已见《金针赋·论针法》一节中,不再重复。    补针与泻针要法杨氏将针法补泻归结有补针要法和泻针要法,见于《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   “补针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缝纹,右手持针于穴上,次令病人咳嗽一声,随咳进针,长呼气一口,刺入皮三分。针手经络者,效春夏停二十四息;针足经络者,效秋冬停三十六息。催气针沉,行九阳之数,捻九撅九,号曰天才。少停呼气三口,徐徐又插至筋骨之间三分,又如前息数足,复觉针下沉涩,再以生数行之,号曰地才。再推进一豆,谓之按,为截,为随之。此为极处,静以久留,却须退针至人部,又待气沉紧时,转针头向病所,自觉针下热,虚羸痒麻,病势各散。针下微沉后,转针头向上,插进针一豆许,动而停之,吸之乃去,徐入徐出,其穴急扪之。岐伯曰:下针贵迟,太急伤血;出针贵缓,太急伤气,正谓针之不伤于荣卫也。是则进退往来,飞经走气,尽于斯矣。”   “凡泻针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纵纹三次,右手持针于穴上,次令病人咳嗽一声,随咳进针,插入三分,刺入天部,少停直入地部,提退一豆,得气沉紧,搓拈不动,如前息数尽,行六阴之数,捻六撅六,吸气三口,回针提出至人部,号曰地才。又待气至针沉,如前息数足,以成数行之,吸气二口,回针提出至天部,号曰天才。又待气至针沉,如前息数足,以成数行之,吸气回针,提出至皮间,号曰天才,退针一豆,谓之提,为担,为迎也。此为极处,静以久留,仍推进人部,待针沉紧气至,转针头向病所,自觉针下冷,寒热痛痒,病势各退,针下微松,提针一豆许,摇而停之,呼之乃去,疾入徐出,其穴不闭也。” 根据以上记述,可以看到:   (1)进、退针法:无论补法泻法,进针都和《神应经》一样,随咳进针,以免损伤经气。补法分三部而进,是徐进的方法,先在浅层施行手法,次在中层施行手法,再在深层施行手法。泻法在刺入浅层稍停后直接刺入深层,先在深层施行手法,次在中层施行手法,再在浅层施行手法,这样分三部而退,是徐退的方法。    (2)呼吸法:补法中随呼气而推进,泻法中随吸气而退回。    (3)撚撅法:撚,就是捻转;撅,就是提插。参照杨氏其他手法,撚法,补可用左转,泻可用右转;撅法,补可用紧按慢提,泻可用紧提慢按。    (4)阴阳数和生成数:补用九阳数或“生数”,泻用六阴数或“成数”。如《针灸大成·医案》:“虞绍东翁患膈气之疾,形体羸瘦,药饵难愈,召予视之。六脉沉涩,须取膻中以调和其膈,再取气海以保养其源,而元气充实,脉气自盛矣。后择时针上穴行六阴之数,下穴行九阳之数,各灸七壮;遂痊愈。”古代“河图”中将一、二、三、四、五称为“生数”,将六、七、八、九、十称为“成数”。《针灸大成·医案》:“王缙公乃弟患心痫疾数载矣……而刺照海、列缺,灸心俞等穴。其针待气至,乃行生成之数而愈。”    (5)担截法:杨氏把担截法解释为提法和按法。当针分三部刺入地部后,“再推进一豆,渭之按,为截,为随也。”当针分三部退出至天部后,“退针一豆,谓之提,为担,为迎也。”“担”与“截”,见于《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中。《针灸问对》:“截者,截穴,用一穴也;担者两穴,或手与足二穴,或两手两足各一穴也。一说右手提引谓之担,左手推按谓之截;担则气来,截则气去。”杨氏所取为两说中的后一说。    进火、进水法进火与进水两法均由进退、摇动等法结合病人的呼吸组合而成。进火法,属热补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初进针一分,呼气一口,退三退,进三进,令病人鼻中吸气,口中呼气三次,把针摇动,自然热矣。如不应,依前导引。”针法是:进针后,结合病人的呼吸先退后进和应用摇法,动摇针尖而进之,以促使温热感的产生。    进水法,属凉泻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初进针一分,吸气一口,进三进,退三退,令病人鼻中出气,口中吸气三次,把针摇动,自然冷矣。”针法是:进针后,结合病人的呼吸先进后退和应用摇法,动摇针柄而退之,以促使凉感的产生。    子午补泻、龙虎升降《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子午补泻……此乃宣行荣卫之法也。故左转从子,能外行诸阳;右转从午,能内行诸阴。”“然病有阴阳寒热之不同,则转针取用出入当适其所宜。假令病热,则刺阳之经,以右为泻,以左为补;病寒则刺阴之经,以右为补,左为泻。此盖用阴和阳,用阳和阴,通变之法也。”子午补泻即左右捻转补泻。左转为顺转,从子转向午;右转为逆转,从午转向子。杨氏根据病症性质不同,以左右来区分补泻。    龙虎升降为行气之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龙虎升降……先以右手大指向前拈之,入穴后,以左手大指向前捻,经络得气行,转其针向左向右,引起阳气,按而提之,其气自行,如气未满,更依前法再施。”针法是:先将针用右手大指向前捻入穴内,再用左手大指向前捻针,得气后左右转动针体,并下按上提(升降)。    运气法和提气法运气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运气法,能泻,先直后卧。运气用纯阴,气来便倒针,令人吸五口,疼痛病除根。凡用针之时,先行纯阴之数,若觉针下气满,便倒其针,令患人吸气五口,使针力至病所,此乃运气之法,可治疼痛之病。”针法是:先进针直刺作提插或捻转六数,得气后将针斜向病所,叫病人深吸气五口,使气至病所,可以止痛。    提气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提气法……凡用针之时,先从阴数,以觉气至,微拈轻提其针,使针下经络气爽,可治冷麻之症。” 针法是:运针时先用六阴数,得气后稍加捻转并轻轻上提,可治冷麻顽痹等证。   关于针法补泻作用的论述    杨氏对针法补泻的原理也作了阐述,《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说:“……欲治经脉,须调荣卫,须假(借助)呼吸。经曰:卫者阳也,荣者阴也;呼者阳也,吸者阴也。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者,即是取气于卫。吸则内针,以得气为故者,即是置气于荣也。”这是从营卫阴阳来分析补泻法的要领。浅层为卫,属阳;深层为营,属阴。呼则气出,为阳;吸则气入,为阴。补法须从营置气。“卫气者,浮气也,专主于表;荣气者,精气也,专主于里。”“当知荣卫内外之出入,经脉上下之往来,乃可行之。夫荣卫者阴阳也……乃是因其阴阳内外而进退针耳。至于经脉为流行之道……乃是因其气血往来,而顺逆行针也。大率言荣卫者,是内外之气出入;言经脉者,是上下之气往来。各随所在顺逆而为刺也。”认为针刺补泻法离不开营卫气血的深浅出入和上下往来。以顺其气为补,逆其气为泻。“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因为阳气生于外,所以补法要使阳气入内;阴气生于内,因此泻法要使阴气外出。营卫气血说是补泻的理论基础,“百病所起,皆始于荣卫,然后淫于皮肉筋脉,……是以刺法中但举荣卫,盖取荣卫逆顺,则皮骨肉筋之治在其中矣。”荣卫之气均出自谷气,所以杨氏指出:“凡刺浅深,惊针则止;凡行补泻,谷气而已。”   补泻的大小之分    杨氏认为“刺又大小”,有手法较轻(平和)的“平补”“平泻”(小补、小泻);有手法较重的“大补”“大泻”。《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问:刺有大小?答曰: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用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此名调阴换阳,一名接气通经,一名从本引末。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实一义也。”所称“平补,平泻”是指手法较轻、刺激量较小的补泻手法,而“大补、大泻”则是手法较重,刺激量较大的补泻手法。平补、平泻只用轻慢柔和、由浅而深(补)或由深而浅(泻)的捻转和提插法,使内外(深浅)之气调和即可。大补、大泻则要分别在天部、地部(或分天、人、地三部)每一部都施行补泻手法,以达到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如烧山火、透天凉之类。 由此可以看出:“补法”有属于弱刺激,有属于强刺激。“泻法”也是如此,有属于强刺激,有属于弱刺激。也就是说,有属于弱刺激的“平补平泻”,有属于强刺激的“大补大泻”。   透穴针法的应用    金、元时期的针灸家提出“一针两穴”的透穴针法,这是采用不同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同一针作用于两个穴位来增加针刺的强度。有四肢内外侧或前后侧相对穴位的“直透”,各部上下方或前后方邻近穴位之间的“横透”,以及一穴透刺多穴的“多向透”等法。如《玉龙歌》:“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空]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杨氏在注解中又补充了许多实例,如风池透风府或合谷透劳宫治偏正头风。印堂透左右攒竹治小儿惊风。地仓透颊车或颊车透地仓治口眼喎斜。头维透额角治头疼、眩晕。瞳子髎透鱼腰治目红肿痛。膝关透膝眼治膝肿痛。昆仑透太溪治腿足红肿。间使透支沟治疟疾。液门透阳池治手臂肿痛。采用透穴针法可扩大刺激面以增强针刺的强度,或使针刺感应易于扩散传导。 针灸也要讲究补和泻   补或泻,是中医学施治的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正治的常法。   很多人以为,补或泻只是药物治疗的法则,其实,药物与针灸治病采用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施治原则是一致的。针灸时施用补泻手法的准则,必须建立在明确的辨证施治前提下,离开这个准则而抽象地谈补泻,是不现实的。   针灸是一种治疗手段,是促使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的重要外在因素。但要达到补虚泻实的治疗目的,还必须通过脏腑的气化功能(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合理的补泻手法,除了根据不同病情、体质、年龄、情志、气候、环境等因素外,还要密切注意补虚泻实的原则和当前的病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践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补或泻刺法过之(过量手法)或不及(不足量手法),均可导致失效,甚至引起病情恶化,这样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   针灸是通过针刺的手法来达到补虚泻实目的的。《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是泛指能疏泻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不少的针刺补泻手法。   补法用于各种虚证。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大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提插时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以下插为主;进针慢,出针快;针尖随经脉循行方向,顺经而刺;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出针后按闭针孔。这些都是对患者进行补法针刺时需要注意的。   泻法适用于各种实证。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大拇指向后,食指向前;提插时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以上提为主;进针快而出针要慢;针尖应迎着经脉循行方向,逆经而刺;患者呼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出针时不必按闭针孔,还可以摇大针孔。这些操作手法对实证患者有着很好的疗效。   还有两种特殊的复式补泻方法--烧天火和透心凉,因为操作比较复杂而临床应用较少。   另外,对于虚实不太显著或虚实兼有的病证,临床上多采用平补平泻,针灸得气后施用均匀的提插捻转手法即可。 很多人以为,补或泻只是药物治疗的法则,其实,药物与针灸治病采用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施治原则是一致的。针灸时施用补泻手法的准则,必须建立在明确的辨证施治前提下,离开这个准则而抽象地谈补泻,是不现实的。 我以为,这个刘老师的观点是很有道理的。清都是离心性的,补为向心性的。 为什么呢?我也没有学过针灸和推拿,但是读《郝万山讲伤寒论》第30讲 结胸证一节,关于“虚则喜按,实则拒按”的问题,郝老师有深入而精彩的思考。这一段非常能够给人启发。 以下节引自《郝万山讲伤寒论》第30讲 结胸证: 其实按压病证加剧或者减轻,是临床判断虚实的一个很重要的客观指标。 如果一个头疼的病人,他是这样两个手按着太阳穴来的,或者是拿手顶着脑袋来的,那你看到这种情况,他肯定是一个虚证的头疼、或者是血虚不能上养清窍、或者是清阳不升。如果你一看这个病人,他把这儿揪出一条血印来,这儿也揪出一条血印来,这儿也揪出一条血印来,他说头疼,那么这个头痛或者是肝阳上亢、或者是肝火上炎、或者是痰浊上蒙,这一般是实证。 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一个同班同学,胃疼得简直吃不了饭,睡不了觉,尤其是夜间经常疼醒,然后医务室就认为,这是一个虚寒性的胃疼,就用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胃疼并没有怎么缓解,血压开始升高。因为用了温中补虚的药,血压就开始升高。有一天我发现,他的手老是在衣服里头,我说你这手在这干什么?他说我胃里难受,我开始以为他胃中虚寒,喜温喜按,我就把他衣服掀开,(他)是个男生,我就发现他的手在里边揪肚皮,这儿揪一条血印,这儿揪一条血印,这儿揪一条血印,我说你为什么揪呀?他说我就是揪得舒服。我说我明白了!你这个胃不能再吃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了,因为你是个热,因为热才喜揪呀!然后后来改用一些清胃热的药,逐渐逐渐病证有所缓解,血压也逐渐逐渐下降。 我上大学以后呢,我父亲是一个中医大夫,我有时候假期回家,我就看父亲给别人扎针。有一个老头儿胃疼,胃里凉凉的,我父亲就给他扎足三里穴,提插捻转,提插捻转,一会儿这个老头儿就说话了,郝大夫!有一股热流慢慢的从腿上上来了,一到了胃里头,胃暖和了,胃好舒服呀!我说您是用了什么手法,能够让病人有热流,你是心里暗示吧!他说不是不是,我用的是烧山火的手法。我说什么是烧山火的手法呀?他说烧山火的手法就是,把针扎到皮下以后,进三,一、二、三,退一,然后再一、二、三,进三,然后再进三,再退一,反复操作,说这样的话,病人的效应就是热的。 又一天,有一个女同志,她腹股沟长了个疖子,红肿热痛,打了好几天的青霉素,红肿热痛既没有消散也没有破溃,处于个持续状态,病人就说这地方又热又痛非常难受。我父亲是在胳膊上选了一个穴,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他选的是什么穴?我好像觉得他选的是个经外奇穴,又在这提插捻转,提插捻转。过了一会儿,病人说大夫!我那个疖子那个地方,有一股凉凉的气,感觉特别舒服,疼痛就减轻了,我说那您用的这是什么手法呀?他说是透天凉,我说透天凉的手法怎么操作呀?和烧山火相反,是退三进一,先把针扎到深肌层,然后提一、提二、提三,然后迅速的又按压下去,退一、退二、退三,迅速的再按压下去,这样反复操作,这就有清热的作用、泄火的作用,敏感的人就有一种凉的感觉。我说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种冷热的感觉呢?他说这主要看病人自己对经脉,感应的敏感程度,大体有3%的人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种冷热的效果,剩下的97%的人在初次接触针灸,或者接触针灸治疗时间比较短的时候,他没有这种感觉;如果经常接受针灸治疗,那97%的人还会有一部分人,能够有比较敏感的这种反应。我说为什么,你看操作程序,不就是一个是进三退一、一个是退三进一吗?我说这个操作程序,为什么可以引发血管扩张的效应?为什么热呀?是毛细血管扩张了、血液循环改善了、代谢旺盛了、产热就多了,所以敏感的人就感到热;为什么感到凉呀?那是血管收缩了、血液循环减少了、代谢降低了、产热降低了,所以他有凉的感觉。 后来有一次,中山医科大学的侯灿教授,是侯灿、不是曹灿,曹灿是一个话剧演员。侯灿教授到我们中医药大学讲课,他讲到了针灸的烧山火和透天凉的问题。他说用一个生理容积仪,生理容积仪也就是一个水桶,然后放上水,把胳膊放到生理容积仪里头,密封起来,胳膊的血液循环量的增加或减少,你可以观察它旁边有个小管子,这个水柱,如果血管扩张的话,胳膊的容积增加,水柱自然就要升高,如果血管收缩的话,胳膊的容积减少,水柱就会下降,以此来观察胳膊的毛细血管的扩张和收缩的状况,也就是这个上肢的容积的增加和减少的状况,然后找有经验的医生,用烧山火来扎另外一个胳膊,结果发现水柱慢慢的升起来。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用烧山火的手法,能够诱发毛细血管的扩张,因此用烧山火,病人能够感觉到有热流在经脉中传导,这不是心理暗示,这是客观的对针刺的一种生理效应。同样还是这个医生,改用另外一种手法,透天凉的手法,然后发现水柱慢慢的降下来了。所以侯灿教授认为,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的不同,确实能够改变毛细血管收缩和舒张的状态,因此烧山火和透天凉是有临床依据、是有实验依据的。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感觉不敏感呢?就是毛细血管轻度的扩张、轻度的收缩,产生的热量(变化)是微乎其微的,因此一般情况下,迟钝的人是感觉不出来的。 我接着问侯灿教授,我说侯老师,为什么进三退一,可以引发毛细血管的扩张;为什么退三进一,可以引发毛细血管的收缩。他说这就是一个提拉和按压的问题。进三退一是以按压为主,针往下走,一、二、三,迅速的提,一、二、三,迅速的提,机体对这种缓慢的反复持续的按压,反应占优势;而透天凉就不是了,是以提拉为主,提、提、提,迅速的压下去,提、提、提,迅速的压下去,这就是一种提拉的反应。这一下子就使我豁然开朗,所以虚证为什么喜按,什么叫虚证?虚证大凡是毛细血管收缩的、血液循环差的、代谢减低的、产热降低的。我在消化内科待过一段时间,当我们给病人作胃镜的时候,比方说病人主诉是胃疼,常常是吃冷的饮食,受凉以后胃疼发作,夜间发作。我们作胃镜的时候,当然让病人首先张开嘴,胃镜才能够往下走,张开嘴一看,舌就是淡的,胃镜随着往下走,食道粘膜也是苍白的,胃粘膜也是偏于苍白的,那就说明整个消化系统的粘膜、上消化道的粘膜,都是毛细血管处于收缩痉挛的状态,供血是减少的,产热是降低的,这就是虚寒证。虚寒证的病人按压以后,可以促进毛细血管的扩张、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代谢,那么这就缓解了虚寒证。 有些胃疼的病人,伸出舌头一看,红绛红绛的舌头,那你接着往下下胃镜,胃粘膜一般就是红的,毛细血管是扩张的、毛细血管是充血的,那么中医辨证这就是热证的胃痛。而这种热证的胃痛,病人总是揪着,像我那同学,总是揪着皮肤,为什么提拉呢?提拉以后就可以使毛细血管收缩,可以减轻胃中的灼热,这种热性的疼痛。 我自思维:烧山火的手法,以按压为主,主要趋势是往里,病人感觉是热的;而透天凉的手法,以提拉为主,主要趋势是往外,病人感觉是凉的。虚、寒则需补,需热;实、热则需泻,需凉。 虚则喜按,按是往里,应当是补法;实则拒按,即便要按也是喜提揪,提揪是往外,应当是泻法。 以人体为中心,补,当然是往人体里去补、去增加,方向是向心性的;泻,当然是从人体往外泻、往外清,方向是离心性的。所以刘老师的提法和郝老师的思考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一致的。就补泻来说,或许针法和推拿手法其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例如仅见肺脏症状时,采用止咳化痰、顺气等法以治肺为主。但有些肺结核患者,并非仅具有肺的症状,而是伴有其他脏腑症状或其他脏腑症状反而较之肺的症状更为明显。例如,病人有明显的消化系统症状和神经衰弱表现,即中医之脾胃虚弱或肝肾两亏,根据辨证分析,其本不在肺。伴见脾胃症状明显者,即为脾土虚弱,不能生金所致,治当培补脾胃为主,即所谓“培土生金”,虚则补其母之法,宜选脾胃两经之腧穴为主治之;又如伴见肝肾阴虚症状明显者,则为阴虚于下,阳扰于上,虚火刑金所致,治当补养肝肾为主,宜取肝肾两经之腧穴为主治之。对有阴虚症状者,则采用针补法;阳虚症状者,则采用灸法。凡此种种,不论是采用直接治肺,还是间接治肺的方法,其结果皆能达到治肺目的。由于他中医理论基础扎实,功力深厚,并能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临床实践,在50年代单纯用针灸治疗肺结核有效率达81.1%,这在当时来说,无疑是比较先进的。他所撰写的《针灸治疗肺结核291例疗效观察》(《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59年第1期),在全国针灸经络会议上作了大会发言,获得好评,被列入国家科研成果汇编。 补法: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 泻法:泛指能疏泄病邪仅几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 引刺补泻: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 1.决定补泻效果的三个因素:1.功能状态,2.腧穴特性,3.针刺手法。 1.功能状态:入体功能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刺可产生不向的作用。如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起到补虚的作用。而机体处于邪盛而表现实热,闭证的实证情况下,针刺可起到泻实的作用。 2腧穴特性:腧穴的功能不仅具有它的普遍性.而且有些腧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例如补虚强壮的穴位有足三里等,泻邪的穴位有少商、十宣等。 3.针刺补泻手法: 单式补泻手法有七种 ⑦捻转补泻: 补法: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 泻法:得气后,捻转角度大,用力重 或:补法:左转时角度大,用力重 泻法:右转时角度大,用力贡 ⑦提插补泻 补法:得气后 泻法:得气后 ③疾徐补泻 操作时间短 操作时间长 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 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 ,操作时间长 疾:快速之意 徐:缓慢之意。 补法:徐徐进针,少捻转,疾速出针 泻法;疾速进针,多捻转,徐徐出针 ④迎随补泻: 补法,近针时 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 泻法,出针时 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 ⑤呼吸补泻: 补法:病入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泻法:病人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⑥开阖补泻: 补法:出针后迅速按揉针孔 泻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按揉 ⑦平补平泻:称导气法 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 复式补泻手法:主要有二种: ①烧山火: 将针刺入脑穴应刺深度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待针刺入中1/3(入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将针刺入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上1/3,如此反复操作3次,即将针紧按至地部留针在操作过程小,配合呼吸补泻的补法.即为烧山火法。多用于治疗冷痹顽痹,虚寒性疾病 ⑦透天凉 将针刺入脑穴应刺深度的下l/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泻,再紧提至中1/3(人部),得气捻转泻法,然后构针紧提至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缓慢地 提至下1/3(地部)。如此反复操作3次,将针紧提至1/3即可留针。在操作过程小,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泻法,即为透天凉法。多用于治疗热痹,急性痈肿等实热件疾病 累死了,终于弄完了。你这种方法根本不可能练出烧山火,透天凉。初练6,9之数才是关键所在 关于针灸补泻手法的一点看法 本人属半路出家做针灸,一方面资质愚钝,另一方面未遇明师。从做针灸以来一直留心补泻手法的论述,也在临床自己体会,但至今未明就里。一点粗浅的看法请同道指正。 从细节看: 旋转补泻:方向不是主要的,关键应当在幅度与速度。一般小幅慢速容易起到补的作用; 提插:紧提慢按为补,但紧到什么程度,慢到什么地步,都要仔细感觉,不可一概而论; 呼吸:没体会。不过有言:“非呼吸而在手指”者?! 迎随:可能吧,如治疗咽喉痛采八脉交会的列缺—照海,一般刺都是迎列缺随照海,解释起来就是补肾泻肺喽。 从效果/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看: 补或泻最终是看疗效。 有人说使虚证的病人好了,就是补。百分百正确,但落实到操作上,在看到效果之前怎么确定病人会好呢?岂不是*话! 这里牵扯到另一个问题:针灸的虚实与方脉的虚实一样么?如果一样,平补平泻有怎么讲?一穴补同经另一穴同时泻又如何解释?针灸的虚实有部分与方脉不同,那就是针灸讲求针下的虚实,所以操作完全出自术者的手摸心会。由此可见,任何手法补泻都没有一定之规,如多少算快,多大算大幅度等。完全在当下一刻病、医、针的三位一体,所以真正做补泻时医者会很累,更不可能一次扎许多针。当然最终结果还是看效果,有时后会事与愿违。 从整体看: 针刺(包括推拿)无补法。因为你不可能通过针或手带给机体任何物质或能量(当然气功例外)。所谓补的效果出自调动人体正气以后,正气带来的反应结果,当正气不反应时,也就什么都没有了。(如果这样看的话,方药能补的也相当相当有限了,所以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您说“针刺(包括推拿)无补法。”,我想,这是因为理解的角度不同。 诚然,针刺“不可能通过针或手带给机体任何物质或能量”,当然没有直接的补的作用,但是,您也说到“所谓补的效果出自调动人体正气以后,正气带来的反应结果”,针刺既然能通过运针调动人体正气,产生一种补的作用,那么那种运针的方法,我想我们称之为“补法”并不为过。 教材中,编委们总结出来的概念是这样的: 针刺补泻中,凡是能够使机体虚弱的功能状态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的针刺方法,称为补法;凡是能够使机体亢盛的功能状态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的针刺方法,称为泻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刺法灸法学》P28) 实践出真功,补泻在乎手亦在乎心. 从病例谈针灸补泻的重要性。 吕某某 女 53岁 2007-7-18眩晕7天,经常右侧颈部僵硬伴右侧头痛,心慌,胸闷,太息,面色潮红,自汗,轻度口苦,走路时有摇晃感,双下肢无力明显,胃脘胀满,平素头蒙,有时腰酸,纳可,二便调,舌暗苔白腻脉稍弦滑 天麻冲3白术10陈皮10半夏10茯苓15竹茹10 枳实10葛根30姜黄10灵仙15苏木10红花10 泽泻20丹参20赤芍10川芎10杜仲20黄芪30 3付 针刺 百会 风池 新识 丰隆 右合谷+ 左三阴交- 内庭- 按:留针期间症状无明显变化。 2007-7-21依上法针灸三次,服药三剂,症状无明显变化。现走路时有摇晃感,双下肢无力,面色潮红,右侧颈部僵硬、头蒙稍减,仍有胃脘胀满,心慌,太息,咽中有痰,纳呆,舌暗苔白脉右滑左沉细 天麻冲3白术10陈皮10半夏10茯苓15竹茹10 枳实10葛根30姜黄10灵仙15苏木10红花10 泽泻20丹参20赤芍10川芎10杜仲20元参10木香6 3付 针刺 百会-风池-新识-右内关-丰隆-右合谷-左三阴交-左内庭- 按:留针期间,症状明显好转,全身舒适。 2007-7-22胃脘胀满好转,纳食增加,面色潮红明显好转,走路时有摇晃感略减,双下肢无力,右侧颈部僵硬、舌暗苔白脉左沉弦细滑右细 针刺 风池-新识-丰隆-右合谷-+左太冲-内庭- 2007-7-23胃脘胀满好转,面色潮红大见好转,仍有走路时有摇晃感,双下肢无力,右侧颈部僵硬、询知平素抑郁寡欢。舌暗苔白脉左沉弦细滑右细 上方去木香 加香附10 3付 针刺 风池-新识-丰隆-右合谷-+左太冲-内庭- 2007-7-24诸症大见好转,惟下午头蒙较重,舌淡红苔白脉弦 针刺 风池-新识-丰隆-左合谷-+右太冲-内庭-三阴交- 2007-7-25胃脘胀满已愈,头沉头晕、口苦好转,双下肢无力,右侧颈部僵硬好转,但左胸窜痛,右侧头顶部疼痛,舌淡红苔白腻脉细稍弦。 针刺 风池-新识-丰隆-左合谷-+右太冲-三阴交- 2007-7-26病情稳定好转,低头仰头时右肩及右侧头痛,轻度头憋。余症已不明显,舌淡红苔白脉细滑。 天麻冲3白术10陈皮10半夏10茯苓15竹茹10 枳实10葛根30姜黄10灵仙15苏木10红花10 泽泻20丹参20赤芍10川芎10杜仲20元参10香附10 3付 针刺 右风池-右新识-丰隆-右合谷-+左太冲-三阴交- 2007-7-27病史同前,乏力大减,舌淡暗苔白脉沉细 针刺 右风池-右新识-丰隆-右合谷-+左太冲-三阴交- 2007-7-28病史同前,低头仰头时右肩及右侧头痛,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针刺 右风池-右新识-丰隆-左合谷-+右复溜+三阴交- 2007-7-29病情稳定好转,双下肢无力明显好转,右侧头蒙,有时左胸疼痛,舌淡红苔白稍腻脉弦稍涩。 上方3付 针刺 右风池-右新识-丰隆-右合谷-+左太冲-三阴交-复溜+ 2007-7-30病情稳定好转,自汗稍减,走路时右腿有点颤,午后有轻度头晕,头蒙,舌淡红苔中白脉沉细左脉弦 针刺 右风池-右新识-丰隆-右合谷-+左太冲-三阴交-复溜+ 2007-7-31病史同前,诸症几愈,舌淡暗苔白脉细。 原法再针刺一次。 中药上方去泽泻 香附 加桔梗10牛子10 3付 结束治疗以观后效。 按:首诊:根据脉症诊为痰热上扰,夹有气虚血瘀之证,予以清热化痰熄风,益气活血之法针药并施,资料天无明显效果。二诊:根据笔者经验本病多针入症减,本例患者治疗不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将下肢无力辨为气虚证,针补合谷穴,导致“补气助火”现象,从而影响了疗效。通过全面分析认为面色潮红为邪热循阳明胃经上冲于面所致,针灸配穴处方基本不变,合谷穴改用泻法,果然留针期间,症状明显好转,全身舒适。次日诸症大减,恐泻合谷伤气,改为先泻后补之法。数诊后面色潮红消失,热象已除,肾虚之象显露,针补复溜以滋阴补肾,调理而愈。案中笔者在一诊不效的情况下,仅改变了合谷穴之手法,而当即收效。说明针刺手法在临床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而用何种手法又是根据审症求因的结果确定的。欢迎同道参与交流,有兴趣的朋友请参阅我的文章《针刺补泻手法确实有临床实用价值吗?》 拜读老师治疗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受益非浅。临床上对手法补泻作用之疗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曾有一病人右肩关节冷痛,通过烧山火等治疗,最后痊愈。所以很支持针刺补泻手法的临床实用价值 请教针灸补泻手法及左右阴阳的问题 针灸补泻我在临床多用左转(大指前)为补,右转(大指在后)为泻,但左右经脉阴阳不同啊!该怎么办呢??还有就是古代的左右似乎与现代的不同,古时说的左升右降,左为阳,右为阴,动为阳,静为阴;而现在肝位于右下,应东方,主升,那不应是右为阳吗?升结肠在右,降结肠在左,这也不正是右升左降吗?还有人类现在的右手是主要的运动,而左手相对静,那也不正是右阳左阴吗?还有很多的例子,如胃病多在左(经书说胃主右降,其病在右!)等等,这些都不是说明古代的左正是现在的右吗?? 先回答你第1个问题:建议临床时不用此补泻手法.<因为单方向运针容易出现滞针!建议用其他补泻手法,比如强刺激为泻,弱刺激为补等>2:古代医书讲的:左肝右肺:是代表气机,不是说的位置.内经:"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这是对气机流动的解释,不是解剖学的概念!!!!你所问的问题全是以西医角度来解释中医问题肯定是不能解释的!!多去看一下古医书和道家方面的书! 二楼所言极是!针灸本是中医.只有看中医之基础才可以明了.用着中医技术.比着西医基础.肯定是行不通的. 针刺补泻 针刺补泻,是根据《灵枢。经脉》中“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而确立的两种不同的针刺方法。补法是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是指能疏泻病邪,使亢奋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针刺补泻的效果主要与疾病的性质、患者的体质及腧穴的特性有关,更与针刺手法有关。 (1)机能状态:针刺对人体在病理情况下不同的机能状态,具有一定的双向性调整作用,如机能低下而呈虚证时,针刺可以起到补虚的作用;若机体邪盛而表现为实证时,针刺可以泻实。 (2)腧穴特征:许多腧穴有一定的特异性。有的能够补虚,如足三里、气海、关元、膏肓俞等穴;有的可以泻实,如十宣、少商、曲泽等。 (3)补泻手法:针刺手法是产生补泻作用,促使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主要手段。我国古代针灸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和创造了很多针刺补泻手法。临床常用的几种基本单式补泻手法有: 疾徐补泻:进针慢、退针快,少捻转为补;进针快、退针慢,多捻转为泻。 呼吸补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退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退针为泻。 开合补泻:出针后迅速按压针孔为补;出针时摇大针孔为泻。 提插补泻: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为补;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为泻。 迎随补泻:针尖随着经脉循行的方向,顺经斜刺为补;针尖迎着经脉循行的方向,迎经斜刺为泻。 捻转补泻:左转时角度小,用力轻为补;右转时角度大,用力重为泻。 另外还有很多复杂的复式手法,临床上常用的有烧山火和透天凉两种。 烧山火因可使病人局部或全身出现温热感而得名,适用于治疗麻冷顽痹等寒证。操作方法是:将穴位纵向分为天、地、人三部,将针刺入天部(上1/3),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将针刺入人部(中1/3),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再将针刺入地部(下1/3),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天部。如此反复操作三次,即将针按至地部留针。 透天凉因可以使病人在局部或全身出现寒凉感而得名,适用于热证。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应刺深度的地部(下1/3),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再将针紧提至人部(中1/3),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再将针紧提至天部(上1/3),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将针缓慢地按至地部。如此反复三次,将针紧提至天部即可留针。 此外,临床上对于虚实不明显的病症一般采用平补平泻的方法。本法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操作时应均匀地提插、捻转,力量速度中等,以得气为度,然后用中等速度出针。 针刺补泻   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   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针刺补泻就是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补泻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功能状态: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人体功能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刺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而有补和泻的不同效果。如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以起到补虚的作用。若机体处于邪盛而呈现实热、闭证的实证情况下,针刺又可以泻邪,起清热、启动的泻实作用。如胃肠痉挛疼痛时,针刺可以止痉而使疼痛缓解。肠胃蠕动缓慢而呈弛缓时,针刺可以增强肠胃蠕动而使其功能恢复正常。这种针刺补虚泻实的调节作用,和机体的正气盛衰有密切关系。如机体的正气充盛,则经气易行。若机体的正气不足,则经气不易激发或数刺乃知。   腧穴特性:腧穴的功能不仅具有它的普遍性,而且有些腧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有些腧穴适宜于补虚,而有些腧穴适宜于泻实。譬如足三里、关元等具有强壮作用,多用于补虚;而少商、十宣等,具有泻邪作用,多用于泻实。   针刺手法:针刺手法是产生补泻作用、而促使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主要手段。在临床上为了使针刺产生补泻作用,古代针灸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不少的针刺补泻手法。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种主要针刺补泻手法,介绍如下:   ①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②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③疾徐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④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⑤呼吸补泻: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⑥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⑦平补平泻:称为单式手法,进地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 以上各种手法,临床上可以相互配合应用,此外并有如下的复式手法:   烧山火:将针刺入腧穴应深度的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将针刺入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将针刺入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上1/3,如此反复操作3次,即将针紧按至地部留针。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补法,即为烧山火法,多用于治疗冷痹顽麻,虚寒性疾病等。   透天凉: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的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再将针紧提至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将针紧提至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将针缓慢地按至下1/3,如此反复操作3次,将针紧提至上1/3即可留针。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泻法,即为透天凉法,多用于治疗热痹、急性痈肿等热性疾病。 穴道組成 董氏奇穴中有將近百分之七十的穴道是採組穴型態出現,即一個組穴由兩個以上的穴道所構成,出現最多的是三個穴道所構成的組穴,這種型態所成的穴道組合,在針灸的應用上有一個特別的針法產生,稱為『倒馬針法』按:因為馬若只有三隻腳就會倒下來,故稱。這種三個穴道所成的倒馬針法穴道,因為其穴道間的關聯性,使的效果有加乘的作用,例如上三黃、下三皇、三重穴、足駟馬等穴,都是董氏奇穴中常用的倒馬組穴,臨床使用效果極佳。穴性理念 所謂『穴性』,簡單地說就是一個穴道的特性作用,某些穴道具有『補』的效果,某些具有『瀉』的效果;某些具有提升的作用,某些具有抑制的作用。董氏針灸對穴性的理念是:穴道本身具有自動調節的雙向性,也就是說即使刺激同一穴道,如果這個人需要『補』時,穴道自動達到捕的目的,所以,董氏針灸強調不用傳統十四經針灸的手法補瀉、捻轉、搖彈、燒喙等針灸手法達到補瀉的效果,認為穴道本身即可自動調整,如此可減少患者的疼痛。結合心氣 在運用穴道來作為治療時,有一個特色是董氏奇穴常會配合使用的方法,即是氣與心念的應用。通常的方法即是一邊刺激穴道,一邊要求活動患者、按摩患部,俗稱動氣療法,這就是穴道刺激與氣的結合應用,例如腰痠、腿痠時可以一邊刺激中白穴、下白穴,一邊動動腰及腳;腸胃不適時,一邊刺激四花穴,一邊按摩腸胃,此結合應用效果會更好。 4、注重刺絡療法 刺絡療法。董公稱之為出血針法,為董公最擅長之針法之一,內經至真大要論云:『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及『堅者削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等等俱為活血去瘀,刺絡療法之理論基礎,葉天士亦有『初病在經,久病入絡』之說,也認為久會產生瘀血,對此董公就肯定認為『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痛病必有瘀』、『重病必有瘀』的說法。因此,董公治病非常重用三稜針,刺絡穴位遍及全身而不泥於古籍。凡病經數次循經取穴治療未見反應時,即應查明血管有無阻滯現象,若有則在相關部位以三稜針刺絡放出瘀血,再行對症取穴,病症自然能迅速痊癒,尤以瀉絡遠刺之效果更為顯著,即頭痛醫腳理論的實際印證 5、安全適用 傳統經穴經過一、兩千年的流傳,有許多失傳或誤解之處,加上現代人的體質與過去的人有所差異,尤其現代怪病是以前所沒有的,而董氏奇穴為近代針灸大師董景昌先生所創,流傳才三、四十年,非常符合現代人的體質與疾病,而且在這環境污染、抗生素濫用的情況下,董氏特重的放血療法與各種特殊針法,即是特別適合現代人的身體狀況。 【针灸的补泻效应】 针灸治病,用的只是一颗颗经过严格消毒过的不锈钢针,针上绝对不带什么补药或泻药。那么,它又是怎样产生补与泻的效应呢? 原来,针灸治病主要是通过针刺穴位经络,调节气血,调理脏腑,调和阴阳来达到的。当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后可以通过经络激发脏腑功能,促进气血生成,增强机体功能,起到扶正补虚的作用;当机体处于邪气旺盛而呈实证时,针刺后能够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疏利脏腑, 抑制机体功能,起到祛邪泻实的作用。也就是说,针灸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其补与泻,是根据针刺时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来决定的。 另外,穴位的主治作用,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有些穴位性质偏补,有些穴位性质偏泻,比如神阙、关元、气海、膏盲、足三里等穴,针刺或艾灸后,大多能鼓舞人体正气,促进功能旺盛,具有强壮作用,多用于虚损病证;而井穴、十宣、八邪、人中、委中等穴,又能疏泄病邪抑制人体功能亢进,具有祛邪作用,临床上多用于邪实病证 此外,医生针刺时所采用的于法,剌激量的轻重,也能促使机体内在因素转化,产生或补或湾的作用。古代针灸家在这方面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创造出十数种针刺补泻手法。临床疾病中不论是虚证还是实证,针灸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本文档为【针灸补泻针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706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7KB
软件:Word
页数:2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0-12-05
浏览量:201